滨海盐碱老稻区改水转旱关键技术

滨海盐碱老稻区改水转旱关键技术

一、滨海盐碱老稻区水改旱的关键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向雁[1](2020)在《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水和耕地是支撑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种植结构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其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对促进区域粮食可持续生产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1990-2017年时序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态势;利用LMDI、虚拟耕地、综合灌溉定额等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与耕地、水资源利用的关联关系;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阐明了三者的关联状况;建立了LSTM模型,预测了水-耕地-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诊断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的基本态势和时空演变特征。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偏少,地下水供水比例及灌溉用水占比偏高,水资源总量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错位,三大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偏高。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耕地去向由生态用地为主,转变为建设用地为主,增加耕地来源以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为主,形成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占用生态用地”占补格局;耕地利用结构主要变化方向为旱地向水田转化,水田面积及占比上升。1990-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09.82万hm2;水稻和玉米面积占比分别上升11.09个和14.00个百分点,大豆、小麦、杂粮分别下降3.16个、13.42个、8.51个百分点。水稻生产向三江和松嫩平原地区聚集,玉米生产在中部至南部地区发展较快。(2)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二元关联关系。粮食-耕地关联分析表明,粮食生产中的低产作物转向高产作物,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24 hm2/t降至2017年的0.17 hm2/t,粮食种植结构向节地方向发展。粮食-水关联分析表明,水稻面积占比上升,旱地作物面积占比下降,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838.30 m3/hm2增至2017年的2192.52 m3/hm2,粮食种植结构向耗水型方向发展。水土匹配分析表明,基于水资源自然本底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两种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差距较大。(3)建立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测算了四种情境下的关联关系。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域尺度均处于不平衡状态,并且均缺水;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87.96%和82.41%的地市处于不平衡状态,主要为缺水状态。表明将全部耕地发展为灌溉耕地是不现实的。基于粮食生产现有灌溉耕地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级尺度均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在不增加灌溉面积情况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是平衡的;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47.22%和44.44%的地市处于水多地少状态,说明还有一定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潜力。水多地少区域主要集中于山区,可采取水权流转方式实现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区域均衡。(4)构建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三者关联状况,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到2030年,在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仍处于缺水状态;基于粮食灌溉耕地面积,吉林省和辽宁省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继续保持平衡状态,黑龙江省将变为轻度缺水状态。耕地资源、水资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灌溉定额等因素对水-耕地-粮食关联具有直接的影响,针对各地市水-耕地-粮食关联特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水土资源配置,是改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的有效手段。创新点:(1)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评价水、耕地与粮食生产的适宜和满足程度;(2)建立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3)揭示了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与水、耕地资源的关系,提出精准调控策略。

余展[2](2020)在《湖南典型水耕人为土发生学特性及其分类学意义》文中提出中国当前正处于土壤发生分类与土壤系统分类两种体系并存并向土壤系统分类过渡的阶段。两种分类体系均以土壤发生学原理为指导,深入研究土壤的发生学特性有利于全面地认识土壤形成过程并合理地进行土壤系统分类。水耕人为土是指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植稻土壤类型,其对应于中国土壤发生分类体系中的水稻土。本研究旨在探讨湖南典型母质发育水耕人为土的发生学特性,揭示成土母质和成土环境对水耕人为土发生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发生分类学意义。本文选择湖南稻区花岗岩风化物(GR)、板页岩风化物(PS)、第四纪红色黏土(QRC)、石灰岩风化物(LS)、紫色砂页岩风化物(PSS)和近代河湖(冲)沉积物(FLD)6种典型成土母质发育的水耕人为土,从土壤剖面形态、阳离子交换性能、铁氧化物形态和分异以及黏土矿物特征等方面研究水耕人为土发生学特性及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1)本研究供试的土壤剖面中,简育水耕人为土(Hapli-Stagnic Anthrosols,HSA)和铁聚水耕人为土(Fe-accumulation-Stagnic Anthrosols,FSA)是湖南稻区的优势土壤类型,潜育水耕人为土(Gleyi-Stagnic Anthrosols,GSA)分布较少,而铁渗水耕人为土暂未发现。GR发育的水耕人为土主要划分为潜育水耕人为土(GSA)和铁聚水耕人为土(FSA);PS和QRC主要划分为铁聚水耕人为土(FSA);FLD、LS和PSS主要划分为简育水耕人为土(HSA)。FSA和GSA主要分布在丘陵中坡和下坡;HSA主要分布在丘陵底部和冲积平原。(2)GR、PS和QRC 3类母质发育的水耕人为土主要划分为还原淋溶及氧化淀积较强烈的铁聚水耕人为土,少量划分为具有潜育特征的潜育水耕人为土,其剖面以浊黄橙色、亮黄棕色等黄色相关颜色为主,胶膜、斑纹及结核等新生体出现频率、多量(++++)丰度较高;阳离子交换性能中剖面交换性酸含量(EA)、剖面铁的分异程度(淀积系数)普遍高于LS、PSS和FLD三种母质;黏土矿物组成以1:1型的高岭石为主,蛭石和I/V混层矿物普遍存在。而LS、PSS和FLD 3类母质发育的水耕人为土普遍划分为发育程度相对较低的简育水耕人为土,土壤剖面以棕色、暗棕色等棕色相关颜色为主,浊红棕色等红色相关颜色也普遍出现;阳离子交换性能中剖面盐基总量(EB)和剖面铁的分异程度(淀积系数)分别高于、低于GR、PS和QRC母质发育的水耕人为土,所形成的黏土矿物以2:1型的I/S混层矿物为主,绿泥石普遍出现。水耕人为土的发生学特性与成土母质的理化特性(p H、砂粒、粉粒和有机碳)密切相关。(3)水耕人为土的水耕表层(Ap)土壤结构多为粒状结构并较疏松,其交换性阳离子中的K+、交换性酸(EA)含量以及铁氧化物中的活性铁(Feo)和络合铁(Fep)的含量显着高于水耕氧化还原层(Br)。受淋溶淀积和氧化还原交替频率、强度的影响,水耕氧化还原层中(Br)的新生体(胶膜、斑纹以及铁锰结核)集中分布,盐基饱和度(BSP)和全铁(Fet)、游离氧化铁(Fed)和晶质铁(Fec)含量显着高于水耕表层(Ap)。(4)水耕人为土的发生学特性与成土母质、人为耕作密切相关,并在不同土类和诊断层上体现出差异。其中,围绕与水耕人为土发生学特性有较好相关性的土壤颗粒等级和酸碱性(p H)开展定量化研究可能对土族判定指标的完善有一定意义;水耕氧化还原层中新生体的微形态、出现频率及丰度的定量化研究对水耕人为土亚纲及部分土类检索标准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阳离子交换性能可为基层分类单元划分时在生产性能方面提供参考;淀积系数较好地区分剖面分异程度以及土类间的发育程度和成土环境,在水耕人为土的系统分类上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黏土矿物类型和含量可以反映水耕人为土的发育方向和程度,可以作为水耕人为土的土类,甚至土族划分的依据之一。

李忠辑[3](2018)在《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氧化铁形态和土壤有机碳组分状况分析》文中指出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土因为其水旱交替的特殊土壤状况,拥有巨大的固碳潜力,土壤有机碳及其形态反映了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土壤有机碳含量受到土壤环境因素的重要影响,其中土壤铁含量及其组分变化对有机碳组分变化的影响是水稻土有机碳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本研究以三种典型稻区(东北平原盐渍区、南方河网平原双季稻区和西南山地丘陵区)的六个省份七个地区(辽宁省大洼县、辽宁省辽中区、吉林省、四川省、贵州省、江西省和湖南省)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高肥力、中肥力和低肥力水平水稻土,测定土壤氧化铁形态及土壤有机碳组分,分析了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铁形态和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状况,得出了具体以下几点结论:1.供试三个区域六省份的高、中、低肥力水稻土游离铁含量大致呈现由南到北递减趋势。南方四省份水稻土游离铁含量呈现中肥力田>高肥力田>低肥力田的趋势;在东北地区,辽宁省大洼县和辽中区水稻土游离铁含量普遍高于吉林省。所有水稻土无定形铁和全铁含量均呈高肥力>中肥力>低肥力的趋势。高肥力水平上,辽宁省大洼县水稻土络合铁含量显着低于其他地区;中肥力水平,贵州省水稻土络合态含量显着低于其他地区;低肥力水平上,吉林省水稻土络合态含量显着低于其他地区。吉林省水稻土各形态氧化铁含量均显着低于其他省份,这是由于吉林地理位置纬度高,气候寒冷。2.除四川省以外,各省份各区域高肥力水稻土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低肥力土壤。所有省份水稻土微生物量碳含量在高、中、低肥力上均呈递减趋势,高肥力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显着高于低肥力土壤。所有省份高、中、低肥力水稻土活性有机碳含量差异明显,随肥力水平降低而呈现递减趋势,辽宁省大洼县高肥力水稻土活性有机碳含量显着高于其它省份和区域。各省份水稻土有机碳含量差异显着,随土壤肥力水平降低也呈递减规律。高肥力水平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中、低肥力水平土壤。3.在三个不同区域土壤中,东北平原盐渍区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游离铁和无定形铁含量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络合铁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南方河网平原区土壤络合铁含量与土壤活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呈极显着或者显着正相关。西南低山丘陵区土壤游离铁与可溶性有机碳呈显着正相关关系。4.高肥力水稻土可溶性有机碳与游离铁和全铁间均呈显着正相关。中等肥力水稻土氧化铁形态与有机碳各组分均未呈现相关性。低肥力土壤无定形铁含量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呈显着正相关。综上所述,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铁和碳形态差异表现为:中、高肥力水稻土游离铁、无定形铁、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活性有机碳以及全量有机碳含量均高于低肥力土壤,且游离铁含量与可溶性有机碳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低肥力土壤无定形铁含量与可溶性有机碳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该结果为了解我国不同区域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氧化铁和有机碳状况及其形态转化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持。

战海霞[4](2016)在《延续与变革:济南稻作史研究(1949-2014)》文中研究说明济南稻作历史渊源流长,从长清月庄遗址发现稻种遗存,到如今的“黄河大米”、“明水香稻”的品牌塑造并实现农业转型,发展“鱼稻共生”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的历程值得探究。本文主要对济南的稻作历史分三个阶段进行梳理:早期传统:近代及其以前的稻作传统;稻改运动:济南稻作业的大规模扩展;兴衰与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的济南稻作经济。同时,选取济南市吴家堡镇七里铺村进行个案研究,具体深入的分析济南的稻作传统以及现状。建国前的济南稻作传统有其自身特点,“明水香稻”、“北园大米”等稻米品质优良,但是种植面积不大。稻作兴衰与政府的水利措施密切相关,明清时期稻米进入流通领域,民国时期,济南稻作具有战时经济的特点。集体化时代,是济南大面积扩种水稻的时期。在政治高压下,政府将政治运动和农民生产、生活结合,强调“种水稻就是干革命”的思想,以阶级划分为依据进行稻改的政治动员。同时,政府采用强制加实效的方式,从物资供应、稻作技术传播、水利设施修建等方面大力支援,为稻改运动保驾护航。稻改运动在济南的农业史上可以算是一次重大的变革,稻谷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较大提高,稻作技术传播也与之前不同。改革开放以来,济南的稻作发生了新变化。一方面受劳动力价格上涨、水源短缺、耕地面积减少等因素影响,稻作面积明显减少;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单位面积产量则处于不断提升之中。此外,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村庄在绿色、生态、有机的新农业战略下,开始在经营方式上向大农场或合作社模式转变。透过七里铺村个案研究,我们看到稻改运动中国家的强制干预力在乡村社会中的威力。稻改运动是七里铺村脱贫的起点,村民生活也是逐步改善,并非“一年翻身”。七里铺村稻作从稻改以来一直延续至今,主要得益于靠近黄河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以国家政策为风向标及时转型的农业策略。

张旭东[5](2014)在《东北三省水稻水分生产率时空变化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粮食和水问题是全球性的、国际性的问题,是关系到全球人类生存和社会安定的战略问题。东北三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省区和商品粮基地,水稻作为国人的主要口粮其地位非常重要,其生产过程也是农业灌溉用水消耗的大户,目前,全球水资源紧张、行业用水竞争加剧,环境、生态、社会、经济用水矛盾突出,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遥感技术和微观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北三省的水稻水分生产率(WP)进行了评估,围绕作物产量和水分消耗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为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根据29个农业气象试验站确定了东北三省水稻的生育期(即本研究的研究时段)及分区方法(以提高研究结果的精度),并分析了水稻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在分区的基础上,对东北三省综合利用TM数据、时间序列eMODIS数据、MOD12Q1土地覆盖类型数据、DEM数据等异源多时序数据,采用基于专家知识经验构建的决策树对2009年水稻的种植面积进行提取;采用新版MOD16算法,对不同分区利用MODIS产品(包括MOD12Q1土地覆盖类型、MOD15A2植被指数产品、MCD43B3反照率产品),结合GMOA的气象数据,对东北三省2009-2010年水稻的蒸发蒸腾量(ET)进行了反演;构建了水稻产量空间化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将水稻产量数据外推到像素级,得到了东北三省2008-2010年水稻的产量分布图;根据产量图和ET图,采用逐像元相比的方法得到了的该区域的水稻水分生产率图;在试验站布置不同尺度、不同水分条件的灌溉试验,利用同时段的灌溉试验结果对基于遥感的结果进行验证。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有:1)提出了基于异源多时相遥感数据的作物种植面积决策树提取方法,适宜于大范围的水稻面积提取,且精度满足要求。2)以地级市行政区划为分析单元,构建的基于水稻生育期内最大NDVI和相应分析单元平均单产之间关系的水稻产量空间化模型,该模型能从整体上控制误差,通过NDVI将统计产量扩展到像素级水平,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统计产量数据难以空间化的问题。3)基于MOD16遥感反演ET模型,首次对北纬40-50°之间大范围的水稻生育期耗水量、水分生产率进行了估算,提出了东北三省2008-2010年的水稻水分生产率图,水稻水分生产率的区间为1.26-2.58,平均值为1.890,其中最高值分布北纬44-46°之间。4)设置了盆栽、测坑、小区三个不同尺度不同水分控制条件下的水稻水分生产率试验,以其结果对基于遥感的水分生产率研究成果进行验证,并寻找两者共同存在的规律或特征,为基于卫星遥感的宏观方法和基于田间试验的微观手段在作物水分生产率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有益尝试。

王永新,张秀和,李建广[6](2011)在《早熟粳稻品种新90-3的特性与栽培技术》文中提出新90-3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选育的早熟粳稻品种。该品种根系发达,高抗倒伏,分蘖力较弱,株高105 cm,穗粒数138粒,千粒重28.7 g,河北省水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 767.5 kg/hm2,抗稻瘟病,多数米质指标达到国家优质1~2级米标准,在冀东稻区全生育期160 d,适宜河北省长城以南稻区在缺水条件下晚播种晚插秧节水栽培。

王永新,张启星[7](2011)在《冀东稻区轻度盐碱地水稻旱种技术》文中认为经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在冀东稻区总结出一整套冀东稻区无盐碱或轻度盐碱地水稻旱种水管技术。该技术体系包括选用早熟耐旱水稻品种、稻田免耕少耕、直播旱种、高效用水、依靠雨水、科学施肥及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技术。

左永梅,吴新海,毕国舜,张启星[8](2011)在《冀东滨海盐碱地水稻节水栽培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冀东滨海盐碱地水稻节水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处理、培育壮秧、整地泡田、移栽、水分管理、平衡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冀东滨海盐碱地水稻栽培提供参考。

李学文,王盛,杨学忠[9](2011)在《滦南县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文中研究指明介绍滦南县水稻种植发展概况,阐述该县水稻生产的有利条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为该县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王文成,郭艳超,刘海涛,王盛[10](2011)在《冀东滨海稻区稻改旱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冀东滨海稻区稻改旱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的基本措施和可推广应用的种植模式,以为稻改旱后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二、滨海盐碱老稻区水改旱的关键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滨海盐碱老稻区水改旱的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耕地-粮食安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1.1.2 我国水-耕地-粮食安全出现新的挑战
        1.1.3 东北地区面临新一轮粮食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压力较为突出
    1.2 研究意义
        1.2.1 为水土资源匹配以及水土粮的关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1.2.2 为相关部门提供“控”与“调”的决策参考
        1.2.3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灌溉定额及灌溉需求的认识
        1.2.4 有助于强化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区域
        1.3.2 研究目标
        1.3.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多源信息复合
        1.4.2 多模型与多指标综合
        1.4.3 多研究尺度整合
        1.4.4 总体研究与分类研究结合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耕地-粮食的研究进展
    2.1 耕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1.1 耕地数量、质量和粮食生产的表征关系
        2.1.2 耕地数量保障范畴与目标争议
        2.1.3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两大类方向
        2.1.4 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2.2 水资源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2.1 水资源配置思想的转变
        2.2.2 水资源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2.2.3 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承载力
        2.2.4 粮食作物虚拟水与水足迹
        2.2.5 灌溉需水量与作物需水量
        2.2.6 灌溉与雨养的产量差距
        2.2.7 灌溉定额与种植结构
    2.3 水土资源匹配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2.3.1 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性
        2.3.2 水土资源匹配的生态学与地理学解释
        2.3.3 水土资源匹配测算
        2.3.4 粮食结构调整的水土资源效应
    2.4 总结评述
        2.4.1 粮食结构调整对不同时空尺度的耕地利用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
        2.4.2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有待加强
        2.4.3 水土资源匹配的测度存在较大差异
        2.4.4 水-耕地-粮食三者的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2.4.5 耕地、水、粮食的未来情景预测方法仍有改进与丰富的空间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概述
    3.1 概念界定
    3.2 理论基础
        3.2.1 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3.2.2 农业经济学理论
        3.2.3 资源地理学理论
    3.3 分析模型
        3.3.1 耕地利用与粮食空间分布分析模型
        3.3.2 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3 水-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4 水-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3.3.5 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3.4 研究区概况
        3.4.1 地形地貌
        3.4.2 气候特征
        3.4.3 土壤条件
    3.5 数据来源
第四章 水-耕地-粮食时序变化特征
    4.1 耕地变化特征
        4.1.1 耕地总量
        4.1.2 耕地利用结构
        4.1.3 耕地灌溉面积
        4.1.4 耕地质量等别
    4.2 水资源变化特征
        4.2.1 水资源总量
        4.2.2 供水能力
        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4.2.4 用水量变化
        4.2.5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4.2.6 农田灌溉用水
    4.3 粮食作物生产特征
        4.3.1 粮食生产
        4.3.2 水稻生产
        4.3.3 玉米生产
        4.3.4 小麦生产
        4.3.5 大豆生产
        4.3.6 杂粮生产
    4.4 章节小结
第五章 水-耕地-粮食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1 耕地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1.1 水田与旱地的空间分布
        5.1.2 “水改田”与“旱改水”分布区域
        5.1.3 新增耕地来源与分布区域
        5.1.4 减少耕地去向与分布区域
    5.2 水资源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2.1 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
        5.2.2 供水量空间分布
        5.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级分区评价
        5.2.4 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的空间匹配分布
        5.2.5 灌溉用水量空间分布变化
    5.3 粮食作物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5.3.1 粮食生产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粮食生产重心移动特征
        5.3.3 粮食生产空间分布
        5.3.4 各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分布
        5.3.5 粮食种植结构空间聚类
    5.4 章节小结
第六章 粮食-耕地(LF)关联研究
    6.1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
        6.1.1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6.1.2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时序差异
        6.1.3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空间分异
        6.1.4 耕地利用效应主导因素
    6.2 粮食生产结构对虚拟耕地的影响
        6.2.1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特征
        6.2.2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的影响
        6.2.3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空间聚类
        6.2.4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幅度的空间差异
        6.2.5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影响的空间差异
        6.2.6 结构及单产变化对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增减变化的影响
    6.3 章节小结
第七章 粮食-水(WF)关联研究
    7.1 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对综合灌溉定额影响
        7.1.1 粮食作物综合灌溉定额时序变化
        7.1.2 粮食种植结构对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的阶段特征
        7.1.3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空间分布
        7.1.4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因素
    7.2 粮食生产变化对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
        7.2.1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
        7.2.2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
        7.2.3 粮食生产变化对需水强度的影响
        7.2.4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
        7.2.5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因素空间特征
        7.2.6 粮食作物需水强度主要影响因素
    7.3 章节小结
第八章 水-耕地-粮食(WLF)关联研究
    8.1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
        8.1.1 粮食生产可利用水资源
        8.1.2 粮食生产可利用耕地资源
        8.1.3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变化
    8.2 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研究
        8.2.1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时空变化
        8.2.2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变化影响因素
    8.3 章节小结
第九章 未来水-耕地-粮食(WLF)关联及调控
    9.1 预测模型构建
        9.1.1 LSTM模型构建
        9.1.2 对比模型构建
        9.1.3 模型评价指标
    9.2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情况预测
        9.2.1 耕地总面积预测
        9.2.2 耕地复种指数变化预测
        9.2.3 粮食面积比例变化预测
    9.3 粮食种植结构变化预测
        9.3.1 水稻播种面积预测
        9.3.2 玉米播种面积预测
        9.3.3 大豆播种面积预测
        9.3.4 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
        9.3.5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预测
    9.4 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情况预测
        9.4.1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预测
        9.4.2 粮食灌溉用水量预测
        9.4.3 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预测
        9.4.4 灌溉耕地面积预测
    9.5 未来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预测
    9.6 水-耕地-粮食关联调控策略
        9.6.1 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9.6.2 灌溉水资源管理
        9.6.3 灌溉用水效率优化
        9.6.4 灌溉定额管理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之处
        10.2.1 方法创新
        10.2.2 内容创新
        10.2.3 实践创新
    10.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湖南典型水耕人为土发生学特性及其分类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耕人为土的发生学特性
        1.2.2 水耕人为土系统分类
    1.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与供试土壤
        2.1.1 研究区域
        2.1.2 供试土壤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主要内容
        2.2.2 研究技术路线
    2.3 实验室分析方法
        2.3.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2.3.2 土壤矿物学特征
    2.4 数据计算
    2.5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湖南典型水稻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高级分类单元中的归属
    3.1 结果与分析
        3.1.1 主要理化性质
        3.1.2 主要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3.2 供试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高级分类单元中的归属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湖南典型水耕人为土的剖面形态特征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不同母质水耕人为土剖面形态特征
        4.1.2 水耕人为土不同土类及诊断层形态特征
    4.2 讨论
        4.2.1 母质与人为耕作对水耕人为土剖面形态特征的影响
        4.2.2 水耕人为土不同土类及诊断层形态特征差异
        4.2.3 水耕人为土剖面形态特征的分类学意义
    4.3 小结
第五章 湖南典型水耕人为土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剖面分异特征
    5.1 结果与分析
        5.1.1 不同母质水耕人为土阳离子交换性能分异特征
        5.1.2 水耕人为土不同土类及诊断层阳离子交换性能特征
        5.1.3 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与土壤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5.2 讨论
        5.2.1 母质与人为耕作对水耕人为土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影响
        5.2.2 水耕人为土不同土类及诊断层阳离子交换性能差异
        5.2.3 水耕人为土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分类学意义
    5.3 小结
第六章 湖南典型水耕人为土铁的形态及其剖面分异特征
    6.1 结果与分析
        6.1.1 不同母质发育水耕人为土铁的形态及其剖面分异
        6.1.2 水耕人为土不同土类及诊断层铁的形态及其分异
        6.1.3 土壤氧化铁与土壤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6.2 讨论
        6.2.1 母质与人为耕作对水耕人为土铁的形态及其剖面分异的影响
        6.2.2 水耕人为土不同土类及诊断层铁的形态及其分异差异
        6.2.3 水耕人为土铁氧化物的分类学意义
    6.3 小结
第七章 湖南典型水耕人为土黏土矿物特征
    7.1 结果与分析
        7.1.1 水耕人为土黏土矿物组成
        7.1.2 水耕人为土黏土矿物相对含量
        7.1.3 黏土矿物与土壤特性相关性分析
    7.2 讨论
        7.2.1 母质与人为耕作对水耕人为土黏土矿物特性的影响
        7.2.2 水耕人为土不同土类黏土矿物特性差异及其分类学意义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全文结论
        8.1.1 湖南省主要母质发育水稻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位置
        8.1.2 湖南省典型水耕人为土的剖面形态特征
        8.1.3 湖南省典型水耕人为土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剖面分异特征
        8.1.4 湖南省典型水耕人为土铁的形态及其剖面分异特征
        8.1.5 湖南省典型水耕人为土黏土矿物特征
        8.1.6 水耕人为土发生学特性的系统分类学意义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氧化铁形态和土壤有机碳组分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水稻土氧化铁研究进展
        1.2.2 水稻土有机碳研究进展
        1.2.3 水稻土氧化铁与有机碳关系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2.1 水稻土氧化铁形态分析方法
        2.2.2 水稻土有机碳组分分析方法
    2.3 数据分析与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氧化铁形态的状况
        3.1.1 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游离态氧化铁状况
        3.1.2 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无定形态氧化铁状况
        3.1.3 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络合态氧化铁状况
        3.1.4 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全铁状况
        3.1.5 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氧化铁形态分配比例
        3.1.6 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氧化铁特征参数比较
        3.1.7 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各形态氧化铁之间相关性分析
        3.1.8 小结
    3.2 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有机碳组分状况
        3.2.1 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可溶性有机碳状况
        3.2.2 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微生物量碳状况
        3.2.3 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活性有机碳状况
        3.2.4 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有机碳状况
        3.2.5 不同肥力高中低肥力水稻土有机碳组分的分配比例
        3.2.6 水稻土各有机碳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3.2.7 小结
    3.3 水稻土不同形态氧化铁与有机碳组分相关性分析
        3.3.1 不同区域水稻土氧化铁形态与有机碳组分相关性分析
        3.3.2 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氧化铁形态与有机碳组分相关性分析
        3.3.3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延续与变革:济南稻作史研究(1949-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资料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早期传统:近代及其以前的济南稻作史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济南稻作业的起源
        一、地理环境
        二、稻作起源
    第二节 明清以后山东稻作业的延续与发展
        一、明清时期
        二、民国时期
    第三节 早期的济南稻作市场
        一、稻谷销售
        二、稻草的加工使用
第二章 稻改运动:济南稻作业的大规模扩展
    第一节 济南稻改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济南的稻作状况
        二、济南稻改运动的兴起及早期试验:1958年前后
    第二节 济南稻改运动的再兴起及其扩展:1964-1965年
        一、再兴起的历史背景
        二、政策与措施
        三、成绩与不足
    第三节 “文革”时期的济南稻作
第三章 兴衰与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的济南稻作经济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趋势的转变
        一、机制转变:从国家主导到市场主导
        二、思想转变: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干部评价机制的转变
    第二节 稻作经济发展的新历程
        一、发展状况
        二、发展特点
        三、问题与困境
第四章 个案分析——七里铺村的稻改运动
    第一节 稻改前的七里铺村
    第二节 政治动员与稻改的发动
        一、国家的政治动员与政策支持
        二、村落的社会动员与集体投资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七里铺村的稻作经济
    第四节 稻改与七里铺村的社会变迁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东北三省水稻水分生产率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基于遥感提取水稻种植面积的研究进展
        1.2.2 冠层温度反映水稻水分状况的试验研究
        1.2.3 运用卫星遥感影像估算作物蒸发蒸腾量的研究进展
        1.2.4 作物水分生产率的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稻生育期及产量的时空特征分析
    2.1 水稻种植区划
    2.2 水稻生育期分析
    2.3 水稻种植面积和单产的动态变化
        2.3.1 播种面积的动态变化
        2.3.2 水稻产量的动态变化
    2.4 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空间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异源多时相遥感数据的水稻种植面积的提取
    3.1 基于TM的实验样本区的水稻面积提取
        3.1.1 TM数据介绍
        3.1.2 样本区的概况
        3.1.3 提取方法
    3.2 基于异源多时相遥感数据的东北三省水稻面积的提取
        3.2.1 MOD12Q1简介
        3.2.2 eMODIS的NDVI数据
        3.2.3 DEM数据
        3.2.4 专家知识决策树分类
        3.2.5 水稻种植面积的分布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MODIS遥感数据的水稻蒸发蒸腾量的反演
    4.1 MOD16蒸发蒸腾量算法
        4.1.1 植被覆盖度
        4.1.2 白天和夜间ET
        4.1.3 土壤热通量
        4.1.4 饱和表面比率
        4.1.5 湿冠层表面的蒸发
        4.1.6 蒸腾作用
        4.1.7 土壤表面的蒸发
        4.1.8 日总蒸发蒸腾
    4.2 数据的准备与处理
        4.2.1 MODIS数据集
        4.2.2 不可靠或缺失MODIS数据的时间插值
        4.2.3 GMAO气象数据集
        4.2.4 GMAO空间插值
    4.3 东北三省水稻ET计算结果
        4.3.1 水稻ET的整体分布规律
        4.3.2 局部地区水稻ET分布规律
        4.3.3 精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稻产量的空间化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5.1 统计数据空间化的常用方法
    5.2 水稻产量空间化模型的构建
    5.3 水稻产量空间化结果及其分布规律
    5.4 精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稻水分生产率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6.1 东北三省水稻水分生产率空间分布及分析
        6.1.1 水分生产率图的生成
        6.1.2 与已出版文献结果的比较
        6.1.3 产量和蒸发蒸腾量之间散点图的分析
    6.2 水分生产率的敏感分析
        6.2.1 水分生产率对ET和产量的敏感性
        6.2.2 水分生产率和纬度之间的关系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试验的水稻水分生产率分析与验证
    7.1 作物需水量和耗水量
        7.1.1 需水量与产量的关系(需水量估算模型)
        7.1.2 产量与耗水量的关系(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7.2 试验条件及ET的计算
        7.2.1 试验条件
        7.2.2 数据的采集和ET的计算
    7.3. 水稻水分生产率的试验结果及与遥感结果的验证
        7.3.1 测坑试验结果
        7.3.2 小区试验结果
        7.3.3 盆栽试验结果
        7.3.4 水分生产率的试验结果与基于遥感结果的比较
    7.4 水稻水分生产率的通径分析
        7.4.1 指标选取
        7.4.2 通径分析方法简介
        7.4.3 阶段亏水条件下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7.4.4 各指标对产量的通径分析
        7.4.5 各指标对水分生产率的通径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成果及结论
    8.2 创新点
    8.3 讨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6)早熟粳稻品种新90-3的特性与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特性
    1.1 特征特性
    1.2 品质性状
    1.3 产量表现
    1.4 抗病性及抗逆性
2 栽培技术
    2.1 播种与插秧
    2.2 施肥技术
    2.3 水层管理
3 小结

(7)冀东稻区轻度盐碱地水稻旱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育苗技术
    1.1 品种选择
    1.2 精细整地
    1.3 种子处理
        1.3.1 晒种
        1.3.2 选种
        1.3.3 消毒和浸种
        1.3.4 药剂拌种
    1.4 科学播种
        1.4.1 播期
        1.4.2 播种量
        1.4.3 播种规格
        1.4.4 趁墒抢种
        1.4.5 磙压
        1.4.6 查苗补苗
2 保墒造墒
3 正确施肥
    3.1 施足底肥
    3.2 适当追肥
4 适期灌溉
5 病虫草害防治
    5.1 主要病害防治
        5.1.1 稻瘟病
        5.1.2 稻曲病
        5.1.3 条纹叶枯病
    5.2 主要虫害防治
        5.2.1 一代二化螟和二代二化螟
        5.2.2 防地下害虫
    5.3 除草技术
        5.3.1 土壤封闭灭草
        5.3.2 茎叶处理灭草
        5.3.3 人工辅助除草

(8)冀东滨海盐碱地水稻节水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选择与处理
2 培育壮秧
3 节水整地与泡田
4 移栽
5 水分管理
6 平衡施肥
7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9)滦南县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滦南县水稻种植发展概况
2 滦南县水稻生产的有利条件
    2.1 气候条件适宜水稻生长
    2.2 低洼盐碱地面积大
3 滦南县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1 近年水资源不足, 影响水稻生产
    3.2 土壤肥力不足
    3.3 秧田播量大, 影响秧苗素质
    3.4 小拱棚育秧, 秧苗素质提高无保证
    3.5 水肥管理不科学
    3.6 主要病虫害防治不利
    3.7 劳动力资源日渐紧张, 影响水稻的及时插秧
4 发展对策
    4.1 搞好水稻生产布局
    4.2 广辟水源, 解决稻田用水不足问题
    4.3 大力推广节水种稻
    4.4 合理均衡施肥
    4.5 发展无公害及绿色水稻, 提升稻米的价值
    4.6 搞好加工生产, 壮大稻米产业

(10)冀东滨海稻区稻改旱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稻改旱的必要性分析
    1.1 农业用水持续紧张
    1.2 农业用水量锐减, 冀东滨海稻区水稻生产损失巨大
    1.3 冀东滨海稻区农业用水形势严峻
2 稻改旱的可行性分析
    2.1 冀东滨海稻区土壤、地下水盐碱程度及分布情况
        2.1.1 土壤盐碱程度及分布。
        2.1.2 地下水位及地下水矿化度。
    2.2 稻改旱的有利条件
        2.2.1 淡水资源日益短缺。
        2.2.2 玉米、棉花等旱粮价格稳中有升, 收益良好。
        2.2.3 科技的发展为盐碱治理提供先进手段。
        2.2.4 盐碱稻田地棉花种植技术有新突破。
    2.3 稻改旱的限制因素
        2.3.1 传统的种植水稻习惯。
        2.3.2 长期种植的稻田土壤结构不适宜旱作物生长。
        2.3.3 种植水稻的排灌系统排水不畅。
3 稻改旱的基本保障措施
    3.1 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
    3.2 加强技术培训, 使稻农尽快掌握旱作物的管理技术
    3.3 逐年深耕, 打破犁底层
    3.4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改造完善排水系统
    3.5 增施有机肥, 改善土壤结构
4 冀东滨海地区稻改旱后可推广应用的种植模式
    4.1 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盐生植物模式
        4.1.1 北美海蓬子 (Salicornia bigelovii Torr.) 。
        4.1.2 西伯利亚白刺 (Nitraria sibirica Pall) 。
        4.1.3 罗布麻 (Apocynum L.) 。
        4.1.4 海滨锦葵 (Kosteletzkya virginica (L.) Presl.) 。
        4.1.5 菊芋 (Helianthus tuberosus) 。
        4.1.6 发展盐生苗木产业, 服务沿海经济建设。
    4.2 发展无土大棚蔬菜
    4.3 大田旱作物种植模式
        4.3.1 轻度盐碱稻田地。
        4.3.2 中度盐碱稻田地。

四、滨海盐碱老稻区水改旱的关键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D]. 向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2]湖南典型水耕人为土发生学特性及其分类学意义[D]. 余展.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3]不同肥力水平水稻土氧化铁形态和土壤有机碳组分状况分析[D]. 李忠辑.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4]延续与变革:济南稻作史研究(1949-2014)[D]. 战海霞. 山东大学, 2016(02)
  • [5]东北三省水稻水分生产率时空变化规律研究[D]. 张旭东. 沈阳农业大学, 2014(10)
  • [6]早熟粳稻品种新90-3的特性与栽培技术[J]. 王永新,张秀和,李建广. 河北农业科学, 2011(11)
  • [7]冀东稻区轻度盐碱地水稻旱种技术[J]. 王永新,张启星. 河北农业科学, 2011(10)
  • [8]冀东滨海盐碱地水稻节水栽培技术[J]. 左永梅,吴新海,毕国舜,张启星. 现代农业科技, 2011(09)
  • [9]滦南县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 李学文,王盛,杨学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11(06)
  • [10]冀东滨海稻区稻改旱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 王文成,郭艳超,刘海涛,王盛. 现代农业科技, 2011(04)

标签:;  ;  ;  ;  ;  

滨海盐碱老稻区改水转旱关键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