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急热病发展规律简述

中医急热病发展规律简述

一、中医学中急性热病学的发展规律浅识(论文文献综述)

程璐[1](2021)在《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胃肠是脓毒症患者在炎性打击下最先受累的脏器。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Septic 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SAGI)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现代医学通常使用胃动力药、微生物制剂等进行干预,效果欠佳。针灸疗法在调节胃肠功能方面疗效确切,但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增加毫针治疗,是否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胃肠功能,进而改善脓毒症病情,尚不明确。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分析针刺治疗SAGI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筛选常用穴位、常用结局指标等,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索常规西医联合毫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在改善胃肠功能、减轻脓毒症严重程度,降低炎症指标的水平等方面的作用。方法研究一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系统评价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以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七大数据库,纳入常规西医联合针刺治疗SAGI的随机对照研究。数据提取后将各研究中出现的结局指标进行分类和频次统计,对频次≥3的结局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同时总结纳入研究的选穴特点和方案设计特点。研究二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开展探索性研究。招募66名SAGI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3名患者,并用信封进行分配隐藏。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增加毫针治疗。观察受试者的肠鸣音分级、胃残余量、胃肠耐受评分、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分级,以及急慢性生理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chronic health status scoring system Ⅱ,APACHE Ⅱ)、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血液炎症指标等。1 治疗方案1.1对照组以2016年《国际脓毒症指南sepsis 3.0标准》以及2012年《欧洲危重病学会对胃肠功能损伤形成的共识》为原则,依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控制感染、维持容量、胃肠减压等治疗方案。1.2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毫针治疗。主穴: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配穴:实证配曲池、虚证配气海;呕吐配内关,泄泻配阴陵泉。操作:中脘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天枢直刺,缓慢深针以针尖突破腹膜1-2mm为度,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直刺0.8-1.2寸,以上诸穴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30秒;气海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得气后,施捻转补法30秒;曲池直刺0.5-1寸,得气后,施捻转泻法30秒;内关直刺0.5-1寸,阴陵泉直刺0.8-1.2寸,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30秒。针刺操作后,留针20分钟。每日治疗1次,7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2观察指标及评价时点2.1主要疗效指标及评价时点肠鸣音分级、胃残余量、胃肠耐受评分、AGI分级。每日监测,并于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进行评价。2.2次要疗效指标及评价时点APACHE Ⅱ评分、SOFA 评分。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进行评价。2.3实验室指标(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白细胞(WBC)。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进行评价。结果研究一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系统评价1纳入文献情况共检索到随机对照研究文献243篇,最终纳入16篇,包括中文文献14篇,英文文献2篇。均为国内文献报道,样本量小且未经估算。纳入的辅助对照涉及有针刺、电针。2结果分析相较于常规西医治疗,增加针刺在减轻腹腔压力[MD=-0.86mmHg,95%CI(-1.22,-0.51)]、增加肠鸣音次数[MD=0.84 次,95%CI(0.47,1.20),P<0.00001]、提高综合疗效[RR=0.22,95%CI(0.15,0.28),P<0.00001]、降低 APACHE Ⅱ 评分[RR=-0.54,95%CI(-0.72,-0.36),P<0.00001]、降低 PCT 水平[MD=-0.82,95%CI(-1.49,-0.15)P=0.02]和 CRP水平[MD=-0.40,95%CI(-0.61,-0.19),P=0.0002]等方面具有优势。在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28天病死率方面疗效不显。选穴方案和设计特点:多选用足阳明胃经、任脉腧穴,主穴使用最多的是足三里(14/15),选穴原则多为近部选穴结合远部选穴(11/16)。疗程以5天(6/16)、7天(5/16)者居多。结局指标涉及37项,胃肠相关指标以腹腔压力(11/16)、肠鸣音(8/16)、胃肠功能障碍评分(5/16)、目标喂养时间(4/16)、胃残留量(3/16)、AGI分级(3/16)较多;脓毒症相关指标以APACHE Ⅱ评分(9/16)、ICU住院时间(5/16)、28天病死率(4/16)、SOFA评分(3/16)为多;炎症指标多选择CRP(7/16)、PCT(7/16)、WBC(3/16)。质量分析:疗效指标的证据等级较低,可能限制结论的准确性和外推性。研究二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本研究共纳入SAGI患者66人,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2人,试验组脱落1人,最终纳入63人,其中对照组32人,试验组31人。1一般资料及基线情况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人口学资料以及既往病史、脓毒症严重程度等方面无差异,具有可比性。2疗效指标分析2.1主要疗效指标(1)肠鸣音分级组内比较,对照组的肠鸣音分级随时间进展无明显变化;试验组治疗第7天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试验组针刺后即刻的肠鸣音变化进行分析,第1天前后差异明显(P<0.05),第3天差异不明显,第7天差异显着(P<0.0001)。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两组无差异,治疗第7天,试验组的肠鸣音分级较对照组低(P<0.05)。(2)胃残余量(ml)组内比较,治疗第7天,对照组的胃残余量较治疗前增多(P=0.004<0.001);试验组的胃残余量随着时间进展呈减少的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两组患者的胃残余量基线水平不齐,进行组间差值比较。结果提示,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在两组之间存在差异,且试验组的差值较对照组小(P<0.05)。(3)胃肠耐受评分组内比较,对照组随时间进展呈增高的趋势,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治疗第7天与第3天对比,胃肠耐受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两组无差异,治疗第7天,试验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001)。(4)AGI分级组内比较,对照组在治疗第7天较治疗前加重(P<0.05);试验组治疗第7天较治疗前减轻(P<0.0001)。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两组无差异,治疗第7天,试验组的AGI分级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2次要疗效指标(1)APACHE Ⅱ 评分组内比较,对照组随时间进展无明显变化;试验组在治疗第7天和治疗前,治疗第7天和第3天相比均有所降低(P<0.05)。组间比较,两组的APACHE Ⅱ评分在各评价时点均无显着差异。(2)SOFA 评分组内比较,对照组的SOFA评分随时间进展呈缓慢上升的趋势,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第7天和治疗前,治疗第7天和第3天相比均有显着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两组无差异,治疗第7天,试验组较对照组的SOFA评分低(P<0.05)。3实验室指标(炎症指标)PCT: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第7天和治疗前无差异,治疗第7天较第3天下降(P<0.05);试验组随时间进展PCT水平降低,各个时点间对比均有显着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及第7天,试验组的PCT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CRP: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第7天和治疗前相比无差异;试验组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治疗第3天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第3天,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7天,两组之间无差异。NE%:治疗前后的变化不明显。WBC:治疗前后的变化不明显。4安全性评价本研究实施过程中,试验组的1位受试者在留针期间出现腹胀,余受试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文献研究:目前有关SAGI的临床研究仍较少,常规西医结合针刺治疗在增加肠鸣音、减轻腹内压等胃肠相关症状上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诊断及结局指标的不统一导致证据质量较差、结论的可信度降低;主穴的基础上加用配穴对提高治疗SAGI的效果值得深入探讨。2临床研究:对于SAGI患者,常规西医结合毫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可显着改善胃肠相关症状,尤其在恢复肠鸣音、提高胃肠耐受性方面有一定优效性;胃肠功能的改善可能对减轻脓毒症炎性反应有一定作用。

满君[2](2021)在《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肺结节病是以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细胞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系统性疾病,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但激素治疗停药后极易复发,且副作用明显,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病具有一定优势,通化方是在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基础上创立的治疗肺结节病的基本方。本研究第一部分从循证学证据确定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确切疗效和对其预后及复发的影响,第二部分梳理总结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和在肺结节病临床诊治中的重要指导价值。第三部分为临床研究观察通化方加减治疗肺结节病的疗效和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第四部分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通化方的作用机制和有效性。方法1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Meta分析: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采用Meta分析方法,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有效率、随访有效率、复发率、肺功能及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erum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SACE)。2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研究:结合古文献研究及近现代医家对三焦的论述,系统梳理三焦形质、功能及辨证相关内容。其次重点论述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最后阐述该理论在肺结节病诊治中的重要指导价值,根据此理论创立“通化方”为治疗肺结节病的基本方。3通化方加减治疗肺结节病的临床研究:采用适用于少见病的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病情进展或复发的Ⅱ期肺结节病患者,予以通化方加减治疗,疗程6个月,随访期为6个月。治疗前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根据SACE水平将其分为SACE升高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中胸部HRCT、理化检查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异,及SACE与上述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疗效评价方面,比较患者治疗和随访前后的综合疗效、胸部HRCT、理化检查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和中医有效率,同时监测通化方的安全性。4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提取“通化方”及肺结节病的作用靶点,构建通化方-肺结节病-靶点调控网络并对发挥核心作用的靶基因蛋白进行数据挖掘,最后通过对核心靶点基因蛋白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得出通化方作用于肺结节病的疗效机制。与目前公认的肺结节病发病机制进行对比,探讨其有效性。结果1 Meta分析:本研究最终纳入8个RCTs,均以英文形式发表。结果显示:治疗后,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有效率及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肺功能FVC、DLCO高于对照组(P<0.05),FEV1和SACE在两组间未见显着差异(P>0.05)。2理论研究:三焦形质是争论焦点,三焦功能论述主要集中在三焦主气化和主水液方面。三焦辨证在湿热病及其他复杂疾病治疗方面均有深远影响。姜良铎教授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认识肺结节病,提出三焦为人体器官的被膜、包膜、淋巴、间质组织等脏腑间联系的四通管道,三焦郁滞不通则气机气化不利、不能化生护卫精微,津液和血液运行障碍,形成痰瘀、痰瘀互结形成结节,并以膜性四通管道为途径流窜全身,治疗当疏利三焦。导师在此理论基础上创立通化方作为治疗肺结节病基本方。3临床研究:3.1一般资料:治疗前共入组31例患者,男性7例,女性24例,31例患者平均年龄56.97±1.07岁,平均病程为1.91±0.06年;肺外系统病变包括皮下结节、眼部侵润、双侧腮腺肿大;肺浸润HRCT评分上肺区和中肺区肺浸润HRCT评分高于下肺区(P<0.05)。3.2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完成SACE检测的共26人,其中SACE升高者有12例,正常者有14例,SACE升高组与正常组相比肺浸润HRCT评分与胸部HRCT总分升高,理化检查中淋巴细胞减低(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SACE水平与肺浸润HRCT评分、胸部HRCT总分、淋巴细胞存在相关性(P<0.05)。3.3临床疗效比较:①综合疗效分析:通化方加减治疗6个月综合疗效有效率为66.7%,随访6个月综合疗效有效率为63.6%,随访期间有效率与治疗后有效率比较未见明显降低(P>0.05)。②胸部HRCT 比较: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肺浸润HRCT评分、淋巴结肿大HRCT评分、胸部HRCT总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肺浸润HRCT评分、淋巴结肿大HRCT评分、胸部HRCT总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淋巴结肿大有效率高于肺浸润有效率(P<0.05)。③肺浸润类型及程度分级比较:肺浸润类型包括肺结节影、磨玻璃影与实变影,治疗与随访前后,三种类型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结节影与磨玻璃影的HRCT评分降低(P<0.05或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结节影HRCT评分降低(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三者HRC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与随访前后患者肺浸润HRCT评分均分为轻度组和中度组,两组所占比例在治疗与随访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理化检查比较:治疗6个月、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SACE、血沉降低,淋巴细胞升高(P<0.05);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淋巴细胞降低、单核细胞升高(P<0.05);治疗6个月、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三个阶段比较,SACE、血沉、淋巴细胞所占异常比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⑤肺功能比较:治疗前共16例完成肺功能检测,肺功能通气类型以弥散伴小气道功能减低所占比例最高,未进行治疗和随访后疗效比较。⑥中医证候比较:全组与三焦郁滞、痰瘀痹阻、气阴亏虚组患者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比较证候总积分显着降低(P<0.01);三焦郁滞、痰瘀痹阻、湿热蕴肺组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证候总积分降低(P<0.05或P<0.01);三焦郁滞、痰瘀痹阻、阳气亏虚组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证候总积分降低(P<0.05)。⑦中医疗效比较: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与随访6个月3个阶段比较,中医有效率具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1个月比较有效率升高(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有效率未见差异(P>0.05)。⑧中医各症状比较:治疗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脘腹胀闷症状积分降低(P<0.05);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胸闷、皮下结节、乏力、咳痰、口干咽燥、畏寒肢冷、潮热盗汗、大便溏泄症状积分均见降低(P<0.05)。⑨不良反应: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入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4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构建通化方-肺结节病-靶点调控网络发现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metalloproteinase 9,MMP9)、半胱氨酸蛋白酶 3(caspase 3,CASP3)、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 ligand 2,CCL2)为关键作用靶点蛋白,通过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通化方主要干预Hepatitis B信号通路、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Th17)细胞分化、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信号通路。IL-6、MMP9、CASP3、CCL2 基因,Th17 细胞分化、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是目前公认的肺结节病发病相关靶点蛋白与机制,故证实了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的有效性。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对远期预后及复发未见益处,通化方是在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基础上创立的治疗肺结节病基本方,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肺部浸润、淋巴结肿大和皮下结节、降低疾病活动性与严重性相关理化指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通过随访发现对远期预后较好,降低复发率,进一步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同样证实了通化方的有效性。

马敏[3](2021)在《基于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发展史探究中西医结合临床的诊疗思路》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甘肃省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历史轮廓进行梳理和系统总结,以期对将来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有所借鉴。方法:以时间轴为中心,以着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为重点,通过课堂内容、老师的相关着作、查阅文献及调研和访问的方法,对其进行梳理和总结。结果:研究论文分为“甘肃省‘西学中’班的基本情况”、“甘肃省中西医结合的机构”、“甘肃省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成果”、“甘肃省中西医结合的代表性人物”四个方面。具体为:一、甘肃省“西学中”班的基本情况概述:“西学中”班的来历和甘肃省“西学中”班概况;二、甘肃省中西医结合的机构简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兰州大学及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发展历程,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及甘肃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发展历程;三、甘肃省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成果概述:1、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医家对经典的传承;2、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医家对中西医结合必然性的深刻剖析;3、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医家对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的成果;4、中西医结合模式的探讨;5、临床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四、甘肃省中西医结合的代表性人物介绍:甘肃省着名中西医结合医家成长经历及学习从医的经历。结论:甘肃虽地处西域,当时的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然而紧跟全国的发展步伐,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下,中西医结合事业取得可喜成就。

欧阳铭[4](2020)在《《黄帝内经》五脏热病理论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构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全面系统阐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古典医学巨着,被历代奉为“医家之宗”,对后世医学产生深远影响,是学医者登堂入室的必读之作。本文以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和《灵枢经》作为底本,整理书中明确阐述了五脏热病的理论内容和诊治方法。研究目的:通过采用文献学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黄帝内经》中五脏热病的原文进行整理归纳,同时对五脏热病的病因病机进行分类、论述,明晰五脏热病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研究内容:五脏热病作为《黄帝内经》中热病理论的一部分,首先对热病的病名、分类、病因、诊断、治疗、预后等有关内容的进行收集整理;其次在对五脏热病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辨析。具体为“心热病”、“肝热病”、“脾热病”、“肺热病”、“肾热病”的理论,主要涉及病因病机、治疗方法、预后判断等。最后对五脏热所致疾病的理论与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研究结论:1.《黄帝内经》构建了系统完善的外感热病理论框架,成为了后世热病辨证论治的理论源头。2.《黄帝内经》提出了通过望其面色、问其所苦、切其尺寸的方法。确立了脏腑与六经相结合的热病分证模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3.《黄帝内经》五脏热病的“五十九刺”疗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挖掘探讨。4.《黄帝内经》所载“黄疸”、“脾瘅”、“胆瘅”、“劳风”、“狂病”、“肾风”、“溺血”等五脏热所致疾病,丰富了五脏热病诊疗内容,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王剑锋[5](2019)在《中医儿科外感热病的防治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小儿外感热病是中医儿科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在历史上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庞大的理论体系。然而,在其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其理论体系产生了不同的学术观点和分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医家,对小儿外感热病的治疗也有着不同看法,演变出不同的学术流派。由此造成外感热病的认知和治疗上的学术分歧。为了探寻这些流派的学术发展路线,以及历代中医着作所产生的影响,探寻这些医家以及着作的发现、发展和贡献,和对儿科外感热病防治产生过的积极的影响,特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遴选了从先秦两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42部经典儿科及综合性中医着作的文字文献和数字文献,对其中涉及小儿外感热病的内容,包括疾病认知、辨证方法、治法治则、临床用药等进行梳理、分析,以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等方法,找出其学术发展的规律,探寻其学术源流,整理其学术贡献。结果: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从先秦两汉开始,对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载只有若干疾病的证候,方药亦很古朴,显示出儿科学理论还未出现。第二阶段从《伤寒论》出现开始,以伤寒理论论治小儿外感热病成为学术主流。第三阶段从隋唐时期开始出现以寒凉药治疗小儿外感热病,与伤寒理论并存的局面。第四阶段为“寒凉派”学说的兴起,其开创的“玄府气液说”和“火热论”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医儿科理论,还成为了后世温病学的源头。第五阶段为温病学理论的发展和成熟,并且与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理论相融合,并且促进了中医儿科学基础理论的发展。结论:中医儿科学对小儿外感热病的治疗,是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它肇始于《黄帝内经》,成形于《伤寒论》。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衍生出新的思想和方法。在《伤寒论》出现后,伤寒理论一直处于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的统治地位,并在“寒凉派”理论逐渐成熟后数百年间一直保持与其并存的状态。直至清代温病学的兴起,与小儿外感热病治疗理论相融合后,伤寒理论才基本退出这一学术领域。

贾萌[6](2019)在《血脂异常证素分布规律及与季节、BMI、生活习惯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临床血脂异常患者中医证素信息的采集、统计和分析,结合传统中医学理论体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特点,分析血脂异常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与BMI、季节、生活习惯的相关性,阐明不同性别、年龄、季节、形体、饮食结构、运动、睡眠习惯等因素对血脂异常的病位、病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分析其产生原因,提高临床辨证论治的准确性,为临床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对血脂异常辨证施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证素辨证学》中《证候辨常见证素量表》制作四诊信息诊断量表,于1年时间内收集符合血脂异常诊断标准的临床病例528例,并根据BMI、季节、饮食结构、睡眠时间、运动时长等进行分组,分析血脂异常患者中医证素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1.在本次血脂异常证素研究中共出现病位证素19个,常见病位证素为肝、肾、脾、心。共出现病性证素22个,常见实证病性证素为湿、气滞、阳亢、血瘀;常见虚证病性证素主要为阴虚、气虚、血虚、阳虚、精亏。2.以性别分组,血脂异常患者中病位证素脾、肝、胃、心神、病性证素气滞、阳亢、气虚、血虚、阳虚、阳浮、阴虚、津液亏、精亏在不同性别组的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表现为女性组发生率高于男性组。病位证素肝、病性证素湿、气滞、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证素贡献程度均有性别差异(P<0.05),均表现为女性组高于男性组。3.以年龄分组,血脂异常患者病位证素心、肺、脾、心神、肝、肾、胃、病性证素水停、气滞、血瘀、气虚、血虚、阳虚、阳浮、阴虚、精亏、动风在不同年龄组的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均表现为老年组高于青、中年组。病位证素心、脾、肝、肾、病性证素血瘀、血虚、气虚、阴虚、阳虚、精亏的证素贡献程度有年龄差异(P<0.05),均表现为老年组高于青、中年组。4.以季节分组,血脂异常患者病位证素脾、肝、胃、表、肌肤、经络、心神、病性证素风、寒、燥、水停、气虚、阳虚、阳浮、阴虚、津液亏、精亏、动风在不同季节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病位证素肝、肾、肌肤、筋骨、病性证素气滞、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的证素贡献度在四季分布不全相同(P<0.05)。血脂指标TC、HDL有季节分布差异(P<0.05)。5.以BMI分组,血脂异常患者病位证素脾、病性证素湿、痰、水在不同BMI组别间发生率发生率有差异(P<0.05)。病位证素肾、病性证素湿、痰、阴虚的证素贡献度分值在BMI组别间分布有差异(P<0.05)。6.以饮食结构分组,血脂异常患者病性证素痰、气虚、阳虚在不同饮食组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肥甘厚味组证素痰发生率高于清淡饮食组,证素气虚、阳虚发生率均为清淡饮食组高于肥甘厚味组(P<0.05)。病性证素寒、气虚、阳虚的证素贡献度在饮食组别间分布不同,表现为清淡饮食组高于肥甘厚味组。7.以运动状况分组,血脂异常患者病位证素脾、心,病性证素痰在各组发生率有差异(P<0.05)。无运动组证素心、脾、痰发生率均大于运动组(P<0.05)。病位证素肺、脾,病性证素湿、痰、阳亢、气虚、阴虚、阳虚的证素贡献度分值在运动组分布不同(P<0.05),表现为无运动组均大于运动组。8.以入睡时间分类,血脂异常患者病位证素心神、病性证素湿、痰、阳亢的发生率在入睡时间组别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晚睡组证素心神、湿、痰、阳亢的发生率均大于早睡组。病性证素湿、痰、阳亢、气滞、阴虚的证素贡献度在入睡时间组别间分布不同(P<0.05),表现为晚睡组均大于早睡组。BMI在入睡时间组分布不同(P<0.05),表现为晚睡组大于早睡组。以睡眠时长分类,血脂异常患者病位证素心神,病性证素阳亢的发生率在睡眠时长组别间有差异(P<0.05),睡眠时间<8小时组证素心神、阳亢的发生率均大于睡眠时间≥8小时组。病位证素心、肺、肝、心神、病性证素痰、阳亢、气虚、阴虚的证素贡献度在各组分布不同(P<0.05),表现为睡眠时间<8小时组均大于睡眠时间≥8小时组。BMI在睡眠时长各组分布不同,睡眠时间<8小时组大于睡眠时间≥8小时组(P<0.05)。结论:1.血脂异常病位主要在肝、肾、脾、心;常见实证性病性主要为痰、湿、气滞、阳亢、血瘀;虚证性病性主要为阴虚、气虚、血虚、阳虚、精亏。2.与男性血脂异常患者相比,女性患者病位脾、肝、心神和胃,病性在气滞、阳亢、气虚、血虚、阳浮、阴虚及津液亏者更为多见。女性患者病位肝,病性湿、气滞、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程度较男性患者更严重。临床对此类证素进行干预,有助于患者血脂水平的稳定及改善。3.相较于青、中年患者,血脂异常的老年患者涉及的病位更广,包括心、肺、脾、肾、心神和胃,病性更多,表现为水停、气滞、血瘀、动风、气虚、血虚、阳虚、阳浮、阴虚及精亏。老年患者病位心、脾、肝、肾,病性血瘀、血虚、气虚、阴虚、阳虚、精亏的程度较中、青年患者也更严重。因提示我们在老年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中,应在祛湿化痰、活血祛瘀等常见方法基础之上,加强固本扶正。4.在不同季节里,血脂水平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其中,TC水平在冬季时上升至全年最高,春秋季则降低;HDL水平亦在冬季上升,而在夏季降低。在不同季节里,血脂异常患者在病位在脾、肝、胃、表、肌肤、经络及心神,病性属风、寒、燥、水停、气虚、阳虚、阳浮、阴虚、津液亏、精亏及动风之间出现变化。具体表现为,在春季血脂异常患者更易受病位脾、肌肤、心神、病性水停、阳浮、阴虚、津液亏、精亏、动风的影响;在夏季病位表、肌肤、胃、病性风、寒、燥、水停对血脂异常患者影响最小;在秋季血脂异常患者更易受病位表、胃影响,病位脾、肝、经络、心神、病性水停、血虚、阴虚、阳虚、阳浮、津液亏、精亏、动风对其影响最小;在冬季血脂异常患者更易受病位肝、肌肤、经络、病性风、寒、燥、水停、气虚、血虚、阳虚、阳浮、阴虚、津液亏的影响。不同季节中,病位肝、肾、肌肤、筋骨、病性气滞、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的发展程度有季节差异。具体表现为,在春季血脂异常患者病位肝、肾、筋骨、病性气滞、气虚、阴虚、阳虚发展程度更严重;在夏季血脂异常患者病位肌肤发展程度更严重,病位肾、病性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发展程度最轻;在秋季血脂异常患者病位肝、肌肤、筋骨、病性气滞、血虚发展程度最轻。在冬季血脂异常患者病位肝、肾、病性气滞、血虚、阴虚、阳虚发展程度最严重。因此,在不同季节,因时制宜的给予相应干预,对于血脂的控制尤为重要。5.相比于体重正常的血脂异常患者,超重及肥胖患者在病位脾,病性湿、痰及水停的患者比重更多。超重及肥胖患者病位肾,病性湿、痰、阴虚、动风的发展程度更为严重。就病位而言,对于超重及肥胖患者的干预不仅需要健脾,还需要从心、肾入手进行干预。就病性而言,除湿、痰、水停等我们所熟知的血脂异常病理产物外,超重及肥胖患者还需要警惕阴虚乃至动风的发生。6.对于饮食肥甘厚味的血脂异常患者,病性痰的出现率更高,而对于饮食清淡血脂仍异常者,病性出现气虚、阳虚的可能性更高,程度更严重。因此,在临床应更加重视那些饮食清淡、或者已经调整了饮食结构而血脂仍然居高不下者,在治疗时不能一味化痰以攻邪,还需兼顾益气温阳以扶正。7.与坚持运动的血脂异常患者相比,无运动者病位心、脾,病性痰出现异常的可能性更高。其中,无运动患者在病位肺、脾,病性湿、痰、阳亢、气虚、阴虚及阳虚出现问题的程度也更严重。8.人体在晚睡及睡眠时长不足时,均容易出现超重及肥胖。其中,晚睡患者的血脂异常患者病位在心神,病性在湿、痰、阳亢出现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于早睡患者;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者在病位心神,病性阳亢出现异常的比例更高。晚睡患者中,病性属湿、痰、阳亢、气滞、阴虚的严重程度也更高,而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者中,病位在心、肺、肝和心神,病性属痰、阴虚、阳亢和血虚的严重程度也更高。因此,无论是晚睡还是睡眠时长不足,都会影响人体阴阳的正常交接,导致心神失调,而治疗也应当从心神、阴虚、阳亢等相关证素入手。

闫军堂[7](2018)在《“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标:1.厘清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等各个历史时期,血、水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厘清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等各个历史时期,“水血同病”不同概念体系下的临床应用模式。3.厘清血、水和“水血同病”概念的发展脉络,总结血、水和“水血同病”概念及其应用体系的发展规律。4.总结提炼“燕京刘氏伤寒学派”的学术源流、发展特色,“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及“水血同病”的理论阐释,以及基于“水血同治”的辨治规律和证治经验。方法:本论文采用知识考古学话语构成的分析方法,以各个历史时期的官方文献和影响力较大的医家着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例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千金方》,以及金元四大家、张景岳、叶天士、吴鞠通、唐容川、周学海、王清任等医家着作。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主要文献是全国统编第1-9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教材。首先,明确该时期的主流思想,确定该时期的话语场。其次,以血、水为对象,探讨各时期的血、水概念关系,提炼各时期血、水概念的知识型,总结各时期“水血同病”概念的含义。再次,比较各时期血、水概念的知识型和含义,各时期“水血同病”概念的区别,阐述产生这些区别的原因。结果:1.宋以前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宋以前的血证重点关注出血性疾病,包括咳血、呕血、便血、尿血、衄血等。宋以前医家认为血证形成的原因有多种方面,主要有气、火、热等因素。通过历史考察发现:宋以前医家对血证形成原因的认识多集中在违背了大的自然规律,如气血之间关系规律、五运六气规律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等。血证的治疗思路多从气、火、热等因素考虑。宋以前医家从气、火、热等因素治疗血证,是在大的自然规律前提下通过判断是否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而进行。瘀血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包括痛症、痹症、厥证等都可由瘀血导致。宋以前医家已经认识到了瘀血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宋以前医家更重视从“象”上来判断是否有瘀血,进而治疗瘀血,临床多采用疏血气、通经络、散恶血、温则消而去之、导下等方法。宋以前的水证主要指水肿、水气、痰饮等疾病。宋以前医家主要是根据表现在外的部位、症状和特性对水证进行分类,同时,将水证纳入到阴阳五行的理论体系之中。在对水证形成机理的认识中,尤其强调气在水证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治疗上并未完全由气、水等概念构建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诊疗过程。“水血同治”的情况出现较多,就其论述来看,多为该疾病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具体主要指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水气病中兼见瘀血,临床中采用利水和祛瘀的中药共同组方。同时,痈肿成脓后“水血同见”时,也有水血共同组方治疗的情况。第二,月经病、带下与经血同见时,从治水、治血两个方面共同组方。第三,痰瘀同治。由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着作中的“痰”与后世的“痰”概念存在差异,因此“痰瘀同治”多为后世医家所总结。另外,痰、瘀多为致病因素,临床疾病中多有痰瘀同时出现、方剂组成中也多为治痰药与活血药联合应用。本时期的血证与水证之间并无过多的因果关系讨论,临床上多采用“随证治之”的治疗方法。“水血同治”多为在“随证治之”的前提下,疾病出现血证与水证兼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2.宋金元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宋金元时期,火的重要作用被医家重视,在血证的诊治理论中,火被突出强调。宋金元时期,医家逐渐开始从重视气、热、火等因素在气血之间关系规律、五运六气规律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中的地位,转而关注“气”“火”“热”等因素本身在血证中的重要地位,进而集中关注火邪在血证中的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宋金元医家将血证的论治集中到火上,但其观点主要是强调火的重要作用,而非以火为中心建立因果关系紧密的理论体系。宋金元时期的水证主要指水肿和水气等疾病。同时,痰饮、带下病、痈肿成脓流水的情况也多从水证的角度考虑。本时期对水证的分类除了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中的分类方法,还以阴阳五行、脏腑理论重构《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分类模式,并且提出了阴水和阳水概念,使水肿的辨治更加丰富。尽管对水证的形成原因多有发挥,但就水证的具体治法而言,宋金元时期基本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宋金元时期,“水血同治”多为疾病中血证与水证兼见时的共同治疗。但是,宋金元医家鲜有从血水相互转化机制的角度探讨“水血同治”。与宋以前医家不同的是,本时期尤其重视导致疾病的内生因素。内生之火、风、痰、瘀受到重视,很多疾病都是从这些因素出发进行探讨。因此,“痰”和“瘀”作为两种重要的内生因素,在这一时期的相关论述逐渐增多并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着名医家朱丹溪倡导“百病多由痰作祟”,痰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不断被凸显。在临床治疗中,宋金元时期的医家并未过多关注“痰”和“瘀”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当疾病中同时出现痰证和瘀血证时,多以痰瘀共同治疗为主。但是,当疾病中只出现痰证或只出现瘀血的情况时,则不会过多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宋金元时期的“痰瘀同治”与“水血同治”相似,多为痰证之中出现瘀血或者瘀血之中出现痰饮时,采取共同治疗的方法。3.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明清民国时期逐步构建了以“气水——血火”为核心的血证诊治理论,临床上也将气水血火定为血证的诊治关键,即血证的核心病机。在治疗上,重视火在血证中的关键作用,从火论治。同时,清末民国时期对于血证的论述也受到了西方医学的影响。另外,明清民国时期医家对瘀血病症也非常重视,多在气的基础上论述瘀血证治。明清民国时期,在从五行生克制化角度讨论水证的基础上,重视从肺、脾、肾三脏治疗水证。在水证的诊治中,明清民国时期的医家重视脏腑之气在水证中的重要作用。该时期医家多认为:气是导致水证的关键,气行则水肿自消。同时,将气与脏腑联系在一起,尤其重视肺气、脾气、肾气在水证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水证治法而言,多延续《内经》《金匮要略》中的论断,同时又有各自的发挥,尤其是补法和从肝火论治水证被该时期医家所强调。明清民国时期,“水血同治”为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尽管出现了大量的关于“水血同源”和“血汗同源”的论述,但在对“水血同源”的论述中,特别强调气在水血同源中的重要作用;就血汗关系而言,尤其重视气的作用,而对疾病中的水血之间的转化机制关注较少。因此,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血同治”为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另外,明清民国时期在继承前辈医家学术经验的基础上,对“痰瘀同病”、“痰瘀同治”等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临床有重要指导价值。4.当代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通过对历版全国统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教材的分析后发现:当代学者构建了很多新理论和新概念,同时使用原有的词汇来表达新的理论,现代中医学者关注的焦点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现代学者更加关注血证和水证发生的病因和疾病演变的机制。同时由于更加关心疾病产生的病因及演化机制,血、水、痰、瘀等具体物质被现代中医学者所强调。这种转变使中医原本同时关注疾病的关键和产生机制,转为只关注疾病的机制。另外,当代中医的辨治思路与西医思维比较接近,可以说受西方医学的影响较为深刻。同时,由于中医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一些概念被泛化后形成新的概念,如将水血共同治疗演化成“水血同治”,进而构建“水血同病”理论。当代学者构建的“水血同病”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水、血表示疾病的阶段或病证的范围,是抽象概括多种情况的概念,与构成人体的血和水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二,“水血同病”强调血、水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水血同治”也是根据血水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指导临床选方用药。第三,“水血同病”多是在临床具体疾病之上的大一统的理论讨论。构建“水血同病”的目的是指导临床几乎所有疾病的诊治,其讨论的重点多与具体疾病相分离。值得注意的是,在“水血同病”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套用现代医学知识论证解释“水血同病”的情况。5.“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燕京刘氏伤寒学派”传承谱系清晰,学术特色明显,发展迅速,规模庞大,科研、学术、临床齐头并进,成为影响海内外各中医学派发展的典范。首先,“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于“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等病症的学术观点进行了理论阐释,其次,系统梳理了“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同病”的独到认识和辨治规律,即:水血同源,生理攸关;水血同病,病理密切;水血同调,辨治精当;以及辨治要点,尤需注意等四个方面。治疗上,由血病水者,治血为主,兼以治水;由水病血者,治水为主,兼以治血;水血同病者,治水、治血并重。本论文梳理出“燕京刘氏伤寒学派”临床常用的“水血同治”经验方34首,包括:治血为主,兼以治水的柴胡活络汤、三草活络汤、柴胡止痛汤、柴胡鳖甲汤、宣络化瘀汤、珀朱六一汤、遂金丸、养阴活血利水汤。治水为主,兼以治血的苓桂茜红汤、三参苓桂术甘汤、柴胡解毒汤、三草柴胡解毒汤、三石柴胡解毒汤、白玉消胀汤、消胀除湿汤、加味黄连导赤汤、加减木防己汤、归芍温胆汤。以及治水、治血并重的荆防肾炎汤、加减旋复花汤、加减柴胡桂枝汤、加味知柏地黄汤、滋阴潜阳汤、三草芍甘汤、柴胡排石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桃红温胆汤、丹桅温胆汤、金铃温胆汤、菖郁温胆汤、丹郁温胆汤、失笑温胆汤、百地温胆汤、黛蛤温胆汤。最后,列举了本学派三代传人(刘渡舟,王庆国,闫军堂)从“水血同治”辨治临床各科疾病的证治经验与临床案例,对临床有所裨益,可资借鉴学习。结论:本文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系统考察发现:各时期医家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认识不尽相同。在王庆国、李成卫团队前期973课题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各个历史时期医家在构建中医理论过程中,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要。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两汉经学、宋明理学和西方哲学在中医理论构建中具有一定的影响。以两汉经学为例,两汉经学中的天人宇宙论是影响宋以前医家构建“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主要思想。由于天人宇宙论强调各事物的归属及与天地、外界的联系,因此,该时期医家重视导致疾病的外因,而瘀血、痰饮、水湿等内因并未受到重视。“水血同治”也是血证中兼见水证或者水证中兼见血证时的共同治疗。宋金元明清时期,经过两宋哲学家的发展,中国哲学进入了理学成为主流学说的时代。与两汉经学中的天人宇宙论不同,宋明时期的理学强调“本体论”。因此,宋明理学中的“本体论”是影响宋以后医家构建“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主要思想。由于宋明理学强调事物本身的作用,为此该时期医家重视自身导致疾病的因素,在此情况下瘀血、痰饮、水湿等内因受到重视。由于宋明理学中的“本体论”与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存在差异,尤其在因果关系的认识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水血同治”也是血证中兼见水证或者水证中兼见血证时的共同治疗,而并未形成“水血同治”,也并未由“水血同治”形成“水血同病”概念。自西学东渐以后,西方哲学对中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影响愈发加深。在西医占据主流话语权的大环境下,中医理论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核心理论的构建。其中概念思维和结构功能理论对中医的影响尤其深刻。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现代中医对病机概念理解的转变,促使当代学者重视“痰”“瘀”等内生因素构建“水血同治”,并基于“水血同治”构建了“水血同病”。

刘洋[8](2017)在《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中医,其科研、教育、医疗、管理、交流、传播、评价等方法体系,都与建立在现代科学思想基础上的西医大为迥异,也与基于西方的近代中国社会建制格格不入。为了谋求发展,近代中医不断改良、汇通、论战、抗争,直至尝试“科学化中医”,希望改造中医,使其融入近代科学的体系。伴随着抗争与羁绊中的前行,中医自觉不自觉吸收和借鉴了西医的思想和制度,开始了中医体制化的探索。科学体制化是科学体制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学院、医生组织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其显着的特征是医学知识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医疗空间的制度性分割。由于近代社会政治制度源于西制,中医天然地被社会体制排除在外,晚清和民国政府没有主动启动中医体制化进程。中医体制化基本上萌生于中医民间,由中医界自下而上努力探索,其层次、范围、效果上与西医的近代体制化相比,距离很大。与民国政府的“抑中扬西”的卫生政策相左,近代山西地方政府对中医采取扶持政策,中医体制化在近代山西得以率先发轫。山西模仿西方科学和西医体制,成立中医社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创办医院、出版发行中医期刊和书籍,以及制订和完善中医学术、研究制度等努力,在中医体制化中作出独到的努力。本文以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及其活动为视角,放眼整个近代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与社会的关系、中医与西医的矛盾和媾和。通过历时共时的分析,探讨体制化对中医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为时下政府在中医药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职责界定、市场划分,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体包括绪论、正文(共七章)、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概念释名。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其后五章是关于山西中医体制化的探索实践内容;最后一章总结山西中医体制化的贡献与启示。第一章是关于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近代中医体制化以中医思想文化变革为基础,“西学东渐”的近代化思潮是中医的近代化转型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近代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薄弱的医疗卫生基础,山西从统治和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开展中医改进。中医体制化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近代山西发端。第二章是关于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建及发展内容。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官办的中医社团。山西行政长官阎锡山在学会的创办、发展、运行中都发挥主导作用,给予经费、政策、发展环境的支持。由于组织稳定,经费充裕,中医改进研究会发展迅速。研究会在管理制度、科研方法、学术奖励等各个方面吸收西学,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规范,保障了中医研究的有序开展。研究会发展中期,由于政治、社会局面发生巨大转变,及“中医科学化”思潮出现,研究会进行了改组,从人员、机构、组织多方面发生较大调整。研究会宗旨也从最初的“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演变。第三章是关于中医教育探索的部分。近代山西山西医学教育历经波折,先后创办了“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山西医学传习所”和“山西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教育机构。后者几易其名,学制、课程、教育方向也随之不断变化。特别是其办学方针的“由中转西”,反映了中西医教育难以实现良好契合的矛盾。近代中医教育界在探索建立学制,统一课程设置,编辑中医教材,兴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过程中的努力,也是不断寻求合理医学教育建制的过程。最终,在中医向西医的参习和妥协中,近代中医教育建制得以建立。第四章是关于中医临床与防疫实践的内容。作为中医研究和中医教育的实践场所,中医改进研究会的附设中医医院设立后,引入了西医医院的理念,设立养病室(病房)、加强院感管理、完善诊疗制度,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能力。为了弥补中医在卫生防疫中显露出的不足,研究会建立了疫情报告和研判制度,积极探索中医在卫生防疫中的作用。由于西医对传染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方面具有证据确凿、逻辑合理的实践优势,使得基于西制的近代政府,有充分理由选择西医理论和制度作为卫生防疫的立法和行政依据,西医在国家卫生防疫体系中的地位得以通过政治制度确立,成为卫生防疫的主角,中医逐渐退出了卫生防疫体系。第五章介绍了中医改进研究会在历次中医抗争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中医界面对政府、西医的不公正政策和歧视,从维护自身权益以及中医地位出发,积极投入到抗争和中西医论战中。在纳入教育体系、创设中央国医馆、建立中医社会体制等方面,中医改进研究会与全国中医药界,互通声气,积极运用请愿抗争和参政提案等手段,奔走呼号,终获一定成效。《中医条例》、《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中医在法律地位上与西医平等;中央国医馆、卫生署中医委员会的成立,成为中医行政管理建制化的标志;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获得通过,中医执业考核得到实施等一系列突破,使得中西医并存的二元医疗卫生体制渐见雏形。第六章是关于中医学术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内容。医学交流机制与系统的形成,是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中医“秘而不宣”的习惯,随着近代报纸、期刊在中国的出现,发生了巨大改变。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创办的《医学杂志》,作为中医学术交流的载体,业界沟通的桥梁,中西医论战的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研究会的改组,《医学杂志》的办刊思想也由“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发生转换。同时,研究会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集审查民间验方活动,出版了蕴含巨大学术价值的《审查征集验方》。研究会采取出版代销名家医书、与其他中医团体交换期刊、在杂志刊登医药信息等的形式,广泛进行业界交流,在近代中医的学术传播交流体制化中取得积极成效。第七章总结了山西在中医体制化中的贡献与启示。由于地方行政力量的鼎力支持,甚至将发展中医作为省政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代山西强化中医管理,从机构、组织、制度、机制方面,在神州一隅开辟了中医体制化的试验田。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实践表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基础。辩证认识中西医,以包容胸怀接受在一定时期内中西医二元化格局的局面,有助于未来产生真正的新的生命科学。中医体制化是中医科学化概念的重要延伸,是中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束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二是指出了本文仍需努力的方向;三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附录共有9个部分,汇总了近代山西中医体制化相关制度和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等等,为研究提供详实的参证。纵观中医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医发展的各个兴盛阶段多得益于体制的促进。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化”等概念和思路,都是基于振兴中医发展的目的提出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医自身的特性与历次被强加之上体制的不适应。直到17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寻求出适合中医的发展之路;如何处理中西医二者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医和西医的“范式”不可通约,源于西医的近代医疗体制无法适应中医发展的自身属性。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传统中医,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又一次科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需要再次审视其发展规律,完善中医体制化建设。

董正平[9](2012)在《基于中医“四淫”、“八质”因素的外感病初期诊疗模式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外感病依然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的疾病,外感病初期的正确辨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内》、《难》以降,中医针对外感病初期的诊疗思路一直在变化、发展与丰富;然而,自古至今,外感病初期的误诊误治却时有发生。通过深入研究外感病初期诊疗以及误治的相关历史,本文发现,有两大因素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这就是外邪与体质。首先,本文探讨了外邪与外感病初期的发病与诊疗。传统上认为,外邪主要包括六淫和疫疠之气(吴又可称之为“杂气”)。关于疫疠之气(或杂气),本文认为,该学说虽然有助于对瘟疫发病规律的深入阐释,但不能直接指导中医对瘟疫进行辨证施治。瘟疫的治疗仍然离不开中医传统的辨证,而通过辨证所求出来的、可以指导临床确立治法和方药的那个“因”,依然没能跳出六淫的范畴。关于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本文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探讨:一、将外感病的病因从六淫简化为四淫,即寒、热、燥、湿四种外邪。本文认为有如下三方面理由:1.风邪或为一切外邪的总称,或为其他外邪的致病条件,而非独立的病因,所以可将它去除;2.暑邪的本质属性是“热”,所以六淫之“暑”可以用“热”来替代;3.火邪并非外感之邪,所以应将它去除。二、对传统上认为由风热外邪所导致的风热表证,以及与此相关的辛凉解表法、辛凉解表剂、辛凉解表药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1.风热表证并非单纯的表证,其病机应该理解为:热邪犯肺为主,兼有寒邪束表(即肺热证兼有表寒证)。本文认为这种认识对于风热表证的辨证与治疗更有指导价值;2.辛凉解表应理解为“以清解肺热为主,兼以散寒解表”。通过这个思路,本文还对辛凉解表剂和辛凉解表药进行了认识上的深化。并以此为切入点,对“表证”的概念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规范。其次,本文探讨了体质与外感病初期的发病与诊疗。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本文认为,在外感病初期诊疗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历史中,体质因素是贯穿于始终的一条“暗线”。它在外感病的发病与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1.在发病上,首先,不同体质的人容易感受的外邪也不同;此外,即使是感受同一种外邪,不同体质的人的发病倾向也不一样。2.在治疗上,兼顾患者体质往往能够达到较好的疗效;而忽视体质因素,则是外感病初期误治的一个重要原因。关于体质的分类,本文参考的是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颁行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标准。由于其中的“特禀质”无法直接指导中医确立治法和方药,所以,本文将与外感病初期发病与诊疗相关的体质类型从“九质”(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简化为“八质”(“九质”减去“特禀质”)。最后,本文初步建立了“基于中医‘四淫’、‘八质’因素的外感病初期诊疗模式”本文以《黄帝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以及“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为指导思想,以“四淫”(寒、热、燥、湿)和“八质”(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为相关因素,以“临床表现”、“证候分析”、“治法”、“方药”和“方药说明”为论述纲要,探讨了“八质”感受“四淫”之初的辨治规律。并提出了兼夹体质、兼夹外邪等问题以及相关的处理原则。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基于中医‘四淫’、‘八质’因素的外感病初期诊疗模式”:一、流程简介:1.在平时,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颁行版)对人群进行体质普查,建立体质档案;2.患者一旦出现外感病的症状,应尽早就医;3.医生通过查看患者体质档案了解其体质类型(“八质”之一,或是复合型体质);4.医生根据患者当前的临床表现推断是感受了何种外邪(“四淫”之一,或是相兼为病);5.综合分析其体质类型及所感外邪,参考“‘八质’感受‘四淫’之初的辨治”,进行“依质审因论治”。二、本模式的优势:1.在外感病的预防方面:由于本模式突出了体质因素在外感病发病过程中的意义,不同体质类型的人群可以有针对性地预防其易感外邪的侵袭;2.在外感病初期的诊断方面:本模式以外邪和体质为核心因素,不仅使外感病初期的证候诊断更加明晰,也避免了外感病病名诊断上的繁杂;3.在外感病初期的治疗方面:本模式以外邪和体质为核心因素,强调了内外因的相互作用,突出了内外兼顾的治疗思想,避免了既往在外感病初期的治疗上“多注重祛除外邪”的偏颇。通过该模式的建立,希望有助于中医对外感病初期的辨证和治疗。

王志飞[10](2010)在《“心应夏”理论及其受体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中医学整体观和系统观的典型代表。藏象系统实质上是一个以五脏为核心,联系人体六腑、五体、五官、五窍、五声、五志及自然界五方、五季、五气、五色、五味、五化等要素而形成的以整体性为主要特点的大系统。因此,对藏象学说的研究,必然要将人放在自然的整体,即时间和空间的构架中去考虑。本研究即从时间结构的角度研究藏象学说,以“心应夏”理论为入手点,从文献和实验两方面探讨“心应夏”的调控机制,以期为藏象的时间结构本质研究提供线索。1目的:以中医“心应夏”脏腑适应性调控机制为研究对象,从气化的角度入手进行理论研究,并在此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心血管系统受体调控的实验研究,探索“心应夏”的具体内涵,探讨中医藏象学说的科学性及其实验研究的可行性思路,从而为中医藏象学说的研究提供实验上的支持。2方法:2.1理论探讨采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中医“法时”思想的科学性,梳理了心藏象的理论结构,提出了从气机升降角度来探讨“心应夏”学说的可行性,并概括了“心应夏”脏腑适应性调控假说。2.2实验研究2.2.1实验设计:松果体是光照刺激与机体反应的中介,它一方面接受视网膜传入的光照信号,一方面将此信号转变为褪黑素的节律性分泌,对全身多系统、多器官产生调节;心血管系统受体是心血管系统功能调控的基础,无论是神经调节还是体液调节,受体都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并对调控的性质起决定性作用。本实验通过摘除松果体以阻断光信号转导通路,观察心血管系统功能和其受体变化,并阐释产生这一变化的内在调控机制。2.2.2实验动物:SD大鼠,雄性,80-100g/只。随机分成生理组、模型组和伪手术组;自然光照,自由摄取食水,室温饲养;在每年冬至、夏至日前一个月分别对模型组和伪手术组大鼠实施松果体摘除手术和伪手术,术后饲养到二至日断头处死,取心脏、主动脉、股动脉和松果体以备测指标。2.2.3检测方法:心率和血压采用大鼠血压仪直接检测;受体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2.4分析方法:统计学分析使用SAS8.2统计分析软件。2.2.5结果:发现松果体介导的光信号转导通路在将季节性光照信号传入机体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可能并非唯一的通路;血管的季节性调控并非单一方向的舒缩调控,但其调控的强度却有冬夏季节的不同。从心主血脉的角度认识“心应夏”,可能主要表现为其调控功能在夏季的加强。3结论:3.1“心应夏”调控以心主血脉为基础,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心血管舒缩功能的季节性不同。心血管系统的调控在夏季加强,可能是“心应夏”脏腑适应性调控的一个重要方面。3.2在“心应夏”的调控网络中,松果体介导的光信号转导通路起着重要作用,但并非沟通人与自然界季节变化的唯一途径。因此推测,“心应夏”脏腑适应性调控应该存在多方面的调节机制,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中医学中急性热病学的发展规律浅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学中急性热病学的发展规律浅识(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综述
    综述一 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现代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SAGI的认识
        2 流行病学研究
        3 病因及发病机制
        4 实验室指标
        5 临床疗效指标
        6 治疗进展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研究进展
        1 脓毒症的中医认识
        2 SAGI的中医认识
        3 SAGI的治疗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一 针刺对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疗效的系统评价
    1 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文献检索策略
        1.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1.5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文献质量评价
        2.4 疗效评价
        2.5 不良反应
        2.6 发表偏倚
    3 讨论
        3.1 纳入研究的针刺干预特点
        3.2 结果讨论
        3.3 证据的整体完整性和适应性
        3.4 证据质量
    4 结论
        4.1 对实践的意义
        4.2 对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研究二 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临床资料
        2.3 治疗方案
        2.4 疗效指标
        2.5 安全性指标
        2.6 质量控制
        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完成情况
        3.2 一般资料的基线情况
        3.3 观察指标的基线情况
        3.4 临床疗效比较
        3.5 安全性评价
    4 讨论
        4.1 选题依据
        4.2 研究方案分析
        4.3 疗效指标选择
        4.4 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2)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肺结节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 病名探讨
        2 病因
        3 病机
        4 中医药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肺结节病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1 病因
        2 发病机制
        3 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4 诊断
        5 治疗
        6 动物模型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Meta分析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研究意义及不足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研究
    前言
    研究一 三焦理论演变
        1 三焦形质的演变
        2 三焦功能的演变
        3 三焦辨证
        4 小结
    研究二 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
        1 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的形质
        2 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的生理功能
        3 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的病因病机
        4 治疗原则
        5 小结
    研究三 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
        1 从三焦理论认识肺结节病基本病机
        2 姜良铎教授论治肺结节病
        3 通化方的由来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的临床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前言
    研究一 肺结节病相关基因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二 通化方有效活性成分和基因靶点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三 通化方-肺结节病-靶点调控网络及PPI网络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四 靶点基因生物功能注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纳入研究资料提取表
病例报告表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3)基于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发展史探究中西医结合临床的诊疗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中国的中西医结合历史概况
    1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历程
    2 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的研究成果
    3 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标志成就
第二章 甘肃省“西学中”班的基本情况
    1 “西学中”班的来历
    2 甘肃省“西学中”班概况
第三章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的机构
    1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发展历程
    2 兰州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发展历程
    3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发展历程
    4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发展历程
    5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发展历程
    6 甘肃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发展历程
第四章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成果
    1 传承经典自出机杼
        1.1 概述
        1.2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医家对经典的传承
    2 中西结合历史使然
        2.1 概述
        2.2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医家对中西医结合必然性的深刻剖析
    3 保存中说西说为证
        3.1 概述
        3.2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医家对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的成果
    4 结合模式见仁见智
        4.1 概述
        4.2 中西医结合模式的探讨
        4.3 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的探讨
    5 病证结合匠心独运
        5.1 概述
        5.2 临床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小结
第五章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的代表性人物
    1 张汉祥
    2 于己百
    3 许自诚
    4 刘宝厚
    5 裴正学
    6 赵健雄
    7 许治时
    8 黄正良
    9 夏永潮
    10 王俭
    11 曹玉山
    12 关梅玮
    13 李永寿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文献综述 新中国领导人对中西医结合事业的指示综述
    1 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谈中西医结合
        1.1 毛泽东谈中西医结合
        1.2 邓小平谈中西医结合
        1.3 江泽民谈中西医结合
        1.4 习近平谈中西医结合
    2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3 中西医结合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科研获奖成果

(4)《黄帝内经》五脏热病理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黄帝内经》五脏热病理论与临床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黄帝内经》热病理论概要
    1 热病的名义
    2 热病的分类
    3 热病的病因病机
    4 热病的分证方法
    5 热病的治疗法则
第二部分 《黄帝内经》五脏热病理论分析
    1 《黄帝内经》五脏热病的病因病机
    2 《黄帝内经》五脏热病临床表现
    3 《黄帝内经》五脏热病的诊断
        3.1 诊断方法
        3.2 五脏热病的辨证依据
    4 《黄帝内经》五脏热病的治疗
        4.1 针刺疗法
        4.2 物理疗法
        4.3 药物疗法
        4.4 五脏热病的转归
    5 五脏热病的禁忌与调护
        5.1 五脏热病的禁忌
        5.2 五脏热病的病后调护
    6 五脏热病与外感热病的关系
第三部分 《黄帝内经》中五脏热所致相关疾病辨析与应用
    1 肝热病
        1.1 黄疸
        1.2 胆瘅
    2 心热病
        2.1 狂病
    3 脾热病
        3.1 脾瘅
    4 肺热病
        4.1 劳风
    5 肾热病
        5.1 肾风
        5.2 溺血(溲血)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中医儿科外感热病的防治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方法
3.结果
    3.1 先秦、两汉时期
        3.1.1 《黄帝内经》对小儿外感热病理论的影响
        3.1.2 《神农本草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1.3 《五十二病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1.4 《伤寒论》对小儿外感热病理论的影响
    3.2 魏晋隋唐时期
        3.2.1 《脉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2 《针灸甲乙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3 《小品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4 《诸病源候论》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5 《备急千金要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6 《外台秘要》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2.7 《颅囟经》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 宋金元时期
        3.3.1 《太平圣惠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2 《圣济总录》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3 《类证活人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4 《小儿药证直诀》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5 《幼幼新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6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7 《小儿病源方论》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8 《小儿痘疹方论》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9 《活幼心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10 《活幼口议》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3.11 《世医得效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 明清时期
        3.4.1 《婴童百问》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2 《普济方》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3 《保婴撮要》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4 《万密斋医学全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5 《证治准绳》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6 《景岳全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7 《幼科金针》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8 《幼科折衷》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9 《幼科指南》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0 《张氏医通》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1 《幼科铁镜》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2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3 《麻科活人全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4 《幼幼集成》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5 《幼科释谜》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6 《幼科要略》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7 《温病条辨·解儿难》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3.4.18 《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儿科学》中有关小儿外感热病的记述
4.讨论
    4.1 由伤寒到温病的演变过程
        4.1.1 寒凉派的发展轨迹及小儿外感热病证治理论的二元化特性
        4.1.2 清热法逐渐成为治疗小儿外感热病的主流
    4.2 小儿温补学派的发展轨迹
    4.3 对痘疹类疾病认知的发展过程
5.结论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小儿外感热病理论的发展及源流初探
    参考文献

(6)血脂异常证素分布规律及与季节、BMI、生活习惯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血脂异常的中医研究进展及超重、肥胖对其影响
        一、血脂异常的中医概念
        二、血脂异常中医病因
        三、血脂异常中医病机
        四、超重、肥胖对血脂异常的影响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血脂异常证素研究进展
        一、证素辨证学
        二、血脂异常证素研究进展
        三、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四时节律在医学中的意义及对血脂异常的影响
        一、四时节律内涵
        二、时间节律与脂代谢
        三、四时节律与血脂异常
        四、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实验一 血脂异常证素分布一般规律
        一、实验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血脂异常证素季节分布规律
        一、实验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血脂异常证素BMI分布规律
        一、实验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不同生活习惯血脂异常患者证素分布规律
        一、实验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一: “水血同病”及其相关概念的现代研究
    1. “水血同病”的概念研究
        1.1 “水血同病”源于“水血同源”
        1.2 “水血同源”的溯源研究
        1.3 “水血同治”理论的临床应用
    2. “水”概念研究
    3. “血”概念研究
    4. “水血同病”概念研究的思考
        4.1 “水血同病”的概念并非一直保持不变
        4.2 气、水、血三者之间的关系被忽视
        4.3 水血同治、水、血概念未达成共识,造成水血同治理论的进一步混乱
        4.4 历史追溯法是导致“水血同病”概念被认为一直保持不变的主要原因
    5.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知识考古学及其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1. 知识考古学简介
    2. 知识考古学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3. 知识考古学的应用过程
    4. 小结
    参考文献
上篇 基于知识考古学的“水血同病”理论的历史考察
    第一章 宋以前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第一节 宋以前的“血证”研究
        1. 从气血关系、五运六气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等认识血证
        2. “血瘀”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
        3. 从气、火、热等因素治疗血证与气血、运气、五行规律等相关
        第二节 宋以前的“水证”研究
        1. “水证”的分类
        2. 水证的形成原因和机制
        3. 水证的辨证治疗
        第三节 宋以前的“水血同治”研究
        1. 水气病、痈肿脓血同见与水血同治
        2. 妇人带下与经血同治
        3. 痰瘀同治初具雏形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宋金元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第一节 宋金元时期的“血证”研究
        1. “血证”关注的重点是火在血证中的重要地位
        2. 治血尤重治火逐渐成为宋金元时期医家治疗血证的共同认识
        3. 更加重视“瘀血”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
        4. 瘀血论治独具特色
        第二节 宋金元时期的“水证”研究
        1. 延续前代的水证分类方法
        2. 重视从五行生克制化的角度治疗水证
        3. 具体治法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又有新的发挥
        第三节 宋金元时期的“水血同治”研究
        1. “水血同治”多为水血同见时则“水血同治”
        2. “痰瘀同治”的论述日渐详实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第一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研究
        1. 逐步构建“气水——血火”理论结构
        2. 气水血火逐步成为血证的诊治关键
        3. 强调从气的角度论治“瘀血”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证”研究
        1 五脏之中,肺脾肾三脏尤其受到重视
        2 脏腑之气在水证中的作用受到重视
        3.具体治法在延续《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上又有发挥
        第三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血同治”研究
        1. 水血共同治疗
        2. 血汗同源,辨治同法
        3. 血汗之中当重气
        4. 痰瘀同治的论述日渐完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第一节 “血证”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受到重视
        1. 第一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较为简单
        2. 第二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形成雏形
        3 第三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更加成熟
        第二节 “水证”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受到重视
        1. 第一阶段,水证的病因、病机内容较为简单
        2. 第二阶段,水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更加成熟
        第三节 痰瘀等病理因素愈加受到重视
        第四节 由“水血同治”构建“水血同病”
        1. 从阳气与阴精的角度,借鉴现代知识构建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2. 从互为根本、互相转化的角度,套用现代医学知识构建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3. 从水血同源的角度,套用现代医学知识论述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各个历史时期影响“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发展的主要原因
        1. 经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2. 理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3. 西方哲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第二节 “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发展的思考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下篇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
    一、开门启“源”,别树一帜
    二、研经习业,“道”韵流长
    三、成学者众,蔓延成“派”
    四、“燕京刘氏伤寒学派”的发展特色
    五、“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的理论阐释
        (一)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的理论阐释
        (二)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湿证”的理论阐释
        (三)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痰饮证”的理论阐释
        (四)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人体“津液链”的理论阐释
    六、“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同病”的理论阐释与辨治经验
        (一) 水血同源,生理攸关
        (二) 水血同病,病理密切
        (三) 水血同调,辨治精当
        (四) 辨治要点,尤需注意
        (五) 临床治验,拓展应用
    七、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的创新点
致谢
在学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8)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
    0.4 方法与创新
    0.5 概念释名
第一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
    1.1 近代化思潮对中医的影响
        1.1.1 海防思潮下的中西医参合
        1.1.2“中体西用”思潮下的中西医汇通
        1.1.3 维新变法后的中医改良
        1.1.4 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医科学化
    1.2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发轫
        1.2.1 社会制度与中医的关系
        1.2.2 近代中医社团的建立
        1.2.3 近代中医教育的开展
        1.2.4 近代中医医疗机构的创设
        1.2.5 近代中医期刊的发行
    1.3 近代山西的医疗卫生状况
        1.3.1 山西悠久的中医药历史
        1.3.2 近代山西的医疗体系
        1.3.3 近代山西的卫生防疫
    1.4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背景
        1.4.1 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
        1.4.2 阎锡山对中医的思想认同
        1.4.3 重要幕僚和在晋中医的影响
        1.4.4 卫生经济的现实需要
    1.5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特点
        1.5.1 远大的目标
        1.5.2 合理的原则
        1.5.3 体制化的方向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团体:从创建到改组
    2.1 兼容并蓄中逆袭创设(1919-1929)
        2.1.1 官办社团的特征
        2.1.2 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设经过
        2.1.3 理事为中心的中医学共同体
    2.2 历经坎坷后改弦更张(1930-1937)
        2.2.1 改组原因及过程
        2.2.2 会员和分会制度的完善
        2.2.3 中医师职业团体的雏形
    2.3 宗旨:从“改进”到“科学化”的嬗变
        2.3.1 成立初期:弘扬与改进
        2.3.2“中西医论战”中:衷中参西
        2.3.3“废止中医案”后:科学化的提出
    2.4 系统全面的研究规范
        2.4.1 不断完善的制度规程
        2.4.2 持之以恒的研究例会
        2.4.3 行之有效的学术奖励
    2.5 源于西学的研究思路
        2.5.1 引进还原论思维:分级与分科
        2.5.2 实证主义方法
        2.5.3 开放包容的研究态度:中西医兼容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医学教育:实践与机制
    3.1 中西医兼业: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和晋城医学馆
        3.1.1 山西医学专门学堂
        3.1.2 晋城医学馆
    3.2 分层培养:山西医学传习所与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3.2.1 山西医学传习所
        3.2.2 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3.3 改弦易辙:山西医学专科学校到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3.3.1 山西医学专科学校
        3.3.2 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3.4 建立中医学制的探索
        3.4.1 编订课程和教材
        3.4.2 加入近代学制
    3.5 借鉴西医的中医教育模式
        3.5.1 中西医并行教授
        3.5.2 初试中医护理教育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疗与卫生:从医院到社会
    4.1 引进西医理念的中医院
    4.2 养病室在中医医院的设立
    4.3 院感管理制度的雏形
    4.4 中医防疫的体制化实践
        4.4.1 中医参与防疫的背景
        4.4.2 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
    4.5 中医退出传染病防控的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体制化的社会行动:联合与抗争
    5.1 面对“管理医士规则”秉持
    5.2 在加入教育体系中凸显
    5.3 在“存废之争”中联合
    5.4 为设立中央国医馆呼号
    5.5 中医体制化构想的提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学术传播交流:期刊与书籍
    6.1 编辑出版期刊
        6.1.1 《医学杂志》的出版
        6.1.2 《医学杂志》的发行
        6.1.3 《医学杂志》的编者
        6.1.4 《医学杂志》的作者
    6.2 从“改进”向“科学化”的调适
        6.2.1 办刊宗旨
        6.2.2 栏目设置
        6.2.3 文章主题
        6.2.4 作者倾向
    6.3 征集审查民间验方
        6.3.1 民间验方的征集活动
        6.3.2 严谨合理的审查程序
        6.3.3“贱便验”为纲的收录标准
        6.3.4 《审查征集验方》的社会影响
    6.4 出版发行名家论着
        6.4.1 彭承祖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6.4.2 赵缉庵与《针灸传真》
        6.4.3 杨百城及《灵素生理新论》
        6.4.4 时逸人和《中国时令病学》
    6.5 革新中医学术交流
        6.5.1 转变交流思想
        6.5.2 初建引文规范
        6.5.3 丰富交流途径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启示
    7.1 官办背景成就了中医体制化的独特样本
    7.2 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助力中医体制化发展
    7.3 中医体制化的思想在抗争过程中凸显
    7.4 制度变迁导致产生近代中西医二元格局
    7.5 中医体制化建设要规避中医科学化的悖论
    7.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医改进研究会重要管理制度规章
附录2 中医改进研究会教育活动相关资料
附录3 中医改进研究会医疗卫生相关资料
附录4 中医改进研究会社会行动相关资料
附录5 中医改进研究会学术传播相关资料
附录6 《医学杂志》全期目录
附录7 近代山西医学人物小传及名录
附录8 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基于中医“四淫”、“八质”因素的外感病初期诊疗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意义
        1.1 外感病依然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的疾病
        1.2 外感病初期正确诊治的重要意义
        1.3 当前外感病初期存在普遍误治的情况:寒凉药的滥用
        参考文献
    2 研究现状
        2.1 “六淫概念及其内涵”研究现状
        2.2 “中医体质分类”研究现状
        2.3 “体质因素在外感病发病和治疗过程中的意义”研究现状
        2.3.1 体质与伤寒的发病与治疗
        2.3.2 体质与温病的发病与治疗
        2.3.3 体质与外感病的发病与治疗
    参考文献
1 外感病初期诊疗简史
    1.1 《黄帝内经》:未满三日者,邪在三阳,可汗而已
        1.1.1 辨证要点
        1.1.2 治则治法
    1.2 《难经》:“表病里和”,以药代针,发汗则愈
    1.3 《伤寒杂病论》:风寒湿温喝,施治各不同
        1.3.1 太阳中风
        1.3.2 太阳伤寒
        1.3.3 太阳温病
        1.3.4 太阳中湿
        1.3.5 太阳中喝
    1.4 孙思邈:从推崇“苦酸除热”到批判“滥用冷物”
    1.5 《外台秘要》:机械罗列经文,错解前贤之意
    1.6 韩祗和:倡“郁阳成热”之说,用辛凉清解之药
    1.7 庞安时、朱肱:麻、桂、青龙汤中加凉药
    1.8 成无己、许叔微:阐发仲景之学,初现“崇圣尊经”之意
    1.9 郭雍:倡“新感温病”之说
    1.10 刘完素:倡“表热怫郁”之说,用寒凉解表之方
    1.11 李杲:倡“补中益气”以解表,开“扶正解表”之先河
    1.12 吴又可:创“邪伏膜原”之说,用开达膜原之法
    1.13 喻昌:阐“燥邪伤肺”之理,创清燥救肺之方
    1.14 叶桂:创“卫气营血”辨证,提出“在卫汗之可也”
    1.15 薛雪:湿热初起,证分三类
    1.16 吴瑭:温邪犯肺,辛凉清解
    参考文献
2 研究外感病初期诊疗简史得到的几点启示
    2.1 广义伤寒与狭义伤寒
    2.2 狭义伤寒的两大病机:“寒邪束表”和“郁阳成热”
    2.3 狭义温病与广义温病
    2.4 影响外感病初期诊疗的两大因素:外邪与体质
    参考文献
3 外感病初期误治简史
    3.1 《伤寒杂病论》有关外感病初期误治的记载
    3.2 《伤寒例》有关外感病初期误治的记载
    3.3 《千金翼方》有关外感病初期误治的记载
    3.4 刘完素外感初期服寒凉药自误
    3.5 吴又可所记载的瘟疫初期误治
    3.6 叶天士关于外感初期误治的记载
    3.7 吴鞠通关于外感初期误治的记载
    3.8 恽氏三子都因风寒表实误用辛凉而延误至死
    3.9 外感病初期误治的现状
    参考文献
4 外感病初期误治的原因分析
    4.1 误用“伤寒法”治温病的原因分析
        附:《伤寒》、《金匮》里热并见“恶寒”的辨治规律研究
        附:导师对里热并见“恶寒”的认识及处理原则
    4.2 当前外感病初期滥用寒凉的原因分析
        4.2.1 历史原因
        4.2.2 现前原因
    4.3 体质因素在外感病发病与治疗过程中的意义易被忽视
        附:“叶天士从体质辨治外感病初期”医案赏析
    参考文献
5 现行六淫致病相关理论的缺陷
    5.1 “火邪”非外感之邪
    5.2 “风邪”不宜与其他“五邪”并列
        5.2.1 “风邪”往往是一切外感病邪的总称
        5.2.2 “风邪”是其他“五邪”致病的条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病因
        5.2.3 “风邪”往往由其他“五邪”化生而成
        5.2.4 现代中医学中,“风邪”非春季之主邪
    参考文献
6 “风热表证”的理论矛盾及其解决方案
    6.1 “风热表证”不宜与“风寒表证”相并列
        6.1.1 叶天士、吴鞠通对“风温表证”的论述
        6.1.2 导师对“表证”、“风热表证”等相关问题的论述
    6.2 “辛凉解表剂”不应归入“解表剂”
    6.3 对银翘散的再认识
        6.3.1 银翘散本义
        6.3.2 银翘散衍义
    6.4 对麻杏甘石汤的再认识
        6.4.1 麻杏甘石汤本义
        6.4.2 麻杏甘石汤衍义
    6.5 对银翘散、麻杏甘石汤方证研究得到的启示
    6.6 对辛凉解表药的再认识
        6.6.1 薄荷
        6.6.2 牛蒡子
        6.6.3 桑叶
        6.6.4 菊花
        6.6.5 葛根
        6.6.6 柴胡
    6.7 对辛凉解表药研究得到的启示
    6.8 解决方案
        6.8.1 表证相关概念的规范
        6.8.2 其他“表证”的处理方法
        6.8.3 辛凉解表剂在《方剂学》中的归属
        6.8.4 辛凉解表药在《中药学》中的归属
    参考文献
7 基于中医“四淫”、“八质”因素的外感病初期诊疗模式探讨
    7.1 外感病因的简化:六淫简化为四淫
        7.1.1 外感六淫概念的演变
        7.1.2 “火邪”与“风邪”不宜与其他外感四淫相并列
        7.1.3 六淫之“暑”可以用“热”来替代
        7.1.4 “杂气病因说”不能直接指导外感病的辨证施治
        7.1.5 六淫简化为四淫
    7.2 与外感病初期发病与诊疗相关的体质类型:九质简化为八质
        7.2.1 体质因素对外感病发病与证候的影响
        7.2.2 与外感病初期发病与诊疗相关的体质类型:九质简化为八质
    7.3 “八质”感受“四淫”之初的辨治
        7.3.1 平和质感受四淫之初的辨治
        7.3.2 七种偏颇体质的易感外邪及其初期辨治
        7.3.3 几点说明
        附:平和质外感四淫之初的辨治简表
        附:平和质感受兼夹外邪之初的辨治简表
        附:七种偏颇体质的易感外邪及其初期辨治简表
    7.4 “基于中医‘四淫’、‘八质’因素的外感病初期诊疗模式”流程图
        7.4.1 流程简介
        7.4.2 实施前提
        7.4.3 本模式的优势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致谢
个人简历

(10)“心应夏”理论及其受体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1.“五脏应时”是中医藏象学说产生的出发点之一
    2.从时间结构入手是研究藏象本质的可行途径
    3.“心应夏”在时脏相应学说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4.松果体是从时间结构入手研究藏象本质的关键点
    5.受体是反映心血管功能季节性调控的重要方面
    6.从心血管系统的季节性调控入手研究藏象学说的意义
    7.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 藏象学说研究进展
        1.1 藏象的含义
        1.2 藏象学说的建立
        1.3 近代以来藏象学说的研究历史概要
        1.4 藏象学说研究的指导思想举要
        1.5 藏象实质研究
        1.6 总结
        1.7 参考文献
    2 心藏象学说研究进展
        2.1 心藏象学说的建立
        2.2 心主血脉研究
        2.3 "心藏神"研究
        2.4 "心主血脉"与"心藏神"的关系
        2.5 心在体、在液、在窍及表里关系
        2.6 总结
        2.7 参考文献
    3 "心应夏"研究进展
        3.1 "心应夏"之机理
        3.2 "心应夏"在心血管疾病上的佐证
        3.3 总结
        3.4 参考文献
    4 心脑血管疾病与季节相关性研究进展
        4.1 心血管疾病与季节相关性研究
        4.2 脑血管疾病与季节相关性研究
        4.3 总结
        4.4 参考文献
    5 心血管相关受体研究进展
        5.1 肾上腺素能受体
        5.2 M-毒蕈碱受体
        5.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5.4 总结
        5.5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理论探讨
    1 中医学时间观探讨
        1.1 中医学理论"法时"而成
        1.2 中医学独特的时间观
        1.3 中医学的顺时思想
        1.4 中医重视时间的原因探究
        1.5 小结
        1.6 参考文献
    2 时脏相应学说探讨
        2.1 时脏相应学说产生的文化背景
        2.2 时脏相应学说的现代解读
        2.3 总结
        2.4 参考文献
    3 心藏象学说的理论结构
        3.1 心主血脉之内涵与外延
        3.2 心主血脉是心藏象学说的基础
        3.3 总结
        3.4 参考文献
    4 从气机升降来探讨"心应夏"学说
        4.1 "气交"为夏季气机升降的概括
        4.2 "心应夏"在气机升降上的表现
        4.3 总结
    5 褪黑素在"心应夏"调节中的作用
        5.1 血和血管与中医"血脉"所指相似
        5.2 褪黑素是内外环境沟通的中介
        5.3 褪黑素可作为"心应夏"的中介
        5.4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实验研究
    1 实验设计
        1.1 "心应夏"脏腑适应性调控假说
        1.2 季节变化信号的形式及其进入人体的途径
        1.3 心藏象的定位
        1.4 检测指标的确定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动物与分组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 实验方法
        3.1 造模
        3.2 取材
        3.3 测定
    4 统计分析
    5 实验结果
        5.1 冬夏变化对心率的影响
        5.2 冬夏变化对血压的影响
        5.3 冬夏变化对心脏组织中心房钠尿肽受体表达的影响
        5.4 冬夏变化对心脏组织中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5.5 冬夏变化对心脏组织中M胆碱受体表达的影响
        5.6 冬夏变化对心脏组织中褪黑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5.7 冬夏变化对主动脉组织中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5.8 冬夏变化对主动脉组织中α-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5.9 冬夏变化对主动脉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表达的影响
        5.10 冬夏变化对主动脉组织中M胆碱受体表达的影响
        5.11 冬夏变化对主动脉组织中褪黑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5.12 冬夏变化对股动脉组织中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5.13 冬夏变化对股动脉组织中α-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5.14 冬夏变化对股动脉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表达的影响
        5.15 冬夏变化对股动脉组织中M胆碱受体表达的影响
        5.16 冬夏变化对股动脉组织中褪黑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5.17 冬夏变化对松果体组织中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5.18 冬夏变化对松果体组织中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的影响
    6 总结
        6.1 心血管系统总体功能状态的季节性变化
        6.2 心血管系统受体的季节性变化
    7 讨论
        7.1 血管的季节性调控不是单一方向的舒缩调控
        7.2 可能存在独立于松果体介导的光信号通路之外的通路
        7.3 对心血管调控系统活性冬夏季节差异的讨论
        7.4 对阻断光信号转导通路的造模方法的讨论
        7.5 实验的不足及下一步研究的设想
    8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结语
    1 理论研究
    2 实验研究
    3 结论
    4 本研究的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中医学中急性热病学的发展规律浅识(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D]. 程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D]. 满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发展史探究中西医结合临床的诊疗思路[D]. 马敏.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黄帝内经》五脏热病理论与应用[D]. 欧阳铭.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中医儿科外感热病的防治理论研究[D]. 王剑锋.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血脂异常证素分布规律及与季节、BMI、生活习惯的相关性研究[D]. 贾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7]“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D]. 闫军堂.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4)
  • [8]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D]. 刘洋. 山西大学, 2017(02)
  • [9]基于中医“四淫”、“八质”因素的外感病初期诊疗模式探讨[D]. 董正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8)
  • [10]“心应夏”理论及其受体调控机制研究[D]. 王志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中医急热病发展规律简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