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墙拆除

北京城墙拆除

一、北京城垣拆除始末(论文文献综述)

张瑞达[1](2021)在《明清时期荆州城城垣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陈斯亮[2](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指出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孙克诚[3](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李岚[4](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李佳蕙[5](2020)在《城市历史景观视野下南京清凉山城山关系演进机制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山地环境是江南丘陵地区城市赖以建设的依托,引导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也塑造着城市的景观特征。本文所聚焦的清凉山自六朝南京建置以来,即与南京城市建设处于密切的互动之中。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清凉山逐步从城外进入城内,成为南京山水城林意象的重要组成。快速城市化建设改变了传统城市营建中的山水格局,特别是对于江南丘陵地区城市而言,城市与山地、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尤为显着。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引导城市与山地协同发展则成为当下的重要议题。本文以南京城与清凉山这一对城山关系为研究对象,引入城市历史景观的理论视角,分析南京从东吴建都到当代,城市空间不断拓展下,与清凉山之间城山关系的演进历程,并深入探究其演进机制,以探索当代城山协同发展的思路。本文首先借鉴城市历史景观中整体关联的研究方法,构建“空间载体-文化动力”的研究框架,分别从空间载体与文化动力两方面梳理清凉山一带历史景观的演进过程,并据此提炼城山关系,将其划分为城山互望、城山相接、城山一体与城山交融四个阶段,阐释了南京城与清凉山从空间分离、意象互补到空间交织、意象融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城山关系的演进机制,其中根植于文人审美观的山水风景观与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演进的动力基础,城市与山地的耦合构成演进的空间基础。最后,从演进机制出发,提出城山协同发展的策略,包括培植情景交融的城市风景观念、引导城市决策的共商共治、丰富城市风景的体验方式三方面文化动力的策略,以及与文化动力协同的空间载体保护措施。对缓解城山矛盾,维持城市山地特征具有重要启示与指导意义。

丁朋[6](2020)在《英山城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山县位于大别山区,鄂、皖两省交界处,现隶属于黄冈市。英山县在漫长的岁月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本文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梳理英山城变迁的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为英山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南宋末年,英山设县,至今已有750余年的历史。英山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足,气候温暖,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温泉镇是全县的政治中心,交通便利,经济状况相对较好。自建县以来,温泉镇便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历史时期,英山县人口流动频繁。大量外来人口迁入,既促进了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对英山县风俗习惯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英山县城墙始建于元初,最初只是土墙。土墙倾圮后,明代中期才重新筑城。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内建筑逐渐增多,城区平面格局基本完善。清代英山城形成了以县署为中心,学宫、城隍庙、文昌宫等为补充的城市平面格局。历史时期,英山城人口数量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而波动,但是,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长期以来,英山县的农业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还有一定数量的经济作物种植。但是,由于地理条件较差和生产技术落后,所以,粮食产量不高。长期以来,英山城的手工业较为落后,商业仅仅在抗战时期有过短暂繁荣。受制于落后的经济,英山城的教育事业也不发达,不过仍然有所发展。明清时期,英山城的县学、书院从无到有,缓慢发展,为英山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英山县最流行的宗教是佛教,其次是道教。近代也有天主教,但是影响很小。英山县的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夯实了英山县的文化底蕴。英山县解放后,英山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英山城发展尤为迅速,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科教文卫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城市规划较晚,县城又在20世纪60年代有过一次整体搬迁,老城区的历史文化遗迹已经荡然无存,城市化进程中凸显出来的问题比较严重,因此,我们要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科学地开发旅游资源,促进英山城又好又快地发展。

赵苒婷[7](2020)在《基于历史图档的近代汉阳城市形态演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内外描绘近代城市的历史地图不断被发现,与历史地图有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文章选取武汉三镇之一的汉阳(城),以历史地图为线索,铺陈汉阳城的历史,展现城市的变迁,挖掘城市的记忆,以之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文章主要包含两条线索,一方面是以历史图档为明线,分析图中汉阳城的空间形态,再运用城市形态学对当今城市的街巷结构进行分析,两者结合,实现图绘档案与现实的互证;另一方面是以历史事件为暗线,分析不同地图所处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试图探寻地图中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背后的历史动因。文章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叙述:首先,基于历史图档,文章从三个发展阶段(汉水改道时期、张之洞督政时期和三镇融合发展时期)阐述汉阳城的历史发展脉络。汉阳城在明洪武年间重筑新城,府城地位逐步削弱;张之洞官督商办铁厂、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对汉阳城的规划促进汉阳工商业稳步发展;三镇融合发展后,武汉三镇发展重心逐渐偏向汉口武昌,汉阳发展速度变缓。在进一步阐释在汉阳逐渐发展变缓的历史背景下,不同时期汉阳城在行政功能、经济功能、祭祀功能和教育功能的数量增减不一,其功能背后的社会力量在不同时期此消彼长。汉阳经历“废府存县”,从政治权威集中转向行政体系弱化;工商业短暂性兴起促进棉花市场、竹木市场、善堂等多元化发展;官祀衰落而外来宗教兴起;外来宗教兴起汉阳的“书院体系”向“学校体系”转变。文章也运用城市形态学的方法在汉阳历史地图中探寻汉阳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过程,阐释不同街区地块的兴盛或衰落,并简述作用于其变化背后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街区的空间形态的演变主要与政体变更、自然因素和堤防修建有关;地块的演变从以礼制性为主的空间布局慢慢转向以居民生活为主的居住空间和社会基础设施为主的公共空间;通过舆图中建筑形态的演变研究可以再现当年的建筑空间格局以及生活场景。最后通过对不同类型历史地图的整理归纳,探寻影响汉阳城市形态演变的因素。具体探讨汉阳城市择址、城市防御、城市规划、交通运输与城市形态演变的关联,以及汉阳如何在武汉三镇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博弈。文章旨在为城市存史。通过对历史图档的研究,相对客观的显现近代汉阳城市形态的演变过程,从城市发展脉络、城市功能分布、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和影响形态演变的因素四个方面,可以较为全面展现汉阳城的发展过程。建筑设计应在不断变化历史语境中建设,该文章对汉阳城市形态的梳理,为汉阳未来“既保留历史遗存又突破老城限制”的发展方式提供基础资料和发展契机。

王天然[8](2019)在《蜀石经着録疏证(下)》文中指出长期以来蜀石经着録存在错谬者未得纠正、切实者未经确认的情况,本文分两宋、元明、清至民国三部分对历代文献进行全面疏证,旨在厘清蜀石经相关事实、把握学术史脉络。

王曦月[9](2019)在《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代城市是承载着人与自然系统互动发展过程的复合空间,而古代水利的营建为一城一地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撑和安全保障。陂塘水利系统是古人通过人工修筑滞蓄水源并综合利用、服务于城市及所在区域的重要环境支撑系统,为众多古代城市构建了融山合水、诗情画意风景体系。本文以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建构了陂塘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内涵体系并将其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研究首先梳理了陂塘的古今概念体系、基本内容与系统性特征,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畴;其次,梳理了从上古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陂塘营建的历史阶段及发展特征;探究了陂塘在我国国土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及陂塘系统空间的结构范式、组成单元和空间类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之间密切的支撑关系,以及因支撑关系而形成的空间关系和结构范式,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纵向挖掘研究,有针对性地探讨陂塘系统如何合形辅势地融合城市所在的山水基底、与城市发展脉络有怎样的关系、在整体系统功能驱动下形成的空间特征与景观风貌。此外,文章结合古籍文献梳理了陂塘系统的山水风景特征、人工管理体系以及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最后,提炼出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载体与可持续发展途径。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挖掘等研究方法对相关古籍文字及舆图、景图等可考资料进行挖掘,并通过空间分析法、地理模型法进行历史空间的推理与变迁分析,结合系统学、现象学及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构建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为:①“陂塘”是我国古代人居营建史中重要的水利梳理方式,是具有特定功能、营建方式与结构范式的多单元系统。②陂塘系统在历史时期的整体发展路径具有阶段性特点,在国土范围上的地理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特点。③陂塘系统与所服务城市之间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与支撑关系,且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范式。④陂塘系统的风景具有一定的识别特征,对古代城市的景观体系和风貌具有塑造作用。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①本研究首次对“陂塘”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语汇源流考证,梳理了陂塘系统的概念体系。②本文首次将陂塘系统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将中国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人文三维视角构建其研究框架。③本文将古籍中的舆图、景图、文字记载与地理空间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推演分析,推测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与风景特征。

王丽宏[10](2019)在《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及其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宋时期国力昌盛,经济空前繁荣,其都城东京大兴水利、发展商业,对北宋的发达和兴盛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北宋东京城水网密布,其中汴河的滨水空间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沿水系开展商业和公共活动的城市开放空间集聚现象,而滨水商业的沿河分布则是激发汴河滨水空间活力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世纪中国都市水系统营造史及滨水规划政策演化研究”的子课题——“北宋东京水系统营造与商业空间互动关系的研究”,重点研究北宋东京这座典型的商业都市,在其滨水空间商业面貌营造过程中所体现的传统智慧,及其对当今北方城市同类滨水空间营建的思考与借鉴。本文以《东京梦华录》、《清明上河图》等图文资料为基础,采用文献调查、图像分析、图表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文章研究了北宋东京滨水空间商业发展的背景;其次,总结了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商业的起源与发展、滨水空间商业的形态与类型;再次,从城市水系、商业政策、庆典活动三个方面,解析了影响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的历史落位、集聚特点,及其滨水空间中的商业景观特征。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三点:第一,研究了北宋东京滨水空间商业的分布形态包括沿河分布的街市、侵河发展的河市、绕桥而生的桥市、沿仓集聚的仓市,以及河道水门的城关市;滨水空间中的特色商业有酒楼、食店、茶坊、客店等类,并在城关、桥梁、仓场等滨水空间节点集聚分布。第二,解析了影响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的主要动因,即城市水系、商业政策、庆典活动对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具有集聚、拉动效应,丰富了滨水空间的商业需求,促进了滨水商业的蓬勃发展。第三,提出了不同区段的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呈现非匀质的结构特征,以旧城段核心区的滨水空间为中心,商业的分布数量、集聚程度向城外递减;城东南汴河漕运核心段的滨水空间商业丰富度明显高于城西北。

二、北京城垣拆除始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城垣拆除始末(论文提纲范文)

(2)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3.7 小结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4.2.1 岁奏制度
        4.2.2 祭祀制度
        4.2.3 守护制度
        4.2.4 维修制度
        4.2.5 惩罚制度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5.2.1 祭祀制度
        5.2.2 巡查守护制度
        5.2.3 保养维护制度
        5.2.4 修缮制度
        5.2.5 惩罚制度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5.3.1 修缮工程背景
        5.3.2 修缮工程始末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6.2.1 岁奏制度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6.2.3 维修制度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6.5.1 西安城垣概述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7.1.1 西安碑林概况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7.2.1 崇圣寺概况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7.3.1 灞桥概述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11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图录
    表录
    附表
    附文
    附图
致谢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考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一、生平简述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五、文学创作情况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一、经学贡献
        二、理学贡献
        三、史学贡献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五、其他学术贡献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一、从教授业传道
        二、修缮教育设施
        三、创建书舍书院
        四、致力家庭教育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一、书法贡献
        二、音乐贡献
        三、集藏贡献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一、传记文
        二、序跋文
        三、碑志文
        四、书启文
        五、哀祭文
        六、论说文
        七、杂记文
        八、赞铭箴赋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一、诗歌结社
        二、诗论建树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2.1.1 太原概况
        2.1.2 山川形势
        2.1.3 交通条件
        2.1.4 资源环境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2.2.1 行政建置沿革
        2.2.2 晋商都会
        2.2.3 地方历史名人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2.5 本章小结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3.3 本章小结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4.3.1 督军府
        4.3.2 傅公祠
        4.3.3 同蒲铁路
        4.3.4 西北实业公司
        4.3.5 环城公路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4.3.8 植树造林
        4.3.9 古迹保护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4.6 本章小结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5.3.1 交通运输
        5.3.2 工矿企业
        5.3.3 水道建设
        5.3.4 其它方面建设
    5.4 本章小结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6.2.3 市政改善工程
    6.3 本章小结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7.6 小结
8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城市历史景观视野下南京清凉山城山关系演进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丘陵地区城市扩张带来城山关系日益失衡
        1.1.2 山地保护与城市发展脱节的困境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阐释
        1.3.1 城山关系
        1.3.2 演进机制
    1.4 研究理论视角
        1.4.1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物质载体与文化动因
        1.4.2 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的关联性保护方法
    1.5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畴
        1.5.1 研究对象与空间范围
        1.5.2 研究时间范畴与历史分期
    1.6 既往研究综述
        1.6.1 城市发展与山水环境互动研究
        1.6.2 南京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1.6.3 南京清凉山相关研究
    1.7 研究内容与方法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法
        1.7.3 研究框架
2 “空间载体-文化动力”关联性框架构建
    2.1 “空间载体-文化动力”框架的研究基础
        2.1.1 城市形态学理论下的空间载体构建
        2.1.2 作为“动力”的文化与文化结构
    2.2 “空间载体-文化动力”关联性框架的构建
        2.2.1 物质要素与空间载体
        2.2.2 历史景观演进的文化动力
    2.3 本章小结
3 城山互望(1865年以前)
    3.1 礼制秩序下城市对山地的依凭
        3.1.1 六朝至唐:城市之外的军事重地
        3.1.2 南唐至清末:城郊风景的逐步形成
    3.2 城山关系——城山互望
        3.2.1 空间载体:自发的地方风景建设
        3.2.2 文化动力:文人审美为导向
    3.3 本章小结
4 城山相接(1865年-1927年)
    4.1 近代化背景下城市与山地的接壤
        4.1.1 晚清洋务风潮下山体边缘的城市化
        4.1.2 北洋政府时期城山一体规划的雏形
    4.2 城山关系——城山相接
        4.2.1 空间载体:山地边缘的初步开发
        4.2.2 文化动力:公共意识为导向
    4.3 本章小结
5 城山一体(1927年-1990年)
    5.1 总体规划下城市快速拓展对山地的覆盖
        5.1.1 建国前道路系统引导城市空间向西北拓展
        5.1.2 建国后城市空间的填空补实
    5.2 城山关系——城山一体
        5.2.1 空间载体:城市空间的全面覆盖
        5.2.2 文化动力:实用需求为导向
    5.3 本章小结
6 城山交融(1990年至今)
    6.1 新区开辟下城山空间的调整
        6.1.1 主城向西拓展与老城区用地的优化
        6.1.2 山水城林视角下对清凉山的再认知与保护规划
    6.2 城山关系——城山交融
        6.2.1 空间载体:城中自然的再造
        6.2.2 文化动力:人居理想为导向
    6.3 本章小结
7 城山关系的演进机制与保护策略
    7.1 空间载体的演进规律:城市与山地的耦合
        7.1.1 总体格局:城山空间的彼此渗透
        7.1.2 土地利用:服务私人到面向大众的功能转换
        7.1.3 空间节点:功能与风景的整合
    7.2 文化动力的作用机制:风景观念与城市需求的互构
        7.2.1 价值意识内在牵引:塑造空间形意特征
        7.2.2 社会组织直接推动:控制空间整体变化
        7.2.3 生活风尚外在维系:保持空间发展活力
    7.3 基于演进机制的城山协同发展策略刍议
        7.3.1 文化动力的继承与发展
        7.3.2 空间载体的协同保护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成果
    8.2 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英山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2.1 有关英山县的史料状况
        1.2.2 有关英山县的研究现状
    1.3 理论和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创新和不足
第2章 英山城的兴起
    2.1 英山县建置沿革
    2.2 英山城居民
        2.2.1 历史概况
        2.2.2 风俗习惯
    2.3 英山城兴起的地理条件
        2.3.1 自然地理条件
        2.3.2 人文地理条件
    2.4 英山城的建立
        2.4.1 英山县的设置
        2.4.2 英山城的建立及城址迁移始末
第3章 英山城的演变
    3.1 英山城空间形态演变
        3.1.1 英山城城墙的演变
        3.1.2 英山城平面格局的演变
    3.2 英山城人口变化
        3.2.1 明代以前英山县人口
        3.2.2 清代英山县人口
        3.2.3 民国时期英山县人口
        3.2.4 明、清、民国时期英山城的人口
    3.3 英山城经济发展
        3.3.1 农业
        3.3.2 手工业
        3.3.3 商业
    3.4 英山城文化发展
        3.4.1 学校和教育
        3.4.2 宗教信仰
        3.4.3 历史文化名人
第4章 英山城的发展
    4.1 新中国成立以后英山城的发展
        4.1.1 英山县发展概况
        4.1.2 英山城的发展概况
    4.2 英山城保护和发展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基于历史图档的近代汉阳城市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空间范畴
        1.3.3 研究素材
        1.3.4 时间范畴
        1.3.5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层面
        1.4.2 实践层面
    1.5 研究方法
        1.5.1 历史地图与现代模拟——多要素综合研究
        1.5.2 城市形态学(Morphology)的方法
    1.6 研究步骤
        1.6.1 资料收集
        1.6.2 现场调研
        1.6.3 比较研究
        1.6.4 分类研究与归纳整理
    1.7 研究框架
2 基于历史图档的汉阳城发展脉络
    2.1 汉水改道前后的汉阳府城
        2.1.1 汉水改道与城垣变迁
        2.1.2 汉阳政治地位逐步削弱
    2.2 近代工商业发展时期的汉阳
        2.2.1 官督商办的汉阳铁厂
        2.2.2 《建国方略》对汉阳城的影响
        2.2.3 棉花与竹木市场
    2.3 三镇融合发展时期的汉阳
        2.3.1 市政改革中的城市规划
        2.3.2 汉口汉阳正街连通
        2.3.3 城墙拆除促使城市西扩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历史图档的汉阳城市功能分布
    3.1 清末时期的汉阳城市功能分布
        3.1.1 行政功能:集中政治权威的营城理念
        3.1.2 经济功能:工商业短暂兴起
        3.1.3 祭祀功能:官祀与政体统一
        3.1.4 教育功能:“庙产兴学”盛行
    3.2 三镇融合时期的汉阳城市功能分布
        3.2.1 行政功能:“废府存县”导致行政体系弱化
        3.2.2 经济功能:工商业兴盛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3.2.3 祭祀功能:官祀衰落与外来宗教兴起的转变
        3.2.4 教育功能:书院体系向学校转变
    3.3 建国前后的汉阳城市功能分布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历史图档的汉阳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4.1 历史地图中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4.1.1 汉阳府城街巷结构:T字形
        4.1.2 汉阳街市街巷结构:格网状
        4.1.3 汉阳区街巷结构:由城内向外扩张
    4.2 街区空间形态演变
        4.2.1 城内正街街区形态
        4.2.2 西门外大街街区形态
        4.2.3 南岸嘴街区空间形态
        4.2.4 空间句法与街巷空间
    4.3 地块空间形态演变
    4.4 建筑空间形态演变
    4.5 本章小结
5 一个古城变迁过程的样本: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机制
    5.1 城市择址——基于舆图的城市择址分析
        5.1.1 图绘档案的主观表达
        5.1.2 全国性舆图
        5.1.3 汉阳县舆图
        5.1.4 城池舆图
        5.1.5 城市要素配置图
    5.2 建设与防御——基于堤(防)图的城市防御分析
        5.2.1 堤防图
        5.2.2 产权图
        5.2.3 城防图
    5.3 城市发展格局——城镇规划图
        5.3.1 早期城市规划
        5.3.2 专业城市规划
    5.4 城市结构与产业的关系——交通运输图
    5.5 关联区域的发展博弈——武汉三镇的历史关联
    5.6 本章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9)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的矛盾
        1.1.2 城市水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3 古代人居科学与智慧的传承使命
        1.1.4 风景园林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深入挖掘古代人居环境营建智慧
        1.2.2 系统阐释古代多元的城—水关系
        1.2.3 构建陂塘系统的研究框架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陂与陂塘
        1.3.2 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
        1.3.3 人居环境系统、自然系统与支撑系统
    1.4 相关领域研究
        1.4.1 景观与文化:自然—人类系统的辨证思考
        1.4.2 城市与水利:营城理水的思想与实践
        1.4.3 陂塘相关研究
        1.4.4 古籍文献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陂塘系统营建的背景研究
    2.1 思想哲学基础
        2.1.1 农耕文明下的人地思想
        2.1.2 中国传统的自然形胜观
        2.1.3 中国古代的山水审美意识
    2.2 营建意匠基础
        2.2.1 传统农田水利:我国人居营建的基础
        2.2.2 区域水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地域适应性
        2.2.3 城市水利系统:人工与自然系统交织的集中呈现
3 陂塘系统的概念建构与基本内容
    3.1 陂塘系统的概念与识别
        3.1.1 “陂”与“陂塘”语汇源流考
        3.1.2 现代学科体系中的陂塘
        3.1.3 陂塘概念内涵的系统性
        3.1.4 相似概念辨析
    3.2 陂塘系统的基本内容
        3.2.1 陂塘系统基本功能
        3.2.2 系统结构框架与组成单元
        3.2.3 陂塘系统的管理体系
    3.3 小结
4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起源背景与变迁过程
    4.1 思想萌芽期:上古时期
    4.2 初创期:春秋战国时期
    4.3 奠定期:两汉时期
    4.4 曲折建设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4.5 最盛期:隋唐五代时期
    4.6 集中发展期:宋元时期
    4.7 拓展更迭期:明清时期
    4.8 小结
        4.8.1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整体发展进程
        4.8.2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发展的空间特征
        4.8.3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5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空间形态特征
    5.1 国土与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5.1.1 两淮地区
        5.1.2 江南地区
        5.1.3 西南及其他边陲地区
        5.1.4 小结
    5.2 陂塘系统及其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
        5.2.1 陂塘系统的基本空间架构
        5.2.2 陂塘系统的结构单元形态
        5.2.3 陂塘系统的典型空间类型
        5.2.4 陂塘系统的典型复合结构
    5.3 小结
6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对城市的支撑
    6.1 凭湖而蓄:城市水系调蓄
    6.2 倚湖而守:城市军事防御
    6.3 济河之运:城市漕运调剂
    6.4 构城之景:城市游憩与景观
    6.5 利民之生:城市物产供给
7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7.1 “山—陂—城”的基本空间格局
        7.1.1 竖向关系
        7.1.2 平面关系
        7.1.3 古代陂塘系统的择址原则
    7.2 “城—陂”空间关系的类型范式
        7.2.1 城绕陂周、城嵌陂中
        7.2.2 陂城比邻
        7.2.3 城牵离陂
        7.2.4 陂嵌城中
    7.3 小结
8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风景审美
    8.1 陂塘系统的典型风景范式
        8.1.1 融山合水的自然基底
        8.1.2 各司其职的系统单元
        8.1.3 揽胜抒怀的游赏体系
        8.1.4 渗透互融的世俗空间
        8.1.5 互惠共荣的生产生活
    8.2 陂塘系统与风景集称文化
        8.2.1 城市集称景观中的相关景名
        8.2.2 与陂塘系统相关的集称景观
    8.3 陂塘风景的艺术表达
        8.3.1 诗词歌赋
        8.3.2 山水画作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
        9.2.1 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
        9.2.2 可持续发展策略
    9.3 创新点
    9.4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附录 《水经注》中的陂塘经文及注疏

(10)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及其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北宋东京及其滨水空间历史背景
        1.1.2 课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概念界定和研究范围
        1.6.1 概念界定
        1.6.2 研究范围
    1.7 文献综述
        1.7.1 北宋东京滨水空间研究现状
        1.7.2 北宋东京商业相关研究现状
        1.7.3 古籍文献
    1.8 研究创新
    1.9 研究框架
2 北宋东京滨水空间商业发展背景研究
    2.1 北宋东京商业发展背景
    2.2 北宋东京城市空间布局与水系分布
        2.2.1 北宋东京城市格局
        2.2.2 北宋东京主要街巷
        2.2.3 北宋东京主要水系分布
    2.3 北宋东京滨水空间与商业的互动
        2.3.1 北宋东京滨水空间的构成
        2.3.2 北宋东京滨水空间中的商业
    2.4 本章小结
3 北宋东京滨水空间商业形态与类型
    3.1 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商业的起源
    3.2 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商业的发展
        3.2.1 侵街与滨水空间商业的扩张
        3.2.2 侵河促进滨水空间商业的成熟
        3.2.3 临时商肆对滨水空间商业的补充
    3.3 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的商业形态
        3.3.1 沿河分布的街市
        3.3.2 侵河发展的河市
        3.3.3 绕桥而生的桥市
        3.3.4 沿仓集聚的仓市
        3.3.5 河道水门的城关市
    3.4 北宋东京主要商业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3.4.1 酒楼业
        3.4.2 食店业
        3.4.3 客店业
        3.4.4 茶坊业
        3.4.5 瓦子
        3.4.6 医药业
        3.4.7 北宋东京商业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的影响因素
    4.1 城市水系对滨水空间商业分布的影响
        4.1.1 汴河仓场、码头形成滨水空间商业集聚
        4.1.2 汴河桥梁为滨水桥市提供场所
        4.1.3 汴河水磨拉动滨水空间商业的展开
    4.2 商业政策对滨水空间商业分布的影响
        4.2.1 破除里坊制将坊内商业向滨水空间转移
        4.2.2 开放营业时间出现滨水空间商业的早市和夜市
        4.2.3 保护市民商业活动促进滨水空间商业蓬勃发展
    4.3 庆典活动对滨水空间商业分布的影响
        4.3.1 节日庆典促使滨水临时商肆的形成
        4.3.2 亲水活动拉动滨水空间商业需求
    4.4 本章小结
5 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及景观研究
    5.1 城外段:东水门外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及景观研究
        5.1.1 图像资料调研分析
        5.1.2 东水门外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
        5.1.3 东水门外典型商业景观研究
    5.2 新城—旧城段:东水门内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及景观研究
        5.2.1 图像资料调研分析
        5.2.2 东水门内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
        5.2.3 东水门内典型商业景观研究
    5.3 旧城段:核心区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及景观研究
        5.3.1 文献资料调研分析
        5.3.2 旧城段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
        5.3.3 旧城段典型商业景观研究
    5.4 旧城以西段:西水门内外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及景观研究
        5.4.1 文献资料调研分析
        5.4.2 旧城以西段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
        5.4.3 旧城以西段典型商业景观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与展望
    6.1 结语
    6.2 启示与思考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图录
附录Ⅱ 表录
附录Ⅲ 其他
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四、北京城垣拆除始末(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时期荆州城城垣营建研究[D]. 张瑞达. 长江大学, 2021
  • [2]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4]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城市历史景观视野下南京清凉山城山关系演进机制探究[D]. 李佳蕙.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英山城变迁研究[D]. 丁朋. 湘潭大学, 2020(02)
  • [7]基于历史图档的近代汉阳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 赵苒婷.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8]蜀石经着録疏证(下)[J]. 王天然.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 2019(01)
  • [9]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D]. 王曦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北宋东京汴河滨水空间商业分布及其景观研究[D]. 王丽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北京城墙拆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