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全脑技术对大脑主导心理偏好的测试与训练

赫尔曼全脑技术对大脑主导心理偏好的测试与训练

一、赫曼全脑技术对大脑优势心智偏好的测验与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金晶[1](2021)在《身体活动影响老年人执行功能的行为与脑特征》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持续加快,衰老所带来的组织退化往往伴随着认知功能的下降,其中最大的缺陷发生在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EF),EF对维持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自主活动特别重要,其功能的下降会导致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例如,轻度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等,将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因此,延缓和改善EF下降是应对老龄化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被证实是一种相对简单、高度可实施、具有成本效益、非药物的干预措施,可在人类衰老过程中提供神经保护,进而使得延迟并改善认知功能成为可能。大量研究表明,PA对执行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执行功能似乎从PA中受益最大。然而,PA对老年人执行功能衰退的影响还未形成定论,加之少有从不同PA水平探讨其与执行功能衰退的关系及相关联的脑加工特点。因此,本研究采用了高空间分辨率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探究了PA与健康老年人执行功能的关系及其大脑激活特点。研究一(实验1、实验2、实验3)以健康老年人(老年组)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青年人(青年组)作为对照组,通过国际体力活动问卷、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以及Flanker、N-back和Switching任务,揭示老年人群体的执行功能(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三个子成分)衰退情况及其与PA的关系。研究二(实验4)采用f MRI技术,探讨老年人执行功能衰退的脑激活特点。研究三(实验5)同样采用f MRI技术,通过区分和对比不同PA水平老年人组的脑激活差异,进一步探究老年人脑功能改变与PA的关系,试图为PA对老年人执行功能和脑功能衰退的效应提供证据。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一:(1)老年组的抑制控制显着低于青年组,出现执行功能抑制控制成分的衰退。高PA水平的老年组抑制控制能力显着高于低中PA水平老年组。(2)老年组的工作记忆显着低于青年组,出现执行功能工作记忆成分的衰退。不同PA水平老年组的工作记忆能力无显着差异。(3)老年组的认知灵活性显着低于青年组,出现执行功能认知灵活性成分的衰退。高PA水平的老年组认知灵活性能力显着低于低中PA水平老年组。(2)研究二:(1)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需要募集更广泛脑区的激活以完成执行功能过程,具体表现为:抑制控制主要集中在前额叶(BA 10、BA 11、BA 46),并显示右侧的单侧激活;工作记忆主要集中在前额叶和皮质下区域(BA 10、BA23、BA 45),随着工作记忆负荷的增加,激活了更多的脑区,即从单侧(左侧)激活扩展到双侧激活;认知灵活性则主要集中在额叶颞叶和小脑(BA 6、BA 38、BA 45、BA 48)。(2)老年组抑制控制能力与右侧额中回(BA 46),工作记忆能力与右侧额中回(BA 45),认知灵活性与小脑、左侧眶额下回(BA 45)、左壳状核(BA 48)和右侧岛盖部额下回(BA 45)的激活水平显着相关。(3)研究三:(1)与高PA水平相比,低中PA水平老年组需要激活更多的脑区以完成任务,具体表现为:抑制控制主要集中在前额叶(BA 10、BA 39);工作记忆主要集中在额叶和皮质下区域(BA 6、BA 24、BA 48);认知灵活性主要集中在前额叶等区域(BA 11、BA 17、BA 19、BA 32、BA 46)。(2)老年组工作记忆能力与左侧额中回(BA 46、BA 48),认知灵活性与右侧额上回(BA 32)、右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BA 32)的激活水平显着相关。研究结论:(1)老年人存在执行功能(抑制控制、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的衰退。老年人身体活动水平与执行功能的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成分相关。(2)老年人的执行功能衰退与广泛脑区功能的改变有关,他们需要募集更广泛的脑区以完成执行功能,主要集中在额叶和前额叶。(3)身体活动水平可改善老年人这种低效的脑激活模式,与PA水平显着相关的激活脑区也主要位于前额叶。

陈嘉妮[2](2021)在《特纳综合征患者的数学表现及磁共振成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特纳综合征是一种发生在女性身上的,由于一条X染色体完全或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异常。虽然特纳综合征患者的智力水平与同龄人相当,但是她们的数学和视觉空间推理能力都低于正常发育的个体。除此之外,特纳综合征患者的数字加工能力往往显着低于她们的同龄人,更是计算障碍高发的一个群体,鉴于患有特纳综合征的女性中计算障碍的高发生率,特纳综合征患者这一群体因此是研究数学学习障碍和计算障碍的理想人群,可以为我们提供生理和认知神经机制方面的重要证据。本研究拟使用三种数学任务,从数感、基本数字加工能力和算术能力三个方面来探讨特纳综合征患者在数学计算能力上与正常发育个体是否存在差异。进一步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方法(VBM)对特纳综合征患者与对照组大脑结构的差异进行研究;采用低频振幅(ALFF)和基于局部一致性(Re Ho)的静息态磁共振分析方法对特纳综合征患者与对照组的大脑神经元自发活动的强度以及时间序列上的一致性进行研究。方法:(1)用数字大小比较、数量比较和简单减法三项数学任务调查特纳综合征患者和对照组的计算能力差异。(2)对三组特纳综合征患者以及对照组进行磁共振扫描。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探讨三组特纳综合征患者和对照组在灰质体积上的脑区差异。(3)对三组特纳综合征患者以及对照组在静息状态下进行功能磁共振数据采集。采用DPARSF静息态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静息态数据分析,计算各组的ALFF值和Re Ho值,检测特纳综合征患者和对照组在静息状态下的大脑神经元自发脑功能活动的脑区差异。结果:(1)三组特纳综合征患者的计算任务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但没有达到显着性水平;单核型特纳组和杂合型特纳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计算障碍的人数卡方检验差异显着。(2)四组被试全脑灰质体积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组别效应显着,事后比较检验发现,单核型特纳综合征患者较对照组灰质体积显着增加的脑区有右侧额上回、右侧脑岛、右侧内侧额上回、左侧颞中回、右侧辅助运动区、左侧枕中回和右侧颞上回;灰质体积显着减少的脑区包括右侧中央后回、左侧距状回、左侧颞中回、左侧枕上回、左侧顶下小叶、左侧中央后回、右侧楔叶、左侧中央前回。嵌合型较对照组灰质体积增加的脑区有右侧杏仁核、右侧梭状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距状回、左侧颞中回、左侧舌回、双侧颞上回和双侧脑岛;灰质体积减少的脑区有左侧距状回、左侧枕中回、左侧中央后回、右侧角回、右侧楔前叶和右侧顶上回。其他核型较对照组灰质体积增加的脑区有双侧脑岛、左侧眶部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颞上回和右侧枕上回;灰质体积减少的脑区有左侧楔叶、左侧距状回、左侧舌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距状回和右侧舌回。(3)感兴趣区域(ROI)分析发现单核型和嵌合型特纳综合征患者在左侧顶下叶和右侧顶上回的灰质体积较正常对照组显着减少,其他核型特纳综合征患者与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4)四组被试之间ALFF值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组别效应显着,事后比较检验发现,单核型特纳综合征患者在双侧颞下回、右侧楔前叶、中扣带回、左侧角回脑区的ALFF值增加;在双侧额上回、中央前回、左侧眶下额回、眶内额回、枕中回、右侧眶中额回、前扣带回、楔前叶、内侧额上回的ALFF值减少。嵌合型特纳综合征患者在左侧颞上叶、右侧额上回的ALFF值增加;在左侧眶内额回、枕下回、距状回、右侧脑岛、楔前叶、豆状核的ALFF值减少。其他核型特纳综合征患者在左侧额下回、颞下回、颞中回、眶内额回的ALFF值增加,在双侧中央前回、左侧前扣带回、距状回、枕中回、缘上回、右侧舌回的ALFF值减少。(5)四组被试之间Re Ho值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组别效应显着,事后比较检验发现,单核型特纳综合征患者在双侧额中回、左侧角回、右侧额上回大脑区域的Re Ho值增加,在双侧枕中回、左侧额下回、额上回、距状回、右侧前扣带回、枕下回大脑区域的Re Ho值减少。嵌合型特纳综合征患者在双侧颞下回、颞中回、左侧中央旁小叶、右侧杏仁核大脑区域的Re Ho值增加,在双侧额上回、枕下回、左侧颞中极、额下回、右侧距状回、中央后回、中央前回的Re Ho值减少。其他核型特纳综合征患者在双侧楔前叶、右侧额上回、颞下回大脑区域的Re Ho值增加,在双侧枕中回、中央前回、左侧距状回、额下回、右侧中央后回、额上回、枕中回、角回的Re Ho值减少。结论:(1)三组特纳综合征患者与对照组在三项数学任务:数字比较、数量比较和简单减法中的差异并未达到显着性水平。(2)与对照组相比较,三组特纳综合征患者的灰质体积都异于对照组,其中顶叶和枕叶可能是最重要的受损脑区,这两个区域与计算能力密切相关,可能是特纳综合征患者的计算障碍发生率高的神经机制之一。(3)特纳综合征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的大脑神经元活动强度和时间序列一致性在枕叶和颞叶大脑区域异于对照组,其中,ALFF值与Re Ho值在枕叶减少,在颞叶增加,颞叶可能在特纳综合征患者大脑神经元自发活动的时候起到一个补偿枕叶的作用。

李娇[3](2021)在《抑郁症多维度脑网络表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度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严重的影响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重度抑郁症发病率高、诊疗困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尽管经过数年的基础科学、临床神经科学和精神病学研究,重性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仍未得到很好的理解。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安全且无创的观察大脑神经解剖区域结构和功能的技术。其中,基于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oxygenation-level-dependent-functional MRI,BOLD-fMRI)技术,可以研究静息态/任务诱导情况下血液流经大脑时的流量和氧气使用情况,从而拓宽我们对大脑在健康以及疾病条件下的运作模式的理解。近年来BOLD-fMRI技术在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依然持续受到欢迎,但目前这种技术的潜力仍然未被全部开发。因为先前的研究大都没有考虑检测脑白质组织中的神经活动,而关于大脑功能以及疾病脑功能异常表征的研究基本都是以脑灰质作为载体。相反,脑白质信号经常被当作生理噪声回归掉,或者使用灰质模板去除脑白质功能激活结果,抑或选择性地汇报脑灰质激活结果。脑白质中的BOLDfMRI信号作为脑功能潜在指标的性质、解释和相关性仍在探索中,甚至存在争议。本文主要是以MRI为载体,以脑连接网络技术为手段,在不同层次对脑网络方法加以发展,发展多维度探索抑郁症脑网络表征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发展脑白质功能信息探测方法,是本文方法学部分。提出脑白质功能网络构建方法,建立脑白质功能连接预测模型及跨尺度脑白质功能和转录组学融合模型,为探索抑郁症脑功能异常模式提供更全面的视角。首先,提出静息态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构建方法,采用图论分析技术,在健康受试纵向BOLD-fMRI数据上,探测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拓扑属性。结果发现,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展现出稳定且可靠的小世界属性以及非随机的模块化组织模式。并且,这种网络拓扑属性不易受混淆因素的影响,包括:头动、节点空间距离、全脑信号、脑脊液、节点分割、节点血液动力学响应函数、以及网络阈值选取方法。另外,相较于脑灰质功能连接网络,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展现出较低的小世界属性和全局效率,以及较高的节点度和局部效率,表明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更具随机网络特性。该研究揭示脑白质功能信息并非随机噪声,并发现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也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小世界属性,为以后探索精神疾病脑网络异常提供新的载体。其次,建立静息态脑白质功能连接对个体智力的预测模型,利用健康受试纵向BOLD-fMRI数据(三次扫描)以及独立样本数据集,构建基于广义线性模型的大尺度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的行为预测模型。结果发现,基于大尺度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以第一次数据为训练集,无论以第一次、第二次、还是第三次的脑白质功能连接作为测试集,都能够预测受试个体流体智力,显示出较好的内部预测(验证)能力。并且,该预测能力不受头动、特征选取方法、脑白质模板选取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以第一次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为特征,可以预测独立样本的流体智力,显示出较好的外部预测(验证)能力,表明基于脑白质功能连接的个体智力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推广性。预测能力较强的特征主要是白质上纵束、深部额叶以及腹侧额?顶叶系统。结果表明,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为个体流体智力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神经影像标记,从而拓展了脑灰质功能信息来探索脑?行为关联关系。最后,发展脑白质功能连接个体变异性模式探测方法,利用健康受试纵向BOLD-fMRI数据(受试半年内完成四次扫描)、微观尺度的脑基因表达数据和介观尺度的多模态磁共振数据,探索个体变异性模式以及其转录组学机制。结果发现,脑白质功能连接个体变异性在空间上展现出非随机的分布模式,即高级认知网络受试间变异性高,而低级感觉运动网络变异性低。进一步,探测艾伦脑基因表达数据和个体间变异性模式之间的关联关系,发现与神经元细胞相关的基因主要在个体变异性高的区域过表达,富集在与突触和谷氨酸能相关的通路,并且与大多数精神疾病相关,如: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孤独症和精神分裂症等。而与胶质细胞相关的基因则主要在个体变异性低的区域过表达,富集在与胶质细胞再生相关的通路,并且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重要的是,脑白质和灰质功能连接个体变异性展现出特异和共有的富集通路,表明了脑灰白质功能信息的互补性和共有性。此外,脑白质功能连接个体变异性和介观尺度功能变异性(脑血流)以及结构变异性(即:髓鞘化、白质体积、部分各向异性)相关。这些发现强调了结合脑灰白质功能个体变异性对于理解大脑进化和发展、指导疾病干预有潜在的意义。第二部分,抑郁症多维度脑网络表征研究。提出抑郁症脑白质功能网络分析方法,从不同维度揭示抑郁症脑网络异常模式;建立抑郁症脑网络异常模式和转录组学融合模型,揭示抑郁症不同层次大脑组织间的联系。首先,采用发展的静息态脑白质功能网络构建方法,探索重度抑郁症病患网络拓扑属性的异常,并建立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拓扑属性模式分类及预测模型。结果发现,相较于健康对照,未用药抑郁症病患的脑白质功能网络展现出降低的归一化聚类系数和小世界属性,揭示病患的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偏向随机化的组织模式。进一步,基于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的小世界性质(归一化聚类系数、归一化最短路径长度、小世界属性),可以预测病患的抑郁严重程度,并能够对抑郁症病患和健康对照进行区分。结果表明,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拓扑属性在抑郁症病患的潜在临床应用,为探索抑郁症的生理病理机制提供全新的客观脑白质功能影像标记。其次,采用建立的脑影像和转录组学融合模型,揭示重度抑郁症患者脑形态学相似性网络异常模式与脑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发现,相较于健康对照,重度抑郁症患者展现出可重复的形态学相似性网络异常模式。利用艾伦脑基因表达数据,发现与抑郁症异常模式相关的基因富集在与突触相关的通路;进一步,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的基因表达和抑郁症的异常模式存在关联。结果表明,结合不同维度的脑网络信息,可能会为探索抑郁症的生物学病因提供新的线索。总之,本学位论文以磁共振为载体,发展了脑白质功能连接方法以及建立了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模式识别、预测模型;进一步,建立微观?宏观信息融合模型,探索脑白质功能信息及其抑郁症异常模式的分子机制,从而拓展了探测脑功能活动及连接网路的新视角,并从为探索抑郁症脑网络表征提供了多维度手段。

唐琴[4](2021)在《基于多模态脑连接组对流体智力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智力代表人类的一个决定性特征,关系到我们学业、工作、经济、健康、寿命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了解个体智力差异的神经机制可以优化我们的认知发展。当前人们对预测个体水平的个性化认知或健康结果的成像生物标记物的兴趣日益增加,然而对于个体智力的预测因素和神经机制研究存在大量争议,源于大多研究忽略了个体智力的异质性,仅寻找与智力相关的单一神经生物学特征,或者使用单一的神经成像模态,难以推广到新个体。另外,人脑结构极其复杂,约数百亿个神经元相互连接,全脑功能和结构连接共同产生人类的行为和认知,所以多模态脑连接组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完整地揭示大脑内部机制。本文主要以结构磁共振成像(s MRI)、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为载体,构建全脑皮层厚度连接(CTC)、功能连接(FC)和各向异性分数连接(FAC),采用基于连接组预测模型(CPM)改进的多模态连接组预测模型(Multimodal-CPM),提升智力预测性能,探索与智力相关的多模态连接神经标记,以及个体间智力存在性别差异的生物学神经机制。主要工作如下:1.多模态脑连接组提升对智力的预测性能。构建了CTC、FC、FAC三个模态脑连接组,并针对如何有效融合多模态脑连接特征的问题,基于前人研究的连接组预测模型(CPM)改进了一种能够融合多模态连接组的预测框架,称之为基于多模态连接组的预测模型(Multimodal-CPM),从不同方向比较了CPM和Multimodal-CPM应用于单模态和多模态连接对于流体智力的预测性能,研究发现基于Multimodal-CPM应用于多模态脑连接预测智力时表现优越,包含越多模态连接时的预测性能越高,比CPM应用于单模态连接有较为显着地提升,而CPM应用于多模态连接相比单模态连接预测性能明显削弱。2.具有智力预测性能的多模态连接具有重叠和独特互补特性。将Multimodal-CPM应用于FC,FAC,CTC三种模态的组合连接,计算出每次迭代都会选择的共识连接边缘,探索与智力相关的多模态共识连接背后的神经生物学特性。研究得到各模态共识连接的重叠信息:数量和预测贡献权重都较大的FC,FAC,CTC连接的脑叶有前额叶,枕叶,边缘叶。以及各模态共识连接的独特互补信息:连接于小脑的FC,连接于运动皮层和皮质下区的FAC,连接于岛叶和颞叶的CTC,连接于顶叶的FC、FAC为各脑叶独特的智力预测性连接。3.个体间智力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Multimodal-CPM分别应用于男性和女性的多模态共识连接,结果显示,FC对于女性的智力预测贡献大于男性,CTC对于男性的智力预测贡献大于女性;女性连接于枕叶的FC、FAC、CTC的数量和预测贡献权重都低于男性,连接于前额叶和运动皮层的FC、FAC、CTC的预测贡献权重都高于男性;男性连接于默认网络、视觉A的FC数量和预测贡献权重高于女性,而女性连接于视觉联想网络、小脑网络、突显网络的FC数量和预测贡献权重超过男性。

李鸽[5](2020)在《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文中指出随着心理学、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对创新思维研究的重心发生了转移,视角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人们理解、探索和研究创新思维扩大了科学的维度和视野。对人的心-脑问题的研究是当今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问题,站在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前沿对创新思维展开研究是创新时代的重要问题。基于客观的立场在脑科学、心理学两个领域对创新思维发生机制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揭示创新思维的产生、形成和运行规律,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和科学的认识。创新思维是人的脑生理和心理最佳状态的反映,它是由脑的自然本性所驱动,也需要心理的自觉性来表现。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在分子层面、突触层面、细胞层面和网络层面进行的局部运动和各层面之间紧密合作的系统运动体现了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逻辑规律。而创新思维的心理是在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协调作用下所体现的,其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性体现了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逻辑规律。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特创新思维潜力的个体,只有通过反思、调整自身的脑生理、心理才能建立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特征,实现自己独特的创造才能。结合脑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研究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机制是为了深化人们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解。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并不是自我封闭隔离的系统,也不是处在一种对外部世界的表征,它更多的指向于嵌入现实世界的行动。创新思维在发生之中蕴含着对世界可能性的思索,当创新思维自然、自觉的发生时,这种对未来可能性世界图景的构建早已镶嵌在创新思维的发生过程之中。若不站在人类自我生存的意义角度在创新思维的发生阶段去反思创新思维对未来世界的重构的意义,无异于自毁人类的未来与前途。人们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反思决定了创新思维的方向。可以说创新思维对改造世界的反思实际是人类对自我与客观相统一的真、善、美的价值理念的反思,因而有利于创新思维更加有效的发挥其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新思维以脑生理和心理的系统为基础,通过对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重构,最终通向了一个自我实现的思维世界的重构之路。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机制让人的创新思维从自发走向了自觉,是自然秩序与心灵秩序的统一。创新思维体现了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由意志,让人的创新思维从潜能走向现实,不仅完善了思维活动,创造了人类的自然世界和精神文化世界,也完善了人的自我世界。本文结合国内外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认知心理学、思维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进行了探索,重点研究创新思维脑生理和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以及其系统机制对可能性世界的重构问题。全文共分为六个基本的组成部分:第一部分:追踪创新思维研究的历史发展走向和主要观点。从创新思维的历史发展视角梳理国内外研究前史和当代界定,深入考察了哲学、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领域对创新思维研究的新成就,力图从历史发展的路径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探索。从不同的历史阶段详细的研究了创新思维的脑机制和心理机制问题,并对创新思维研究的心理学主要流派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当前需要对脑生理和心理的研究来推动创新思维研究的发展。此外还论述了开展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从创新思维的概念、特征和本质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述。从对创新思维相关和相混淆的概念的辨析中深刻论述了创新思维的开拓性、阶段性、综合性和可塑性的特征,提出了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和出新与超越的统一的实践智慧的核心本质。第三部分:论述了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借鉴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按照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在分子层次、突触层次、细胞层次和网络层次四个水平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呈现出一个关于创新思维的脑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图景。对不同层面的解释描绘了脑与创新思维之间的复杂联系,体现了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活动是一个既存在局部精细加工,又存在各个组织之间紧密合作的复杂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思维在脑生理的研究上面临的困境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第四部分:探讨了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基于普通心理学的视角从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个方面系统的对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主要提出了:创新思维作为一种个体心理活动是处在不稳定—稳定的连续统一体之中。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情绪情感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感性动力,意志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持续动力作用。心理过程是一个富于变化、不断建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是创新思维的形成中最不稳定的状态,但它也为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创新思维的心理状态中的注意力、灵感、心境和激情相对于心理过程较为稳定,但相对于心理特征具有灵活、动态的特点,因此心理状态是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创新思维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等,是心理活动最稳固的部分。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中表现出来的,反之也对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提供了动力,并赋予其独特的个体特征。第五部分:从心灵哲学视域中探索创新思维发生机制中的心-脑关系,进而从协同学的角度阐释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并论述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的自组织演化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的内涵。第六部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进行了评价与展望。主要对脑生理和心理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的重构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主要的努力方向。以上几个部分存在着内在的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了本研究的有机整体。

张行[6](2020)在《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对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对比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5-6岁儿童体育教学中的差异,寻找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对儿童体育教学的优势,比较分析两个班儿童各个所测试指标,探讨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对5-6岁儿童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结合对专家的访谈以及自身对儿童园的实地考察进行实验,将实验对象所在班级划分为两个小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选取的实验测试指标为身体形态(身高、体重)和身体素质(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环跳、10米折返跑、走平衡木、坐位体前屈),首先进行实验前测,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数据不存在显着差异,在为期12周实验过程中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实验组采用全脑型智能性徒手训练;持轻器械身体训练;球类身体训练;体育游戏;健美操等训练,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课程,12周后进行实验后测,最后将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spss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通过12周实验干预后结果显示: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高、体重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他测试指标(立定跳远、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环跳、10米折返跑、走平衡木、坐位体前屈)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可以直观的反映出5-6岁儿童力量、速度、平衡、柔韧、灵敏身体素质的变化。结论: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对比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对5-6岁儿童身体素质有明显优势,在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环跳、10米折返跑、走平衡木、坐位体前屈方面均存在显着性影响,改善儿童力量、速度、灵敏、平衡、柔韧素质,因此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可通过强化左侧肢体的体育训练,强化儿童运动技能,对其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肖威龙[7](2020)在《专家—新手教师在师生合作任务上的行为与脑际神经同步差异》文中认为师生互动不仅是保证教学目的达成的重要形式,也是促进学生社会性、行为和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师生之间相互协作、配合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以往的互动研究多从学生视角切入展开探讨,对教师因素产生的影响与效用的关注不足。已有研究表明专家教师在教学知识的结构性、教学计划的关联性和教学监控的有效性等教学行为上显着优于新手教师。那么专家教师在与学生合作互动中的行为表现(如合作效率)上是否同样显着优于新手教师?此外,已有的合作互动脑机制研究局限于单人神经科学,缺乏社会互动的属性。超扫描技术可以记录人际互动过程的大脑活动、反映人际互动情境的脑际机制。同时,互动脑假说(Interactive Brain Hypothesis,IBH)指出个体的大脑神经结构受到人际互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与技能的影响。那么脑际机制的核心指标脑际神经同步(interpersonal neural synchronization,INS)能否识别专家/新手教师在师生合作互动中的脑际差异?已有研究并未进行深入的考察。鉴于师生合作互动的重要性和已有研究在对象与方法上的不足,本研究设计了2(教师类型:专家vs.新手)x 2(任务类型:合作vs.独立)的混合实验。实验1和实验2分别要求配对的师生完成联合绘图(无言语交流)和联合搭建(有言语交流)的合作互动任务,同时通过近红外设备收集师生合作互动过程中的大脑神经活动数据。研究试图通过上述两个实验探讨前述的两个科学问题。实验1在无言语交流情境下考察专家-新手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行为与脑际神经机制。行为结果显示:在偏离面积上,教师类型与任务类型的交互作用显着,进一步的简单效应检验未发现两类配对组间存在差异。fNIRS结果显示:在合作完成任务时,专家教师-学生配对组在左侧额极区和右侧背外侧前额叶脑区出现了显着的脑际神经同步,并且这种显着的脑际神经同步比新手教师-学生组更强。同时,格兰杰因果分析显示在合作过程中两类教师与学生之间均不存在脑际神经活动方向的主导角色。此外,专家教师-学生组在合作绘图中的脑际神经同步与师生合作绘图的偏差值存在显着负相关;与专家教师的心理理论能力存在显着或边缘显着的正相关。实验2在言语交流情境下考察专家-新手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行为与脑际神经机制。行为结果显示:在完成率上,教师类型与任务类型的交互作用显着,简单效应检验显示合作条件下专家教师-学生组的完成率显着高于新手教师-学生组。视频编码结果显示,专家教师-学生组的合作性显着高于新手教师-学生组;专家教师的任务主导性显着高于新手教师。fNIRS结果显示:在合作搭建条件下,专家教师-学生组在右侧背外侧前额叶脑区出现了显着的脑际神经同步,并且观测到的脑际神经同步比新手教师-学生组更强。同时,在合作搭建下,格兰杰因果分析同样未发现两类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脑际神经活动方向的主导角色。此外,专家教师-学生组在合作过程中的脑际神经同步与师生合作搭建的完成率、合作性存在边缘显着的正相关;与专家教师的心理理论能力、观点采择能力存在显着正相关。综合实验1和2,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在言语交流情境下,专家教师-学生组的合作互动的行为表现(完成率、合作性)显着优于新手教师-学生组。(2)脑际神经同步能够稳定识别更优的师生合作互动。本研究从行为与脑际神经机制的视角揭示了专家和新手教师与学生合作互动的行为和脑际神经活动的差异以及教师的心理理论和观点采择能力对师生合作互动的潜在影响。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互动脑假说提供了实证研究的证据。此外,本研究还为精准的开展新手教师社会性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指导。

李赟[8](2020)在《数据驱动下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脑网络诊断标记的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大脑在本质上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网络,它通过脑区的分化和不同脑区之间整合完成认知、学习、情感和记忆等各种脑功能,这是大脑在群体上的共性/规则性。由于不同个体的大脑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如何优化大脑模板的选择以及在不同个体大脑间建立精确的结构和功能对应关系,是分析和比较不同个体或群体脑网络的基础。本文运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包括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从三种不同脑网络分析层次探索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High-functioning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HF-ASD)患者的脑结构网络属性,并且在优化脑网络节点/脑区选择的基础上,以数据驱动的方法筛选HF-ASD患者的脑网络诊断标记物,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方法】研究一基于图论的全脑白质结构网络特征的HF-ASD儿童少年诊断分类对36例6~16岁HF-ASD儿童青少年以及39例年龄、性别以及智商相匹配的支持对照组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TI)扫描,在纤维追踪技术的基础上运用AAL模板,基于图论的分析方法分析两组被试脑网络的拓扑属性值,并进一步探讨HF-ASD儿童青少年脑网络拓扑属性特征值与年龄以及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最后运用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方法,基于图论的脑网络拓扑属性特征值对HF-ASD和对照组进行分类。研究二基于DICCCOL模型的脑功能网络特征的HF-ASD儿童少年诊断分类为了建立不同个体大脑间精确的结构和功能对的对应关系,我们结合DTI和rsfMRI数据,在基于白质结构的基础上研究37例HF-ASD患者和33例对照组的脑功能网络,以期寻找较为一致的生物标志物。在本文中,利用多模态DTI/rsfMRI数据集,对HF-ASD中的结构和功能连接进行了连接体规模的评估。首先在受试者的DTI图像中,提取358个感兴趣脑区DICCCOL(音[’daik?l],是英文Dense Individualized and Common Connectivity-based Cortical Landmarks的首字母缩写,意为密集的个体化且共有的基于连接模式的大脑皮层标记),然后,将受试者的rsfMRI图像通过FSL中的线性配准工具FLIRT映射到其DTI图像空间,从而得到感兴趣脑区在fMRI图像中对应的位置,然后将它们应用于全脑功能连接分析以及HF-ASD诊断指标的筛选。通过特征提取及机器学习的方法,得到一组分化能力最强的功能连接体,命名为“连接体签名”。研究三基于稀疏编码的脑功能连接网络特征的HF-ASD儿童青少年诊断分类本部分通过使用格里菲斯量表父母评定版(Griffith empathy measure parent ratings,GEM-PR)和rsfMRI数据集,对80例HF-ASD患者和50例对照组行了研究,以探讨HF-ASD患者比较稳定的生物标志物。在方法上首先比较了两组被试的同理心能力,然后我们使用了一种有效的数据驱动方法,即字典学习和稀疏编码(Dictionary learning and sparse coding,DLSC)的分组方式,提取了一组功能网络。然后,将HF-ASD和对照组的局部共同功能脑网络自动分解为一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s,ROIs),进行进一步的功能连接分析。利用导出的功能连接矩阵,我们研究了区分HF-ASD和对照组的三个度量,包括相关性、偏相关性和切线嵌入矩阵,并从三种不同的度量方式对HF-ASD和对照组进行分类。随后对功能连通性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研究一基于图论的全脑白质结构网络特征的HF-ASD儿童青少年诊断分类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HF-ASD儿童青少年脑结构网络的全局拓扑属性异常,表现为局部效率(Local efficiency,Eloc)(p=0.02)和校正集群系数(γ)的显着降低(p=0.00);HF-ASD的脑结构网络的16个核心节点均与TD组相同,右侧尾状核是TD组的核心节点之一,但在HF-ASD组中并无核心节点的功能。以脑网络属性全脑网络效率为特征进行两组的分类,准确率可达60%,敏感性为60.7%,特异性为59.6%。研究二基于DICCCOL模型的脑功能网络特征的HF-ASD儿童青少年诊断分类本部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连接体签名”具有显着的高HF-ASD和对照组分类准确率达到91.43%,敏感性为97.29%,特异性为84.85%。HF-ASD组有30个高识别力的功能连接强度增强,有10个功能连接强度减弱。通过功能元分析,我们发现高识别力的功能连接有来自于同一个网络内的,也有来自于不同网络间的连接,认知-认知、认知-情感和情感-情感网络显示出更高的参与度。研究三基于稀疏编码的脑功能连接网络特征的HF-ASD儿童青少年诊断分类本部分研究结果发现,分类准确率在三种矩阵度量中分别达到了95%、95%和100%,这说明我们运用的DLSC方法可以提取出HF-ASD和对照组具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脑ROI图谱。功能连通性结果的进一步分析表明,HF-ASD有多个连接异常,尤其是连接左侧颞下叶和左侧顶叶(属于交界处颞顶联合区的部位),和连接脑岛和前扣带(属于凸显网络(Salience network,SN))的功能连接。HF-ASD患者的共情能力低于对照组,表现为与TD组相比,HF-ASD组GEM-PR量表总分,GEM-PR认知分量表,GEM-PR情感分量表分数的显着降低。而且这种同理心的异常与凸显网络和社交脑网络的损伤存在显着相关性(p<0.05)。【结论】1.儿童青少年期HF-ASD全脑白质结构网络存在着小世界属性,HF-ASD组全脑局部信息处理效率可能降低,运用传统的AAL模板,基于图论的全脑网络拓扑属性值对HF-ASD和对照组进行分类,效果不佳;2.在DTI全脑白质结构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白质结构定位大脑皮层节点,并通过FSL软件中的FLIRT映射功能定位功能网络研究的节点,以功能“连接组签名”为特征来分类HF-ASD和对照组,通过两个阶段的特征提取过程可以有效对HF-ASD进行分类,正确率可达到91.43%,并且认知-认知、认知-情感和情感-情感显示出更高的参与度。我们的工作为使用功能性“连接体签名”作为HF-ASD的神经影像学生物标记物提供了支持;3.最后,我们加大样本量,基于数据驱动的稀疏编码和字典学习的方法定位功能网络研究的节点,以此种方法定义的个体化模板的功能连接进行HF-ASD的诊断分类,正确率可达到95%以上,且HF-ASD患者存在多个脑网络不同程度的损坏,并且筛选出的潜在生物标记物主要落在SN、JPG、SCN及DMN等脑网络区域。HF-ASD患者的共情能力低于对照组,而且这种共情能力的异常与凸显网络、社交脑网络的损伤可能存在潜在的关联。

黄于飞[9](2020)在《运动水平对儿童执行功能影响的行为及静息态核磁共振研究》文中认为执行功能是一种需要集中注意力,无法通过自动加工或依赖本能知觉完成的自上而下的认知过程,其核心包括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三个成分(Diamond,2013)。执行功能的发展从幼儿期开始,贯穿了整个青春期直到成年期才完全成熟。而对于青春前期(6-12岁)的儿童来说,这一年龄阶段不仅是执行功能变化最大的阶段,他们的认知发展和学业成就与执行功能也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青春前期儿童的执行功能的影响因素是研究者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运动对人们的生理、心理都有积极影响,因此常被用作改善各种认知功能的干预手段。有研究者提出执行功能是对运动最敏感的认知成分。为了探索运动与儿童执行功能的关系,早期的研究者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来考察运动干预对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大部分研究发现,无论研究者采用的是短期运动还是长期运动的干预方式,儿童的执行功能在干预后均有显着提升(例如,短期运动:Chen,Yan,Yin,Pan&Chang,2014;长期运动:Alesi,Bianco,Luppina,Palma&Pepi,2016)。但这类干预研究存在两个普遍的问题:第一,运动干预对儿童的执行功能的各个成分并不能带来普遍的提升,De Greeff等人(2017)通过元分析发现,短期运动干预能显着提升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而长期运动干预能显着提升儿童的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第二,干预研究的生态效度较低,难以在社会中对研究结果进行推广。因此,另一种研究方向值得研究者的关注:鼓励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课间、放学后以及体育课等时间多运动,养成一种“多动”的生活方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研究者通过横断面实验设计探索了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水平与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虽然有部分研究发现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水平与执行功能存在正相关(例如:Ishihara,Sugasawa,Matsuda&Mizuno,2017),但这一类研究目前数量较少,并且有的研究也发现了不一致的结果(例如:Niet,Smith,Scherder,Oosterlaan&Visscher,2014)。所以,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揭示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水平与执行功能的关系。与此同时,部分研究者开始关注儿童的运动和执行功能背后潜在的神经机制。研究者普遍认为运动改变了儿童的大脑激活模式或大脑结构,从而提升了执行功能。已有部分研究发现,接受了运动干预或者本身运动能力较强的儿童,进行抑制控制的相关任务过程中,额叶、顶叶和背侧纹状体区域的激活会减少(例如:Chaddock-Heyman et al.,2013;Chaddock et al.,2012a;Chaddock et al.,2012b)。这种激活模式可能与更有效的认知策略有关,即只需要付出更少的认知资源就可以完成任务。同时,也有研究发现海马体在运动水平与儿童的工作记忆能力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Chaddock et al.,2010a;Chen,Zhu,Yan&Yin,2016)。尽管以往在任务态核磁的研究中,揭示了部分儿童运动对执行功能影响的神经机制,但这些研究存在两方面的不足。第一,少有研究通过静息态核磁的角度探索儿童运动与执行功能的潜在神经机制,Krafft等人(2014a)发现运动干预可以改变儿童静息状态下默认网络、认知控制网络和运动网络的功能同步性,但研究者并没有将这种静息态的变化与执行功能建立联系;第二,以往的神经影像学研究中,少有研究者通过中介分析来探索运动,大脑激活或大脑结构和执行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仅有Chaddock等人(2010a)发现双侧海马的体积中介了运动能力和儿童工作记忆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从静息态核磁的角度,同时通过建立中介模型来揭示儿童的运动和执行功能潜在的神经机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旨在探索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水平与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静息态核磁的角度结合中介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神经机制。研究一以两所小学9-12岁的儿童作为被试(N=130),使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测量了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水平,采用情感西蒙任务、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任务分别测量了儿童执行功能的三种成分即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结果发现,运动水平越高的儿童在工作记忆任务中的表现更好,而在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的任务中,并没有发现运动水平与反映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的任务指标有显着的相关。研究二、三采用静息态核磁技术,测量了同一批儿童在静息状态下的大脑活动。研究2中选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简称为ReHo)、计算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简称为ALFF)、低频振幅比率(Fraction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简称为fALFF)反映三个静息态大脑活动的指标作为因变量,通过相关分析探索了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水平与这三个指标的关系。结果发现,儿童运动水平与顶叶记忆网络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楔前叶和中扣带回的fALFF信号存在显着的正相关,而运动水平与全脑的Reho和ALFF信号没有显着相关。研究三选择顶叶记忆网络的4个区域作为感兴趣区,分别计算得到每个感兴趣区与全脑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图谱作为因变量,采用相关分析进一步探索了儿童运动水平与静息态大脑活动的关系。结果发现,以左侧后顶下小叶作为感兴趣区时,运动水平与左侧后顶下小叶和默认模式网络中的大部分脑区(双侧后扣带回、右侧角回、双侧额内侧回、右侧额上回)、右侧颞下回和右侧额中回的功能连接存在显着的正相关。这些大脑信号可能与抑制控制、工作记忆以及视觉信息加工等认知过程有关。研究四在前三个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儿童运动水平为自变量,静息态大脑活动为中介变量,执行功能行为任务表现作为因变量,建立了中介模型。结果发现左侧后顶下小叶与双侧额内侧回的功能连接部分中介了运动水平与工作记忆任务表现之间的正相关。左侧后顶下小叶与认知资源的分配有关,而双侧额内侧回被认为是执行功能的中枢,二者的功能连接加强可能反映的是更高效资源分配和认知策略。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相比运动干预强度更低,仍会影响儿童的执行功能,与执行功能的工作记忆成分呈显着正相关,但与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相关不显着;儿童运动水平与顶叶记忆网络中的楔前叶和中扣带回的fALFF信号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兴趣脑区分析揭示了运动水平与左侧后顶下小叶和默认模式网络的大部分脑区(双侧后扣带回、右侧角回、双侧额内侧回、右侧额上回)右侧颞下回、右侧额中回的功能连接存在显着正相关。本研究是首个同时采用静息态核磁成像技术与中介分析方法来探索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水平与执行功能关系的研究。本研究在理论上为探索儿童的运动与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潜在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新证据;在应用上有助于鼓励儿童利用课余时间离开座位多运动,并为如何有效利用运动改善儿童的认知能力提供了可能的实践方向。

刘燊[10](2020)在《具身—生成认知模型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认知科学哲学的框架下、以情绪入手,通过对当前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的争议进行剖析并论证了以“具身—延展认知”为基础的融合心智的局限,以及采用实验哲学的方法论证了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内核是“具身—生成认知”而不是“具身—延展认知”,最终构建了一个基于情绪的“具身一生成认知”模型并论证了其合理性。总体而言,本文聚焦如下四个关键问题:第一,认知科学哲学研究范式从第一代认知科学发展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原因;第二,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研究现状及其对第一代认知科学的批判;第三,第二代认知科学存在的问题和内部分歧的解决方法以及融合心智的局限;第四,基于情绪的“具身—生成认知”假设的提出和模型的构建及合理性论证。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围绕第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认知科学哲学第一种研究范式即第一代认知科学的相关内容,包括:第一代认知科学兴起的内部原因和外在原因、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哲学渊源和哲学基础、第一代认知科学的贡献、第一代认知科学面临的困境以及认知科学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等。其次,围绕第二个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认知科学哲学第二种研究范式即第二代认知科学的相关内容,包括:采用科学计量学的手段对第二代认知科学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预测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走向、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第二代认知科学的科学基础、具身认知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取向、生成认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阶段、延展认知的研究现状和论证方式、嵌入认知和情境认知的研究现状和内核等。再次,围绕第三个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的整合尝试,包括: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诸进路的比较、马克·罗兰兹对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诸进路的整合尝试即融合心智、融合心智的内容、融合心智的合理性论证以及马克·罗兰兹的辩护等。最后,围绕第四个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基于情绪的“具身—生成认知”假设的提出和理论建构及合理性论证,包括“具身—生成认知”假设的合理性论证并论证了意义建构过程中“具身—生成”认知的实现途径是基于脑电的超扫描技术、认知科学哲学视角下的情绪以及本文选取情绪作为线索的合理性、双人脑电平台的搭建以及情绪诱发视频的选取、通过认知神经科学实证的证据证明了第二代认知科学以“具身—生成认知”而不是以“具身—延展认知”为基础以及对本领域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等。

二、赫曼全脑技术对大脑优势心智偏好的测验与训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赫曼全脑技术对大脑优势心智偏好的测验与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1)身体活动影响老年人执行功能的行为与脑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理论依据)
    2.1 执行功能的概念
        2.1.1 执行功能
        2.1.2 抑制控制
        2.1.3 工作记忆
        2.1.4 认知灵活性
        2.1.5 执行功能在认知衰老中的重要性
    2.2 身体活动的概念
        2.2.1 身体活动
        2.2.2 身体活动对认知衰退的影响
    2.3 身体活动对健康老年人执行功能衰退影响
        2.3.1 执行功能的影响及特点
        2.3.2 抑制控制的影响及特点
        2.3.3 工作记忆的影响及特点
        2.3.4 认知灵活性的影响及特点
        2.3.5 三个子成分之间的相关性
    2.4 身体活动延缓老年人执行功能衰退的理论及假说
        2.4.1 大脑可塑性理论
        2.4.2 执行功能假说
        2.4.3 老化与认知的脚手架理论
        2.4.4 补偿和去分化假说
    2.5 小结
3 问题提出
4 研究内容框架
5 研究内容
    5.1 研究一:身体活动对健康老年人执行功能衰退影响的行为特征
        5.1.1 实验1:身体活动对健康老年人认知能力及抑制控制衰退影响的行为特征
        5.1.1.1 实验方法
        5.1.1.2 实验结果
        5.1.1.3 讨论
        5.1.1.4 小结
        5.1.2 实验2:身体活动对健康老年人工作记忆衰退影响的行为特征
        5.1.2.1 实验方法
        5.1.2.2 实验结果
        5.1.2.3 讨论
        5.1.2.4 小结
        5.1.3 实验3:身体活动对健康老年人认知灵活性衰退影响的行为特征
        5.1.3.1 实验方法
        5.1.3.2 实验结果
        5.1.3.3 讨论
        5.1.3.4 小结
    5.2 研究二(实验4):健康老年人执行功能衰退的大脑激活特点
        5.2.1 实验方法
        5.2.2 实验结果
        5.2.3 讨论
        5.2.4 小结
    5.3 研究三(实验5):身体活动对健康老年人执行功能衰退的大脑激活特点
        5.3.1 实验方法
        5.3.2 实验结果
        5.3.3 讨论
        5.3.4 小结
6 总讨论
    6.1 身体活动对健康老年人执行功能衰退的行为特征
    6.2 身体活动对健康老年人执行功能衰退的大脑激活特点
7 结论
8 创新与展望
    8.1 论文创新性
    8.2 论文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大学本科至研究生学习经历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科研经历

(2)特纳综合征患者的数学表现及磁共振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计算障碍概述
    1.2 特纳综合征概述
    1.3 计算障碍和特纳综合征患者脑结构的相关研究
        1.3.1 结构磁共振成像分析方法
        1.3.2 计算障碍人群脑结构的相关研究
        1.3.3 特纳综合征患者脑结构的相关研究
    1.4 计算障碍和特纳综合征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相关研究
        1.4.1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原理以及分析方法
        1.4.2 计算障碍人群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相关研究
        1.4.3 特纳综合征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相关研究
2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设计
    2.3 研究意义
3 研究一 特纳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计算能力差异研究
    3.1 研究对象
    3.2 行为数据收集
        3.2.1 .数学任务
    3.3 行为数据统计分析
    3.4 行为数据结果
    3.5 讨论
4 研究二 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研究特纳组与正常对照组脑结构变化
    4.1 研究对象
    4.2 VBM数据采集
    4.3 VBM数据预处理、质量控制和统计分析
    4.4 VBM数据分析结果
    4.5 讨论
5 研究三基于静息态fMRI研究特纳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大脑自发活动下神经元活动的差异
    5.1 研究对象
    5.2 静息态磁共振成像数据收集
    5.3 静息态磁共振成像预处理、质量控制和统计分析
    5.4 静息态磁共振成像数据结果
        5.4.1 ALFF值结果
        5.4.2 ReHo值结果
    5.5 讨论
6 全文总结、不足及展望
    6.1 总讨论
    6.2 总结论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3)抑郁症多维度脑网络表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抑郁症
    1.2 功能分离及功能整合
        1.2.1 功能分离及脑区定位
        1.2.2 功能整合
    1.3 磁共振成像的脑连接网络
        1.3.1 脑白质结构连接网络
        1.3.2 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1.3.3 脑灰质功能连接网络
    1.4 大脑白质功能
        1.4.1 脑白质功能的生理基础
        1.4.2 任务刺激下的脑白质激活
        1.4.3 静息态下的脑白质功能活动
    1.5 脑白质与灰质功能的关系
        1.5.1 血液动力学响应函数
        1.5.2 脑功能网络
    1.6 脑白质功能网络在脑疾病中的应用
    1.7 抑郁症脑网络研究
    1.8 本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拓扑属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磁共振数据获取
        2.2.3 数据预处理
        2.2.4 受试排除标准
        2.2.5 脑白质功能网络的构建
        2.2.6 网络全局拓扑属性
        2.2.7 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拓扑属性与智力的相关性
        2.2.8 重测性分析
        2.2.9 脑白质与灰质功能连接网络拓扑属性的比较
        2.2.10 验证分析
    2.3 结果
        2.3.1 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可视化
        2.3.2 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度分布
        2.3.3 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全局拓扑属性
        2.3.4 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的模块化组织
        2.3.5 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全局拓扑属性的重测性
        2.3.6 脑白质与灰质功能连接网络拓扑属性的比较
        2.3.7 验证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对个体流体智力的预测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流体智力的评估
        3.2.3 磁共振数据获取及处理
        3.2.4 数据质控
        3.2.5 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的构建
        3.2.6 内部验证的预测模型构建
        3.2.7 外部验证的预测模型构建
        3.2.8 置换检验
        3.2.9 混淆因素的验证分析
    3.3 结果
        3.3.1 内部验证I
        3.3.2 内部验证II
        3.3.3 内部验证III
        3.3.4 外部验证
        3.3.5 排除混淆因素后的验证结果
        3.3.6 基于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的流体智力预测模型的一致特征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脑白质功能个体变异性的微观转录和宏观结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磁共振数据获取及处理
        4.2.3 脑白质功能连接个体变异性分析
        4.2.4 脑白质功能连接个体变异性与基因表达模式的关系
        4.2.5 基因注释:功能富集分析
        4.2.6 个体变异性与宏观功能和结构变异性关系研究
        4.2.7 长程和短程脑白质功能连接
        4.2.8 脑白质功能连接个体变异性的行为解码研究
        4.2.9 脑白质和灰质功能连接个体变异性的异同分析
        4.2.10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脑白质功能连接个体变异性分布模式
        4.3.2 个体变异性相关的基因表达模式
        4.3.3 个体变异性相关基因的细胞类型
        4.3.4 脑疾病的基因富集分析结果
        4.3.5 个体变异性与宏观结构的关系
        4.3.6 个体变异性在行为中的作用
        4.3.7 脑白质和灰质功能连接特异和共有的通路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抑郁症病患的脑白质功能拓扑异常表征及分类预测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磁共振数据获取及处理
        5.2.3 脑白质功能连接网络构建及网络拓扑属性计算
        5.2.4 数据质量控制
        5.2.5 统计分析
        5.2.6 小世界拓扑属性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5.2.7 基于小世界拓扑性质的预测及模式识别分类模型
        5.2.8 重测样本的网络分析
    5.3 结果
        5.3.1 人口学和临床特征
        5.3.2 未用药抑郁症病患小世界拓扑结构的改变
        5.3.3 未用药抑郁症病患小世界拓扑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
        5.3.4 基于小世界拓扑属性的预测和分类结果
        5.3.5 重测样本中网络拓扑属性改变的验证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抑郁症病患的结构网络异常与转录组学关系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对象
        6.2.2 磁共振数据获取及处理
        6.2.3 形态学相似性网络的构建
        6.2.4 病例-对照分析
        6.2.5 大脑基因表达数据
        6.2.6 功能富集分析和细胞特异性分析
        6.2.7 空模型
        6.2.8 重测性
    6.3 结果
        6.3.1 人口学和临床特征
        6.3.2 抑郁症形态学相似性网络异常模式
        6.3.3 与抑郁症异常模式相关的基因
        6.3.4 与抑郁症异常模式相关的富集通路
        6.3.5 抑郁症异常模式相关基因的细胞类型
        6.3.6 重测分析结果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基于多模态脑连接组对流体智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s MRI的智力研究现状
        1.2.2 基于f MRI的智力研究现状
        1.2.3 基于DTI的智力研究现状
        1.2.4 基于大脑连接组的智力研究现状
        1.2.5 关于智力的性别差异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2.1 基于脑连接组预测模型(CPM)
        2.1.1 特征选择
        2.1.2 特征合并
        2.1.3 模型构建
        2.1.4 优缺点分析
    2.2 基于多模态脑连接组预测模型(Multimodal-CPM)
        2.2.1 特征选择
        2.2.2 弹性网络回归
        2.2.3 模型构建
    2.3 CPM与 Multimodal-CPM的异同分析
    2.4 模型评价指标
    2.5 评估连接的预测贡献权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模态脑连接组构建
    3.1 数据集简介及标准
    3.2 基于T1W1 影像构建大脑皮层厚度连接网络
        3.2.1 sMRI磁共振参数说明
        3.2.2 T1 图像预处理
        3.2.3 大脑皮层厚度的计算
        3.2.4 皮层厚度网络构建
    3.3 基于f MRI影像构建大脑功能连接网络
        3.3.1 功能磁共振参数说明
        3.3.2 f MRI图像预处理
        3.3.3 功能连接网络构建
    3.4 基于DTI影像构建大脑白质纤维连接网络
        3.4.1 DTI扫描参数说明
        3.4.2 DTI图像预处理
        3.4.3 各向异性分数FA计算原理
        3.4.4 弥散张量纤维追踪算法
        3.4.5 白质纤维网络构建
    3.5 数据分析过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4.1 Multimodal-CPM在不同弹性参数下的智力预测结果
    4.2 CPM和 Multimodal-CPM的智力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4.2.1 不同特征选择阈值条件下的智力预测结果对比
        4.2.2 控制混淆变量条件下的智力预测结果对比
        4.2.3 与现有其他智力预测算法的预测结果对比
    4.3 不同神经成像模态连接的预测贡献权重
    4.4 具有智力预测性能的共识连接
        4.4.1 共识功能连接及功能网络
        4.4.2 共识白质纤维扩散各向异性分数连接
        4.4.3 共识皮层厚度连接
    4.5 智力预测的性别差异
    4.6 结果讨论
        4.6.1 多模态脑连接组提升智力预测
        4.6.2 多模态智力预测性连接的重叠信息
        4.6.3 多模态智力预测性连接的独特互补信息
        4.6.4 智力预测的性别差异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小结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3.1 研究的创新点
        1.3.2 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创新思维的概述
    2.1 创新思维的概念辨析
        2.1.1 创新与创造
        2.1.2 思维、精神、意识
        2.1.3 创造力与创新思维
        2.1.4 思维与创新思维
    2.2 创新思维的特征
        2.2.1 开拓性
        2.2.2 阶段性
        2.2.3 综合性
        2.2.4 可塑性
    2.3 创新思维的本质
        2.3.1 创新思维是一种实践智慧
        2.3.2 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
        2.3.3 创新思维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2.3.4 创新思维是出新与超越的统一
第三章 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
    3.1 分子层面:创新思维的驱动机制
        3.1.1 神经递质—创新思维的信息传递分子使者
        3.1.2 基因—创新思维的信息遗传载体
    3.2 突触层面:创新思维的信息决策中心
        3.2.1 电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3.2.2 化学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3.3 细胞层面:创新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功能单位
        3.3.1 神经元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核心细胞
        3.3.2 胶质细胞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支持细胞
    3.4 网络层面:创新思维的全脑整合区
        3.4.1 皮层的形态学特征与创新思维
        3.4.2 神经回路与创新思维
        3.4.3 皮层的表征区域与创新思维
        3.4.4 皮层区域联合系统与创新思维
        3.4.5 大脑左右半球与创新思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
    4.1 心理过程:创新思维形成层次
        4.1.1 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
        4.1.2 情绪情感是创新思维的感性驱动力
        4.1.3 意志是创新思维的持续驱动力
    4.2 心理状态: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
        4.2.1 注意是调控创新思维的关键
        4.2.2 灵感是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4.2.3 积极的心境和激情是诱发创新思维发生的源泉
    4.3 心理特征:创新思维的动力层次
        4.3.1 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动能之源
        4.3.2 人格是创新思维的助燃之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理论来源与内涵
    5.1 从心灵哲学探索创新思维的心-脑复杂关系
        5.1.1 心理属性不存在论的激进观点
        5.1.2 心理属性的还原论观点
        5.1.3 心理属性的突现论观点
        5.1.4 解释主义的观点
    5.2 从协同学揭示创新思维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
        5.2.1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原理
        5.2.2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创新机制
    5.3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内涵
        5.3.1 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然发生基础
        5.3.2 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觉发生基础
        5.3.3 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共同的解释对象
        5.3.4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遵循自组织的演化规律
        5.3.5 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评价与展望
    6.1 通向重构之路的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
        6.1.1 对自然世界的重构
        6.1.2 对人文世界的重构
        6.1.3 对自我思维世界的重构
    6.2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未来展望
        6.2.1 加强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6.2.2 实施创新思维的本土化的研究
        6.2.3 深化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的生命历程研究
        6.2.4 建构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与教育实践的桥梁
        6.2.5 强化哲学解释学维度的创新思维研究
        6.2.6 开展营养健康学与创新思维的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对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脑的研究概述
        2.1.1 脑科学的理论基础
        2.1.2 全脑教育
        2.1.3 全脑教育在教育、体育方面的发展应用
    2.2 体育教学中双侧肢体的平衡发展
        2.2.1 左右脑功能的不对称性与互补性并存学说
        2.2.2 左脑过渡到全脑的体育教育模式
    2.3 全脑型体育教学的研究概述
        2.3.1 全脑体育教学模式的体系内容
        2.3.2 全脑体育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2.3.3 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对儿童的影响
    2.4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实地考察法
        3.2.4 实验法
        3.2.5 统计学处理
    3.3 实验的具体内容
        3.3.1 实验变量
        3.3.2 技术路线图
        3.3.3 实验的测试指标与方法
        3.3.4 实验教学内容
        3.3.5 实验监控
4 实验结果
    4.1 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对5-6岁儿童身体形态指标的影响分析
        4.1.1 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对5-6岁儿童身高指标的影响分析
        4.1.2 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对5-6岁儿童体重指标的影响分析
    4.2 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对5-6岁儿童身体素质各指标的影响分析
        4.2.1 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对儿童力量的影响分析
        4.2.2 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对儿童速度的影响分析
        4.2.3 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对儿童平衡能力的影响分析
        4.2.4 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对儿童柔韧性的影响分析
        4.2.5 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对儿童耐力素质的影响分析
        4.2.6 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对儿童灵敏的影响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专家—新手教师在师生合作任务上的行为与脑际神经同步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专家-新手教师
        1.1.1 专家-新手教师的概念
        1.1.2 专家-新手教师的判定方法
        1.1.3 专家-新手教师比较的已有研究
        1.1.4 师生合作互动中专家教师优于新手教师的理论解释
    1.2 合作
        1.2.1 合作的概念
        1.2.2 合作的类型
        1.2.3 合作的测量
        1.2.4 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
        1.2.5 师生合作互动的已有研究
    1.3 合作的神经基础
        1.3.1 师生合作互动的“单脑”研究
        1.3.2 师生合作互动的“多脑”研究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想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构想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实践意义
3 实验研究
    3.1 研究一专家-新手教师在师生合作绘图任务(无言语情境)上的行为与脑际同步的比较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假设
        3.1.3 研究设计
        3.1.4 研究方法
        3.1.5 研究结果
        3.1.6 结果分析
    3.2 研究二专家-新手教师在师生合作搭建任务(言语情境)上的行为与脑际同步的比较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假设
        3.2.3 实验设计
        3.2.4 研究方法
        3.2.5 研究结果
        3.2.6 结果分析
4 总讨论
    4.1 专家教师更优的师生合作互动行为表现可能依赖于言语交流
    4.2 师生合作互动的核心脑网络:右侧背外侧前额叶与左侧额极区
        4.2.1 右侧背外侧前额叶脑区(right dorsal prefrontal cortex)
        4.2.2 左侧额极区(left frontal region)
    4.3 专家-新手教师在师生合作互动过程中的脑际同步不存在方向性
    4.4 教师的心理理论和观点采择能力可能是影响师生合作的关键因素
    4.5 创新与展望
        4.5.1 创新之处
        4.5.2 不足与展望
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数据驱动下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脑网络诊断标记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研究背景
    1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概述
    2 ASD患者的脑网络研究
    3 脑成像技术
    4 脑功能网络研究的感兴趣区即脑网络节点的定义
    5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研究一基于图论的全脑白质结构网络特征的HF-ASD儿童青少年诊断分类
    1 前言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研究二基于DICCCOL模型的脑功能网络特征的HF-ASD儿童青少年诊分类
    1 前言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章:研究三基于稀疏编码的脑功能连接网络特征的HF-ASD儿童青少年诊断分类
    1 前言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孤独症谱系障碍脑结构与脑功能网络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运动水平对儿童执行功能影响的行为及静息态核磁共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执行功能
        1.1.1 执行功能的定义与分类
        1.1.2 儿童的执行功能
    1.2 运动对执行功能的影响
        1.2.1 随机对照实验设计
        1.2.2 横断面实验设计
    1.3 运动影响执行功能的神经机制
        1.3.1 抑制控制
        1.3.2 工作记忆
    1.4 问题提出
        1.4.1 以往研究的不足
        1.4.2 问题提出
        1.4.3 研究创新和意义
2 研究1:运动水平对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
    2.1 目的及假设
    2.2 方法
        2.2.1 被试
        2.2.2 测量工具
        2.2.3 程序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运动水平、情绪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相关分析
        2.3.2 情感西蒙任务分析
        2.3.3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分析
        2.3.4 威斯康辛卡片分类任务分析
    2.4 讨论
3 研究2:运动水平对儿童静息态大脑活动的影响
    3.1 目的
    3.2 方法
        3.2.1 被试
        3.2.2 测量工具
        3.2.3 静息态核磁的记录
        3.2.4 静息态核磁图像的预处理与指标计算
    3.3 统计分析
    3.4 结果
    3.5 讨论
4 研究3:运动水平对儿童静息态大脑功能连接的影响
    4.1 目的
    4.2 方法
        4.2.1 被试
        4.2.2 测量工具
        4.2.3 静息态核磁的记录
        4.2.4 静息态核磁图像的预处理与指标计算
    4.3 统计分析
    4.4 结果
    4.5 讨论
5 研究4:静息态大脑活动对运动水平和儿童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
    5.1 目的
    5.2 方法
        5.2.1 被试
        5.2.2 测量工具
    5.3 统计分析
        5.3.1 静息态数据提取
        5.3.2 中介分析
    5.4 结果
    5.5 讨论
6 总讨论
    6.1 儿童运动水平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6.2 儿童运动水平、静息态大脑活动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10)具身—生成认知模型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关键问题
        1.3.3 技术路线
        1.3.4 总体研究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认知科学哲学第一种研究范式: 第一代认知科学
    2.1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与贡献
        2.1.1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
        2.1.2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贡献
    2.2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困境以及向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转变
        2.2.1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困境
        2.2.2 第一代认知科学向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转变
    2.3 小结
第3章 认知科学哲学第二种研究范式: 第二代认知科学
    3.1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
        3.1.1 现象学
        3.1.2 实用主义
        3.1.3 日常语言哲学
    3.2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科学基础
        3.2.1 生态心理学
        3.2.2 发展和教育心理学
        3.2.3 机器人学与人工智能
    3.3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代表性进路:具身认知
        3.3.1 具身认知国内外研究现状
        3.3.2 具身认知对身体作用的探讨
        3.3.3 具身认知研究的新进展
    3.4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其他进路
        3.4.1 生成认知
        3.4.2 延展认知
        3.4.3 嵌入认知
        3.4.4 情境认知
    3.5 小结
第4章 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诸进路的比较及整合
    4.1 第二代认知科学内部诸进路的比较
        4.1.1 具身认知和生成认知
        4.1.2 具身认知和嵌入认知
        4.1.3 具身认知和延展认知
        4.1.4 生成认知和嵌入认知
        4.1.5 生成认知和延展认知
        4.1.6 嵌入认知和延展认知
    4.2 融合心智
        4.2.1 融合心智概述
        4.2.2 融合心智面对的挑战
        4.2.3 融合心智自身的辩护
    4.3 小结
第5章 基于情绪的“具身—生成认知”模型建构
    5.1 “具身—生成认知”假设论证及实现方式
        5.1.1 “具身—生成认知”假设论证
        5.1.2 “具身—生成认知”实现途径
    5.2 认知科学哲学视角下的情绪
        5.2.1 情绪概述
        5.2.2 情绪的认知理论
        5.2.3 情绪的生理理论
        5.2.4 情绪的进化理论
        5.2.5 情绪的形式和表达
        5.2.6 具身情绪
    5.3 双人脑电平台搭建
        5.3.1 双人脑电平台搭建的背景
        5.3.2 双人脑电平台搭建的整体技术需求
    5.4 情绪诱发视频的选取
        5.4.1 理论模型
        5.4.2 被试选取
        5.4.3 实验环境
        5.4.4 情绪视频材料
        5.4.5 情绪主观报告问卷
        5.4.6 实验流程
        5.4.7 实验结果
    5.5 基于脑电的情绪超扫描实验
        5.5.1 实验任务设置
        5.5.2 被试选取
        5.5.3 实验材料
        5.5.4 实验流程
        5.5.5 脑电数据预处理
        5.5.6 实验结果
    5.6 小结
第6章 讨论
    6.1 超扫描技术在认知科学哲学中的作用
        6.1.1 从离线认知到在线认知再到超脑认知
        6.1.2 共享的环境实现了“具身—生成认知”
    6.2 认知科学哲学和库恩范式下的第三代认知科学
    6.3 基于情绪的“具身—生成认知”模型
第7章 总结、局限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局限与展望
        7.2.1 局限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情绪视频评定问卷
    附录D 知情同意书
    附录E 人口学资料问卷
    附录F 施测问卷/量表
    附录G 情绪评分条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四、赫曼全脑技术对大脑优势心智偏好的测验与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 [1]身体活动影响老年人执行功能的行为与脑特征[D]. 金晶.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特纳综合征患者的数学表现及磁共振成像研究[D]. 陈嘉妮.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抑郁症多维度脑网络表征研究[D]. 李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多模态脑连接组对流体智力的研究[D]. 唐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D]. 李鸽. 吉林大学, 2020(01)
  • [6]全脑型体育教学模式对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D]. 张行. 山东体育学院, 2020(02)
  • [7]专家—新手教师在师生合作任务上的行为与脑际神经同步差异[D]. 肖威龙.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8]数据驱动下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脑网络诊断标记的筛选[D]. 李赟.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6)
  • [9]运动水平对儿童执行功能影响的行为及静息态核磁共振研究[D]. 黄于飞. 西南大学, 2020(01)
  • [10]具身—生成认知模型的实证研究[D]. 刘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11)

标签:;  ;  ;  ;  

赫尔曼全脑技术对大脑主导心理偏好的测试与训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