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的途径和措施

提高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的途径和措施

一、提高杂交稻种子质量的途径与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敏[1](2020)在《杂交水稻种子高活力形成机制及调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水稻生产正逐步向轻简化、机械化等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然而,目前杂交水稻种子质量难以满足水稻轻简化和机械化生产的需求,即生产上缺少达到高发芽率、高出苗率、高秧苗素质和高均匀度的高活力种子。本文于2017~2019年在差异较大的2个生态点{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永安点,113°37′E,28°09′N,海拔98 m)和湖南省桂东县大塘镇(大塘点,113°93′E,26°08′N,海拔824 m)}下,以杂交水稻组合Ⅱ优838、Ⅱ优416及玖两优华占为材料开展了杂交制种试验和种子活力调控研究,从生态条件、生理特征特性及组学分析等角度研究了杂交水稻种子高活力形成机制,集成并分析了“三三三”制种技术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调控效应及其机理,以期为我国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生态点水稻齐穗后的温度差异与生产的杂交种子活力差异具有显着相关。齐穗后永安点的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均明显高于大塘点。与永安点相比,大塘点种子的发芽率显着增加11.9个百分点,发芽势显着增加10.3个百分点,发芽指数显着提高10.2%,活力指数显着提高22.7%,且大田播种育秧的秧苗素质显着高于永安点,苗鲜重增加13.5%,苗干重增加68.8%,茎基宽增加6.5%,苗高增加10.8%。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活力参数与制种齐穗后的温度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关系(r=-0.8917*~-0.9885**)。(2)杂交水稻种子活力水平差异与授粉后籽粒灌浆特性和淀粉积累特征的显着差异有关。与生产种子活力低的永安点相比,大塘点(生产种子活力高)授粉后籽粒的灌浆速率平均降低25.0%(16.7%~33.3%),活跃灌浆期平均增加26.6%(20.8%~32.3%),总淀粉含量提高2.7个百分点,直链淀粉含量提高4.2个百分点。活力高的种子淀粉排列紧密,活力低的种子淀粉排列疏松有空隙。因此,通过选择温度适宜的制种环境适当延缓籽粒灌浆速率和延长活跃灌浆期,有利于杂交水稻种子高活力的形成。(3)早授粉颖花和晚授粉颖花形成的杂交种子活力存在显着差异。与晚授粉颖花的种子相比,制种早授粉颖花的种子发芽率增加14.5个百分点,发芽势增加12.3个百分点,发芽指数提高18.3%,活力指数提高34.2%。同时,在活力高的种子批中,早授粉颖花和晚授粉颖花的种子活力均显着高于活力低的种子批,其主要表现为晚授粉颖花的种子发芽率增加26.6个百分点,发芽势增加26.7个百分点,发芽指数提高20.9%,活力指数提高39.8%。因此,高活力杂交制种应通过早授粉、养花养粒等措施提高种子批的种子活力。(4)随授粉后天数变化的杂交水稻种子活力指数高值区间小于种子发芽率高值区间。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随授粉后天数的增加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变化趋势,种子发芽率高值区间(峰值天数±25%)为授粉后16 d~26 d,种子活力指数高值区间(峰值天数±25%)为授粉后17 d~24 d,即杂交水稻高活力种子的适宜收获期为授粉后20 d左右(授粉后17 d~24 d),说明杂交种子适期早收有利于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的同步提高。(5)种子活力差异与籽粒灌浆期间代谢组的变化和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关系。不同制种点间授粉后20 d籽粒间具有显着差异的代谢物为59种,其中53种下调代谢产物,6种上调代谢产物;显着差异基因数为5411个,其中下调基因数目为2542个,上调基因数目为2869个,且功能富集达到显着的有2个生物过程和7个分子功能。进一步分析富集的KEGG通路,与生产种子活力低的永安点相比,大塘点(生产种子活力高)授粉后20 d籽粒在三羧酸循环代谢中苹果酸、延胡索酸和异柠檬酸等均出现显着下调,且在糖异生的代谢途径中LOC4347383、LOC4341496、LOC4340640及LOC4337406等基因出现大量上调。(6)根据杂交水稻种子高活力形成机制集成了以适地制种、适期早收、养花养粒等为特征的“三三三”高活力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通过提高黄熟种子(黄色籽粒)的数量和非黄熟种子(绿色籽粒)的质量提高了生产种子批的种子活力。与常规制种技术相比,应用“三三三”制种技术所生产的种子,不仅使种子黄熟度增加6.7个百分点,同时使绿色籽粒的发芽率显着增加9.5个百分点,活力指数显着提高22.3%,最终使生产种子的发芽率增加6.2个百分点,发芽势增加7.5个百分点,活力指数提高19.0%。

石晓华[2](2017)在《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逐步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粮食生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对于产量的有效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育种工作者为生产上提供了多批优良新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多次品种更换。外来种质资源的利用对中国新品种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实了作物品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复杂性。本文以水稻为例,采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理念,采用遗传学、农学、农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变化,分析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为政府制定有效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提高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为达到上述目标,本研究共采用了五套数据。一是收集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共16个水稻主产省1982-2011年的所有至少一年在一个省份种植面积超过6666.7公顷的水稻品种信息及其种植面积;二是所有上述水稻品种详细的系谱信息,每一个品种追述至最老的亲本或来自国外的亲本为止;三是每一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审定年份、育成单位等信息;四是水稻生产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五是水稻产量、干旱和洪涝灾害数据。本研究首先梳理了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历程,总结了品种改良成果,通过构建种质资源遗传贡献指数和遗传贡献率,分析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及其变化;实证分析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同时结合种子产业改革等制度变量,研究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构建不同的遗传多样性指标,研究其对中国水稻生产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促进中国水稻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取得了巨大成就,主栽品种中新育成品种占93.5%。(2)新育成品种的产量潜力、品质等经济性状显着改善。(3)国外稻种资源引进和利用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为25%-40%。(4)中国育种科研人员成功利用国外资源于新品种改良。(5)种业改革激励了育种人员培育水稻新品种的积极性,增加了田间水稻的遗传多样性。然而,却导致水稻品种市场的多乱杂,未能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6)水稻单产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倒U型关系,产量变异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负相关。在理论上,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关于遗传多样性与产量有正相关和负相关的争论。遗传多样性越大稳定性越高,品种的高度一致性会增加遗传基础脆弱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几点主要政策建议:(1)制定详细的国外资源引进与利用策略与政策,促进研究单位与企业对国外资源的研究与利用。(2)规范和加强作物遗传资源的研究和应用,为企业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质服务。(3)改变现行高等学校和农科院系统为主体的育种体制,政府部门退出商业化育种,扭转水稻品种市场多乱杂的局面。(4)实行品种与种子质量的企业负责制,使缺乏育种能力的企业退出品种选育。

滕烜,江玲,王春明,万建民[3](2015)在《两系杂交稻制种风险及其控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2000年以来15 a盐城大面积两系杂交稻制种中遭遇的4 a低温危害,分析育性敏感期低温对所产杂交种子质量的影响,以及不同不育系对低温的反应程度,结合当地1985年以来的30 a气象资料,表明这4 a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危害,是由于制种选用的不育系在育性敏感期不能抵御连续3 d日平均气温低于23.5℃的低温,以及安排的花期不合理造成的。在盐城地区控制两系杂交稻制种风险的对策是:选用的不育系在育性敏感期要具有抵御连续3 d日平均气温低于23.5℃低温的能力,基地选择在盐城中部的里下河和沿海地区,不育系育性敏感期安排在7月25日至8月10日,抽穗扬花初期在8月15—20日,同时要注重培植生育期一致的群体,主动抗灾应变,强化制种行业管理。

于晓岳[4](2015)在《江苏省稻、麦种子质量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稻、麦是江苏省主要粮食作物,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我省粮食安全。本文通过2014年江苏省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专项行动,对省、市、县三级共抽检的1382个水稻样品和1442个小麦样品的质量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整理,系统分析2014年度江苏稻、麦种子质量。从所有抽检样品中随机抽取部分样品由省种子质量检测中心进行复检,分析我省各级种子检验机构的种子质量检测水平。对群众举报种子真实性有问题的样品进行分子检测。根据江苏稻麦种子质量状况,提出了建立完善的种子质量监督策略。主要结果如下:1、按照企业种子净度监检标准,所有被抽常规水稻、杂交水稻和小麦的净度均符合要求,但按照GB4404-2008种子质量分级标准,常规水稻样品和杂交稻样品的净度合格率均为99.5%,白皮小麦样品和红皮小麦样品的净度合格率分别为99.3%和99.4%。2、按照企业种子水分监检标准,100%籼稻样品、99.0%粳稻样品、99.3%白皮小麦样品及100%红皮小麦样品水分达到监检要求;按照GB4404-2008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籼稻样品和粳稻样品水分合格率分别为99.4%和89.4%,白皮小麦样品和红皮小麦样品水分合格率分别为89.6%和94.3%。3、按照企业种子发芽率监检标准,100%杂交稻样品、99.2%常规水稻样品、99.3%白皮小麦样品和100%红皮小麦样品发芽率达到企业监检要求;按照GB4404-2008种子质量分级标准要求,杂交稻样品和常规稻样品发芽率合格率分别为96.3%和91.6%,白皮小麦样品和红皮小麦样品发芽率合格率分别为94.6%和98.7%。4、按照GB4404-2008种子质量分级标准要求,99.6%的常规水稻种子纯度达到国家标准,100%的杂交水稻种子纯度达到国家标准,99.5%的小麦良种种子纯度及96.2%的小麦原种种子纯度达到国家质量标准。5、综合我国种子质量的四大标准,参照GB4404-2008种子质量分级标准,在抽检样品中83%的水稻样品达到国家种子质量标准,88%的小麦样品达到国家种子质量标准。6、水稻样品净度、发芽率及水分的抽检结果与复检结果基本一致,净度差距变幅在0.2%的范围内、水分差距变幅在0.3%的范围内、发芽率差距变幅在3%的范围内,均未引起样品的合格率变化。除镇麦11的复检净度下降0.6%以外,其余小麦样品净度的抽检结果与复检结果基本一致;除1个样品复检发芽率比抽检发芽率低3%以外,其余小麦样品复检发芽率与抽检发芽率的差异均在2%的范围内,其中1个样品的发芽率下降为不合格样品;小麦抽检样品种子水分与复检种子水分差异不大。说明江苏各市、县种子管理站具备较好的稻麦种子质量监检基础。

毛一剑[5](2010)在《我国杂交稻种子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杂交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无可替代,在世界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杂交稻种子是杂交稻推广不可或缺的“科技芯片”,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国乃至世界粮食生产安全,而加强杂交稻种子质量管理是提高我国杂交稻种子质量水平的必经途径。我国目前杂交稻种子质量管理形势非常严峻,主要表现在政府部门质量监督管理难到位,种子生产技术体系不完善和质量控制措施不到位导致质量事故频发,种子企业对质量管理追求卓越的观念淡薄,国际竞争对种子质量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等方面,因而十分有必要开展杂交稻种子质量管理研究。本论文以质量管理基本理论为指导,以笔者在杂交稻种业十五年的从业经验为基础,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对杂交稻种子质量监管机构进行访谈调查、深入种子企业实际调研以及与种子消费者面谈交流等形式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运用分析、归纳、总结、演绎、推理等方法,对与杂交稻种子质量管理密切相关的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质量控制措施、质量监督管理等三方面问题进行研究。本论文认为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与杂交稻种子质量管理密切相关,并以杂交稻种子生产的普遍性技术和特殊性技术为基础,对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进行分析,构建了一套简约完善的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本论文还认为杂交稻种子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含遗传质量,又包括播种质量。国家对杂交稻种子质量有强制性要求,种子消费者对其质量还有额外的附加要求。进而通过对当前影响杂交稻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形成了一套有针对性的杂交稻种子质量控制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强化杂交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杂交稻种子纯度快速测定技术的研究和运用,把亲本提纯复壮作为质量控制核心措施来抓,严格隔离管理,严格去杂保纯,采用有利于种子质量提高的合适的生产技术,严把种子收购质量关,及时、快速、准确开展种子质量检验工作,加强种子工程建设以促进种子质量档次提升等;另外,本论文还通过对当前我国杂交稻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当前我国杂交稻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发展对策,这些对策包括严把杂交稻品种审定关,追根溯源抓住重点对象进行质量监管,加大投入以强化杂交稻种子质量监管机构软、硬件建设,加快实施杂交稻种子质量认证制度,大力发展DNA指纹技术在杂交稻种子质量监督管理中的应用,建立制度以强化杂交稻种子产前、产中质量监管等。本论文有利于促进我国杂交稻种子质量管理的全面发展,从而可为政府制定杂交稻种子产业政策、完善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为种子企业提升自身质量管理水平提供一些发展方向。同时,本论文对持续提高杂交稻种子消费者对种子质量的满意度、增强我国杂交稻种子企业国际国内竞争力以及进一步扩大我国杂交稻在国际国内的推广有所裨益。

李晏军[6](2010)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文中研究说明杂交水稻作为一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一直领先世界已近50年,其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不仅对中国,同时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会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杂交水稻在中国的研究起步虽相对较晚,却在中国极端艰辛的环境中诞生,这与中国当时社会的技术需要的强大推动是密不可分的。纵观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一直未能彻底摆脱饥饿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末爆发的大饥荒,又一次夺走了中国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粮食安全直接威胁到中国的稳定与存亡,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致力于选育水稻良种、提高粮食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为理顺杂交水稻技术发展脉络,文章回顾了中国五十年代水稻杂交育种研究的概况,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兴起做好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准备。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实现了三系配套,在全国科研大协作之下,中国科技工作者实现了在科学上的重大突破,获得了技术上的一个又一个创新,不断攻克了三系配套关、良种选育关和制种关,使三系杂交籼稻在全国迅速大面积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三系法育种研究还在上升阶段时,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了两系稻研究。水稻温光敏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现和温光敏不育系的育成,让两系法育种从科学设想成为现实。两系法育种从国家“863”科研立项到研究成功,历时也是近十年,同样是众多科研单位科研协作的结果。两系法育种从育种技术思路上由繁到简,成本大大降低,从高产目标向高产、优质、多抗综合目标转变。与三系法育种相比,两系法育种具有了明显的优越性,中国的稻作技术与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的提出,不仅是杂交水稻技术内部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的稻作发展需要。超级稻育种的方法也将常规选育、三系、两系选育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方法等现代高新技术统一了起来,育种理念也从“高产优质多抗”向“绿色环保”理念转变。计划运作已历时15年,每个阶段的育种目标都如期实现。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必然以其杰出的成就,为解决新世纪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从三系到两系再到超级稻,中国杂交水稻研究节节推进,一直保持着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从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到优势利用技术的发展,杂交水稻学科逐步建立。杂交水稻技术范式是支起整个学科的灵魂,“袁隆平思路”成为杂交水稻技术范式公认的理论基础,众多的科研人员创新的科研方法是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的基本内容,其范式的形成是在科研实践中由外在信息不断作用于科研系统,通过系统内科研人员的吸收、交流、创造与传播逐步形成的。在杂交水稻科研系统内部,有了共同的理论、方法、价值标准、科研目标以及自己的组织机构和学术权威等。与其他学科的形成一样,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同样也经历了朦胧意识期、自觉认识期、整体把握期和综合发展期四个阶段。杂交水稻学科在中国发展近半个世纪,从其理论构架、学术队伍、知识信息及学术资料等方面都已经进入综合发展。杂交水稻科研队伍的发展是杂交水稻学科发展的核心,其科研队伍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多领域、上下承继、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其科研机构从国家到地方、从专门到综合已经发展成熟并不断壮大,杂交水稻研究成为一个能出成果、多出成果和出好成果的研究领域,在科研激励方面,杂交水稻科研人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从社会地位、科研立项、科技奖励等方面都给予这个科研团队以最大的关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推广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杂交水稻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程度并不很高,这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密切相关。从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来看,前期推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主要依靠的是国家行政手段实现的,国家粮食政策的宏观调控直接影响到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在80年代初期,成果推广与技术创新是同步的,技术推广体系在推广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推广成绩显着,杂交水稻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农民种植杂交水稻增产增收;从90年代开始,杂交水稻的推广开始引进市场机制,产业化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转变,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半数以上并趋于稳定;超级稻的推广模式已臻成熟,在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共同作用下必将杂交水稻产业化推上一个崭新阶段。从整体上来看,杂交水稻的推广阶段经历了指令性计划发展阶段、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阶段、完全市场化产业模式发展阶段,产业化过程中主要存在科研与企业体系分离、市场经营无序、种子区域封锁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利用市场机制良性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的融合、打通产业化环节、加强整治市场、把好种子市场准入标准、宏观调控全局、改善供求平衡外,还需要面向“WTO”背景下的国际大环境,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将杂交水稻技术成果产业化融入国际化轨道,加速产业化发展。杂交水稻从1980年第一次与美国圆环种子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开始走出国门,到现今已有8个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有40多个国家引种、研究、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已经超300万公顷。中国作为杂交水稻的策源地,为国际培训了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策划召开了5届国际杂交水稻学术会议。亚洲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也是中国杂交水稻主要推广的区域,目前在亚洲的推广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都已经大面积种植中国杂交水稻。非洲有着水稻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但其稻作水平却很低,大量的稻米需要进口。近几年,中国杂交水稻在几内亚、马里、赞比亚、塞拉利昂、马达加斯加、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国试种增产效果显着,各国政府均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应该存在较大的推广潜力。杂交水稻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受到世界粮农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这不仅有利于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将为改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落后,但杂交水稻技术却已领跑世界近半个世纪,并还将继续领先世界。杂交水稻技术发明是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诞生绝非偶然,从技术的发明到技术成果的推广都离不开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由此,我们发展中国技术,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技术国情,选择适应本国条件又能取得最大成效的技术,同时不断优化和完善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用社会的发展来带动技术的发展,孕育出更多土生土长的像杂交水稻技术一样的原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实现中国科技振兴。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他的成功享誉世界。他科学研究的风格带动了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一批人,成就了杂交水稻科学事业,成为了当今时代科学精神的主音。其科学风格的形成既有他对水稻特有的洞察力、自身个性等Taste"的直接作用,也是杂交水稻科研实践的直接塑造。其超强的创新意识、科学的研究方法、始终贯穿于其科学实践中的创新品质构成了袁隆平科学风格的主要内容。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已经惠及全球,他的科学风格也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科技人。他学术上的贡献主要包括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三系法配套理论及技术规范的构建,建立了杂交水稻“从三系、两系到一系”育种理论的战略构想,提出培育两系法杂交水稻的一整套理论和技术路线并创新了核心种子生产等一系列技术,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研究袁隆平个人为国家创造的经济价值那是难以计算,获得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文章采用有限的对照数据来论述基本问题。

毛一剑,李春生,张小惠[7](2010)在《当前我国杂交稻种业质量监督管理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升杂交稻种业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对提高我国杂交稻种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确保我国及世界的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杂交稻种业质量监督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肖华伟[8](2009)在《中国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研究与实践及其发展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自从1973年实现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基本成功,我国各地组织大批技术力量,对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经历36年来的研究与实践,已形成了杂交水稻制种的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制种产量与质量逐步提高,促进了杂交水稻快速发展。回顾我国30多年来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六个发展阶段,即1973年~1978年制种技术摸索阶段,1979~1983年制种配套技术研究阶段,1984~1990年高产制种技术研究阶段,1991~2000年高产制种技术推广阶段,2001~2006年制种技术推广面临困难阶段,2007年至今制种技术创新起步阶段。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1994年以前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摸索阶段,1995~1998年为关键技术突破阶段,1998年至今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配套技术研究阶段。1.1973~1978年为制种技术摸索阶段。重点围绕父母本生育期温、光特性、叶片生长特性、幼穗分化发育特性开展研究。获得了“叶龄差法、有效积温差法、播始历期差法”等父母本播差期安排方法;探索用“九二○”(赤霉素)解除母本抽穗卡颈问题,取代了人工割叶、剥苞措施,提高了穗粒外露率,排除了父母本的授粉障碍,提高了母本异交结实率。1978年湖南省制种面积6.14万hm2,总产3058.00万kg,平均单产33.2kg/667m2。2.1979年起至1983年为制种配套技术研究阶段。重点对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群体结构的要求及其构建措施,父母本花期、花时的促控和协调措施,父母本异交态势的改良措施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把父母本理想的花期相遇调控、高产的群体定向培养、异交态势的改良、人工辅助授粉等技术措施融于一体,形成了配套的高产制种技术,制种产量从每667m230kg提高到100kg。3.1984~1990年高产制种技术研究阶段。从1984年开始进入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提高阶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每公顷产量达到120kg以上。1986年开始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技术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创造了“以公顷产200kg为目标,以增加单位元面积库容量为基础,以提高田间花粉密度为核心,以多种技术配套为保障”的高产制种新技术,使母本异交结实率上升到50%左右,制种产量上升到200kg以上。4.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摸索与发展阶段。1990至1995年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摸索阶段,主要摸索制种基地与季节,1995年获得基本成功,提出了“两个安全期”的概念及协调安排方法。1995至1998年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配套技术研究阶段,研究制种区域与基地的选择,制种季节的安排,母本群体结构培养措施,制种纯度的监控技术等,获得了两系法杂交水稻高产保纯制种基本配套技术体系。5.2000年至2008年种子企业改制与制种技术改革摸索阶段。该阶段制种基地的落实逐步困难,三系与两系法杂交水稻新亲本和新组合迅速增多,制种技术难度加大。因此围绕制种基地的组织形式和制种技术改革进行探索,出现了少数大户承包制种形式,直播制种、抛秧制种、机械收割技术逐步增多,但制种产量与种子质量不平衡、不稳定。6.杂交水稻制种发展趋势: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逐步实施,农村人口将进一步减少,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型的制种技术已阻碍了杂交水稻制种的发展。因此,杂交水稻制种将朝着基地规模化、操作机械化、技术标准化方向发展。

陈蔚,谢保忠,王万福,周强[9](2009)在《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的技术与管理措施》文中认为阐述了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的技术与管理措施。在管水技术上,将以浅水灌溉为主改为节水灌溉;在施肥技术上,改"前轰"施肥为"稳促"施肥;在药剂防治病虫上,改花期过多用药为减少或避开在花期用药;在质量管理上,改因责任不明留下隐患为合同制种,强化质量意识,从而实现杂交稻制种优质、高产、稳产。

陈金节,张从合,周桂香,王合勤,丁显萍,高胜从,严志[10](2009)在《提高两系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的对策》文中研究指明两系杂交水稻在生产上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但其种子生产却存在较大的风险。从光温敏不育系自身特性及种子生产技术方面分析了影响两系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提高两系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的对策。

二、提高杂交稻种子质量的途径与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杂交稻种子质量的途径与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杂交水稻种子高活力形成机制及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种子活力的定义及其演变
    1.2 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
    1.3 种子活力的影响因素
        1.3.1 品种和制种组合
        1.3.2 种子生产地点
        1.3.3 种子发育期间的温度
    1.4 种子高活力形成的生理基础
        1.4.1 籽粒灌浆特性及淀粉积累特征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1.4.2 酶蛋白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1.4.3 种子活力代谢组和转录组的研究
    1.5 种子活力的生产调控措施
        1.5.1 栽插密度
        1.5.2 赤霉素的施用
        1.5.3 化学调控
    1.6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第2章 齐穗后温度变化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形成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点和制种组合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地点间齐穗后的温度
        2.2.2 室内条件下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差异分析
        2.2.3 大田条件下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差异分析
        2.2.4 齐穗后温度变化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2.3 讨论
        2.3.1 不同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对比分析
        2.3.2 齐穗后的温度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第3章 不同活力水平杂交水稻种子灌浆特性及淀粉积累特征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和制种组合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早授粉颖花和晚授粉颖花的种子活力
        3.2.2 不同活力水平种子的灌浆特性
        3.2.3 不同活力水平种子的淀粉含量
        3.2.4 不同活力水平种子的淀粉结构
    3.3 讨论
        3.3.1 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灌浆特征差异
        3.3.2 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淀粉含量和结构的差异
        3.3.3 杂交水稻强、弱势粒的种子活力
第4章 授粉后不同收获天数杂交水稻种子的代谢组和转录组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点和制种组合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4.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授粉后不同收获天数种子活力
        4.2.2 授粉后不同收获天数种子的抗逆能力
        4.2.3 不同制种地点授粉后20 d种子的代谢组分析
        4.2.4 不同制种地点授粉后20d种子的转录组分析
    4.3 讨论
        4.3.1 杂交水稻高活力种子的适宜收获期
        4.3.2 授粉后不同收获天数种子的抗氧化系统酶活力
        4.3.3 杂交水稻授粉后20 d种子的糖代谢途径
第5章 制种技术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调控效应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点和制种组合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三三三”制种技术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5.2.2 “三三三”制种技术对种子黄熟度的影响
        5.2.3 “三三三”制种技术对黄色籽粒和绿色籽粒种子活力的影响
    5.3 讨论
        5.3.1 “三三三”制种技术在杂交水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5.3.2 杂交水稻种子批中黄色籽粒和绿色籽粒种子活力的差异
        5.3.3 杂交水稻高活力种子收获的感官指标
        5.3.4 赤霉素养花的调控措施
第6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1.1 齐穗后的温度变化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形成的影响
        6.1.2 高活力杂交水稻种子的灌浆特性和淀粉积累特征
        6.1.3 高活力杂交水稻种子批中强、弱势粒的质量特征
        6.1.4 杂交水稻高活力种子的适宜收获期
        6.1.5 不同制种地点授粉后20 d籽粒的糖代谢途径
        6.1.6 “三三三”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调控效应
    6.2 创新点
        6.2.1 提出强、弱势粒的质量是种子批活力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
        6.2.2 应用组学视野明确了糖代谢是种子活力形成中的重要代谢途径
        6.2.3 初步阐明“三三三”杂交水稻高活力种子生产技术的机理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的基本分布特点
        2.1.1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时间变化趋势
        2.1.2 主要发文期刊
        2.1.3 主要研究人员和机构
        2.1.4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目标研究区域
    2.2 作物遗传构成及其经济研究
        2.2.1 遗传构成的一般概念
        2.2.2 关于作物遗传构成的经济研究
    2.3 遗传多样性及其经济影响研究
        2.3.1 经济研究中常用的遗传多样性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2.3.2 遗传多样性对作物生产影响的经济研究
    2.4 与品种改良和种业有关的制度建设
        2.4.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和改革
        2.4.2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制度建设
第3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3.1 研究思路
    3.2 遗传构成与遗传多样性概念的界定与测定方法
        3.2.1 遗传构成概念的界定
        3.2.2 种质资源的遗传贡献
        3.2.3 国外资源遗传贡献的测定方法
        3.2.4 遗传多样性的测定
    3.3 研究理论框架与模型
        3.3.1 研究的理论框架
        3.3.2 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品种改良的贡献模型
        3.3.3 种子产业改革和外国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模型
        3.3.4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产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3.4 研究数据
第4章 中国水稻的品种改良与推广应用
    4.1 中国水稻优良品种的改良
    4.2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4.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
        4.2.2 中国水稻品种的推广
    4.3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化
        4.3.1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经济性状变化
        4.3.2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抗虫性状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构成
    5.1 外来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5.1.1 外来水稻品种的引进
        5.1.2 外来种质资源的应用推广
    5.2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5.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5.2.2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
    5.3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遗传贡献的区域差异
        5.3.1 国际水稻研究所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3.2 日本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3.3 其他国家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
    6.1 种质资源与品种性状的关系
    6.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6.3 模型估计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单产的影响
    7.1 中国水稻单产变化
    7.2 研究模型和估计方法
    7.3 模型估计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8.1 中国水稻生产与遗传多样性
        8.1.1 中国水稻的遗传多样性
        8.1.2 遗传多样性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8.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8.3 模型估计结果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创新点
    9.4 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3)两系杂交稻制种风险及其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两系杂交稻制种的风险
    1. 1不育系育性敏感期遭遇连续低温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1. 2亲本之间对温度敏感程度差异明显
    1. 3近30 a 7月15日至8月15日出现日平均气温低于23. 5℃的概率
2两系杂交稻制种风险控制对策
    2. 1科学选用亲本
    2. 2合理选择基地和安排生育期
    2. 3注重生育期整齐一致群体的培植
    2. 4主动抗灾应变
    2. 5加强对两系杂交稻制种行业的管理

(4)江苏省稻、麦种子质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外种子质量控制与检验概况
        1.1.1 国外种子质量控制概况
        1.1.2 国外种子质量检验概况
    1.2 我国种子质量控制与检验概况
        1.2.1 我国种子质量控制概况
        1.2.2 我国种子质量检验概况
    1.3 我国水稻种子质量概况
    1.4 我国小麦种子质量概况
    1.5 江苏稻麦种子生产供需概况
        1.5.1 江苏制种区位优势
        1.5.2 江苏水稻种植概况
        1.5.3 江苏小麦种植概况
    1.6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目的
        1.6.3 研究意义
    1.7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测定方法
        2.2.1 净度分析
        2.2.2 发芽试验
        2.2.3 水分测定
        2.2.4 品种纯度和真实性鉴定
    2.3 分析方法
第三章 江苏水稻种子质量状况研究
    3.1 抽检水稻样品的品种类型分析
    3.2 抽检水稻样品的种子质量分析
        3.2.1 抽检水稻样品的净度分析
        3.2.2 抽检水稻样品种子水分含量分析
        3.2.3 抽检水稻样品的发芽率分析
        3.2.4 水稻样品的种子真实性和品种纯度检测结果分析
        3.2.4.1 水稻样品种子真实性SSR分子检测技术研究
        3.2.4.2 部分真实性有问题水稻样品真实性分子鉴定
        3.2.4.3 抽检水稻样品品种纯度田间种植鉴定
第四章 江苏小麦种子质量分析
    4.1 抽检小麦样品的品种类型
    4.2 抽检小麦样品种子质量分析
        4.2.1 抽检小麦样品净度的分析
        4.2.2 抽检小麦样品的种子水分
        4.2.3 抽检小麦样品的种子发芽率
        4.2.4 不同类型小麦样品的真实性和品种纯度结果分析
第五章 小结与讨论
    5.1 小结
        5.1.1 江苏水稻种子质量现状
        5.1.2 江苏小麦种子质量现状
    5.2 讨论
        5.2.1 江苏省种子质量成因
        5.2.2 利用分子标记法鉴定品种真实性的关键技术
        5.2.3 保障和提高江苏稻麦种子质量的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我国杂交稻种子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质量管理基本理论
        1.2.2 我国种业质量管理体系
        1.2.3 国外发达国家种业质量管理体系
        1.2.4 国外种业质量管理模式
        1.2.5 我国种业质量管理模式
        1.2.6 杂交稻种子质量管理研究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课题主要研究思路
第二章 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分析与构建
    2.1 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对种子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2.2 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架构分析
    2.3 杂交稻种子生产原理
        2.3.1 三系杂交稻种子生产原理
        2.3.2 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原理
        2.3.3 一系杂交稻的设想
    2.4 杂交稻制种技术
        2.4.1 杂交稻制种形式与产量影响因素
        2.4.2 杂交稻制种一般生产流程
        2.4.3 特殊类型杂交稻制种技术要点
    2.5 杂交稻亲本繁种技术
        2.5.1 三系不育系繁种技术
        2.5.2 两系不育系繁种技术
        2.5.3 恢复系、保持系繁种技术要点
第三章 杂交稻种子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3.1 杂交稻种子质量内涵研究
        3.1.1 杂交稻种子质量概念
        3.1.2 杂交稻种子质量强制性要求
        3.1.3 杂交稻种子消费者对杂交稻种子质量附加要求
    3.2 影响杂交稻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
        3.2.1 从业人员素质差
        3.2.2 杂交稻种子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不高
        3.2.3 杂交稻种子纯度鉴定周期太长
        3.2.4 亲本纯度差
        3.2.5 机械混杂
        3.2.6 生物学混杂
        3.2.7 品种分离
        3.2.8 基因突变
        3.2.9 生产技术失当
        3.2.10 种子检验工作无法及时、快速、准确开展
        3.2.11 贮藏、加工条件差
    3.3 种子质量控制主要技术措施
        3.3.1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3.3.2 强化杂交稻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3.3.3 加快杂交稻种子纯度快速测定技术的研究和运用
        3.3.4 把亲本提纯复壮作为质量控制核心措施来抓
        3.3.5 严格隔离是杂交稻种子质量控制关键点
        3.3.6 严格去杂保纯是杂交稻种子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
        3.3.7 采用合适的种子生产技术是质量控制措施的重要补充
        3.3.8 严把种子收购质量关
        3.3.9 质量检验要及时、快速、准确
        3.3.10 加强种子工程建设,提升种子质量档次
第四章 杂交稻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发展对策研究
    4.1 杂交稻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分析
        4.1.1 相关政策法规比较完善
        4.1.2 新的更公正的种业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基本完成
        4.1.3 质量监督抽查是当前市场质量监管的主要形式
        4.1.4 对杂交稻种子生产实行行政许可制度
        4.1.5 对杂交稻新品种实行品种审定制度
        4.1.6 对从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4.1.7 对杂交稻包装种子实行标签管理制度
    4.2 当前杂交稻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杂交稻品种审定把关不严
        4.2.2 杂交稻种子质量监管对象"小、散、多",难于监管
        4.2.3 杂交稻种子质量监管机构检测设备落后、网络体系不完善
        4.2.4 杂交稻种子质量认证工作进展缓慢
        4.2.5 检测技术手段落后导致杂交稻种子质量监管不到位
        4.2.6 质量监管机构重市场监督抽检,轻产前、产中质量监控
    4.3 当前杂交稻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发展对策
        4.3.1 严把杂交稻品种审定关
        4.3.2 追根溯源,抓住重点对象进行监管
        4.3.3 加大投入,强化杂交稻种子质量监管机构软、硬件建设
        4.3.4 加快实施杂交稻种子质量认证制度
        4.3.5 大力发展DNA指纹技术在杂交稻种子质量监督管理中的应用
        4.3.6 建立制度,加强杂交稻种子产前、产中质量监管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1 企业自控、种子立法、官方监督是杂交稻种子质量管理研究的三大主线
    5.2 构建了一套简约实用的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
    5.3 形成了一系列涵盖主要方面的杂交稻种子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5.4 提出了当前杂交稻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的重点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一) 关于杂交水稻技术分时段的发展研究的着述
        (二) 关于杂交水稻育种理论与技术的专业着述
        (三) 关于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文献着述
        (四) 关于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及其技术推广的文献着述
        (五) 关于对袁隆平的研究
        (六) 关于各类媒体的科技新闻报道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 历史文献法
        (二) 历史逻辑法
        (三) 统计分析法
        (四) 实地调查访谈法
    五、创新与研究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研究不足
第一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进程
    第一节 水稻杂种优势与雄性不育
        1.1 杂种优势理论研究概况
        1.2 水稻雄性不育性研究概况
    第二节 三系配套技术
        2.1 三系配套技术思路的确立
        2.2 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性的选育
        2.3 三系配套技术的完善与发展
    第三节 两系配套技术
        3.1 温光敏核不育研究概况
        3.2 两系法制种程序及其优越性
    第四节 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
        4.1 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
        4.2 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
        4.3 超级稻选育概况
        4.4 绿色超级稻——水稻育种新概念
第二章 中国杂交水稻学科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学科队伍的发展与科研激励
        1.1 两院院十是学术团队的核心力量
        1.2 从科研协作中成长起来的学术中坚
        1.3 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的育种专家
        1.4 快速成长的中青年学者
        1.5 科研激励
    第二节 学术研究机构的发展
        2.1 从课题组到协作组
        2.2 从省级研究机构到国家研究中心
        2.3 分中心机构的建立
        2.4 其他科研机构概况
    第三节 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
        3.1 第一阶段:朦胧意识期
        3.2 第二阶段:自觉认识期
        3.3 第三阶段:整体把握期
        3.4 第四阶段:综合发展期
第三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及其产业化
    第一节 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
        1.1 在试验、示范中积累经验
        1.2 在徘徊调整中稳妥发展
        1.3 在体系完善中全面推广
        1.4 在模式转变中稳定发展
        1.5 超级稻推广
    第二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进程
        2.1 指令性计划发展时期
        2.2 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时期
        2.3 市场化产业模式全面发展时期
        2.4 杂交种子繁制体系的发展
    第三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 解决科研与市场分离状况,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融合
        3.2 解决经营无序状态,保证杂交种子质量
        3.3 打破种子区域封锁,宏观调控供求失衡
        3.4 发挥技术领先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第四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外的推广
    第一节 技术交流与技术培训
        1.1 与国际水稻所(IRRI)的合作研究与启示
        1.2 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
        1.3 国际培训概况
    第二节 技术转让与技术开发
        2.1 对美国的技术转让与合作
        2.2 与印度的技术合作开发
        2.3 与印度尼西亚的技术合作开发
        2.4 与马来西亚等国的技术初步合作
    第三节 技术贸易与边境贸易
        3.1 对越南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3.2 对菲律宾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第四节 经济援助与技术支持
        4.1 对巴基斯坦的技术支持
        4.2 对缅甸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4.3 对孟加拉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4.4 对非洲大陆的技术援助
第五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明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政治与经济需要的动因分析
        1.1 政治需要的推动
        1.2 经济需要的推动
    第二节 文化动因与饥饿启迪
        2.1 悠久的稻作历史
        2.2 传统文化的动因
        2.3 饥饿的启迪
    第三节 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
        3.1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3.2 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激励
        3.3 科研大协作的制度创新
    第四节 技术发明的内在动因
        4.1 无性杂交的尝试
        4.2 “人工去雄”方法的瓶颈
        4.3 品种间杂交育种的困惑
        4.4 远缘杂交方面的探索
第六章 “杂交水稻之父”的主要贡献
    第一节 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1.1 对自然的感悟力是袁隆平科学风格形成的基础
        1.2 个性心理是成就袁隆平科学风格的重要因素
        1.3 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直接塑造了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1.4 创新意识是袁隆平科研创新的逻辑起点
        1.5 科研实践是袁隆平科学风格的外在表现
    第二节 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
        2.1 三系配套理论及其技术规范的构建
        2.2 完整地提出了“袁隆平思路”
        2.3 构建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路线
        2.4 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
    第三节 在科研方法上的主要贡献
        3.1 在科研实践中强化了观察和实验作用
        3.2 在技术创新中对逐步逼近法的运用
        3.3 在技术思路上的突破与类比联想法的妙用
        3.4 在科研实践中重视对直觉和灵感的把握
    第四节 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1 巨大的经济效益
        4.2 显着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一) 专着类
    (二) 论文类
    (三) 学位论文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立项
致谢

(7)当前我国杂交稻种业质量监督管理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杂交稻种业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分析
    1.1 相关政策法规比较完善
    1.2 新的更公正的种业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基本完成
    1.3 质量监督抽查是当前市场质量监管的主要形式
    1.4 对杂交稻种子生产实行行政许可制度
    1.5 对杂交稻新品种实行品种审定制度
    1.6 对从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1.7 对杂交稻包装种子实行标签管理制度
2 当前我国杂交稻种业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杂交稻品种审定把关不严
    2.2 杂交稻种业质量监管对象“小、散、多”, 监管难度大
    2.3 杂交稻种业质量监管机构检测设备落后、网络体系不完善
    2.4 杂交稻种业质量认证工作进展缓慢
    2.5 检测技术手段落后导致杂交稻种业质量监管不到位
    2.6 质量监管机构重市场监督抽检, 轻产前、产中质量监控
3 当前我国杂交稻种业质量监督管理发展对策
    3.1 严把杂交稻品种审定关
    3.2 追根溯源, 抓住重点对象进行监管
    3.3 加大投入, 强化杂交稻种业质量监管机构软、硬件建设
    3.4 加快实施杂交稻种子质量认证制度
    3.5 大力发展DNA指纹技术在杂交稻种业质量监督管理中的应用
    3.6 建立完善制度, 加强杂交稻种子产前、产中质量监管

(8)中国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研究与实践及其发展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三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
    1.1 三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摸索与实践
    1.2 三系法杂交水稻制种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1.2.1 父母本群体构建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1.2.2 父母本花期相遇程度及协调技术研究与实践
        1.2.3 父母本花时吻合程度及调节的应用
        1.2.4 喷施“九二○”改良母本异交态势
    1.3 三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提升
        1.3.1 制种季节安排与基地选择研究
        1.3.2 “一期父本”制种技术研究
        1.3.3 对亲本制种特性的掌握
        1.3.4 除杂保纯技术
        1.3.5 制种田病虫害防治技术
    1.4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推广及徘徊阶段
        1.4.1 三系法高产制种技术的推广占主导地位
        1.4.2 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研究占主导地位
        1.4.3 中国种业体制改革期出现的制种技术研究暂停现象
2 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2.1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研究起步阶段
    2.2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配套技术研究阶段
    2.3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深入研究阶段
        2.3.1 对两系亲本制种特征特性的掌握
        2.3.2 对不育系育性转换规律的认识
        2.3.3 对制种基地的选择及常年气候变化规律的了解
        2.3.4 对制种基地水源、土质状况的熟悉
        2.3.5 两系制种两个安全期的确定
        2.3.6 两系制种亲本的含杂特点及除杂保纯技术
        2.3.7 两用核不育系制种防止育性波动的五大技术措施的完善
3 中国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发展趋势分析及其模式设想
    3.1 中国杂交水稻制种面临的问题
        3.1.1 制种基地分布发生转移,制种主体发生转变
        3.1.2 制种基地规模小,稳定性差
        3.1.3 制种基地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3.1.4 制种风险增大,农户制种比较效益降低
        3.1.5 基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种管理难度加大
    3.2 中国杂交水稻制种的发展方向及其对策
        3.2.1 中国杂交水稻制种的发展方向
        3.2.2 中国杂交水稻制种的发展对策
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的技术与管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管水技术上, 改浅水灌溉为主为节水灌溉
2 在施肥技术上, 改“前轰”施肥为“稳促”施肥
    2.1 在技术路线上, 改主攻穗数为采取穗粒兼顾的节肥优质高产稳产途径
    2.2 在施肥量上, 改“高氮高磷钾”施肥为“适氮高磷钾”施肥
    2.3 在各次肥料施用比例上, 改“前促一轰头”为“平稳促进”施肥
3 在药剂防治病虫上, 改花期过多用药为减少或避开在花期用药
4 在质量管理上, 改因责任不明留下隐患为合同制种, 强化质量意识

(10)提高两系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提高种子质量是发展两系杂交稻的关键
2 影响两系杂交稻种子质量的因素
    2.1 不育系自身的因素
    2.2 种子生产的因素
        2.2.1 制种基地局限, 对不同生态区制种基地的气候条件了解不够
        2.2.2 父母本抽穗扬花期安排不当
        2.2.3 花期相遇程度对两系杂交稻制种质量有明显影响
        2.2.4 安全制种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
3 提高种子质量的对策
    3.1 选育育性稳定的不育系并掌握不育系的特征特性
    3.2 制定光温敏核不育系原种生产技术
    3.3 科学安排光温敏核不育系繁殖时间
    3.4 选择适宜制种基地, 分散制种风险
    3.5 抽穗扬花授粉期的安排及配套技术措施
    3.6 严格执行种子生产技术
    3.7 建立制种档案, 严格执行花期母本育性跟踪
    3.8 加强种子质量监测
4 对两系杂交水稻种子经营的思考
    4.1 组合要上量
    4.2 风险承受能力
    4.3 基地的布局
    4.4 开展杂交稻制种保险
    4.5 寻求政策支持

四、提高杂交稻种子质量的途径与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杂交水稻种子高活力形成机制及调控技术研究[D]. 王晓敏.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2]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D]. 石晓华. 北京理工大学, 2017
  • [3]两系杂交稻制种风险及其控制[J]. 滕烜,江玲,王春明,万建民. 杂交水稻, 2015(06)
  • [4]江苏省稻、麦种子质量分析研究[D]. 于晓岳. 扬州大学, 2015(03)
  • [5]我国杂交稻种子质量管理研究[D]. 毛一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6)
  • [6]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D]. 李晏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7]当前我国杂交稻种业质量监督管理发展对策研究[J]. 毛一剑,李春生,张小惠. 中国稻米, 2010(06)
  • [8]中国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研究与实践及其发展趋势分析[D]. 肖华伟. 湖南农业大学, 2009(S1)
  • [9]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的技术与管理措施[J]. 陈蔚,谢保忠,王万福,周强. 杂交水稻, 2009(06)
  • [10]提高两系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的对策[J]. 陈金节,张从合,周桂香,王合勤,丁显萍,高胜从,严志. 杂交水稻, 2009(04)

标签:;  ;  ;  ;  ;  

提高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的途径和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