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一、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尤兴正[1](2021)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文中指出目的试验将观察与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月经性偏头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月经性偏头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与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做了对比,观察组的疼痛程度在治疗后的3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均低于同时间段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50%),P <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月经性偏头痛临床效果显着,是促使患者疼痛症状尽快消失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亦乐[2](2021)在《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选取结筋病灶点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运用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选取结筋病灶点针刺的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观察治疗前后及随访1个月的疼痛各维度自我评价及颈椎活动度的改善情况,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个可行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为自身前后对照,对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19例颈源性头痛患者进行研究。治疗点的选择为目标肌肉肌腹处的结节、条索或压痛点。通过望诊及触诊,可选择的目标肌肉为较紧张一侧的的头后大直肌、对侧头下斜肌,乳突位置较后一侧的头下斜肌、对侧胸锁乳突肌及肩峰端较高侧的上斜方肌。针刺时,以押手固定进针点局部皮肤,刺手持0.25×40mm毫针快速刺入皮肤,针刺效果以目标肌肉跳动、医者手下肌肉紧张度降低为度,达到效果后即行出针。每位患者1周治疗2次,每次间隔1-3天,治疗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次后、治疗4次后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的随访对患者进行简化McGill问卷评分和颈椎活动度(ROM)评分,对比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对所有得到的数据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得结果P<0.05即表明所得到的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若P<0.01,则表明所得结果具有显着的统计学上的差异。研究结果:1.治疗前与治疗2次后在简化McGill问卷总分上比较:治疗2次后较治疗前简化McGill问卷总分减少,且两组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本疗法在治疗2次后已对颈源性头痛患者头痛总体情况产生显着疗效。2.治疗前与治疗2次后在简化McGill问卷各分维度评分上比较:治疗2次后较治疗前简化McGill问卷各分维度评分均有减少,且各组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本疗法在治疗2次后对颈源性头痛患者头痛各维度情况已产生显着疗效。3.治疗前与治疗2次后在颈椎ROM评分上比较:治疗2次后较治疗前颈椎ROM评分减少,且两组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本疗法在治疗2次后对颈源性头痛患者的颈椎活动度已产生显着疗效。4.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在简化McGill问卷总分上比较:治疗结束后较治疗前简化McGill问卷总分减少,且两组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本疗法在治疗4次后对颈源性头痛患者头痛总体情况具有显着疗效。5.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在简化McGill问卷各分维度评分上比较:治疗结束后较治疗前简化McGill问卷各分维度评分均有减少,且各组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本疗法在治疗4次后对颈源性头痛患者头痛各维度情况具有显着疗效。6.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在颈椎ROM评分上比较:治疗结束后较治疗前颈椎ROM评分减少,且两组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本疗法在治疗4次后对颈源性头痛患者的颈椎活动度具有显着疗效。7.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价:在治疗4次后,简化McGill问卷总分总有效率达到94.7%,愈显率达到89.5%。8.随访效果评估:相比于治疗4次后,治疗结束1个月时的简化McGill问卷感觉维度、情感维度、PPI评分均有上升,但二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疗法在上述三个维度上的疗效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有所减退,但减退不明显;VAS评分、颈椎ROM评分与治疗4次后持平,二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疗法在疼痛程度及颈椎活动度上的疗效可持续至少1个月;简化McGill问卷总分相比治疗4次后有所上升,且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疼痛的总体评估上,本疗法的疗效在治疗结束1个月后有所减退。研究结论:1.基于颈部结构选取结筋病灶点针刺疗法是基于中医经筋理论和人体解剖学提出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方法,该方法对于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疼痛及颈部活动度均有显着疗效。2.该疗法对于患者疼痛自我评价的各维度均有显着疗效。3.该疗法治疗2周共4次后,对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颈椎活动度的改善效果可持续至少1个月;对于患者对疼痛自我评价的感觉维度、情感维度和现时疼痛程度的改善效果在1个月后有所减退。

仪凡[3](2021)在《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治疗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项研究通过对口服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对瘀血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该治疗方案对偏头痛症状及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估口服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是否可以提高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缩短治疗疗程,降低复发率,为中医内外合治偏头痛提供临床依据,丰富偏头痛的中医治疗方案。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要求的64例血瘀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试验组32例患者予口服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口服加减血府逐瘀汤,均治疗4周。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头痛积分、VAS评分、头痛发作天数减半率、偏头痛结局PRO评分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变化,以此评价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基本资料:去除剔除和脱落病例4例,本研究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血瘀型偏头痛患者共6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组成、年龄分布、病程分布、职业性质、头痛严重程度、头痛积分、偏头痛结局PRO评分、中医证候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值均>0.05,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头痛积分:两组治疗后偏头痛各项积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减少,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试验组在头痛次数、头痛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方面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头痛发作天数减半率:试验组头痛发作天数减半率为80.00%,对照组头痛发作天数减半率为56.67%。经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试验组减少头痛发作天数的作用优于对照组。偏头痛结局PRO评分:两组偏头痛结局PRO各项积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在头痛情况、躯体症状两方面的改善程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各项主症积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显着减少,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对痛如锥刺、面色晦暗方面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疾病临床疗效:试验组治愈9例,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经秩和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0%。经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试验组改善血瘀型偏头痛中医证候的总体疗效更佳。停药4周后随访:两组头痛积分、头痛发作天数减半率、偏头痛结局PRO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等,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两组在改善头痛情况、提高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血瘀型中医证候方面均有良好的维持疗效,且试验组维持疗效优于对照组。研究结论1.口服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和口服加减血府逐瘀汤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改善血瘀型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情况和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治疗效果。2.口服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较单纯口服中药更能缓解血瘀型偏头痛患者发作强度,减少头痛发作天数、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减轻伴随症状,对偏头痛疾病的总体疗效更优。3.生活质量方面:口服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对血瘀型偏头痛患者头痛情况、躯体症状、精神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改善程度优于单纯口服血府逐瘀汤。4.口服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对血瘀型偏头痛患者在头痛、痛处固定,以及舌下脉络青紫、迂曲或怒张方面的中医证候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体疗效更优。5.两种治疗方案对血瘀型偏头痛患者均有良好的维持疗效,总体疗效较治疗4周后更优,并且口服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维持疗效优于单纯口服血府逐瘀汤。6.总体来说,口服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毛志轩[4](2020)在《辣椒素薄荷油乳剂辅助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辣椒素薄荷油乳剂(蠲痛膏)风池穴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急性偏头痛,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急性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纳入于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来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头痛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急性偏头痛患者共72例,采用采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蠲痛膏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药物选择依据《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中急性偏头痛患者用药,为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蠲痛膏风池穴穴位贴敷治疗。穴位贴敷方案:患者取坐位,头向前倾,充分暴露风池穴周边皮肤,并清洁局部皮肤,而后将蠲痛膏均匀贴敷于双侧风池穴皮肤处,每次贴敷3-4小时,每天一次。用药方案:药物选用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口服5mg,每日一次。主要观察指标是2小时无痛人数和最令人烦恼的一项偏头痛相关伴随症状2小时缓解人数,次要观察指标包括2小时头痛缓解人数、2-24小时持续无痛人数、2-24小时头痛持续缓解人数、起效时间及治疗前后VAS评分和中医症候积分。并在治疗中观察其安全性,记录所发生的的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了3例,对照组脱落了1例,最终有68例患者顺利完成本次临床研究,其中治疗组33例(男7例,女26例),对照组35例(男10例,女25例)。结果:1、共有68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51例)完成了本次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家族史、是否有先兆、头痛的部位、头痛的性质、头痛的病程、头痛的程度、头痛的频率、头痛发作时伴随症状、发作时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前VAS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对照组总有效率57.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经治疗后2小时无头痛发作的人数及最令人烦恼的偏头痛相关伴随症状2小时缓解人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4、次要观察指标:(1)治疗组经治疗后2小时疼痛缓解人数、2-24小时头痛持续缓解人数、2-24小时持续无痛人数及起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2)VAS评分:两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对比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3)中医症候积分: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与同组治疗前对比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5、在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在恶心、口干、头晕、疲劳等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无意义(P>0.05)。在安全性方面,治疗组有3例患者出现皮肤轻度灼热感,经过局部物理降温处理后症状逐渐消失,两组在局部及全身反应方面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探究了辣椒素薄荷油乳剂(蠲痛膏)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对急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相比于单纯口服西药治疗,联合蠲痛膏穴位贴敷治疗能更快的改善急性偏头痛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患者的伴随症状、缩短止痛起效时间、降低中医症候积分,且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在临床中不失为一种有效地治疗手段,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张宝亮,高蕾,申志光,毕洁瑞,朱红,韩智恩,董金霞[5](2020)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PPARs的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临床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对于偏头痛症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其对于人血清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家族(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PPARs)水平变化的实际影响。方法将该院2016年2—8月间收治的偏头痛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25例,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治疗)、对照组(25例,服用中成药红龙镇痛片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用药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的PPARs含量。结果①治疗1个疗程后,实验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2.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8.0%(χ2=4.500,P=0.034<0.05)。②用药期间,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为4.0%,略低于对照组的12.0%,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的PPARα、PPARβ、PPARγ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PARs含量均出现增加,而实验组患者血清PPARα、PPARβ、PPARγ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912、4.295、5.665,P=0.000<0.05)。结论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另外,这种疗法还能有效激活PPARs水平从而调节机体免疫、代谢功能、降低偏头痛复发频次。

赵轶[6](2019)在《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三个关键问题的文献分析与数据挖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偏头痛是以一侧头部疼痛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疾病,针刺疗法作为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之一,已经广泛运用于偏头痛的临床治疗。那么首先针刺治疗偏头痛是否切实有效?其次如果有效,基于中医辨证的高频腧穴有哪些?第三,针刺基本补泻手法的施用与否,是否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所以,对这三个问题进行研究就显得极其必要。这样就能系统解决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上的关键问题,就能为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依据。目的:1.对比针刺与西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与副作用,评价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统计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偏头痛的穴位使用频次,总结高频腧穴使用规律;3.对不同针刺补泻手法治疗不同证型偏头痛的疗效进行数据挖掘研究,评估补泻手法对偏头痛疗效的影响。方法:中文数据库检索,以“针刺”“偏头痛”为主题词,检索数据库范围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数据库;英文数据库检索,以“acpuncture”“migraine”为主题词,检索数据库范围包括Pubmed、Medline、OVID、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2000年01月~2018年12月(19年)。1.将针刺治疗偏头痛近19年期间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2.检索近19年期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相关文献,将文献中的腧穴处方按偏头痛的三类证型进行分类归纳(肝阳上亢型、痰湿偏盛型、瘀血阻络型),对三个证型的穴位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并对腧穴-经络的关联性、特定穴使用情况以及腧穴部位进行统计并分析;3.对19年期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相关文献的针刺补泻情况进行归纳整理,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针刺补泻(提插、捻转)对偏头痛的疗效是否会产生影响。结果:1.单纯针刺与西药对比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1)针刺组VS西药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偏头痛有效;(2)针刺组VS西药组不良反应情况的Meta分析中,在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方面,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疲劳/乏力、嗜睡及总体不良反应方面,针刺组与西药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组。2.针刺治疗偏头痛腧穴使用频次的数据挖掘研究结果显示:(1)辨病选穴:穴位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前5位)为风池(87),其次为率谷(77),太阳(68),百会(40)、合谷(32)。辨证选穴:肝阳上亢型: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前5位)为太冲(90),行间(41),阳陵泉(41),太溪(34),丘墟(29)。痰湿偏盛型: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前5位)为丰隆(106),阴陵泉(38),中脘(34),足三里(21),内关(7)。瘀血阻络型: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前5位)为血海(57),膈俞(49),三阴交(37),合谷(30),太冲(18)。总体穴位(主穴+配穴):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前5位)为太冲(132),风池(126),率谷(102),丰隆(108),太阳(86)。(2)腧穴-经络关联分析:纳入的161篇文献中,针刺治疗偏头痛的腧穴处方中,所有的腧穴共涉及14条经络,其中常用经络(前5位)为足少阳胆经(450),足厥阴肝经(182)、足阳明胃经(180)、手少阳三焦经(164)、足太阴脾经(163)。(3)特定穴关联分析:特定穴使用频次最高的是交会穴(585),其次是五输穴(514)、原穴(279)、络穴(206)、八会穴(142)。(4)腧穴部位关联分析:以头面颈项部最多(32),其次为下肢部(24)、上肢部(12)、背部(2)、胸腹部(2)。3.针刺补泻手法治疗偏头痛疗效差异的数据挖掘研究结果显示:无论从总体来看还是从辨证分型来看,明确补泻与明确不补泻的疗效比较,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符合纳入标准的38篇文献中,存在13.16%(5/38)的文献均未对补泻手法进行具体描述报道的情况。结论:1.从针刺疗效角度评估:针刺治疗偏头痛是有效且安全的。2.从穴位使用角度分析:(1)针刺治疗偏头痛时,辨病选穴以风池、率谷、太阳、百会、合谷为主;辨证选穴时,肝阳上亢型以太冲、行间、阳陵泉、太溪、丘墟为主;痰湿偏盛型以丰隆、阴陵泉、中脘、足三里、内关为主;瘀血阻络型以血海、膈俞、三阴交、合谷、太冲为主;(2)重视阳经在针刺治疗偏头痛中的作用,尤以少阳经为主;(3)重视特定穴在针刺治疗偏头痛中的作用;(4)重视局部取穴和远端取穴相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1)从补泻手法角度评价:(1)是否采用针刺补泻手法(主要是提插和捻转单式补泻手法)对不同证型偏头痛疗效影响可能有限;(2)有关针刺补泻手法的临床研究文献报道需要进一步规范。

卢娟[7](2019)在《四物逍遥散治疗经行头痛肝郁血虚证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四物逍遥散治疗经行头痛肝郁血虚证的临床观察,以明确该合方的治疗效果及相对优势,为以后临床辨证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及临床研究提供方向。方法: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正望教授门诊期间,符合西医月经性偏头痛中单纯月经性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中医为经行头痛肝郁血虚证的相关患者,经分析后纳入60份病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四物逍遥散)、对照组(布洛芬缓释胶囊)各30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停药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头痛总积分及中医单项症状变化情况,并随访3个月经周期观察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程度、中医证候积分、总积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齐同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头痛总积分亦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止痛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单项症状月经量少、头晕眼花、乳房胀痛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其他中医症状方面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且治疗组能有效减少本病的复发率(P<0.05)。结论:四物逍遥散及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于经行头痛肝郁血虚证患者均有一定临床疗效,两者均能达到止痛效果,但四物逍遥散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优于布洛芬缓释胶囊。四物逍遥散能有效降低本病复发率,有着较好的远期疗效,且临床用药安全,无不良事件发生。

朱鸣洲[8](2019)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躯体灌注和心率影响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篇文章目的是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躯体组织灌注和心率的影响,以探索其临床治疗机制。方法收集需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患者共23人,共113次,以出现Homer综合征作为阻滞成功的标志,在阻滞前、阻滞后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时分别测量双侧指尖血流灌注指数,掌心温度,鼓膜温度,心率及指脉氧。采用SPSS 22.0以LSD-t检验、t检验或Frienman M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分别用阻滞后各时间点数值与阻滞前及同时点对侧数值相比较进行评估。结果通过采集分析共成功进行110次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结果显示,与阻滞前相比,阻滞侧各时间点测量PI值均显着升高,并于20min时到达峰值(P<0.01)。阻滞侧上肢末梢温度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后显着升高,各时间点阻滞前差异显着(P<0.01),对侧上肢末梢温度则变化不明显(P>0.05)。鼓膜温度各时间点阻滞侧及对侧均较阻滞前无明显差异(P>0.05)。左侧及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时心率在阻滞前后差异均不显着(P>0.05)。行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时阻滞前后脉氧变化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行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时在第20min时脉氧较阻滞前有升高(P<0.05),与右侧同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后阻滞侧颜面部及上肢灌注增加,相应支配区域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且外周温度及灌注指数的变化可用于判断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成功。虽然发出部分交感神经纤维支配心脏,但对心率几乎没有影响,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作为安全的治疗方法被广泛运用。

孙璐璐[9](2019)在《太阳穴刺血治疗偏头痛量效关系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将利用太阳穴刺络放血治疗偏头痛,通过控制不同的放血量,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予以评分,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的血流速度变化情况、头痛指数的变化,了解不同的放血量对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的影响,从而探讨放血量的多少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为临床更好的运用刺血疗法治疗偏头痛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依据不同的放血量随机分为3个放血量组(A、B、C组),每组各20例。三组操作方法一致,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使患者坐位保持放松状态,先按揉拍打患侧太阳穴使局部皮肤潮红,然后用1%碘伏常规消毒,以左手拇指及食指固定穴位周围皮肤,使太阳穴充分暴露,右手持三棱针快速点刺,然后再用火罐迅速拔于刺血处,根据分组要求,即A组放血量小于2ml,B组放血量25ml,C组放血量610ml时取下火罐并压迫止血。治疗疗程:每周1次,3周为一个治疗疗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经颅多普勒(TCD)的平均血流速度变化、头痛指数的变化,统计各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偏头痛缓解与改善情况,评价刺血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与放血量的关系。结果1.一般资料研究:三组患者治疗前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组内治疗前后比较:A组、B组、C组三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TCD各动脉血流速度、头痛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差异性显着(P<0.05)。3.组间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三组患者的VAS评分、TCD各动脉血流速度、头痛指数值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B组的各项指标较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C组的各项指标较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C组较A组各项指标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P<0.01)。结论1.刺血疗法可以明显改善偏头痛患者临床症状;2.在一定放血量范围内(10ml),放血量与临床疗效呈正相关。

李岩[10](2018)在《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推拿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文献研究,探讨推拿在偏头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特点与不足,总结推拿用穴、推拿手法、施术部位、推拿联合疗法等临床应用规律,以期更好的指导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提高治疗效果,为推拿治疗偏头痛的研究,提供文献理论借鉴。通过临床观察发作期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SF-MPQ评分、MSQ评分、相关血管活性物质5-HT、SP和CGRP的含量表达及TCD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评价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对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期探讨其镇痛抗炎的神经、血管机制。方法:文献研究应用中医文献学和数据挖掘的研究方法对2018年1月1日以前CNKI收录发表的推拿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通过人工筛除与本研究无关的文献,对纳入研究的临床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类偏头痛的推拿用穴、推拿手法、施术部位、联合疗法、诊断标准、观察指标、疗效标准等资料,建立数据库,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统计分析。临床研究参考本文献研究的相关研究指标,对符合纳入的96例确诊为偏头痛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1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刺法治疗)、推拿组(推拿治疗)、针刺组(疏肝调神针刺法治疗)三组,每组32人。所有纳入病例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发作期偏头痛患者临床症状积分、SF-MPQ评分、MSQ评分、血浆5-HT、SP、CGRP的含量以及TCD示颅内主要动脉(ACA、MCA、PCA、BA、VA)的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s)的变化情况,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文献研究中偏头痛的推拿临床应用穴位共计96个,其中经穴91个,奇穴5个;推拿手法共50种,其中复合手法23种,单一手法27种;推拿治疗偏头痛的联合治疗方法共17种,涉及15种诊断标准,涉及引用5种疗效判定标准,11种疗效观察指标。2.临床研究一般资料比较: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各组临床症状积分、SF-MPQ得分、MSQ得分、血浆5-HT、SP、CGRP的含量以及ACA、MCA、PCA、BA、V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等各项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各组间具有可比性。3.总有效率比较: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治疗偏头痛的总显效率(87.5%)高于推拿组(71.9%)和针刺组(65.6%),且总有效率(93.6%)亦高于推拿组(81.3%)和针刺组(7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临床症状积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经过4周治疗后观察组、针刺组、推拿组三组患者在头痛发作的次数、头痛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各项评定指标上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的改善优于针刺组和推拿组(P<0.01)。5.SF-MPQ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SF-MPQ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显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组间两两比较,治疗后的PRI感觉评分和PRI情感评分,观察组和推拿组的改善均优于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的VAS评分和PPI评分及SF-MPQ总评分,观察组的改善均优于针刺组和推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MSQ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的MSQ评分均显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观察组的改善优于针刺组和推拿组(均P<0.05)。7.血浆5-HT、SP、CGRP的含量表达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血浆5-HT、SP、CGRP的含量均显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组间两两比较,观察组血浆5-HT、SP和CGRP的改善情况均优于针刺组和推拿组(均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TCD血流速度比较:与治疗前比较,Vs主要表现为增快的三组患者治疗后各动脉的Vs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MCA、ACA、BA、VA的下降情况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s主要表现为减慢的三组患者治疗后各动脉的Vs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MCA、ACA的升高情况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TCD表现为Vs增快的组间比较,观察组MCA、ACA、BA、VA的改善优于针刺组和推拿组(均P<0.05),TCD表现为Vs减慢的的组间比较,观察组MCA、ACA的改善均优于针刺组和推拿组(均P<0.05)。结论:1.推拿治疗偏头痛手法种类丰富,疗效可靠,患者接纳度高,优势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能够减少头痛发作的次数,缩短头痛发作持续的时间,降低疼痛的强度,有效缓解头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还能降低异常升高的MCA、ACA、BA、VA等动脉的血流速度,提高异常缓慢的MCA、ACA的血流速度,实现对脑血流的双向调节,从而改善脑灌注。并能减少血管活性肽类物质5-HT、SP和CGRP的释放,调节外周血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含量,促使血管恢复正常舒缩功能,对偏头痛具有镇痛作用和治疗效果。3.推拿、疏肝调神针法以及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三种不同治疗方法对偏头痛患者均有治疗作用,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作为一种联合治疗方法,既能发挥针刺、推拿的不同作用,又能发挥针刺与推拿的协同作用,能巩固强化治疗效果,因此在偏头痛的治疗方面疗效确切,其近期疗效和远期效果均优于单纯推拿或针刺的单一治疗方法。4.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以治神、守神为原则,具有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通过推拿、针刺对穴位、经络的联合刺激从而起到疏肝理气、宁心安神、活血熄风、通络止痛的治疗作用。5.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正是通过将推拿手法操作和针法刺激所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改善局部与脑组织的灌注和血氧供给,从而有效缓解颅内血管的痉挛收缩,促使颅内血管正常舒缩功能的恢复,实现对血流速度的调节,改善脑血流,缓解头痛症状;同时推拿联合针刺的机械刺激作用于局部组织及其神经、血管,能够增强局部组织及其神经、血管的功能,加快炎性物质的代谢吸收,消除区域内血管及支配神经的炎症,促使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并减少血管活性肽类物质SP、CGRP和5-HT的释放,降低其在外周血中的含量,减少对血管壁的伤害性刺激,抑制痛觉过敏现象的产生,提高组织痛阈,从而发挥镇痛作用;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通过对血管活性物质含量的调节,促使血管正常舒缩功能的恢复,间接实现对脑血管的调控,改善脑血流,达到治疗偏头痛的目的。

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试验方法
    1.3 评价标准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程度改善对比
    2.2 对比两组6个月后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2)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选取结筋病灶点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学对颈源性头痛的认识
        1. 中医学对颈源性头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2. 颈源性头痛与经脉的关系
        3. 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
        4. 总结
    综述二 西医学对颈源性头痛的认识
        1. 概述
        2. 颈源性头痛的现代医学发病机制
        3. 颈源性头痛的解剖学基础
        4. 西医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
        5. 总结
    综述三 经筋病和结筋病灶点的相关研究
        1. 《灵枢》对经筋病的认识
        2. 结筋病灶点的传统认识
        3. 结筋病灶点的现代认识
        4. 结筋病灶点针刺疗法的临床应用
        5. 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剔除和中止标准
        1.6 安全性评价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治疗方法
        2.3 临床疗效评定
        2.4 观察时点及回访
        2.5 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基本资料
        3.2 治疗2次后疗效观察
        3.3 治疗后疗效观察
        3.4 随访效果评估
        3.5 疗效判定标准
    4. 安全性评价
    5. 脱落情况记录
    6. 小结
    7. 研究结果
    8. 分析与讨论
        8.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8.2 针刺点选择依据
        8.3 观察结果及分析
        8.4 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选取结筋病灶点针刺疗法的优势及机制探讨
        8.5 相关因素分析
    9.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结果
个人简历

(3)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治疗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研究
        1. 偏头痛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2. 偏头痛的诱因及病因
        3.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4. 偏头痛的西医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偏头痛的中医概况
        1. 偏头痛的病名探源
        2. 偏头痛的病因病机概述
        3. 偏头痛的辨证分型
        4. 偏头痛的中医治疗
        5. 血瘀型偏头痛的探讨
        6.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设计
        1.1 整体设计
        1.2 样本含量
        1.3 随机分组方法
    2.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案
        2.1 受试者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病例选择标准
        2.4 治疗方法
        2.5 注意事项
        2.6 临床观察
        2.7 疗效判定时间
        2.8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2.9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基线指标比较
        3.2 疗效观察结果
        3.3 停药4周后随访观察
        3.4 安全性指标及不良事件
    4. 讨论
        4.1 研究结果探讨
        4.2 加减血府逐瘀汤的选方依据
        4.3 耳穴压丸治疗偏头痛的理论依据
        4.4 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治疗方案的优势探讨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4)辣椒素薄荷油乳剂辅助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辣椒素薄荷油乳剂(蠲痛膏)治疗急性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剔除标准
        1.5 终止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膏剂制备及穴位的选择
        2.2 课题分组及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估
        2.5 统计方法
        2.6 病例随访及脱落情况
        2.7 资料的可比性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主要观察结果对比
        3.2 次要观察结果对比
        3.3 疗效评估
        3.4 不良反应
        3.5 安全性
讨论
    1 辣椒素薄荷油乳剂(蠲痛膏)的研制背景
        1.1 急性偏头痛治疗现状
        1.2 西医理论对偏头痛的认识
        1.3 偏头痛中医外治的发展
        1.4 穴位贴敷治疗
    2 辣椒素薄荷油乳剂(蠲痛膏)的组成及药理学研究
        2.1 蠲痛膏的制备
        2.2 薄荷和薄荷油
        2.3 辣椒素
    3 辣椒素薄荷油乳剂(蠲痛膏)穴位的选择
    4 辣椒素薄荷油乳剂(蠲痛膏)的临床疗效分析
        4.1 蠲痛膏临床疗效方面
        4.2 蠲痛膏主要观察指标方面
        4.3 蠲痛膏次要观察指标方面
        4.4 蠲痛膏中医症候积分方面
        4.5 蠲痛膏不良反应方面
        4.6 蠲痛膏安全性方面
    5 不足与改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综述
    中医颈枕部外治疗法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西医颈枕部刺激治疗偏头痛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2 偏头痛中医证候量表
附录3 研究生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5)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PPARs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不良反应
    2.3 血清PPARs水平
3 讨论

(6)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三个关键问题的文献分析与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一 基于以西药对照进行Meta分析的单纯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纳入标准
        1.1.1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1.2 干预措施纳入标准
        1.1.3 结局指标
        1.2 排除标准
        1.3 文献检索
        1.3.1 检索范围
        1.3.2 检索式
        1.4 资料筛选与数据提取
        1.4.1 资料筛选具体步骤
        1.4.2 数据提取
        1.4.3 数据统计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2.2 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
        2.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2.4 纳入研究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价
    3 Meta分析
        3.1 针刺组VS西药组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3.2 针刺组VS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Meta分析
    4 讨论
        4.1 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4.1.1 偏头痛的病因病机
        4.1.2 偏头痛的中医治疗
        4.2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4.3 针刺组VS西药组组别的纳入依据
        4.4 国外文献纳入情况说明
        4.5 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
        4.6 本研究的结果和结果解读
        4.7 本部分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4.8 创新与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刺治疗偏头痛腧穴使用规律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检索
        1.1.1 检索方法
        1.1.2 检索范围
        1.1.3 检索式
    2 文献筛选
        2.1 文献纳入标准
        2.2 文献排除标准
        2.3 数据预处理
        2.4 数据库建立
        2.5 数据分析
        2.5.1 数据来源
        2.5.2 分析软件
        2.5.3 处方录入
        2.5.4 数据分析过程
    3 研究结果
        3.1 腧穴使用频次统计结果
        3.1.1 偏头痛辨病选穴穴位(主穴)使用频次统计
        3.1.2 偏头痛辨证选穴穴位(配穴)使用频次统计
        3.1.3 偏头痛辨病+辨证选穴总体穴位(主穴+配穴)使用频次统计
        3.2 腧穴-经络关联分析
        3.3 特定穴关联分析
        3.4 腧穴部位关联分析
    4 讨论
        4.1 针刺治疗偏头痛腧穴频次统计及腧穴配伍特点
        4.1.1 偏头痛穴位频次统计
        4.1.2 腧穴—经络关联分析
        4.1.3 特定穴关联分析
        4.1.4 腧穴部位关联分析
        4.2 国外文献纳入情况补充说明
        4.3 本研究的创新部分
        4.4 不足与改进
    5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三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基本补泻手法对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的影响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检索
        1.1.1 检索方法
        1.1.2 检索范围
        1.2 检索式
        1.3 资料采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4 数据录入
        1.5 筛选方法
        1.6 录入结果和数据预处理
        1.6.1 录入结果
        1.6.2 数据预处理
        1.7 质量控制
        1.8 数据库的建立及数据挖掘
        1.9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三类补泻情况临床疗效比较
        2.2 痰湿偏盛型偏头痛的三类补泻情况临床疗效比较
        2.3 瘀血阻络型偏头痛的三类补泻情况临床疗效比较
        2.4 偏头痛三类证型的三类补泻情况的总体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3.1 针刺补泻的理论依据
        3.1.1 对针刺补泻的认识
        3.1.2 教材中针刺补泻治疗偏头痛的认识
        3.2 针刺补泻的现代文献
        3.2.1 明确补泻类文献
        3.2.2 明确不补泻类文献
        3.2.3 补泻不明确类文献
        3.3 文献纳入时的细节问题
        3.3.1 提插、捻转补泻法的纳入依据
        3.3.2 针刺补泻分类的纳入依据
        3.3.3 穴位频次的纳入依据
        3.3.4 采用数据挖掘法的依据
        3.3.5 国外文献纳入情况说明
        3.4 该研究反映的问题和现象
        3.4.1 研究结果与理论的矛盾性
        3.4.2 矛盾及现象分析
    4 问题与展望
    5 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偏头痛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致谢
附录三 个人简介

(7)四物逍遥散治疗经行头痛肝郁血虚证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
    2.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病例选择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剔除标准、脱落与终止试验标准
    4.研究方法
        4.1 分组方法
        4.2 治疗药物与方法
        4.3 观察指标
    5.疗效判定标准
        5.1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5.2 临床头痛积分判定标准
        5.3 疾病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5.4 病情程度评定标准
    6.安全性评价标准
    7.统计方法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一般资料比较
        1.1 两组间年龄比较
        1.2 两组病程比较
        1.3 两组治疗前病情轻重程度比较
    2.临床数据结果及分析
        2.1 两组治疗后疾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
        2.3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2.5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6 两组停药3个周期后复发率比较
    3.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1.1 经行头痛的主要病机
        1.2 中医对本病的治疗
    2.西医对本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3.选择芬必得作为对照药物依据
    4.导师从肝论治经行头痛的依据
    5.四物逍遥散组方原则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6.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 A 临床病例观察表
    附录 B 不良事件报告表
    附录 C 严重不良事件报告表(SAE)
    附录 D 试验总结
综述
    参考文献

(8)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躯体灌注和心率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及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太阳穴刺血治疗偏头痛量效关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研究
    1 中医对偏头痛及刺血疗法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及刺血疗法的认识
    3 偏头痛的治疗现状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讨论
    1 太阳穴的选择
    2 评价指标的选择
    3 量效关系的研究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10)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理论研究
    一、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一)偏头痛的病名探讨
        (二)偏头痛的病因病机
        (三)偏头痛的治则治法
        (四)中医治疗现状
    二、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一)偏头痛的临床特征
        (二)偏头痛的流行病学研究
        (三)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四)偏头痛的病理生理
        (五)偏头痛的治疗进展
    三、推拿治疗偏头痛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
        (一)源文献的选择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中止试验标准
        (六)剔除、脱落标准
        (七)脱落处理
    二、研究方法
        (一)分组方法
        (二)治疗方法
        (三)疗程设置
        (四)疗效观察指标
        (五)疗效评定标准
        (六)统计学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三)简氏疼痛评分比较
        (四)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五)血管活性物质 5-HT、SP、CGRP含量比较
        (六)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速度比较
        (七)临床疗效比较
        (八)依从性与安全性观察
讨论
    一、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的操作释义
    二、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治疗偏头痛的理论依据
        (一)气血、经络学说是治疗偏头痛的理论基础
        (二)神经、血管系统是治疗偏头痛的物质基础
    三、 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的作用机制
        (一)改善血管舒缩功能,双向调节脑血流
        (二)调节与偏头痛发作相关的血管活性物质含量
        (三)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组织血氧含量
        (四)调节炎性因子含量,解除神经无菌性炎症
    四、临床疗效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四、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J]. 尤兴正. 中国医药指南, 2021(32)
  • [2]基于颈部解剖结构选取结筋病灶点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D]. 王亦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耳穴压丸治疗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仪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辣椒素薄荷油乳剂辅助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观察[D]. 毛志轩.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9)
  • [5]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PPARs的变化研究[J]. 张宝亮,高蕾,申志光,毕洁瑞,朱红,韩智恩,董金霞. 系统医学, 2020(10)
  • [6]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三个关键问题的文献分析与数据挖掘研究[D]. 赵轶. 贵州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四物逍遥散治疗经行头痛肝郁血虚证临床观察[D]. 卢娟.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躯体灌注和心率影响的临床观察[D]. 朱鸣洲. 苏州大学, 2019(04)
  • [9]太阳穴刺血治疗偏头痛量效关系的临床研究[D]. 孙璐璐.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D]. 李岩.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