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小型理事会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

建立健全小型理事会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

一、小议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健全(论文文献综述)

翟津[1](2018)在《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对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会计信息,在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比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特征,能够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鉴定不同财务报告中的异同点。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两种监督制约机制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而产生,能够缓解委托方和代理方之间的矛盾、冲突,提高上市公司信息的透明度,保障会计信息对其经营状况以及代理人履约情况进行如实地反映。内部控制,作为防治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途径,能够通过提高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而增强公司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外部审计,通过对公司的会计信息加以甄别,旨在增加会计信息的价值,提升会计信息对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有用程度。基于此,本文首先从会计信息可比性、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三个维度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与归纳。其次从理论上探讨了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可比性、外部审计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的交互项(IC*BIG4)进一步分析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在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中的关系。接下来,本文以2012-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公司层面衡量会计信息可比性,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本文假设逐一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显着正相关;外部审计质量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显着正相关;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在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过程中存在替代关系。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从完善公司层面的制度体系、规范外部审计服务质量和维护会计信息制度环境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作用,提升审计行业的总体质量;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优化外部审计服务环境。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规范外部审计服务、提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健全中国的资本市场。

蔚思远[2](2014)在《基于会计文化视角下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会计信息作为一种标准化的国际通用商业语言,是信息使用者做出投资或融资等经济决策、评估企业过去经营状况或预测未来经营业绩、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或对企业进行有效调控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信息的功能和作用愈显重要。但是,长期以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个瓶颈。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在会计领域中所特有的反映,它渗透在会计实践活动之中。本文试图从会计文化的视角来探讨如何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本文以会计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会计文化为观察视角,以提高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为研究目的。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整体情况,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部分由第2章和第3章组成,是全文的理论铺垫,第2章“会计文化基本命题研究”主要界定了会计文化的概念、会计文化的构成内容及主要功能。第3章“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理论研究”主要定义了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第三部分为第4章“会计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采用了分析还原法,研究会计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系统剖析了会计物质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会计制度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会计行为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以及会计精神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第四部分为第5章“基于会计文化视角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是全文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会计文化的视角,提出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会计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剖析、梳理和整合,重点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探究,在此基础上,基于会计文化视角,提出了通过努力发展会计物质文化、加强会计制度文化、优化会计行为文化和强化会计精神文化的途径来进一步培育优秀的会计文化,充分发挥会计文化的“正能量”,全面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政策建议。

姜文强[3](2014)在《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寻租研究》文中提出会计核算具有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但传统的会计成本核算范围仅限于可量化、货币计量的信息,无法有效地涵盖环境相关信息。因此,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引入了环境会计的概念。环境会计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扩充了核算范围,将货币计量与实物计量等多种计量方法结合,其重点是核算企业与环境相关的会计信息,使相关利益人能够通过环境会计信息直观、全面地了解企业环境资源配置情况。采掘类企业是传统的环境污染大户,控制采掘类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迫在眉睫。目前,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强调转变生产模式,提出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了应对这一调整,采掘类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投资逐年上升,但是从内部控制来看,相应的环境会计制度仍未健全,环境会计所具有的环境资源配置作用并未得到发挥,特别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环节仍存在信息涵盖不全、信息质量较低、信息时效性不足等问题。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制约因素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是披露过程中存在的寻租行为。针对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的寻租问题,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首先,阐述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寻租的概念、特征和类型,在此基础上对信息披露寻租的成因、途径以及经济后果进行分析;其次,结合采掘类企业的行业特征,构建由企业、政府官员、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参与的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寻租博弈模型;最后,以紫金矿业为研究对象,对采掘行业的典型代表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意义在于,对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寻租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建立寻租博弈模型,明晰采掘类企业寻租的博弈过程、策略选择及影响因素,丰富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同时,提出的解决对策对加强采掘类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寻租问题的监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姜晟言[4](2013)在《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日益严重,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也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运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利益驱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本身的缺陷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明确管理层的会计责任;加大外部监督力度;加强法制建设。

渠帅[5](2013)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经济正处在飞速发展的时期,虽然资本市场进程也不断加快,但是证券市场监督机制仍不完善。由于会计信息的计量、记录、报告和披露存在操作性强等弊端,某些上市公司的经理人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利或是寻求为公司生存的另一种可能性,不惜采用违法违规的手段,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和经济利益。会计信息可信度恰好可以充当检验会计信息质量的外部标准,帮助上市公司更全面的了解自身的财务形象和发展空间。另外,形成完善的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体系是企业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的需要,更是外部监管环境和资源有效配置的需要。研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需要进行大量参考文献的搜集和归纳,总结和分析以往专家和学者对于其研究的基本情况,进而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以往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信度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单纯的财务报表层面或是公司治理结构层面的分析,而并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存在一些问题。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应主要从上市公司的内部决定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将内部和外部相结合,共同组建一套集预警、评判和检查于一体的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指标分析,全面进行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可信度的衡量。同时,通过案例分别研究每种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因素在GLD公司中的体现和表现形式,指出GLD公司在会计信息可信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检验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因素体系的作用。最后提出解决的对策,以形成完善、具体、健康运行的衡量方案,帮助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好、更放心的进行投资、借贷等决策,也有助于上市公司遵照法律和法规有序协调自己的财务信息,规范上市公司报送的财务信息向着更公允、真实、合法的方向发展。

尹俊华[6](2012)在《税务稽查视角下衡阳市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计信息失真作为一个历史性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各国会计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较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危害了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本文试图从衡阳市企业的发展与税收处罚现状和税务稽查的环境,提出应对措施,改善衡阳市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以达到净化纳税环境、公平税负、规范市场秩序、最大限度保障税收收入应收尽收之目的,提高衡阳市地税稽查的效能。本文首先从税务稽查角度重新界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企业风险信息失真、内控机制信息失真、运营程序信息失真和纳税遵从信息失真。并统计了2011年衡阳市地税稽查部门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处罚;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衡阳市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成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其次,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完备;再次,企业相关配套法规不健全;最后,稽查部门监管职能不到位。最后,针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来改善衡阳市的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

李秋蕾[7](2012)在《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监管制度研究 ——基于会计舞弊预警、识别和处罚制度》文中提出会计舞弊问题一直是证券市场和研究界关注的热点。最近十年我国被查处的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件陆续增加,引发投资者损失严重、干扰市场正常运行、影响资源有效配置、降低投资者信心等一系列恶性后果。各国都将防控会计舞弊作为重要的监管任务,但由于会计舞弊行为的特殊性和监管制度、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计舞弊监管在中外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当前对我国会计舞弊问题的研究,大量集中在设计识别会计舞弊行为的模型,或寻找舞弊公司指征,系统研究会计舞弊监管制度的很少。论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具有社会危害大、行为隐蔽、涉及面广和监管难度大等不同于一般违规行为的特点。要强化对会计舞弊的监管,有效抑制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应当从优化制度建设和执行的角度系统分析,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舞弊监管制度。论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现有监管制度和会计舞弊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监管制度的整体框架和具体内容。首先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现状入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我国会计舞弊发生的动因和行为特征。然后研究了现行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监管制度的总体设想。论文立足中国国情和市场特点,以制度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系统阐述了监管制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舞弊性会计信息披露前的预警监管制度、舞弊性会计信息披露后的识别监管制度和会计舞弊行为被确认后的处罚监管制度。对每一类监管制度,都针对具体的监管目标设计了明确的制度框架,从制度的基本要素、制度构成、运行方式、存在问题、解决对策等方面分别论述,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制度建设思路和实施措施。论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根本动机是追求市场超额利益;现行制度的刚性监管弱化为会计舞弊提供了实施机会;公司治理缺陷为会计舞弊创造了实施条件;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致了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1993-2010年期间被查处的会计舞弊案件反映出我国会计舞弊行为有舞弊金额高、舞弊行为持续时间长和社会损失大的特点。第二,对会计舞弊特征的实证分析显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手段主要是虚增利润和虚增资产。舞弊公司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地域分布与当地上市公司数量不成比例。舞弊公司的资产规模普遍偏小;营业收入、每股收益、营业利润率、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明显偏低。公司治理指标反映出一股独大现象突出、董事会规模偏大、独立董事和监事人数偏少的特征。第三,我国现行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监管的主要问题是:监管制度设计不合理、监管权配置不当、执行能力弱化、反映滞后、缺乏主动性、激励与约束机制不足等。论文构建的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监管制度包括预警、识别和处罚三个子制度。总制度和各子制度都包含制度框架和八项制度要素,各制度之间以及制度内部各组成部分间相互联系和作用,共同实现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的监管。第四,会计舞弊预警监管制度,是以预防会计舞弊行为的实现为目的。通过制度建设、内部监督、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来阻止上市公司对外披露舞弊性会计信息。通过基础制度的完善减少制度对会计舞弊动机的诱导,要改革发行制度、完善退市制度、强化会计准则的执行机制。通过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实现上市公司对会计舞弊的自我监管,包括股权制衡、规范董事会运作、内部监督体系建设和经理人治理等方面的完善。证监会和财政部建立应分类风险监控机制,实时监控上市公司行为。注册会计师要维护审计独立性和执业精神,在履行受托审计职责中实现对会计舞弊的监管。第五,会计舞弊识别监管制度,是以识别已披露的舞弊性财务报告为目的。借助会计舞弊识别模型等手段,以政府监管、自律监管和社会监管的三方力量共同快速准确查证会计舞弊行为。证监会作为会计舞弊政府监管的主导力量,通过监管权的优化配置和监管方法改进,实现对会计舞弊的有效稽查。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等政府部门也应积极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并与证监会相互沟通配合。证券交易所、注册会计师协会等自律组织和中介机构,通过自律监管规则的完善,切实行使对成员的监管义务。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合理引导媒体监督,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形成对会计舞弊行为的社会监管氛围。第七,会计舞弊的处罚监管制度,是以惩罚会计舞弊者、补偿受损者和警示社会为目的,以强制力保障整个监管制度得以有效执行。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分析反映出,当前行政处罚、自律处罚和刑事处罚都表现出处罚制度不清晰、处罚主体权力受限、处罚标准过低、处罚手段单调和处罚执行不严等问题。行政处罚应当完善法规,协调法规间冲突,加大处罚力度,尤其是要改变罚款金额与会计舞弊金额或舞弊者收益间过分悬殊的状况。自律处罚应增加处罚方式,主动行使对成员的处罚权。改革民事诉讼制度,增加集团诉讼和诉讼支持制度,取消前置程序,鼓励会计舞弊受害人行使诉权。完善民事赔偿制度,建立惩罚性赔偿标准。通过罪目重归类和修改处罚标准,加对大会计舞弊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

左翠翠[8](2012)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以强制披露为主,自愿披露为辅。但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自愿披露正不断向强制披露转化,自愿披露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的状况如何,哪些因素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是值得研究的。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采用实证方法评价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的现状,分析影响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的因素,为提高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首先,本文介绍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阐述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历史演进和相关理论,为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本文对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的目标、内涵和两种背离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数量、质量、效率三个维度构建了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评价体系;然后以深交所部分上市公司2010年信息披露为样本空间考察和评价了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的现状。再次,本文从会计信息的生成、披露、审计监督效率和市场环境四个层面研究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的影响因素,据此提出了研究假设;以转化后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为被解释变量,相关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统计学软件PASW进行了回归分析,并根据回归结果对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的现状进行了解释。最后,本文依据实证研究结果,建议从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促进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以及扩展公司资本市场五个方面来提高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

王红广[9](2010)在《基于资产减值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会计信息作为众多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问题的焦点所在,是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等做出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影响着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效果,也因此成为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资产减值是决定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对资产减值进行会计处理,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使会计信息更加相关可靠,更加具有价值的基本保证。本文从资产减值的角度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研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来深入挖掘资产减值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探讨资产减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并就资产减值准则制定、执行和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在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希望在真实反映资产价值的基础上,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整体结构框架如下:第一部分:详述本文的选题动机、理论意义以及实用价值和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综述,明确本文的写作主题。第二部分:介绍本文涉及到的相关内容知识,解释会计信息质量与资产减值的概念和内涵,同时也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资产减值会计的核心问题进行阐述,并诠释了资产减值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本文主要以双汇集团为案例来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双汇集团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探讨,深入剖析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列报以及转回对会计信息质量各方面的影响,从而得出研究结论。第四部分:结合分析案例发现的问题以及当前会计工作的现状,从资产减值准则的制定、执行和监管三个方面提出问题,相应地从准则制度、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三个角度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处理建议。第五部分:说明本文研究中存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资料方面的局限性,并对相关后续研究的发展进行展望。

石晶晶[10](2010)在《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计造假案件频频发生,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尤其以本世纪初的美国更甚。上个世纪末期,我国的会计造假丑闻频繁上演,深圳原野,琼民源,红光实业,银广夏,猴王,黎明股份等不胜枚举;本世纪初,美国的安然、施乐、世通、默克制药等巨头公司的财务丑闻更是举世震惊。这些财务丑闻的一连串发生,使得如何面对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一度成了全球会计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其被关注程度达到有史以来最高。2007年爆发的华尔街金融危机,让全世界为之心惊胆战,世界各国政府通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使得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严酷考验有所收敛,但是世界各国仍然把这次经济危机作为他们最为关注和迫切解决的重点和难题。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看似已不再如之前那么受到关注,但综观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无论会计领域还是社会经济领域,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始终存在,依然普遍,甚至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脚步的加快,其对经济及社会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也会日益扩大和加深。面对严峻的现实,我们必须遵循事物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规律,必须秉持“防患于未然”的态度,采取“标本兼治”的治理方针,彻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就是说,在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及会计规范,加强法律监管,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引论。包括本文选题的动因、研究意义、方法和创新点,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主要阐明了会计信息和会计信息失真的涵义;第三章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即:导致国家宏观决策失误,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会计信息的社会公信力受到严重危害;导致投资人、债权人等决策失误,利益受损;造成企业经营治理混乱,影响企业后续发展等四个方面。第四章主要从公司内外部治理结构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所在,并指出会计准则、会计规范的不完善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第五章主要根据上一章提出的原因做出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即完善公司内外部治理结构,完善会计准则及会计规范,加强法律监管,完善市场法制,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第六章是结论、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小议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健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议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健全(论文提纲范文)

(1)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对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内部控制的含义和度量
        2.1.2 外部审计的含义和度量
        2.1.3 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含义和度量
    2.2 相关基础理论分析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的提出
        3.1.1 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3.1.2 外部审计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3.1.3 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
    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3 主要研究变量
        3.3.1 会计信息可比性
        3.3.2 内部控制
        3.3.3 外部审计
        3.3.4 控制变量
    3.4 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相关性系数分析
    4.3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4.3.1 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4.3.2 外部审计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4.3.3 内部控制、外部审计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4.4 稳健性检验
    4.5 实证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实证结果的会计信息可比性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5.1 完善公司层面的制度体系
        5.1.1 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5.1.2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5.2 规范外部审计服务质量
        5.2.1 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作用
        5.2.2 提升审计行业的总体质量
    5.3 维护会计信息制度环境
        5.3.1 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5.3.2 优化外部审计服务环境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会计文化视角下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回顾
        1.2.1 国外文献回顾
        1.2.2 国内文献回顾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2 会计文化基本命题研究
    2.1 会计文化的界定
        2.1.1 文化的渊源
        2.1.2 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2.1.3 会计文化的概念
    2.2 会计文化的构成内容
        2.2.1 会计物质文化
        2.2.2 会计制度文化
        2.2.3 会计行为文化
        2.2.4 会计精神文化
    2.3 会计文化的主要功能
3.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理论研究
    3.1 会计信息概述
        3.1.1 会计信息的概念及特征
        3.1.2 会计信息的来源及构成
        3.1.3 会计信息的作用及使用者
    3.2 会计信息质量
    3.3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4.会计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4.1 会计物质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4.1.1 会计物质文化制约会计信息质量
        4.1.2 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会计物质文化的发展
    4.2 会计制度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4.2.1 会计前提规范与会计信息质量
        4.2.2 会计法律规范与会计信息质量
        4.2.3 会计技术规范与会计信息质量
        4.2.4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与会计信息质量
    4.3 会计行为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4.3.1 会计行为文化决定会计信息质量
        4.3.2 会计信息质量反作用于会计行为文化
    4.4 会计精神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4.4.1 会计道德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障
        4.4.2 会计法制观与会计信息失真
        4.4.3 会计价值观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4.4.4 会计美学观下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5.基于会计文化视角,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5.1 发展会计物质文化,增强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
        5.1.1 实现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的过渡
        5.1.2 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会计人员
    5.2 加强会计制度文化,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5.2.1 加强立法与执法力度,促使会计行为法制化、规范化
        5.2.2 加强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度
    5.3 优化会计行为文化,实现会计行为目标与会计目标的统一
        5.3.1 重视会计人员的需求,建立有效的会计行为激励机制
        5.3.2 树立以人为本的会计行为文化理念
    5.4 强化会计精神文化,形成保障信息质量的会计意识
        5.4.1 强化会计道德和会计法制观的培育
        5.4.2 强化会计诚信的培育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寻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寻租理论框架
    2.1 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寻租的内涵
        2.1.1 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寻租的界定
        2.1.2 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寻租的特征
        2.1.3 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寻租的类型
    2.2 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寻租的原因
        2.2.1 潜在利益驱动
        2.2.2 环境资源产权不明晰
        2.2.3 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2.3 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寻租的途径
        2.3.1 企业参与宏观政策制定
        2.3.2 企业与政府官员合谋
    2.4 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寻租的经济后果
        2.4.1 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2.4.2 企业价值估计虚高
        2.4.3 社会环境福利损失
        2.4.4 环境资源利用效率降低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寻租博弈模型
    3.1 寻租博弈主体
    3.2 寻租博弈主体间的关系
        3.2.1 相关博弈主体之间的依存性与矛盾性
        3.2.2 相关博弈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
    3.3 寻租博弈模型的建立
        3.3.1 博弈模型选取
        3.3.2 相关变量及基本假设
        3.3.3 四方精炼贝叶斯博弈模型建立与求解
        3.3.4 博弈模型最优解分析
    3.4 博弈分析结果启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寻租实例分析
    4.1 紫金矿业及污染瞒报门事件简介
    4.2 紫金矿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寻租分析
        4.2.1 紫金矿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寻租原因分析
        4.2.2 紫金矿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寻租特点分析
        4.2.3 紫金矿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寻租经济后果
    4.3 紫金矿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寻租博弈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寻租解决对策
    5.1 监管方措施改进
        5.1.1 行政管理公开化程序化
        5.1.2 限制政府官员权利
        5.1.3 加重对寻租的惩罚力度
        5.1.4 健全监管机构职能增强独立性
        5.1.5 明确环境资源产权
    5.2 企业内部措施改进
        5.2.1 环境会计披露信息内部审计
        5.2.2 提升企业管理层素质
    5.3 配套性措施改进
        5.3.1 建立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网络
        5.3.2 完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二、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分析研究
    (一) 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二)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健全、严密
    (三) 利益的驱动也是造成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 我国会计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影响很大
    (五) 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本身的缺陷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三、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一)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1. 重视会计人员培养工作。
        2. 要对会计人员的选拔程序给予高度重视。
        3. 要做好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二) 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三) 明确管理层的会计责任
        1. 落实企业负责人的会计责任。
        2. 解决产权关系问题。
    (四) 加大外部监督力度
        1. 在政府监督方面, 应在监督范围上和监督内容上有合理的分工, 各司其职。
        2. 在社会监督方面, 主要是以注册会计师为主的监督。
    (五) 加强法制建设

(5)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的相关理论
    2.1 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基础理论
        2.1.1 会计信息可信度的涵义
        2.1.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信度的内容
        2.1.3 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的涵义
        2.1.4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的动因
    2.2 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的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契约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信度的现状与问题成因分析
    3.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的总体现状
        3.1.1 会计信息可信度的指标体系建立情况
        3.1.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的研究方法现状
        3.1.3 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研究的现有条件
        3.1.4 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对资本市场的贡献情况
    3.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存在的问题
        3.2.1 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指标渠道的单一性
        3.2.2 会计信息可信度研究方法的滞后性
        3.2.3 会计信息可信度检测的盲目性
        3.2.4 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体系的不完善性
    3.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我国会计信息可信度研究起步较晚
        3.3.2 会计信息可信度理论基础较薄弱
        3.3.3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健全
        3.3.4 研究方法及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3.4 本章小结
4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的指标
    4.1 选取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指标基本思路
    4.2 选取指标的原则
        4.2.1 适用性原则
        4.2.2 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原则
        4.2.3 成本—效益原则
        4.2.4 定量因素与定性因素相结合原则
    4.3 财务层面的衡量指标
        4.3.1 税收变动是否异常
        4.3.2 应收应付项目运作是否异常
        4.3.3 存货项目周转是否异常
        4.3.4 利润变动是否异常
    4.4 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衡量指标
        4.4.1 股权结构的分布是否存在问题
        4.4.2 董事会在报告期的离任和换届是否异常
        4.4.3 是否存在高管在公司领取报酬的异常情况
        4.4.4 董事会结构设置是否合理性
    4.5 会计信息披露项目的衡量指标
        4.5.1 会计报表能否按时披露
        4.5.2 会计报表中有无漏报错报现象
        4.5.3 会计报表中的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4.5.4 重大财务信息和重大对外担保事项是否如实披露
        4.5.5 关联方交易所占收入比率的大小及其披露的完整度
    4.6 外部监管层面的衡量指标
        4.6.1 是否存在被中国证监会处罚的记录
        4.6.2 行业动向和政策制度是否有重大调整
        4.6.3 事务所的监管是否有效
    4.7 衡量指标作用形成的机制
    4.8 本章小结
5 GLD公司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的案例分析
    5.1 GLD的公司概况
        5.1.1 GLD公司的经营性质
        5.1.2 GLD公司的经营方式
        5.1.3 GLD公司的经营背景
    5.2 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要素在GLD公司中的体现
        5.2.1 GLD公司的财务层面的衡量
        5.2.2 GLD公司治理结构相关指标的衡量
        5.2.3 GLD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指标的衡量
        5.2.4 GLD公司外部监管指标的衡量
    5.3 GLD公司的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分析
        5.3.1 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管相结合的衡量模式
        5.3.2 财务报表分析与会计信息披露相联系的衡量方法
        5.3.3 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指标共同作用的衡量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加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信度的建议及对策
    6.1 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6.1.1 完善管理者业绩评价体系和报酬激励制度
        6.1.2 加强信息披露
        6.1.3 规范公司高管人员的行为
        6.1.4 改善公司治理约束机制
    6.2 加强监督和惩治力度
        6.2.1 新闻媒体充分发挥其社会监督作用
        6.2.2 加大司法监督和惩治力度
        6.2.3 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制
    6.3 强化外部审计
        6.3.1 强调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6.3.2 提升外部审计机构的法律风险
        6.3.3 强调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谨慎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税务稽查视角下衡阳市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2章 税务稽查视角下会计信息失真的理论分析
    2.1 会计信息失真的界定
    2.2 税务稽查视角下会计信息失真的涵义和特征
        2.2.1 企业风险信息失真
        2.2.2 内控机制信息失真
        2.2.3 运营程序信息失真
        2.2.4 纳税遵从信息失真
    2.3 会计信息真实性与税务稽查
第3章 税务稽查视角下衡阳市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实分析
    3.1 衡阳市企业会计失真税务稽查处罚统计分析
    3.2 衡阳市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存在的问题
        3.2.1 衡阳市企业风险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分析
        3.2.2 衡阳市企业内控机制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分析
        3.2.3 衡阳市企业运营程序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分析
        3.2.4 衡阳市企业纳税遵从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分析
    3.3 衡阳市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3.3.1 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3.3.2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完备
        3.3.3 企业相关配套法规不健全
        3.3.4 稽查部门监管职能不到位
第4章 税务稽查视角下衡阳市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措施
    4.1 多方协作合理披露企业风险信息
    4.2 内控机制的完善保障信息真实性
    4.3 明确的会计准则规范运营程序信息
    4.4 健全的法规杜绝纳税遵从信息失真
    4.5 落实职能以完善税务稽查保障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关于衡阳市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调查问卷

(7)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监管制度研究 ——基于会计舞弊预警、识别和处罚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内容
        1.2.4 创新之处
第2章 会计舞弊监管研究文献综述
    2.1 会计舞弊的动因
        2.1.1 会计舞弊的动机
        2.1.2 会计舞弊的经济学原因
    2.2 会计舞弊的手段和影响因素
        2.2.1 会计舞弊的手段
        2.2.2 会计舞弊的直接影响因素
        2.2.3 会计舞弊的间接影响因素
    2.3 会计舞弊的市场反映
        2.3.1 国外会计舞弊的市场反映
        2.3.2 国内会计舞弊的市场反映
    2.4 会计舞弊的预警与识别特征
        2.4.1 公司治理特征
        2.4.2 财务指标特征
        2.4.3 红旗标识
        2.4.4 外部审汁特征
    2.5 会计舞弊识别方法
        2.5.1 L/W模型法
        2.5.2 回归模型法
        2.5.3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2.5.4 其他识别方法
    2.6 会计舞弊监管制度
        2.6.1 鼓励自我监管
        2.6.2 强化政府监管
        2.6.3 促进社会监管
        2.6.4 倡导综合监管
    2.7 文献研究评述
        2.7.1 国外文献评述
        2.7.2 国内文献评述
第3章 会计舞弊监管的相关理论分析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会计舞弊的涵义
        3.1.2 会计舞弊与相关概念辨析
        3.1.3 会计舞弊监管制度的界定
    3.2 会计舞弊的动因理论
        3.2.1 冰山理论
        3.2.2 三角形理论
        3.2.3 “GONE”理论
        3.2.4 风险因素理论
    3.3 会计舞弊的基础经济学理论
        3.3.1 产权理论
        3.3.2 契约理论
        3.3.3 有限理性
    3.4 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
        3.4.1 有效市场理论
        3.4.2 信息不对称理论
    3.5 会计舞弊监管的理论依据
        3.5.1 市场失灵理论
        3.5.2 代理理论
第4章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因和特征分析
    4.1 会计舞弊的动因分析
        4.1.1 根本需要—获取市场超额利益
        4.1.2 外部机会—制度不严监管弱化
        4.1.3 内部条件—制约不足压力增大
    4.2 会计舞弊的特征分析
        4.2.1 手段和表现形式特征
        4.2.2 规模和时间持续性特征
        4.2.3 地域和行业分布特征
        4.2.4 会计舞弊公司的治理特征
        4.2.5 会计舞弊公司的财务指标特征
    4.3 会计舞弊的社会影响分析
        4.3.1 舞弊时间长,监管难度大
        4.3.2 舞弊金额大,社会损失重
        4.3.3 干扰市场运行机制
第5章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监管制度的框架构建
    5.1 现行监管制度的问题和改革方向
        5.1.1 监管制度的重要作用
        5.1.2 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
        5.1.3 监管制度完善的必要
    5.2 监管制度的目标设计和模式选择
        5.2.1 证券监管制度的目标设计
        5.2.2 证券监管制度的模式选择
    5.3 会计舞弊监管制度的总体框架
        5.3.1 总框架结构
        5.3.2 基础性要素
        5.3.3 主体性要素
        5.3.4 保障性要素
第6章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预警监管制度—防范于未然
    6.1 会计舞弊预警监管制度概述
        6.1.1 预警监管制度的框架和要素
        6.1.2 预警监管制度的理论依据
    6.2 发行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建设
        6.2.1 改革股票发行制度
        6.2.2 完善公司退市制度
        6.2.3 推进会计准则执行
    6.3 基于自我约束的公司内部预警监管
        6.3.1 股东会治理:所有者角度的监管
        6.3.2 董事会治理:执行者角度的监管
        6.3.3 监事会治理:监督者角度的监管
        6.3.4 经理人治理:管理者角度的监督
    6.4 基于实时风险监控的政府预警监管
        6.4.1 政府实时会计舞弊风险监控机制
        6.4.2 舞弊公司财务风险特征指数模型
    6.5 基于受托责任的外部审计预警监管
        6.5.1 审计失败与审计质量
        6.5.2 独立性与利益冲突
第7章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识别监管制度—昭然于析辨
    7.1 会计舞弊的识别监管制度概述
        7.1.1 识别监管制度的框架和要素
        7.1.2 识别监管制度的理论依据
    7.2 识别手段:舞弊信号的实证研究
        7.2.1 会计舞弊识别特征研究
        7.2.2 会计舞弊识别模型研究
    7.3 证监会主导的政府识别监管制度
        7.3.1 会计舞弊政府监管权配置
        7.3.2 证监会监管权与监管方式
        7.3.3 其他政府部门的监管方式
    7.4 自律及其他组织的识别监管制度
        7.4.1 证券交易所的监管
        7.4.2 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监管
        7.4.3 其他中介和自律组织的监管
    7.5 社会公众和媒体的识别监管制度
        7.5.1 投资者监管与投资者教育
        7.5.2 社会公众和媒体的监管权
第8章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处罚监管制度—警世于惩戒
    8.1 会计舞弊的处罚监管制度概述
        8.1.1 处罚监管制度的框架和要素
        8.1.2 处罚监管制度的理论依据
    8.2 会计舞弊处罚制度的实证研究
        8.2.1 会计舞弊处罚情况分析
        8.2.2 会计舞弊处罚的市场反映研究
    8.3 会计舞弊的行政和自律处罚制度
        8.3.1 行政处罚的依据和问题
        8.3.2 行政处罚的改进
        8.3.3 自律处罚的问题和改进
    8.4 会计舞弊的民事和刑事处罚制度
        8.4.1 会计舞弊的民事责任承担
        8.4.2 会计舞弊的民事诉讼和赔偿制度
        8.4.3 会计舞弊的刑事责任承担
第9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9.2.1 研究局限性
        9.2.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信息与会计信息
        2.1.2 信息披露
        2.1.3 会计信息披露
    2.2 会计信息披露的历史演进
        2.2.1 自愿披露阶段
        2.2.2 强制披露阶段
        2.2.3 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结合阶段
    2.3 会计信息披露理论
        2.3.1 强制性会计信息披露理论
        2.3.2 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理论
        2.3.3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
        2.3.4 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的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的评价与现状
    3.1 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概念界定
        3.1.1 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目标
        3.1.2 充分性的内涵
        3.1.3 充分性的背离
        3.1.4 本文的评价基础
    3.2 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评价原则
        3.2.1 兼顾性
        3.2.2 重点性
        3.2.3 稳定性
        3.2.4 目标导向性
    3.3 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评价体系
        3.3.1 数量维度
        3.3.2 质量维度
        3.3.3 效率维度
        3.3.4 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计算公式
    3.4 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现状
        3.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3.4.2 考察项目的统计性描述
        3.4.3 充分性水平的描述性统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影响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的因素分析
    4.1 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的影响因素
    4.2 研究假设
        4.2.1 治理结构
        4.2.2 公司特征
        4.2.3 事务所类型
        4.2.4 是否交叉上市
    4.3 变量定义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
    4.4 回归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多重共线性分析
        4.4.3 回归结果
        4.4.4 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现状的解释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提高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的对策
    5.1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5.1.1 强化政府对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引导
        5.1.2 加强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审计
        5.1.3 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和索偿机制
        5.1.4 健全信息披露评级机制
    5.2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5.2.1 强化独立董事职能
        5.2.2 建立兼职董秘约束机制
        5.2.3 健全股权激励机制
        5.2.4 降低股权集中度
        5.2.5 注重投资者关系管理
    5.3 提高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
    5.4 促进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
    5.5 扩展公司资本市场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资产减值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语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2 会计信息质量与资产减值相关内容
    2.1 会计信息质量相关内容
        2.1.1 会计信息质量内涵
        2.1.2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2.1.3 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关系
    2.2 资产减值相关内容
        2.2.1 资产减值内涵
        2.2.2 资产减值核心问题
        2.2.3 资产减值会计准则
    2.3 资产减值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
3 资产减值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案例分析
    3.1 案例介绍
        3.1.1 双汇集团基本情况
        3.1.2 双汇集团资产减值会计处理
        3.1.3 双汇集团会计信息质量情况
    3.2 案例分析
        3.2.1 资产减值确认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3.2.2 资产减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3.2.3 资产减值披露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3.2.4 资产减值转回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4 资产减值引起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其处理建议
    4.1 资产减值引起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4.1.1 资产减值准则的制定
        4.1.2 资产减值准则的执行
        4.1.3 资产减值准则的监管
    4.2 资产减值引起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处理建议
        4.2.1 完善资产减值准则
        4.2.2 改进内部控制制度
        4.2.3 加强外部监督管理
5 研究局限性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5.1 研究的局限性
        5.1.1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5.1.2 研究资料的局限性
    5.2 后续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10)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会计信息及会计信息失真的涵义
    2.1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1.1 会计信息的涵义
        2.1.2 国内外会计准则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阐述
        2.1.3 “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的判别标准
        2.1.4 区分“绝对真实”与“相对真实”标准的意义
        2.1.5 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界定
第三章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与危害
    3.1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3.2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3.2.1 导致国家宏观决策失误,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3.2.2 会计信息的社会公信力受到严重危害
        3.2.3 导致投资人、债权人等做出不合理决策,利益受损
        3.2.4 造成企业经营治理混乱,影响企业后续发展
第四章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4.1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
        4.1.1 公司治理结构的涵义
        4.1.2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的关系
        4.1.3 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4.1.4 从公司外部治理结构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4.2 会计准则、会计政策的局限性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4.3 外部监管不力,执法力度不够
    4.4 会计人员自身职业素质不高
        4.4.1 会计职业道德素养不高,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4.4.2 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不高,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第五章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研究
    5.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5.1.1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5.1.2 完善公司外部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5.2 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及会计规范
        5.2.1 加强会计法律规范体系的建设
        5.2.2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
    5.3 加强法律监管,加大执法力度
        5.3.1 加大会计法律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5.3.2 加大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力度
        5.3.3 加大对会计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
    5.4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5.4.1 重塑会计职业道德的指导思想
        5.4.2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3 本文存在的不足
    6.4 本文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小议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健全(论文参考文献)

  • [1]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对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 翟津.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2]基于会计文化视角下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D]. 蔚思远. 山西财经大学, 2014(08)
  • [3]采掘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寻租研究[D]. 姜文强.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4(04)
  • [4]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分析[J]. 姜晟言. 商业经济, 2013(18)
  • [5]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可信度衡量的研究[D]. 渠帅.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3(03)
  • [6]税务稽查视角下衡阳市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研究[D]. 尹俊华. 湖南大学, 2012(05)
  • [7]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监管制度研究 ——基于会计舞弊预警、识别和处罚制度[D]. 李秋蕾. 天津财经大学, 2012(06)
  • [8]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充分性研究[D]. 左翠翠. 燕山大学, 2012(11)
  • [9]基于资产减值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D]. 王红广.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2)
  • [10]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 石晶晶. 河南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建立健全小型理事会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