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XML 的活动应用程序描述符 AADX

基于 XML 的活动应用程序描述符 AADX

一、一种基于XML的主动应用程序描述符AADX(论文文献综述)

胡铭[1](2021)在《基于Vala语言的跨操作系统仪器驱动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自动测试系统(Automatic Test System,ATS)利用PC(Personal Computer)中的仪器控制软件和多个仪器进行通信,而仪器控制软件的开发需要仪器驱动平台提供通信接口和仪器功能接口。仪器驱动平台包含符合虚拟仪器软件架构(Virtual Instrument Software Architecture,VISA)规范和仪器可互换技术(Interchangeable Virtual Instruments,IVI)规范的软件库,当下主流的仪器驱动平台由国外商业公司提供,缺乏安全保证,而国内自主实现的VISA库和IVI库没有适配国产操作系统。本文使用便于移植和扩展的Vala语言,根据VISA规范和IVI规范,实现在Windows和中标麒麟操作系统中工作的跨操作系统仪器驱动平台。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VISA规范并对核心模块资源模板和资源管理器进行需求方案设计,实现跨进程资源锁、VISA事件机制、动态属性控制、资源读写、仪器资源管理与发现功能。结合软件设计模式,使用Vala语言提供的动态加载软件库实现VISA插件机制,提供插件管理以及插件加载功能。(2)研究IVI规范并对属性引擎、类驱动和共享组件部分进行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使用Vala语言的泛型机制实现属性引擎模块中不同属性的范围检查、数据缓存、属性权限控制、重复属性管理和回调功能。使用Vala语言Property机制实现共享组件的序列化、反序列化、专有驱动动态加载和物理数据库管理功能。(3)结合测量仪器常用的GPIB、USBTMC和VXI-11通信接口,设计出相应的通信插件,并实现VISA规范提出的基本I/O接口和格式化I/O接口。根据函数发生器、示波器、频谱仪、射频信号源、程控电源和数字万用表6类仪器的类驱动规范,实现类驱动具体功能。(4)对Windows操作系统和中标麒麟操作系统中不同的总线驱动进行分析,使用Vala语言封装不同操作系统提供的底层驱动接口,使用软件构建系统制定编译策略,完成跨操作系统的适配工作。根据本文实现功能,设计测试方案,分析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本文实现了可在Windows和中标麒麟操作系统中控制GPIB仪器、USBTMC仪器和VXI-11仪器的VISA库,以及包含函数发生器、示波器、频谱仪、射频信号源、程控电源和数字万用表6类仪器类驱动实现的IVI库。

黎永斌[2](2021)在《压力管道知识的VR/AR呈现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建设不断完善,压力管道系统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由于压力管道具有类型繁多和结构复杂的特点,给相关从业人员和待从业人员掌握压力管道相关知识带来了困难。本文针对压力管道知识学习过程中应用传统方式学习压力管道元件结构原理效率低下的问题,研究了VR/AR呈现技术并开发了压力管道知识的VR/AR呈现系统。本系统分为移动终端、PC终端和VR终端,通过构建虚拟环境和数字化资源,以可视化知识呈现的形式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本文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分析了当前压力管道知识教学、AR教材、VR教学和三维跟踪注册的现状,完成了压力管道知识呈现系统的移动终端、PC终端和VR终端知识呈现需求分析,完成了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提取出系统所需的关键技术。(2)提出一种适用于压力管道教材和实物半剖模型的改进AKAZE算法。首先对压力管道教材插图和实训场景中实物模型进行特征点提取和匹配实验与分析,接着针对AKAZE算法的提取速度和匹配对数量的不足进行改进,然后应用本文改进的AKAZE算法对教材插图和实训模型的自然特征进行提取及匹配,最后使用GMS方法剔除错误的匹配对完成图像匹配。(3)研究了KLT光流金字塔方法并用于跟踪改进AKAZE算法提取的特征点。首先通过特征点跟踪减少使用图像匹配的时间,提高系统在移动设备的实时三维注册性能,其次使用正确的匹配对计算出单应性矩阵,最后采用EPn P方法结合相机内参和畸变系数,求解出移动设备的刚体运动参数旋转矩阵R和平移矩阵T,完成压力管道知识的AR资源三维跟踪注册功能。(4)研究了移动终端、PC终端的本地资源动态配置方法和VR/AR资源呈现的可视化交互方式。从分析VR和AR环境下资源呈现和交互行为出发,讨论数据资源的存储、呈现和人机交互间关系,提出文本、图像、视频和模型的动态配置方法,利用XML与HTML结合的特点,实现PC终端资源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接着通过研究Unity3D与移动设备的通讯方式,实现移动终端的本地资源上传。根据压力管道结构原理的学习方式,设计了旋转、缩放、零部件显隐、透明度控制和拆装交互方法。(5)设计并构建了一个压力管道知识的VR/AR呈现系统。该系统以VR/AR资源呈现及可视化交互为目标,利用Unity3D、Win Form、VR头盔显示器等软硬件平台工具完成对压力管道知识的VR/AR呈现系统的开发。

杨冬建[3](2021)在《基于双目视觉的TBM换刀机器人末端定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内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下工程、隧道工程以及引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力,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凭借着其掘进效率高、安全性能好以及施工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隧道建设中。TBM在掘进过程中主要依靠刀盘上的滚刀进行破岩,在与岩土的强烈作用下,滚刀极易磨损失效。失效的滚刀需要及时更换以保证TBM的正常掘进,然而目前TBM失效滚刀的更换几乎全部依赖人工,人工更换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包括施工人员安全、低效率以及高成本等,因此使用机器人进行失效滚刀的安全高效更换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是现有的TBM换刀机器人末端定位误差非常大,在滚刀的识别和定位方面仍然需要人工辅助,很难进行大规模工程应用,因此对于TBM换刀机器人的末端定位研究至关重要。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针对TBM换刀机器人系统在滚刀的识别和定位仍然需要人工辅助这一问题,分析并总结了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包括换刀机器人运动学模型不准确、由于负载大导致机器人存在较大的时变变形以及换刀环境为非结构化环境。对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为换刀机器人系统增加双目视觉代替人眼识别刀具系统,并提供视觉反馈环节来提高机器人末端定位精度。(2)为便于进行实验验证,确定了TBM换刀机器人的缩尺比例,并对其进行了缩尺设计,机器人由原来的PPRPPR结构变为了PRPPR结构,但是整体的运动形式保持不变。然后利用改进的D-H法对其进行了正运动学建模,并利用Matlab机器人工具箱对其进行了验证。最后利用几何法对机器人进行了逆运动学建模,并验证了其正确性。(3)针对传统刀具无法直接使用机器人更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一体化刀具系统,并且对该刀具系统进行了特征分析和提取。针对利用灰度处理、二值化处理以及模板匹配等方法无法快速有效提取螺栓特征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SIFT的刀具特征识别提取算法,并进行了识别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快速提取出螺栓特征点,并且所识别的螺栓像素坐标相对误差小于1.5%。(4)搭建了基于双目视觉的TBM换刀机器人末端定位系统,并且完成了双目相机的内外参标定。为了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一套缩尺实验台被搭建,包括TBM刀具姿态模拟试验台和TBM换刀机器人缩尺试验台。通过调节5组不同的刀具位姿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双目视觉的TBM换刀机器人末端定位系统的精度能够达到2.5mm,满足目标要求。

贾明皓[4](2020)在《面向天文观测设备的远程自主观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域天文学、系外行星搜寻、空间碎片监测是当今天文及相关应用的研究热点方向,由此需要天文观测设备有更高分辨率、更灵敏的探测能力,并且可以更持续地监测目标。这些需求需要天文设备硬件技术和自主观测控制软件技术配合发展。为了获得更好的视宁度、更长的观测时间,越来越多的天文观测设备会选择在高原、极地、太空等环境建设,这些环境人类难以常驻,决定了设备必须支持自主观测的能力,并可以被远程控制。同时,天文观测设备数量越来越多,并向网络协同观测的趋势发展。为了减少人员维护成本,集中统一管理,提高观测效率,需要加强远程自主观测的发展,建设一个更高层次的网络观测平台。另一方面,望远镜口径越来越大,设备模块越来越多,层级越发复杂,为了降低使用复杂度,兼顾不同使用场景,并且加强数据采集和故障分析平台的建设,需要建设具备多接口层次的控制软件系统。相比于国际上BOOTES、LCOGT等项目中成功实施智能化的自主观测以及远程控制组网,国内远程自主观测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国际存在一定差距。国内已有围绕RTS2技术,在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圆顶结合气象站自动化控制、量子1.2米望远镜天文成像端控制系统,LAMOST及丽江2.4m望远镜升级改造等方向取得了一定进展。同时也有各个单位围绕各自设备开展对远程自主观测技术的探索,包括对南极天文观测,空间碎片观测平台,大型望远镜观测设备自主控制等,但在完全无人值守的自动化观测,以及望远镜组网观测方面,还需要有进一步的突破。本文围绕南极天文台的进一步建设、空间碎片监测网的组建、以及WFST拼接相机控制子系统这些新课题开展远程自主观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首先对于小型望远镜种类多,设备不尽相同,需要提高软件实现的复用性,从自上而下的角度对业务进行建模;对于南极天文,需要增加远程控制的稳定性,在高延迟低带宽的卫星网络下提高控制效能;对于空间碎片监测灵活的观测需求,要完善远程自主观测控制的构架,采用更先进的框架开发,完善自主观测过程,为站点组网打好基础;对于国内首个大型拼接相机的硬件平台,需要针对其多种使用场景提出完备的控制平台方案。本论文首先明确了自主观测和控制的重要性,介绍了国内外自主观测控制技术发展现状,并介绍了南极天文、空间碎片监测和大视场巡天望远镜相机这三个需要重点发展自主观测技术的场景。本文对自主观测以及远程控制的整体架构做了定义:硬件设备层、设备控制层、观测控制层、用户服务层。为了降低模块开发复杂度,本文对设备控制层中的不同设备模块做了通用化的定义和设计,对典型设备模块做状态机分析和故障场景分析,对自主观测业务做建模,论述了一般化的观测业务,对自主观测流程中的调焦、平场、导星提出实现方案。对于南极天文,本文在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等项目中实现了一套远程自主观测控制框架,对框架依赖的RTS2技术做了分析,介绍了 RTS2的接口扩展方法以及面向远程自主观测的模块开发。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在南极高延迟低带宽网络条件下主-从架构的远程控制。该框架可以作为南极天文台运控的原型。对于碎片观测,本文分析其业务及所需功能,明确其组网构架,基于ZeroMQ和Protobuf的望远镜自主观测控制框架RACS2,实现了碎片自主观测的业务功能,并以兴隆碎片观测望远镜为例,提出一种云量分析方案,用于完善自主观测的天气判断。对于恒星观测模式,实现了碎片目标信息提取方法。对于WFST相机控制系统,本文设计其远程控制框架,基于微服务的设计思想,划分设备功能模块和业务模块,并对相机、配置、数据存储等关键模块做了初步设计。针对拼接相机的特点,设计基于MEF(multi-extension FITS)的文件存储方式,兼顾了对现有天文软件的兼容性。本文的创新之处如下:1)完善了自主观测平台的一般化架构定义和功能设计,提炼了南极天文以及碎片观测涉及的望远镜的各设备模块特性,给出了基本属性、状态机、故障事例的定义与分析。对于自主观测业务流程也加以分类并介绍了实现方法。基于RTS2框架,提出基于REDIS对其消息接口做扩展,并将RTS2和Tornado WEB服务框架结合,针对南极低带宽高延迟网络,构建了南极天文设备组网运行控制的原型。2)针对碎片观测业务,基于ZeroMQ和Protobuf的观测控制框架(RACS2)完成了首个碎片自主观测控制平台,配合Python脚本灵活使用,很好地满足碎片观测的功能需求。3)针对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大型望远镜拼接相机,对其远程控制平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场景的功能需求和关键约束,对相机控制做了多层次多接口形式的设计,基于微服务的思想将功能模块做拆分,方便模块独立开发和调试。

公鹏[5](2020)在《基于嵌入式控制的水泵物联网系统设计和开发》文中研究说明在矿井的排水系统中,排水系统直接影响着矿井运营安全。传统矿井排水系统存在诸多不足,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矿井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泵物联网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排水系统工作状况和系统运行数据。本文以矿井的排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水泵排水系统进行系统建模、实验平台搭建、底层数据收集功能开发、远程控制等工作。为了降低耦合度,本论文采用了XML文档描述数据格式和内容。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为系统优化和系统分析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本论文使用基于My SQL数据库开发的子系统可以实现系统相关数据从My SQL到报表系统的功能。同时采用binlog日志,实现数据备份和数据丢失找回功能。本论文搭建了水泵远程控制的实验平台,使用S3C2440作为嵌入式控制器开发基于Linux嵌入式系统的水泵控制物联网系统,编写了水泵远程控制程序和底层数据采集程序,通过软、硬件相结合可以实现客户端对水泵的远程控制功能和数据采集功能。本文主要做了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完成了水泵控制系统的实际台架搭建。(2)基于物联网网络的架构和工作原理,采用S3C2440芯片作为主要控制器,利用代码开源的Linux系统搭建嵌入式系统,完成U-Boot移植、Linux内核裁剪和移植、网卡驱动开发、RS485驱动等工作。移植Linux系统到核心开发板S3C2440,采用C语言编写终端程序,对相应的模块进行功能测试。(3)采用RS485通信协议,实现水泵系统数据的收发功能。WIFI通信和有线网络通信相结合,确保实现传感器数据的实时推送以及远程控制。(4)采用基于XML文档描述数据结构和内容,使用tinyxml2解析工具解析XML数据内容。本论文采用创建多线程和调用epoll函数方案,提高服务器系统的实时性和并发性。(5)在服务器端搭载My SQL数据库,将终端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日志文件binlog的使用实现数据的备份、记录数据库变化等功能。

冯译[6](2020)在《车载INICnet网络节点管理机制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汽车内部跨域通信、移动服务和自动驾驶等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INICnet网络被广泛看好替代MOST网络的下一代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主干网络。目前,INICnet网络的国际标准发布时间不长,国内外对INICnet网络技术的应用开发处于起步阶段。INICnet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协议虽然保证了节点通信的可靠性,但是对车载网络的应用需要特定的节点管理机制保证实时性和可靠性。因此,为了促进车载INICnet网络在国内的产业化应用,深入研究并设计实现车载INICnet网络的节点管理机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本文针对INICnet网络在节点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了CAN网络和MOST网络的节点管理机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INICnet网络的集中式节点管理机制,建立了串并联等效模型分析集中式节点管理机制对网络可靠性的影响,最后搭建了硬件在环测试环境,完成集中式节点管理机制的测试与分析。本文所包含的内容如下:首先阐述了车载网络和车载网络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INICnet网络节点管理应用存在的问题。其次研究了INICnet网络的数据传输原理及编址方式,对比分析了CAN网络和MOST网络节点管理机制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确定了车载INICnet网络的节点管理机制的实时监控、远程配置、连接管理等需求,并对INICnet网络状态转换过程分析,提出了基于INICnet网络的集中式节点管理机制,建立串并联等效模型分析了集中式节点管理机制对网络可靠性的影响。最后对INICnet网络集中式节点管理机制进行了具体软件设计与实现,并搭建硬件在环测试环境验证了集中式节点管理机制。数据表明使用集中式管理机制完成网络初始化时间为304.412ms,相比MOST网络初始化时间8700ms,缩短了95%,提高了网络的实时性。同时完成了网络可靠性和耐久性能测试,实际测试中可用节点数量和实际检测节点数量一致,提高了网络可靠性。

何勇锋[7](2020)在《宽带集群交换系统MCVideo视频传输功能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MCVideo(Mission Critical Video,关键任务视频)是3GPP提出的新一代宽带集群通信技术标准。MCVideo宽带集群交换系统是一种基于MCVideo标准的视频指挥调度系统。MCVideo宽带集群交换系统具有组附属、组管理、组呼、单呼、视频推、视频拉、紧急呼叫、传输权控制与环境观察呼叫等功能。目前,MCVideo系统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MCVideo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较少。因此,MCVideo宽带集群交换系统视频功能的研究与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综述了国内外宽带集群交换系统及其视频传输功能研究现状基础上,研究并实现了MCVideo宽带集群交换系统视频传输功能,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MCVideo系统的构成,提出了一种MCVideo宽带集群交换系统的架构,描述了MCVideo宽带集群交换系统视频传输的功能,分析了MCVideo宽带集群交换系统的性能;2.提出了一种分布式高并发媒体转发服务器架构,通过横向扩展媒体转发服务器,降低了媒体端口分配时延;定义了参与MCVideo实体服务器与MCVideo终端的接口、参与MCVideo实体服务器与媒体转发服务器的接口以及参与MCVideo实体服务器与控制MCVideo实体服务器的接口等;设计了参与MCVideo实体服务器和媒体转发服务器的软件架构以及MCVideo宽带集群交换系统视频传输业务流程;3.提出了一种MCVideo宽带集群交换系统视频流自适应控制算法,该算法使用加性对数增长因子,自适应地调整拥塞窗口,为了更适应MCVideo宽带集群交换系统视频组呼的特点,引入用户量因子,自适应地调整拥塞窗口,当用户数量急剧增加时,可自适应地调整视频流拥塞窗口,防止数据流快速增长产生的MCVideo宽带集群交换系统网络拥塞,降低丢包率;4.基于linux操作系统,利用C/C++编程语言,开发了参与MCVideo实体服务器和媒体转发服务器等软件,实现了登录、组附属、组呼、单呼、视频推、视频拉、环境观察呼叫、优先级呼叫、告警以及传输权控制等MCVideo宽带集群交换系统视频传输功能;5.搭建了宽带集群交换系统MCVideo视频传输功能的测试环境,对MCVideo终端登录、MCVideo终端附属组、组呼、单呼、视频推、视频拉、环境观察呼叫、告警、传输权控制等功能以及呼叫建立时延、呼叫建立成功率、媒体端口分配时延和丢包率等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开发的MCVideo宽带集群交换系统视频传输功能符合设计要求。

何杰川[8](2020)在《时间触发网络性能监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为了确保网络中端到端的传输延时满足一定的时间约束,并且传输的消息能够按照事先规划好的顺序完成发送与接收,时间触发技术成为了航空电子网络等领域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其中,时间触发以太网将时间触发技术与传统以太网相结合,在以太网灵活性基础上增加了网络的实时确定性;而时间触发FC(Fibre Channel,光纤通道)网络则利用了FC网络高带宽、高速率、低延迟等特点,两者对航空电子网络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以现有的时间触发网络的硬件技术以及设备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一套不仅适用于TTE(Time-Triggered Ethernet,时间触发以太网),而且适用于TTFC(TimeTriggered Fibre Channel,时间触发光纤通道)系统的软件平台,主要监测的性能参数包括网络中节点业务发送和接收延时,同步状态与节点基本状态信息等。该平台既能够对系统中各个网络节点进行参数配置与监测,也能够对系统的容错同步功能进行验证,对于后续的时间触发系统软硬件开发有参考价值。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研究事件触发与时间触发技术,介绍了现有的时间触发以太网以及时间触发FC网络的技术方案与时间同步方式,为软件的需求与部分功能设计提供基础。(2)研究AS6802(Aerospace Standard,航空航天标准)容错同步算法的具体流程,为系统的容错验证方案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3)深入研究时间触发网络性能监测系统的总体架构与软件实现。其中包括网络中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交换机之间、计算机与节点卡或转接卡之间的通信方式设计与实现,上位机物理拓扑、节点配置以及性能监测等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下位机软件设计与实现,驱动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等。(4)研究时间触发网络系统的容错性验证方案,能够对系统的容错同步过程进行测试。(5)基于本文设计的软件实现方案以及现有的时间触发网络设备,实现包含上位机界面、下位机软件以及设备驱动软件的时间触发性能监测系统,并搭建出相应时间触发网络测试环境。最后完成对时间触发性能监测系统的功能测试以及时间触发网络的容错验证。

付茜雯[9](2020)在《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文中认为科研论文在知识传播过程中作用重大,推动国际范围内的知识共享。摘要是科研论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既是对论文的概括性总结,也是读者发现和探寻相关领域知识的快捷途径。然而,目前英文摘要的机器翻译质量在精确性和专业性方面都不尽人意,需要通过后期编辑和人工校对才能产出高质量的中文翻译文本。本文以计算机科学论文摘要为例,对谷歌机器翻译的300篇计算机英文论文摘要的中文版本进行了翻译错误类型分析并归类,并提出相应的译后编辑策略。首先在赖斯文本类型理论翻译策略指导下,对机器翻译系统生成的译文进行译后编辑,再邀请计算机专业以及翻译专业的专业人士进行确认。之后以DQF-MQM错误类型分类框架为依据,对机器翻译系统生成的译文中的错误进行分类。研究发现,机器翻译的计算机英文论文摘要的中文版本中存在七大类翻译错误,其中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翻译错误占比最大,其次是术语误译、误译、欠译、漏译、过译以及赘译。本论文研究发现,由于源文本的信息型学术文本特征,长难句、被动语态以及术语翻译是造成机器翻译错误的主要原因。针对源文本的逻辑缜密、语步序固定等特征,本研究针对性地对各类错误类型提出了相应译后编辑策略。建议译者在译后编辑中通过将隐性连接转换为显性连接从而保持源文逻辑性,通过增加主语以及调整语序处理被动语态保持源文的学术精准,通过恰当选取词意处理半技术词汇等。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系统归类了计算机科技文本摘要中机器翻译出现的错误,并提出相应译后编辑策略,为该领域的译者提供参考建议,从而提高该领域的机器翻译质量。

胡存[10](2019)在《基于物联网工业云平台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各种依靠物联网应用的平台正在逐步发展,改善了人们生活方式,如“物联网+农业”、“物联网+医院”、“物联网+交通”以及“物联网+城市”等等。我们急需开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工业云平台的研究,落实国家“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推进了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在工业中应用。“物联网+工业”主要是指将传感器设备信息、工业设备运行数据、工业设备运行状态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本文研究的是“物联网+工业+云平台”模式,基于物联网工业云平台系统主要是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网络接入便可以实时的访问工业设备现场的运行状况,可以远距离对分布广泛的工业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设备数据进行监控,以及对工业设备反向控制功能。通过物联网关与工业设备进行连接,实时采集工业设备运行状态和工业设备数据,然后将网关模块所监测到的数据通过4G模块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主要功能是负责对数据进行存储维护和与客户端进行交互。用户可以通过Web端或移动终端访问云服务器,实现对工业设备监控。在本系统当中,用户还可以Web端或移动终端设置控制信息,发送至云服务器,物联网关通过4G模块接收到控制信息,从而设置工业设备的状态,达到反向控制的效果。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工业云平台系统在对工业设备采集数据的实时性、数据存储的稳定性、移动端的支持性以及智能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并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本文的应用创新点如下:1、设计一种智能工业物联网关,使用Modbus线程采集工业设备底层数据,MQTT线程负责数据包接收和发送,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使用不同线程,充分利用CPU,提高物联网关采集和传输速率,总体上提升工业云平台系统数据采集实时性。2、采用Redis和MySQL两种数据库组合的存放方式,在大数据存储方面提高了实时交互效率。对不同的工业数据采用不同的存储方式,利用Redis数据库存放交互的实时数据,提高并发性。利用MySQL数据库存放的节点数据,实现数据的备份功能,提供给用户端实时查看。使得系统在实时性和数据稳定性都得到了提高。3、支持网关系统远程升级和设备远程控制,用户可以在Web浏览器、Android手机端和IOS手机端进行设置,对工业设备开关进行控制和数据参数设定,例如设定温度值、设定压力、设定时间等参数值,从而达到远程控制的效果。用户还可以在远程端对物联网关进行版本远程升级。进一步提高了工业云平台系统的智能化。最后本文结合仿真系统对基于物联网工业云平台进行试验,验证各功能情况。物联网关能够实时获取数据,而且数据采集准确,也可以对通信协议点进行远程控制。客户端也可以在界面进行数据查看,云平台系统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

二、一种基于XML的主动应用程序描述符AADX(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基于XML的主动应用程序描述符AADX(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Vala语言的跨操作系统仪器驱动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需求分析及总体方案
    2.1 仪器驱动技术概述
        2.1.1 虚拟仪器
        2.1.2 仪器可互换技术
    2.2 需求分析
        2.2.1 VISA需求分析
        2.2.2 IVI需求分析
    2.3 总体设计
        2.3.1 VISA库总体设计
        2.3.2 IVI库总体设计
        2.3.3 插件机制
    2.4 跨操作系统总体设计
    2.5 开发工具选择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VISA库设计与实现
    3.1 VISA库整体结构
    3.2 资源模板设计与实现
        3.2.1 属性机制设计与实现
        3.2.2 资源锁设计与实现
        3.2.3 事件机制设计与实现
    3.3 资源管理器设计与实现
    3.4 插件设计与实现
        3.4.1 VXI-11插件设计与实现
        3.4.2 GPIB-USB插件设计与实现
        3.4.3 USBTMC插件设计与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IVI库设计与实现
    4.1 IVI库整体结构
    4.2 属性引擎设计与实现
        4.2.1 缓存功能设计与实现
        4.2.2 回调功能设计与实现
        4.2.3 范围表功能设计与实现
    4.3 类驱动设计
        4.3.1 动态加载技术
        4.3.2 类驱动工作流程
        4.3.3 类驱动实现
    4.4 配置仓设计与实现
        4.4.1 序列化及反序列化
        4.4.2 基于XML的配置仓设计与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件测试
    5.1 测试方案设计
    5.2 VISA库功能测试
        5.2.1 资源模板功能测试
        5.2.2 资源管理器功能测试
        5.2.3 插件功能测试
    5.3 IVI库功能测试
        5.3.1 类驱动功能测试
        5.3.2 属性引擎功能测试
        5.3.3 配置仓功能测试
    5.4 跨平台功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压力管道知识的VR/AR呈现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来源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2 研究内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压力管道知识教学现状
        1.2.2 AR教材的现状
        1.2.3 VR教学的现状
        1.2.4 三维跟踪注册的现状
        1.2.5 现状总结
    1.3 论文章节安排与结构
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关键技术
    2.1 需求分析
        2.1.1 压力管道知识呈现系统需求分析
        2.1.2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2.2 系统关键技术
        2.2.1 虚实融合显示技术
        2.2.2 基于自然特征的图像匹配技术
        2.2.3 三维跟踪注册技术
        2.2.4 人机交互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进AKAZE算法的压力管道三维跟踪注册
    3.1 压力管道的特征点检测实验分析
    3.2 一种适用于压力管道的改进AKAZE算法
        3.2.1 AKAZE特征点检测
        3.2.2 rBRIEF特征点描述
        3.2.3 汉明距离匹配
        3.2.4 GMS匹配优化
        3.2.5 匹配实验对比
    3.3 基于特征点的跟踪方法
        3.3.1 适合跟踪的特征点
        3.3.2 KLT光流跟踪方法
    3.4 相机位姿估计
        3.4.1 相机的针孔模型
        3.4.2 世界坐标与像素坐标的变换
        3.4.3 相机标定
        3.4.4 基于特征匹配的相机姿态估计算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资源配置与交互方法
    4.1 移动终端资源动态配置方法
        4.1.1 本地资源动态配置
        4.1.2 图像描述信息生成
    4.2 基于XML的数据配置方法
        4.2.1 系统知识表达图谱
        4.2.2 XML存储管理
        4.2.3 XML内嵌HTML的呈现方法
        4.2.4 XML数据的增删改查
    4.3 实时可视化交互设计
        4.3.1 缩放交互方法
        4.3.2 旋转交互方法
        4.3.3 压力管道零部件显隐方法
        4.3.4 压力管道零部件的透明度控制方法
        4.3.5 压力管道虚拟拆装方法
    4.4 用户角色权限管理
        4.4.1 外部人员模式
        4.4.2 内部人员模式
        4.4.3 资源管理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开发工具与环境配置
        5.1.1 系统平台开发工具
        5.1.2 系统硬件平台
        5.1.3 开发环境配置
    5.2 系统框架设计
    5.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5.4 系统功能实现
        5.4.1 VR手柄交互功能的实现
        5.4.2 系统基本功能实现
        5.4.3 三维跟踪注册模块实现
        5.4.4 资源动态配置实现
    5.5 系统的应用示例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双目视觉的TBM换刀机器人末端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TBM自动换刀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TBM一体化刀具系统研究现状
        1.2.2 TBM换刀机器人研究现状
    1.3 双目定位与目标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双目定位研究现状
        1.3.2 目标识别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TBM换刀机器人缩尺设计及其运动学建模
    2.1 引言
    2.2 TBM换刀机器人缩尺设计
        2.2.1 TBM换刀机器人缩尺比例的确定
        2.2.2 TBM换刀机器人的缩尺
    2.3 TBM换刀机器人正运动学模型
        2.3.1 TBM换刀机器人正运动学建模
        2.3.2 TBM换刀机器人正运动学模型验证
    2.4 TBM换刀机器人逆运动学模型
        2.4.1 TBM换刀机器人逆运动学建模
        2.4.2 TBM换刀机器人逆运动学模型验证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YOLO-SIFT的新型刀具系统识别及特征提取
    3.1 引言
    3.2 TBM新型一体化刀具系统设计
        3.2.1 传统刀具结构与功能分析
        3.2.2 新型刀具系统设计
    3.3 基于灰度二值化和模板匹配的刀具系统特征提取
        3.3.1 新型刀具特征分析
        3.3.2 刀具系统图像灰度及二值化处理
        3.3.3 基于灰度二值化的螺栓特征提取
        3.3.4 基于NCC模板匹配方法特征提取
    3.4 基于YOLO的刀具系统识别
        3.4.1 基于YOLO的刀具系统识别流程设计
        3.4.2 基于深度学习的CNN选取及改进
        3.4.3 刀具系统识别模型评价指标及损失函数
        3.4.4 基于刀具系统识别实验验证
    3.5 基于YOLO-SIFT的螺栓特征提取
        3.5.1 SIFT关键点提取
        3.5.2 SIFT关键点描述符的构建
        3.5.3 基于YOLO-SIFT特征点描述符匹配算法
        3.5.4 基于YOLO-SIFT的螺栓特征提取实验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双目视觉的TBM换刀机器人系统搭建及实验验证
    4.1 引言
    4.2 双目相机模型及标定
        4.2.1 双目相机模型
        4.2.2 双目相机标定
    4.3 双目视觉原理及立体匹配
        4.3.1 双目视觉原理
        4.3.2 双目视觉系统图像立体校正
    4.4 TBM换刀机器人系统搭建及缩尺实验验证
        4.4.1 TBM换刀机器人系统搭建
        4.4.2 缩尺实验验证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面向天文观测设备的远程自主观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天文设备观测概述
        1.1.1 自主观测战略意义
        1.1.2 自主观测的发展
    1.2 南极天文观测
        1.2.1 观测优势
        1.2.2 南极天文台建设
        1.2.3 南极天文运行控制平台
    1.3 空间碎片监测
        1.3.1 空间碎片监测概况
        1.3.2 国内外建设
        1.3.3 空间碎片全球联测网
    1.4 大视场巡天望远镜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远程自主观测技术
    2.1 观测系统架构
    2.2 天文设备的抽象与控制
        2.2.1 望远镜装置
        2.2.2 调焦设备
        2.2.3 滤光片设备
        2.2.4 焦面设备
        2.2.5 圆顶设备
        2.2.6 环境信息设备
        2.2.7 授时设备
        2.2.8 电源管理
    2.3 自主观测流程
        2.3.1 一般化观测模型
        2.3.2 自动调焦流程
        2.3.3 平场测量流程
        2.3.4 导星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南极天文的远程观测控制
    3.1 基于RTS2与EPICS框架的开发
        3.1.1 RTS2核心类开发
        3.1.2 RTS2和EPICS集成
        3.1.3 RTS2的WEB接口分析
        3.1.4 基于REDIS的消息推送模块
    3.2 远程控制服务技术
        3.2.1 服务设计原则
        3.2.2 远程控制服务基础架构
        3.2.3 基于Tornado的网络服务
        3.2.4 数据实时更新技术
        3.2.5 多用户访问的约束
        3.2.6 接口设计的幂等性
        3.2.7 服务代理
        3.2.8 网络服务前端技术
    3.3 通用信息采集管理
        3.3.1 日志搜集
        3.3.2 进程管理
    3.4 南极天文设备的远程自主观测实现
        3.4.1 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
        3.4.2 近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碎片观测望远镜观测平台
    4.1 业务与架构定义
        4.1.1 设备控制层
        4.1.2 观测控制层
        4.1.3 服务接口层
    4.2 基于RACS2框架的自主观测实现
        4.2.1 RACS2简介
        4.2.2 RACS2模块设计
        4.2.3 RACS2设备模块支持
        4.2.4 望远镜校准模块
    4.3 云量分析
        4.3.1 图像特征提取
        4.3.2 数据标记
        4.3.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
        4.3.4 基于云量识别结果的自主观测
        4.3.5 改进方向
    4.4 碎片数据处理技术
        4.4.1 处理流程
        4.4.2 实现方案
    4.5 基于Sentry的应用异常监控平台
        4.5.1 平台功能简介
        4.5.2 应用平台部署
        4.5.3 软件集成方法
    4.6 平台组网设计
    4.7 碎片自主观测的实现
        4.7.1 硬件接口适配
        4.7.2 系统实测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视场巡天望远镜相机控制系统
    5.1 系统构架
        5.1.1 需求及约束分析
        5.1.2 架构设计
    5.2 设备控制层
        5.2.1 相机通信协议
        5.2.2 相机控制软件开发工具包
        5.2.3 焦面热控与真空维持
    5.3 综合控制服务
        5.3.1 配置服务
        5.3.2 监控预警
    5.4 相机数据存储
        5.4.1 CCD编号信息
        5.4.2 FITS文件存储
        5.4.3 坐标系统
    5.5 对外控制接口
        5.5.1 接口形式
        5.5.2 接口安全性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WFST相机原始数据FITS头定义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基于嵌入式控制的水泵物联网系统设计和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项目背景
    1.2 相关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2 水泵物联网系统架构
    2.1 设备选型
        2.1.1 传感器选择
        2.1.2 流量传感器
        2.1.3 转速传感器
        2.1.4 电动阀门
        2.1.5 三相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
        2.1.6 振动传感器
        2.1.7 压力传感器
        2.1.8 电动机和电动机控制器
    2.2 水泵数据采集模块
3 开发平台选择和搭建
    3.1 主控制模块
    3.2 引导程序
        3.2.1 交叉编译工具安装
        3.2.2 Linux内核裁剪和编译
    3.3 移植BUSYBOX
    3.4 FLASH选型
        3.4.1 NAND Flash选型
        3.4.2 NOR Flash选型
4 系统工作数据存储
    4.1 数据库安装
    4.2 操作数据库
    4.3 设置数据备份
        4.3.1 binlog日志文件优点
        4.3.2 开启binlog日志文件
    4.4 系统工作数据存储
        4.4.1 XML解析库安装
        4.4.2 数据解析
        4.4.3 XML文件和数据库数据交换
5 系统控制应用程序开发
    5.1 服务器和客户端开发
        5.1.1 TCP/IP协议模式
        5.1.2 服务器和客户端应用程序
    5.2 水泵远程控制系统
    5.3 RS485开发
        5.3.1 RS485驱动开发
        5.3.2 RS485应用程序开发
    5.4 网卡驱动开发
    5.5 WIFI通信协议
    5.6 应用程序移植
    5.7 阿里云服务器部署及项目上线
    5.8 QT用户界面设计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车载INICnet网络节点管理机制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车载网络研究现状
        1.2.2 车载网络管理研究现状
    1.3 车载INICnet网络目前存在的问题
        1.3.1 INICnet网络可靠性差
        1.3.2 INICnet网络缺乏节点管理机制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车载INICnet网络与关键技术研究
    2.1 车载INICnet网络技术简介
        2.1.1 INICnet网络拓扑结构
        2.1.2 INICnet网络帧结构
        2.1.3 INICnet网络编址方式
    2.2 车载网络节点管理机制研究
        2.2.1 CAN网络节点管理机制研究
        2.2.2 MOST网络节点管理机制研究
        2.2.3 节点管理机制对比分析
    2.3 环形网络可靠性研究
        2.3.1 环形网络可靠性定义及评价指标
        2.3.2 环形网络可靠性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车载INICnet网络节点管理机制分析与设计
    3.1 需求分析
        3.1.1 初始化功能需求分析
        3.1.2 节点配置需求分析
        3.1.3 节点增删功能需求分析
    3.2 网络状态转换过程分析
        3.2.1 网络状态机
        3.2.2 节点管理设计流程
        3.2.3 网络有限状态机模型
    3.3 集中式节点管理机制设计
        3.3.1 总体设计
        3.3.2 设备发现过程设计
        3.3.3 远程节点配置与控制设计
        3.3.4 连接管理过程设计
    3.4 集中式节点管理机制对网络可靠性的影响
        3.4.1 节点加入通信可靠性分析
        3.4.2 节点退出通信可靠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车载INICnet网络节点管理机制实现
    4.1 总体结构设计
    4.2 主控节点硬件设计
        4.2.1 外部控制模块
        4.2.2 总线控制模块
        4.2.3 电源管理模块
        4.2.4 网络接口模块
    4.3 主控节点软件设计
        4.3.1 Linux开发环境构建
        4.3.2 驱动程序设计
        4.3.3 设备发现程序设计
        4.3.4 连接管理模块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车载INICnet网络节点管理机制测试与分析
    5.1 测试平台搭建
        5.1.1 测试工具简介
        5.1.2 测试环境搭建
    5.2 功能测试与分析
        5.2.1 网络状态测试
        5.2.2 设备发现功能测试
        5.2.3 节点加入通信功能测试
        5.2.4 节点退出通信功能测试
        5.2.5 结果分析
    5.3 性能测试与分析
        5.3.1 网络初始化测试与分析
        5.3.2 网络可靠性测试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7)宽带集群交换系统MCVideo视频传输功能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宽带集群交换系统及其视频传输功能研究现状
        1.2.1 概述
        1.2.2 国内宽带集群交换系统及其视频传输功能研究现状
        1.2.3 国外宽带集群交换系统及其视频传输功能研究现状
    1.3 选题意义和论文结构
        1.3.1 选题意义
        1.3.2 论文结构
2 MCVideo宽带集群交换系统
    2.1 MCVideo系统
        2.1.1 MCVideo系统信令层架构
        2.1.2 MCVideo系统应用层架构
    2.2 MCVideo宽带集群交换系统的组成
    2.3 MCVideo宽带集群交换系统的功能
    2.4 MCVideo宽带集群交换系统的性能
        2.4.1 呼叫建立时延
        2.4.2 呼叫建立成功率
        2.4.3 媒体端口分配时延
        2.4.4 丢包率
    2.5 本章小结
3 MCVideo宽带集群交换系统视频传输功能的设计
    3.1 概述
    3.2 MCVideo宽带集群交换系统接口
        3.2.1 参与MCVideo实体服务器与MCVideo终端的接口
        3.2.2 控制MCVideo实体服务器与媒体转发服务器的接口
        3.2.3 参与MCVideo实体服务器与媒体转发服务器的接口
        3.2.4 MCVideo终端与媒体转发服务器的接口
        3.2.5 控制MCVideo实体服务器与参与MCVideo实体服务器的接口
    3.3 MCVideo宽带集群交换系统视频传输业务流程
        3.3.1 MCVideo终端登录
        3.3.2 MCVideo终端附属组
        3.3.3 组呼
        3.3.4 单呼
        3.3.5 视频推
        3.3.6 视频拉
        3.3.7 环境观察呼叫
        3.3.8 优先级呼叫
        3.3.9 传输权控制
        3.3.10 告警
    3.4 软件架构
        3.4.1 概述
        3.4.2 参与MCVideo实体服务器
        3.4.3 媒体转发服务器
    3.5 分布式高并发媒体转发服务器软件架构
    3.6 MCVideo宽带集群交换系统视频流自适应控制算法
        3.6.1 概述
        3.6.2 TEAR算法
        3.6.3 I_TEAR算法
        3.6.4 I_TEAR算法的仿真
        3.6.5 算法结论
    3.7 本章小结
4 MCVideo宽带集群交换系统视频传输功能的实现
    4.1 开发环境
    4.2 参与MCVideo实体服务器
        4.2.1 软件实现流程
        4.2.2 上行模块
        4.2.3 下行模块
        4.2.4 Transmission Control模块
        4.2.5 HTTP模块
    4.3 媒体转发服务器
        4.3.1 软件实现流程
        4.3.2 打洞模块
        4.3.3 MGC模块
        4.3.4 MG模块
        4.3.5 媒体转发模块
    4.4 本章小结
5 MCVideo宽带集群交换系统视频传输功能的测试
    5.1 测试环境
    5.2 测试内容
    5.3 功能测试
        5.3.1 MCVideo终端登录
        5.3.2 MCVideo终端附属组
        5.3.3 组呼
        5.3.4 单呼
        5.3.5 视频推
        5.3.6 视频拉
        5.3.7 环境观察呼叫
        5.3.8 传输权控制
        5.3.9 告警
    5.4 性能测试
        5.4.1 呼叫建立时延
        5.4.2 媒体端口分配时延
        5.4.3 呼叫建立成功率
        5.4.4 丢包率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时间触发网络性能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时间触发网络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论文内容与安排
第二章 时间触发网络相关技术介绍
    2.1 基本概念
    2.2 基于时间触发方式的网络
        2.2.1 时间触发以太网
        2.2.2 时间触发FC网络
    2.3 时间同步技术介绍
    2.4 时间触发网络容错机制
        2.4.1 容错概念
        2.4.2 失效模型与失效假说
        2.4.3 基本容错同步算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时间触发网络性能监测系统架构与设计
    3.1 软件总体架构与开发环境
        3.1.1 软件总体架构设计
        3.1.2 开发环境选择
    3.2 通信方式
        3.2.1 上下位机通信方式
        3.2.2 下位机与驱动通信方式
        3.2.3 驱动与硬件通信方式
        3.2.4 上位机与转接卡通信方式
    3.3 时间触发网络监控上位机设计
    3.4 时间触发网络节点下位机与驱动设计
        3.4.1 节点下位机设计
        3.4.2 设备驱动设计
    3.5 同步状态获取与容错验证方案设计
        3.5.1 节点状态获取
        3.5.2 节点容错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时间触发网络性能监测系统实现
    4.1 通信功能实现
        4.1.1 上下位机通信过程与通信格式
        4.1.2 下位机与驱动通信过程与通信格式
        4.1.3 上位机与转接卡通信过程与通信格式
    4.2 时间触发网络监控上位机软件实现
        4.2.1 物理拓扑模块实现
        4.2.2 节点配置模块实现
        4.2.3 监控性能模块实现
    4.3 节点下位机软件的实现
    4.4 设备驱动软件的实现
        4.4.1 驱动初始化实现
        4.4.2 驱动发送实现
        4.4.3 驱动接收实现
    4.5 时间同步状态获取以及容错验证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基本通信与配置功能测试
        5.1.1 通信模块测试
        5.1.2 节点配置模块测试
    5.2 时间触发功能测试与分析
        5.2.1 测试环境搭建
        5.2.2 时间触发测试
        5.2.3 性能测试与分析
    5.3 同步容错性验证测试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1.2 Aims of the Study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2 LITERATURE REVIEW AND FRAMEWORK
    2.1 Overview on Machine Translation and Post-editing
    2.2 Previous Studies on MT Error Types and Post-Editing Strategies
    2.3 DQF-MQM Error Classification Framework
    2.4 Previous Studies on MT Error Types of Paper Abstracts
    2.5 Text Typology Theory
        2.5.1 Text Typology Theory of Reiss
        2.5.2 Previous Studies on Informative Texts and Translation Principles
CHAPTER3 METHODOLOGY
    3.1 Source Text and Text Analysis
        3.1.1 Source Text
        3.1.2 Text Analysis
    3.2 Research Method
    3.3 Translation Process
        3.3.1 Translating300 computer science abstracts with MT system
        3.3.2 Post-editing the MT-generated translation based on Text Typology Theory
        3.3.3 Conducting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for ensuring post-editing quality
        3.3.4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errors in300 abstracts
        3.3.5 Preliminary error classifications based on DQF-MQM Framework
        3.3.6 Conducting the2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o confirm error classifications
        3.3.7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ll MT errors in the300 abstracts
CHAPTER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Error Types of Machine Translated English Abstracts
        4.1.1 Unidiomatic 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2 Terminology Mis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3 Mis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4 Under-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5 Omission 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6 Over-translation Errors in MT Output
        4.1.7 Errors of Addition in MT Output
    4.2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Machine Translated Abstracts
        4.2.1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4.2.2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Passive Voice Sentences
        4.2.3 Post-editing Strategies for Technical Terms
CHAPTER5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of300 Abstracts
    1-20 Abstracts
    21-40 Abstracts
    41-60 Abstracts
    61-80 Abstracts
    81-100 Abstracts
    101-120 Abstracts
    121-140 Abstracts
    141-160 Abstracts
    161-180 Abstracts
    181-200 Abstracts
    201-220 Abstracts
    221-240 Abstracts
    241-260 Abstracts
    261-280 Abstracts
    281-300 Abstracts
ACKNOWLEDGEMENTS

(10)基于物联网工业云平台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物联网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1.2.2 物联网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1.2.3 云计算以及云平台的发展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工业云平台系统的总体架构
    2.1 系统总体设计需求及架构
        2.1.1 统总体需求分析
        2.1.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2.2 云服务器设计方案
        2.2.1 负载均衡
        2.2.2 Redis数据库
        2.2.3 MySQL数据库
        2.2.4 后台管理系统
        2.2.5 MQTT消息代理服务器
    2.3 云服务器工作流程
    2.4 云服务器优化方案
        2.4.1 采用哈希算法优化订阅树机制
        2.4.2 采用Redis和 MySQL两种数据库组合的存放设计
        2.4.3 采用Epoll模型优化消息收发机制
    2.5 平台主要模块功能设计方案
        2.5.1 设备管理模块
        2.5.2 数据显示模块
        2.5.3 预警告警模块
        2.5.4 远程控制模块
        2.5.5 远程系统更新模块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物联网关硬件功能模块及环境搭建
    3.1 物联网关核心主板模块及操作系统
        3.1.1 物联网关核心主板模块
        3.1.2 物联网关操作系统
        3.1.3 嵌入式Linux系统构成
        3.1.4 嵌入式Linux系统启动过程
    3.2 4G通信模块
    3.3 RS485 接口
    3.4 物联网关环境搭建
        3.4.1 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
        3.4.2 4G模块移植
        3.4.3 Boa服务器移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物联网关软件功能模块与实现
    4.1 物联网关软件总体架构
    4.2 物联网关软件总体工作流程
    4.3 基于Modbus RTU/TCP协议底层数据采集模块
        4.3.1 Modbus协议结构组成
        4.3.2 Modbus RTU和 Modbus TCP协议组成
        4.3.3 Modbus TCP/RTU功能实现
    4.4 基于JSON数据格式封装和解析模块
    4.5 基于MQTT协议数据发布与订阅模块
        4.5.1 MQTT工作原理
        4.5.2 MQTT通讯协议功能及特点
        4.5.3 MQTT通讯协议的格式
        4.5.4 MQTT的 QoS级别
        4.5.5 MQTT功能实现
    4.6 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网关初始配置模块
        4.6.1 CGI技术的基本原理
        4.6.2 CGI技术的应用实现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业云平台测试与分析
    5.1 物联网关数据采集和控制仿真测试与分析
        5.1.1 mqttfx基本功能介绍
        5.1.2 Modbus Slave基本功能介绍
        5.1.3 数据采集具体测试流程
        5.1.4 反向控制具体测试流程
    5.2 云平台系统实际功能测试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一种基于XML的主动应用程序描述符AADX(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Vala语言的跨操作系统仪器驱动平台设计与实现[D]. 胡铭.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压力管道知识的VR/AR呈现技术研究与实现[D]. 黎永斌.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3]基于双目视觉的TBM换刀机器人末端定位研究[D]. 杨冬建.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面向天文观测设备的远程自主观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D]. 贾明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基于嵌入式控制的水泵物联网系统设计和开发[D]. 公鹏.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车载INICnet网络节点管理机制研究与设计[D]. 冯译.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7]宽带集群交换系统MCVideo视频传输功能的研究与实现[D]. 何勇锋.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时间触发网络性能监测技术研究[D]. 何杰川.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9]计算机科技论文摘要的机翻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D]. 付茜雯.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10]基于物联网工业云平台系统设计[D]. 胡存.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基于 XML 的活动应用程序描述符 AADX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