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分区研究

西藏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分区研究

一、西藏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区划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魏梦美,符素华,刘宝元[1](2021)在《青藏高原水力侵蚀定量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土壤侵蚀是严重的生态问题。定量监测和评价水力侵蚀是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为系统掌握青藏高原水力侵蚀定量研究现状,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整理了81篇相关文献。发现青藏高原定量评价方法包括基于坡面侵蚀模型、137Cs核素示踪法、径流小区和水文站观测3种类型,但总的来说研究明显不够。坡面侵蚀模型主要有美国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和中国土壤流失方程2种。基于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中国土壤流失方程、137Cs核素示踪法、径流小区监测和水文站观测小流域得到的青藏高原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大于30、1~8、小于10、0~109和2~3 t/(hm2·a)。经过分析发现,青藏高原土壤侵蚀定量研究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模型计算中参数的选择存在问题,137Cs核素示踪法方面背景值不确定性太大,径流小区和小流域监测资料奇缺,没有全区评价结果。今后需要加强小区小流域自动化监测、137Cs背景值采样测试和综合评判以及137Cs核素示踪法土壤侵蚀测定。在这两项定量测定的基础上对全青藏高原土壤侵蚀进行定量评价,为水土保持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张蓓[2](2021)在《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自然地理、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人为活动等四个方面建立了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分析的评价指标,并通过地理信息技术(GIS)与遥感技术(RS)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获取相关指标数据。在生态敏感性传统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空间数据处理利用GIS的空间加权叠加功能,对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就不同敏感性的空间分布进行分区,并依据生态敏感性评价和分区结果,对不同敏感区提出相应的保护与治理对策,同时提出基于生态敏感性分布规律的生态保护与利用思路。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森林公园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特点,筛选了自然地理、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人为活动等4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利用AHP逐层逐因子确定各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其中,自然地理因子的权重为0.1222,生物多样性因子的权重为0.4231,水土流失因子的权重为0.2273,人为活动因子的权重为0.2274。(2)利用GIS绘制单因子的生态敏感性分级布局图,采用AHP和专家打分所确定的权重,对单个因子生态敏感性的分级数据进行空间加权处理,得到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综合分区图。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以重度敏感、极度敏感、中度敏感为主,分布面积分别为1258.23 hm2、1012.59 hm2、690.96 hm2,分别占森林公园总面积的35.77%、28.79%、19.64%。(3)根据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对森林公园生态保护与利用规划提出思路,相较于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常用的经验判断法,更有利于实现保护与发展的统一,促进森林公园高质量发展。

陆瑞[3](2021)在《天山北坡森林生态红线划定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生态问题依然严峻,主要体现在自然生态空间被挤占、植被覆盖度降低、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遭到威胁等。为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相继出台了关于管控国土空间和生态空间的规范文件,强调了构建自然生态空间格局的紧迫性,生态红线的划定是保证其实现的重要措施。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对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长期而重大的意义。本研究以天山北坡为例,对研究区内森林生态敏感性和森林生态功能重要性进行评价,采用AHP法确定了各因子的权值,在ArcGIS10.8软件中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划定了森林生态保护红线、保护黄线、保护绿线的空间范围及面积,并探讨了三种森林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措施。同时利用logistic模型预测森林消耗及增长面积,结合研究区内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及相关部门出台的规划,确定了研究区的森林数量红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研究区内生态敏感性和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体系,从土壤侵蚀和土地沙化两个方面评价了研究区内生态敏感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侵蚀极敏感区域面积为50.67万h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12.38%;土地沙化极敏感区域面积为119.44万h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29.19%;生态敏感红线区主要分布于坡度大、植被覆盖度低及土壤裸露的地区。(2)从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两方面对森林生态功能重要性进行评价,水土保持功能极重要区域27.05万hm2,占研究区面积比重的6.61%;水源涵养重要性极重要面积25.03万hm2,占研究区森林面积比重的9.45%。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红线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内森林覆盖率较高的东南部地区。(3)将评价结果在ArcGIS数据处理平台上进行叠加分析,将研究区内森林划分为三类生态保护红线区,其中森林生态红线保护区面积4.19万hm2,占研究区森林总面积的15.81%;保护黄线区面积为18.13万hm2,占研究区森林总面积的68.48%;绿线保护区面积4.16万hm2,占研究区森林总面积的15.71%。以此数据为基础结合模型预测的森林面积确定了森林数量红线为26.92万hm2。

马方正,于兴修,胡砚霞,李明蔚,程思,王星峰,肖娟花[4](2021)在《丹江口市土壤侵蚀敏感性时空变化特征》文中认为土壤侵蚀是丹江口库区主要的生态问题之一,明确丹江口市土壤侵蚀敏感性的时空变化特征有助于深入认识丹江口库区的土壤侵蚀机理,也可为保护库区水环境提供依据。基于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结合丹江口市多山、地形破碎的地形特征,选择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地形起伏度、植被覆盖度、沟壑密度5个因子构建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体系,借助ArcGIS 10.2平台,综合评价2012—2017年丹江口市土壤侵蚀敏感性,并分析研究区在不同下垫面要素下土壤侵蚀敏感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丹江口市土壤侵蚀敏感性整体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态势,主要表现为轻度敏感和中度敏感,高度及以上敏感区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3.53%;5年间丹江口市中度敏感、轻度敏感、不敏感区面积呈增加趋势,高度敏感和极敏感区面积呈下降趋势;疏林地和未利用地是研究区高敏感性土地利用类型;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随坡度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研究成果可为丹江口市土壤侵蚀机理研究和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刘晓娜,刘春兰,张丛林,陈龙,黄宝荣[5](2020)在《色林错-普若岗日国家公园潜在建设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格局评估》文中研究说明西藏色林错及周边区域是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中珍稀濒危生物物种最多的地区,也是高品质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集中分布区,建立色林错-普若岗日国家公园(以下简称"色-普国家公园")首要考虑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问题。本研究遵循"因素识别-指标构建-单因子评估-综合评估"的基本思路,识别色-普国家公园潜在建设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因素,开展冻融侵蚀、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风蚀、生境环境敏感性单因子评估,结合海拔、坡度、重要生态系统等限定因子,实现对国家公园潜在建设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估,以期为未来国家公园空间范围的确定、功能分区以及适度开展生态旅游等空间布局提供基础支撑。研究表明:(1)潜在建设区存在较严重的冻融侵蚀、水土流失、草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2)单因子评估显示,潜在建设区主要属于生态环境的中度和高度敏感区、水土流失的中度敏感区、冻融侵蚀的轻度和中度敏感区,土壤风蚀的不敏感和轻度敏感区、土壤沙化的不敏感区。(3)综合评估显示,潜在建设区生态环境脆弱性高,高度脆弱区面积比例达57.60%,主要分布在色林错的西部和北部;低度脆弱区仅占7.38%,主要分布在色林错东部;尼玛县低度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小,安多县分布最多;双湖县高度脆弱区面积分布最广。(4)建议未来国家公园建设把以生态旅游为主的人类活动范围集中在低度脆弱区,并重点加强对高度脆弱区的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原真性保护。

徐曼[6](2019)在《基于GIS技术的彭州市湔江流域生态敏感度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与社会发展呈正相关,由于受到工业化进程的影响,水土流失、盐碱化、水土流失以及酸雨等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些区域生态和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土地和水资源,每年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相当大。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每个地区的现状及其适应外部干扰的能力。它是生态系统分析和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区划的基础。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基于生态敏感度的彭州市湔江流域中段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通过土壤侵蚀敏感性、酸雨敏感性和地质灾害敏感性三个方面对湔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得到了研究区域的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首先确定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其次对研究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收集有关数据,最后根据查阅有关文献,结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得出湔江流域生态敏感度的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打分和赋值。分别确立了3个目标层和12个因子层。2)利用GIS相关软件来绘制生态敏感度评价区域分析图。最终利用地图叠加技术得出湔江流域生态敏感度评价结果:一共有五级分区:分别是不敏感区,轻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极敏感区。3)在此基础之上,再根据湔江流域的相关资料以及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提出四级内江流域景观保护分区,分别是重点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徐嵩[7](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邵秋芳[8](2019)在《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首次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全球共同发展战略。20多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驱动下,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及其所引发的环境灾害和生态灾难仍未缓解,给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挑战。川西北林草交错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区强烈侵蚀切割的高山峡谷向高原地貌过渡地带,属于长江、黄河水系上游源区,为国家级生态功能区和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但该区地形起伏强烈、地质结构复杂,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明显,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同时受自然和人为活动影响强烈,区域生态退化明显,是我国典型的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同时又是连片特困扶贫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科学认知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过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对山原林草交错生态屏障带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川西北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生态屏障保护与建设的理论和方法已有一定研究和探索,但过程监测和机制研究仍比较欠缺。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草原牧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过程分析和预警-以川西北江河源区为例(41401659)”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5000)专项课题“高山亚高山采伐迹地植被恢复技术”,开展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本研究综合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野外调查获取数据并挖掘信息,定量监测与分析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时空变化过程,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开展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评价,掌握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定量探究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成因机制与动态变化驱动机制,为川西北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及其它生态交错脆弱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1)针对川西北林草交错区复杂地质地理条件,实现了应用多类型多时相遥感图像进行山原林草交错区NDVI(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地质灾害、土壤侵蚀敏感度等生态环境要素信息提取的关键技术和方法。针对MODIS NDVI数据只能获取到2000年以后数据且与其它卫星NDVI数据空间分辨率不匹配难以进行2000年前后NDVI动态变化监测的问题,实现了基于ESTARFM算法的林草交错复杂山区GIMMS与MODIS NDVI时空融合高分辨率数据的有效提取,获得了与MODIS NDVI数据空间分辨率相匹配的GIMMS NDVI时空融合数据。针对研究区地形复杂、土地利用类型遥感信息提取难度大且精度不高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面向对象技术-混合像元分解(草地)-目视解译相结合的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遥感提取的思路和模式,实现了基于Landsat影像的林草交错复杂山区土地利用类型高精度遥感信息提取。同时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获取了较长时间序列的地质灾害动态变化遥感信息;基于USLE方程得到了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动态变化信息。在此基础上较为系统分析了川西北林草交错区1990-2015年气温和降水、土壤类型与质地、植被类型与覆盖度(NDVI)、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地质灾害及土壤侵蚀敏感性等生态环境要素时空变化特征。(2)针对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高维非线性特征使得指标权重难以客观有效确定的问题,引入并集成投影寻踪模型-遗传算法构建了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该模型较好刻画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高维非线性特征,克服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人为主观性、提高了客观性,集成的遗传算法较好解决了投影寻踪模型投影方向向量难以优化的问题。该模型较好实现了高山高原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的客观有效评价。(3)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川西北林草交错区1990-2015年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研究区生态脆弱性随高程、坡度和坡向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探讨了县域尺度下红原(以草地为主)、若尔盖(草地、湿地为主、林地占一定比重)、松潘和九寨沟(林草并重)生态脆弱性区域分异特征及随时间变化规律。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类型中中度脆弱面积最大(37.89%),其次为潜在脆弱和重度脆弱(22.59%、21.46%),再次为微度脆弱(16.12%),极重度脆弱面积最小,仅占1.93%。研究区1990-2000年生态脆弱性脆弱程度不断增加,2000年后生态脆弱性程度持续降低。(4)针对目前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认识不足的科学问题,基于地理探测器算法、投影寻踪-遗传算法较为系统分析了地质要素、地形要素、土壤要素、植被要素、气候要素、土地利用、人口和GDP等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对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影响的成因机制。其中土地利用类型和坡度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分布影响最大,NDVI、土壤可蚀性、降水和气温影响较大,高程、人口和GDP影响最小;就地质要素而言,岩性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最大,水文地质和构造影响较小;地层岩性和土壤类型的交互作用对研究区四个县生态脆弱性的贡献值最大。基于灰色理论较为系统分析了NDVI、气温、降水、地质灾害、土地利用、人口、GDP等要素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过程驱动机制。与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变化之间绝对关联度最大的是灾害点密度,其次为NDVI和土地利用,气温和降水与生态脆弱性的绝对关联度相对较小,人口和GDP最小。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生态脆弱性进行了分区,提出了不同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建议。(5)针对高山高原林草交错生态脆弱区,形成了一套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生态环境时空变化分析-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较为系统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过程机制研究技术方法体系,为本区以及类似生态交错脆弱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评价提供了技术方法支撑。

马晓彤[9](2017)在《滦平县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文中认为区域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是当前生态环境敏感性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能够反映土壤侵蚀对对人类活动的敏感性程度,并有利于识别和明确易发土壤侵蚀的敏感区域。滦平县隶属于河北省且位于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属于京津水源地水源涵养重要区和燕山山地丘陵水源涵养生态维护区,其土壤侵蚀和生态环境状况不仅关系县域的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活环境,甚至还将对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及首都周围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带来影响。本研究依据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的基本原理,结合滦平县的现状环境特点,选择降雨侵蚀力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地形起伏度因子和植被覆盖度因子作为滦平县土壤侵蚀敏感性研究的评价因子;基于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对单因子侵蚀敏感性进行评价与统计,利用土壤侵蚀敏感性综合指数法将以上四项评价因子综合,揭示了研究区2015年土壤侵蚀敏感性的空间分异和形成土壤侵蚀的潜在机理,并在GIS技术多因子叠加分析的支持下,得出滦平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侵蚀敏感性之间的差异。研究表明:滦平县土壤侵蚀对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因子的侵蚀敏感性都为极敏感,对地形起伏度因子的侵蚀敏感性以轻、中度敏感为主,对植被覆盖度因子的侵蚀敏感性为不敏感;总体土壤侵蚀敏感性以轻度敏感为主,占总面积的52.69%,评价结果与土壤侵蚀潜在危险性指数的计算结果2.64相一致。综合以上分析,从滦平县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提供了建议。

乔治,徐新良[10](2012)在《东北林草交错区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及关键因子识别》文中研究说明土壤侵蚀是造成东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的重要原因。论文应用GIS技术,综合降水、地形、土壤可蚀性、植被覆盖等因子,分析和评价了1990—2005年研究区土壤侵蚀敏感性时空变化过程,并通过叠加排序方法定量识别关键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以中度敏感为主,其次是轻度和高度敏感;中度敏感地区以大兴安岭山地为主,轻度敏感地区分布在东、西部平原地区,高度敏感地区主要分布在燕山山地和大兴安岭南部山地的林草交错区;从时间变化过程看,轻度、中度敏感地区面积增加,高度敏感地区面积减少,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好转;地形起伏度和植被覆盖作为研究区土壤侵蚀关键因子,起主导作用。

二、西藏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区划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水力侵蚀定量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基于坡面模型的土壤侵蚀评价
    2.1 土壤侵蚀因子计算
        2.1.1 降雨侵蚀力
        2.1.2 土壤可蚀性
        2.1.3 坡度坡长因子
        2.1.4 覆盖和管理因子
        2.1.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2.2 土壤侵蚀评价
3 基于137Cs核素示踪的土壤侵蚀评价
4 基于坡面径流小区和水文站的测量结果
5 问题与建议

(2)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森林公园
        1.3.2 生态敏感性
    1.4 相关理论
        1.4.1 生态承载力理论
        1.4.2 生态恢复理论
        1.4.3 游憩学理论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层次分析法
    1.6 技术路线
2 生态敏感性研究进展与案例分析
    2.1 生态敏感性研究进展
        2.1.1 国外研究进展
        2.1.2 国内研究进展
    2.2 相关案例分析
        2.2.1 广西南丹城市生态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
        2.2.2 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2.2.3 中国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布规律
        2.2.4 惠东县寨场山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
3 研究区域概况
    3.1 洪江市区域概况
        3.1.1 自然条件概况
        3.1.2 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3.2 雪峰山森林公园概况
        3.2.1 森林公园区位条件
        3.2.2 地质地貌
        3.2.3 动植物资源条件
        3.2.4 文化资源条件
4 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
    4.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及数据来源
        4.1.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4.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 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
        4.2.1 GIS缓冲区分析
        4.2.2 GIS叠加分析法
    4.3 评价因子的选取与等级划分
        4.3.1 自然地理因子
        4.3.2 生物多样性因子
        4.3.3 水土流失因子
        4.3.4 人为活动因子
    4.4 指标因子分级标准
    4.5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4.5.1 确定方法
        4.5.2 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4.5.3 评价因子的权重值
    4.6 单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
        4.6.1 自然地理分析
        4.6.2 生物多样性分析
        4.6.3 水土流失分析
        4.6.4 人为活动分析
    4.7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5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与利用
    5.1 生态功能区区划
        5.1.1 生态功能区区划的指导思想
        5.1.2 生态功能区区划的基本原则
        5.1.3 生态功能区区划结果
    5.2 生物多样性保护
        5.2.1 森林植物保护
        5.2.2 野生动物保护
    5.3 生态修复提质
        5.3.1 天然次生林的修复
        5.3.2 森林景观提质
    5.4 分区景点规划建设
        5.4.1 生态保护区
        5.4.2 生态缓冲区
        5.4.3 一般活动区
    5.5 森林植物景观资源规划
        5.5.1 规划原则
        5.5.2 植被景观规划
        5.5.3 特色植物景观(点)规划
    5.6 交通系统规划
        5.6.1 森林公园干道
        5.6.2 自行车骑行绿道
        5.6.3 游览步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天山北坡森林生态红线划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划定原则
        2.2.1 生态优先原则
        2.2.2 动态性原则
        2.2.3 分类划定原则
        2.2.4 系统性原则
    2.3 研究方法
        2.3.1 森林空间红线划定方法
        2.3.2 森林数量红线划定方法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1 研究区内2018 年度林地变更成果
    3.2 DEM数据
    3.3 NDVI数据
    3.4 土壤数据
    3.5 气象数据
    3.6 占地、采伐消耗及造林数据
第四章 森林空间红线划定
    4.1 确定评价指标
    4.2 生态敏感性评价
        4.2.1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4.2.2 土壤侵蚀敏感性综合评价
        4.2.3 土地沙化敏感性评价
        4.2.4 土地沙化敏感性空间评估及结果分析
    4.3 森林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
        4.3.1 水土保持重要性评价
        4.3.2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4.3.3 生态服务功能红线区确定
    4.4 确定红线区范围
第五章 森林数量红线划定
    5.1 森林消耗分析
        5.1.1 建设项目占地消耗
        5.1.2 采伐消耗
    5.2 森林增长潜力分析
    5.3 森林数量红线的确定
第六章 森林生态红线的管理
    6.1 分管控区管理
    6.2 建立林地和森林红线保护协作机制
    6.3 建立完善生态红线监测平台
    6.4 公众参与
    6.5 建立补偿机制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1.1 生态敏感性评价
        7.1.2 森林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
        7.1.3 确定了森林空间红线范围
        7.1.4 确定了森林数量红线
        7.1.5 提出了红线管理的若干建议
    7.2 讨论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丹江口市土壤侵蚀敏感性时空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1.3 研究方法
        1.3.1 评价因子的选取
        1.3.2 土壤侵蚀敏感性因子量化
    1.4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侵蚀敏感性现状
    2.2 土壤侵蚀敏感性时空变化特征
    2.3 土壤侵蚀敏感性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2.3.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2.3.2 不同坡度下的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3 讨论
4 结论

(5)色林错-普若岗日国家公园潜在建设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格局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基础
    1.3 生态环境脆弱性因素识别
    1.4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1.5 研究方法
        1.5.1 限定因子
        1.5.2 单因子评价
        1.5.3 综合性评估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子评价
    2.2 综合性评估
3 结论与讨论

(6)基于GIS技术的彭州市湔江流域生态敏感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政策背景
        1.1.2 研究区域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相关文献综述
        1.4.1 生态敏感度相关研究
        1.4.2 地理信息数据研究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5.4 论文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生态学相关理论与概念
        2.1.1 生态学
        2.1.2 景观生态学
        2.1.3 城乡规划学
    2.2 生态敏感性评价相关理论
        2.2.1 土壤侵蚀敏感性
        2.2.2 沙漠化敏感性
        2.2.3 盐渍化敏感性
        2.2.4 石漠化敏感性
        2.2.5 酸雨敏感性
        2.2.6 生境敏感性
        2.2.7 地质灾害敏感性
    2.3 地理信息技术概述
        2.3.1 GIS概述
        2.3.2 RS概述
    2.4 层次分析法概述
        2.4.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2.4.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2.4.3 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主要生态问题
    3.1 彭州市整体概况
        3.1.1 自然环境特征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人文资源概况
    3.2 研究区域实地调研概况
        3.2.1 水质调查
        3.2.2 驳岸调查
        3.2.3 植被调查
    3.3 研究区域主要生态问题
        3.3.1 水土流失问题
        3.3.2 酸雨问题
        3.3.3 地质灾害问题
        3.3.4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评价指标因子体系的建立
    4.1 评价指标因子选取原则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1 评价指标因子的选取
        4.2.2 权重确定
    4.3 评价等级划分
        4.3.1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4.3.2 评价等级关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数据的处理
    5.1 数据的来源
    5.2 遥感影像处理
        5.2.1 数据处理平台
        5.2.2 遥感影像预处理
        5.2.3 图像分类与解译
    5.3 GIS数据准备
        5.3.1 行政边界图
        5.3.2 Landsat8 卫星图
        5.3.3 DEM高程数据
        5.3.4 土地利用现状图
        5.3.5 植被覆盖数据(NDVI)
        5.3.6 土壤类型图
        5.3.7 坡度数据
        5.3.8 降水插值图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生态敏感度评价结果与分析
    6.1 单因子的生态敏感性评价
        6.1.1 土壤侵蚀生态敏感度
        6.1.2 酸雨生态敏感度
        6.1.3 地质灾害生态敏感度
    6.2 综合生态敏感度评价
        6.2.1 评价方法
        6.2.2 评价结果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湔江流域生态敏感区的分级保护策略
    7.1 保护区分级
    7.2 重点保护区
    7.3 一级保护区
    7.4 二级保护区
    7.5 三级保护区
结论
致谢
附录
    AHP专家打分表
    全国土地利用分类代码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7)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2.1.2 城市安全理论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动态
        2.2.3 相关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3.1.2 地形地质条件
        3.1.3 山地气候特征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4.3.1 综合评价原则
        4.3.2 综合评价方法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区位情况
        5.1.2 山地环境现状
        5.1.3 山地环境问题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5.3.3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6.3 小结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研究现状
        1.2.2 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概况
        2.1.1 地层
        2.1.2 构造
        2.1.3 岩浆岩
        2.1.4 灾害地质与水文地质
    2.2 自然地理概况
    2.3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3.1 NDVI时空变化过程遥感监测
        3.1.1 GIMMS NDVI与 MODIS NDVI时空融合算法
        3.1.2 GIMMS与 MODIS数据NDVI时空融合
        3.1.3 精度验证
    3.2 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
        3.2.1 遥感数据源及遥感图像处理
        3.2.2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及解译标志
        3.2.3 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
    3.3 地质灾害遥感监测
        3.3.1 地质灾害遥感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3.3.2 地质灾害遥感信息提取
    3.4 土壤侵蚀敏感性遥感
        3.4.1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
        3.4.2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与分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时空变化分析
    4.1 气候要素时空变化分析
        4.1.1 气候要素时空变化整体特征分析
        4.1.2 基于M-K检验法的气候要素突变分析
        4.1.3 基于趋势线的气候要素变化幅度时空特征分析
    4.2 土壤要素空间分布特征
        4.2.1 土壤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4.2.2 土壤质地空间分布特征
    4.3 植被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4.3.1 植被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4.3.2 植被类型空间分布与气温、土壤和高程之间的关系
    4.4 NDVI时空变化分析
        4.4.1 NDVI动态变化分析
        4.4.2 NDVI对地形的响应
        4.4.3 NDVI对气候的响应
    4.5 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分析
        4.5.1 土地利用动态度
        4.5.2 土地利用程度
        4.5.3 土地利用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
        4.5.4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4.5.5 县域尺度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5.6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6 地质灾害时空变化分析
        4.6.1 县域尺度地质灾害时空变化特征
        4.6.2 地质灾害密度分析
        4.6.3 地质灾害质心变化
    4.7 土壤侵蚀敏感度时空变化分析
        4.7.1 敏感性时间变化特征
        4.7.2 敏感性空间演变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5.1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1.3 评价指标分级
    5.2 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
    5.3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分析
    6.1 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总体特征
        6.1.1 不同脆弱性等级面积变化
        6.1.2 生态脆弱性空间自相关分析
    6.2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随地形因子变化特征
        6.2.1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随高程变化特征
        6.2.2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随坡度变化特征
        6.2.3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随坡向变化特征
    6.3 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6.4 县域尺度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特征
        6.4.1 各县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整体分析
        6.4.2 各县生态脆弱性等级类型时空变化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
    7.1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成因机制分析
        7.1.1 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成因机制分析方法
        7.1.2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对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影响分析
        7.1.3 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地质成因机制分析
        7.1.4 生态脆弱性空间格局影响要素交互作用机制分析
    7.2 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7.2.1 基于灰色理论的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简述
        7.2.2 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7.3 生态脆弱性分区与生态治理建议
    7.4 本章小结
结论
    (一)主要研究成果
    (二)存在问题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滦平县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土壤侵蚀模型研究进展
        1.2.2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研究进展
        1.2.3“3S”技术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1.4 土壤植被
        2.1.5 矿产资源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人口与就业
        2.2.3 产业结构
        2.2.4 消费水平
        2.2.5 人均可支配收入
    2.3 水土流失治理概况
3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与分析
    3.1 单因子敏感性评价与分析
        3.1.1 降雨侵蚀力因子侵蚀敏感性评价
        3.1.2 土壤可蚀性因子侵蚀敏感性评价
        3.1.3 地形起伏度因子侵蚀敏感性评价
        3.1.4 植被覆盖度因子侵蚀敏感性评价
    3.2 土壤侵蚀敏感性综合评价与分析
        3.2.1 滦平县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分级
        3.2.2 滦平县土壤侵蚀敏感性综合评价与分析
4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结果验证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
    4.1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结果验证
    4.2 土壤侵蚀敏感性与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关系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东北林草交错区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及关键因子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1) 降雨侵蚀力因子
        (2) 地形起伏度因子
        (3) 土壤可蚀性因子
        (4) 植被覆盖因子
        (5) 土壤侵蚀敏感性指数
        1.2.2 土壤侵蚀敏感性关键因子识别
    1.3 数据处理
2 土壤侵蚀敏感性综合评价及关键因子识别
    2.1 东北林草交错区土壤侵蚀敏感性空间格局
        (1) 不敏感区
        (2) 轻度敏感区
        (3) 中度敏感区
        (4) 高度敏感区
    2.2 东北林草交错区土壤侵蚀敏感性时空变化特征
    2.3 东北林草交错区土壤侵蚀敏感性关键因子识别
3 结论

四、西藏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区划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水力侵蚀定量研究进展[J]. 魏梦美,符素华,刘宝元. 地球科学进展, 2021(07)
  • [2]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与利用研究[D]. 张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天山北坡森林生态红线划定研究[D]. 陆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丹江口市土壤侵蚀敏感性时空变化特征[J]. 马方正,于兴修,胡砚霞,李明蔚,程思,王星峰,肖娟花.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1(06)
  • [5]色林错-普若岗日国家公园潜在建设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格局评估[J]. 刘晓娜,刘春兰,张丛林,陈龙,黄宝荣. 生态学杂志, 2020(03)
  • [6]基于GIS技术的彭州市湔江流域生态敏感度评价研究[D]. 徐曼.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8]川西北林草交错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D]. 邵秋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9]滦平县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D]. 马晓彤.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5)
  • [10]东北林草交错区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及关键因子识别[J]. 乔治,徐新良. 自然资源学报, 2012(08)

标签:;  ;  ;  ;  

西藏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分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