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加固方法穿孔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不同加固方法穿孔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一、不同配筋方式开孔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大为[1](2021)在《腹板开孔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梁的静力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腹板开孔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梁(Apertured Web Steel-concrete Partially Encased Composite Beam,简称腹板开孔PEC梁)作为一种新型结构构件,相比于传统型钢混凝土梁,它结合了开孔梁与部分包覆钢-混凝土(Partially Encased Concrete,简称PEC)梁的优点,腹板上的开孔在降低梁自重的同时可以便于管线的布置,型钢对混凝土的部分包覆可以减少模板的使用,进行工厂预制。综上所述,腹板开孔PEC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腹板开孔PEC梁,从试验分析、数值模拟分析、计算分析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在试验分析方面:设计了8个腹板开孔PEC梁进行抗弯试验,9个腹板开孔PEC梁进行抗剪试验,抗弯与抗剪试验中分别设计1个实腹PEC梁作为对照组。在数值模拟分析方面: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试验过程,同时利用数值模拟的便利性,进行参数拓展分析。在计算分析方面:基于规范与已有研究成果探究腹板开孔PEC梁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上述分析,得到关于腹板开孔PEC梁的主要结论如下:(1)腹板开孔PEC梁的破坏主要发生在梁端部的两个开孔处,裂缝沿着加载点与支座连线的方向开展,与水平轴线约成45°夹角。(2)增大混凝土强度、降低剪跨比、提高型钢强度、减小孔洞间距,均能提高腹板开孔PEC梁的承载力;腹板上开孔、孔洞棱角越明显、增大开孔率、减小型钢下翼缘厚度、减小型钢腹板厚度,均会降低腹板开孔PEC梁的承载力。(3)在腹板上开孔会提高腹板开孔PEC梁的延性;增大混凝土强度、增大开孔率、孔洞棱角越明显、减小型钢下翼缘厚度、减小型钢腹板厚度,均会降低腹板开孔PEC梁的延性;剪跨比与延性无明显对应关系。(4)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结果验证了试验的结论,承载力模拟值略大于试验值,平均误差小于10%;模拟结果显示,混凝土中的主拉应力主要集中在加载点与支座之间的孔洞处,型钢应力主要集中在加载点与支座之间的孔洞处以及跨中孔洞的上方。(5)通过计算发现,对于抗弯构件,TG-7号试件的中和轴位于型钢上翼缘板,其余试件的中和轴位于型钢腹板,且位于孔洞上方;对于抗剪构件,剪跨比对抗剪承载力影响很大,应考虑剪跨比的影响,同时在计算承载力时还应考虑型钢翼缘部分参与抵抗剪力。提出的腹板开孔PEC梁承载力计算方法求得的承载力误差较小。腹板开孔PEC梁的计算值偏小,计算误差不超过4.1%,实腹PEC梁的计算值偏大,计算误差不超过6.3%。上述研究成果可为腹板开孔PEC梁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其工程运用提供参考依据。

薛锦春[2](2021)在《UHPC-NC开孔钢板连接件抗剪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是一种超高强度,超高耐久性的高性能结构材料,是提高桥梁性能的合理材料选择。全UHPC桥梁结构性能优异,但经济性较差,高昂的造价限制了UHPC的推广。因此,UHPC和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有效组合可降低造价,提高性能。UHPC-NC组合结构合理利用UHPC的受拉性能和NC的受压性能与成本优势,其二者界面剪力有效传递决定了结构的整体性能。为使UHPC-NC界面有效连接,界面普遍采用在交界面处凿毛、切槽等方法进行处理,此类方法会使UHPC产生初始微裂缝,且无法保证UHPC-NC界面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为此,本课题组创新性地提出了UHPC-NC开孔钢板连接件,旨在提高UHPC-NC界面抗滑移刚度、抗剪强度和抗疲劳性能。本研究针对开孔钢板连接件,设计并实施了10组共20个UHPC-NC组合及界面推出试件,对其界面抗剪承载力、滑移刚度和受剪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研究参数包括开孔钢板孔洞直径(45 mm、60 mm)、钢板有无开孔、混凝土类型(UHPC和NC)、混凝土界面润湿度和NC强度等级(C30/C40/C50)。通过试验得到荷载-滑移曲线,并分析试件峰值滑移Su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与NC强度C30相比,C40和C50推出试件的峰值滑移Su分别提高了17.6%和22.7%,与NC-NC40601组推出试件比较,UHPC-NC40601组推出试件的峰值滑移Su提高了166.6%;UHPC-NC界面或NC-NC界面的无孔钢板组合试件比开孔钢板组合试件所对应的峰值滑移Su小约两倍,与孔径45 mm的组合试件比较,孔径60 mm的UHPC-NC界面组合试件的峰值滑移Su提高了38.1%;与界面干燥组合试件对比,界面湿润组合试件所对应的峰值滑移Su增大了2.5倍左右,UHPC-NC组合试件比NC-NC组合试件的峰值滑移Su小2~3倍;UHPC-NC组合试件比NC-NC组合试件的剪切强度大2~3倍,说明UHPC与NC两种材料有较好的粘结力。(2)对UHPC-NC开孔钢板连接件的极限承载力、初期抗剪刚度、DIC法与位移计法的荷载-滑移曲线和沿试件界面高度滑移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NC强度C30相比,C40和C50混凝土榫对UHPC-NC界面推出试件极限抗剪承载力的贡献值分别提高了16.8%和20.9%,与NC-NC界面试件比较,UHPC-NC界面推出试件极限抗剪承载力提高了104.5%;随着钢板直径的增大,UHPC-NC组合试件的极限承载力有所提高,孔径45 mm和孔径60 mm组合试件比无孔钢板组合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分别提高了39.1%和51.7%;湿润界面组合试件比干燥界面组合试件的极限承载力低44.8%;位移计和DIC两种方法测出的峰值滑移Su几乎一致,DIC法测出的抗剪刚度Ks普遍比位移计法测出的结果大,但DIC法得出的峰值滑移Su和抗剪刚度Ks的规律与位移计法测出的规律完全吻合;同一试件在各级荷载下不同高度处的滑移基本一致,但由于试件偏心的原因,试件左右两侧滑移相差较明显。(3)基于试验数据,分别推算出适用于本文开孔钢板孔内混凝土榫抗剪承载力和UHPC-NC界面粘结力的计算公式,进一步得出本文试件适用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对提出的新公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UHPC-NC开孔钢板连接件抗剪承载力推出公式物理意义明确,与本文试件实测数据非常吻合,可为与本文类似新型组合结构的理论值计算提供参考。

刘文杰[3](2021)在《含裂隙无腹筋梁的抗剪性能及碳纤维布加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筋混凝土梁的剪切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危害性较大,众多学者对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进行了研究。而在实际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梁带内部裂隙缺陷工作的状态大量存在,这不利于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的正常发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通常认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由混凝土部分贡献项和腹筋部分贡献项两种形式组成,而混凝土部分贡献项通常取无腹筋梁的抗剪承载力。本文对含裂隙无腹筋梁的抗剪性能进行研究,可进一步完善有腹筋梁抗剪性能理论体系。为对含裂隙梁进行有效加固,本文使用碳纤维布进行侧面粘贴,以提升含裂隙梁的抗剪性能,得到了一定的结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以无腹筋梁模型为试验对象,用预置裂隙来模拟既有裂隙,进行三点弯曲加载试验,研究既有裂隙在试验梁不同位置和不同角度条件下对含裂隙梁混凝土部分抗剪性能的影响。同时,为保证含裂隙梁能得到有效加固,以满足正常的工作需求,进一步研究了碳纤维布不同角度的侧面粘贴方式对含裂隙梁抗剪性能的提升效果。对典型试验工况的应力状态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试验结果作了解释。同时,通过对含裂隙无腹筋梁抗剪机理的分析,运用拉杆拱的理论模型,对含裂隙梁抗剪性能和裂缝扩展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最后,结合试验数据,分析了碳纤维布侧面粘贴加固含裂隙梁的加固机理,可为生产实践提供指导作用。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梁在三点弯曲加载过程中,梁内部的既有裂隙对梁混凝土部分的抗剪承载力有着削弱作用,当既有裂隙位于梁跨中时,既有裂隙的裂尖距离梁底中部越近,对含裂隙梁混凝土部分抗剪承载力的削弱作用越大;当既有裂隙位于梁侧基本拱体范围内时,既有裂隙的角度与混凝土梁基本拱体重合度越高,对含裂隙梁混凝土部分抗剪承载力的削弱作用越大。此外,当梁跨中既有裂隙的垂直度越高时,其裂尖处对梁底裂缝起裂点的水平位置的吸引作用越强;当梁侧既有裂隙的角度与基本拱体重合度越高时,梁底裂缝越容易扩展通过既有裂隙的两个裂尖;当梁侧既有裂隙的角度与基本拱体重合度较低时,梁底裂缝可扩展至既有裂隙中部区域。而当梁侧既有裂隙的角度与混凝土梁的基本拱体重合度较高时,使用碳纤维布对含裂隙梁进行侧面粘贴加固,粘贴方向与既有斜裂缝垂直度越高,碳纤维布对含裂隙梁的加固效果越好,越能提升含裂隙梁混凝土部分的抗剪承载力。

唐文涵[4](2021)在《RC/ECC组合梁剪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由Victor C.Li教授提出,称为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简称ECC。ECC表现出典型的应变硬化特性,在直接拉伸作用下可产生多条细密裂缝,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普通混凝土脆性性质,其直接拉伸强度可达5MPa,抗拉应变超过4%,约为普通混凝土的300~500倍。ECC相比普通混凝土具有的更强的抗拉性能,使得结构在荷载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能量耗散能力等多个方面得到了提高。目前ECC已在许多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例如路面和桥面板维修改造、建筑结构加固改造和重要结构节点抗震等。但ECC较普通混凝土材料价格昂贵,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将ECC布置在构件的关键部位,既能使ECC的优越性能充分得到利用,又能兼顾经济性和使用性。将ECC替代RC梁中部分混凝土形成的梁,称为RC/ECC组合梁;将ECC替代RC梁全部混凝土形成的梁,称为R/ECC梁。总共设计20根不同类型的试验梁,对RC梁、RC/ECC组合梁、R/ECC梁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不同ECC位置、配箍率、剪跨比、混凝土强度对试验梁受剪性能的影响。从剪力-挠度曲线、开裂荷载、开裂后抗剪性能、抗剪承载力、变形能力、破坏模式、裂缝形态和延性指标等方面进行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静力加载试验,研究ECC位于受拉区的组合梁、ECC位于U型区的组合梁、R/ECC梁和RC梁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结果发现,两种组合方式的RC/ECC组合梁从试验开始到加载至构件发生剪切破坏,组合梁的截面平均应变均符合平截面假定。加载过程中,RC/ECC组合梁和R/ECC梁的裂缝形态细而密,裂缝宽度均小于RC梁,体现出ECC优秀的裂缝控制能力。试验梁破坏时,RC梁表现出明显的剪切破坏,而R/ECC梁的破坏模式发生了改变,表现为弯曲破坏,体现出良好的延性性能。(2)通过静力加载试验,确定试验梁的开裂荷载、抗剪承载力和极限变形能力。结果发现,ECC优异的裂缝控制能力极大提高了RC/ECC组合梁和R/ECC梁的开裂荷载,其开裂荷载均大于RC梁。ECC高抗拉性能可以抑制斜裂缝的延伸,为R/ECC梁提供了相当大的抗剪承载力。(3)分析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剪切机理,探究影响梁构件抗剪承载力的各种因素。基于桁架-拱模型理论,提出R/ECC梁抗剪承载力理论公式。基于我国规范GB50010-2010(2015版),提出两种ECC位于底部受拉区的RC/ECC组合梁的抗剪承载力公式,并通过收集到的78根试验梁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张计强[5](2021)在《考虑混凝土板组合效应的蜂窝钢梁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蜂窝组合梁是由蜂窝钢梁与混凝土板通过抗剪连接件组合而成,可以方便管线穿越蜂窝孔,降低了楼层的层高,节约了建筑成本。同时,在用钢量相同情况下,提高了结构的抗弯刚度,在大跨度、多高层钢结构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蜂窝组合梁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静力性能上,对蜂窝组合梁的抗震性能研究较少,在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缺乏理论依据和规范指导,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蜂窝组合梁的发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混凝土板对蜂窝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混凝土板、蜂窝梁孔型对蜂窝组合梁破坏形式和滞回性能影响规律,提出抗震措施,主要工作及结果如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蜂窝梁与蜂窝组合梁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已有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蜂窝梁与蜂窝组合梁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和滞回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考虑混凝土板组合效应的蜂窝梁滞回曲线饱满,混凝土板受拉时承载力提升9.6%,受压时承载力提升37.5%,延性性能增长7.0%,耗能能力增长7.1%,抗震性能更好。研究混凝土板厚度、宽度、纵向配筋率、混凝土强度、钢梁孔型对蜂窝组合梁破坏形式和滞回性能、延性性能、吸能耗能能力、刚度退化、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与混凝土板宽度的改变对蜂窝组合梁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小,混凝土板宽度在800mm-900mm时蜂窝组合梁的延性性能与耗能能力最好。混凝土板纵向配筋率的增加可有效提高组合梁的承载力和刚度,但对钢梁的塑性发展有一定阻碍,配筋率在2%时构件的延性性能与耗能能力最好;混凝土板厚度的增加可显着提蜂窝组合梁的承载力和刚度,延性性能与耗能能力也有一定增长。蜂窝梁腹板开孔会导致应力集中现象,孔角越尖锐应力集中现象越严重,钢梁强度越得不到充分发展,在开孔率相同情况下,圆形孔构件比矩形孔构件承载力提升26.1%,延性系数增长20%,耗能能力增长6.0%,圆形孔蜂窝组合梁的抗震性能最好,正六边形孔的次之,矩形孔的最差;腹板开孔形式不同,腹板屈曲变形形式也不同,圆形孔构件沿腹板呈45°倾斜屈曲,正六边形孔构件腹板呈S形屈曲,矩形孔构件腹板在孔角处凹陷屈曲。

金辉[6](2021)在《锚贴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装配式空心板桥试验与计算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装配式小铰缝空心板桥由于横向连接薄弱,极易出现铰缝损伤、铺装开裂或单板受力等问题,常用的加固方法实际应用效果不佳。本文基于钢混组合结构的概念,提出了跨铰缝锚贴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A-SCR),并开展了相应的试验与理论研究,包括A-SCR加固RC梁承载力试验、空心板横向连接性能试验以及整桥足尺试验研究;基于试验结果,开展了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与加固后承载力计算方法的理论研究;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了加固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通过实桥应用研究形成A-SCR加固技术设计、施工方法与检测评估成套技术。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针对A-SCR加固RC梁后承载力计算方法问题,开展了加固试验和理论研究。通过分析加载历史、锚栓间距、钢板面积以及加固范围对加固后承载力的影响,验证了加固后截面应变依然符合平截面假定。基于弹塑性理论,提出了A-SCR加固RC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可用于A-SCR加固RC梁抗弯承载力计算。2)针对A-SCR加固后空心板横向受力性能问题,分别制作了采用不同高度型钢混凝土加固的横向节段试件。通过单点和两点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加固型钢混凝土高度对加固后空心板的横向荷载分布、抗弯刚度、竖向抗剪和剪切刚度等的影响。研究表明,A-SCR加固增强了铰缝刚度,可大幅提高板间抗剪能力并能够承受横向弯矩,但型钢混凝土高度对空心板抗弯能力和刚度影响较小。3)为了研究加固后荷载横向分布规律和受力性能等问题,开展了足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A-SCR加固铰缝破坏的空心板,在不修复铰缝的情况下能有效的恢复板间传力,并大幅提升梁板的整体刚度。4)针对A-SCR加固后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问题,基于考虑板间的竖向剪切刚度和弯曲刚度,提出了修正的刚接板横向分布系数计算方法。利用试验测得的接缝转动刚度系数和剪切刚度系数,采用本文所提的修正刚接板法计算了足尺试验桥的横向分布系数。对比足尺试验实测值、铰接法、刚接法以及本文所提修正刚接板法的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结果,发现本文所提修正刚接板法更符合足尺试验实测值,表明本文所提修正刚接板法可以作为A-SCR加固装配式空心板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方法。5)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开展了采用A-SCR方法的不同加固长度、加固高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增大加固长度可以提升桥梁整体刚度,但对空心板跨中的应力和各板的横向分布结果影响较小。A-SCR加固可以大幅降低桥面现浇层的主拉应力和铰缝主拉应力,有效改善桥面铺装和铰缝的工作性能,揭示了A-SCR方法对装配式空心板桥预防性加固的机理;通过改变加固构造高度参数分析,发现加固构造高度在10cm~15cm范围变化对梁板刚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以及纵向应力影响较小,当加固构造高度过小会出现加固构造破坏,加固高度过大容易造成应力集中破坏。6)针对A-SCR加固空心板桥的工程应用问题,开展了实桥加固工程应用研究,形成了相对简便易行的加固设计、施工方法。通过实桥加固前、后的荷载试验对比,发现加固后横向传递得到恢复,桥梁的整体刚度得到大幅提升,表明本文提出的加固方法效果显着。

焦禹铭[7](2021)在《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受力性能及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蜂窝钢梁在钢框架中与混凝土板组合形成钢-混凝土蜂窝组合梁,充分发挥了蜂窝钢梁和混凝土的良好性能,有效减轻结构自重,便于穿插管线、节约净高,显着增大构件刚度。框架结构中梁柱节点和次梁支座处存在负弯矩区,负弯矩使组合梁混凝土板受拉,其受力特征与受压时有较大不同。现有研究多针对蜂窝组合梁的静力性能,对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性能研究不多,尚无完善的负弯矩区承载力计算方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蜂窝组合梁的推广与应用。因此,研究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的承载能力和受力特征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正六边形孔蜂窝组合梁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混凝土板受拉区(负弯矩区)的受力性能和承载力计算方法展开分析研究。通过2个蜂窝梁和4个蜂窝组合梁试验,对比分析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的承载能力、破坏形态和孔周应力分布规律。根据试验结果建立可靠数值模型,进一步分析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的弹塑性发展规律,研究混凝土板厚、板顶部和板底部钢筋力比、钢梁翼缘宽厚比、钢梁腹板高厚比和开孔率等参数对蜂窝组合梁抗弯剪性能的影响。基于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承载力影响因素,建立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承载力受混凝土板、钢梁翼缘宽厚比、腹板高厚比和开孔率影响。混凝土板顶部钢筋受荷时应力值较底部钢筋大,为主要受力部位,对承载力影响显着,并随着混凝土板厚度的增加对承载力的贡献逐渐增大;同时,承载力随着钢梁翼缘宽厚比、钢梁腹板高厚比和开孔率增大而减小。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的破坏形态在翼缘宽厚比增大到25后由孔间墩板受剪破坏转变为翼缘受压破坏,腹板高厚比增大到47.2后由翼缘受压破坏转变为孔间墩板受剪破坏转,开孔率增大到64%后变为孔角破坏。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在纯弯状态下孔周应力沿垂直方向呈对称分布,近混凝土板孔角受拉、近受压翼缘孔角受压,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受压孔角屈服而受拉孔角不屈服;弯剪联合作用时孔周应力表现为斜向孔角拉压状态相同,受荷时受压与受拉孔角应力均可达到屈服强度。考虑组合梁梁高、混凝土板厚度、组合梁配筋、钢梁翼缘和腹板尺寸以及开孔率等因素得到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能够准确反映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的抗弯承载力,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8](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提出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史本凯[9](2021)在《预制装配式木-混凝土组合梁长期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木-混凝土组合梁是由底部的木梁和上部的混凝土板通过剪力连接件组合形成的受力构件。这类结构形式相较纯木梁受弯体系具有承载力高、抗弯刚度大的优点,并且在隔音、防火和防振等方面较纯木结构有着明显的优势。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钢梁与混凝土板可以实现“完全组合作用”不同,木-混凝土组合结构受制于材料特点,其连接件的抗滑移刚度较低、界面相对滑移较大,呈现出相对较弱的“部分组合”性能。这种特点导致木-混凝土组合梁剪力件的连接性能成为研究重点,也使得木-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短期和长期变形都比较复杂。基于此,本文对木-混凝土组合梁及其剪力连接件的短期和长期性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钢板-螺钉类连接件可实现木梁和混凝土板单独预制、施工现场装配。通过剪力件的推出试验研究螺钉数量、角钢增强和钢板凹槽等对其抗剪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双排螺钉虽然会提高连接件的承载力,但是钢板的旋转会引起滑移刚度的下降;在木材表面为钢板设置凹槽可以提高钢板-螺钉连接的极限承载力和滑移刚度。(2)开口榫-螺钉类连接件适用于木-混凝土组合梁的整体预制。通过推出试验分析了加载方式、榫口形状、榫口宽度和自攻螺钉增强木材受剪面等因素对其抗剪承载力、滑移刚度和延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开口榫-螺钉类连接件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刚度,但是延性较差;采用自攻螺钉增强和采用斜槽对提高延性效果显着。(3)通过木-混凝土组合梁的足尺受弯试验,得到了钢板-螺钉连接和开口榫-螺钉连接组合梁的破坏模式、承载力、抗弯刚度和组合系数。结果表明木-混凝土组合梁的主要破坏模式为木梁的受弯破坏,对于榫-钉连接的组合梁试件还出现了端部连接件的脆性破坏。榫-钉连接的组合梁呈现出较高的组合性能,其组合系数可以达到70%。(4)对钢板-螺钉和开口榫-螺钉连接的推出试件在恒温恒湿下进行了长期加载。长期试验考虑了相当于推出试件短期承载力的15%和30%两种荷载比。钢板-螺钉连接件在15%和30%荷载比作用1000天后的蠕变系数分别为3.85和1.72;开口榫-螺钉连接在15%和30%荷载比作用600天后的蠕变系数分别为1.66和1.45。(5)采用Kelvin模型、Burger模型、五参数模型和Kelvin-Log模型对连接件的蠕变系数进行拟合。对比各蠕变模型的预测趋势,发现多单元Kelvin模型、五参数模型和Kelvin-Log模型的预测结果较为合理。基于这三种蠕变模型,对钢板-螺钉连接件和开口榫-螺钉连接件在全寿命周期的蠕变系数进行预测,并对其长期刚度和刚度折减系数进行了预测。(6)本文对木材的长期变形和混凝土的徐变机理进行了分析。结合木材蠕变系数和混凝土徐变系数明确了木-混凝土连接件界面长期滑移规律,建立了界面连接在全寿命周期内的变形预测方法。理论结果与推出试件长期加载试验的拟合结果吻合较好。基于理论计算分析了环境湿度、混凝土养护周期等因素对剪力连接件长期滑移的影响。(7)对1根胶合木梁和4根木-混凝土组合梁在室内无控制条件下进行长期加载试验,观测长期挠度、木梁应变和界面滑移随加载时长的变化趋势。采用蠕变模型对木梁和木-混凝土组合梁的长期挠度进行拟合,并对全寿命周期内的变形和长期有效刚度进行预测。(8)将木材、混凝土以及连接件的变形系数引入“γ法”有效抗弯刚度计算公式中,得到木-混凝土组合结构长期有效抗弯刚度的计算方法。基于理论方法,探究连接件的初始刚度及蠕变系数、混凝土养护龄期和环境湿度对组合梁长期性能的的影响;通过参数化分析,提出了提高木-混凝土组合梁长期性能的有效措施和设计建议。

董冰清[10](2020)在《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CC环梁节点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等优点,而梁柱节点连接问题是影响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近些年来,混凝土环梁节点作为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的一种节点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钢管在节点区断开,该节点形式保证了节点区与框架梁端的混凝土成为一体,传力路径简单明确。但由于混凝土脆性的特点,在局部压力作用下,普通混凝土环梁节点节点区混凝土开裂现象较为严重,节点的抗剪承载力相对较低。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环梁节点的承载力,解决节点开裂问题,本文在课题组前期对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新型节点形式,即采用ECC代替节点区混凝土,形成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CC环梁节点。ECC是一种具有应变硬化特性和优越裂缝控制能力的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其极限拉伸应变可达到3%以上,极限状态下ECC材料的裂缝宽度可控制在100μm以下。因此,采用ECC替代混凝土能够有效提高环梁节点的局部受压承载力及抗剪承载力,避免因混凝土脆性而引起的开裂和耐久性问题。本文从试验研究、有限元模拟和理论分析三方面对ECC环梁节点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对ECC环梁节点进行了局部受压试验研究,并与普通混凝土环梁节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节点区用ECC替代混凝土可有效减小裂缝宽度,延长了环梁节点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未配筋的混凝土环梁节点在局部压力作用下发生了劈裂破坏,而未配筋的ECC环梁节点保持了较高的完整性,其局部受压承载力较混凝土节点高出78%以上。相对于配筋混凝土环梁节点,配筋ECC环梁节点的延性系数可提高26.1%以上,耗能系数可提高50.7%以上,表明ECC环梁节点在局部压力作用下具有更高的延性和耗能性能。(2)基于ATENA有限元软件,对ECC环梁节点的局部受压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进一步揭示了ECC环梁节点在局部压力作用下的受力机理,并对试验中未涉及的其他参数进行了参数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当外径与内径之比在0-2范围内时,增大环梁宽度可有效提高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对于ECC环梁节点,试件设计时建议将外径与内径之比控制在2以内。(3)在拉杆拱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ECC在局部压力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分别基于局部受压理论和约束理论,提出了两种ECC环梁节点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两种计算模型均与试验和有限元结果吻合良好,可较好地预测ECC环梁节点的局部受压承载力。(4)通过对ECC环梁节点的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了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CC环梁节点在轴心荷载作用下组合柱中轴向压力在节点核心区的传力机理。模拟结果表明,轴心受压荷载作用下,节点区的纵筋和附加纵筋可以有效传递组合柱中的竖向压力,节点区的环向钢筋则通过约束作用提高节点核心区的轴压承载力,附加箍筋通过约束核心区ECC的横向变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节点的轴压承载力。并基于对节点轴压性能的分析,建立了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CC环梁节点的轴压承载力计算模型。(5)通过对ECC环梁节点的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了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CC环梁节点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组合柱中弯矩在节点核心区的传力机理。模拟结果表明,当偏心率较小时,环梁节点核心区全截面受压,钢管断开对环梁节点区受力的影响与轴压状态下相似;当偏心率较大时,节点受压侧压应力的传力机理与轴心受压构件相似,但受拉侧环向钢筋和附加箍筋应变很小,竖向拉力主要由纵向钢筋承担。并基于对节点偏压性能的分析,建立了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CC环梁节点的偏压承载力计算模型。(6)为了考察用ECC替代节点区混凝土对环梁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对7个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CC环梁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试验,试验参数包括基体类型、配箍率、轴压比及节点尺寸。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相对配筋率的增大,试件的破坏模式从环梁的弯曲破坏转变为框架梁的弯曲破坏。当破坏发生在环梁区时,ECC的使用避免了环梁区剪切裂缝的出现,ECC节点的承载力较混凝土节点可提高15%。当破坏发生在框架梁梁端时,在框架梁梁端使用ECC可以使梁端塑性铰充分发挥作用,极限状态下ECC试件的延性和耗能性能分别是混凝土试件的1.4倍和1.9倍。同时,增大节点尺寸和提高环向钢筋配筋率均可对ECC环梁节点的滞回性能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7)基于合理的材料本构关系及界面模型,对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CC环梁节点的抗剪性能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了节点的受力机理,并进行了相应的参数分析。模拟结果表明,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CC环梁节点破坏时呈现出不同的破坏模式,分别为节点的剪切破坏、环梁的弯曲破坏、界限破坏及框架梁的弯曲破坏。但无论发生节点的剪切破坏还是环梁的弯曲破坏,提高环向钢筋配筋率、提高核心区箍筋配筋率、提高ECC的抗压强度及降低轴压比均可有效提高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和环梁的抗弯承载力。(8)通过对节点传力机制的讨论,在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ECC环梁节点的受力机理。并结合环梁节点的受力特点,基于软化拉压杆模型,建立了ECC环梁节点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所计算的节点抗剪承载力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该理论模型可较好地预测ECC环梁节点的抗剪承载力。(9)基于对ECC环梁节点的试验分析、有限元模拟和理论推导,对所提出的新型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CC环梁节点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及设计提出了相应建议。

二、不同配筋方式开孔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配筋方式开孔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腹板开孔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梁的静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PEC梁
        1.3.1 PEC梁国内研究现状
        1.3.2 PEC梁国外研究现状
    1.4 腹板开孔梁
        1.4.1 腹板开孔梁国内研究现状
        1.4.2 腹板开孔梁国外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工作
        1.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2 研究优势
    1.6 本章小结
2 腹板开孔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梁静力试验方案设计
    2.1 引言
    2.2 试验目的
    2.3 试验概况
        2.3.1 抗弯试验
        2.3.2 抗剪试验
    2.4 试验材料及其性能
        2.4.1 型钢
        2.4.2 混凝土
        2.4.3 连接件
    2.5 试件设计
    2.6 试件制作
    2.7 加载与量测方案
    2.8 本章小结
3 腹板开孔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试验结果分析
    3.1 引言
    3.2 试验现象
    3.3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3.4 梁跨中应变发展
        3.4.1 型钢应变发展
        3.4.2 混凝土应变发展
    3.5 梁端转角与型钢跨中翼缘平均应变曲线
    3.6 试件抗弯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3.6.1 有无开孔的影响
        3.6.2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3.6.3 开孔形状的影响
        3.6.4 开孔率的影响
        3.6.5 下翼缘厚度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腹板开孔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剪试验结果分析
    4.1 引言
    4.2 试验现象
    4.3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4.4 梁跨中应变发展
        4.4.1 型钢应变发展
        4.4.2 混凝土应变发展
    4.5 剪跨区三向应变曲线
    4.6 试件抗剪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4.6.1 有无开孔的影响
        4.6.2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4.6.3 开孔形状的影响
        4.6.4 开孔率的影响
        4.6.5 腹板厚度的影响
        4.6.6 剪跨比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5 腹板开孔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梁有限元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的本构关系
        5.2.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5.2.2 钢材的本构关系
    5.3 建模过程
    5.4 有限元结果分析
        5.4.1 混凝土可视化结果分析
        5.4.2 型钢可视化结果分析
    5.5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5.5.1 抗弯试件荷载-挠度曲线对比
        5.5.2 抗剪试件荷载-挠度曲线对比
        5.5.3 承载力对比
    5.6 参数拓展分析
        5.6.1 混凝土强度
        5.6.2 型钢强度
        5.6.3 孔洞间距
    5.7 本章小结
6 腹板开孔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梁承载力计算分析
    6.1 引言
    6.2 计算假定
    6.3 抗弯承载力计算
    6.4 抗剪承载力计算
        6.4.1 规范中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6.4.2 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改进
    6.5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6.5.1 抗弯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
        6.5.2 抗剪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引言
    7.2 结论
    7.3 展望
致谢
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2)UHPC-NC开孔钢板连接件抗剪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UHPC的发展及其在桥梁中的应用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UHPC-NC组合结构界面研究现状
        1.3.2 开孔钢板连接件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开孔钢板连接件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
    2.3 试件设计
    2.4 试件制作
    2.5 材料性能试验
        2.5.1 UHPC力学性能研究
        2.5.2 NC力学性能研究
        2.5.3 钢材力学性能研究
    2.6 试验加载及测试
    2.7 试验测试结果
        2.7.1 试件破坏形态
        2.7.2 荷载-滑移曲线
        2.7.3 DIC的试验结果
    2.8 小结
第3章 开孔钢板连接件参数分析
    3.1 引言
    3.2 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
        3.2.1 NC强度的对比分析
        3.2.2 钢板参数变化对比分析
        3.2.3 界面润湿度对比分析
    3.3 试件初期抗剪刚度研究
    3.4 荷载-滑移曲线对比分析
    3.5 沿界面高度滑移分布规律研究
    3.6 小结
第4章 开孔钢板连接件抗剪承载力模型
    4.1 引言
    4.2 孔内混凝土榫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4.2.1 现有抗剪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
        4.2.2 本文混凝土榫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4.2.3 抗剪承载力对比分析
    4.3 UHPC-NC界面粘结力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4.3.1 现有抗剪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
        4.3.2 本文UHPC-NC界面粘结力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4.3.3 抗剪承载力对比分析
    4.4 开孔钢板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5.1.1 研究结论
        5.1.2 研究创新点
    5.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3)含裂隙无腹筋梁的抗剪性能及碳纤维布加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无腹筋梁抗剪性能的研究现状
    1.3 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组织结构
第二章 含裂隙无腹筋梁三点弯曲及碳纤维布加固试验
    2.1 试验方案
    2.2 含裂隙无腹筋梁试件的制作
        2.2.1 试验模具加工
        2.2.2 试件的制作原料
        2.2.3 试件的浇筑和养护
        2.2.4 碳纤维布的粘贴加固
    2.3 三点弯曲加载试验的过程
        2.3.1 粘贴应变片
        2.3.2 三点弯曲加载试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试验结果分析
    3.1 含裂隙三点弯曲梁的各工况试验结果
        3.1.1 既有裂隙在梁跨中的各工况试验结果
        3.1.2 既有裂隙在梁侧基本拱体范围内的各工况试验结果
    3.2 既有裂隙处碳纤维布加固的试验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裂隙无腹筋梁的抗剪性能及碳纤维布加固机理分析
    4.1 含裂隙梁有限元模拟分析
        4.1.1 有限元计算模型
        4.1.2 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4.2 含裂隙梁的抗剪机理及拉杆拱模型的理论分析
        4.2.1 含裂隙梁的抗剪机理分析
        4.2.2 拉杆拱模型的理论分析
    4.3 碳纤维布加固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情况、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RC/ECC组合梁剪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ECC的力学性能
        1.2.1 直接拉伸性能
        1.2.2 单轴压缩性能
        1.2.3 弯曲性能
        1.2.4 剪切性能
    1.3 RC/ECC组合梁研究现状
        1.3.1 RC/ECC组合梁弯曲性能研究
        1.3.2 RC/ECC组合梁剪切性能研究
    1.4 R/ECC梁剪切性能研究现状
    1.5 ECC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1.5.1 R/ECC柱
        1.5.2 ECC梁柱节点
        1.5.3 ECC在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1.5.4 结构物表面的修复
        1.5.5 桥面板
    1.6 本文研究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RC/ECC组合梁抗剪承载力研究基础
    2.1 钢筋混凝土梁剪切特性
        2.1.1 剪切破坏类型
        2.1.2 影响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2.1.3 剪切破坏机理的发展
    2.2 各国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公式
        2.2.1 中国GB50010-2010 规范公式
        2.2.2 美国ACI318-11 规范公式
        2.2.3 欧洲EN1992-1-1:2004 规范公式
        2.2.4 德国DIN 1045-1-2001 规范公式
        2.2.5 各国公式对比分析
    2.3 RC/ECC组合梁抗剪承载力公式研究现状
    2.4 R/ECC梁抗剪承载力公式研究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RC/ECC组合梁剪切性能试验概述
    3.1 引言
    3.2 试验概况
        3.2.1 试验梁设计
        3.2.2 试验材料及配合比
        3.2.3 试件制作
        3.2.4 材料基本力学性能
    3.3 试验装置及测量方案
        3.3.1 试验装置
        3.3.2 测量方案
    3.4 试验结果
        3.4.1 平截面假定验证
        3.4.2 试验现象
        3.4.3 破坏形态
        3.4.4 开裂荷载
        3.4.5 抗剪承载力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RC/ECC组合梁剪切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4.1 各试验因素对裂缝间距及宽度的影响
        4.1.1 裂缝宽度
        4.1.2 裂缝间距
    4.2 各试验因素对试验梁剪切开裂荷载的影响
        4.2.1 ECC位置的影响
        4.2.2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4.2.3 剪跨比的影响
        4.2.4 配筋率的影响
    4.3 各试验因素对试验梁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4.3.1 ECC位置的影响
        4.3.2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4.3.3 剪跨比的影响
    4.4 各试验因素对试验梁极限变形能力的影响
        4.4.1 ECC位置的影响
        4.4.2 配箍率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R/ECC梁及RC/ECC组合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5.1 基于桁架-拱模型的R/ECC梁抗剪承载力公式
        5.1.1 桁架模型
        5.1.2 拱模型
        5.1.3 桁架-拱模型R/ECC梁抗剪承载力公式
    5.2 基于我国规范提出的RC/ECC组合梁抗剪承载力公式
        5.2.1 RC/ECC组合梁抗剪承载力公式一
        5.2.2 RC/ECC组合梁抗剪承载力公式二
    5.3 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对比
        5.3.1 R/ECC梁
        5.3.2 RC/ECC组合梁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考虑混凝土板组合效应的蜂窝钢梁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应用
        1.3.1 蜂窝梁研究现状
        1.3.2 组合梁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1.3.3 蜂窝组合梁国内外研究现状
        1.3.4 蜂窝组合梁的应用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有限元模型建立与验证
    2.1 概述
    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2.2.1 蜂窝组合梁有限元模型建立
        2.2.2 蜂窝梁有限元模型建立
        2.2.3 单元类型的选取
        2.2.4 材料本构关系
        2.2.5 界面接触设置
        2.2.6 边界条件和网格划分
    2.3 蜂窝组合梁有限元模型验证
        2.3.1 破坏形态对比分析
        2.3.2 荷载-变形曲线对比
        2.3.3 承载力对比
    2.4 蜂窝梁有限元模型验证
        2.4.1 破坏形态比较
        2.4.2 滞回曲线比较
    2.5 本章小结
3 蜂窝梁与蜂窝组合梁滞回性能分析
    3.1 概述
    3.2 蜂窝组合梁尺寸设计
        3.2.1 蜂窝钢梁尺寸设计
        3.2.2 抗剪连接件设计
        3.2.3 混凝土板设计
    3.3 加载方式
    3.4 加载装置
    3.5 蜂窝梁与蜂窝组合梁抗震性能
        3.5.1 蜂窝梁与蜂窝组合梁有限元模型建立
        3.5.2 蜂窝梁与蜂窝组合梁单调静力加载分析
        3.5.3 蜂窝梁与蜂窝组合梁滞回性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蜂窝组合梁滞回性能有限元参数化分析
    4.1 混凝土板厚度对蜂窝组合梁滞回性能影响
        4.1.1 不同混凝土板厚度的蜂窝组合梁有限元模型建立
        4.1.2 不同混凝土板厚度的蜂窝组合梁单调静力加载分析
        4.1.3 不同混凝土板厚度的蜂窝组合梁滞回性能分析
    4.2 混凝土强度对蜂窝组合梁滞回性能影响
        4.2.1 不同混凝土强度的蜂窝组合梁有限元模型建立
        4.2.2 不同混凝土强度的蜂窝组合梁单调静力加载分析
        4.2.3 不同混凝土强度的蜂窝组合梁滞回性能分析
    4.3 混凝土板纵筋配筋率对蜂窝组合梁滞回性能影响
        4.3.1 不同混凝土板配筋率的蜂窝组合梁有限元模型建立
        4.3.2 不同混凝土板配筋率的蜂窝组合梁单调静力加载分析
        4.3.3 不同混凝土板配筋率的蜂窝组合梁滞回性能分析
    4.4 混凝土板对蜂窝组合梁滞回性能影响
        4.4.1 不同混凝土板宽度的蜂窝组合梁有限元模型建立
        4.4.2 不同混凝土板宽度的蜂窝组合梁单调静力加载分析
        4.4.3 不同混凝土板宽度的蜂窝组合梁滞回性能分析
    4.5 蜂窝梁孔型对蜂窝组合梁滞回性能影响
        4.5.1 不同孔型的蜂窝组合梁有限元模型建立
        4.5.2 不同孔型的蜂窝组合梁单调静力加载分析
        4.5.3 不同孔型的蜂窝组合梁滞回性能分析
    4.6 抗震设计建议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锚贴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装配式空心板桥试验与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A-SCR加固RC梁承载力研究
        1.2.2 横向加固技术研究
        1.2.3 铰缝性能的研究
        1.2.4 横向分布计算及评估方法
    1.3 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装配式空心板桥加固基本理论
    2.1 横向分布计算理论
        2.1.1 铰接板法
        2.1.2 刚接板法
        2.1.3 G-M法
    2.2 外加钢板加固抗弯计算理论
    2.3 数值分析方法
        2.3.1 有限元的基本思路
        2.3.2 空心板有限元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SCR加固RC梁的承载力试验研究
    3.1 试验目的及主要内容
    3.2 试验概况
        3.2.1 试验梁设计及制作
        3.2.2 测点布置及加载方案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1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
        3.3.2 混凝土、钢筋及钢板应变
        3.3.3 混凝土与U钢板滑移测量结果
        3.3.4 试验梁的挠度
        3.3.5 承载力及延性分析
    3.4 加固后单梁承载力计算公式
        3.4.1 结构受力特点及破坏形态
        3.4.2 抗弯承载力理论分析
        3.4.3 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SCR横向连接性能试验研究
    4.1 试验目的及主要内容
        4.1.1 试验目的
        4.1.2 试验主要内容
    4.2 试验概况
        4.2.1 试件的设计及制作
        4.2.2 加载工况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3.1 横向抗弯性能试验
        4.3.2 竖向抗剪性能试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SCR加固装配式空心板的足尺试验研究
    5.1 试验目的及主要内容
    5.2 试验概况
        5.2.1 足尺试验设计
        5.2.2 加载工况、加载方式及测点布置
    5.3 加固前试验结果及分析
        5.3.1 工况 1~工况 5
        5.3.2 工况6
        5.3.3 工况 7~工况 11
    5.4 加固后试验结果及分析
        5.4.1 工况 12~工况 21
        5.4.2 工况22
    5.5 加固前、后效果对比分析
        5.5.1 破坏荷载和模式
        5.5.2 挠度和刚度
        5.5.3 横向分布系数
        5.5.4 应变
    5.6 加固后数值分析方法验证
        5.6.1 有限元建模
        5.6.2 挠度和应变
        5.6.3 横向分布系数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A-SCR加固空心板桥横向分布计算方法研究
    6.1 正则方程
        6.1.1 考虑接缝弹性刚度的横向分布
        6.1.2 截面计算参数确定
    6.2 接缝刚度系数测定
        6.2.1 模型试验
        6.2.2 试验结果
        6.2.3 接缝刚度
    6.3 理论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A-SCR加固装配式空心板桥有限元参数分析
    7.1 结构参数及模型
        7.1.1 结构参数
        7.1.2 单元模拟
    7.2 加载工况
    7.3 影响参数分析
        7.3.1 加固长度
        7.3.2 加固高度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实桥应用及分析
    8.1 工程概况
        8.1.1 基本资料
        8.1.2 主要病害
        8.1.3 加固设计
    8.2 加固前、后理论计算
        8.2.1 计算基本参数
        8.2.2 荷载效应计算
        8.2.3 承载力验算
    8.3 实桥荷载试验结果及分析
        8.3.1 基本情况
        8.3.2 试验结果
    8.4 实桥加固后计算值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8.4.1 横向分布系数
        8.4.2 挠度
        8.4.3 板底混凝土应变
    8.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研究结论
    2 创新点
    3 下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受力性能及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蜂窝钢梁研究进展
        1.3.2 蜂窝组合梁研究进展
        1.3.3 组合梁负弯矩区性能研究现状
        1.3.4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抗弯剪性能试验设计与现象
    2.1 试验目的
    2.2 试件设计
        2.2.1 试件尺寸
        2.2.2 试件制作
    2.3 材料力学性能
        2.3.1 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
        2.3.2 钢材力学性能
    2.4 试验装置与加载制度
        2.4.1 试验装置
        2.4.2 加载制度
    2.5 测点布置及数据采集
        2.5.1 测量内容
        2.5.2 位移测点布置
        2.5.3 应变测点布置
    2.6 试验现象
    2.7 试验现象分析
    2.8 本章小结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荷载挠度曲线
    3.2 孔周应力分析
    3.3 混凝土板影响分析
    3.4 开孔率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蜂窝组合梁有限元模型建立
    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1.1 单元类型
        4.1.2 材料属性
        4.1.3 相互作用
        4.1.4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4.2 有限元模型可靠性验证
        4.2.1 破坏模式及变形特征
        4.2.2 荷载位移曲线
    4.3 本章小结
5 蜂窝组合梁承载力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
    5.1 弯矩单独作用时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5.1.1 混凝土板影响
        5.1.2 翼缘宽厚比影响
        5.1.3 腹板高厚比影响
        5.1.4 开孔率影响
    5.2 弯矩剪力联合作用时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5.2.1 混凝土板影响
        5.2.2 腹板高厚比影响
        5.2.3 钢梁翼缘宽厚比影响
        5.2.4 开孔率影响
    5.3 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承载力计算公式
        5.3.1 抗弯承载力
        5.3.2 抗剪承载力计算建议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2桥梁结构设计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2.1.1汽车作用
        2.1.2温度作用
        2.1.3浪流作用
        2.1.4分析方法
        2.1.5展望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2.2.7展望
    2.3高性能材料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2.3.5展望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3桥梁建造新技术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3.1.3施工新技术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4桥梁运维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4.1.1监测技术
        4.1.2模态识别
        4.1.3模型修正
        4.1.4损伤识别
        4.1.5状态评估
        4.1.6展望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4.2.1智能检测技术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4.2.3展望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4.3.4.1车辆冲击系数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4.3.5研究展望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4.4.5组合加固法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4.4.7其他加固方法
        4.4.8发展展望
5桥梁防灾减灾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5.2.1桥梁风环境
        5.2.2静风稳定性
        5.2.3桥梁颤振
        5.2.4桥梁驰振
        5.2.5桥梁抖振
        5.2.6主梁涡振
        5.2.7拉索风致振动
        5.2.8展望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5.3.1材料高温性能
        5.3.2仿真与测试
        5.3.3截面升温
        5.3.4结构响应
        5.3.5工程应用
        5.3.6展望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5.4.4研究展望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5.5.1桥梁冲刷
        5.5.2桥梁水毁
        5.5.2.1失效模式
        5.5.2.2分析方法
        5.5.3监测与识别
        5.5.4结论与展望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策划与实施

(9)预制装配式木-混凝土组合梁长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概况
        1.3.1 木-混凝土组合结构连接体系抗剪性能研究
        1.3.2 木-混凝土组合结构抗弯性能研究概况
        1.3.3 木-混凝土组合结构连接体系长期性能研究
        1.3.4 木-混凝土组合梁结构长期性能试验研究
        1.3.5 研究现状总结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剪力连接件的抗滑移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剪力连接件的推出试验
        2.2.1 研究思路
        2.2.2 材料选取
        2.2.3 试件设计与分组
        2.2.4 制作与养护
        2.2.5 试验装置与加载制度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 破坏模式
        2.3.2 荷载-滑移曲线
        2.3.3 极限承载力和界面滑移
        2.3.4 屈服荷载
        2.3.5 滑移刚度
        2.3.6 延性系数的判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木-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弯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木-混凝土组合梁受弯试验
        3.2.1 试件设计
        3.2.2 受弯试验方法
        3.2.3 试验结果
        3.2.4 分析与讨论
    3.3 木-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性能理论研究
        3.3.1 Gammar法简介
        3.3.2 “γ法”的推导
        3.3.3 “γ法”系数探讨
        3.3.4 木-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剪力连接件的长期滑移性能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剪力连接件的长期加载试验
        4.2.1 剪力连接件长期试件设计及分组
        4.2.2 连接件长期试验装置与测量
        4.2.3 试验温湿度监测
    4.3 推出试件长期加载的试验结果
        4.3.1 滑移-时间曲线
        4.3.2 剪力连接件的蠕变系数
    4.4 剪力连接件蠕变系数的拟合
        4.4.1 蠕变模型介绍
        4.4.2 拟合结果分析
        4.4.3 蠕变模型荷载比例修正
    4.5 剪力连接件全寿命周期的滑移预测
        4.5.1 蠕变模型的预测趋势
        4.5.2 全寿命周期内的滑移蠕变
        4.5.3 长期有效刚度与刚度折减系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剪力连接件的长期滑移机理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长期性能
        5.2.1 木材的蠕变特性
        5.2.2 混凝土的徐变特性
    5.3 剪力连接件的长期变形机理
        5.3.1 木材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耦合效应
        5.3.2 环境湿度对剪力连接件长期变形的影响
        5.3.3 混凝土结构施工方式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木-混凝土组合梁长期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长期加载试验设计
        6.2.1 长期试验试件分组
        6.2.2 长期荷载与初始变形
        6.2.3 试件制造与养护
        6.2.4 加载与测量装置
    6.3 试验结果分析
        6.3.1 环境温度与湿度
        6.3.2 长期挠度和蠕变系数
        6.3.3 长期应变
        6.3.4 界面长期滑移
    6.4 木-混凝土组合梁全寿命周期性能预测
        6.4.1 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6.4.2 试验曲线拟合
        6.4.3 基于“γ法”的长期抗弯刚度计算方法
        6.4.4 试验结果与理论值对比
    6.5 提高木-混凝土组合梁长期刚度的措施
        6.5.1 提高构件初始抗弯刚度
        6.5.2 采用长期性能较好的连接件
        6.5.3 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
        6.5.4 控制环境条件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7.2 下一步研究工作方向
        7.2.1 剪力连接体系
        7.2.2 节点长期性能
        7.2.3 木-混凝土组合梁应用性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CC环梁节点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研究现状
        1.2.2 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研究现状
        1.2.3 ECC的研究现状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1.3.1 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CC环梁节点的提出
        1.3.2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ECC环梁节点局部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2.1 试件设计
        2.1.1 试验参数设计
        2.1.2 试件尺寸和配筋设计
    2.2 试验介绍
        2.2.1 试件制作
        2.2.2 试件材料性能
        2.2.3 试验装置和加载制度
        2.2.4 测量方案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 破坏形态与裂缝分布
        2.3.2 荷载位移曲线
        2.3.3 峰值荷载
        2.3.4 延性
        2.3.5 耗能
        2.3.6 应变分析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ECC环梁节点局部受压性能有限元分析
    3.1 有限元建模过程
        3.1.1 有限元单元类型及边界条件
        3.1.2 材料本构
    3.2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3.3 受力机理分析
        3.3.1 ECC应力分布
        3.3.2 侧向约束力
    3.4 参数分析
        3.4.1 ECC拉伸延性
        3.4.2 ECC抗压强度
        3.4.3 环梁宽度
    3.5 ECC环梁节点有效约束宽度的讨论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ECC环梁节点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4.1 ECC材料局部受压理论模型
        4.1.1 混凝土局部受压破坏模式
        4.1.2 混凝土局部受压理论模型相关研究
        4.1.3 ECC材料局部受压理论模型
    4.2 ECC环梁节点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
        4.2.1 钢筋约束ECC轴心抗压强度
        4.2.2 基于局部受压理论的ECC环梁节点极限分析
        4.2.3 基于约束理论的ECC环梁节点极限分析
        4.2.4 计算方法的合理性验证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CC环梁节点轴压、偏压性能分析
    5.1 有限元建模过程
        5.1.1 单元类别和边界条件
        5.1.2 材料本构
    5.2 有限元模型验证
    5.3 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CC环梁节点轴压性能分析
        5.3.1 荷载位移曲线
        5.3.2 裂缝分布和破坏模式
        5.3.3 侧向约束力
        5.3.4 受力机理分析
        5.3.5 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CC环梁节点轴压承载力计算模型
    5.4 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CC环梁节点偏压性能分析
        5.4.1 裂缝和破坏形态
        5.4.2 荷载位移曲线
        5.4.3 受力机理分析
        5.4.4 参数分析
        5.4.5 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CC环梁节点偏压承载力计算模型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CC环梁节点低周反复试验研究
    6.1 试件设计
        6.1.1 试件参数设计
        6.1.2 试件尺寸和配筋
    6.2 试验介绍
        6.2.1 试件制作
        6.2.2 试件材料性能
        6.2.3 加载及加载制度
    6.3 测量内容
        6.3.1 柱顶轴压力
        6.3.2 梁端荷载-位移曲线
        6.3.3 位移测量
        6.3.4 裂缝
        6.3.5 梁、柱纵筋上各测点的应变值
    6.4 试验结果与分析
        6.4.1 裂缝分布及破坏形态
        6.4.2 滞回曲线
        6.4.3 骨架曲线
        6.4.4 刚度退化
        6.4.5 延性
        6.4.6 耗能
        6.4.7 应变分析
        6.4.8 节点弯矩-梁柱相对转角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CC环梁节点有限元分析
    7.1 有限元模型
    7.2 有限元验证
    7.3 节点受力机理分析
        7.3.1 破坏形态
        7.3.2 荷载位移曲线
        7.3.3 核心区箍筋最大应变
        7.3.4 环筋应变
        7.3.5 纵筋应变
    7.4 参数分析
        7.4.1 环向钢筋配筋率
        7.4.2 节点核心区箍筋配筋率
        7.4.3 轴压比
        7.4.4 ECC拉伸延性
        7.4.5 ECC抗压强度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CC环梁节点受力机理及抗剪承载力计算
    8.1 节点受力分析
        8.1.1 混凝土节点受力分析
        8.1.2 ECC环梁节点受力分析
    8.2 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
        8.2.1 基于试验的半经验半理论计算方法
        8.2.2 基于抗剪模型的计算方法
    8.3 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CC环梁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
        8.3.1 软化拉压杆模型
        8.3.2 力的平衡
        8.3.3 材料本构关系
        8.3.4 变形协调方程
        8.3.5 模型简化
        8.3.6 ECC抗压强度软化系数
        8.3.7 轴压比对节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8.4 模型验证
    8.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 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ECC环梁节点设计方法与建议
    9.1 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CC环梁节点承载力计算
        9.1.1 轴压承载力计算
        9.1.2 偏压承载力计算
        9.1.3 受弯承载力计算
        9.1.4 抗剪承载力验算
    9.2 设计建议
        9.2.1 ECC环梁节点尺寸设计
        9.2.2 ECC材料设计
        9.2.3 环梁节点区配筋构造措施
    9.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不同配筋方式开孔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腹板开孔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梁的静力性能研究[D]. 刘大为. 东华理工大学, 2021
  • [2]UHPC-NC开孔钢板连接件抗剪性能试验研究[D]. 薛锦春.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3]含裂隙无腹筋梁的抗剪性能及碳纤维布加固研究[D]. 刘文杰. 山东大学, 2021(09)
  • [4]RC/ECC组合梁剪切性能试验研究[D]. 唐文涵.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5]考虑混凝土板组合效应的蜂窝钢梁抗震性能研究[D]. 张计强.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6]锚贴型钢-混凝土组合加固装配式空心板桥试验与计算方法研究[D]. 金辉. 长安大学, 2021(02)
  • [7]蜂窝组合梁负弯矩区受力性能及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D]. 焦禹铭.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8]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9]预制装配式木-混凝土组合梁长期性能研究[D]. 史本凯. 东南大学, 2021(02)
  • [10]R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CC环梁节点力学性能研究[D]. 董冰清. 东南大学, 2020

标签:;  ;  ;  ;  ;  

不同加固方法穿孔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