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上市公司规范化管理

论上市公司规范化管理

一、论上市公司的规范化经营(论文文献综述)

李立林,施建业[1](2021)在《创业板和沪市主板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基于BEKK-GARCH模型》文中研究表明创业板实施注册制改革之后,市场交易氛围活跃,创业板指数的上涨对沪市主板具有一定的带动效应。本文采用BEKK-GARCH模型对沪市主板和创业板之间是否存在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沪市主板对创业板具有显着的溢出效应,创业板对沪市主板也存在显着的溢出效应,二者存在双向的溢出效应。创业板改革的确给资本市场带来了新的变化,提升了投资者证券投资的积极性,激发了市场浓烈的交易氛围,创业板改革的亮点与缺陷为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指明了方向。

张宇[2](2021)在《T金融控股集团并购转型模式探究》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43号文”及新《预算法》的颁布是投融资平台开启转型的政策起点,政府融资内核被正式剥离。随后一系列法规政策相继出台,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隐性担保、融资举债及经营运作都受到约束,平台面临债务肃清和监管政策趋紧的挑战,进行科学转型,增强平台市场化、规范化经营能力迫在眉睫。大量平台通过并购控股上市公司的模式向综合城市服务平台、金融控股平台或国有资本运营平台这三大主要转型阵营靠拢,积累了丰富的平台转型经验。随着国企改革和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平台在“十四五”期间将主动出击资本市场,并购上市公司,借助上市主体优化自身产业结构、介入新兴产业,进一步加快自身市场化转型步伐。T公司作为河北省为数不多的AA+地市级投融资平台,开创河北省国资并购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产业并借此推动平台转型的先河。因此,以该微观投融资主体为例,本文立足并购上市主体的视角,从国企混改下的治理机制、政府主导下的资产整合、市场化运营下的并购重组、产融结合下的融资拓展四方面对T公司转型路径进行了详细剖析。在此基础上,以财务数据入手,客观评价了 T公司转型效果,切实分析了 T公司并购上市主体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营运能力的改善。另外,针对T公司转型路径,进一步深入总结经验,并结合T公司当前转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建言献策。其一,提炼出T公司转型取得良好效果的四方面经验:即并购时机应契合政策环境、并购启动要顺应平台发展趋势、并购实施应依附自身资源优势、并购完成应巩固核心产业资源。其二,T公司未来持续转型须进一步明确发展模式,加强融资创新意识,强化资源整合,承担更多区域社会责任。最后,结合T公司转型发展经验和当前最新的外部宏观环境,为投融资平台在“十四五”时期以并购上市主体视角推进市场化转型提供兼顾时效性和政策背景支持的对策建议。其一,打造与上市主体配套的顶层设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根据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优化平台战略定位;其二,立足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精神,围绕上市主体大胆化债,可参照山西模式、茅台模式化解存量债务;其三,紧随湖南、陕西平台整合升级的趋势,推进区域平台资产整合,并以兼并上市公司的机遇增强平台产业集聚与资本运作;其四,把握高标准资本市场建设和多元化融资工具创新的历史窗口,借助上市平台开拓各类债券、基础设施REITS、PPP、ABS、IPO、产业基金等新型融资方式,为投融资平台转型持续输血。

孙碧涵[3](2020)在《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给美国及世界经济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受到巨大影响。美国投资银行对金融风险的爆发负有重大责任。投资银行的高杠杆、高风险业务开展方式以及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高度复杂性和风险分散机制是导致次贷危机产生和快速扩散的主要因素。危机爆发后奥巴马政府在2010年出台了包括《沃克尔法则》在内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剥离了美国投资银行的短期自营业务,禁止投资银行拥有对冲基金,同时对投资银行的激励制度进行了严格约束。巴塞尔委员会也于同年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Ⅲ》,提高了对投资银行核心资本比例的要求。尽管美国投资银行在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业务又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监管,但美国投资银行的盈利水平、市值等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恢复甚至超过了危机前的水平。美国投资银行的快速复苏离不开业务的调整。那么,美国投资银行业务是如何迅速调整的?本文通过大量国内外特别是美国的科研文献、财务报表和其他统计数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西方现代资本市场理论,采用宏观与微观、理论与案例、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的业务调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探索其经验及教训,以期能为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在对美国投资银行业务的研究中,本文放弃了传统业务、引申业务和创新业务这种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分类方法,根据美国主要投资银行普遍实行的业务部门划分对投资银行业务进行分类,即:投资银行部门业务、交易部门业务和资产管理部门业务。这种基于经营模式和实际操作中部门的业务分类方法,更符合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趋势,更有利于对投资银行业务间的联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的从投资银行的工作实际出发来研究各类业务的情况、特点,包括收入来源、风险构成等,可以较好地避免问题研究与实际运营相脱节,便于理解、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重大事件可以将美国投资银行200多年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1)1783年至1929年。美国投资银行从萌芽到第一个发展高峰,从混乱无序的经营到形成较完善的业务体系和经营模式;(2)1929年至1981年。大萧条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实施确立了美国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业经营的模式。(3)1982年至今。在美国商业银行不断尝试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和国际综合性银行的竞争压力下,美国1999年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对商业银行进入投资银行业务领域的限制,美国投资银行业再次进入混业经营。2007年危机爆发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再次进行重大调整。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是受内因和外因影响的。外因主要体现在不景气的宏观经济环境、低迷的房地产市场等方面。内因主要是投资银行要扭转大面积亏损局面和降低风险等方面。根据现代资本市场等理论,美国投资银行盲目的扩张背离了实体经济,危机后的业务调整必然加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注重与实体经济的同轨同速发展。现代资本市场理论中的资产组合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推动美国大型投资银行业务均衡发展,减少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隐蔽性的资产证券化衍生品业务。降低系统性风险和实现风险与利润的平衡是此次业务调整的主要原则。在对美国投资银行中投资银行部门业务调整的研究中,本文分析了投资银行部门的融资业务和并购业务,并将次贷危机前后的业务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危机后美国大型投资银行在融资业务方面,加强了传统业务,证券承销业务利润占比回升,美国市场证券承销业务行业集中度小幅下降,美国投资银行证券承销业务对美国本土依赖度增加,传统业务和本土业务在美国投资银行的业务结构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并购重组业务进一步细分细化,并购业务的收入及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增加,近年来新的并购潮拉升美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趋势。在对美国投资银行中交易部门业务调整的研究中,本文对交易部门的业务中根据资本所有者划分的客户交易和自营业务两种业务的性质、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对比了交易部门在危机前后的业务构成和收入变化,危机后受短期自营业务被剥离的影响,高盛等大型投资银行的交易部门业务收入和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下降明显,其中投资银行在自营业务方面转向以权益类投资为主。在交易部门业务调整方向的选择上,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摩根几乎完全放弃自营业务,以做市为交易部门的主营业务;高盛在被剥离短期自营业务后依然保持大量的自营业务。在对美国投资银行中资产管理部门业务调整的研究中认为,金融危机后,资产管理部门成为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主要发展方向,这部分业务在美国大型投资银行总收入中占比明显提高,投资银行管理下的资产业务总量上升明显。美国大型投资银行资产管理部门业务的客户群体也发生明显改变,危机前的主要客户是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开始加强资产管理的零售业务,为更多的个人投资者提供服务。本文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估与分析。宏观方面的效果主要体现为:有利于股市的稳定;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复苏;降低了金融危机系统爆发的风险。但仍然存在“大而不能倒”、信用违约风险和潜在系统性风险等问题。微观效果主要体现为:能够使美国投资银行迅速摆脱金融危机影响;投资银行的经营风险显着降低。但也存在盈利能力下降、员工激励机制还有待改进、资产周转率下降等问题。研究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利弊得失,总结其经验和教训,能够为中国投资银行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加强国家金融系统稳定提供重要参考。2020年恰逢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三十周年。俗话说,三十而立。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也面临许多机遇与挑战,我国对外金融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与世界大型投资银行同台竞争的格局正在形成。中国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等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机构应充分挖掘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扩大业务范围,适当发展衍生品及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业务,完善资本市场的分层和业务的差异化,减少同质竞争。同时政府部门应适当引导证券公司间的兼并和收购,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大型公司,将会更加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王毅[4](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认为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吴颖雯[5](2020)在《圆通速递借壳上市动因及绩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淘宝、京东、当当网等电商平台的崛起与井喷式爆发,快递行业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虽然我国近年面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传统部门发展疲软的态势,但快递业却异军突起,成为了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015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全面指导快递业发展的第一部纲领性文件《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初次正式明确了快递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定位和功能作用,将快递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鼓励各类资本合法进入快递领域,支持快递企业上市融资,整合并优化资源配置,这对于快递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2015年底起,快递企业开启了借壳上市的热潮,行业竞争从原来的价格层面延续到资本层面,主要原因有:快递行业的发展较往年不容乐观,竞争白热化,毛利率下降,增速放缓,行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借壳上市的时间成本较IPO低很多;快递业末端的基础设施、转运中心建设等,都需要快递企业大量资金投入;为了告别家族式管理模式。作为在A股市场上首家借壳上市的快递公司,圆通成功借壳大杨创世,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案例具有代表性与参考性。本文通过整理和总结国内外借壳上市的研究成果,查阅互联网上对于快递业借壳上市的看法和评论,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对借壳上市的有关概念与理论、壳资源的选择、借壳上市的动因及绩效作出了分析。根据这些理论基础,制定了本文的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应用于圆通借壳上市的案例分析中。本文分别从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对圆通借壳上市的动因进行分析探讨。就内部因素来说,企业选择借壳上市的最根本原因是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而外部因素中,企业选择借壳上市的主要动因则是较快的上市速度及显着提升行业竞争力的效果。本文通过市场绩效、财务绩效、经营绩效、社会绩效四个大方面对圆通上市前后的绩效变化展开对比研究。通过事件研究法发现圆通在借壳上市后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整体为正,趋势向好,市场绩效正向变化。通过观察关键报表数据的变化,及财务指标纵向、横向对比,并在杜邦体系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借壳上市后圆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均有所提高和改善。通过EVA估值法,根据经济增加值逐年增长的趋势,得出借壳上市后企业的经营绩效有所提升的观点。通过分析2016年各快递企业上市后,快递及其相关行业劳动就业岗位增加、借壳上市所带来的行业示范效应等情况,研究圆通借壳上市后社会绩效的变化。圆通的借壳上市虽然总耗时6个多月,尚算顺利,但是全行业都在密集上市的今天,作为快递业领军企业之一,也应该思考借壳上市后将为企业自身带来怎样的改变。因此在本文最后,也会针对圆通的一些不足及快递行业激烈的竞争格局,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危秀美[6](2020)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转型的“董事会中心主义”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模式,在大部分国家(地区)的立法和实践中都已经确立了,许多国家(地区)都在成文法中明确的确立了公司权力的最高行使者是董事会的原则。“股东会中心主义”是我国《公司法》一直采取的立法模式,随着我国《公司法》的修订,董事会的权力比重和之前立法比起来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依然未能脱离“股东会中心主义”的束缚。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我国公司治理模式在实践中,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了“董事会中心主义”。然而“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一直以来都不是立法者的本意,仅仅只是实践的结果。基于上述现状,论文试图以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转型的基本分析为切入点,阐述相关国家和地区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转型的必要性及其遇到的困境,提出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转型的制度构建,以期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能发挥最大的效用,促进我国上市公司健康有序的发展。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转型的基本分析,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一方面是上市公司“股东会中心主义”和“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学理解释;另一方面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转型“董事会中心主义”实证分析,阐明了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如百度、京东、小米公司的“双重股权结构”制度和阿里巴巴公司的“合伙人制度”)在实践中已经发展成为了“董事会中心主义”的结果。但“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模式一直以来都不是立法者的本意,仅仅是实践的结果。第三部分论述了相关国家和地区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分别阐述了英美法系国家、大陆法系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情况,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来探究这些国家和地区上市公司实行“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的区别,从而为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转型的制度构建提供有益借鉴。第四部分讲述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转型的必要性及其遇到的困境,说明我国上市公司采取“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转型“董事会中心主义”模式遇到的困境,从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职权有限、上市公司的董事不独立、上市公司缺乏有效的董事激励机制,以及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对于董事会的监督有限等方面进行了讲述。第五部分是重中之重,针对第四部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转型“董事会中心主义”模式遇到的困境,在我国理论界对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的经验,提出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转型的制度构建,如扩大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职权、增强我国上市公司董事的独立性、建立有效的董事激励机制、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监督制度等。在“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的背景下,董事会作为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在上市公司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优化“董事会中心主义”的治理模式,对我国上市公司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雪娇[7](2020)在《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W在线教育公司财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王雅琦[8](2020)在《刑事合规与企业风险防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董静[9](2020)在《吉林大药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拓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国家逐步出台医药分开、取消医保定点药店、带量采购等政策法规,医药市场规范化经营,使得一些中小连锁及单体药店陷入危机,对医药零售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对医药零售市场重新洗牌,带量采购将处方药利润进一步压缩,同时门店租金、人员工资不同程度的上涨,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目前国内医药零售市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日趋激烈的医药零售市场的竞争形势,如何快速有效的开展市场拓展,抢占现有市场份额,是连锁药房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各大医药连锁企业动作频频,寻求上市机会,通过并购小型连锁、联营等方式快速拓展市场,抢占医药零售市场份额,以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由此本文通过对吉林大药房市场拓展策略展开研究,便于识别市场机遇,抓住市场拓展机会,经过系统分析制定出市场拓展战略:首先利用吉林大药房在吉林省内的品牌影响力,快速拓展省内市场,巩固省内药品零售市场龙头地位;其次,利用北京永安堂品牌拓展省外市场,大力拓展北京市、河北省市场,着眼于未来市场,实现拓展模式升级,提升市场拓展效率和公司持续盈利能力。于此同时,积极拓展乡镇市场,市场下沉,寻求企业合伙人,增加盈利渠道,借助行业整合机会,抢占现有的市场份额,充分发挥实体+电商+物流布局优势,开展全渠道营销;深度挖掘优质医疗资源,与公立医院合作,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升级药学服务水平,深化会员管理体系,增强连锁店慢病管理的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达到领先行业水平。这篇文章透过使用传统的战略管理的方法,结合目前医药行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行业分析,对吉林大药房目前市场拓展现状展开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发现了四项关键问题,分别是拓展策略不清晰、品类差异化不明显、药品价格优势不足、专业药学人员不足。通过PEST分析法系统分析了外部环境,开展行业分析。运用SWOT分析模型相关知识,系统分析吉林大药房市场拓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结合分析结果,最后做出了增长型市场开发的战略决策。为了完成公司战略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对应相应的详细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企业市场拓展流程,加快布局吉林省内市场,重点巩固河北省市场,积极拓展省外新市场,最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制订了针对人力资源、改革薪酬制度、信息化服务三个方面的保障方案。

卢毅[10](2020)在《XS信托公司业务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信托行业自出现以后经历了几次重大整顿,信托公司也缩减至68家,并不再轻易新增。随着“一法两规”的推出,也标志着我国信托有法可依,信托业开始规范化经营。虽然起步晚,但是赶上国家经济上行,加上信托业本身的制度红利,信托业发展迅速。大多数信托公司为了迅速扩大规模和提高业绩,把业务重心完全放在通道、政信和房地产等传统信托业务,其中通道业务占主要角色。2017年习主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也定下了强监管的主基调,其中包括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提高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在中央政策明确的前提下,中国银监会发文要求各大金融机构进行积极自查和限期整改,发文的数量和速度都前所未有。自查和整改的内容主要包括同业、投资、理财业务中存在的监管套利,多层嵌套和高杠杆等违规行为,随后又进行了“三三四”的集中整改。在近几年经济增速下行和强监管的背景下,传统信托业务受到巨大的冲击,首先通道业务受到政策影响,进入整顿行列,通道业务规模持续下降。其次政信合作业务,由于政府信用背书被禁止,投资风险增加。另外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放宽了准入条件,企业成本降低。最后受到国家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影响,房地产行业风险激增,尤其集中在资金链较为紧张的中小开发商。由于传统业务规模的下降,近几年信托行业的总体收入也跟着下降,业务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信托业所处的经济环境、近几年的政策环境以及竞争力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XS信托公司信托业务构成、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竞争情况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对信托公司应如何进行创新性业务的转型发展,来适应市场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如何发展多元化业务来保证公司的持续盈利;如何加强客户和投资者的粘黏性;如何强化公司内部信息化管理以及如何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等问题提出针对性地策略,可以为XS信托公司及其他仍处于业务转型发展困境中的信托公司提供借鉴参考。

二、论上市公司的规范化经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上市公司的规范化经营(论文提纲范文)

(1)创业板和沪市主板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基于BEKK-GARCH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一)制度推行背景
    (二)市场波动研究
三、模型构建与检验
    (一)模型选取
    (二)数据选取
四、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二)波动率实证分析
五、结论和启示

(2)T金融控股集团并购转型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投融资平台发展历程与转型背景
    2.1 投融资平台的概念及职能
        2.1.1 投融资平台基本概念
        2.1.2 投融资平台承担职能
    2.2 投融资平台发展历程
        2.2.1 投融资平台历史发展沿革
        2.2.2 投融资平台现存的问题
    2.3 以上市主体推进投融资平台转型模式介绍
        2.3.1 利用上市主体的平台转型模式
        2.3.2 投融资平台并购上市公司现状
第3章 T公司转型发展案例概况
    3.1 案例概要
        3.1.1 T公司概况
        3.1.2 T公司业务情况分析
    3.2 案例分析
        3.2.1 T公司转型路径分析
        3.2.2 T公司转型效果评价
第4章 T公司转型经验总结与展望
    4.1 T公司转型经验总结
        4.1.1 并购时机应契合政府政策环境
        4.1.2 并购启动要顺应平台发展趋势
        4.1.3 并购实施应依附自身资源优势
        4.1.4 并购完成应巩固核心产业资源
    4.2 T公司未来转型发展对策建议
        4.2.1 发展模式更加明确,经营领域相互协同
        4.2.2 加强融资创新意识,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4.2.3 加强并购资源整合,联动社会资本
第5章 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对策建议
    5.1 打造与上市主体配套的顶层设计
    5.2 以并购上市主体大胆化解隐性债务
    5.3 资产整合与上市主体并购协同发力
    5.4 借助上市主体拓宽融资渠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2018-2020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并购上市公司交易情况表
致谢

(3)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论文的整体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整体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投资银行业务及相关理论
    2.1 投资银行及其业务的相关概念
        2.1.1 投资银行的概念
        2.1.2 投资银行业务的相关概念
        2.1.3 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相关概念
    2.2 投资银行业务的相关理论
        2.2.1 马克思的金融理论
        2.2.2 现代资本市场理论
        2.2.3 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投资银行及其业务的发展历程
    3.1 诞生到第一次发展高峰(1783—1929)
        3.1.1 国债、股票业务与投资银行的萌芽(1783—1840)
        3.1.2 证券承销业务与投资银行的出现(1840—1880)
        3.1.3 托拉斯公司与并购业务的助推(1880—1920)
        3.1.4 证券承销、做市与第一次高峰(1920—1929)
    3.2 分业经营下的转型(1929—1981)
        3.2.1 与商业银行分业经营(1929—1945)
        3.2.2 经纪和并购的兴起(1945—1969)
        3.2.3 巨变下的波动发展(1969—1981)
    3.3 黄金年代和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业务调整(1981年至今)
        3.3.1 并购、资产证券化兴起的黄金时期(1981—2007)
        3.3.2 业务重大调整(2007年至今)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现实动因、理论依据和主要原则
    4.1 业务调整的现实动因
        4.1.1 业务调整的外因
        4.1.2 业务调整的内因
    4.2 业务调整的理论依据
        4.2.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理论是业务调整的理论基础
        4.2.2 现代资本市场理论是业务调整的操作指针
        4.2.3 行为金融学理论是业务调整的市场选择依据
    4.3 业务调整的主要原则
        4.3.1 降低系统性风险是美国政府的首要目标
        4.3.2 风险与利润的平衡是美国投资银行的首要原则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投资银行的投资银行部门业务及其调整分析
    5.1 投资银行部门融资业务分析
        5.1.1 融资业务
        5.1.2 投资银行在融资业务中的主要作用
    5.2 投资银行部门并购业务分析
        5.2.1 并购业务的主要类型
        5.2.2 投资银行提供的并购业务相关服务
    5.3 投资银行部门业务的调整
        5.3.1 融资业务的调整
        5.3.2 并购业务的调整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投资银行的交易部门业务及其调整分析
    6.1 客户交易业务与自营业务
        6.1.1 客户交易业务
        6.1.2 自营业务
    6.2 交易业务部门的主要业务种类
        6.2.1 权益交易类业务
        6.2.2 固定收益、货币和大宗商品交易
    6.3 交易部门业务的调整
        6.3.1 削减自营业务
        6.3.2 向权益类投资为主的转变
        6.3.3 交易类业务的艰难转型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投资银行资产管理部门业务及其调整分析
    7.1 资产管理部门的主要业务
        7.1.1 资产管理业务
        7.1.2 财富管理业务
    7.2 资产管理部门业务的调整
        7.2.1 加大了资产管理业务的力度,收入占比明显增加
        7.2.2 资产管理业务增长迅速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8.1 业务调整的宏观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8.1.1 业务调整的宏观效果
        8.1.2 业务调整在宏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8.2 业务调整的微观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8.2.1 业务调整的微观成效
        8.2.2 业务调整在微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9章 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对中国的启示
    9.1 中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9.1.1 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历程
        9.1.2 中国证券业现状分析
        9.1.3 中国证券业的业务结构
    9.2 扬长避短,促进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稳健发展
        9.2.1 中国证券业与美国投资银行相关业务的对比分析
        9.2.2 对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稳健发展的启示和对策建议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2.1.5 对发展的理解
    2.2 理论基础
        2.2.1 内生增长理论
        2.2.2 自组织理论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2.3 相关文献评述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3.5 历史价值评价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4.3.1 全面对外开放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4.5 历史价值评价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分析背景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研究对象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5.3.1 研究假设
        5.3.2 研究方法介绍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6 中介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模型介绍
        6.1.3 变量介绍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6.2.1 全样本分析
        6.2.2 第二阶段分析
        6.2.3 第三阶段分析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6.3.3 城市商业银行
        6.3.4 农村商业银行
    6.4 稳健性检验
    6.5 内生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致谢

(5)圆通速递借壳上市动因及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总结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借壳上市的含义
        2.1.2 壳公司
        2.1.3 借壳上市的流程与模式
    2.2 相关理论
        2.2.1 资本集中理论
        2.2.2 效率理论
        2.2.3 市场势力理论
        2.2.4 寻租理论
        2.2.5 信息信号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圆通借壳上市案例介绍
    3.1 交易双方公司基本情况
        3.1.1 借壳方圆通速递概况
        3.1.2 壳公司大杨创世概况
    3.2 圆通速递借壳上市背景
        3.2.1 我国快递行业发展概况
        3.2.2 我国快递行业上市情况
    3.3 圆通速递借壳上市过程
        3.3.1 借壳上市交易方案
        3.3.2 借壳上市股权变动情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圆通借壳上市动因分析
    4.1 内部因素
        4.1.1 满足企业战略发展需求
        4.1.2 解决融资问题
        4.1.3 改善内部结构
    4.2 外部因素
        4.2.1 政府政策推动
        4.2.2 上市速度较快
        4.2.3 上市条件较少
        4.2.4 行业竞争力提升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圆通借壳上市绩效分析
    5.1 圆通借壳上市市场绩效分析
        5.1.1 事件研究法介绍及研究步骤
        5.1.2 圆通借壳上市前后公司股价变动分析
    5.2 圆通借壳上市财务绩效分析
        5.2.1 报表数据对比
        5.2.2 财务指标对比
        5.2.3 基于杜邦分析体系的财务绩效评价
    5.3 圆通借壳上市经营绩效分析
        5.3.1 基于EVA理论的经营绩效评价
        5.3.2 产业布局与创新
        5.3.3 市场地位
    5.4 圆通借壳上市社会绩效分析
        5.4.1 劳动就业
        5.4.2 行业示范效应
        5.4.3 社会责任
    5.5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与启示
    1、研究结论
    2、案例启示
    3、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转型的“董事会中心主义”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对“股东会中心主义”的研究
        二、对“董事会中心主义”的研究
        三、境内外立法的相关规定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转型的基本分析
    第一节 上市公司“股东会中心主义”和“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学理解释
        一、“股东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模式
        二、“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公司治理模式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转型“董事会中心主义”实证分析
        一、百度、京东、小米公司的“双重股权结构”制度
        (一)百度公司的“双重股权结构”制度
        (二)京东公司的“双重股权结构”制度
        (三)小米公司的“双重股权结构”制度
        二、阿里巴巴公司的“合伙人制度”
第三章 相关国家和地区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
        一、美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
        二、英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
        一、德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
        二、日本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
        三、中国台湾地区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转型的必要性及其遇到的困境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转型的必要性
        一、我国上市公司现行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大股东控制了上市公司的董事会
        (二)大股东损害了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
        (三)股东大会拥有上市公司所有的重大经营决策权力
        (四)董事会在大股东庇护下权力行使没有限制
        二、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转型的必要性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转型“董事会中心主义”模式遇到的困境
        一、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职权有限
        (一)现行公司法对内部公司治理并没有赋予董事会有效职能
        (二)上市公司董事会与股东大会的权力配置不匹配
        二、上市公司的董事不独立
        三、上市公司缺乏有效的董事激励机制
        四、上市公司监事会对于董事会的监督有限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转型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 扩大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职权
        一、扩大董事会的职权
        二、合理配置上市公司董事会与股东大会的权力
    第二节 增强上市公司董事的独立性
        一、建立完善的独立董事市场
        二、提高独立董事比例
        三、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第三节 建立有效的董事激励机制
        一、强化董事履职的责任意识
        二、建立有效的董事激励机制
    第四节 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监督制度
        一、完善监事会的监督机制
        二、加强股东会和股东对董事会的监督
        三、加强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监督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吉林大药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拓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第2章 吉林大药房市场拓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2.1 吉林大药房企业概况
    2.2 吉林大药房市场拓展现状
    2.3 吉林大药房市场拓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第3章 吉林大药房市场拓展战略环境分析
    3.1 吉林大药房市场拓展外部环境分析
    3.2 吉林大药房市场拓展内部环境分析
    3.3 吉林大药房市场拓展SWOT分析
第4章 吉林大药房市场拓展战略制定及实施
    4.1 吉林大药房市场拓展战略的目标
    4.2 吉林大药房市场拓展战略的选择
    4.3 吉林大药房市场拓展战略的实施计划
    4.4 吉林大药房市场拓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和致谢

(10)XS信托公司业务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信托的概念
    2.2 信托的构成要素
    2.3 信托运行的过程
    2.4 信托业务类型及特点
        2.4.1 传统业务
        2.4.2 创新性业务
        2.4.3 股权投资
        2.4.4 资产管理
        2.4.5 财富管理
    2.5 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2.5.1 SWOT分析
        2.5.2 波士顿矩阵
        2.5.3 波特的五力模型
3 XS信托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3.1 XS信托公司基本状况
        3.1.1 公司简介
        3.1.2 业务经营范围
        3.1.3 公司治理与组织结构
    3.2 XS信托公司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3.2.1 政策环境
        3.2.2 经济环境
        3.2.3 行业环境
    3.3 XS信托公司业务内部环境分析
        3.3.1 人员素质结构
        3.3.2 信托业务结构
        3.3.3 信托业务管理能力
        3.3.4 产品销售能力
    3.4 XS信托公司业务SWOT分析
    3.5 XS信托公司业务波士顿矩阵分析
4 XS信托公司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单一的传统业务无法满足公司的盈利目标
    4.2 无特定经营领域导致同业竞争力弱化
    4.3 线下业务销售模式降低了投资者的粘黏性
    4.4 缺乏信息化管理导致客户认同度下降
    4.5 公司员工的专业能力狭窄导致创新性业务开展受阻
5 XS信托公司业务转型发展的策略及保障措施
    5.1 XS信托公司业务发展的策略
        5.1.1 业务发展由单一市场转向多元市场化
        5.1.2 业务运营由传统模式转向创新性模式
        5.1.3 客户服务由粗放机械型转向精准定制型
        5.1.4 数据管理由人工操作化转向信息网络化
        5.1.5 员工技能由狭窄型转向复合知识型
    5.2 XS信托公司业务转型发展的保障措施
        5.2.1 知识多样化培训
        5.2.2 信息网络化建设
        5.2.3 增加业务创新的投入
        5.2.4 大力建设财富团队
6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论上市公司的规范化经营(论文参考文献)

  • [1]创业板和沪市主板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基于BEKK-GARCH模型[J]. 李立林,施建业. 北方金融, 2021(06)
  • [2]T金融控股集团并购转型模式探究[D]. 张宇. 河北金融学院, 2021(07)
  • [3]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调整研究[D]. 孙碧涵. 吉林大学, 2020(03)
  • [4]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5]圆通速递借壳上市动因及绩效研究[D]. 吴颖雯.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转型的“董事会中心主义”模式研究[D]. 危秀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W在线教育公司财务分析[D]. 王雪娇. 武汉工程大学, 2020
  • [8]刑事合规与企业风险防控研究[D]. 王雅琦. 天津大学, 2020
  • [9]吉林大药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拓展战略研究[D]. 董静. 吉林大学, 2020(08)
  • [10]XS信托公司业务转型发展研究[D]. 卢毅.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论上市公司规范化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