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官学与实践研究的新视角新拓展

张载官学与实践研究的新视角新拓展

一、张载关学与实学研究的新视角、新拓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帆[1](2020)在《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文中指出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本土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影响中国乃至东亚思想和社会长达七百年。然而与理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形成反差的是,宋明理学的英译严重滞后于其它中国典籍,这也导致了西方对理学的长期视野盲区。理学英译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义理的译释难度,因此,对义理译释的考察成为探讨宋明理学英译的关键性问题。本研究对译者英译宋明理学的阐释过程及其对译文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大量的案例和译释对比,从文本性、层次性、境界性、边界性、视域性和形态性六个方面考察了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现象和译释特点。译释离不开文本,文本是译释的起点和终点。文本性是文本在反映特定交际规约时的特征,对文本性的配置决定了文本的类型。而在翻译中,决定文本性配置方式的则是译者的译释。通过译者的译释,文本呈现为不同文本性的混合,其中占据主导和焦点地位的文本性决定了文本的类型归属。理学文本的文本性主要体现在哲学性、宗教性和科学性三个方面,以哲学性为最主要的特征而兼有宗教性和科学性的特征。理学的文本类型因而可以看作以哲学文本为中心,以宗教文本和科学文本为两个端点的连续体。理学的译文文本可能会相对于原文文本在这个连续体上有所游移,其最终的位置取决于译者的译释。从文本的深度空间来看,从最表层的语言到最深层的义理,阐释者最终所能达到的深度反映了他的阐释层次。理学文本的义理深度和阐释开放性使得译者的阐释层次非常丰富。从对语言表层勘误校雠一直到对理学概念和义理的创造性译释,译者的阐释触角能够遍及理学文本的各个深度。对宋明理学译释在诸多层次上的描述与分析可以突破以往翻译研究阐释学进路偏于抽象思辨和宏观概括的特点,建立起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译释描述体系,这对于处于研究起始阶段的理学译释来说更具意义。从文本的译释高度看,将宋明理学的最高追求翻译出来是理学英译应当努力实现的目标。西方哲学以追求真理为终极目标,而中国哲学则往往以境界为最终旨归。但境界的高低需要译者的把握和体认,不同译者对境界的理解不尽一致。译者的译释决定了译文读者对宋明理学境界的感知,而对境界的感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宋明理学的总体认知。对境界的译释代表了译释的高度,这也是宋明理英译学不同于一般哲学文本翻译的特殊之处。从文本之间的横向关系看,宋明理学内部流派纷呈,不同流派对同一概念或义理的阐发有所差异甚至截然相反。然而流派之间既相互颉颃又彼此渗透,使得其边界保持着一定的开放性和模糊性。理学英译者的译释往往会对流派之间的边界进行有意无意地重新划定,既可能是对原有边界的彻底重构,也可能是对边界模糊或清晰程度的重描,还可能是对边界的悬搁或标举。而宋明理学与外学也处于纠缠不清的关系。对于理学与佛教和道家的关系,不同的译者也会作出不同的译释处理,既有可能划清界线,突出理学的独立品性,也可能呈现甚至加强儒释道之间的暧昧关系。因此,无论是理学内部流派的边界还是理学与释道的边界,都有可能在译者的译释过程中发生位移与变化。从文本与背景域的关系来看,前见和视域是理解得以可能的先行条件。在翻译中,最终的译文往往译者视域与原文视域融合的产物,译者无法超越自己的视域去把握文本某种“自在”的原意。对理学的译释同样也受译者视域的影响,而在这当中,西方哲学的视域是最为常见却又往往不易察觉的一种视域。无论是西方译者还是中国译者,在英译宋明理学时都有可能在内容、思维和语言的层面不同程度地呈现出西方哲学视域的特点。从文本与学科形态的关系来看,根据译者的译释方法、译释重点和译释视角的不同,可以将宋明理学的译释分为经学形态、西学形态、汉学形态和国学形态四种。理学英译的经学形态是中国传统注经模式的跨语应用;理学英译的西学形态则以西方哲学来格义宋明理学;理学英译的汉学形态是在西方目光的投射下对作为东方异质他者的理学的一种形象和意义建构;理学英译的国学形态则突出理学的民族性和中国文化身份,对理学的译释呈现出中国哲学本土化翻译模式。宋明理学的译释现象是阐释和翻译的一般规律与理学的特殊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理学译释的研究既是对阐释学方法的建构式运用,又紧扣理学文本的特殊性。对宋明理学英译译释的分析将译释的各种可能性最大化,全面还原了译释的过程,归纳出理学译释的特点,从而为宋明理学日后的进一步英译提供了观照。

张子峻[2](2019)在《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文中认为宋代儒学聚焦于国家秩序的理论建构,主要表现为以道德介入治理的伦理政治理论。宋儒治理哲学的核心议题是关于道德的正当性与普遍性之论证,其基本思路是为人伦世界的道德奠定形上根基。然近百年来学人对宋代儒学的研究偏于概念辨析和体系建构,于宋儒为学之旨关注较少。学人欲揭示宋代儒学的经世之旨,就须从概念辨析和体系建构的思想世界,回归到产生这种思想的历史世界;而讨论宋儒如何建构政治治理的理论内容,则须从历史世界再次回到思想世界。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建立了以“道”和“理”表达秩序追寻的理论言说范式。这一范式以“自然”的客观性论证道德的普遍性与正当性:道、理是天道之“自然”,同时也与人伦之“当然”对应,形成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天人相关”论证。天人相关论以天人之间的相似、相关进行比附、推类、模拟,以此论证人间社会制度的正当,这是基于对生产、生活中天人之间的相似情景进行的论证。宋儒以接续孔孟之道、复三代之治为己任,其治理理论继承了先秦儒家以“道”“理”论“治”的范式。但宋儒在“出入佛老”的历程中,融贯“心性”与“天道”为伦理政治之道德确立形上地位。宋代伦理政治直承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正当性与普遍性之论证问题,但宋儒更加强调从“性命”与“天道”融贯的角度,进行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之普适性证成。这一过程是从宋初强调制度性的“治术”,进展为以道德性之“治体”引导制度性之“治术”的“体用”结构。同时在佛、道性空、无为诸说对形下之治术、治体的消解中,于北宋中期展开道德性之“治体”的形上立法,即关于“道体”的建构。“道体”建构是对道德性之“治体”的形上提升,以王安石、张载、二程为代表。“道体”的确立标志着自先秦以来,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的普遍性与正当性证成之完成。具体而言,王安石早期重视《论语》《孟子》,他在北宋首倡“道德性命之学”,建立起政治治理理论中道德性之“治体”引导制度性之“治术”的体用模式。但其思想中期转而重视《尚书》、《诗经》、《周礼》,以论证其更革的正当性。荆公经诠所据经书,大致有一个从重视“四书”(《论语》《孟子》《中庸》等)向重视“五经”(《尚书》、《诗经》)的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他更为侧重制度性之“治术”,忽视进一步对道德性之治体的阐释。这表现于哲学阐释上,是他虽然用“道之体”来统摄“道之用”,然“道之体”的呈现却依赖于“道之用”,更强调“适用为本”,导致体用二本。即制度性“治术”与道德性“治体”的“二本”,没有完成“内圣外王”的体用衔接。荆公试图以经典解释和文字诠解工作来重建“道”的整全性,以消除“二本”之弊,但因其经解风格有汉儒孔、郑言简意赅之风,加之又多牵附之弊,所揭之“道”未获普遍认可,未能实现“道”的统一。这促使在他执政和变革中,倚靠从帝王借代的“势”压制异己之“道”,促使“道—势”问题的凸显。荆公阐扬“道德性命”,但杂糅佛、道,未给伦理政治之道德内容确立道体地位。奠定道德的形上地位,首先就要瓦解佛、道的理论根基。张载以“虚”的聚散阐发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来完成这一任务。宇宙生成论的目的是否定佛、道性空、无为思想,“虚”聚合为形质之“气”,进而产生万物,即以“虚→气→万物”这一过程,说明万物实存,彻底否定佛、道之学的根基,横渠“四为句”就是挺立儒者任道精神的体现。宇宙本体论则以“虚”所具湛、静、无形等属性,确立“虚”的本体属性,在宇宙生化中,人禀受“虚”的属性,用以解释心性的至上来源,从而赋予道德性之心性的至上与普遍,为道德奠定至上依据。但张载阐释的“清虚一大”之“虚”,合“性气”与“形气”为一体,尚有形下之嫌。理论上,形下之气无法为道德奠定最高依据,因而横渠在“道体”奠立上尤有缺失。二程将“虚”的“性气”与“形气”剥离为形上之“理”与形下之“气”,由此展开“道体”建构。他们首先完成由“道”至“理”的话语转换,确立“理”关涉秩序的论说模式。同时,由“天即理”完成“理”的本体论证,由“性即理”赋予“天理”道德内容,由“礼即理”证成治术、治体之形上地位。由此,二程将前人外在论证转到“一天人,齐上下”的内在论证,从外在论证的推类、比附转向以人道“心性”与天道“自然”融合,将人道之“当然”奠基于天道之“必然”,完成伦理政治之道德的形上化,即从“治术”“治体”提升至“道体”的理论建构:道德性仁义之“治体”引导制度性法、礼之“治术”,同时在应对佛、道挑战中,将道德性之“治体”提升至“天道”“天理”的层面,完成儒家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之形上化。宋儒将伦理政治的道德内容形上化、绝对化,存在某种理论危险。首先,形上化的道德虽能为道德树立权威,但也能因其绝对化而出现“以理杀人”之问题。再者,至上的“道”既可能是“绝对真理”,也会因此被利用为排斥“异论”的思想独断。最后,在所有寻求秩序的策略中,道德仅为其中一端,宋儒将道德上达为天理、天道,塑造其为最根本因素,掩盖了秩序实现仰赖多种渠道的事实。而在反思宋儒道论时,从塑造“当代”国家型态的历史原因回望传统儒家治理之学,还可从“传统”至“当代”的“内生演化”中,挖掘当代国家治理的历史资源。

邢春华[3](2011)在《明中期关中四家易学研究》文中提出明中期,正德至嘉靖年间,民间土地兼并严重,灾荒不断,农民流离失所。统治阶级日渐荒淫没落,不思朝政。程朱理学作为官方哲学,不能给衰败世风带来清新风气,不能给迷乱人们带来心灵安慰。此时以陈献章为首的江门心学崇尚人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对程朱理学所提倡“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进行了冲击和反驳。南方以王阳明为主心学渐渐兴起,阳明“心学”直视人道德良知,重视人内心世界,讲究“知行合一”,但对社会现实和社会环境关注较少;北方以罗钦顺、王廷相、吕柟、马理等为代表“经邦济世”之学主张改革社会弊政,提倡尊贤崇圣学风,对当时政治社会风气起到了扭转和导向作用。至明朝中期,关学得到了中兴,出现了一批比较有影响的理学名家。比较着名的以吕柟及三原学派为代表,他们着书讲学,兴办书院,倡导“实学”。吕柟集大成,王恕、马理、杨爵、韩邦奇等推波助澜。在义利关系问题上,坚持义利统一的观点,摒弃佛老无为思想,主张实践和实用。其中吕柟的理学着作最多,他提出了君臣同心,民者天之心说;认为修身重在修心,重在慎独;教育重在树立自强,倡导积学贵在有志于天下国家。王恕的《玩易意见》主要体现了他对伊川和朱熹释《易》阐《易》思想的疏解、补充和阙疑。马理认为“圣贤”之学要赞而学之,同时他的理、气论、道德修养论、教育论对当时关中学风更是一大促进。杨爵的“困辨”之学,呼吁“民为邦本”思想更是对当时黑暗腐朽社会的抨击和控诉。他们四人的思想皆体现了关中学者尚气节,厚民风,重学统的习惯和风尚。

孔慧红[4](2009)在《吕柟仁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吕柟(1479-1542),陕西高陵人,字仲木,号泾野,学者尊之为泾野先生,是明朝中叶与王阳明、王廷相等齐名的关中大儒,时称“一代硕儒”、“当世伟人”,名重天下。作为儒者中的一员,吕柟以尧、舜、周、孔、颜、曾、思、孟、周、张、程、朱为儒学道统,自觉承担起弘扬儒学的使命。吕柟又有着“张载关学”这一特殊的地域儒学渊源,他继承了关学“以气为本”、“躬行礼教”的主旨,以及践履笃实、浑厚大气的地域学风,成为明代关学的集大成者。吕柟从张载关学出发,对当时官方正统的程朱理学、新兴的王阳明良知学进行了修正与扶救。一方面,他以“一气论”修正了程朱“理气二分”的“理本论”,提出“理气不二”、“气即理”。另一方面,他从“躬行”之旨出发,指出王阳明“良知”之教过于“浑沦”,对王学末流空虚高远之流弊有先见之明与扶救之功。吕柟对以理学、心学为代表的形上本体化、哲学思辨化、心性化的整体宋明理学并不满意,而对汉儒经学褒崇有加,认为汉儒经学“不失孔孟遗意”,并进一步以古典儒学尤其是孔子仁学为依归,形成了以孔子仁学为范式的仁学体系。孔子仁学是完善人格的成德之学、伦理学,注重生活践履;它不是思辨哲学,没有高妙的形上学体系。以孔子仁学为依归的吕柟仁学,是平凡的、生活的学问,特点是重“笃行”,不事形上性命之言谈,强调从日常生活的饮食男女、衣服居室、言语动静等下学人事处做起,克去己私,爱亲、爱人、爱万物,最终达到万物一体、天下归仁,从而完善人格,成为仁人、君子、贤人、圣人。这是吕柟以张载关学为起点,通过修正程朱理学、扶救陆王心学、崇尚汉儒经学,旨在归宗孔子仁学的哲学建构思路。吕柟仁学的理论建构方法是将宋明理学的“理”、“命”、“性”、“情”、“心”诸范畴内化于道德践履,使之具有动态性、实践性。在“理”这一范畴上,吕柟将程朱超越的本体之“理”转化为日常生活的人事之“理”,人事之“理”是人伦日用中爱的情感和行为,与孔子的“仁”有相同的内涵。吕柟所说的“命”是“德命”,而“命自我立”,人应该自觉履行德命,成就德性。“性”是从气中发出,性即是善,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张显善性。“情”是性的外显,人可通过制情工夫,返归本性。“心”也不是个抽象的概念,而是需要在生活中扩充预养的“仁心”。吕柟仁学落实于实践展开,这涉及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包括仁学大要、个人修身、齐家之道、为政之道等。首先,吕柟仁学大要是切身躬行、无处非学、下学便是上达、渐进勇猛。其次,在个人修身方面,吕柟提出了一系列细密、笃实、切身的为仁工夫,包括因病克己、礼乐修身、格物致知、诚意忠信、慎独致曲、甘贫改过等。吕柟为仁工夫悃愊无华、切实可行,有利于挽救当时浮泛空疏的学风。再者,在齐家方面,吕柟认为每个家庭成员应扮演好各自的角色,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顺,并注重和睦宗族、祭祀祖考、编纂谱系等事情,以打通一家之仁。最后,在为政方面,吕柟认为“学政不二”,并继承孔孟“仁政”思想,强调为政者首先要有仁爱之心,在施政上,要以养民为先,使百姓衣食丰足,进而推行礼乐教化,以德治民。吕柟在儒学史上的贡献在于,他在宋明理学兴盛的时代,以关学为出发点,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进行了修正与扶救,为古典儒学尤其是孔子仁学的传承与发展作了不懈的努力。他是明清之际全面反思宋明理学、崇尚汉学、回归古典儒学的先驱,实不愧是一代宗师、一代硕儒。吕柟仁学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一、它可以为处在“游魂”困境中的现代儒学反思发展路向,重建生活儒学、教化儒学等儒学范式,提供理论参考。二、它可以为现代社会弘扬“仁爱”精神,开展“仁爱”实践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与实践方案。本文从吕柟第一手文献入手,确定吕柟学术思想体系是“仁学”,并对吕柟仁学展开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不因袭成说,为当今诠释与建构吕柟学术思想体系提供了一种新方案。另外,本文对吕柟年谱、家谱、弟子表、着述情况等考证探索,也比以往有所推进。

魏冬[5](2008)在《横渠虚气辩——“虚气相争”之根源及其解决》文中研究表明虚气相争是张载哲学研究中的突出问题,而其产生的主要根源则在于诠释过程中的范式缺陷和理论内涵分歧。只有紧紧把握张载哲学思维和表述方式的特点,准确理解张载整个思想的主题和整体,并运用内涵一致的哲学诠释范畴,才有可能消弭不必要的争论而对张载哲学的研究有所推进。在这一观念支配下,"气"是张载哲学中关于宇宙统一性、实在性的标志性范畴,而"太虚之性"则是张载哲学的本体,"太虚"和"气"以及其他相关范畴都为张载价值论哲学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孙虹[6](2003)在《词风嬗变与文学思潮关系研究 ——以北宋词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笔者认为宋词作为宋代兴盛的文体之一,不可能游离于时代文学思潮与文学思想之外,而宋代尚统、尚理、尚意、尚韵、尚博、尚雅、集大成意识等文学思想以及诗文共趋雅化的文学潮流对词体的渗透过程,即是宋词的雅化或诗化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拓展了传统词学研究的疆域,即立足于词风嬗变与文学思潮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整体观照,关注形成宋代文学现象的综合文化动因,在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整体文学流变中,以北宋词为例进行词风嬗变与文学思潮关系研究。由于本论文选择的学术视角较为独特,所以在围绕文章宗旨展开讨论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自己的见解。 本文首先提出词中“宋调”这一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外延与内涵都有别于唐五代以及其它非宋代词的概念,作为阐述的理论基点。在具体论述过程中,则把北宋词的发展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探讨基本上划分为哲学、士风影响下的文学观(主要指词学观),宋代士大夫意识,个案研究三个版块。 这一论述框架具有很强的内在逻辑性。从共时性看,第一版块与二、三两个版块之间是视点逐层凝缩的关系,第一版块是论述的背景资料和理论基础。宋代是继汉代之后又一个儒学全面复兴的时代,由于宋型文化的内敛性,宋代的儒学复兴更多地是在铸造士大夫精神人格的层面内化为一种社会心理因素;而世风和士风则与国运、人才、体制等声息相通,所以探讨哲学、世风和士风影响下的文学观,不仅富有理论思辨色彩,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第二版块探讨在哲学、士风影响下的宋代士大夫意识,属于宋词思想内容的范畴。第三版块则在哲学、士风研究的笼罩中,着重对北宋词史上在转捩词风过程中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词人进行艺术形式方面的探究。从历时性看,每个阶段同一类型的版块可以在同一坐标系内连点成线,借此可以清晰地看到北宋文学思潮以及词风嬗变的演变轨迹:发轫于北宋初期的哲学——新儒学,其进程几乎与有宋一代相始终,与宋朝士大夫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实践互为表里,自然导致了宋代在新的历史时期更高层次上对儒家崇教化、重功利文艺观的回归和深化。由于儒学复兴的推进和深化,士大夫人格也随之趋于完善和理想,而随着宋代士大夫意识对词体的全面渗透,宋词思想内容的雅化也因之得到实现。基于同样的原因,儒学复兴也对宋代词风的发生、发展、成熟形成强大的渗透,主导了北宋词艺术形式渐趋雅化的时代风气。我们把这一雅化过程分为纯诗化与诗化基础上的词化两途,至北宋后期此二途在词化的层面合二为一;另外,由于北宋后期词作的形式美中沉淀了内容善的因素,所以北宋词形式方面的雅化又呈现出与哲学共趋的态势。 在论述过程中,我们尽量注意到了词中“宋调”在文学思潮的支配下不断形成自己特质的同时,也汇入了宋代主流的文学思潮并与之互映互动,共同建设了宋代文化生态网络的特点。

学海[7](2002)在《第二十八章 实学论文数据库(1979~2001)》文中指出说明以下是1979年以来我国学术界研究中国、韩国、日本实学思想的论文目录。在查阅这些论文目录过程中,我们通过网上查找、书报查找、作者提供等方式,将不同时期发表的论文按时间顺序予以排列,目的是展示我国学术界20多年来研究中国实学思想的成果,以供学者继续研究之用。但因时间短等原因,我们在查找过程中仍有可能挂一漏万,在此特为说明。 1979年《朝鲜封建社会末期实学思想的集大成者——茶山丁若镛》,朱七星,载《东方哲学研究》,1979年创刊号。

赵吉惠[8](2000)在《张载关学与实学研究的新视角、新拓展》文中认为

二、张载关学与实学研究的新视角、新拓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载关学与实学研究的新视角、新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1)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题解
        1.1.1 “宋明理学”
        1.1.2 “译释”
        1.1.3 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
        1.1.4 “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
        1.1.5 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
    1.2 研究目标、方法和性质
    1.3 研究特点和创新性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本研究理学英译文本来源综述
    2.2 宋明理学英译研究现状
第三章 宋明理学英译译释总论
    3.1 译释学总论
    3.2 宋明理学的译释
第四章 宋明理学译释的文本性
    4.1 宋明理学英译对宗教性的译释
        4.1.1 宋明理学的宗教性
        4.1.2 对宋明理学宗教性的译释
    4.2 宋明理学英译对哲学性的译释
        4.2.1 宋明理学的哲学性
        4.2.2 对宋明理学本体性的译释
        4.2.3 对宋明理学体系性的译释
        4.2.4 对宋明理学逻辑性的译释
    4.3 宋明理学英译对科学性的译释
        4.3.1 宋明理学的科学性
        4.3.2 对宋明理学科学性的译释
    4.4 小结
第五章 宋明理学英译译释的层次性
    5.1 创造性阐释学的阐释层次划分
    5.2 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层次分析
        5.2.1 理学译释的实谓层次
        5.2.2 理学译释的意谓层次
        5.2.3 理学译释的蕴谓层次
        5.2.4 理学译释的当谓层次
        5.2.5 理学译释的必谓层次
    5.3 小结
第六章 宋明理学译释的境界性
    6.1 宋明理学的境界
    6.2 对宋明理学境界的译释
        6.2.1 理学英译对境界的标举
        6.2.2 理学英译对境界的拔高
        6.2.3 理学英译对境界的拉低
        6.2.4 理学英译对境界的窄化
        6.2.5 理学英译对境界的异化
    6.3 小结
第七章 宋明理学译释的边界性
    7.1 宋明理学英译对理学内部边界的译释
        7.1.1 宋明理学的流派
        7.1.2 理学英译对流派边界的消弭
        7.1.3 理学英译对流派边界的重构
        7.1.4 理学英译对流派边界的勘定
        7.1.5 理学英译对流派边界的标记
    7.2 宋明理学英译对儒释道边界的重构
        7.2.1 宋明理学与释道关系
        7.2.2 理学英译对儒释关系的重构
        7.2.3 理学英译对儒道关系的重构
    7.3 小结
第八章 宋明理学译释的视域性
    8.1 理学译释的哲学内容视域性
        8.1.1 对张载的唯物论译释
        8.1.2 对王阳明的主观唯心论译释
        8.1.3 对程颢的主观唯心论译释
        8.1.4 对王阳明的现象学译释
    8.2 理学译释的哲学思维视域性
        8.2.1 对体用关系的译释
        8.2.2 对成圣过程的译释
        8.2.3 对知行合一的译释
    8.3 理学译释的哲学语言视域性
        8.3.1 哲学名词的视域性
        8.3.2 语言范畴的视域性
        8.3.3 针对语言视域性的翻译策略
    8.4 小结
第九章 宋明理学英译译释的形态性
    9.1 宋明理学英译的经学形态
        9.1.1 对关键词的训诂译释
        9.1.2 以传解经的译释方法
        9.1.3 经传合注的译释方法
        9.1.4 以经解译的译释方法
        9.1.5 以译解译的译释方法
        9.1.6 历史考证的译释方法
        9.1.7 版本对勘的译释方法
    9.2 宋明理学英译的西学形态
    9.3 宋明理学英译的汉学形态
    9.4 宋明理学英译的国学形态
        9.4.1 中国英语的构建
        9.4.2 理学的国学整体观
    9.5 小结
第十章 结论
    10.1 理学英译的译释类型
    10.2 多维空间的译释分析
    10.3 译释行为的总体特点
    10.4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1.1.1 选题背景:宋代儒学研究的哲学化书写范式及挑战
        1.1.2 研究现状:儒家道论与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研究现状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范围
        1.2.1 研究方法:历史与逻辑统一、哲学与政治学互动、文本细读
        1.2.2 内容范围:此期儒家道论涵盖的人物、时间及其相关次概念
    1.3 研究价值与论文创新
        1.3.1 研究价值:研讨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意义
        1.3.2 论文创新:研究范式的拓展与旨趣的发掘
第2章 话语范式:儒家以道致治的秩序话语检视
    2.1 范式缘起:春秋战国与晚唐、五代、宋初的社会失序
        2.1.1 从上古至中古:春秋战国政治失序与秩序情结的形成
        2.1.2 从中古至近世:唐、五代、宋初政治环境与秩序诉求
        2.1.3 从自发到自觉:儒者对政治秩序的追寻及其理论回应
    2.2 范式初立:政治秩序观念下的先秦儒家的道论与理论
        2.2.1 观念兴起:秩序意识的产生
        2.2.2 由天及人:从自然之“道”到人文秩序
        2.2.3 融道于治:先秦儒家“道”论的秩序义
        2.2.4 以理论治:先秦儒家“理”论的秩序义
    2.3 范式拓展:北宋政治的秩序诉求及儒家道论秩序内涵
        2.3.1 秩序诉求:中心国家的消失与北宋的政局
        2.3.2 理论建构:从“正统”建构到“价值共识”生成
        2.3.3 以道求治:北宋以“道”论“治”的理论建构
    2.4 范式完成:宋儒由术至道的政治秩序理论演进之历程
        2.4.1 治术肇端:北宋初期儒者的致治之方
        2.4.2 治体追寻:治术转向治体的内在动力
        2.4.3 道体确立:从王安石、张载到二程
    2.5 本章结语
第3章 以术行道:荆公更革变易之道的逻辑论证*
    3.1 文献考察:王安石哲学的典据考察及其架构
        3.1.1 文本典据:王安石思想的文献考察
        3.1.2 理论特点:王安石思想理论的融会性
        3.1.3 道有体用:王安石思想架构的特点
    3.2 道摄礼法:王安石政治秩序重建的道论进路
        3.2.1 法礼交织:北宋前期法礼互斥之治理问题
        3.2.2 道法先王:荆公对礼、法对立的解决策略
        3.2.3 体用二本:以体用摄礼法的秩序策略反思
    3.3 解经明道:王安石秩序重构的经典诠释路径
        3.3.1 问题回顾:对王安石前期道论之反思
        3.3.2 解决策略:从“求道之全”到“致一”之道
        3.3.3 策略反思:对统一性建构策略的检视
        3.3.4 诠释重构:荆公《字说》对统一性的重建
    3.4 由道而之焉:王安石的政治实践及其道论依据
        3.4.1 势的获得:制置三司条例司的设立和运行
        3.4.2 势道合一:政治革新推行的效率考量
        3.4.3 由是而之焉:王安石行政方式变化的效率考量与道论依据
    3.5 道势之间:王安石道论的二重性及内在困境
        3.5.1 历史考察:宋代道势关系的新情态
        3.5.2 问题呈现:荆公理论中的道势紧张
        3.5.3 问题慎思:遵道,抑或从势
    3.6 本章结语:遗留问题以及对此期诸儒理论之刺激
第4章 天道为用:张载气化为道思想之秩序诉求*
    4.1 心道学政:张载哲学的体系建构与旨趣
        4.1.1 文献考察:“横渠四为句”版本辨正
        4.1.2 为学旨趣:“四为句”与张载哲学旨归
    4.2 以气明道:张载气化哲学及其秩序追寻
        4.2.1 论析前提:辨析学界虚、气之异
        4.2.2 终极依据:天道秩序之理论建构
    4.3 天道之用:张载哲学的群体关切与个体关怀
        4.3.1 群体关切:人道秩序普适性论证
        4.3.2 个体关怀:存在者心灵秩序实现
    4.4 以古通今:秩序理论中的法古宗经倾向
        4.4.1 追迹于三代:秩序社会的制度构想
        4.4.2 法古效今:以古准今抑或稽古作新
    4.5 本章结语:张载宇宙生化路径的秩序设计存在的遗留问题
第5章 道体性命:二程以理代道的政治秩序追寻
    5.1 从道至理:二程以理为核心术语的哲学建构
        5.1.1 二程哲学中的“道”论解析
        5.1.2 二程之“理”与由道至理的术语转化
        5.1.3 “以理代道”的理论旨趣
    5.2 道体诉求:二程对北宋儒家秩序学说的拓展
        5.2.1 典据之变:二程治理理论由治术向治体的深化
        5.2.2 何为治体:秩序思想之伦理与政治的体用设计
        5.2.3 由治体而及道体:自然天道与人伦性命的贯通
    5.3 道体奠立:二程天理论的逻辑体系及其证成
        5.3.1 模拟自然秩序:二程秩序证成的“法自然”进路
        5.3.2 从“自然”到“天理”:二程秩序学说的“道体”准备
        5.3.3 从“法自然”到“自然法”:二程学说的“道体”奠定
    5.4 理融礼法:二程由治术、治体至道体的秩序重构
        5.4.1 问题呈现:宋初礼、法并重的治理模式
        5.4.2 以礼导法:以礼摄法的“治术”设计
        5.4.3 以理融礼:治理治理的“道体”安排
    5.5 本章结语:二程“道体”建构之缺失及其朱子的补充
第6章 问题延伸:北宋中期儒家道论与政治哲学
    6.1 反思道论:宋儒道德形上立法的内在紧张
        6.1.1 人伦常道抑或道的傲慢:道德形上化之反思
        6.1.2 价值真理抑或思想独断:“一道”对异论的压制
        6.1.3 道德万能抑或仅为一端:秩序实现仰赖多种渠道
    6.2 传统启示:传统治理理论当代转化的可能性
        6.2.1 前提论析:“古今”接续何以成立
        6.2.2 化解之道:“内生性演化”与古今接榫
        6.2.3 治理两翼:道德之治与法律之治之间
        6.2.4 问题再思:儒法之治的现代转化挑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二 宋人论析治术、治体、道体等概念文献摘录
致谢

(3)明中期关中四家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本课题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二、研究本课题的动机与目的
    三、本课题的主旨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中期关学发展的历史概况
    第一节 明中期理学发展概况
    第二节 明中期关学发展概况
    小结
第二章 吕柟及其《周易说翼》"经邦济世"之学
    第一节 笃志求道圣学不辍
    第二节 以儒家经典体认《易》理
    第三节 《周易说翼》"经邦济世"思想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王恕及《玩易意见》"阙疑"之学
    第一节 刚正清严治学终老
    第二节 《玩易意见》对《周易》文本的疏解
    第三节 《玩易意见》对《周易本义》的疏解
    第四节 《玩易意见》对《伊川易传》的疏解
    第五节 《玩易意见》对《伊川易传》和《周易本义》共同疏解
    第六节 《玩易意见》顺民思想
    第七节 小结
第四章 马理及《周易赞义》"圣贤"之学
    第一节 务学谏诤 穷期一生
    第二节 《周易赞义》版本文字错讹衍脱阙疑
    第三节 《周易赞义》解释卦爻方法
    第四节 《周易赞义》以儒家经典解说卦爻辞
    第五节 《周易赞义》以历史事件阐释卦爻辞
    第六节 《周易赞义》圣人君子思想
    第七节 小结
第五章 杨爵及《周易辨录》困辨之学
    第一节 囹圄磨砺 坚志为学
    第二节 《周易辨绿》解《易》方法
    第三节 杨爵及《周易辨绿》政治思想
    第四节 杨爵及《周易辨绿》军事观及问学观
    第五节 杨爵及《周易辨绿》修养观及伦理观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吕柟及三原学派易学实学特色
    第一节 吕柟及三原学派实学思想渊源
    第二节 吕柟及三原学派解《易》方法多样化
    第三节 吕柟及三原学派易学实学思想
    第四节 明中期关中四家易学历史地位及价值
结语
附录 陕西易学源流考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吕柟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吕柟生平着作、学术渊源、研究现状
    一、生平着作
    二、学术渊源
        (一) 学承张载关学
        (二) 师承渭南薛敬之
    三、研究现状
第二章 吕柟仁学的学术定位
    一、孔子仁学的创立
    二、儒学的历史传承与吕柟的仁学定位
        (一) 儒学的历史传承
        (二) 思孟、宋明理学家论"仁"
        (三) 吕柟论"仁"
        (四) 吕柟仁学定位
第三章 吕柟仁学的理论建构
    一、"气即理"(理)
    二、"德者命之本"(命)
    三、"性从气发"(性)
    四、"制情"(情)
    五、"预养仁心"(心)
第四章 吕柟仁学的实践展开
    一、仁学大要
        (一) 切身躬行
        (二) 无处非学
        (三) 下学便是上达
        (四) 渐进勇猛
    二、为仁工夫
        (一) 立志为先
        (二) 体仁工夫
        (三) 因病克己
        (四) 礼乐修身
        (五) 格物致知
        (六) 诚意忠信
        (七) 慎独致曲
        (八) 甘贫改过
    三、齐家之道
    四、为政之道
第五章 吕柟仁学对儒学发展的反思
    一、对汉儒、宋儒的褒贬
    二、对程朱理学的修正
    三、对陆王心学的扶救
    四、对"异端儒"的批判
第六章 吕柟仁学的精神动向与现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吕柟年谱
附录二 吕柟家谱
附录三 吕柟弟子表
附录四 《吕柟着述知见录》增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词风嬗变与文学思潮关系研究 ——以北宋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英文提要
绪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忽略文学思潮所导致的北宋词评价误区
    第三节 词风嬗变与文学思潮关系研究中的理论空白
第一章 词风嬗变与文学思潮关系研究中的理论问题评述
    第一节 宋代儒学复兴的进程以及宋代文学思想
    第二节 宋词是词中“唐音”的承韵流响
    第三节 词中“宋调”--词体在宋代历史条件下的新变
第二章 北宋前期--词中“宋调”之椎轮草创
    第一节 北宋前期哲学、士风影响下的文学创作与观念
    第二节 柳永雅词思想内容对传统士大夫意识的回归
    第三节 柳永雅词艺术形式中的“宋调”新质
    第四节 小令倚声家初祖晏殊词的哲思化与写意性
    第五节 在俗艳与高雅、豪放与沉着中重组的欧阳修词
第三章 北宋中期--苏门文人对词统的颠覆与重建
    第一节 宋型文化成熟期苏门文人的哲学观、美学观与词学观
    第二节 宋代士大夫意识对苏门文人词的全面渗透
    第三节 在诗词合流中趋向成熟期宋型文化的苏轼词
    第四节 诗化与词化澄波共扬的黄庭坚词
    第五节 秦观词:北宋中期词统重新建成的标帜
第四章 北宋后期--词中“宋调”的完成型态
    第一节 “王学”变异背景下的士风与文艺观--兼论北宋后期“洛学”对词体形式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北宋后期士大夫人格分裂之透视--论周邦彦压抑情欲的表象与放纵情欲的内质
    第三节 词中“宋调”艺术范型探讨之一--周邦彦词富艳精工的语言特色
    第四节 词中“宋调”艺术范型探讨之二--周邦彦词浑厚和雅的美学风貌
结语: 宋词是宋型文学范式的“标准文本”
    第一节 写形与传神完美结合的艺术范型
    第二节 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艺术范型
    第三节 雕琢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艺术范型
主要参考及部分引用书目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论着目录

(8)张载关学与实学研究的新视角、新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张载关学方面
    1、关学的界定与时空范围。
    2、张载关学的学术渊源。
    3、关于关学终结问题。
    4、关于张载哲学思想的评价及特征。
    5、关于“太虚即气”的不同理解。
    6、关于张载的人性论。
    7、关于生命观与生死观。
    8、关于《西铭》的研究。
    9、张载哲学的价值义蕴。
二、明清实学以及关学与实学关系方面
    1、关于实学概念。
    2、关于实学起点、终点和历史断限。
    3、关于实学特征。
    4、关于实学与理学、佛学、道教的关系。
    5、研究实学的方法论与现代价值。

四、张载关学与实学研究的新视角、新拓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宋明理学英译的译释研究[D]. 张帆.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2]北宋中期儒家道论的秩序追寻[D]. 张子峻. 湖南大学, 2019(08)
  • [3]明中期关中四家易学研究[D]. 邢春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4]吕柟仁学研究[D]. 孔慧红. 陕西师范大学, 2009(06)
  • [5]横渠虚气辩——“虚气相争”之根源及其解决[J]. 魏冬.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6]词风嬗变与文学思潮关系研究 ——以北宋词为例[D]. 孙虹. 苏州大学, 2003(02)
  • [7]第二十八章 实学论文数据库(1979~2001)[A]. 学海. 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 2002
  • [8]张载关学与实学研究的新视角、新拓展[J]. 赵吉惠. 人文杂志, 2000(01)

标签:;  ;  ;  ;  ;  

张载官学与实践研究的新视角新拓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