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

一、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1](2017)在《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说明前言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我国患病率较高、致残率较高及疾病负担较重的慢性疾病。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尽管近些年我国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已有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

李瑾,易雅萍,方宁远[2](2006)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心律失常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关系。方法60岁以上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63例,平均年龄77.67±5.67岁,其中男性49例,女性14例,排除其他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心脏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计算BMI、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根据结果分为左室肥厚组(LVH)及非左室肥厚组(non-LVH),分析其心律失常情况。63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检出左室肥厚患者20例,占31.75%;非左室肥厚患者43例,占68.25%。结果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在年龄、血脂水平、BMI、房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等各项指标上无统计学意义。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Lown3-6级)的发生率与非左室肥厚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左室肥厚可能是引起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原因。

杨守忠,杜朝阳,李慧,张峰[3](2003)在《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发生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选择收缩压≥ 14 0mmHg、舒张压≤ 90mmHg的老年患者 14 6例 (分为合并左室肥厚和无左室肥厚两组 ) ,应用超声心动图与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按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推荐方法 ,取胸骨左缘心脏的胸骨旁长轴切面 ,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舒张末期心室间隔厚度 ,连续取 3个心动周期 ,求各项指标平均值。结果 :合并左室肥厚组LⅢ级以上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 67 4% ,显着高于无左室肥厚组的 3 8 3 %。结论 :表明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发生率高于文献报道的其他类型的高血压

陈怡[4](2019)在《高血压与房颤的流行病学与心脏超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高血压与房颤已成为目前老年人群中的两大流行疾病。本研究将在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开展高血压与房颤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观察不同血压水平房颤的患病率、发病率,寻找与房颤发病相关的血压特征;并进一步探讨老年人群中房颤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与高血压的关系,为预防房颤发生、优化房颤血压管理以及预防卒中提供更多证据。方法:研究人群为2006年至2018年在上海6个社区接受调查的65岁以上老年居民。房颤筛查使用单导联心电图或12导联心电图。血压水平根据2018年欧洲高血压指南进行分级:理想血压(<120/80 mm Hg),正常血压(120-129/80-84 mm Hg),血压正常高值(130-139/85-89 mm Hg),高血压1级(140-159/90-99 mm Hg),高血压2级或3级(≥160/100 mm Hg)。在横断面数据分析与前瞻性数据分析中,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65岁以上老年人群房颤风险与血压水平的关系。采用二维斑点示踪超声心动图,比较房颤合并高血压组、单纯房颤组以及正常老年对照组之间的心脏结构与左心房功能。结果:在上海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横断面调查中(n=6966),校正了性别、年龄后,房颤患病率与收缩压呈负相关(收缩压每增加10 mm Hg的比值比(OR):0.79,95%有效区间[CI]0.71-0.88,P<0.0001),与舒张压呈正相关(舒张压每增加5 mm Hg OR 1.11,95%CI 1.02-1.22,P=0.02)。在排除了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未治疗老年人群中(n=3544),房颤患病率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呈U型相关,患病率在血压正常高值组最低,而在理想血压水平(OR3.11,95%CI 1.65-5.85,P=0.004)以及2级或3级舒张期高血压水平(OR 8.04,95%CI 2.28-28.3,P=0.001)明显升高。在平均随访时间为4.7年的前瞻性研究中(n=5821),校正了性别、年龄后,房颤发病率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呈正比(收缩压每增加10 mm Hg的风险比(HR):1.14,95%CI 1.04-1.23,P=0.003,舒张压每增加5 mm Hg的HR1.09,95%CI1.00-1.18,P=0.05)。1级收缩期高血压(HR 2.08,95%CI 1.07-4.03,P=0.03)、2级或3级收缩期高血压(HR 2.54,95%CI:1.26-5.11,P=0.01)以及综合收缩压和舒张压的1级(HR 1.97,95%CI:1.02-3.83,P=0.04)和2级或3级高血压(HR 2.61,95%CI:1.31-5.21,P=0.006)的房颤发病风险均较相应的理想血压水平明显增高。舒张期高血压的房颤发病风险亦有升高趋势,但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正常高值血压水平的房颤风险与理想血压水平未见明显差异。房颤合并高血压组(n=22,48.1±8.4 vs.35.7±2.4,P=0.001)与单纯房颤组(n=17,40.9±5.6 vs.35.7±2.4,P=0.004)的左房内径均大于正常对照组(n=20),且房颤合并高血压组的左房内径大于单纯房颤组(48.1±8.4 vs.40.9±5.6,P=0.004)。单纯房颤组在心室收缩末期左房应变率(LA-SRs,1.93±0.23 vs.2.23±0.47,P<0.05)及心室舒张早期的左房峰速度(LA-Ve,4.57±0.84vs.5.06±0.53,P<0.05)低于正常对照组。房颤合并高血压组在心室收缩末期、心室舒张早期以及心室舒张晚期的左房峰速度、左房应变及应变率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房颤患病率与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呈U型相关。房颤发病率与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呈正线性相关,收缩压的预测价值更高。房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左心房大小与功能改变均较单纯房颤更明显。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能更好地评价合并高血压的房颤与单纯房颤在左心房功能上的差异。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5](2015)在《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文中认为1高血压流行及治疗现状1.1高血压流行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乃至全球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高血压是患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全球心血管病死亡人数为1700万,占慢性病死亡人数的

王启兴,刘晓康[6](2007)在《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与左室重构和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与左室重构和心律失常的关系,摸索较佳的临床治疗高血压方案。方法观察103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构型及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结果左室重构中的正常构型(1型)、向心型重构(2型)、向心性肥厚(3型)、离心性肥厚(4型)的比率依次为49.5%、4.9%、14.6%、31.1%,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心律失常的发生随左室构型不同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在CVA的发生率,3、4型与1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复杂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左室构型有关,伴有左室肥厚者,可能有心律失常易发性的病理基础。

蒙应东,肖玉梅,扬景宁,冼明健[7](2007)在《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与左室重构和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与左室重构和心律失常的关系,摸索最佳的临床治疗高血压方案。方法:观察103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构型及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结果:左室重构中的正常构型(1型)、向心型重构(2型)、向心性肥厚(3型)、离心性肥厚(4型)的比率依次为49.5%、4.9%、14.6%、31.1%,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心律失常的发生随左室构型不同存在显着性差异,主要表现在CVA的发生率,3、4型与1型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结论: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复杂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左室构型有关,伴有左室肥厚者,可能有心律失常易发性的病理基础。

李玉忠[8](2006)在《补肾活血法治疗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以补益肾气、活血通络为功效的桑参降压胶囊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临床研究采用分层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桑参降压胶囊治疗组30例和卡托普利对照组22例,12周为一疗程。结果:临床研究发现,桑参降压胶囊能较好地降低血压,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的紊乱,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左室重量指数,从而对高血压病LVH具有改善作用。动物实验发现,桑参降压胶囊能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心率及左室重/体重,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改善胰岛素抵抗,具有抗粘抗凝作用,并且对心肌细胞的肥大具有抑制作用。统计表明桑参降压胶囊在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液粘稠度方面优于卡托普利;在控制血压,降低左室重量指数方面与卡托普利作用相当。结论:本药通过控制血压,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心肌供血,抗粘抗凝,有效地防治了高血压病LVH的发生发展,是防治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良效药物。本研究提出了肾虚血瘀是高血压病LVH的重要病机,补肾活血是其重要治法,为高血压病并发症的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玉梅,黄绍宽[9](2003)在《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的类型、对治疗的反应及其与靶器官损害的相互关系。方法:我院住院的162例老年高血压(EH)患者被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组和高血压(EH)组;又按治疗反应分为顽固性高血压组和可控制高血压组,观察每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结果:ISH组与EH组在心律失常、左室肥厚、心肌劳损的发生率上有极显着差异(P<0.01),在脑卒中、肾功能改变的发生率上差异显着(P<0.05)。顽固性高血压组与可控制性高血压组在心律失常、左室肥厚、心肌劳损、脑卒中、肾功能改变的发生率上差异极显着(P<0.01)。结论:重要靶器官合并症的发生率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比高血压组高,顽固性高血压比可控制高血压高。控制高血压可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后。

二、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高血压流行及治疗现状
    1.1 高血压流行现状
    1.2 基层高血压用药现状
        1.2.1 社区高血压药物使用现状
        1.2.1. 1 总体用药:
        1.2.1. 2 单一用药:
        1.2.1. 3 联合用药:
        1.2.1. 4 复方制剂:
        1.2.2 不合理用药情况
        1.2.3 基层社区高血压用药相关事宜
    1.3 高血压等级医院药物治疗现状
2 高血压药物分类
    2.1 降压药物基因组学
        2.1.1 代谢酶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代谢
        2.1.2 靶点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疗效
    2.2 药物分类
        2.2.1 利尿剂
        2.2.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2.2.3钙通道阻滞剂
        2.2.4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2.2.5 交感神经抑制剂
        2.2.6 直接血管扩张剂
        2.2.7 具有降压作用的其他药物
        2.2.7. 1 硝酸酯类[34]
        2.2.7. 2 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
        2.2.7. 3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2.2.7. 4 其他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
3 用药原则及规范
    3.1 利尿剂
        3.1.1 概述
        3.1.2 分类
        3.1.3 用药原则
        3.1.3. 1 主要适应人群:
        3.1.3. 2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1.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2 钙通道阻滞剂
        3.2.1 概述
        3.2.2 CCB的分类
        3.2.2. 1 根据与血管和心脏的亲和力分类:
        3.2.2. 2 根据与钙通道亚型的亲和力分类:
        3.2.2. 3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分类:
        3.2.3 用药原则
        3.2.3. 1 适应证:
        3.2.3. 2 禁忌证:
        3.2.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2.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3.3.1 概述
        3.3.2 分类
        3.3.3 用药原则
        3.3.3. 1 适应证:
        3.3.3. 2 禁忌证
        3.3.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3.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3.4.1 概述
        3.4.2 分类
        3.4.3 用药原则
        3.4.3. 1 适应证:
        3.4.3. 2 禁忌证:
        3.4.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4.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5 β受体阻滞剂
        3.5.1 概述
        3.5.2 分类
        3.5.2. 1 根据受体选择性不同分类
        3.5.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特征分类
        3.5.3 用药原则
        3.5.3. 1 适应证:
        3.5.3. 2 禁忌证:
        3.5.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6 α受体阻滞剂
        3.6.1 概述
        3.6.2 分类
        3.6.3 用药原则
        3.6.3. 1 适应证:
        3.6.3. 2 禁忌证
        3.6.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3.6.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7 固定复方制剂
        3.7.1 传统固定复方制剂
        3.7.1. 1 概述:
        3.7.1. 2 分类:
        3.7.1. 3 用药原则
        3.7.1. 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7.2 新型固定复方制剂
        3.7.2. 1 分类:
        3.7.2. 2 应用证据:
        3.7.2. 3 应用原则:
        3.7.2. 4 方案推荐
    3.8 中枢性降压药
        3.8.1 概述
        3.8.2 分类
        3.8.2. 1 根据作用中枢不同受体分类:
        3.8.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分类:
        3.8.3 用药原则
        3.8.3. 1 适应证
        3.8.3. 2 不良反应
        3.8.3. 3 注意事项和用法用量
        3.8.4 方案推荐
4 国产创新药物
    4.1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4.1.1 药理学
        4.1.2 创新点
        4.1.3 药物作用
        4.1.4 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4.1.5 规格和用法
    4.2 尼群洛尔片
        4.2.1 药理作用
        4.2.2 降压特点
        4.2.3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4.2.4 药物规格
        4.2.5 尼群洛尔片应用推荐见表21。
    4.3 阿利沙坦酯
        4.3.1 临床药理学
        4.3.2 创新点
        4.3.3 临床效果
        4.3.4 安全性
        4.3.5 禁忌证
        4.3.6 药物相互作用
    4.4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4.4.1药理学
        4.4.2适应证
        4.4.3 原创点
        4.4.4 开发背景
        4.4.5 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4.4.6 循证证据
        4.4.7 药物规格
    4.5 左旋氨氯地平
        4.5.1 药学部分
        4.5.2 药理作用及临床循证
        4.5.3 耐受性与安全性
        4.5.4 临床推荐
        4.5.5
    4.6 临床研究阶段的抗高血压新药
5 高血压特殊合并症的药物治疗原则
    5.1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5.1.1 概述
        5.1.2 降压药物选择
        5.1.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5.1.2. 2 药物推荐:
        5.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2 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5.2.1 概述
        5.2.2 降压药物选择
        5.2.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3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5.3.1 概述
        5.3.2 降压药物选择
        5.3.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5.3.2. 2 目标管理:
        5.3.2. 3 药物推荐:
        5.3.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4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
        5.4.1 概述
        5.4.2 降压药物选择
        5.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5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
        5.5.1 概述
        5.5.2 降压药物选择
        5.5.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5.5.2. 2 指南推荐
        5.5.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6 高血压合并卒中
        5.6.1 概述
        5.6.2 降压药物选择
        5.6.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5.6.2. 2 指南推荐:
        5.6.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7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5.7.1 概述
        5.7.2 降压药物选择
        5.7.2. 1 药物选择原则:
        5.7.2. 2 指南推荐:
        5.7.2. 3 各类降压药物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5.7.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5.7.3. 1 小剂量起始逐步递增:
        5.7.3. 2 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
        5.7.3. 3 RA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黄金三角) :
        5.7.3. 4 避免肾功能恶化:
        5.7.3. 5 监测血钾:
    5.8 高血压急症
        5.8.1 概述
        5.8.2 降压药物选择[403]
        5.8.3
        5.8.4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 常见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和药物选择
    6.1 代谢相关性高血压
        6.1.1 概述
        6.1.2 降压药物选择
        6.1.2. 1 药物选择原则:
        6.1.2. 2 指南推荐:
        6.1.2. 3 降压药物选择流程:
        6.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1.3. 1 降压目标:
        6.1.3. 2 其他注意事项
    6.2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6.2.1 流行现状和影响因素
        6.2.2 诊断和评估
        6.2.2. 1 血压测量方法:
        6.2.2. 2 诊断和评估:
        6.2.3 综合干预
        6.2.3. 1 非药物治疗:
        6.2.3. 2 药物治疗
        6.2.3. 3 其他治疗:
    6.3 妊娠相关性高血压
        6.3.1 概述
        6.3.2 降压药物选择
        6.3.2. 1 启动药物治疗和目标血压:
        6.3.2. 2 药物选择原则:
        6.3.2. 3 妊娠不同时期降压药物的选择和评估:
        6.3.2. 4 重度妊娠合并高血压:
        6.3.2. 5 联合用药:
        6.3.3 注意事项
        6.3.4 哺乳期降压药物的推荐
    6.4 拟育夫妇中男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6.4.1 概述
        6.4.2 降压药物选择
        6.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5 老年高血压
        6.5.1 概述
        6.5.2 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理生理特点[75, 482]
        6.5.3 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75, 119, 120, 483]
        6.5.4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获益
        6.5.5 药物选择
        6.5.6 降压目标值与达标流程
        6.5.7 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的降压策略[75, 482]
        6.5.8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
        6.5.9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75, 482, 484, 488]
    6.6 肾上腺性高血压
        6.6.1 概述
        6.6.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中的药物选择及治疗
        6.6.2. 1 药物对ARR筛查的影响
        6.6.2. 2 筛查过程中降压药物的选择:
        6.6.2. 3 血钾等对ARR筛查的影响:
        6.6.2. 4 原醛药物治疗:
        6.6.3 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及术前准备用药
        6.6.3.1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
        6.6.3. 2 术前准备:
        6.6.3. 3 预后:
        6.6.4 库欣综合征的非手术治疗适宜人群及药物选择
        6.6.4. 1 库欣综合征的治疗:
        6.6.4. 2 药物治疗:
    6.7 难治性高血压
        6.7.1 概述
        6.7.2 降压药物选择
        6.7.3 近年随着对高血压病因认识的深入和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 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比例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想[520, 521]。
    6.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
        6.8.1 概述
        6.8.2 降压药物选择
        6.8.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6.9 肾血管性高血压
        6.9.1 定义与病因
        6.9.2 诊断
        6.9.3 药物治疗
        6.9.4 其他治疗
    6.1 0 焦虑合并高血压
        6.1 0. 1 概述
        6.1 0. 2 焦虑与高血压的相互影响机制
        6.1 0. 3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识别与评价
        6.1 0. 4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药物选择
        6.1 0.4.1 焦虑相关性高血压:
        6.1 0.4.2 高血压合并焦虑:
7 基层高血压患者的国家基本药物应用原则
8 小结

(2)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心律失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方法
结果
讨论

(4)高血压与房颤的流行病学与心脏超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部分
    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高血压与房颤关系的横断面研究 1.引言 2.研究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二部分
    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高血压与房颤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1.引言 2.研究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三部分
    房颤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 1.引言 2.研究方法 3.结果 4.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已发表文章

(5)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高血压流行及治疗现状
2高血压药物分类
3用药原则及规范
4高血压特殊合并症的药物治疗原则
    4.1高血压伴冠心病
    4.2高血压伴房颤
    4.3高血压伴肾病
    4.4高血压与卒中
    4.5高血压伴心力衰竭
5常见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治疗原则,药物选择
6基层高血压患者的国家基本药物的应用原则
7小结

(6)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与左室重构和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选择
    1.2 超声心动图检查
        1.2.1 左室构型划分标准[2]
        1.2.2 心律失常划分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超声心动图检测4种构型的发生率
    2.2 左室构型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3 讨论

(7)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与左室重构和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超声心动图检查
        1.2.1 左室构型划分标准[2]
        1.2.2 心律失常划分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超声心动图检测4种构型的发生率
    2.2 左室构型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3 讨论

(8)补肾活血法治疗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一) 病例来源
        (二) 诊断标准
        (三) 纳入病例标准
        (四) 排除病例标准
        (五) 疗效评定标准
        (六) 统计方法
    二、研究方法
        (一) 分组方法
        (二) 试验方法
        (三) 观察指标
    三、一般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两组性别构成比较(见表6)
        (三) 两组年龄分布比较(见表7)
        (四) 两组患者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比较(见表8)
        (五) 两组患者饮食习惯比较(见表9)
    四、病情资料
        (一) 两组患者病程分布(见表10)
        (二) 两组患者家族性发病情况比较(见表11)
        (三)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分类比较(见表12)
        (四) 两组患者危险度分层比较(见表13)
        (五)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及心率值比较(见表14)
        (六) 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比较(见表15)
        (七) 两组患者治疗前舌象比较(见表16、17)
        (八) 两组患者治疗前脉象比较(见表18)
        (九)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情况的比较(见表19)
        (十)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的比较(见表20)
        (十一)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管活性物质的比较(见表21)
        (十二)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2)和 E2/T 比值的比较 (见表22)
        (十三)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的比较(见表23)
        (十四) 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心室超声心动图各参数的比较(见表24)
    五、研究结果
        (一) 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
        (二) 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三) 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见表39)
        (四)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见表40)
        (五) 治疗前后血浆ET、NO 含量及ET/NO 比值的变化(见表41)
        (六) 治疗前后血浆PRA、ANGⅡ、ALD 含量的变化(见表42)
        (七)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 和E2水平测定结果和E2/T 比值比较见表43
        (八) 对体重指数、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影响(见表44)
        (八) 对异常心电图的影响
        (九) 治疗前后左室舒张功能各指标的变化(见表48)
        (十) 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肥厚各参数的变化(见表49)
        (十一)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见表50)
实验研究
    实验一 补肾活血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心率及心脏重、左室重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
        (一) 实验动物
        (二) 主要仪器
        三、实验方法
        (一) 动物分组
        (二) 给药方法
        (三) 检测指标与方法
        四、实验结果
        (一) 各组大鼠治疗前后收缩压的变化(见表51)
        (二) 各组大鼠治疗前后心率的变化(见表52)
        (三) 各组大鼠实验后体重(BW)、心脏重(HW)、左室重(LVWW)比较(见表
    实验二 补肾活血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
        (一) 实验动物
        (二) 主要仪器及试剂
        三、试验方法
        四、实验结果
    实验三 补肾活血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抗粘、抗凝作用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
        (一) 实验动物
        (二) 药品与试剂
        (三) 实验仪器
        三、实验方法
        (一) 动物分组
        (二) 给药方法
        (三) 检测指标与方法
        四、实验结果
        (一)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见表55)
        (二)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凝集率的影响(见表56)
    实验四 补肾活血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
        (一) 实验动物
        (二) 主要仪器
        (三) 药品与试剂
        三、试验方法
        四、实验结果
    实验五 补肾活血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
        (一) 实验动物
        (二) 药品与试剂
        三、试验方法
        (一) 动物分组
        (二) 给药方法
        (三) 检测指标与方法
        四、实验结果
讨论
    一、病机探讨
        (一) 肾气亏虚、血瘀阻络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
        (二) 肾虚血瘀是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主要病理变化
    二、治法探讨
        (一) 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理念
        (二) 补肾活血是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重要治法
    三、桑参降压胶囊的处方依据
        (一) 处方来源与药物组成
        (二) 方药分析
        (三) 用药特色
        (四) 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四、临床研究疗效分析
        (一) 降压疗效分析
        (二) 桑参降压胶囊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三) 桑参降压胶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四) 桑参降压胶囊对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_2)水平的影响
        (五) 桑参降压胶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六) 桑参降压胶囊对异常心电图的影响
        (七) 桑参降压胶囊对心脏左室肥厚( LVH )的改善作用
    五、实验研究作用机理探讨
        (一)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二)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抗粘抗凝作用的研究
        (三)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改善作用
        (四)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
        (五)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心率及左室重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英文缩写对照
    附录二 桑参降压胶囊制备工艺
    附录三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形成机制与中医药研究进展
致谢
详细摘要

(9)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资料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疗效
    2.2 靶器官损害
3 讨论

四、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07)
  • [2]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心律失常研究[J]. 李瑾,易雅萍,方宁远.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06(02)
  • [3]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J]. 杨守忠,杜朝阳,李慧,张峰.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3(01)
  • [4]高血压与房颤的流行病学与心脏超声研究[D]. 陈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06)
  • [6]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与左室重构和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J]. 王启兴,刘晓康. 中国实用医药, 2007(36)
  • [7]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与左室重构和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J]. 蒙应东,肖玉梅,扬景宁,冼明健.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7(04)
  • [8]补肾活血法治疗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李玉忠.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6(02)
  • [9]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J]. 李玉梅,黄绍宽.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3(05)

标签:;  ;  ;  ;  ;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