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语言中的审美修辞

广告语言中的审美修辞

一、广告用语中的美学修辞(论文文献综述)

王腾[1](2021)在《“五论”框架下广告语的维译研究》文中提出在经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广告语作为一种突出产品特征、塑造企业形象、加强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它不仅成为了沟通消费者与商品间的纽带与桥梁,也是展现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广告语通常精辟、简短且含有深意,并且内含信息绝对保证真实有效,这样不仅易于受众群体地理解,还保证了商品经济与广告语成正相关。因此,广告文案翻译的精准度会直接影响商品销量,间接影响文化与经济交流的效果。文章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并就现有的翻译理论基础,结合传统的翻译方法,提出汉语广告语维吾尔语翻译“五论”框架下的翻译补偿策略,使得广告语在“变通论”“简洁论”“对等论”“唯美论”“含蓄论”的影响下尽可能的做到译文自然,语言通俗易懂,最后达到社会功能的对等。并通过对广告语“文化元”“语言元”“人际元”三方面进行例句分析,发现汉语广告语维译过程中在文化、语言、经济色彩上的损溢情况,总结其中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对策。文章总共是由六个章节构成,总体划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主要从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进行阐述,通过归纳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后文的思路及写作提供参考与帮助,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正文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汉语广告语和维吾尔语广告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包括:个性突出、真实准确、言质意趣、多口语化等相同点;文化情感表达、句法安排、用词选择等不同点。第二章就汉语广告语维吾尔语翻译提出忠实原文、译文自然、文化认同的翻译三原则,并通过前人的相关理论提出广告语翻译的“五论”补偿策略。第三章在“五论”框架下通过实例分析,了解汉语广告语维译时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第四章通过对广告语“文化元”“语言元”“人际元”等方面的例句分析,发现汉语广告语维译过程中的色彩损益情况。第五章总结汉语广告语维译时在文化、句式、理解等方面的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第六章主要是对汉语广告语维译工作进行总结并获得启示,从广告语的翻译策略、译语广告语的语言特点和译者能力等三方面着手,提出讨论和相关意见。结语,是对上文进行整体的梳理,总结全文的安排及思路,以及写作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之处。

夏慧敏[2](2017)在《广告语言的美学示现》文中研究指明广告语言并非是单纯的商业语言,它是集语言学、文学、美学等学科为一体的艺术语言,通常它采用生动的修辞方式以加强其美学功能,同样,辞格在广告语言中的大量运用,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广告语言的生动性、艺术性并以此达到说服消费者购买的目的,而且给消费者带来美的享受。

夏慧敏[3](2017)在《浅析几种次常见修辞格对广告词的再加工》文中认为广告语言通过对词语的巧妙排列以及精心润色,使观众在短时间内对所宣传的产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购买欲望。而在这个过程汇中,如何能快速有效地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是商家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在诸多博取观众眼球的方式中,修辞格在广告语言中的恰当使用,无疑为商家的营销助了一臂之力,它的使用,加强了语言的生动性,使产品变得立体而直观,给消费者带来了美感和享受。

张琳[4](2015)在《浅议广告语言的修辞与结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现代修辞学为理论依据,在分析了修辞与语境关系的基础上,以广告语言中创新语境为切入点,对广告语言的修辞手法、汉语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广告语修辞与结构以及某些特殊的语境,都会对语言修辞产生影响,从而为语言修辞的表达和接受提供参考,以达到对深化语言修辞与结构的目的。

景艳[5](2013)在《英汉广告创意与修辞浅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论述了广告创意的含义、特征、基本原则以及修辞模式。有创意的广告离不开一定的修辞手段,综合各种修辞手段的特点,可以把英汉广告创意的修辞模式归纳为语音调节型、词汇重组型、语义创新型、语用跨界型。

曹莉[6](2011)在《语用原则下广告语言的修辞及效果》文中提出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广告语不仅演化成为一种能够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商品,也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语言学者对其研究已深入到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话语分析、符号学等领域。在众多广告劝说手段中,修辞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在广告语中的运用能大大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实现广告的劝说目的。近年来,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广告语进行的研究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将多种修辞手法与语用学中的合作及礼貌原则相结合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前人对广告语的研究基础上,通过问卷对五大类广告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修辞进行调查研究,将修辞和语用合作及礼貌两大原则相结合,分析出各类修辞分别从何种角度违反合作原则,并进一步阐述违反合作原则又如何对广告的实际效果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包括: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发现双关、拟人、夸张、仿拟、比喻、重复这六类成为年轻消费群体中最受欢迎的修辞手段,这种现象因消费者对产品要求及兴趣有所不同所致。根据这六类修辞的不同特性,作者进一步阐明双关违反了合作原则中量的原则;拟人、夸张、比拟则违反了质的准则,而比喻和重复又从不同角度分别违背了关系和方式准则。这些对合作原则的违反从不同角度增加了广告语幽默、引人注目的效果。本研究结果对广告商制作出更具创造性的高质量广告,从而有效地吸引消费者注意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有利于帮助广告受众更好地理解和鉴别广告。

黄娅雯,董锡忠[7](2009)在《浅议广告语中谐音双关修辞技法的运用及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广告令人目不暇接。然而,真正吸引人的除了其色彩、画面、音乐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广告语,它是整个广告的灵魂所在。因此,对广告语的研究也历来被广告人作为广告创作的重要一环。本文针对广告语中谐音双关修辞技法的运用,分析了其对广告的积极与消极方面的影响,并就广告语中修辞技法的正确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曹畅[8](2008)在《广告语和文化关系的模因顺应分析》文中提出自提出之日起,“模因”便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模因论是基于文化传播的理论,其核心是“模仿”。正如生物基因的生存依赖其特定的生物环境,模因的传承也仰仗相应的文化环境。作为文化的最佳载体,语言同时也是模因的最佳传播方式。广告语模因竭力在人脑中保存,并通过人脑传播。广告语模因在传播过程中极大的受到文化因素制约。语言顺应理论是本文理论框架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Verschueren认为语言使用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出于语言外部的原因”。其中,外部原因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构成,如: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因此,文化因素不可避免的成为影响语言选择的重要成分。本文拟从模因顺应的角度分析广告语和文化的关系。整合模因论和语言顺应理论形成模因顺应的视角,作为本文的理论框架,再通过模因与广告语关系作分析,提出四项广告语“模因选择”标准。最后从不同的文化层面以顺应理论分析文化对广告语的选择,用“模因选择”标准衡量广告语模因,论文详细阐述了各文化因素对广告语模因的影响。

王丹荣,高丽[9](2007)在《广告语言的修辞艺术》文中认为众所周知,广告与语言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既是广告的表现载体,又可构成广告本身。语言在广告中应用效果可以决定广告的成败与否。正如林乐腾说:"广告语言是广告的灵魂,没有广告语言,广告不能成为广告(图案广告除外)。"本文主要从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表达效果进行分类讨论。

张彦敏[10](2006)在《顺应理论在广告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告现象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语言是广告信息中的最重要的载体,广告语言经过长期的发展,已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语体,构成语言运用形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广告是以说服为导向的,根据言语行为理论的分类,可以称之为“劝说”性言语行为,其目的在于引起交际对象的注意,使其发生兴趣,促成行动。研究广告中的语言使用现象是有效创作和解读广告的关键所在。语言顺应理论是由比利时语用学家Jef. Verschueren提出的语用理论,他的着作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系统而全面地阐释了这个理想。在他看来,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交际双方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即“一个经常不断的,有意无意的,受语言内或语言外因素左右的语言选择过程”。在这里,“语言内或语言外因素”就是指语言使用中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等语境因素,而“受…左右的语言选择”则是指语言的选择产生于对语境因素以及交际目的的顺应,顺应是语言使用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语言使用中的顺应性特征可以在四个方面对交际过程进行描写和解释,这四个方面也构成Verschueren语言顺应理论的主要框架,也是对语言使用现象进行语用分析的四个维度。它们是: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以及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

二、广告用语中的美学修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告用语中的美学修辞(论文提纲范文)

(1)“五论”框架下广告语的维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0.2 研究动态与现状
    0.3 研究方法
    0.4 理论基础
    0.5 创新之处
第一章 汉维语广告语的异同性
    1.1 汉维语广告语的相同性
    1.2 汉维语广告语的差异性
第二章 “五论”框架下汉语广告语维译原则与补偿策略
    2.1 翻译原则
    2.2 “五论”框架下的补偿策略
第三章 广告语汉译维的方法与技巧
    3.1 翻译方法
    3.2 翻译技巧
第四章 广告语“三元”特点汉译维色彩损溢分析
    4.1 文化元
    4.2 语言元
    4.3 人际元
第五章 汉语广告语维译的问题及对策
    5.1 广告语维译的问题
    5.2 翻译对策
第六章 汉语广告语维译的启示
    6.1 译文归化为主,异化为辅
    6.2 译语“因地制宜”,有创造力
    6.3 培养专业人才,建设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维吾尔文国际音标对照表
附录二 汉语广告语维译微语料库
致谢
作者简介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2)广告语言的美学示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比喻使广告语言形象生动、说理透辟, 并让人回味无穷
二、比拟使消费者展开想象的翅膀, 也使商品具有了人的特性
三、排比可增强语言的节奏美、旋律美, 也可使语势增强
四、反复, 可突出表达内容, 增强节奏韵律, 分清结构层次

(3)浅析几种次常见修辞格对广告词的再加工(论文提纲范文)

1 夸张可以增加语言的感染力, 启发消费者的想象力
2 双关可使广告语言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3 引用, 可增强话语的说服力, 增加文采

(4)浅议广告语言的修辞与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广告语言修辞与语境的关系
二、广告语的修辞与句式结构分析
    (一)比喻
    (二)反复
    (三)双关
    (四)比拟
    (五)同字
    (六)对偶
    (七)对比
    (八)顶真
结语

(5)英汉广告创意与修辞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 广告创意的含义与特征
2. 广告创意的基本原则
    2.1 以真实作为创意的生命, 遵循“修辞立其诚”原则
    2.2 以主题作为创意的关键, 以顺应消费者的心理作为创意的方向, 坚持“顺应题旨情境”原则
    2.3 以新、奇、妙作为创意的目的, 讲究原创性原则
3. 广告创意的修辞模式
    3.1 语音调节型
    3.2 词汇重组型
    3.3 语义创新型
    3.4 语用跨界型
4. 结束语

(6)语用原则下广告语言的修辞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of Present Research
    1.3 Research Questions
    1.4 Outlin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tion of Advertising
    2.2 Functions of Advertising
    2.3 Classifications of Advertising
    2.4 Definition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2.5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2.6 Research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Chapter Three Relationship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PolitenessPrinciple in Pragmatics
    3.1 Cooperative Principle
    3.2 Politeness Principle
    3.3 The Relationship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
Chapter Four Methodology
    4.1 Research Question
    4.2 Data Collection
    4.3 Data Analysis and Findings
    4.4 Six Rhetorical Devices Used in Advertising Language
        4.4.1 Pun
        4.4.2 Personification
        4.4.3 Hyperbole
        4.4.4 Parody
        4.4.5 Simile
        4.4.6 Repetition
Chapter Five Rhetorical Devices in Advertising English and CooperativePrinciple & Politeness Principle
    5.1 Pun--Violation of Quantity Maxim
    5.2 Personification,Hyperbole,Parody--Violation of Quality Maxim
    5.3 Simile--Violation of Relation Maxim
    5.4 Repetition--Violation of Manner Maxim
    5.5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n Violations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in Advertising Language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6.2 Limitations of This Research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References
Appendix

(7)浅议广告语中谐音双关修辞技法的运用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告语中谐音双关修辞技法的运用
二、谐音双关修辞技法对广告语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 形象生动地传达与表现商品信息。
        (2) 丰富与发展语言语义的形象和内涵。
    2.消极影响
        (1) 词义准确性的改变。
        (2) 影响汉语言文字的规范运用和推广。
        (3) 影响主流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三、谐音双关广告语运用及发展建议

(8)广告语和文化关系的模因顺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内容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study
    1.2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Related research on Memetics
        2.1.1 Memetic research on cultural and sociological phenomenon
        2.1.2 Memetic research on linguistics
        2.1.3 Reviewing of memetic research in China
    2.2 Related researche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2.3 Related research on culture
        2.3.1 Stalin's viewpoint
        2.3.2 Sapir-Whorf hypothesis
        2.3.3 Franz Boas' viewpoint
        2.3.4 The current view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Study
    3.1 Memetic Theory
        3.1.1 The definition of meme
        3.1.2 Main concepts
        3.1.2.1 Meme and imitation
        3.1.2.2 Memeplex
        3.1.3 Natural selection of meme
    3.2 Adaptation Theory
        3.2.1 Verschueren's pragmatic perspective
        3.2.2 Making choice
        3.2.3 Properties of language
        3.2.4 Linguistic adaptation process
    3.3 Memetic Adaptation
Chapter Four Cultural Selection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Memetic Viewpoint
    4.1 Memetic Theory in language and culture
        4.1.1 Interactions between meme and language
        4.1.1.1 Way of spreading memes in the device of language
        4.1.1.2 Meme and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4.1.2 The originality of Memetic theory in language and culture
        4.1.2.1 Memetic explanation on the appearance of culture and language
        4.1.2.2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spreading culture
        4.1.2.3 The mutual competition of languages caused by culture
        4.1.2.4 The selection of culture
    4.2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4.2.1 Definitions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4.2.2 Features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4.3 Analysis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selection
        4.3.1 Memetic selection criteria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4.3.2 Simplicity
        4.3.3 Novelty
        4.3.4 Expressivity and publicity
    4.4 Memetic-adaptation processes in advertising langauge
        4.4.1 Meme creation as a highly conscious process of adaptation
        4.4.2 Primary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 for memes
        4.4.2.1 The role of "minds" in meme selection and propagation
        4.4.2.2 The role of "other memes" in meme selection and propagation
Chapter Five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Element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Memetic-adaptation Viewpoint
    5.1 Adaptation to social world
    5.2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element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5.2.1 Cultural values
        5.2.2 Cultural psychology
        5.2.2.1 National psychology and aspiration
        5.2.2.2 Numbers and other symbols
        5.2.3 Religion and moral/ethical standards
        5.2.3.1 Religion
        5.2.3.2 Moral and ethical standards
        5.2.4 Modes of thinking
        5.2.4.1 Thought and language
        5.2.4.2 Patterns of thinking
        5.2.5 Social customs
Chapter Six Conclusion
References

(9)广告语言的修辞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深企业、商品印象的修辞手法
    1. 镶嵌
    2. 双关
    3. 衬托
二、提高广告语言生动性的修辞手法
    1. 比喻
    2. 比拟
    3. 摹绘
    4. 移就
三、传递信息、加深记忆的修辞手法
    1. 反复
    2. 排比
    3. 对比
四、增加广告语艺术性的修辞手法
    1. 对偶
    2. 顶针
    3. 回文
结语:

(10)顺应理论在广告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COMMUNICATION
    AND
    ADVERTISING 1.1
    UNDERSTANDING
    OF
    COMMUNICATION 1.2
    UNDERSTANDING
    OF
    ADVERTISING 1.3
    UNDERSTANDING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 2.1
    LITERATURE
    REVIEW
    OF
    ALL
    PRAGMATIC
    THEORIES 2.2
    VERSCHUEREN’S
    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 2.3
    VERSCHUEREN’S
    FOUR
    ANGLES
    OF
    PRAGMATIC
    INVESTIGATION CHAPTER
    THREE
    CONTEXTUAL
    ADAPTABILITY
    IN
    ADVERTISING
    LANGUAGE 3.1
    DEFINITIONS
    OF
    CONTEXT 3.2
    CLASSIFICATION
    OF
    CONTEXT 3.3
    INGREDIENTS
    OF
    THE
    COMMUNICATIVE
    CONTEXT CHAPTER
    FOUR
    STRUCTURAL
    ADAPTABILITY
    IN
    ADVERTISING
    LANGUAGE 4.1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4.2
    CODE-SWITCHING CONCLUSION WORKS
    CITED ACKNOWLEDGEMENTS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广告用语中的美学修辞(论文参考文献)

  • [1]“五论”框架下广告语的维译研究[D]. 王腾. 伊犁师范大学, 2021
  • [2]广告语言的美学示现[J]. 夏慧敏.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11)
  • [3]浅析几种次常见修辞格对广告词的再加工[J]. 夏慧敏. 科技视界, 2017(15)
  • [4]浅议广告语言的修辞与结构分析[J]. 张琳. 语文建设, 2015(11)
  • [5]英汉广告创意与修辞浅谈[J]. 景艳.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3(04)
  • [6]语用原则下广告语言的修辞及效果[D]. 曹莉.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7]浅议广告语中谐音双关修辞技法的运用及影响[J]. 黄娅雯,董锡忠. 中国校外教育, 2009(S5)
  • [8]广告语和文化关系的模因顺应分析[D]. 曹畅. 西南大学, 2008(09)
  • [9]广告语言的修辞艺术[J]. 王丹荣,高丽.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7(12)
  • [10]顺应理论在广告语中的应用[D]. 张彦敏. 四川师范大学, 2006(12)

标签:;  ;  ;  ;  

广告语言中的审美修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