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乐灌区引水工程设计

东乐灌区引水工程设计

一、东乐灌区引水枢纽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吴华斌[1](2020)在《丰乐灌区北干渠灌溉工程管理》文中指出结合多年工作实践,针对本地水资源的供需现状,阐述灌区灌溉工程管理的必要性,提出灌区灌溉工程管理相关措施。

刘沐言[2](2019)在《青铜峡引黄灌区的流域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对于人类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还有我国的黄河、长江,这些流域不仅养育了流经地的人们,也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水文化。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的过程中,将水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而水也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位于宁夏青铜峡市的引黄灌区是我国的引黄灌区之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黄河流域上游水利工程最成功的一段之一,也是造福当地百姓的一片流域。流域人类学从流域上的点、线、面入手,从微观到宏观,从治水、用水、护水这三方面思考,探究流域上人、地、水三者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人们离不开土地和水源,有了水源就有了农田灌溉。而到了现代社会,黄河水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农业灌溉,还可以水力发电,跨区域调水促进生态平衡,以水文化与景观结合发展旅游业等。总之,黄河水有了多样性的发展方式。青铜峡人运用大禹治水的精神,一代又一代地改造着这片流域,这片流域也改变着青铜峡人,人与水在此和谐共生。流域的不断变迁,也在促使流域之上人们的生活和文化等都发生改变。离不开黄河水的青铜峡人,在这片流域上生生不息。

柴奕[3](2018)在《宁夏引黄灌区湿地动态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古代四大灌区之一的宁夏引黄灌区,已有多年悠久的灌溉历史,同时也是宁夏主要的粮食产区。在气候变化、引水灌溉以及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宁夏引黄灌区湿地演变过程发生了显着的变化,造成了湿地萎缩、功能退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本文通过提取1990年、2002年、2015年三期遥感影像中湿地信息,分别从湿地面积变化、空间变化、类间转化和黄河主河道面积变化四个方面分析了湿地的时空动态变化过程,并通过分析气候变化、径流量变化、灌区耗水量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等多方面对湿地演变的成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湿地保护对策建议,研究成果对宁夏引黄灌区湿地保护和水资源合理调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通过对三期遥感影像处理,借鉴国内外湿地分类方法,并结合宁夏引黄灌区湿地的实际情形,作出研究区湿地分类方案,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判读遥感影像,预先建立遥感解译标志,编制宁夏引黄灌区三期湿地现状图(1990年、2002年、2015年)。(2)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叠加分析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对宁夏引黄灌区湿地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5年间宁夏引黄灌区湿地以每年5.83 km2/a的速度递减,总面积净减少了145.83 km2,约占1990年湿地总面积的23.97%。宁夏引黄灌区一级湿地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按照宁夏引黄灌区湿地构成看,河流湿地所占比最大(42%),人工沟渠最小(26%),25年间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面积分别减少了133.25 km2、49.52 km2,而人工湿地面积增加了36.94 km2,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河流变窄、湖泊萎缩的情况。(3)为了更好把握宁夏引黄灌区湿地空间变化规律,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区域:银北灌区、银南灌区、卫宁灌区,然后将3个空间分区中湿地信息提取成果进行分析,并建立研究区湿地类间转移矩阵。结果表明,三个区域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其中银北灌区的湿地变化最大,减少了71.52 km2,递减速度为1.89 km2/a;而卫宁灌区、银南灌区分别减少了34.35 km2和37.58 km2,由此反映湿地主要集中在青铜峡灌区。在宁夏引黄灌区湿地类间转化中,湖泊湿地转出面积最大,河流湿地最小。并对黄河主河道湿地面积进行了统计分析,25年期间湿地面积共减少了131.9 km2,这些结果均说明湿地退化问题不容乐观。(4)选取宁夏引黄灌区6个国家气象站点和3个黄河水文站,并对气象数据、年径流量和灌区耗水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和MK趋势性检验。结果表明,在过去56年中(1959-2015),平均气温和年均蒸散发呈显着升高趋势,而年均降水量呈波动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并不明显。灌区三大水文站的年径流量变化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时间系列变化一致,通过了的显着性检验(α=0.01)。灌区耗水量整体呈增加趋势,由2006年后出现短暂的下降趋势。(5)运用pearson方法进行参数检验与相关性分析,揭示湿地面积变化与驱动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年均气温与河流湿地面积呈负相关关系,年均蒸散发与湖泊湿地面积呈负相关关系,而年均降水与湖泊湿地呈正相关关系,且通过了显着性检验(α=0.05),年径流量与河流、湖泊湿地呈正相关,这说明气候变化对自然湿地演变有重要的影响。此外,引黄灌区耗水量与湿地面积呈较好的相关关系,以及城市化建设、水利工程建设都对湿地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也反映出人类活动以及其它因素对湿地演变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湿地保护对策,大力开展湿地资源监测,健全湿地保护的法律政策体系,加大湿地保护教育工作等。

令启瑞[4](2018)在《民国时期甘肃河西地区水利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初年,河西地区自然灾害频发,战乱迭起,渠道失修,水资源浪费严重。抗战爆发后,河西地区逐渐受到中央政府的关注。从20世纪40年代起,国民政府和甘肃省政府开始大力支持河西地区水利建设。本文以河西水利建设的成就、水利工程运作、水利管理机构及机制的演变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追溯河西水利建设与管理的全过程。首先,从河西自然条件出发,分析了河西水利的基本特征及其水利开发价值,河西水资源蕴藏丰富且开发潜力巨大。民国时期,河西水利开发具有紧迫性和可行性,只有通过兴修水利,才能改变河西落后的局面,进而支持抗战所需;其次,追溯历代以来河西水利建设的成果,降以晚清民国前期河西水利衰败,再到抗战时期河西水利建设复兴的全过程。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在水利林牧公司领导下,对河西水利进行了科学的规划,通过银行贷款、河西水利专款及省政府垫拨,解决了经费不足的难题。旧渠整理工程和新修水利工程建设成就显着,并且在水利建设中首次应用了水利勘测、测量、水文观测等新技术,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再次,水利管理中设置了新机构、建立了有效的水利运行机制、制定了新的水法水规、改进了配水制度。针对水利纠纷频发的现象,探索出民间仲裁、行政处理及法律诉讼等多种解决机制,减少了水利纠纷,提高了水利管理水平;最后,主要对民国时期开发西北浪潮下河西走廊水利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作了全面的总结和客观的评价,同时也对今天河西走廊综合性开发、可持续发展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些许建议和经验教训。

史志林[5](2017)在《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黑河流域是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第二大内陆河。随着近2000年以来的强度开发和利用,出现了许多严重的生态问题,直接威胁着流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探讨流域历史时期环境演变的过程、表现和原因,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对本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综合借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利用历史文献学和历史地理学方法,在文献考证、实地考察和遥感分析的基础上对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环境演变过程、主要表现和演变的原因进行研究。文章主要结论有:就流域的整体气候状况而言,西汉时期和唐朝中后期属于温暖湿润期,东汉时期、隋朝初期、五代十国时期及明朝前、后期属于温暖干旱期,东汉末三国时期、南北朝前期、唐朝前期及清朝初期、末期属寒冷湿润期,两晋时期、南北朝后期、隋朝后期、宋元时期、明朝中期及清朝中期属寒冷干旱期。在这样的气候黑河流域环境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汉代后期、唐代中后期和明清时期是典型的沙漠化时段,流域中典型的五块沙漠化绿洲民乐李寨菊花地、张掖“黑水国”、古居延绿洲、马营河、摆浪河下游、金塔东沙窝都是在这些时间段形成的。其二,黑河流域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霜冻、风暴、虫鼠害、地震等类型,其中以旱涝和地震最为严重。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呈现出时间上分布不均衡、不同阶段灾害的构成状况有较大差异和同一种灾害持续连年发生等特征。其三,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城市选址与城市兴衰,都与地理环境及其演变有着密切关系,交通线路的走向也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其四,黑河流域的气候变化还对流域内的野马、野骆驼等分布及变迁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黑河下游古遗址出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与气候的好坏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关于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研究,文章从农牧业开发、水利建设,人口数量与结构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但是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驱动机制在空间上由于人类活动的强弱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上游水环境以气候变化为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效应也已初步显现;中游水环境以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土地利用为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已经完全掩盖了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游则受到气候变化和中下游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人类活动影响逐步上升为主导驱动力。

高静[6](2013)在《基于灌区尺度的聚落与水土资源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以张掖市为例》文中指出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第二大内陆河流域,张掖市是黑河流域的主体组成部分和精华地区。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核心在于水,核心区域在于绿洲。―水‖的实际使用单位是―灌区‖,而不是绿洲整体。也可以说,正是具有复杂互赖关系的一个个灌区,经过空间整合后,才形成了现代绿洲。在人工灌渠系统的强烈控制与引导下,渠系的供水量决定了灌溉面积(水浇地)的大小,而水浇地的规模又决定人口的承载能力,因此,水—土—人系统存在着高度的相互依存性和共生性。论文从张掖土地―二调‖数据库中提取居民点斑块用地面积和水浇地斑块用地面积,分别表征―聚落‖和―土地‖;从张掖市―灌区管理年报‖数据库中提取渠系属性数据和水资源属性数据,表征―水资源‖。采用从局部到整体的思路,首先从三类典型灌区入手,综合应用空间自相关模型,解读水—土—聚落之间的空间组织格局,再放大到张掖27个大灌区,进一步考察灌区整体中水—土—聚落之间的空间组织格局,最后应用耦合度模型和协调度模型,分析灌区水—土—聚落之间的耦合关系和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从三类典型灌区角度讲:新坝灌区(绿洲边缘灌区)受来水方向和保证程度的深刻影响,渠系呈典型的放射扇形特征,渠系、水浇地和居民点自干渠向外,由热点地区逐渐转变为冷点地区,说明上游地区对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具有一定程度的―剥夺‖效应,渠系对水浇地分布具有显着的控制和引导作用。平川灌区(沿山独立灌区)受黑河干流走向的影响,干渠基本与黑河平行展布,居民点、水浇地表现出明显的核心(黑河及沿岸干渠)——外围特征,即从黑河沿岸向外围过渡,居民点、水浇地、和渠系逐步由热点向冷点转型,表现为黑河沿岸干渠对人口和水资源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作用。盈科灌区(典型的绿洲中腹灌区)渠系呈典型的格网状特征,由于水资源在灌区内部进行复杂的多级分配,导致灌区内部也存在着复杂的串、并联关系,由于水资源丰富,保证程度高,渠系对于水浇地和居民点的控制作用反而低于其它两类灌区。(2)从张掖灌区整体角度讲:渠系和水浇地Moran指数均大于0,但绝大多数在0.1—0.4之间变化,说明渠系和水浇地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均匀性。从渠系、水浇地和居民点Moran指数看,渠系(4.783507)>水浇地(4.350581)>居民点(2.006427),也就是说,渠系的关联性强于水浇地,更强于居民点,在三者中,渠系与水浇地之间的相关性更密切。在典型的绿洲灌区内,渠系、水浇地和居民点Moran指数均表现出较好的耦合性。但在绿洲边缘灌区和沿山独立灌区渠系、水浇地和居民点的Moran指数表现出强烈的反差,说明水—土—聚落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在张掖灌区中,绿洲核心区灌区和边缘区灌区之间、典型绿洲灌区和沿山独立灌区之间对于人口和水资源的聚集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绿洲核心区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而边缘区和沿山灌区由于水资源保障和区位条件制约,是水资源和人口的低密度分布区。(3)张掖市所有灌区单元,聚落和水、土资源耦合度平均值为0.714,为高水平耦合阶段。但空间差异明显,水—土—人高强度耦合地区(耦合度值在0.8以上)主要分布在部分绿洲核心区;水—土—人处于磨合阶段的地区(耦合度值在0.5~0.8之间)主要分布在经济核心区或者行政中心聚集区;中等强度耦合地区(耦合度值在0.5~0.3之间)主要分布沿山灌区和边缘灌区;低强度耦合地区(耦合度值在0.3以下),主要分布在更具有独立性的肃南灌区中。可见水—土—人耦合度基本表征为绿洲中腹灌区高于边缘区灌区,联合灌区高于独立灌区。(4)张掖灌区单元水—土—人系统协调度的空间分布与耦合度分布特征基本类似,但略有不同,其中,高度协调的地区(协调度值在0.5以上)只有梨园河灌区、西浚灌区、盈科灌区、大堵麻灌区4个灌区单元,而中度协调地区(协调度值在0.3~0.5之间)呈组团状分布在绿洲核心区,与高度耦合区的空间范围基本吻合;低中度协调地区(协调度值在0.14~0.3之间)多分布在中度协调区周围;低度协调区(协调度值在0.14之下)范围较广,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沿山灌区和绿洲边缘灌区。(5)据此,可将张掖27个灌区划分为水—土—人资源和谐区,高耦合高协调地区;水—土—人资源磨合区,即高耦合低和谐地区;水—土—人资源拮抗区,即中耦合低和谐地区;水—土—人资源低耦合地区,即低耦合低和谐地区。

方志戎[7](2012)在《川西林盘文化要义》文中提出在中国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会及农村聚落正发生着巨大的变迁。相对于城市聚落而言,有关农村聚落特别是那些分布广泛、形式多样、规模小巧、数量巨大的基层农村聚落的研究,显得关注不够、剖析不深。它们恰恰构成了中国乡土环境的重要基底,是构筑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和乡土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综合载体。因此,结合特定区域,探讨农村聚落在自然生态、经济生产、人居环境、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价值,思考其未来走向,在当前新农村建设大潮中显得极为紧迫。论文以农村聚落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自然人文环境为背景,以社会经济发展为脉络,以生活、生产、生态和景观的多重视角对川西林盘、林盘体系、林盘文化进行综合研究,挖掘林盘文化的乡土特色与人文价值,为川西平原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上有益的参考,为我国农村聚落研究和新农村建设模式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策略。论文共分为十章。绪论部分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从区域角度分析川西平原聚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研究川西平原聚落体系和林盘体系的结构与特征,川西林盘的地域分布状况。第三章分析川西林盘历史沿革和清代林盘聚落体系的形成过程,研究林盘文化成因机制。第四章研究林盘的类型、空间形态与特色,剖析林盘聚落模式,并对川西林盘与川东“林团”、风水林村落进行比较。第五章从建筑基本型制、外观造型、空间环境、装饰装修、营建技术几方面研究林盘民居乡土特色。第六章研究林盘的植栽和水系,林盘绿化生态环境,以及发达丰富的林盘经济。第七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林盘家园景观艺术进行研究。第八章总结林盘文化的价值和本质特征。第九章研究林盘文化当前的变化趋势,提出林盘文化保护的意义、指导思想、原则和措施。第十章论述林盘文化是川西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进一步研究林盘聚落体系重构、林盘人居环境建设、林盘经济产业现代化转型和绿色多功能集约化新林盘聚居模式等,探索林盘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连英立[8](2011)在《张掖盆地地下水对气候变化响应特征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西北内陆黑河流域的张掖盆地地下水对气候变化响应特征与机制为主题,以流域水循环理论为指导,应用水文地质学、地统计学和灰色数学专业理论方法以及MapGIS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采用定性判断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首先,对上游补给水来源祁连山区和地下水赋存地平原区的大气降水、气温、出山径流、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温度等关键要素多年监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相关耦合,包括全面深入踏勘和了解研究区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埋藏条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梳理和识别影响研究区地下水变化主要因素及其年内、年际和年代变化规律;然后,量化解析了上游祁连山区气候变化对张掖盆地地下水补给源结构和补给水量变化影响特征,以及识别了人类活动对张掖盆地水循环过程影响的年际和年内变化特征;最后,探讨了张掖盆地地下水变化对气候变化响应非均一性特征和机制。据此,提出了不同气候条件下张掖盆地地下水合理利用与涵养对策。主要成果与创新性认识如下:(1)近30a来研究区气候由冷干向暖湿转变,祁连山区降水量是影响出山径流量和张掖盆地地下水补给量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区多年平均气温分别为-0.95℃(祁连山区)和7.59℃(张掖盆地),降水量分别为408.67mm/a(祁连山区)和118.12 mm/a(张掖盆地),气温和降水量的年际波动变化幅度较大,与区域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研究区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祁连山区气温累计上升1.48℃,张掖盆地气温累计上升1.33℃,其中4月份和10月份气温升高对年均气温升高贡献率最大,90年代之后研究区气温升高速率明显增加。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祁连山区降水量显着增加,由1991年的311.85 mm/a增加至2009年的502.60 mm/a,平均增速为10.60 mm/a,其中7、8月份降水量增加对全年降水量增加的贡献率最大。由于张掖盆地为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150 mm,所以,近年来祁连山区降水量增大是张掖盆地地下水位有所恢复的主要原因。出山径流量与祁连山区年降水量显着相关,其双侧皮尔逊相关系数达0.845,并且达到了0.01置信度的显着性水平。而出山径流量与祁连山区气温关联性不大,其双侧皮尔逊相关系数仅为0.306,置信度显着性水平为0.05。这表明,祁连山区降水量是出山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由于出山地表径流是张掖盆地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且出山地表径流量占总补给量的80%以上,因此,根据祁连山区降水量与出山径流的线性回归模型,若不考虑气温和人类活动影响,当祁连山区降水量大于125 mm/a时,每增加10mm/a,出山径流量增加0.40×108m3/a,地下水补给量增加0.34×108m3/a。(2)张掖盆地地下水对祁连山区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滞后延续性在时间上,张掖盆地潜水温度最大值的出现,分别滞后于祁连山区和张掖盆地气温、降水最大值2个月;承压水温度最大值,分别滞后于祁连山区和张掖盆地的气温、降水最大值3个月。祁连山区气候变化对张掖盆地地下水温度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滞后延续性。在极端干旱、或者极端降水条件下,它们对张掖盆地地下水温度的影响可持续2-3a,承压水温度对祁连山区气候变化响应的滞后延续性更为明显。(3)张掖盆地地下水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非均一性1984~2009年期间张掖盆地潜水位和承压水头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过程,其中承压水头下降幅度大于潜水位,在空间上地下水位变幅差异较大。距离河道越远,降幅越大:距离河道越近,降幅越小。反之,距离河道越近,上升速度越快;距离河道越远,上升速度越慢。在张掖盆地东南部倾斜平原,由于远离河道带,地下水位降幅最大;在黑河干流带,地下水位降幅较小。张掖盆地的地下水埋藏条件、地形地貌和地表径流条件是地下水位对气候变化响具有非均一性特征的基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动因。河渠入渗量减少和水库的大量修建,造成了张掖盆地东南部山前倾斜平原地下水位连续下降。黑河调水方案实施和近年来祁连山区降水量增大,使得黑河干流径流量和河道渗漏量增加,是张掖盆地南部沿河道带地下水位上升的源泉。(4)遵循祁连山区气候周期性变化规律,有针对性适时调控地下水开发利用强度,有利于地下水环境涵养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张掖盆地地下水主要依赖祁连山区出山径流水量补给,因此,应遵循祁连山区气候周期性变化规律,针对张掖盆地不同分区地下水埋藏和补给条件,适时调整地下水开发利用强度,合理涵养地下水,开源与节流并举。重视山前戈壁带地下储水空间的调蓄能力,在丰水期强化人工增加地下水补给调蓄,加强浅埋地带地下水开采,袭夺潜水无效蒸发,防降土壤盐渍化。

程祥飞[9](2009)在《丰乐灌区供用水分析及节水改造》文中指出本文结合多年工作实践,针对丰乐灌区目前水资源供需现状,阐述了灌区节水改造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丰乐灌区节水改造的相关措施。

汪爱女[10](2008)在《丰乐灌区水费征收的难点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山市丰乐灌区自开灌以来,水费征收工作存在诸多困难,一直进展缓慢,本文分析了水费征收工作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二、东乐灌区引水枢纽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乐灌区引水枢纽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丰乐灌区北干渠灌溉工程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灌溉工程管理的必要性
    2.1 工程枢纽与工业园区用水矛盾
    2.2 丰乐灌区北干渠与城镇生活用水矛盾
    2.3 丰乐灌区与发电站矛盾
    2.4 丰乐灌区北干渠与区域调水的供需矛盾
    2.5 丰乐灌区北干渠因气候变化导致的供需矛盾
3 丰乐灌区北干渠灌溉工程管理
    3.1 工程措施管理
        3.1.1 完善丰乐灌区北干渠配套工程
        3.1.2 提高灌区工程完好率,减小水量损失
        3.1.3 推广普及科技灌溉技术,提高北干渠灌溉工程管理水平
    3.2 非工措施管理
4 结语

(2)青铜峡引黄灌区的流域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田野点
第一章 走进青铜峡引黄灌区
    第一节 历史与现实中的青铜峡引黄灌区
    第二节 一座因水利而建的城镇——青铜峡镇
第二章 流域上的点——友谊村
    第一节 友谊村
    第二节 盐碱滩变良田
    第三节 岁修
    第四节 水稻种植的演变
第三章 流域上的线——大清渠、反帝沟
    第一节 大清渠
    第二节 背出来的反帝沟
    第三节 “上游”与“下游”的矛盾
第四章 流域上的面——青铜峡引黄灌区
    第一节 沟渠纵横
    第二节 万人共筑拦河大坝
    第三节 造福一方人的黄河水
    第四节 从108塔到黄河楼
第五章 人水共生的青铜峡引黄灌区
    第一节 治水:治国之道
    第二节 用水:取之有道
    第三节 护水:永续之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3)宁夏引黄灌区湿地动态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湿地研究现状
        1.2.2 湿地时空动态演变规律研究
        1.2.3 湿地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源
    2.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2.1.1 地理概况
        2.1.2 水文气候
        2.1.3 河流水系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与人口基数概况
        2.2.2 国民经济指标
        2.2.3 农业概况
        2.2.4 工业概况
    2.3 灌区引排水工程概况
        2.3.1 灌区主要引水渠概况
        2.3.2 灌区主要排水沟概况
    2.4 灌区分区
    2.5 数据源简介
        2.5.1 基础资料
        2.5.2 遥感数据
    2.6 本章小结
3 遥感数据处理与湿地信息提取
    3.1 遥感数据处理
        3.1.1 遥感影像波段特征
        3.1.2 最佳波段组合
        3.1.3 图像辐射增强
        3.1.4 图像融合
        3.1.5 图像拼接与裁剪
        3.1.6 野外验证
    3.2 湿地分类方案
        3.2.1 湿地分类概述
        3.2.2 分类主要原则
        3.2.3 基于遥感影像湿地分类
    3.3 湿地信息提取
        3.3.1 非监督分类
        3.3.2 监督分类
        3.3.3 人工解译原理
    3.4 本章小结
4 宁夏引黄灌区湿地动态变化分析
    4.1 湿地信息空间叠加分析
    4.2 湿地动态变化分析方法
        4.2.1 时间序列分析
        4.2.2 空间变化分析
        4.2.3 类间转化分析
    4.3 湿地时空变化统计分析
        4.3.1 湿地总量变化分析
        4.3.2 湿地构成及变化分析
        4.3.3 一级湿地变化分析
    4.4 湿地空间分布与变化分析
        4.4.1 分区湿地比重
        4.4.2 分区湿地变化趋势
    4.5 类间转化分析
        4.5.1 湿地类间转化面积
        4.5.2 湿地类间动态变化
    4.6 黄河主河道湿地变化分析
        4.6.1 黄河主河道面积变化分析
        4.6.2 黄河主河道空间变化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宁夏引黄灌区湿地演变的驱动因子分析
    5.1 气候变化的情况及主要特征分析
        5.1.1 数据与分析方法
        5.1.2 过去56年气温变化分析
        5.1.3 过去56年降水量变化分析
        5.1.4 过去56年潜在蒸散发量变化分析
    5.2 引黄灌区径流年际变化特征
        5.2.1 引黄灌区黄河干流水文站径流量分析
        5.2.2 引黄灌区耗水量化分析
    5.3 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分析
    5.4 宁夏引黄灌区湿地演变的自然因素分析
        5.4.1 气温对湿地演变的影响
        5.4.2 降水对湿地演变的影响
        5.4.3 蒸散发对湿地演变的影响
        5.4.4 径流对湿地演变的影响
    5.5 宁夏引黄灌区湿地演变的人为因素分析
        5.5.1 灌区耗水量对湿地演变的影响
        5.5.2 城镇化建设对湿地演变的影响
        5.5.3 水利工程建设对湿地演变的影响
    5.6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对策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4)民国时期甘肃河西地区水利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词语限定
第一章 河西水利的基本特征及其开发价值
    第一节 河西地区的自然条件
    第二节 河西水利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河西水利的开发价值
第二章 民国时期河西水利建设
    第一节 河西水利建设缘起
    第二节 河西水利建设规划与经费来源
    第三节 河西水利工程建设
第三章 民国时期河西水利管理
    第一节 水利机构及其运行机制
    第二节 水法水规及分水制度
    第三节 河西地区水利纠纷
    第四节 水利纠纷解决机制
第四章 民国时期河西水利建设的评价
    第一节 水利建设的成就
    第二节 水利建设的特点
    第三节 水利建设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及科研成果情况

(5)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思路、材料与方法
    第四节 黑河流域水系概况
第二章 黑河流域历代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一节 两汉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二节 魏晋北朝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四节 西夏元时期黑河流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五节 明清时期黑河流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
    第六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
第三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过程与特征
    第一节 过去2000年黑河流域的气候状况
    第二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过程
    第三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特征
第四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具体体现
    第一节 典型区域的沙漠化和盐碱化
    第二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尾闾湖的变化
    第四节 环境演变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以野马、野骆驼为例
    第五节 地理环境及其演变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六节 气候变化对黑河下游植物种类的影响
第五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原因
    第一节 农业开发与环境演变
    第二节 黑河流域历代时期的水利建设
    第三节 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畜牧业发展状况
    第四节 人口结构、数量与环境演变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黑河流域年表(BC202——AD2014)
附录二 黑河流域古遗址统计表
附录三 黑河下游地区植物种子鉴定图录
附录四 黑河流域农田水利文献辑录
附录五 张掖水利设施遗迹
附录六 张掖地区山谷水库调节供水渠道、河流、泉水引水渠道一览表
附录七 西夏国的水利灌溉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灌区尺度的聚落与水土资源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以张掖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思路及结构图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2 张掖灌区概况
3 典型灌区聚落—水—土的耦合关系研究
    3.1 数据处理
    3.2 研究方法
        3.2.1 冷热点格局分析
        3.2.2 分布模式的关键特征(标准差椭圆)
    3.3 结果分析
        3.3.1 热点/冷点分析
        3.3.2 空间分布模式特征分析
4 整体灌区聚落—水—土空间格局
    4.1 分析模型与方法
    4.2 结果分析
5 整体灌区聚落—水—土资源耦合、协调关系
    5.1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数据来源
    5.2 计算模型
        5.2.1 计算功效函数
        5.2.2 子系统功效综合评价
        5.2.3 耦合度评价
        5.2.4 协调度评价
        5.2.5 耦合协调度类型划分
    5.3 结果分析
        5.3.1 水—土—人耦合度的空间格局
        5.3.2 水—土—人协调度的空间格局
        5.3.3 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类型划分
6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川西林盘文化要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动态
        1.3.1 农村聚落研究
        1.3.2 民居及乡土建筑研究
        1.3.3 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遗产保护
        1.3.4 川西林盘与林盘民居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川西平原聚落环境与林盘体系
    2.1 林盘与林盘文化
        2.1.1 林盘定义
        2.1.2 从林盘到林盘文化
        2.1.3 林盘文化的时空界定
    2.2 优越的自然环境
        2.2.1 地理条件
        2.2.2 气候条件
        2.2.3 物产资源
    2.3 丰富的人文环境
        2.3.1 发达的农业文明
        2.3.2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3.3 独特的川西人文景观
    2.4 聚落体系与林盘体系
        2.4.1 聚落体系层次
        2.4.2 林盘体系构成
        2.4.3 林盘体系特征
    2.5 川西林盘地域分布
        2.5.1 林盘在成都市域总体分布状况
        2.5.2 林盘在成都市域不同经济圈层分布状况
        2.5.3 林盘在成都市域不同地形地貌分布状况
        2.5.4 林盘分布密度与耕作半径
3 林盘文化演进与动因机制
    3.1 林盘历史沿革与社会文化影响
        3.1.1 林盘源起根基:川西平原稻作农耕
        3.1.2 林盘沿革考索
        3.1.3 蜀文化与林盘
        3.1.4 社会民情与林盘
    3.2 移民活动与清代林盘再生
        3.2.1 清代移民对林盘文化的影响
        3.2.2 清代川西林盘聚落体系的演进
    3.3 林盘文化动因机制
        3.3.1 自然环境优势与乡村社会构成的激励机制
        3.3.2 生活环境与生产方式的协同机制
        3.3.3 人口耕地关系与聚落体系自组织的联动机制
        3.3.4 土地制度与佃农经济的发展机制
        3.3.5 家族宗法与风俗习惯的衍生机制
4 林盘类型及空间形态
    4.1 林盘类型特征
        4.1.1 从居住组合方式来分:独居林盘与聚居林盘
        4.1.2 从规模大小来分:小型、中型与大型林盘
        4.1.3 从平面形态来分:团形林盘与带型林盘
        4.1.4 从地形地貌来分:平坝林盘与山丘林盘
        4.1.5 从绿化树种来分:竹林盘与树林盘
        4.1.6 从绿化围合形态来分:闭合态林盘与自由态林盘
    4.2 林盘构成与形态特色
        4.2.1 林盘构成要素
        4.2.2 林盘空间形态
        4.2.3 林盘空间特色
    4.3 林盘聚落模式
        4.3.1 林盘模式
        4.3.2 模式特征
    4.4 川西林盘与其它村落之比较
        4.4.1 川西林盘与川东“林团”
        4.4.2 林盘与风水林村落
5 林盘民居乡土特色
    5.1 建筑基本型制
        5.1.1 平面组合
        5.1.2 建筑功能特征
    5.2 建筑外观造型
        5.2.1 朴实的建筑形象
        5.2.2 简洁的墙面处理
        5.2.3 变化的屋面组合
    5.3 建筑空间环境
        5.3.1 内外交融
        5.3.2 核心虚空
        5.3.3 通透流转
    5.4 建筑装饰装修
        5.4.1 主要装饰手法
        5.4.2 装修重点部位
        5.4.3 装饰细部处理
        5.4.4 装饰工艺特征
    5.5 建筑营建技术
        5.5.1 建筑用材做法
        5.5.2 建筑结构体系
        5.5.3 适应气候的构造手法
        5.5.4 营建方式习俗
6 林盘绿化生态环境与林盘经济
    6.1 林盘植栽
        6.1.1 竹类植物
        6.1.2 乔木与灌木
        6.1.3 菜地与果园
        6.1.4 花卉园艺
    6.2 林盘水系与林盘养殖
        6.2.1 林盘水系
        6.2.2 林盘家庭养殖
    6.3 林盘绿化生态环境
        6.3.1 林盘绿化特色
        6.3.2 林盘生态环境
7 林盘家园景观艺术
    7.1 神奇的大地文化景观
        7.1.1 历史悠久的稻作农耕文明景观
        7.1.2 诗意盎然的林盘村落景观
        7.1.3 广阔罕见的大地艺术
    7.2 林盘园林艺术
        7.2.1 林盘园林总体风貌
        7.2.2 林盘园林特色景观
        7.2.3 林盘与西蜀园林
    7.3 设施小品环境艺术
        7.3.1 设施小品类型
        7.3.2 设施小品景观艺术特色
    7.4 林盘园林案例分析
        7.4.1 邛崃平乐镇花揪村 14 组李家大院林盘
        7.4.2 温江万春镇鱼凫村 8 组罗家院子林盘
        7.4.3 郫县友爱镇农科村 1 组益园
8 林盘文化价值与本质特征
    8.1 林盘文化价值
        8.1.1 生活价值
        8.1.2 生产价值
        8.1.3 生态价值
        8.1.4 美学价值
        8.1.5 社会价值
        8.1.6 文化景观遗产价值
    8.2 林盘文化本质特征
        8.2.1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文化
        8.2.2 有个性特色的田园文化
        8.2.3 有生命力的地域文化
        8.2.4 有凝聚力的和谐文化
9 林盘现代变迁趋势与保护
    9.1 川西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对林盘的影响
        9.1.1 改革开放前状况
        9.1.2 改革开放后
        9.1.3 现代农业技术革命对林盘内生增长的推动
    9.2 林盘现状及问题
        9.2.1 林盘的萎缩
        9.2.2 林盘绿化景观变差
        9.2.3 林盘环境生态变坏
        9.2.4 林盘公共服务设施匮乏
        9.2.5 林盘乡土文化流失
        9.2.6 林盘文化认识误区
    9.3 林盘文化保护对策
        9.3.1 保护意义
        9.3.2 保护指导思想
        9.3.3 保护原则
        9.3.4 保护措施
    9.4 林盘保护规划案例研究
        9.4.1 郫县花园镇七里香村竹隐寺林盘
        9.4.2 龙泉驿区洛带镇宝胜村锦家祠林盘
10 林盘经济转型与新林盘文化创造
    10.1 林盘文化与新农村建设
        10.1.1 新农村建设中的“地域性”危机
        10.1.2 林盘建设是川西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10.1.3 林盘模式对农村新型社区的启示
    10.2 林盘经济现代化转型
        10.2.1 林盘庭院经济的提升
        10.2.2 林盘乡村旅游产业的开拓
        10.2.3 林盘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10.3 林盘聚落体系重构与建设
        10.3.1 现状林盘聚落体系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10.3.2 林盘聚落体系重构对策
        10.3.3 林盘用地及建筑整治
        10.3.4 林盘生态环境建设
        10.3.5 林盘聚落体系重构建设方案策划
    10.4 新林盘文化:绿色多功能集约化聚居
        10.4.1 新林盘聚居的社会背景
        10.4.2 新林盘聚居规划建设指导原则与规划思路
        10.4.3 新林盘聚居规划设计策略
        10.4.4 个案举例:彭州市磁峰镇鹿坪村灾后重建
    10.5 新林盘文化对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促动
        10.5.1 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定位
        10.5.2 新林盘文化的时代展望
11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张掖盆地地下水对气候变化响应特征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立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地下水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现状
        1.2.2 黑河流域水问题研究现状
        1.2.3 面临问题与研究趋势
    1.3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与关键科学问题
        1.3.1 研究目标与任务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研究基础
        1.4.1 总体思路及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基础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气象条件与水文特征
        2.2.1 气象条件
        2.2.2 水文特征
    2.3 地质背景与水文地质条件
        2.3.1 地层
        2.3.2 构造
        2.3.3 水文地质条件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张掖盆地气候变化特征
    3.1 全球气候变化特征
    3.2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特征
    3.3 张掖盆地及其上游祁连山区气候变化特征
        3.3.1 降水变化特征
        3.3.2 气温变化特征
    3.4 木章小结
第四章 气候变化条件下张掖盆地水循环要素变化特征
    4.1 监测点及资料情况
    4.2 张掖盆地水循环特征
    4.3 张掖盆地上游断面地表径流演化规律
        4.3.1 祁连山出山地表径流动态特征及其周期性
        4.3.2 祁连山区气候变化对出山地表径流的影响特征
    4.4 张掖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变化特征
        4.4.1 地表水利用量变化特征
        4.4.2 地下水利用量变化特征
    4.5 张掖盆地下游断面地表径流演化规律
        4.5.1 下游水文站地表径流动态演变规律
        4.5.2 上下游水文站之问地表径流量变化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张掖盆地地下水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时空响应特征
    5.1 张掖盆地地下水动态要素变化规律
        5.1.1 地下水位埋深变化
        5.1.2 地下水温度变化
    5.2 张掖盆地地下水空间分布特征演变规律
        5.2.1 地下水位埋深空间分布特征演变规律
        5.2.2 地下水温度空间分布特征演变规律
    5.3 张掖盆地地下水温度对气候变化响应特征
    5.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盆地地下水影响识别
        5.4.1 研究方法与基本原理
        5.4.2 地下水位埋深变化主要影响因素关联分析
        5.4.3 地下水温度变化主要影响因素关联分析
    5.5 张掖盆地地下水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
        5.5.1 地下水位埋深响应机制
        5.5.2 地下水温度响应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张掖盆地地下水空间变化非均一性特征与机制
    6.1 潜水水位埋深空间变化非均一性特征与机制
        6.1.1 非均一性特征
        6.1.2 非均一性特征形成机制
    6.2 承压水头埋深空间变化非均一性特征与机制
        6.2.1 非均一性特征
        6.2.2 非均一性特征形成机制
    6.3 潜水温度空间变化非均一性特征与机制
        6.3.1 非均一性特征
        6.3.2 非均一性特征形成机制
    6.4 承压水温度空间变化非均一性特征与机制
        6.4.1 非均一性特征
        6.4.2 非均一性特征形成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不同气候条件下张掖盆地地下水合理利用与涵养对策
    7.1 遵循气候周期性变化规律,适时调控地下水开发利用强度
    7.2 充分利用山前巨大调蓄空间,重视人工地下调蓄的地下水涵养
    7.3 合理控制浅埋区地下水位,减降潜水无效蒸发
    7.4 根据各分区地下水埋藏条件不同特点,有针对性调控
    7.5 采取积极节流对策
结论与建议
    1.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上述成果,创新点概括如下
    3.存在问题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9)丰乐灌区供用水分析及节水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2 节水改造的必要性
    2.1 灌区引水枢纽引水与企业生产用水的矛盾
    2.2 灌区引水枢纽引水与城镇生活用水的矛盾
    2.3 发电与灌溉用水矛盾加剧
    2.4 区域引调水工程加剧了灌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2.5 气候变化加剧了丰乐灌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3 节水改造措施建议
    3.1 工程性措施
        3.1.1 实施灌区续建配套工程, 完善支渠配套
        3.1.2 提高现有工程完好率, 减少跑、冒、漏、渗水量损失
        3.1.3 大力推行量水设施建设, 为计量收费打好基础
        3.1.4 加大管道灌溉研发, 发展灌区信息化管理
    3.2 非工程节水措施
4 结语

四、东乐灌区引水枢纽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丰乐灌区北干渠灌溉工程管理[J]. 吴华斌.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06)
  • [2]青铜峡引黄灌区的流域人类学研究[D]. 刘沐言. 宁夏大学, 2019(02)
  • [3]宁夏引黄灌区湿地动态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D]. 柴奕.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8(01)
  • [4]民国时期甘肃河西地区水利建设研究[D]. 令启瑞. 宁夏大学, 2018(01)
  • [5]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D]. 史志林. 兰州大学, 2017(12)
  • [6]基于灌区尺度的聚落与水土资源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以张掖市为例[D]. 高静. 西北师范大学, 2013(08)
  • [7]川西林盘文化要义[D]. 方志戎. 重庆大学, 2012(05)
  • [8]张掖盆地地下水对气候变化响应特征与机制研究[D]. 连英立.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1(10)
  • [9]丰乐灌区供用水分析及节水改造[J]. 程祥飞. 江淮水利科技, 2009(05)
  • [10]丰乐灌区水费征收的难点及对策[J]. 汪爱女. 江淮水利科技, 2008(05)

标签:;  ;  ;  ;  ;  

东乐灌区引水工程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