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酸枣生长过程研究

南酸枣生长过程研究

一、南酸枣生长进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琦[1](2020)在《不同恢复阶段阔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生态位研究》文中指出以江西省崇义县皆伐后自然恢复23年和38年两种阔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树种组成、直径结构、树高结构等指标分析不同恢复阶段群落非空间结构特征,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分析群落空间结构特征,同时对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研究,分析其生态位变化特征。旨在解释该地区阔叶次生林自然恢复的演替进程和群落发展方向,为其科学经营管理以及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23年和38年群落的乔木物种数分别为32种、23种;株数密度分别为904株/hm2、1275株/hm2,均表现为下林层>中林层>上林层;蓄积量分别为160.4 m3/hm2、199.5 m3/hm2;重要值最大的树种分别为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a)、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直径分布分别呈单峰趋势、近倒“J”型分布。随着群落自然恢复时间的增长,其乔木物种数减小,株数密度和蓄积量增加,直径分布趋于合理,壳斗科树种的重要值增加。(2)随着群落自然恢复时间的增长,平均混交度减小,23年和38年群落的平均混交度分别为0.816和0.762,均处于强度混交和极强度混交之间,而不同径级组混交度大小分别为大径木(DBH≥25 cm)>小径木(5 cm≤DBH≤12.9 cm)>中径木(13cm≤DBH≤24.9 cm)、中径木>小径木>大径木;各林层混交度则分别为上林层>下林层>中林层、下林层>上林层>中林层。两种群落在胸径、树高、冠幅大小分化程度均处于中庸向劣态过渡状态。23年和38年群落的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523和0.488,分别属于团状分布、随机分布,但不同径级组以及林层的林木分布特征有所不同。(3)23年群落中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B(SW)i)与Levins生态位宽度(B(L)i)分别为1.307和0.861,生态位宽度与重要值之间呈弱正相关关系;38年群落中米槠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其B(SW)i与B(L)i分别为1.608和0.997。23年和38年群落平均Levins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132和0.093;生态位重叠值为0的种对分别有44个和92个,分别占总对数的11.6%和24.2%;不为0的种对分别有336个和288个,分别占总对数的88.4%和75.8%。随着群落自然恢复时间的增长,平均生态位重叠值逐渐下降,占据相同资源的种对减少,物种之间的竞争减小。

尤玉玉[2](2020)在《亚热带次生林溶解性碳氮随水文过程变化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和总溶解性氮(total dissolved nitrogen,TDN)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中重要且活跃的化学组分。降雨是森林水文过程的主要驱动力,也是养分输入途径,经过林冠截留后,以穿透雨和树干茎流形式进入森林生态系统,其养分含量发生变化。地表径流的养分输出连接陆地和其它生态系统,对评估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中养分迁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亚热带不同次生林水文过程中DOC和TDN浓度及通量的变化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选取亚热带3种次生林: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南酸枣落叶阔叶林、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利用翻斗式雨量筒和野外数据采集装置,连续两年测定大气降雨、穿透雨、树干茎流和地表径流量,并收集水样,分析测定DOC、TDN、NH4+-N、NO3--N浓度,计算DOC和TDN的输入输出通量、淋溶以及迁移系数,比较3种次生林DOC和TDN循环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DOC和TDN更加富集,秋季DOC浓度、秋冬季节TDN浓度与其他季节有显着差异(p<0.05)。3种林分穿透雨中DOC和TDN浓度无显着差异。在树干茎流中,石栎-青冈林DOC浓度显着低于其他两林分(p<0.001),3 种林分年均 DOC 浓度分别为:21.19±10.94 mg L-1、20.92±16.04 mg L-1、8.29±4.66 mg L-1。树干茎流中TDN浓度在3种林分间显着降低(p<0.05),且年均TDN浓度表现为:马尾松-石栎林(6.04±4.06 mg L-1)>南酸枣林(3.79±1.88 mg L-1)>石栎-青冈林(3.03±1.73 mg L-1)。(2)在冠层淋溶过程中,DOC主要受到降雨淋洗作用,其淋溶量与穿透雨中通量显着相关,在南酸枣林中最高(57.78 kg C ha-1),而TDN淋溶受到降雨淋洗和植被吸收的双重作用,除南酸枣林外其淋溶量与穿透雨中通量无显着相关性,在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中最高(11.90 kgN ha-1)。(3)秋季地表径流中DOC和TDN浓度与其他季节有显着差异(p<0.05),而3种森林类型间无显着差异。地表径流中年均DOC浓度和输出通量都在南酸枣林中最高,表现出开放的循环状态。而年均TDN浓度在3种林分间逐渐增加,呈现渐趋封闭的循环状态,但其年输出通量逐渐降低,反映了降雨携带的养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和森林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是决定土壤向地表径流输送DOC和TDN的主要因素。地表径流中DOC和TDN的年输出通量都小于总输入通量的30%,表明亚热带次生林这3种典型林分都具有明显的养分积累效应。

朱雁[3](2019)在《南酸枣不同起源生长特点分析》文中指出为给生产造林提供技术依据,调查了三都尧人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地和都匀杨柳街人工造林地及南酸枣的生长特点。结果表明:南酸枣在天然林条件下,68a生树年平均高生长量可达0.43m,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0.55cm,材积生长无明显的速生期;在人工林条件下,13a生树高平均年生长量可达1.14m,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1.46cm,7a后开始进入材积速生期,南酸枣在人工造林的集约经营下,具有较大的生长潜力。

涂蓉慧[4](2019)在《湖南丘陵红壤区次生林硬木树种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林保护和森林资源质量精准提升是当前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需求和林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和任务。次生林质量低是我国森林资源的突出问题,如何提高次生林森林质量和优质木材生产成为当前林业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硬木树种是次生林中能培育优质木材的主要对象,研究其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植被恢复与硬木资源储备相结合的战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湖南丘陵红壤区的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编目并掌握区域硬木树种资源及其特性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基于丘陵红壤区典型地段的10个1 hm2样地数据,系统研究:(1)硬木资源在次生林中的种群结构;(2)硬木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3)决定次生林中硬木树种结构的主要外界因素。主要研究结果为:(1)湖南丘陵红壤区分布有9科23属43种硬木树种,多数种类具有适应性广,萌芽力强,生长速度中等偏慢,木材坚硬致密、色泽美的生物、生态学特征;以壳斗科(Fagaceae)、榆科(Ulmaceae)和蔷薇科(Rosaceae)和樟科(Lauraceae)种类最为丰富,共30种,占69.77%;落叶种类(25种,占58.14%)多于常绿种类(18种,占41.86%),体现出明显的亚热带植物区系特色;从分布和资源数量上来看,石栎(Lithocarpus glaber)、青 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和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最为优势,其次为黄檀(Dalbergia hupeana)、白栎(Quercus fabri)和贵州石楠(Photinia bodinieri)等,而花榈木(Ormosiahenryi)和豆梨(Pyruscalleryana)等极为少见。(2)次生林中,常绿硬木个体数量(83.72%)明显多于落叶硬木(16.38%),是本区硬木资源(DBH≥ 3 cm)的主体;壳斗科植物分别占总属数、种数和株数的30.77%、41.18%和77.29%,是硬木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同林分中硬木树种、优势硬木树种(相对多度大于10%)分别表现出4-11种/hhm2和1-5种/hm2组成样式,345-1414株/hm2和226-1 270株/hm2的密度变异格局;群落中的优势硬木树种为石栎、苦槠、青冈、南酸枣、白栎(Ouercusfabri)、小红栲(Castanopsis carlesii)、樟树、黄檀(Dalbergiahupeana)或贵州石楠;多数次生林硬木树种径级结构呈偏态格局,具有增长型,但幼树更新不足的特点,少数次生林硬木树种结构呈L型或倒J型;不同硬木种类表现出明显差异的胸径结构,石栎、青冈、白栎、黄檀和贵州石楠为增长型种群,其中石栎在林分中可能出现幼树更新不足,而樟树、小红栲、南酸枣和苦槠表现为衰退型种群。(3)丘陵红壤区次生林中硬木树种个体和群体在所有尺度均表现为聚集分布格局;所有生长阶段中,数量丰富的硬木主要为聚集分布或在大尺度上趋于随机分布,数量少的硬木则表现随机分布或不明显的聚集分布;硬木树种间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相互独立。树种自身特性、更新策略和生境异质性可能是引起硬木树种聚集分布的主要原因。(4)地形、土壤和干扰历史因子对硬木树种组成和结构影响较大,共可解释46.88%的变异;其变异系数在0.16-2.06之间,纯地形因子(解释率为21.35%)比纯土壤(15.25%)和干扰历史(4.73%)解释了更多的硬木树种空间变异;坡向和土壤含石量分别是影响最大的地形和土壤因子;与生态位分化相关的确定性过程和与扩散限制相关的随机过程共同决定了次生林中硬木树种资源的分布格局。总之,湖南丘陵红壤区次生林硬木树种种类、数量及空间分布明显不均,结构也不甚合理,为加快次生林的植被恢复和培育优质大径材还需人为干预。

惠欣荣[5](2019)在《树种多样性对凋落物量及养分归还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亚热带植被类型多样,群落结构复杂,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凋落物的养分归还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是维持土壤养分和森林持续生产力的重要保障和环节。目前在森林培育过程中,经过多年的实践及理论的探索,混交林在森林培育过程中比纯林占有更大的优势,因此混交林栽植已经成为森林培育的主要方法,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可能会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从而增加凋落物的数量和养分归还,但在自然生态系统邻域范围内,树种多样性对凋落物的数量及养分归还的研究较少。本文选择了亚热带青冈-常绿阔叶林中的四种常见典型树种,分别是处于演替前期的针叶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演替中期的落叶阔叶树种(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演替末期的常绿阔叶树种(青冈(Quercus glauca Thunb)和石栎(Lithocarpus glaber)),它们对亚热带地区树种在涵养水源、提供木材来源、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方面起很大的作用。本文在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对以上四种树种在林中设置1-4个树种组合的邻域物种多样性试验,对不同树种多样性组合的凋落物量及养分归还动态特征进行研究,为亚热带地区树木的培育、混交林的营造以及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树种多样性组合中,凋落物各组分月凋落物量呈三峰或不规则型。凋落物叶是凋落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年凋落物总量的69.35%~77.27%;其次是枝条,占年凋落物总量的9.11%~12.56%;残渣所占年凋落物总量比例范围为8.74%~11.39%;占比最小的为果实,其比例范围为1.68%~8.72%。凋落物各组分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落叶>枝条>残渣>果实。随着树种多样性的增加,各个月份的凋落物量大多呈现下降的趋势,1月和2月凋落物量在整个试验年份中最少。1-4个树种多样性组合年凋落物量的分别为432.12 g·m-2,410.45 g·m-2,404.52 g·m-2,290.99 g·m-2,表现出 1个树种多样性组合(Tree Species Diversity l,简称TSD1)>2个树种多样性组合(Tree Species Diversity 2,简称TSD2)>3个树种多样性组合(Tree Species Diversity3,简称TSD3)>4个树种多样性组合(Tree Species Diversity 4,简称TSD4)的规律。(2)不同树种多样性组合落叶凋落物养分含量基本上表现为C>N>Ca>K>Mg>P。养分含量在不同树种组合以及不同树种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总体来说,随着树种多样性的增大,C、N、K、Mg含量有上升的趋势,P、Ca有下降的趋势,各树种的养分含量趋势各不相同。树种多样性对不同树种组合养分元素的影响不具有一致性,且对不同养分元素的影响机制不同。(3)养分元素年归还总量大小顺序为TSD1(2041.58 kg hm-2)>TSD2(1869.45 kg hm-2)>TSD3(1838.09 kg hm-2)>TSD4(1529.32 kg hm-2);C 的养分归还量为1459.97 kg·hm-2~1946.45 kg·hm-2;N 的养分归还量为 43.47 kg·hm-2~58.14kg hm-2,P的养分归还量为3.15kg·hm-2~5.02kg·hm-2;K的养分归还量为3.86 kg·hm-2~5.92 kg·hm-2;Ca的养分归还量为 15.90 kg·hm-2~24.56kg·hm-2,Mg的养分归还量为2.95kg·hm-2~5.31kg·hm-2。整体来看,随着树种多样性的增加,凋落物养分归还总量、C、K、Ca、Mg归还量均有下降的趋势。

罗奕爽[6](2019)在《成都市城市森林景观树种及植物配置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市生态系统遭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城市森林的研究逐渐成为一大热点。本文以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城市森林为研究对象,根据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通过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景观树种及植物配置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城市森林类型的优化建议,为成都市城市森林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景观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景观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节约度五个方面,运用问卷调查法、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景观树种的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包括适宜性、抗逆性、树形、叶形叶色、滞尘能力、降温增湿效果、文化内涵、保护价值、养护成本等。评价结果显示,成都市城市森林景观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节约度普遍较好,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差异较大,大部分树种的文化功能不足。各项指标较好的高等级景观树种有木芙蓉(88.95)、鹅掌楸(88.10)、银杏(86.75)、香樟(86.26)、栾树(85.94)、楠木(85.82)等品种。高等级树种在生态、景观、文化功能上相对较好,但它们的物种数仅占78种景观树种的24%。根据树种不同的指标优势,有针对性的将它们推荐到不同的城市森林环境中。(2)通过林分质量、林分功能和节约度三个方面,运用问卷调查法、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植物配置模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包括健康度、稳定性、生态防护功能、景观游憩功能、空间利用率、群落养护成本等。不同城市森林类型的植物配置模式评价结果显示:(1)城市近郊林中,评分最高的是楠木-榆树林(87.68)、柏木-栎类林(84.85)、香樟-银杏林(84.55),评分最低的是桃树林(45.73)、枇杷林(44.62)、梨树林(42.53),它们也分别是调查的所有植物配置模式中,评分最高和最低的,说明该类型的植物配置模式间差异较大;近郊林的林分质量较好,但部分植物群落结构较为单调。(2)城市公园林的景观游憩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良好,季相效果明显,空间利用率高,但成都乡土树种的使用比例不高,养护管理成本较高。(3)城市河岸林的生态净化功能较强,拥有一定比例的喜湿植物品种,但草本品种重复性强。(4)城市道路林的大部分植物群落生态防护功能较好,但上层乔木品种的重复率高,部分模式的结构过密或过疏。(3)结合景观树种和植物配置模式的评价结果,提出了成都市城市森林的优化建议:(1)城市近郊林要强调植物配置模式的生态性,丰富其中单调的植物群落结构,增加生态功能、文化功能较好的高等级树种。(2)城市公园林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首要目标,提升植物群落的季相效果和生态功能,增加乡土树种使用比例。(3)城市河岸林要进一步强化其生态净化功能,丰富草本品种。(4)城市道路林要丰富上层乔木品种,加强乔木层的生态防护功能,调整过密或过疏的结构。

童伶俐[7](2019)在《合肥城市显着树种结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格局》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树木的栽培历史有数千年之久,是城市生态系统关键自然组成部分,是城市的重要绿色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城市居民与自然相连接的重要纽带。然而由于人工建筑和硬质表面的竞争,污染的空气、水、土壤等因素影响,城市树木很难发挥自身的生物学潜能。因此,许多学者提出应加强对城市中珍稀和显着树木的保护和管理,重视其健康状况和发挥其景观生态价值。本研究以合肥市为研究区域,对城市显着树种的结构、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本文在国内外显着树研究的基础上,对合肥市工业区(瑶海区)、政务区(政务文化新区)的城市显着树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团队之前建立的显着树认定指标体系和对合肥市一环以内主城区的城市显着树认定的研究,从中总结合肥城市显着树种的结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格局的规律,揭示城市显着树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显着树的认定指标分为定性和定量两部分,本次研究区域内共认定显着树416株,加上之前一环以内确认的112株,共计认定显着树528株,其中因定性指标评定的显着树数量远低于定量指标的城市显着树数量。定量指标评分的城市显着树的分值在低分值范围内显着树数量分布较多,高分值范围内显着树数量分布较少,且合肥城市显着树的评分和数量总体上呈现随着评分分值越高、显着树数量分布越低的特征。三个城区的显着树数量分布存在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瑶海区(347株)、主城区(112株)和政务文化新区(69株)。主城区由于其经济发展迅速,城市更新速度快,早期树木在高频率的城市更新过程中严重损失,且城市树木的栖息地处于高度狭窄和紧张的状态,造成主城区显着树数量较少的现状。而瑶海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于主城区,其城市更新速度慢于主城区,早期树木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受到的损失较低,树木拥有更充分的生长空间,导致瑶海区显着树数量高于主城区。在今后的城市更新建设中,应该注重对城市原有树木的栖息地和生长空间的保护,尽量减少原有树木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损失,从而有助于避免“种树不见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2)本次调查认定的416株显着树隶属于23科30属33种。其中,在数量上最占优势,重要性值最高的树种是二球悬铃木、香樟和毛白杨,相对丰度达31.73%、15.87%和6.63%,;最占优势地位、重要性值最高的科是悬铃木科、樟科和杨柳科。悬铃木科的二球悬铃木、樟科的香樟均为成荫快的速生树种,满足城市园林建设中对成景速度的追求,因而被广泛应用,城市园林建设中应注意协调速生树与长寿树的比例,提升树种选择的可持续性与生态性。杨柳科植物分布较多,主要是由于该科树种尤其是毛白杨自占以来就比较适应合肥市处于江淮之间的气候条件,在合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分布较广。各城区间城市显着树的植物区系组成存在差异。瑶海区显着树种类最多,其次为主城区,政务文化新区树种类最少。瑶海区城市显着树种中相对丰度最大、最占优势地位、重要性值最高的树种和科分别是二球悬铃木和悬铃木科,政务文化新区是是香樟和樟科,主城区是枫杨和胡桃科。三个城区中,瑶海区所特有的显着树种最多,其次为主城区,而政务文化新区特有的显着树种最少。进一步统计发现,合肥城市显着树中榆科植物具有最多的种类,其次为豆科和杨柳科。(3)超过半数的显着树的树龄分布在20到40年之间,且随着树龄的增高,城市显着树的数量呈下降趋势。显着树的树龄分布存在明显的城区间的差异,主城区的城市显着树种的树龄分布最均匀且总体树龄最高,其次瑶海区,政务文化新区的城市显着树的树龄分布最不均匀,几乎全部集中分布在低龄范围内且整体树龄最低。显着树种中常绿阔叶树种占20.64%;常绿针叶树种占7.58%;落叶阔叶树种占67.23%;落叶针叶树种占4.55%。合肥城市显着树中乡土树种的数量共171株,占评定的总株数的32.39%;非乡土树种357株,占总株数的67.61%。乡土树种占评定的城市显着树树种总数的57.5%;非乡土树种17种,占树种总数的42.5%。显着树中的乡土树种的种类多于非乡土树种的种类,符合地域植物生长规律。但由于近些年城市绿化建设中大量引进外来树种且某些外来树种适应性强等因素,认定显着树中乡土树种的株数远少于非乡土树种。(4)瑶海区城市显着树平均树高最高(12.84m),其次为主城区,政务文化新区平均树高最低;主城区城市显着树平均胸径最大(0.58m),其次为瑶海区,政务文化新区平均胸径最小;瑶海区城市显着树冠幅面积最大(36278.31m2),其次为主城区,政务文化新区城市显着树冠幅面积最低。进一步分析发现,街道间也存在差异。调查的合肥市瑶海区五个街道中,长淮街道显着树平均树高最高(13.87m),其次为铜陵路街道、明光路街道、胜利路街道,三里街街道平均树高最低。显着树的平均胸径最大的也是长淮街道(0.48m),其次为胜利路街道、三里街街道、铜陵路街道,明光路街道显着树平均胸径最小。显着树冠幅面积最大的是胜利路街道(11610.87m2),其次为明光路街道、铜陵路街道、长淮街道,三里街街道显着树冠幅面积最小。(6)对显着树种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可知,主城区城市历史悠久、绿化发展成熟,其树种多样性指数最高。政务文化新区较新,且是合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的规划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园林绿化建设中也更注重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其区域内的显着树树种多样性仅次于主城区。三个城区中,作为合肥市工业区的瑶海区物种多样性最低。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布情况不同的是,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城市显着树种分布均匀度高于主城区,瑶海区的物种均匀度在三个城区中最低。(7)合肥市城市显着树分布区域主要分布集中在城市道路、居住用地和公园,且存在城区之间的差异。瑶海区显着树分布最多的立地位置为城市道路,政务文化新区城市显着树分布最多的立地位置为居住用地,而主城区城市显着树分布最多的立地位置为公园。

徐水根[8](2018)在《马尾松采伐迹地入侵种群结构及拟赤杨生长状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马尾松采伐迹地入侵种群结构及拟赤杨生长状况,对炼山后天然更新、不炼山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不炼山天然更新的树种组成、主要树种种群类型以及拟赤杨生长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过20年培育,马尾松采伐迹地由次生裸地演替为次生阔叶林。该次生阔叶林以拟赤杨、南酸枣、檫树等落叶树种占优势,中下层林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次生阔叶林处于落叶阔叶林向常绿阔叶林过渡阶段,为不稳定群落。不同处理树种组成及多度和丰富度存在差异。不炼山处理和不炼山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处理物种丰富度均高于炼山后天然更新处理,丰富度分别增加82.6%和60.9%;经方差分析发现,不炼山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处理与炼山后天然更新处理林木多度间存在极显着差异,不炼山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处理与不炼山处理林木多度间存在显着差异。次生阔叶林中拟赤杨生长迅速,利用次生裸地发展拟赤杨资源是一种较好的发展途径。

唐效强[9](2018)在《南京中山植物园秋冬观果树种调查及其观赏期研究》文中指出在景观造景中,植物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的材料,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观果植物是植物材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渐渐脱离出来,不仅提供食物以果腹,更赋予植物不同的文化与美的体验。秋冬两季是大多数观果植物观赏周期。而此时节,草木萧条,天地寂寥。景观造景不比春夏繁茂葳蕤,因而对秋冬观果植物特性做深入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南京中山植物园秋冬季节观果植物进行跟踪观察调研,立足于植被生态学,从调研样点群落的数量特征、丰富度、相似性,观果植物果实变色时序、观赏周期,群落稳定性方面进行分析。在综合景观生态学理论与风景园林学理论的前提下,进行量化研究。本文中选取中山植物园内树木园、药用植物园、分类系统园、球宿根花卉园、标本馆、蔷薇植物园、中央景观区及红枫岗八处区域作为调研对象,利用中点四分无样地取样法对八个区域内121个样点进行调研,通过对调研资料整理分析发现:(1)中山植物园植物种类丰富,样点中共统计植物种类179种,其中观果植物75种,占比41.90%,隶属38科。其中乔木47种,灌木28种。观果植物种类中蔷薇科(10种)、冬青科(5种)、忍冬科(4种)、樟科(4种)、山茶科(4种)植株占比大。在群落中按重要值排序,乔木前五位分别是棕榈(6.50)、朴树(5.19)、银杏(5.04)、冬青(4.03)、栾树(4.02),灌木前五位分别琼花(5.09)、枸骨(4.80)、石楠(4.57)、桂花(3.47)、英蒾(2.97)。(2)中山植物园多以专类园形式营造景观,各区域群落相似性集中在· 0%-20%之间。其中群落相似性差异最大的是蔷薇植物园与树木园,相似度为10.98%,差异最小的是标本馆与中央景观区,相似度为38.10%。在群落物种多样性方面,数据显示各种类植物均有一定数量的分布,个体多样性的均匀度较高。且普遍高于一般城市绿地指标。整体而言,专类园景观独特,植物配置符合专类园主题。(3)样点统计63种植物果实变化周期,其中43种观果植物的最佳观赏期在9、10月份,占比68.25%。挂果植物观赏周期排名前五位植物是全缘叶栾树(175)、细叶水团花(168)、栀子花(168)、乌桕(150)、香港四照花(147)。样点中植株出现频率最高为前五位观果植物冬青(8)、枸骨(6)、南天竹(5)、缫丝花(5)、银杏(5)。红色果实植株的种类最多,28种,占比43.07%,其次为褐色、黄色。(4)鸟类在观果植物种子的长距离传播中有极为重要意义,同时植物果实坚硬外壳经历过鸟类消化后,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对观果树种迁地保护意义重大。植物果实是否丰硕决定留鸟种群的数量,同时决定候鸟的迁徙时间及迁徙的地点。观果植物对生态稳定意义重大。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对南京中山植物园秋冬观果植物进行一个模糊的认知。整体而言,植物园景观特色突出,群落物种丰富,表现出良好的景观效果。此研究的结果希望能对园林建设提供帮助。

童琪,李志辉,童方平,李贵,陈瑞,刘振华,吴敏[10](2017)在《南酸枣幼林配方施肥及叶片氮磷钾元素分布规律》文中指出为了促进南酸枣幼林的生长,采用配方施肥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南酸枣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株施放2.0 kg有机肥,1年生南酸枣幼树胸径生长量提高了28.06%,树高生长量提高了22.32%;不同施肥配方中叶片的氮、磷、钾元素含量有显着性差异,但不同配方叶片氮、钾、磷元素含量均呈递减趋势;树高、胸径生长量最佳的处理12叶片中的氮、磷、钾含量也最高,与对照相比提高了35.03%、100.02%、52.87%;氮元素对幼年期南酸枣胸径、树高生长发育有极显着作用,磷、钾元素对南酸枣胸径生长发育有显着作用,这为南酸枣幼树平衡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南酸枣生长进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酸枣生长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恢复阶段阔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生态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林分非空间结构研究
        1.3.2 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1.3.3 生态位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与水文
        2.1.4 土壤
        2.1.5 森林植被
    2.2 研究方法
        2.2.1 标准地设置
        2.2.2 重要值
        2.2.3 非空间结构
        2.2.4 空间结构
        2.2.5 生态位
        2.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不同恢复阶段阔叶次生林非空间结构分析
    3.1 群落物种组成
        3.1.1 群落结构特征
        3.1.2 群落优势度分析
    3.2 群落直径结构
        3.2.1 径阶分布
        3.2.2 径级组结构
    3.3 群落树高结构
    3.4 小结与讨论
4 不同恢复阶段阔叶次生林空间结构分析
    4.1 空间隔离程度
        4.1.1 不同群落混交度
        4.1.2 不同径级组混交度
        4.1.3 不同林层混交度
    4.2 大小分化程度
        4.2.1 胸径大小比数
        4.2.2 树高大小比数
        4.2.3 冠幅大小比数
    4.3 空间分布格局
        4.3.1 不同群落角尺度
        4.3.2 不同径级组角尺度
        4.3.3 不同林层角尺度
    4.4 小结与讨论
5 不同恢复阶段阔叶次生林种群生态位特征
    5.1 生态位宽度
    5.2 生态位重叠
    5.3 小结与讨论
        5.3.1 生态位宽度
        5.3.2 生态位重叠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结论
    6.2 经营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亚热带次生林溶解性碳氮随水文过程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森林水文学研究背景及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DOC和TDN的组成和作用
    1.3 森林生态系统中DOC、TDN输入、转换及输出的相关生态过程
        1.3.1 林外大气降雨中DOC、TDN的输入及转换
        1.3.2 地表径流中DOC、TDN的输出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雨量监测及水样采集
        2.2.1 林外大气降雨
        2.2.2 穿透雨
        2.2.3 树干茎流
        2.2.4 地表径流
    2.3 室内分析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雨量变化特征
        3.1.1 林外大气降雨
        3.1.2 穿透雨
        3.1.3 树干茎流
        3.1.4 地表径流
        3.1.5 影响穿透雨、树干茎流、地表径流的主要因素
    3.2 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DOC和TDN浓度变化特征
        3.2.1 不同季节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DOC和TDN浓度变化特征
        3.2.2 不同森林类型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DOC和TDN浓度变化特征
        3.2.3 影响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DOC和TDN浓度的主要因素
    3.3 地表径流中DOC和TDN浓度变化特征
        3.3.1 不同季节及森林类型地表径流中DOC和TDN浓度变化特征
        3.3.2 影响地表径流中DOC和TDN浓度的主要因素
    3.4 淋溶过程中DOC和TDN通量变化特征
        3.4.1 不同森林类型DOC和TDN淋溶量变化特征
        3.4.2 影响DOC和TDN淋溶的主要因素
    3.5 地表径流输出过程中DOC和TDN通量变化特征
        3.5.1 不同森林类型地表径流输出过程中DOC和TDN通量变化特征
        3.5.2 影响地表径流输出过程中DOC和TDN通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4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3)南酸枣不同起源生长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南酸枣调查地概况
    1.1 立地概况
    1.2 林分概况
        1.2.1 天然林概况。
        1.2.2 人工林概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酸枣天然林解析木形质指标分析[1]
    2.2 南酸枣天然林解析木各龄阶生长过程比较
    2.3 南酸枣人工林解析木形质指标分析
    2.4 南酸枣人工林解析木各龄阶生长过程比较
3 结语

(4)湖南丘陵红壤区次生林硬木树种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硬木资源
        1.2.2 种群空间格局
        1.2.3 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方法
        1.2.4 种群空间格局影响因素研究
2 研究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自然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样地调查
        2.2.2 样地信息
        2.2.3 数据处理
        2.2.4 统计分析方法
3 湖南丘陵红壤区硬木资源
    3.1 湖南丘陵区红壤区硬木树种种类及数量
    3.2 湖南丘陵区硬木树种特性
        3.2.1 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3.2.2 木材特性
    3.3 小结与讨论
4 次生林中硬木树种组成和结构特征
    4.1 硬木树种组成与数量特征
    4.2 硬木树种径级结构特征
    4.3 小结与讨论
        4.3.1 硬木树种组成与数量特征
        4.3.2 硬木树种径级结构分析
5 硬木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
    5.1 硬木树种整体空间分布格局
    5.2 优势硬木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
    5.3 优势硬木树种不同生长阶段的空间格局
        5.3.1 优势硬木不同生长阶段划分
        5.3.2 优势硬木不同生长阶段的空间格局
    5.4 优势硬木树种种间关联性
    5.5 小结与讨论
        5.5.1 硬木树种空间格局
        5.5.2 种间关联性
6 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6.1 影响因子特征
    6.2 影响因子对硬木资源分布的影响
    6.3 影响因子对硬木资源空间格局的贡献率
    6.4 小结和讨论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树种多样性对凋落物量及养分归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凋落物的研究现状
        1.2.2 凋落物的生态功能
        1.2.3 森林凋落物的研究方法
        1.2.4 凋落物量的研究进展
        1.2.5 凋落物养分含量及养分归还的变化规律
        1.2.6 树种多样性与凋落物的生态系统功能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树丛参数测定
        2.2.3 凋落物样品采集与处理
        2.2.4 凋落物量测定和计算
        2.2.5 凋落物养分含量的测定和计算
        2.2.6 凋落物养分归还量的计算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树丛基本参数
    3.2 凋落物量
        3.2.1 凋落物总量及各组分凋落物量
        3.2.2 凋落物组成及其各组分所占比例
        3.2.3 凋落物各组分间相关性分析
        3.2.4 月凋落物总量以及各组分的月动态
        3.2.5 不同树种多样性与凋落物量的影响关系
        3.2.6 树种多样性对树丛凋落物总量的影响关系
        3.2.7 凋落物的季节动态特征
        3.2.8 小结
    3.3 树种多样性与凋落物养分含量关系
        3.3.1 凋落物养分含量
        3.3.2 凋落物养分含量季节动态
        3.3.3 不同树种多样性凋落物养分含量
        3.3.4 小结
    3.4 凋落物的养分归还
        3.4.1 落叶凋落物养分归还量
        3.4.2 枝条凋落物养分归还量
        3.4.3 凋落物养分年归还量
        3.4.4 树丛凋落物养分年归还总量
        3.4.5 树木丛参数与凋落物产量的影响关系
        3.4.6 小结
4 讨论
    4.1 凋落物量
        4.1.1 不同树种多样性凋落物总量
        4.1.2 不同树种多样性对凋落物量的影响
        4.1.3 树丛立地因子对凋落物量的影响
    4.2 养分含量
        4.2.1 凋落物养分含量及其季节动态变化
        4.2.2 树种多样性对凋落物养分含量的影响
    4.3 养分归还量
        4.3.1 凋落物养分归还量
        4.3.2 树种多样性与凋落物年归还量
5 结论
    5.1 不同树种多样性组合的凋落物量
    5.2 不同树种多样性组合凋落物的养分含量
    5.3 不同树种多样性组合凋落物的养分归还量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和论文发表
致谢

(6)成都市城市森林景观树种及植物配置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城市森林
        1.3.2 景观树种
        1.3.3 植物配置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城市森林国外研究现状
        1.4.2 城市森林国内研究现状
        1.4.3 成都市城市森林的研究现状
        1.4.4 研究现状评述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经济概况
        2.1.3 文化概况
        2.1.4 政策支持
    2.2 城市森林现状
        2.2.1 城市森林建设现状
        2.2.2 城市森林类型
第3章 成都市城市森林景观树种的功能评价
    3.1 调查的树种统计
    3.2 景观树种的确定
    3.3 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3.4 树种功能评价指标的初选
        3.4.1 指标初选的依据
        3.4.2 初选指标的确定
    3.5 树种功能评价体系的确立
    3.6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7 建立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
    3.8 景观树种的评价结果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成都市城市森林植物配置模式的综合评价
    4.1 各类城市森林的植物配置模式
    4.2 植物配置模式评价指标的初选
        4.2.1 指标初选的依据
        4.2.2 初选指标的确定
    4.3 植物配置模式综合评价体系的确立
    4.4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4.5 建立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
    4.6 植物配置模式的评价结果
        4.6.1 城市近郊林
        4.6.2 城市公园林
        4.6.3 城市河岸林
        4.6.4 城市道路林
    4.7 优化建议
        4.7.1 城市近郊林的优化建议
        4.7.2 城市公园林的优化建议
        4.7.3 城市河岸林的优化建议
        4.7.4 城市道路林的优化建议
    4.8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7)合肥城市显着树种结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城市树木
        1.1.1 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发展
        1.1.2 城市生态建设的意义
        1.1.3 城市树木建设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意义
    1.2 城市树木的功能
        1.2.1 城市树木的生态功能
        1.2.2 城市树木的文化功能
        1.2.3 城市树木的经济功能
        1.2.4 城市树木的美学功能
    1.3 单株树木相关概念的研究
        1.3.1 古树名木
        1.3.2 大树
        1.3.3 冠军树
    1.4 显着树的概念内涵
    1.5 城市显着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5.1 城市树木保护策略的研究
        1.5.2 城市古树及珍稀树木的研究
        1.5.3 城市显着树评选、评估及管理体系研究
        1.5.4 城市环境下树木生长机理研究
        1.5.5 城市显着树树种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研究
2 引言
    2.1 研究意义
    2.2 研究目的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2.1 研究目的
        2.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3 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
        2.3.1 研究范围
        2.3.2 研究内容
        2.3.3 研究方式
    2.4 技术路线
3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地概况
        3.1.1 合肥市总体概况
        3.1.2 合肥市瑶海区概况
        3.1.3 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概况
        3.1.4 合肥市主城区概况
    3.2 研究方法
        3.2.1 城市显着树调查方法
        3.2.2 显着树树种结构和多样性指标计算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城市显着树的评定及得分情况
        4.1.1 总体情况分析
        4.1.2 不同城区的显着树评定及得分差异
    4.2 城市显着树种植物区系组成、相对丰度及属种相对频率分析
        4.2.1 城市显着树种植物区系组成及相对丰度分析
        4.2.2 城市显着树属和种的相对频率分析
    4.3 城市显着树种的年龄结构、生活型及乡土性特征分析
        4.3.1 城市显着树的年龄结构特征
        4.3.2 城市显着树的生活型特征
        4.3.3 城市显着树的乡土性特征
    4.4 城市显着树树高、胸径及冠幅面积分布特征
        4.4.1 显着树树高分布特征
        4.4.2 显着树胸径分布特征
        4.4.3 显着树冠幅分布特征
    4.5 城市显着树种断面积、相对优势及重要性值分布特征
        4.5.1 树种层面的显着树断面积、相对优势及重要性值分析
        4.5.2 从科层面分析
    4.6 城市显着树多样性特征
        4.6.1 城区层面的显着树多样性分布特征
        4.6.2 街道层面的显着树多样性分布特征对比
    4.7 城市显着树立地位置分布特征
        4.7.1 总体特征
        4.7.2 不同城区显着树立地位置分布特征对比
5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和建议
    5.2 论文创新点
    5.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城市“显着树”调查表
    2. 调查区域城市显着树定量评分统计表
    3. 调查区域城市显着树定性评价统计表
    4. 合肥城市显着树种总数量及拉丁文学名统计表
致谢
作者简介

(8)马尾松采伐迹地入侵种群结构及拟赤杨生长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测定与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树种组成的变化
    3.2 种群类型
    3.3 拟赤杨生长状况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9)南京中山植物园秋冬观果树种调查及其观赏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
        1.1.1 秋冬季节
        1.1.2 观果植物
        1.1.3 观果植物的分类
        1.1.4 植物的色彩
        1.1.5 色彩心理学
    1.2 观果植物的价值
        1.2.1 生态价值
        1.2.2 经济价值
        1.2.3 美学价值
        1.2.4 教育价值
        1.2.5 历史文化价值
    1.3 观果植物的研究
        1.3.1 观果植物的历史应用
        1.3.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3 观果树种果实变色生理学机理
    1.4 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南京中山植物园研究概况
    2.1 研究对象
        2.1.1 南京城市概况
        2.1.2 南京中山植物园简介
    2.2 研究内容
        2.2.1 调查时间以及样地
        2.2.2 调查区域概况
    2.3 调研方法
        2.3.1 园林植物学
        2.3.2 物候期观测法
        2.3.3 温度因子分析法
        2.3.4 植物群落学
    2.4 研究内容
        2.4.1 观果植物群落分析
        2.4.2 观果植物观赏特性
        2.4.3 群落生态稳定性
第三章 南京中山植物园的秋冬观果植物群落特征
    3.1 调研方法
    3.2 调查结果与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3.2.1 树木园
        3.2.2 球宿根花卉园
        3.2.3 红枫岗
        3.2.4 药用植物园
        3.2.5 中央景观区
        3.2.6 分类系统园
        3.2.7 蔷薇植物园
        3.2.8 标本馆
    3.3 中山植物园群落类型与比较
        3.3.1 群落类型
        3.3.2 群落优势度汇总分析
        3.3.3 群落相似性比较
        3.3.4 群落物种的多样性
        3.3.5 观果植物伴生树种频度分布
    3.4 小结
第四章 南京中山植物园秋冬观果植物观赏期
    4.1 变色时序
        4.1.1 树木园
        4.1.2 球宿根花卉园
        4.1.3 红枫岗
        4.1.4 药用植物园
        4.1.5 中央景观区
        4.1.6 分类系统园
        4.1.7 蔷薇植物园
        4.1.8 标本馆
        4.1.9 小结
    4.2 观赏周期
        4.2.1 九月最佳观赏周期树种
        4.2.2 十月最佳观赏周期树种
        4.2.3 十一月最佳观赏周期树种
        4.2.4 十二月最佳观赏周期树种
        4.2.5 小结
    4.3 影响观果树种观赏周期的因素
        4.3.1 人为、动物因素
        4.3.2 自然因素
        4.3.3 鸟类对观果周期及种子传播的影响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6.1 总结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南酸枣幼林配方施肥及叶片氮磷钾元素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与处理
    1.2 实验方法
    1.3 试验地基本概况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配方施肥的效应
        2.1.1 不同配方施肥胸径生长效应
        2.1.2 不同配方施肥树高生长效应
    2.2 叶片氮磷钾元素分布规律
        2.2.1 不同配方施肥叶片氮、磷、钾元素含量分析
        2.2.2 南酸枣叶片氮、磷、钾含量与树高、胸径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四、南酸枣生长进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恢复阶段阔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生态位研究[D]. 李琦.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2]亚热带次生林溶解性碳氮随水文过程变化特征研究[D]. 尤玉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
  • [3]南酸枣不同起源生长特点分析[J]. 朱雁. 现代园艺, 2019(20)
  • [4]湖南丘陵红壤区次生林硬木树种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D]. 涂蓉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5]树种多样性对凋落物量及养分归还的影响[D]. 惠欣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6]成都市城市森林景观树种及植物配置模式研究[D]. 罗奕爽.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3)
  • [7]合肥城市显着树种结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格局[D]. 童伶俐.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8]马尾松采伐迹地入侵种群结构及拟赤杨生长状况研究[J]. 徐水根. 现代农业科技, 2018(19)
  • [9]南京中山植物园秋冬观果树种调查及其观赏期研究[D]. 唐效强.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10]南酸枣幼林配方施肥及叶片氮磷钾元素分布规律[J]. 童琪,李志辉,童方平,李贵,陈瑞,刘振华,吴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05)

标签:;  ;  ;  ;  ;  

南酸枣生长过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