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准是科技工作的三大战略之一——兼谈橡胶工业标准工况

技术标准是科技工作的三大战略之一——兼谈橡胶工业标准工况

一、技术标准是科技工作三大战略之一——兼谈橡胶工业的标准工作状况(论文文献综述)

郭静雨[1](2021)在《R公司橡机装备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经过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橡胶机械工业取得了从零到生产规模世界第一、技术水平接近国际水平的瞩目成绩,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可以制造各种现代化橡机装备的国家。当前我国从事橡机装备生产的企业数量超过400家,占全球总量的1/3以上,随着工业体系不断成熟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使用中国橡机装备。R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营业务和技术优势集中在橡机制造领域,是当前国内橡胶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橡机装备业务规模处于全球领先位置,销售收入已连续9年取得全球橡机制造企业前三位置。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陷入停滞,复苏态势疲软,市场环境复杂多变,R公司橡机装备业务竞争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如何保持橡机装备业务的行业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成为当前公司战略研究工作的重点。本文以经典竞争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战略分析工具对R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得出R公司面临的外部机会有:“中国橡胶工业强国”、“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支持;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对橡机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国内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城镇化率提高对橡机装备智能升级的促进。外部威胁有:世界经济发展复苏态势疲软,行业发展整体受阻,限制了橡机装备的需求量;行业内大公司化趋势明显,行业洗牌、整合加速;头部企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导致R公司橡机装备不再有明显技术优势等等。R公司的内部优势有:生产、加工能力强、精度高;橡机装备多样,覆盖轮胎生产全线的80%以上;研发能力强,拥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和知识积累;起草、制定多项国际国内行业标准;拥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拥有国内外广泛的客户资源和营销服务网络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公司的内部劣势有:海外市场销售占比小;对新行业市场开拓缺乏经验;薪酬体系、激励政策效果不佳,有人才流失风险;供应商和客户账款管理需要完善等等。在对R公司外部机会和威胁、内部优势和劣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战略制订和优选,确定R公司橡机装备业务应采用差异化竞争战略;通过对价值链中的价值增值环节进行分析识别,确定从生产、技术研发、营销、售后服务四个方面进行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实施,明确“橡机装备智能升级”为差异化战略实施的重点。并从企业文化、组织管理、人力资源、企业财务、信息化方面提出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具体包括建立学习型组织、优化总部职能部门岗位结构、加强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完善成本控制体系等,支持差异化战略的实施,帮助R公司橡机装备业务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和持续竞争优势。

郭静雨[2](2021)在《R公司橡机装备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经过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橡胶机械工业取得了从零到生产规模世界第一、技术水平接近国际水平的瞩目成绩,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可以制造各种现代化橡机装备的国家。当前我国从事橡机装备生产的企业数量超过400家,占全球总量的1/3以上,随着工业体系不断成熟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使用中国橡机装备。R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营业务和技术优势集中在橡机制造领域,是当前国内橡胶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橡机装备业务规模处于全球领先位置,销售收入已连续9年取得全球橡机制造企业前三位置。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陷入停滞,复苏态势疲软,市场环境复杂多变,R公司橡机装备业务竞争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如何保持橡机装备业务的行业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成为当前公司战略研究工作的重点。本文以经典竞争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战略分析工具对R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得出R公司面临的外部机会有:“中国橡胶工业强国”、“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支持;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对橡机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国内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城镇化率提高对橡机装备智能升级的促进。外部威胁有:世界经济发展复苏态势疲软,行业发展整体受阻,限制了橡机装备的需求量;行业内大公司化趋势明显,行业洗牌、整合加速;头部企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导致R公司橡机装备不再有明显技术优势等等。R公司的内部优势有:生产、加工能力强、精度高;橡机装备多样,覆盖轮胎生产全线的80%以上;研发能力强,拥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和知识积累;起草、制定多项国际国内行业标准;拥有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拥有国内外广泛的客户资源和营销服务网络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公司的内部劣势有:海外市场销售占比小;对新行业市场开拓缺乏经验;薪酬体系、激励政策效果不佳,有人才流失风险;供应商和客户账款管理需要完善等等。在对R公司外部机会和威胁、内部优势和劣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战略制订和优选,确定R公司橡机装备业务应采用差异化竞争战略;通过对价值链中的价值增值环节进行分析识别,确定从生产、技术研发、营销、售后服务四个方面进行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实施,明确“橡机装备智能升级”为差异化战略实施的重点。并从企业文化、组织管理、人力资源、企业财务、信息化方面提出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具体包括建立学习型组织、优化总部职能部门岗位结构、加强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完善成本控制体系等,支持差异化战略的实施,帮助R公司橡机装备业务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和持续竞争优势。

韩秀军[3](2021)在《S轮胎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受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和金融环境政策收紧的影响,中国轮胎企业间的整合出现快速增长趋势,整合后轮胎企业的快速复苏和增产反而促使企业的品牌形象在国际社会认可度快速提升;然而天然胶的价格因国际贸易摩擦、国内经济政策调整、轮胎使用需求降低等因素震荡剧烈;天然橡胶的采购成本随人民币汇率的贬值而提升。面对当前的外部环境,中国企业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充分应对这些挑战和变化,不断增强战略的柔性,强化战略管理并重新审视战略管理的各项要素。1近几年,很多轮胎企业通过企业间整合、收购或者扩充产能等方式实现快速的规模化增长,例如赛轮集团、玲珑集团等相序在国内扩展产能,同时也走出国门,建立海外工厂,产能的持续扩张配合极其有利的销售政策,使得集团品牌影响力得到快速扩展,集团收益也同样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因此,在此种效应的带动下,更多的轮胎企业纷纷调整其原有的竞争战略,以期在未来的轮胎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加有利的生态位。S轮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以S轮胎公司”)是轮胎行业的知名品牌,最近几年通过组织结构改革、企业治理、加大研发投入、全球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布局,世界排名快速上升,研究S轮胎公司的竞争战略,对于正在积极开拓、锐意进取的中国轮胎企业意义突出,有鉴于此,作者结合自己所学并参阅了大量的战略管理理论和成功的应用案例,在深入调研S轮胎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实施调查问卷与相关人员座谈。文章在实施调查问卷和访谈后,利用内外部分析工具对S轮胎公司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进行了分析,并用优劣势以及机会和威胁分析工具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分析出公司的优势为:公司整合原材料端、制造端、销售端等资源,用利益供应链组建超级运承服务解决方案的提供者;突出劣势为:轮胎基础研究能力弱、智能制造应用水平有待提高、销售模式传统、国际化人才缺乏等;主要的机会有:公司坚持走品牌建设、重视产品质量和客户体验,在全球各大区域主要城市建立轮胎研发实验室来推进橡胶轮胎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积极响应和践行政府的环保政策来倒逼公司创新经营模式、紧跟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战略并收获由此带来的政治红利;主要的威胁包括: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威胁、国内产能饱和以及竞争进入白热化的威胁、单一的代理商销售模式的威胁、智能制造和高端产品推广应用缓慢的威胁。通过利用SWOT分析以及竞争战略的可行性分析,利用QSPM矩阵的定量分析为其选择集中差异化战略作为首选战略,以寻求更广阔的市场为战略动机,并制定了五项战略实施措施:创新驱动,打造世界一流轮胎技术、打造自有品牌,实施差异化营销、优化全球产业布局、拥抱互联网,打造工业互联网生态。为了使竞争战略得到有效执行,本文从组织架构、人力资源、智能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来实施保障措施。本文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且适用于国内大多数轮胎企业,为行业内企业制定竞争战略提供了可参考方案。

张浩[4](2021)在《橡胶废水处理工艺评估及物质流分析和高效生物活性炭的制备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橡胶在满足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中主要讨论的丁基/卤化丁基橡胶因其所具有得诸多优良特性而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截至2019年世界丁基橡胶产能已达209万吨,我国在2019年的丁基橡胶产能也达到了39.5万吨。然而,伴随着橡胶工业的高需求和快速发展,也不能忽视橡胶工业是高耗水量的行业,橡胶的生产制备过程会有大量的有机废水产生,由于废水成分较为复杂,处理难度大,如何有效的处理处置这类废水,始终是行业的难点也是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某丁基橡胶废水处理工艺的运行状况,评估了其处理效果,得出该套污水处理工艺有两套系统,其中系统一有甲醇废水和胶粒废水两股进水,平均水量范围为419.90 m3/d-670.52 m3/d,系统二有卤化废水、高浓废水和集水井废水三股进水,平均水量范围为958.03 m3/d-1454.37 m3/d,此外系统二出水水质达到了排放要求,系统一超出了设计的出水水质标准。再通过取样检测,分析该工艺各工段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确定了废水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及当前处理的重难点,使用GC-MS明确了废水中主要有叔丁醇、乙二醇和丙二醇三种有机污染物,其中,乙二醇和丙二醇主要来源于甲醇废水,平均含量分别为72.47 mg/L-157.85 mg/L和134.18 mg/L-429.49 mg/L,叔丁醇主要来源于胶粒废水,平均含量仅为56.91mg/L-88.18 mg/L,但随着系统的运行一直未被完全去除,并最终汇入到反渗透浓水中外排。最后制备高效的污泥/落叶生物活性炭,应用于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探究出了污泥/落叶生物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热解温度200℃,污泥/落叶配比为1:3,热解时间为1 h,最佳条件下制备的生物活性炭碘值为287.81 mg/g,得率能达到85.15%。应用该生物活性炭吸附叔丁醇,结果显示其吸附过程更为吻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2可达0.99993,Langmuir、Freundlich、Temkin三种等温吸附方程均可较好的拟合污泥/落叶生物活性炭的吸附效果,R2分别为0.96453、0.99208和0.9288。由此可见,本文讨论的污泥/落叶生物活性炭可以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叔丁醇。

苏芮[5](2021)在《羧酸型丙烯酸酯橡胶耐油密封圈研究》文中指出橡胶材料作为耐油密封圈来使用时,需要具有优异耐油性能、耐热性能、耐老化性能,不会因为密封失效而导致安全问题。丙烯酸酯橡胶不仅具有作为耐油密封圈使用的优异性能,它还具有价格低廉、环保无污染等优点,被人们广泛称为“汽车美胶”。本文主要对羧酸型丙烯酸酯橡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瑞翁公司生产的羧酸型丙烯酸酯橡胶AR12与国产牌号为RK-0011分子量相近,且两者分子量大于国产牌号为220的羧酸型丙烯酸酯橡胶,加工性能好。AR12门尼粘度低、耐低温性能好而且在混炼加工时相对于两种国产羧酸型丙烯酸酯胶220和RK-0011耐热稳定性好。对羧酸型丙烯酸酯橡胶进行耐油性评价时,证明了一维溶解度参数在评价耐油性方面有局限性,可以使用Hansen提出的三维溶解度参数评价,橡胶与混合溶剂之间存在能量差Ra,用此值来进行预测,Ra值越大,其耐油性越好。AR12的三维溶解度参数值是根据溶胀法测试然后把实验数据放入Hansen溶解度参数软件(HSPi P)得知的,分别为δd=18.30(MPa)1/2,δp=7.10(MPa)1/2,δh=5.60(MPa)1/2,在评价丙烯酸酯胶料的耐有机溶剂及耐油性时,证明了三维溶解度参数相对于一维溶解度参数值来说更具有准确性。最后,对羧酸型丙烯酸酯橡胶AR12配方进行优化研究,优化其配方中的防老剂种类、炭黑牌号和硫化剂Diak-1用量。实验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五种防老剂BLE、4020、N3100、RD和445对丙烯酸酯胶料硫化特性影响均不大,选用的防老剂445对于羧酸型丙烯酸酯胶料来说老化性能好、耐油性能好。防老剂变化对于未老化的AR12耐疲劳性能差别不大。对老化后的AR12来说,防老剂RD耐疲劳性较好。四种不同牌号的炭黑N220、N326、N330、N375,粒径小、结构度高,强度高硬度大、压变性能较大,但是其补强效果好、耐油性能也好。添加不同硫化剂份数的胶料0.5phr、1phr、1.5phr和2phr,当添加硫化剂份数多时羧酸型丙烯酸酯胶料内部交联网络密度变大,相应的硫化所需时间长,各项力学性能均有所提高,但是胶料压缩永久变形以及硬度随硫化剂份数增多而变大。

徐凯[6](2021)在《轮胎剖析与配方还原》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子午线轮胎已经成为轮胎行业的主流,我国在子午胎制造与研发领域投入巨大,子午胎产量与规模逐年增加,中国轮胎企业已经成为世界轮胎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就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而言,目前国产品牌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产品质量与性能都亟待提升,同时价格战与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近年来,为了提升品质与性能,越来越多的轮胎企业开始将轮胎剖析与配方还原作为研究重点与突破口,以此来推动轮胎结构与配方设计的技术创新。在此大背景下,本次工作选取日本普利司通轮胎公司的一款12R22.5规格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断面切割与解剖,分析花纹与结构特点,同时重点研究了轮胎主要部位的配方组成,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对整胎进行切割,制备轮胎断面,使用适当工具设备剖取待测部位胶料并制备物性试片,同时对轮胎断面进行骨架结构解剖。(2)分析胎面花纹与轮胎骨架结构特点,对待测部位胶料进行相应的物理性能测试,主要包括力学性能、硬度、比重、回弹以及耐磨性与粘弹性等。(3)采用热分析、色谱、质谱、光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进行胶料化学组分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橡胶体系、补强填充体系、硫化体系、防护体系、增塑体系和粘合体系等6大胶料配方体系的原材料种类与含量。(4)根据胶料配方体系测试数据得到还原配方,以此配方为依据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相应的硫化胶,对硫化胶进行物理性能测试与比对,结果表明配方还原制备的硫化胶与目标轮胎剖取的硫化胶在物理性能测试数据方面基本一致,说明本次还原配方与实际配方相似度极大。

王益地[7](2020)在《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A公司是一家合成橡胶流通环节企业,主要销售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石化企业生产的顺丁橡胶和丁苯橡胶。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需求出现萎缩。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下游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对合成橡胶需求出现较大幅度的减少,在合成橡胶市场供应过剩的背景下,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面对新的市场形势,A公司产品结构不合理、定价机制及营销政策不灵活、营销渠道有限、营销服务缺失等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销售额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如何调整营销策略,走出困境成为A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查阅了国内外关于合成橡胶产品营销方面的研究文献,应用PEST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A公司经营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以及竞争结构,并对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的营销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应用STP理论对合成橡胶行业进行市场细分,结合A公司的自身状况,对目标市场进行重新选择和定位,建立新的营销体系。以4P营销理论为基础,结合A公司的营销现状和问题,对营销策略进行优化和完善,提出了集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服务的一体化营销方案。并从组织架构、人员素质、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财务风险管控制度、营销文化等方面出发,对营销体系进行全面的提升,以保证新的营销策略得以有效实施。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并提出优化方案,有效提升了A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市场占有率,把A公司打造成合成橡胶原材料一站式采购服务商,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也为化工品供应链企业调整营销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朱婷[8](2019)在《海南橡胶集团海外并购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天然橡胶行业由于受到全球天然橡胶价格低迷的影响,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天然橡胶的主要生产国已建立橡胶工业联盟,试图掌握国际天然橡胶价格的话语权。中国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消费国,为了解决我国天然橡胶短缺问题,确保橡胶工业安全,我国天然橡胶企业从2005年开始就已通过直接投资、海外并购或合作经营等方式进入海外市场投资橡胶产业。海南天然橡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海南橡胶集团)在橡胶种植区和天然橡胶产品加工方面具有国内领先优势。作为中国天然橡胶第一大生产商,如何布局并有效实施全球化战略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理论、投资学为基础,综合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海南橡胶海外并购发展战略。首先分析了外部环境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和威胁,以及天然橡胶行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变化。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公司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竞争优势,探索海南橡胶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其次是根据海南橡胶集团的发展目标和使命,确定海外并购各层级战略定位。确定海外并购目标的选择、顾问机构的选择以及交易方式的设计。在事件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分析海南橡胶并购新加坡R1公司事件,对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从财务角度对并购前后母公司盈利能力,偿付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分析了并购的实施效果。最后,在分析并购战略实施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实施并购战略的对策建议。

孟婧[9](2019)在《青岛工业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工业的选址与布局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空间形态,大多起到引导,甚至支配的作用,工业发展往往成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本文以青岛市为研究对象,对青岛建置以来的工业发展对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索,研究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界定、目标与意义、内容与范围;并介绍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进行研究的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为研究分析部分。首先,按时间段分别对青岛的城市发展与工业发展进行阐述并分析其发展情况,并揭示出城市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现存的一些问题;其次,分析各时期的城市空间形态与工业空间形态的特征,研究分析工业空间演变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相关性,揭示出工业空间的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并系统的分析了影响两者以及两者之间作用关系的影响因素;最后,研究分析了青岛工业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并按其宏观层面与中观层面分别分析其影响结果与影响机制。第三部分为研究结论部分,通过第二部分的研究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分析,这部分针对于现存的工业与城市空间之间的问题而提出优化建议与解决策略,并将全文研究分析结果进行总结,概括出研究结论。

刘静[10](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二、技术标准是科技工作三大战略之一——兼谈橡胶工业的标准工作状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技术标准是科技工作三大战略之一——兼谈橡胶工业的标准工作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1)R公司橡机装备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战略管理理论综述
    2.2 橡胶机械行业研究综述
第3章 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2 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3.2.1 行业环境
        3.2.2 竞争环境
    3.3 外部环境评价
        3.3.1 机会
        3.3.2 威胁
    3.4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第4章 内部环境分析
    4.1 企业概况
    4.2 价值链分析
        4.2.1 基本活动
        4.2.2 辅助活动
    4.3 内部环境评价
        4.3.1 优势
        4.3.2 劣势
    4.4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第5章 战略选择与实施
    5.1 使命、愿景与目标
    5.2 战略选择
        5.2.1 SWOT矩阵
        5.2.2 QSPM矩阵分析
    5.3 战略实施
        5.3.1 生产
        5.3.2 研发
        5.3.3 营销
        5.3.4 客户服务
第6章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企业文化保障
    6.2 组织管理保障
    6.3 人力资源保障
    6.4 企业财务保障
    6.5 信息化保障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R公司橡机装备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战略管理理论综述
    2.2 橡胶机械行业研究综述
第3章 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2 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3.2.1 行业环境
        3.2.2 竞争环境
    3.3 外部环境评价
        3.3.1 机会
        3.3.2 威胁
    3.4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第4章 内部环境分析
    4.1 企业概况
    4.2 价值链分析
        4.2.1 基本活动
        4.2.2 辅助活动
    4.3 内部环境评价
        4.3.1 优势
        4.3.2 劣势
    4.4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第5章 战略选择与实施
    5.1 使命、愿景与目标
    5.2 战略选择
        5.2.1 SWOT矩阵
        5.2.2 QSPM矩阵分析
    5.3 战略实施
        5.3.1 生产
        5.3.2 研发
        5.3.3 营销
        5.3.4 客户服务
第6章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企业文化保障
    6.2 组织管理保障
    6.3 人力资源保障
    6.4 企业财务保障
    6.5 信息化保障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S轮胎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框架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理论概述与文献综述
    2.1 战略管理理论
        2.1.1 竞争战略理论概述
        2.1.2 战略分析工具
    2.2 相关文献综述
第3章 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1.3 社会文化环境
        3.1.4 技术环境
    3.2 行业环境分析
        3.2.1 现有竞争者分析
        3.2.2 供应商分析
        3.2.3 客户分析
        3.2.4 替代品威胁分析
        3.2.5 潜在进入者分析
    3.3 战略群组分析
    3.4 行业内竞争对手分析
    3.5 机会与威胁
        3.5.1 机会
        3.5.2 威胁
    3.6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第4章 内部环境分析
    4.1 S轮胎公司概况
        4.1.1 S轮胎公司基本情况
        4.1.2 S轮胎公司业务流程
    4.2 价值链分析
        4.2.1 基本价值活动
        4.2.2 辅助价值活动
    4.3 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
        4.3.1 竞争优势
        4.3.2 竞争劣势
    4.4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第5章 竞争战略选择
    5.1 S轮胎公司业务模式SWOT分析
    5.2 S轮胎公司战略切实性分析
        5.2.1 成本领先战略
        5.2.2 差异化战略
        5.2.3 集中战略
    5.3 竞争战略的制定
    5.4 竞争战略实施
        5.4.1 创新驱动,打造世界一流技术
        5.4.2 品牌重塑,差异化营销
        5.4.3 建立市场与产品共同驱动的、满足差异化需求的产品
        5.4.4 拥抱互联网+,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
第6章 竞争战略保障措施
    6.1 优化业务管理模式
    6.2 加强人力资源体系建设
    6.3 聚焦区域客户,全球产业布局
    6.4 优化后市场服务,增加客户粘性
    6.5 保护生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S轮胎公司内外部环境状况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橡胶废水处理工艺评估及物质流分析和高效生物活性炭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橡胶工业废水处理现状
        1.2.2 生物活性炭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橡胶工业废水处理工艺评估
    2.1 污水厂概况
        2.1.1 污水来源
        2.1.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介绍及设计参数
        2.1.3 主要处理单元的设计参数
    2.2 两套系统进水量及水质分析
        2.2.1 两套系统进水量分析
        2.2.2 两套系统进出水水质分析
        2.2.3 两套系统处理情况对比
    2.3 其他相关指标分析
        2.3.1 MBR膜系统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2.3.2 超滤反渗透系统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2.3.3 处理系统温度变化情况分析
        2.3.4 处理系统p H变化情况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难降解有机物物质流分析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检测及分析方法的确定
        3.2.1 常规指标的测定方法
        3.2.2 有机物检测方法的建立
    3.3 取样点位及相关指标确定
        3.3.1 取样点位的确定
        3.3.2 常规水质指标含量测定
        3.3.3 有机污染物含量的测定
        3.3.4 常规指标与有机物的相关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物活性炭的制备与应用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 原材料的预处理
    4.3 生物活性炭制备与改性
        4.3.1 生物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4.3.2 制备过程的正交实验设计
        4.3.3 最佳制备方案的确定
        4.3.4 生物活性炭的改性方法
    4.4 生物活性炭表征分析
        4.4.1 比表面积与孔隙分析
        4.4.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4.4.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4.5 生物活性炭去除叔丁醇效果探究
        4.5.1 生物活性炭去除叔丁醇的分批次实验设计
        4.5.2 讨论不同叔丁醇初始浓度对叔丁醇去除效果的影响
        4.5.3 讨论不同活性炭投加量对叔丁醇去除效果的影响
        4.5.4 吸附动力学与吸附等温线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羧酸型丙烯酸酯橡胶耐油密封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耐油橡胶论述
    1.2 丙烯酸酯橡胶(ACM)简介
        1.2.1 丙烯酸酯橡胶介绍
        1.2.2 丙烯酸酯橡胶国外发展状况
        1.2.3 丙烯酸酯橡胶国内发展状况
        1.2.4 丙烯酸酯橡胶与橡胶共混研究
        1.2.5 丙烯酸酯橡胶与塑料共混研究
    1.3 丙烯酸酯橡胶的性能与组成
        1.3.1 主单体
        1.3.2 低温耐油单体
        1.3.3 硫化点单体
    1.4 丙烯酸酯橡胶的合成方法
        1.4.1 乳液聚合法
        1.4.2 悬浮聚合法
        1.4.3 本体聚合法
        1.4.4 溶液聚合法
    1.5 丙烯酸酯的加工性能
        1.5.1 混炼
        1.5.2 挤出
        1.5.3 压延
        1.5.4 注射
    1.6 丙烯酸酯橡胶的配合体系
        1.6.1 补强填充体系
        1.6.2 防老剂
        1.6.3 增塑剂
        1.6.4 防焦剂
        1.6.5 硫化体系
    1.7 丙烯酸酯橡胶的应用研究
    1.8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1.9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加工性能对羧酸型丙烯酸酯生胶的选择性研究
    2.1 概述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材料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3 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生胶的分子量分布
        2.3.2 门尼粘度测试
        2.3.3 差式扫描量热(DSC)分析
        2.3.4 红外测试
        2.3.5 生胶的热稳定性能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羧酸型丙烯酸酯橡胶耐有机溶剂评价耐油性研究
    3.1 概述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材料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3 实验基本配方(质量份)
        3.2.4 实验材料制备
        3.2.5 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AR12溶胀结果
        3.3.2 AR12三维溶解度参数
        3.3.3 耐油性能的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防老剂对羧酸型丙烯酸酯橡胶性能影响
    4.1 概述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材料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3 性能测试
    4.3 防老剂种类对羧酸型丙烯酸酯橡胶耐油性能影响
        4.3.1 实验基本配方(质量份)
        4.3.2 试样制备
        4.3.3 硫化特性分析
        4.3.4 高温老化前后硬度分析
        4.3.5 高温老化前后力学性能分析
        4.3.6 耐油性能分析
        4.3.7 压变性能分析
        4.3.8 脆性温度分析
        4.3.9 DMA数据分析
    4.4 防老剂种类对羧酸型丙烯酸酯橡胶疲劳性能的影响
        4.4.1 实验配方
        4.4.2 应变能密度的计算
        4.4.3 最大撕裂能的计算
        4.4.4 疲劳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配方优化对羧酸型丙烯酸酯橡胶耐油性能影响
    5.1 概述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材料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3 性能测试
    5.3 炭黑种类对羧酸型丙烯酸酯橡胶耐油性能影响
        5.3.1 实验基本配方(质量份)
        5.3.2 试样制备
        5.3.3 硫化特性分析
        5.3.4 高温老化前后硬度分析
        5.3.5 高温老化前后力学性能分析
        5.3.6 耐油性能分析
        5.3.7 压变性能分析
        5.3.8 脆性温度分析
    5.4 硫化剂用量对羧酸型丙烯酸酯橡胶耐油性能的影响
        5.4.1 实验基本配方
        5.4.2 试样制备
        5.4.3 硫化特性分析
        5.4.4 高温老化前后硬度分析
        5.4.5 高温老化前后力学性能分析
        5.4.6 耐油性能分析
        5.4.7 压变性能分析
        5.4.8 脆性温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轮胎剖析与配方还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全钢子午胎的产品设计特点
        1.2.1 全钢子午胎的花纹类型
        1.2.2 全钢子午胎的结构组成
        1.2.3 全钢子午胎的配方体系
        1.2.4 全钢子午胎的性能要求
    1.3 轮胎剖析与配方还原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轮胎胶料配方组分分析技术应用
        1.4.1 热重分析技术
        1.4.2 气相色谱技术
        1.4.3 光谱分析技术
        1.4.4 元素分析技术
        1.4.5 纳米材料性能表征技术
        1.4.6 硫化胶样品预处理技术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其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样品
        2.1.1 轮胎样品
        2.1.2 胶料样品
    2.2 实验设备与试剂
        2.2.1 仪器设备
        2.2.2 药品试剂
    2.3 测试条件与方法
        2.3.1 测试流程
        2.3.2 测试方法与标准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轮胎花纹与结构剖析
        3.1.1 轮胎花纹分析
        3.1.2 轮胎结构剖析
    3.2 轮胎胶料物理性能测试
        3.2.1 基本性能测试
        3.2.2 力学性能测试
        3.2.3 磨耗性能测试
        3.2.4 粘弹性能测试
    3.3 轮胎胶料配方组分分析
        3.3.1 橡胶体系组分分析
        3.3.1.1 溶剂抽出物
        3.3.1.2 橡胶烃含量
        3.3.1.3 橡胶种类鉴定
        3.3.1.4 并用胶比分析
        3.3.2 补强填充体系组分分析
        3.3.2.1 炭黑含量
        3.3.2.2 炭黑种类
        3.3.3 硫化体系组分分析
        3.3.3.1 硫含量测定
        3.3.3.2 活性剂分析
        3.3.3.3 促进剂与防焦剂分析
        3.3.4 防护体系组分分析
        3.3.4.1 防老剂分析
        3.3.4.2 防护蜡分析
        3.3.5 增塑体系组分分析
        3.3.5.1 增塑剂种类分析
        3.3.5.2 多环芳烃(PAHs)含量
        3.3.6 粘合体系组分分析
        3.3.6.1 橡胶-橡胶粘合剂
        3.3.6.2 橡胶-骨架材料粘合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配方还原与验证
    4.1 胶料化学组分含量
    4.2 胶料配方逆向还原
    4.3 胶料还原配方验证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营销组合理论
        2.2.2 目标市场营销理论
    2.3 分析工具
        2.3.1 PEST分析法
        2.3.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第3章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3.1 A公司简介
        3.1.1 公司基本概况
        3.1.2 公司组织机构
        3.1.3 公司经营模式
    3.2 宏观环境分析
        3.2.1 政策与法律环境分析
        3.2.2 经济环境分析
        3.2.3 社会环境分析
        3.2.4 科技环境分析
    3.3 行业环境分析
        3.3.1 合成橡胶行业发展现状
        3.3.2 合成橡胶产能分布情况
        3.3.3 合成橡胶市场流通环节分析
        3.3.4 合成橡胶行业发展趋势
    3.4 竞争结构分析
        3.4.1 供应商
        3.4.2 客户
        3.4.3 潜在进入者
        3.4.4 替代品
        3.4.5 现有竞争者
第4章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现状及问题
    4.1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现状
    4.2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4.2.1 产品结构不合理
        4.2.2 定价机制不灵活
        4.2.3 终端客户比例偏低
        4.2.4 过分依赖上游供应商
        4.2.5 营销政策不灵活
        4.2.6 营销服务缺失
        4.2.7 销售人员素质及专业技能不高
        4.2.8 资金对营销的支持不足
第5章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设计
    5.1 营销策略设计原则与步骤
    5.2 STP策略
        5.2.1 市场细分
        5.2.2 目标市场的选择
        5.2.3 市场定位
    5.3 营销组合策略
        5.3.1 产品营销策略
        5.3.2 价格营销策略
        5.3.3 渠道营销策略
        5.3.4 促销营销策略
        5.3.5 服务营销策略
第6章 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6.1 完善营销组织架构
    6.2 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6.3 建立科学的营销考核和激励制度
    6.4 建立财务风险管控制度
    6.5 整合营销文化
第7章 结论
    7.1 总结与展望
    7.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海南橡胶集团海外并购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1.3.1.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企业并购的内涵与类型
        2.1.1. 企业并购的内涵
        2.1.2. 企业并购的类型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企业海外并购的文献综述
        2.2.2. 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文献综述
    2.3. 文献评述
3. 海南橡胶集团海外并购战略的分析
    3.1. 公司基本情况
    3.2. 海外并购的外部环境分析
        3.2.1. 政策因素分析
        3.2.2. 经济因素分析
        3.2.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3.2.4. 技术因素分析
        3.2.5. 法律因素分析
    3.3. 海外并购的内部条件分析
        3.3.1. 波特五力模型
        3.3.2. 海外并购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3.4. 天然橡胶企业海外并购现状
        3.4.1. 广垦橡胶海外并购现状
        3.4.2 中化国际海外并购现状
        3.4.3. 海南橡胶集团海外并购现状
        3.4.4. 云南农垦海外并购现状
4. 海南橡胶集团海外并购战略的实施效果分析
    4.1. 市场角度
        4.1.1. 正常收益估计模型的选择
        4.1.2. 数据的处理和平稳性检验
        4.1.3 CAPM模型参数估计与异常收益率计算
        4.1.4. 事件影响的检验
    4.2. 财务角度
        4.2.1. 盈利能力分析
        4.2.2. 偿债能力分析
        4.2.3. 营运能力分析
        4.2.4. 发展能力分析
    4.3. 海外并购战略的不足之处
        4.3.1. 并购时机不当
        4.3.2. 并购目标不明确
        4.3.3. 未准确识别可能的协同效应
        4.3.4. 未充分考虑并购整合战略
5. 海南橡胶集团海外并购实施的对策建议
    5.1. 海外并购战略的实施对策
        5.1.1. 并购实施区域的选择
        5.1.2. 尽职调查与估值
        5.1.3. 交易方式的选择
    5.2. 海外并购战略的风险及防范
    5.3. 海外并购战略的改进举措
        5.3.1. 产业经营方面
        5.3.2. 财务管理方面
        5.3.3. 风控与整合方面
        5.3.4. 政府层面的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应用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青岛工业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界定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主要创新点与框架
        1.5.1 研究主要创新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工业发展与工业空间的研究
    2.2 城市空间形态类型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2.3 工业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影响与作用的研究
    2.4 青岛市相关领域的研究
第3章 青岛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发展状况
    3.1 殖民时期—城市初期发展与工业基础的奠定
        3.1.1 城市的萌芽与手工业的发展(1891-1898)
        3.1.2 城市的雏形与德资主导的工业发展(1898-1914)
        3.1.3 城市的拓展与日资主导的工业发展(1914-1929)
    3.2 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发展与工业发展的加速与停滞
        3.2.1 城市的整合与华资工业的快速发展(1929-1937)
        3.2.2 城市发展的停滞阶段与工业的缓慢发展(1937-1949)
    3.3 建国初期—城市建设的探索与计划经济下的工业发展
        3.3.1 城市发展与工业发展的探索(1949-1966)
        3.3.2 城市的无序发展与工业的混乱发展(1966-1978)
    3.4 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市场经济转型下的工业发展
        3.4.1 城市发展的突破与工业发展改革的探索(1978-1992)
        3.4.2 城市的跳跃发展与工业的快速发展(1992-)
    3.5 现存的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的矛盾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青岛城市空间形态与工业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城市空间形态的特征分析
        4.1.1 建置时期与殖民时期的组团型形态
        4.1.2 国民政府时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带型形态
        4.1.3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品”字形组团型形态
        4.1.4 21世纪初以来的多中心组团型形态
    4.2 工业空间特征分析
        4.2.1 德占时期的点状分布
        4.2.2 日占时期的块状分布
        4.2.3 国民政府时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带状分布
        4.2.4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品”字形组团分布
        4.2.5 21世纪初的组团型环湾分布
    4.3 影响因素分析
        4.3.1 优越的环境基础,奠定了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的优势
        4.3.2 政治变革影响下,空间建设的加速与放缓
        4.3.3 交通系统牵引下,空间的持续北拓与飞地发展
        4.3.4 规划政策指导下,工业空间引领城市空间拓展
        4.3.5 技术进步推动下,工业发展引起城市空间剧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青岛工业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分析
    5.1 宏观层面的影响
        5.1.1 影响城市空间整体格局
        5.1.2 引导城市空间拓展方向
        5.1.3 促进城市空间结构演化
        5.1.4 推动城市空间容量增长
    5.2 中观层面的影响
        5.2.1 引领各功能空间共生集聚
        5.2.2 带动厂城空间互嵌
        5.2.3 引导区域道路空间演变
        5.2.4 加速用地属性更替
        5.2.5 调节城市空间强度
        5.2.6 塑造区域空间肌理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策略
    6.1 老工业区合理的规划改造,优化城市空间
    6.2 发展生态工业,构建良好的生态城市
    6.3 依托现有空间基础,加强产业集聚的城市空间形态
    6.4 合理规划工业空间,建立良好城市空间形态
    6.5 以点带面推动区域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成果和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10)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界定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1.7.2 研究方法
    1.8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分析方法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3.3.4 工会组织概况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4.1 研究理论
        4.1.1 工业区位理论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4.5 小结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4 小结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6.1 研究区域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三、技术架构
    四、建设方案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五)小结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的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技术标准是科技工作三大战略之一——兼谈橡胶工业的标准工作状况(论文参考文献)

  • [1]R公司橡机装备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郭静雨. 山东大学, 2021(02)
  • [2]R公司橡机装备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郭静雨. 山东大学, 2021
  • [3]S轮胎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韩秀军. 山东大学, 2021(11)
  • [4]橡胶废水处理工艺评估及物质流分析和高效生物活性炭的制备与应用[D]. 张浩.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羧酸型丙烯酸酯橡胶耐油密封圈研究[D]. 苏芮.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6]轮胎剖析与配方还原[D]. 徐凯.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7]A公司合成橡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王益地. 华侨大学, 2020(01)
  • [8]海南橡胶集团海外并购战略研究[D]. 朱婷. 海南大学, 2019(05)
  • [9]青岛工业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研究[D]. 孟婧.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10]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技术标准是科技工作的三大战略之一——兼谈橡胶工业标准工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