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依附与冲突的共生模式:客家群体生存策略研究,第3期

族群依附与冲突的共生模式:客家群体生存策略研究,第3期

一、族群依赖与冲突的共生模式——客家族群生存策略研究系列之三(论文文献综述)

晏晓娟[1](2020)在《全球城市中的外来人口权利平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一体化的程度,改变了既有的世界城市网络,将世界市场统合成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城市之间突破了原先的边界束缚,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其中,全球城市作为超越国家或地区边界的经济关系的主要“节点”,成为世界城市体系的重要场所,在现代化世界城市体系中,全球城市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心、政治权力的中心,全球交通的枢纽,贸易与商业的门户,信息和文化传播的中心,国际活动举办地,人力资本集聚的节点,全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以及国际组织和公司总部所在地等等。全球城市以其优越的经济条件,完善的社会服务以及包容的文化环境等吸引了其它地区群体的涌入,其中便包括来自本国其它省份的流动人口与来自其它国家或地区的移民等等,外来人口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城市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现代性的全球城市成为大尺度、高密度以及具有异质性的人口集聚点。城市与居民相生相成,相互影响,多样化人口使得城市充满差异性与多元化,在此过程中,城市既为社会差异的建构提供了场所,与此同时,这种差异建构的过程也促进了城市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同生活习惯、社会背景、语言文化与宗教信仰的外来人口集聚在全球城市中,加重了城市政府的运行负担,加剧了社会融合的复杂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社会的稳定,为城市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权利的视角出发,结合全球城市的发展进程与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权利演变,对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权利平衡问题为进行了重新审视,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首先,城市化的发展与外来人口权利的实现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其次,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失衡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再次,如何平衡外来人口的个体权利与城市的公共权利,以实现实质意义上的权利平衡?最后,“融合”作为一种价值还是一种方式,是否能够成为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平衡的价值与归宿。本文以同化理论、治理理论、社会冲突理论与平等理论为基础,结合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平衡的四大基本要素,即经济基础、社会支持、亚文化和政策制定,并选取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纽约,世界传统移民城市的巴黎,民族熔炉城市的新加坡以及新兴全球城市的上海为样本,用以分析和探索多元化外来人口在全球城市中的社会境况、政府运行的方式以及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权利演变。在全球城市中的外来人口权利平衡过程中,平等是权利平衡所追求的结果,实现社会公平则是权利平衡最终的价值指向。在全球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大量集聚的多样化外来人口成为城市治理面临的新难题,连续的移民流与城市内部差异的扩大使得城市的异质性增强,具有代表性与特征性的族群流入城市与城市化进程进行了碰撞,族群自身的文化聚合力与城市主流群体的排斥力导致一对张力,激活了族群生活的边界,同时,城市发展进程中遗留的制度缺陷也在固化这种边界,产生了社会隔离、族群冲突与阶层分化等一系列负面现象。加之城市的公共资源有限与政府资源分配能力的不足,使得生活在全球城市中的外来人口的居住权、受教育权、医疗权、社会保障权以及维系自身文化的权利与获得身份认同的权利等受到一定的限制,城市发展进程中外来人口的权利出现失衡。针对全球城市中出现的一系列权利不平衡现象,本文以社会学的“空间在场”理论出发,从经济网络、社会空间、文化载体与政策弹性四个方面描述了外来人口如何在城市中构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并不断影响着全球城市的发展进程,从而实现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的建构与重塑。全球城市这个大的空间体系为外来人口提供落脚、生产与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是外来人口在城市中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外来人口也在全球城市中不断发展,建构属于自身的独特空间体系,从而形成快速社会融合的基点,外来人口在全球城市中创建的实体空间为其争取社会、经济、文化与部分政治权利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基础。随着外来人口在城市中的发展变化,全球城市中的外来人口权利需要进行重新的塑造,化解城市中各项“权力”的冲突,保障外来人口的个体权利与平衡群体间的与集体权利,成为实现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平衡的重要内容。解决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权利平衡问题,必须立足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完善城市中外来人口治理的体系与规制。首先,确保城市公平与社会正义,不断提升城市中分配的公平性与正义性,形成外来人口权利平衡的价值基础;在文化方面,需要保障外来人口的文化权利,尊重各群体间的社会习惯、文化风俗与价值信仰等等,维护社会的多元化与多样性,丰富全球城市的社会形态;在社会方面,发挥基层社区与社会组织的服务与引导功能,加强群体间的社会交流,消解城市中族群隔离的社会状态,为促进城市和谐奠定一定的社会基础;在政府方面,不断推进和创新外来人口融合的实现机制、政策激励与治理模式,建立针对外来人口管理的新型模式,以促进城市治理制度、机制与体系的创新,为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权利平衡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在认同方面,不仅需要建立在中华民族认同基础上的多元认同,还要形成城市居民的身份认同,使外来人口真正的融入到全球城市中来。走向权利承认的全球城市,需要实现以融合为基础的城市目标。社会融合是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治理的重要方向,也是外来人口在城市中获得更好生活与发展的最终归宿,它作为一种实践价值与社会治理方式,为消解城市中的冲突、隔离与分化问题提供了思路,也为保障外来人口的个体权利与平衡群体间的集体权利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城市的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城市的治理也是国家治理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分配的具体实践。多样化的外来人口在城市中的集聚现象作为全球化发展进程与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实现的产物,不断引起国家与地方政府的重视,将外来人口的权利平衡研究作为全球城市治理的重要课题,不仅有利于解决多样性文化碰撞导致的社会冲突与隔离问题,还能够促进各群体间的交往与互动,从而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城市的繁荣与国家的稳定。

张丽[2](2021)在《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出发,研究了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三个村庄自1958年集体公社时期以来,在生计、文化、空间社会关系三个维度上的社会变迁进程,分析影响社会变迁的核心动力要素是如何参与村内各阶段变迁的,其变迁后果又是如何。在此基础上探讨多民族杂居地带村庄的变迁模式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所在。研究以处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交界地带的天祝县为调研地,选择县内金强河流域的三个村庄为田野点,运用多点民族志、半结构式访谈、生活史研究的方法收集资料,使用比较社会学的方法,描绘三个有着不同特征社区的变迁图景。起初,半农半牧区村庄中“畜牧暖棚大量兴建”但“畜牧数量快速减少”的反常现象引发笔者关注和思考。与半农半牧区村庄相比,处于上游牧区的村庄通过暖棚建设扩大了畜牧规模,经济快速发展;下游农区村庄通过暖棚种植跨入鲜蔬菜市场,发展了地方经济。从比较中看出,暖棚扶助政策在三个村庄所在区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那么,半农半牧区修建的暖棚为什么被废弃了?在持续调研了解过程中发现,农业与牧业并重的区域,村民家庭生计多样组合,集体时期以来,村民的主要生计经历了“农牧业混合—务工为主—农业为主”的断裂式变迁过程,这与上游牧区在牧业中的持续投入与发展,以及下游农区长期以来持续发展农业的生计形态对比鲜明。研究发现,半农半牧区的农牧业资源比重相当,在市场化环境中,虽然有抵御单一生计风险的能力,但同时也使得域内的农牧业生产难以实现集中化、专业化和市场化,与附近农牧业资源相对单一的村庄相比,资源的多样性反而使其在发展中相对受限。在文化习俗方面,半农半牧区村庄同时也是汉藏民族杂居的地带,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吸收了藏族文化元素,但是在村民的文化诉求和表达形式中看到,村民将藏族牧民文化与汉族农业文化进行了巧妙的融合,族群的文化形式与精神内核在这里打破重组,形成了汉藏民族文化互动交融的现象。与藏族牧民习俗文化氛围浓厚的上游牧区,以及长期维系农耕习俗观念的下游农区对比,汉藏交融地带形成了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可以看到,民族文化在这里进行着充分地互融互构。从空间社会关系网的变迁看,因为多元的生计、文化要素在走廊共存,村民的社会关系网也呈现出灵活、扩散的特征,在村庄内外关系网的推拉作用下,也预示着村内的关系网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相对薄弱。从不同维度比较三个村庄的变迁特征,可以看到国家、市场化、行动者是决定着村庄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类动力因素在村内的作用模式有相对的一致性,国家持续的影响力、市场化程度加深、社会关系的松散化是三个村庄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共享的特征。同时,处于经济、文化交融核心地带的社区,在改革开放之后,尚未能从国家政策、市场引导中找到发展的定位,在当地行动者自发的探索尝试中,从多个方面呈现出多样、交错、不稳定的结构性特征,进而也在发展中彰显出一定的不可持续性。研究发现,政策、市场的发展干预策略,在这个经济、文化、行政、社会关系等多要素交融的区域,相对不易获得预期的结果,较难持续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域内行动者个体虽然作出了很多主动的尝试,但是因为个体力量的分散和决策能力的局限,这一区域的整体发展仍然相对受限。走出村庄个案,在我国西北民族走廊沿线的村庄中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政策、市场环境、文化要素的交汇融合,形成了多元共存的走廊景观,然而区域经济发展却呈现出零散化、阶段性的不稳定形态。研究认为,在当前的乡村振兴研究中,应当重点关注多种生计、文化形态交融的民族走廊地带。同时,应当尽早走出刺激短期发展的区域治理模式,而是从区域主体性和特殊性出发,给予这类地区相对灵活的选择和扶持空间,发挥地方混合的资源环境优势,共同探索适合地情的长效发展机制,形成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冒卓影[3](2020)在《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乡村的产业模式逐渐从“传统一产”发展为“三产并存”,并伴随着乡土文化复兴,乡村养老、医疗和文旅等产业快速崛起。然而多数乡村住宅跟不上急速发展的节奏,无序的新建拆建和更新改造导致乡村整体风貌丧失、生态环境破坏、空间景观无序和能耗污染居高不下等一系列问题,乡村的居住环境、功能空间、景观形态和文化特色等亟待改造与提升。国内外住宅更新改造研究大都是从乡村规划、建筑环境、技术改造和节能提升等不同视角展开,分散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各层面系统综合的改造提升的深入研究相对较少;针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及更新改造的研究多偏于个案,缺少对住宅发展史、演进动力机制等层面的综合研究。课题针对上述问题与不足,从共生视角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开展系统综合研究,期望实现乡村住宅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乡土文化,减少资源浪费,推动乡村住宅的传承和延续。运用共生理论及其和谐共存理念和方法,结合新陈代谢理论、建筑再循环理论、环境行为学理论、触媒理论与开放建筑“层级”理论,分析乡村住宅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提出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面临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对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共生关联因素与价值构成进行解析,分析乡村住宅发展的影响因素、乡村住宅的层级与共生关联因素及价值构成,提出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目标。结合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和谐共生设计思想,从乡村整体环境、建筑“支撑主体”和功能生活空间三个层面探讨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与策略,并运用以上设计原则和策略,开展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实践尝试。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应遵循和谐并存的共生整体性原则,及其衍生的气候适应性原则、乡村文化性原则、生活整序性原则、传承创新性原则和集约紧凑性原则。环境层面,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遵从“乡村织补”的整体环境建构策略,重塑乡村格局,实现乡村与环境的共生;“织补”乡村环境,实现“新”与“旧”的共生;优化交通系统,实现绿色出行与公共空间的共生;推动广州都市边缘乡村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体与局部的共生。建筑层面,遵从“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策略,优化乡村住宅,实现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共生;协调新旧民居,实现“既有”与改造”的共生;延续场所精神,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共生;优化住宅结构,实现结构与艺术的共生;提出绿色节能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节能技术与环境的共生。“功能生活”层面,遵从开放空间营造策略,传承创新地方材料与技术,实现历史与未来的共生;提出居住空间集约化、弹性化设计策略,实现空间与效益的共生;建构一体化住宅,实现设计与建造的共生;设备可持续更新,实现设备与构造的共生。此外,将上述原则与策略应用于广州增城正果镇黄何屋村精品民宿区实践设计中,促进乡村住宅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许斌,卢菁菁,苏朗,周智生[4](2020)在《西南边疆山地民族族际共生空间研究:基于云南的多尺度实践》文中认为云南以沿边、山地的地理特点和多民族聚居的特点在西南诸省中很有代表性,其少数民族空间体系是一种基于立体地形,立体气候所形成的民族立体分布格局。不同的山地民族基于自然条件和资源的差异形成了以依赖和互助为主的族际共生关系。研究基于地理学和人类学学科交叉的视角,采用田野调查、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民俗地图法等研究方法,从区域、族群与家庭的三个尺度探讨了云南山地民族族际共生空间及其机制。

张青阳[5](2020)在《砂拉越拉让江流域华人商业发展研究(1861-1963)》文中指出本文研究1861年至1963年间,拉让江流域华人的商业发展。运用年鉴学派“长时段理论”梳理当地华人商业发展,探讨三个历史阶段华人商业特征及影响因素。19世纪中期以后,随布洛克政权剿灭海盗、扩大统治,拉让江流域秩序恢复,迎来闽、潮商业移民。以“堡镇”为据点,闽、潮华商与达雅克人土着交易森林土产。并以宗乡关系为纽带建立覆盖流域连接古晋、新加坡等地的商业网络。闽、潮的华人链式移民模式形成土产贸易主导商业的格局。20世纪初,福州、广东及兴化移民建立垦场引种橡胶后,经济作物取代土产贸易,垦场移民模式形成经济作物主导商业格局,华人商业的门类及规模随之增扩。这一时期,闽、潮两属的商业优势地位仍然明显。土产及经济作物都深受国际市场和价格波动影响,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造成巨大冲击。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华人商业在经济统制政策下再遭重创。战后,英国殖民统治建立,华人政治地位提高,商业环境改善。华人资本纷纷转向工商业。恰逢政府放开部分森林开采权,而本地木材渐受市场青睐,华人锯木业勃兴,战前奠定的锯木业基础加之高集资效率促成福州人在锯木业的成功。华人锯木业获取巨大利润,产生了几家大型跨国公司。政经局势变迁,锯木业带动下,对外贸易联系日趋多样化。本文发现,自然环境及华人文化特征形塑拉让江流域华人商业发展,不同时期的政治格局、市场需求、移民模式也造成影响。当地一直以来与新加坡商贸往来密切,在布洛克时期两地呈商业联系日趋紧密趋势,英领时期则渐淡化。相对融洽的族群关系亦为华人商业提供稳定发展环境。拉让江流域华人因时、因地的选择其商业发展道路,以较为灵活的方式应对危机与挑战,并能发扬团结协作精神,把握发展机遇,使当地华人商业取得瞩目成就。

李博阳[6](2020)在《共生的政治:傣族传统村寨的权力与结构 ——基于传统时期西双版纳景洪傣寨的调查》文中提出权力问题一直是政治学研究的重点。许多学者针对权力现象开展了系列研究,其中大多将权力视为一种支配性的能力,也因此导出权力运作的结果往往是对抗与冲突,鲜有将权力放在结构性、互动性中进行结合考察。本文基于传统时期傣族村寨治理的典型案例调查与分析,从结构主义视角对其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在传统时期权力之间何以实现共生的命题,并在分析过程中研究出超越无支配性权力的共生型权力产生的一般性条件与机制。本研究以权力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权力结构为主线,沿着以下思路进行了分析西双版纳傣族村庄中的权力现象:首先,对傣族村寨的权力结构的诞生背景与自然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央皇权的羁縻统治、周边小国的骚扰侵略、山地民族的潜在威胁形塑了“共生的政治”的外部环境因素,使得傣王政权更为重视本民族对其统治地位的影响作用,只能发展“生存政治”;其次,分别对政权、村寨以及教权的权力内容以及行使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此三者分别掌握着安全型结构权力、生产型结构权力以及知识型结构权力,而三种权力的使用场域以及策略都存在差异;再次,将权力之间的互动关系分为支持、协作以及制约三层面,具体剖析了互动关系对于权力行使产生的影响;最后,对村寨的权力结构在现代化中发生的嬗变历程以及共生权力形态的形成原因予以了总结。“共生的政治”关键是实现了权力的共生。“共生”实则是一种权力运作后的结果展现,是在结构性条件下形成的各主体相互依赖、和谐互补、共生发展的形态,其具有三点主要特征:一是无明显绝对的支配性;二是权力策略并不单纯以强制性的暴力或隐蔽性的规训为唯一手段;三是权力不以控制或压迫为宗旨,而是以秩序与稳定为根本目的。影响权力结构及其共生形态的要素有两点:权力结构型要素及其互动性要素。根据两种要素组合情况,可划分为多种理论上的共生权力结构,但是各种结构都具有其相对性特征,稳定三角型的权力结构则相对更易于实现并维系共生关系。本文在提出“共生的政治”的概念的同时,也与现有权力理论进行了对话探讨。首先,分散的权力网络也存在相对中心与相对核心主体。在认同权力本身具有分散性的同时,也将权力进行了相对中心化。在权力的关系网络论中,虽然社会权力可视为分散的网状结构,但是在网状结构中也并非不存在核心联结处与枢纽节。对于这些节点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权力及其支配性;第二,权力间的互动性影响着权力的支配性。权力的互动关系存在多种类型,可简单分为互动的维度以及面向。维度单一,将使得互动关系容易因资源不对等或断裂或产生支配;而面向单一则易使得互动所形成的依赖关系转变为支配力,使得共生关系异化为偏利、寄生等形态;第三,共生政治的研究也有助于拓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对于缺少儒家传统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其国家与社会关系也并非呈现出强冲突与强对抗的局面。主要在于宗教起到了缓冲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冲突的“隔层”作用,从而促使国家与社会关系实现了一定的分离。最后,在共生政治的理论下,笔者对新中国成立以后傣族村寨政治系统变迁路径以及共生关系予以了分析,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的结构型权力与权力主体的增多,村寨政治逐渐缺乏稳定的权力结构与合理的权力关系网络,农村社会也呈现了试图找回原有传统时期的权力结构关系的趋势。因此,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理解当下傣族地区的村庄政治:为避免简单的回归传统与粗暴地走向现代,傣族地区的村庄治理不仅需要在传统中汲取经验,找准相对合理与稳定的结构与主体,也需要探索如何找到主体间合作的纳什均衡点,合理规范与约束各类主体行动,形成良好的权力共生关系。

王凯[7](2020)在《改制与共生:一个国有林场的发展 ——基于内蒙古B林场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林场是国家培育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林业生产单位,肩负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国有林地生产能力,对提高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林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但是,国有林场在70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经济效益低下、职工安置疏漏、技术设施落后等问题,国有林场的改革势在必行。自治区积极响应号召,制订出一系列维系国有林场发展、保障生态环境的方针政策,B林场在《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内蒙古自治区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内蒙古自治区盟市直属和旗县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审批要点》等方针政策的指导下,积极适应国家、自治区对于国有林场的战略布局,积极推进改制以应对变化、承担责任、适应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谋求林场自身生存发展。在适应发展、推进改制的过程中,林场职工充分融入当地嘎查居民的生产生活,由物质资源置换牵动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共生关系,利用林场改革策略与当地嘎查居民促进共生互利,以谋求职工家庭的生存发展。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国有林场在改制与共生中谋求自身发展的道路,以内蒙古自治区X盟W市B林场改制和共生的发展历程、实施现状和问题为例,剖析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从政府、林场、职工三个主体的立场和角度出发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适合国有林场发展的模式和建议。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对文章所涉及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整理之前所做的相关研究;第二部分对B林场的改革历程进行描述,并加入具体案例分析实际实施情况;第三部分描述B林场和Y嘎查在林场改制影响下的共生适应情况;第四部分提出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总结林场发展经验,并提出发展建议;第五部分得出结论。

周钰[8](2020)在《共生视角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的构建及演化 ——以江苏省工业水污染治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工业化进程中,传统的命令—控制管控模式已无法解决日益频发的工业水污染问题。为此,我国开始实施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工业水污染防治新模式,提倡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虽然近几年,我国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主体有所增加、水污染情况有所改善,但目前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的各主体之间仅是一种浅层次“共存”的状态,仍存在自主参与意识不强、参与有效性不高、合作机制不完善等困境。但共生理论为解决水污染问题找到了突破点,它能够从深层次阐释各主体参与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的动机,指明未来合作治理的发展方向,从而解决现在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存在的困境,使得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实现浅层次“共存”到“互赖”的转变,最终达到“共生”的状态。因此,本文首先结合文献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在学理性阐释和对现实情境分析的基础上,点明运用共生理论解决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中存在困境的科学性与必要性。其次,运用Eviews软件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中网络节点间的共生关系进行分析后发现,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中的主客体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并进一步验证了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的主客体已满足形成共生的基本条件。再次,在对要素、动力机制、运行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的理论观点:各类共生单元(企业、政府、社会组织、高校机构、公众、第三方治污机构)在政策、文化、制度、市场等共生环境下,基于成本推动、效益拉动、环境导向这些外在因素以及自组织机制、复杂系统、协同机制等内源因素,通过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等媒介搭建共生界面,完成共生单元间的信息交流、利益分配等功能,促使水环境的优化。最后,运用Matlab软件对不同模式、系数、规模、增长率下的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的演化进行仿真模拟。该研究表明: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演化与多类治理单元间共生模式的变动有关,各类治理主体的共生演化平衡状态下的最大主体规模受到共生系数和最大规模的影响,初始种群规模和自然增长率的大小对其未产生影响,其演化速率与主体的自然增长率和初始种群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从提高共生单元关联度与规模、共生单元自身绩效,打通共生界面要素通道,创新进化网络模式等层面提出政策建议,具体包括明确并规范政府在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中的扶持、引导作用,规范治理理念;构建网络内部协商与仲裁部门;采取优惠措施鼓励技术创新;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发挥公民、社会组织监督约束作用;打通信息、技术交换屏障,搭建网络共享平台。

韦珍妮[9](2020)在《金龙布傣人“天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布傣人是壮族的一个支系,是一个分布在广西中越边境拥有17000多人的族群。“天琴”非遗是布傣人民间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承载着族群记忆和历史愿望。在保护过程中“天琴”非遗极易受跨国族群和同宗共源等因素的影响,因地处“老、少、边、山、穷”的区位而受政策和项目的扶持和优先安排。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探寻边境地区跨国非遗保护策略。本研究在文献梳理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力图从管理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视野对“天琴”非遗保护进行探析。内容分为五部分:绪论、中越边境金龙布傣人“天琴”非物质文化概况、保护的特殊规定性、存在的问题、保护策略。对“天琴”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属、保护策划、资金断流和保护主体等问题做了描述与分析,由此得出以下结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框架下,“天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遇与挑战并存着,我们应该坚持政府指导作用下,鼓励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尊重布傣人文化主体地位,鼓励其积极参与发挥保护主体的功能作用,使“天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变化的时代环境中获得发展。

陈家欢[10](2020)在《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聚落是从土地中生长出的文明,是人与自然不断协调的结果,需要日复一日的修补、完善,其营建方式和手段浸润着时间积累与空间变化融合成的智慧经验,是当代聚落建设值得借鉴的源泉。对安全的需求是乡村聚落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防御性的表征一直伴随着聚落的演变与发展,在动乱环境中民间自卫的聚落形式往往与官方屯守系统相互补充,很好地体现了防御性文化在基层组织中的渗透。明清时期,广东形成了有别于他地的多民系、多民族共生于复杂海陆地理环境中的生存格局,并在动乱环境中逐渐建立和发展了军事布防体系,乡村聚落在防御性的表征上亦随之波动延展。本文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综合运用了建筑学、历史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采用历时观与共时观并重的思路构建研究框架,将聚落防御性分别置于历史整体进程和聚落系统之内进行分析。通过对乡村聚落发展历程的回溯,揭示了聚落防御性变化、聚落演变和社会动乱之间的关系,借助对明清时期广东社会背景、动乱形势和在此基础上的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分析,阐释了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在明清陆续涌现、相继选择的历史情境和重要刺激因素。再以防御性为切入点,通过实例印证,分析在明清时期受到社会动乱的影响下,广东传统乡村聚落最终形成的以防御性表征特点为依据分化的聚落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旨在从地理空间分布和时间波动序列上构建战争、军事布防体系建设与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对乡村聚落演变进程中重要历史节点的社会背景梳理,尤其是一些防御性凸显的乡村聚落生成的社会情境,来阐释土地政策和组织类型引发的社会变革对乡村聚落演变的重要影响,以明确在聚落演进中防御性变化与社会动乱起伏之间的关联规律,以及与军事防御体系相互作用的事实,进而明晰防御性与公共性、社会性和在地性相互博弈的过程对聚落演进方向的促进作用。其次,以防御性变化规律为基础,确立了研究明清广东社会变革背景、社会动乱、军事防御体系、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四大主要研究内容。先是从朝代更迭、土地兼并、自然灾害、科技进步等方面阐述明清广东社会战争频发的时代背景,再通过分析时代背景引发的在广东地域发生的特殊政策变革及其对应的社会组织变化,从而阐释明清广东地方社会基于身份矛盾、经济矛盾、学额矛盾为主的多族群对抗、融合、共生的族域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明清时期发生在今广东辖区范围内有关动乱与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历史记载,把握明清广东动乱的整体形势与军事防御体系的建设规律,并分析两者之间的时空关联。之后,基于对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在维度建构、策略选择、空间塑造三个层面的分析,概括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机制及其内涵。最后,通过实例调研和综合分析,以不同层面、层层递进的思路,构建了从防御性到防御行为选择,再到防御实体和防御性的空间表征之间的关联脉络,从而从防御性表征的视角将乡村聚落类型总结为三大模式、七类实体和十七种主要亚型。再以地理空间和时间序列作为连接的桥梁,将不同防御模式的乡村聚落与动乱形势、军事防御系统在时空分布规律上进行比对,既把握了明清广东动乱形势对另两者有直接影响的整体规律,也阐释了动乱核心圈与挤压带对聚落防御模式选择的影响,并通过个案分析提出了军事防御体系营建与乡村聚落防御性变化之间的关联性。

二、族群依赖与冲突的共生模式——客家族群生存策略研究系列之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族群依赖与冲突的共生模式——客家族群生存策略研究系列之三(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城市中的外来人口权利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保护的理论基础及其演化机制
    第一节 城市外来人口治理的理论基础
        一、同化理论
        二、治理理论
        三、社会冲突理论
        四、平等理论
    第二节 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平衡的基本要素
        一、经济基础
        二、亚文化
        三、社会支持
        四、政治因素
    第三节 城市的权利演化机制
        一、城市外来人口的发展变化
        二、外来人口的权利延伸联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的样本呈现
    第一节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纽约
        一、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构成
        二、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作为世界传统移民城市的巴黎
        一、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构成
        二、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的发展变化
    第三节 作为民族熔炉城市的新加坡
        一、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构成
        二、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的发展变化
    第四节 作为新兴全球城市的上海
        一、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构成
        二、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的发展变化
    第五节 基于样本分析下外来人口权利发展的共性与挑战
        一、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构成与特征
        二、权利发展对城市运行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差异性权利的冲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中群体间的权利失衡
    第一节 外来人口集聚对城市的内生性影响
        一、外来人口集聚加速了城市的扩张
        二、外来人口集聚引发的社会冲突现象
    第二节 城市运行对外来人口发展的结构性影响
        一、外来人口的隔离与分化
        二、外来人口权利失衡形成的社会学因素
    第三节 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权利扩张
        一、外来人口权利的分类与发展
        二、生存权与发展权:外来人口移居的固有权利
        三、更加全面的权利:外来人口移居的延伸权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失衡的内在机理
    第一节 空间建构与权利实现的内在关系
    第二节 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生存的空间建构
        一、经济网络:外来人口空间建构的经济基础
        二、社会空间:社会化的空间形式
        三、文化载体:形塑外来人口的精神世界
        四、政策弹性:可利用的制度模式
        五、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空间形式的转换
    第三节 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平衡的内在逻辑
        一、外来人口的“权利”与城市的“权力”
        二、纵向间的权力下放
        三、横向间的权力生长
        四、城市中个体的权利保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的权利平衡建构与重塑
    第一节 作为共享的权利保障
        一、维系外来人口的文化权利
        二、保障外来人口身份认同与政治认同的权利
        三、维护外来人口的社会权利
        四、形成外来人口权利保护的制度保障
    第二节 走向社会融合: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的再生产
        一、社会融合的价值与指向
        二、社会融合的四个维度
        三、社会融合:全球城市中外来人口权利的价值归宿
    第三节 权利平衡的重塑
        一、保障差异性权利的共同发展
        二、实现公共权利与居民私权利的平衡
        三、确保城市发展与公平正义
    本章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2)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回顾
        一、国外交融地带研究的发展与演变
        二、民族走廊社会变迁研究
        三、天祝汉藏交融地带的相关研究
        四、小结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四、论文架构
    第五节 田野调查
        一、田野点介绍
        二、田野资料收集
第二章 农牧业交融社区的生计嬗变及困境
    第一节 雏形:农牧混合生产模式的成型过程
        一、早期的人口迁入
        二、从合作化到公社化
        三、混合税收下的半农半牧雏形
    第二节 延续:去集体化过程中的农牧业困境
        一、牧民的困境与选择
        二、农民的困境与选择
        三、新的机遇与尝试
    第三节 探索:现代化农业的尝试
        一、外来菜商与本地农民
        二、从传统农牧业走向现代农业
    第四节 农—牧业社区生计模式变迁的比较
        一、牧区A村的“资源型”生计模式
        二、农区C村的“市场型”生计模式
        三、生计混合地带的发展特征与挑战
第三章 汉藏杂居社区的文化交融及演变
    第一节 汉藏交融:B村文化的成型
        一、汉藏文化相聚
        二、未及重建的再建
    第二节 民间文化的复归
        一、仪式的兴起
        二、生命仪式回归
    第三节 现代化过程中社区文化的流变
        一、文化与仪式
        二、现代生活中的生命仪式
    第四节 汉—藏族社区文化变迁形态的比较
        一、藏族A村的文化变迁
        二、汉族C村的文化变迁
        三、汉藏杂居社区的文化交融与分离
第四章 村落社会交往及关系的演变
    第一节 流域内汉藏民族之间持续地互动与互融
        一、淘金市场中三村的互动
        二、佛事活动中三村的相遇
        三、现代农业市场中三村的互动
    第二节 半农半牧区B村的空间社会关系变化
        一、局限在村内的互助与互动
        二、延伸到村外的社会关系
        三、市场化语境下村庄社会关系形态
    第三节 交融地带空间社会关系变迁的对比
        一、A村的居住与交往状况
        二、C村的居住与交往状况
        三、社会空间与关系演变的分化
第五章 交融地带村庄社会变迁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暖棚事件的透视
        一、从修建到废弃
        二、B村发展受限的主要致因
    第二节 村庄社会变迁动力与发展路径的比较
        一、三个时期村庄变迁的动力因素
        二、半农半牧区的社会变迁模式
        三、农业与牧业村庄的社会变迁模式
    第三节 村庄社会变迁中的连续与断裂
        一、社会变迁与交融地带的一体化
        二、交融地带的不对称发展
        三、受益与受限:交融的社会效应再讨论
第六章 民族走廊的多元与交融
    第一节 民族走廊的主体多元特性探讨
        一、交融地带的客观性
        二、交融地带的延续性
        三、民族识别与交融地带的特殊性
    第二节 民族走廊的交融特性与延续
        一、区域的调和与适应
        二、交融维持的动力要素
        三、交融地带的流动性
    第三节 民族走廊交融地带的反思
        一、民族走廊与地图上的贫困带
        二、交融地带存在的表征与建构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交融地带村庄的多元特性
    第二节 交融地带在社会变迁中的选择
    第三节 交融地带主体性的关注
    第四节 交融地带研究的政策应用
    第五节 研究的价值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问卷大纲
附录二:村庄被访者信息对照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持续推进
        1.1.2 乡村住宅面临挑战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范围界定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广州都市边缘
        1.3.2 乡村住宅
        1.3.3 更新改造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研究与理论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1.3 小结
    2.2 共生理论
        2.2.1 共生理论的缘起与发展
        2.2.2 共生理论与住宅更新改造
    2.3 新陈代谢理论
        2.3.1 新陈代谢理论释义
        2.3.2 运用新陈代谢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2.4 建筑再循环理论
        2.4.1 建筑再循环理论的发展与共生
        2.4.2 基于建筑再循环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2.5 环境行为学理论
        2.5.1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乡村住宅设计
        2.5.2 应用环境行为学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2.6 触媒理论
        2.6.1 触媒理论释义
        2.6.2 基于触媒理论的乡村住宅更新改造
    2.7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
        2.7.1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的内涵与特点
        2.7.2 开放建筑“层级”理论的住宅更新改造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
    3.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历程、问题与挑战
        3.1.1 乡村住宅的发展历程
        3.1.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现状综述
        3.1.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面临的问题
        3.1.4 乡村住宅面临的机遇
        3.1.5 乡村住宅面临的挑战
    3.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共生关联因素与价值构成
        3.2.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发展的影响因素
        3.2.2 乡村住宅层级与共生关联因素
        3.2.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的价值构成
        3.2.4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目标
    3.3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原则
        3.3.1 共生整体性原则
        3.3.2 气候适应性原则
        3.3.3 乡村文化性原则
        3.3.4 生活整序性原则
        3.3.5 传承创新性原则
        3.3.6 集约紧凑性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的和谐共生设计思想
        4.1.1 传承创新核心思想
        4.1.2 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本质
        4.1.3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三要素
        4.1.4 解决共性矛盾的乡村住宅更新改造思路
        4.1.5 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定位与价值取向
    4.2 “乡村织补”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整体环境建构策略
        4.2.1 乡村格局重塑规划设计策略,实现乡村与环境的共生
        4.2.2 乡村环境“织补”设计策略,实现“新”与“旧”的共生
        4.2.3 交通系统优化设计策略,实现绿色出行与公共空间的共生
        4.2.4 局部与整体共生设计策略,实现广州都市边缘乡村可持续发展
    4.3 “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策略
        4.3.1 乡村住宅建筑优化设计策略,实现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共生
        4.3.2 新旧民居协调设计策略,实现“既有”与“改造”的共生
        4.3.3 延续场所精神的创新设计策略,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共生
        4.3.4 住宅结构优化设计策略,实现结构与艺术的共生
        4.3.5 绿色节能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节能技术与环境的共生
    4.4 “功能生活”的开放空间营造策略
        4.4.1 地方材料与技术传承创新设计策略,实现历史与未来的共生
        4.4.2 居住空间集约化、弹性化设计策略,实现空间与效益的共生
        4.4.3 建构一体化住宅设计策略,实现设计与建造的共生
        4.4.4 设施可持续更新设计策略,实现设备与构造的共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实践设计
    5.1 项目概述
        5.1.1 实践案例概况
        5.1.2 项目定位分析
        5.1.3 项目现状调研
        5.1.4 居民意愿需求
        5.1.5 更新改造设计重点
    5.2 “乡村织补”的整体环境建构设计
        5.2.1 乡村格局重塑设计,“织补”乡村肌理
        5.2.2 交通系统优化设计,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5.3 “支撑主体”的共生建筑优化设计
        5.3.1 乡村住宅优化设计,协调新旧民居
        5.3.2 场所精神延续设计,弘扬乡土文化
        5.3.3 住宅结构优化设计,推广绿色节能住宅
    5.4 “功能生活”的开放空间营造设计
        5.4.1 地方材料和技术延续设计,实现文化融合创新
        5.4.2 居住空间弹性化设计,提升居住质量
        5.4.3 住宅一体化设计,设备可持续更新
    5.5 本章小结
结论
    一、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结论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西南边疆山地民族族际共生空间研究:基于云南的多尺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一)理论基础
    (二)相关研究现状
二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1.田野调查法
        2. 3S技术
        3.民俗地图法
    (二)资料来源
三 云南山地民族族际共生空间的多尺度特征与机制
    (一)区域度的族际共生空间
        1. 以山坝结构为基础
        2. 以地缘关系为核心
        3. 以垂直分异为主要表现
    (二)山地民族族际共生空间的微观分析
        1. 族群尺度的族际共生空间模式
        (1) “牛马亲家”的生产功能
        (2) “牛马亲家”的社会功能
        2.家庭尺度族际共生空间的模式
        第一,共生关系模式的总体特征。
        第二,共生关系模式的族群特征。
        第三,在村寨层面,表现为中心村寨向周边村寨的辐射(见图5)。
四 结论与讨论

(5)砂拉越拉让江流域华人商业发展研究(1861-196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分析架构及历史分期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一、西方学界及华人学者的英文着作
        二、砂拉越本土学者的相关研究
        三、大陆及港台学者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第二章 华人商业的开端(1861-1900)
    第一节 华人到达前的拉让江流域
        一、拉让江流域的自然地理
        二、早期婆罗洲北部与中国的交往
    第二节 拉让江流域由乱而治
        一、海盗活动的遏制
        二、堡镇模式下的华人商业
    第三节 土产贸易中的华人商业网络
        一、乌鲁贸易网络
        二、与外界商业联系
第三章 商业版图的扩大(1901-1945)
    第一节 集体移民与经济作物
        一、华人垦场的建立
        二、引进经济作物
    第二节 新发展契机下的华人商业
        一、商业规模的扩大
        二、金融与航运业嬗变
    第三节 危机下的华人商业
        一、大萧条的冲击
        二、日据时期的破坏
第四章 资本化与集团化(1946-1963)
    第一节 政经秩序的重建
        一、华人政治地位提高
        二、经济政策与开发
    第二节 资本化发展
        一、朝鲜战争影响
        二、华人金融业发展
    第三节 集团化发展
        一、木材行业的勃兴
        二、华人商业的集团化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共生的政治:傣族传统村寨的权力与结构 ——基于传统时期西双版纳景洪傣寨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文献梳理
        (一) 强制支配性的权力研究
        (二) 隐蔽支配性的权力研究
        (三) 反支配性的权力研究
        (四) 无支配性的权力研究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
    四、关键概念
        (一) “共生”
        (二) 权力与权力结构
        (三) 乡村治理
    五、研究方法
        (一) 田野调查法
        (二) 个案研究方法
        (三) 文献研究法
    六、个案选择与介绍
        (一) 村寨的形成历史
        (二) 村寨内的区划布局
第二章 共生缘起:共生空间与权力运行环境
    一、自然环境
        (一) 气候湿润,雨热充足
        (二) 肥土谷地,宜种水稻
        (三) 高山丛林,交通闭塞
    二、资源环境
        (一) 狩猎采集的限制性
        (二) 山林资源的丰富性
        (三) 烧荒火种的有限性
    三、社会环境
        (一) “召片领”:部落战争产生的政权
        (二) “汉是父、缅是母”:夹缝中的傣族政治
        (三) “分而治之、以夷制夷”:皇权的羁縻政策
    四、小结
第三章 傣族村落:生产型权力的行使与社内治理秩序
    一、生产权力体现:“来收去丢”的份地制度
        (一) “纳曼”:份地分配与使用制度
        (二) “熟荒三,生荒五”:旱地开垦与回收制度
        (三) “纳很”:有限私地的占有规则
    二、集体事务安排:共同负责制的劳力分配
        (一) 生产环节与集体安排
        (二) 劳动合作与互助帮工
        (三) 劳力调动与劳动禁忌
    三、生产单元塑造:家户虚化下的总体意识
        (一) “摆夷搬家,不到三挑”:析分的家户积累
        (二) “男女平等,亲属分享”:均分的继承制度
        (三) “从妻居”:母系社会的底色
    四、小结
第四章 傣王政权:安全型权力的主体与合法性维护
    一、人身安全的保障与合法性形成
        (一) “滚课”:政权的防卫体系
        (二) “昆悍”:村寨的安全体系
        (三) “勐法”:秩序的法律保障
    二、经济安全的保证与共生性强化
        (一) 水渠:灌溉系统建设
        (二) “板闷”:看水人的使命
        (三) “恩万”:水利纠纷的调处
    三、精神安全的产生与归属感塑造
        (一) 鬼怪:超自然世界的威胁
        (二) “木都勐”:象征护卫的整合
    四、小结
第五章 南传佛教:知识型权力的形成与整合性权威
    一、村寨内在知识与原始权力主体
        (一) 波占:传统村寨文化权威
        (二) 叫魂:专有的巫术技能
        (三) 拴线:传统的信仰仪式
    二、知识型权力的整合与形成
        (一) 并存:佛教对原始信仰的妥协
        (二) 整合:佛教对村寨知识的吸收
        (三) 嵌入:知识型权力的载体建设
    三、知识型权力的行使与巩固
        (一) 戒律:个人行为规训
        (二) 傣文:知识传播垄断
        (三) 僧阶:阶层提升渠道
    四、小结
第六章 共生共治:权力的互动关系及运行逻辑
    一、结构型权力间的支持关系
        (一) 王法与“国教”:“政-教”间的支持关系
        (二) 化缘与赕佛:“教-社”间的支持关系
        (三) 征纳与黑召:“政-社”间的支持关系
    二、结构型权力间的协作关系
        (一) 官僚型头人:“政-社”间的吸纳共生关系
        (二) 地祭与国家:“政-教”间的协作关系
        (三) 节庆的生产:“教-社”间的互动关系
    三、结构型权力间的制约关系
        (一) 进洼与消遣经济:“教-社”间的约束作用
        (二) 起义的潜在风险:“社-政”间的限制作用
        (三) 升阶仪式政权化:“政-教”间的控制作用
    四、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共生政治”的内涵与特征
    二、共生型权力的理论模型分析
        (一) 共生的政治的形成要素
        (二) 共生的权力形态的可能变体
    三、权力共生理论的联系与变迁逻辑
        (一) 民主改革后村寨政治的变迁
        (二) 集体化时代村寨政治的变迁
        (三) 承包责任制下村寨政治的变迁
        (四) “共生政治”的嬗变轨迹与影响机制
    四、“共生政治”的理论价值与研究意义
    五、研究限度与不足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7)改制与共生:一个国有林场的发展 ——基于内蒙古B林场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1.2.1 概念界定
        1.2.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论文的不足
二 B林场改制状况描述
    2.1 林场所在乡镇情况
        2.1.1 基本信息
        2.1.2 经济发展
    2.2 B林场基本情况
        2.2.1 基本信息
        2.2.2 管理机构
        2.2.3 职工状况
    2.3 国家和自治区国有林场改制政策变迁
        2.3.1 国家国有林场改制政策
        2.3.2 内蒙古自治区国有林场改制政策
    2.4 B林场历史沿革
        2.4.1 职工工资政府权额拨款阶段(1972年-1979年)
        2.4.2 林场经营自收自支阶段(1979年-2019年)
        2.4.3 全额事业编阶段(2019年—至今)
    2.5 林场政策的具体实施状况
    2.6 小结
三 B林场与Y嘎查共生共建
    3.1 Y嘎查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3.1.1 人员构成
        3.1.2 经济收入发展变迁
        3.1.3 子女教育
        3.1.4 宗教活动
    3.2 B林场与Y嘎查共生互动
        3.2.1 人口流动是形成条件
        3.2.2 物质依赖是形成基础
        3.2.3 文化尊重是推动力
        3.2.4 学校教育是支撑
    3.3 小结
四 国有林场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4.1 林场在自我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4.1.1 经营管理方面
        4.1.2 政策设计方面
    4.2 问题成因分析
        4.2.1 社会环境因素
        4.2.2 林场性质因素
        4.2.3 职工个人因素
    4.3 国有林场改革的发展建议
        4.3.1 调整政府在工作中的角色定位、战略部署
        4.3.2 制定符合林场具体情况的发展经营模式
        4.3.3 实现国有林场与当地社区联动效应
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8)共生视角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的构建及演化 ——以江苏省工业水污染治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共生理论研究综述
        1.2.2 水污染合作治理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实证分析法
        1.4.3 计算机仿真方法
    1.5 创新之处
        1.5.1 研究视角的独特之处
        1.5.2 学术观点的独特之处
第二章 本研究的学理性阐释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水污染
        2.1.2 工业水污染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合作治理理论
        2.2.2 复杂系统与自组织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4 共生理论
    2.3 共生理论与合作治理的逻辑关联
        2.3.1 共生理论:阐释内在动因
        2.3.2 共生理论:指明发展方向
第三章 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现状分析
    3.1 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现实特征
        3.1.1 合作环境逐步完善
        3.1.2 合作方式持续创新
        3.1.3 合作主体较为熟悉
        3.1.4 合作程度有所提高
    3.2 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实现困境
        3.2.1 自主参与意识不强
        3.2.2 参与有效性不高
        3.2.3 主体利益存在分歧
        3.2.4 合作机制不完善
    3.3 解决合作治理困境—共生视角的引入
第四章 共生视角下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网络节点研究
    4.1 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关键节点分析
        4.1.1 政府主体
        4.1.2 企业主体
        4.1.3 公众主体
        4.1.4 其他主体
        4.1.5 客体
    4.2 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网络节点共生关系模型的建构
        4.2.1 变量设定
        4.2.2 数据来源
        4.2.3 VAR模型构建
    4.3 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网络节点共生关系的验证—以江苏省为例
        4.3.1 数据平稳性检验
        4.3.2 数据协整检验
        4.3.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3.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4.3.5 方差分解
        4.3.6 研究结论
第五章 共生视角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的构建
    5.1 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的要素分析
        5.1.1 共生单元分析
        5.1.2 共生模式分析
        5.1.3 共生环境分析
        5.1.4 共生界面分析
    5.2 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的动力机制
        5.2.1 外在动力机制
        5.2.2 内源作用机制
    5.3 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的运行条件
        5.3.1 统一的价值观
        5.3.2 严格的组织条件
        5.3.3 完备的技术条件
    5.4 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模型的构建
第六章 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的演化仿真
    6.1 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演化模型构建
        6.1.1 前提条件
        6.1.2 独立生长的两类主体的演化模型
        6.1.3 共生的两类主体的生长模型
    6.2 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演化模型分析
        6.2.1 演化模式分析
        6.2.2 稳定性分析
        6.2.3 均衡点与共生模式相关性分析
    6.3 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演化模型优化
    6.4 共生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演化仿真
        6.4.1 不同共生模式下的网络演化
        6.4.2 不同共生系数下的网络演化
        6.4.3 不同初始种群规模下的网络演化
        6.4.4 不同自然增长率下的网络演化
        6.4.5 不同最大规模下的网络演化
        6.4.6 研究结论
第七章 结语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工业水污染合作治理现状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金龙布傣人“天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比较分析法
        三、访谈法
        四、田野调查法
    第六节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金龙布傣人“天琴”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第一节 “天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历程
        一、形成时间
        二、发源地点
        三、形制变化
    第二节 申请列入层级保护名录的概况
        一、政府主导带动
        二、地方文化精英加入
        三、布傣边民参与
    第三节 “天琴”的非物质文化属性
        一、活态性
        二、传承性
        三、跨国性
    第四节 “天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基础
        一、文化圈理论
        二、文化共生理论
第二章 金龙布傣人“天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规定性
    第一节 顺序中的优先安排
        一、资金划拨优先
        二、项目优先带动
        三、试点优先探索
    第二节 统筹中的专项纳入
        一、惠民富民示范带项目纳入
        二、边境国门特色教育课程纳入
        三、壮族文化(崇左)生态保护区建设纳入
    第三节 指向中的边境维稳
        一、政治上的稳定
        二、经济上的平稳
        三、文化上的安全
    第四节 祈求中的民族认同
        一、族属上的认同
        二、族体上的认同
        三、族界上的认知
第三章 金龙布傣人“天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保护主体不清
        一、政府主导边界模糊
        二、文化主体功能缺位
        三、跨国因素潜在干扰
    第二节 保护策划粗糙
        一、目标界定不清楚
        二、措施列举不具体
        三、整体保护不全面
    第三节 保护权属模糊
        一、知识产权指向不明
        二、文化所有权归属不清
        三、传承权缺失不定
    第四节 保护力量不足
        一、资金力量缺乏
        二、青年力量不足
        三、科研力量薄弱
第四章 金龙布傣人“天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第一节 强化保护主体意识
        一、明确政府主导作用
        二、培养主体自觉意识
        三、增强主体自信心
    第二节 优化管理思维
        一、微观上聚焦
        二、中观里整合
        三、宏观下细化
    第三节 完善法律保护
        一、构建特别权利
        二、确立“天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三、明确传承权
    第四节 协同各方力量保护
        一、聚集资金力量
        二、挖掘新兴力量
        三、汇聚科研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内容及范畴
        1.2.1 对象——聚落防御性
        1.2.2 载体——(传统)乡村聚落
        1.2.3 时空——明清广东
        1.2.4 变量——地域动乱、自然环境、文化传播
    1.3 研究现状及基础
        1.3.1 国内外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1.3.1.1 建筑学科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1.3.1.2 其他学科对乡村聚落的研究
        1.3.2 国内建筑学科对聚落防御性的研究
        1.3.2.1 研究地域分布
        1.3.2.2 主要研究类型
        1.3.2.3 研究范畴划分
        1.3.3 关于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防御性的研究
        1.3.4 其他学科对广东明清时期地域动乱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1.3.4.1 历史学视角: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
        1.3.4.2 社会学视角:社会文化变迁与族群融合
        1.3.4.3 地理学视角:动态历史进程中的空间结构变化
        1.3.5 研究现状小结
        1.3.6 对相关古籍志书及专门史着作的整理
        1.3.6.1 断代史着作
        1.3.6.2 地方志着作
        1.3.6.3 专门史着作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1.1 田野调查
        1.5.1.2 文献综述
        1.5.1.3 归纳分析
        1.5.2 研究框架
    1.6 案例选取的依据及概况
第二章 产生:乡村聚落及其防御性的历史演进
    2.1 聚落防御性的缘起与表征
        2.1.1 物候环境与群体生存
        2.1.2 防御意识与聚落演变
    2.2 明清之前乡村聚落的演进综述
        2.2.1 乡村聚落的形成
        2.2.1.1 “聚”在集合过程中分化出的城乡雏形
        2.2.1.2 户籍制度完善下的乡制初立
        2.2.2 乡村聚落的发展
        2.2.2.1 从地域区别到社会职业分工差异的城乡两分
        2.2.2.2 从“乡-里”到“乡-村”的乡村基层结构变化
        2.2.3 乡村聚落的复杂化
        2.2.3.1 乡村行政组织单元的规模变化
        2.2.3.2 自然村在社会基层管理中的重要性
        2.2.3.3 乡村的“都市化”进程
        2.2.4 乡村聚落演变的关键动因
        2.2.4.1 土地政策
        2.2.4.2 组织类型
    2.3 明清之前乡村聚落演进中的防御性表征
        2.3.1 生产群体的依附与疏离
        2.3.1.1 显性表征——庄园的空间集聚化过程
        2.3.1.2 隐性表征——行政组织与民间组织的交互影响
        2.3.2 社会组织的割裂与统一
        2.3.2.1 显性表征——坞壁的扩散普及
        2.3.2.2 隐性表征——地方割据到生活单元的演进
        2.3.3 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立与更迭
        2.3.3.1 显性表征——军堡的体系化建设
        2.3.3.2 隐性表征——防御性文化的基层渗透
        2.3.4 民间自卫与官方屯守的若即若离
        2.3.4.1 显性表征——山水寨的几废几兴
        2.3.4.2 隐性表征——“居民自为保守”组织的延续
    2.4 明清之前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的基本情况
    2.5 本章小结
        2.5.1 防御性与聚落演变的关系
        2.5.2 社会动乱对聚落防御性表征的影响
        2.5.3 明清之前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的特点
第三章 情境:影响明清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社会背景
    3.1 明清两朝:战争频发的时代背景
        3.1.1 科技进步转化的世界格局
        3.1.2 朝代更迭激化的民族斗争
        3.1.3 土地兼并分化的阶级立场
        3.1.4 自然灾害恶化的生存环境
    3.2 广东地方:变革丛生的地域背景
        3.2.1 迁界展届与移民活动
        3.2.1.1 迁界、展届的基本概况
        3.2.1.2 移民安置下的族群
        3.2.2 土地开垦与宗族扩张
        3.2.2.1 土地垦殖的基本情况
        3.2.2.2 由“官-民”之别到“民-沙”之别的转变
        3.2.2.3 宗族在土地开垦中的作用
        3.2.3 乡勇团练与结社会匪
        3.2.3.1 守御废弛的官方防御力量
        3.2.3.2 地方武装力量的兴起
    3.3 群体融合:冲突蔓延的族域背景
        3.3.1 基于户籍制度的身份矛盾
        3.3.1.1 瑶、黎等少数民族的“归化”与“反抗”
        3.3.1.2 棚户、矿民等职业集团的集聚
        3.3.1.3 疍户的征用与消弭
        3.3.2 基于赋税制度的经济矛盾
        3.3.2.1 田赋制度的改革
        3.3.2.2 盐利与走私
        3.3.2.3 租佃与争讼
        3.3.3 基于科举制度的学额矛盾
        3.3.3.1 学额的分配制度
        3.3.3.2 寄籍应试政策
    3.4 本章小结
        3.4.1 社会矛盾与族群的凝结
        3.4.2 防御对象与武器的变化
第四章 刺激:明清广东动乱形势与军事防御体系的时空耦合
    4.1 动乱形势的基本建构
        4.1.1 时空范畴的确立
        4.1.2 动乱统计的方法
        4.1.3 动乱类型的划分
        4.1.3.1 A型:割据与统一的对抗
        4.1.3.2 B型:掠夺与保卫的对抗
        4.1.3.3 C型:流劫与平乱的对抗
        4.1.3.4 D型:争占资源的互相对抗
        4.1.3.5 其它复合型
    4.2 动乱的时空分布规律
        4.2.1 动乱频次的波动规律
        4.2.2 动乱密集期的类型统计
        4.2.2.1 明景泰(1449-1457)至明天顺(1457-1464)
        4.2.2.2 明嘉靖(1521-1566)至明隆庆(1566-1572)
        4.2.2.3 清顺治(1644-1661)至清康熙(1661-1722)
        4.2.2.4 清嘉庆(1796-1820)至清道光(1820-1840)
        4.2.3 动乱的空间分布特点
        4.2.3.1 Ⅰ类:沿海及近海动乱圈
        4.2.3.2 Ⅱ类:内陆动乱圈
    4.3 动乱形势的动态生成
        4.3.1 由明至清的空间变化
        4.3.1.1 Ⅰ类动乱核心由东部至中部转移
        4.3.1.2 Ⅱ类动乱核心由省界边境向粤东南及境中转移
        4.3.2 动乱叠加的综合态势
        4.3.2.1 核心圈的叠合:大型核心区与集中核心点
        4.3.2.2 挤压带的形成:核心圈夹击的外围交汇区域
        4.3.2.3 弥散区的均衡:动乱均衡蔓延的区域
    4.4 军事防御体系的建设
        4.4.1 建设概况
        4.4.1.1 明朝对布防体系的初步建设
        4.4.1.2 清朝对布防体系建设的延续与改变
        4.4.2 基层巡司的分布与变化
        4.4.3 海防卫所的分布与变化
    4.5 本章小结
        4.5.1 地方动乱的主要类型与综合分布
        4.5.2 军事防御体系建设的时间后置性
        4.5.3 动乱与军事防御体系的空间对应
第五章 涌现: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表征体系的解析
    5.1 防御性实体的维度构建
        5.1.1 私密居住(P)
        5.1.1.1 实体构成
        5.1.1.2 要素特点
        5.1.2 公共凝结(C)
        5.1.2.1 实体构成
        5.1.2.2 要素特点
        5.1.3 联合对抗(U)
        5.1.3.1 实体构成
        5.1.3.2 要素特点
        5.1.4 自然融合(N)
        5.1.4.1 实体构成
        5.1.4.2 要素特点
    5.2 防御性策略的地域适应
        5.2.1 借势与造势
        5.2.1.1 山水掩映
        5.2.1.2 连片聚集
        5.2.2 统合与多元
        5.2.2.1 轴心布局
        5.2.2.2 分支布局
        5.2.3 特殊与普及
        5.2.3.1 临时避难
        5.2.3.2 住防合一
    5.3 防御性空间的塑造手段
        5.3.1 网络秩序化
        5.3.1.1 集聚
        5.3.1.2 排列
        5.3.1.3 复合
        5.3.2 层级界域化
        5.3.2.1 线性围合
        5.3.2.2 点式布防
        5.3.3 空间吸引场
        5.3.3.1 错位
        5.3.3.2 迷迭
        5.3.3.3 曲折
        5.3.4 精神布控点
        5.3.4.1 核心性
        5.3.4.2 多样性
    5.4 本章小结
        5.4.1 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机制
        5.4.2 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性的表征内涵
        5.4.2.1 环境适应性
        5.4.2.2 安全围合性
        5.4.2.3 族群凝聚性
第六章 反馈:广东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类型与选择
    6.1 防御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实体分化
        6.1.1 (P·U)模式:私密与联合为主
        6.1.1.1 模式特点
        6.1.1.2 实体分化
        6.1.1.3 实例分析
        6.1.2 (P·C)模式:私密与公共为主
        6.1.2.1 模式特点
        6.1.2.2 实体分化
        6.1.2.3 实例分析
        6.1.3 (C·U)模式:公共与联合为主
        6.1.3.1 模式特点
        6.1.3.2 实体分化
        6.1.3.3 实例分析
    6.2 动乱形势下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选择
        6.2.1 动乱核心圈防御模式的整体概况
        6.2.1.1 江-佛区
        6.2.1.2 汕-揭区
        6.2.1.3 惠-河区
        6.2.1.4 其他核心点
        6.2.2 动乱类型影响下的防御类型分野
        6.2.2.1 交通体系的规整与混沌
        6.2.2.2 小家庭聚居的扩张与中断
        6.2.3 动乱时间促进中的防御核心凝结
        6.2.3.1 宗族控制下单核心的极速扩张
        6.2.3.2 共同抗险形成的多元核心聚集
        6.2.4 动乱空间挤压出的防御体系复合
        6.2.4.1 挤压带一:点式布防的分散运用
        6.2.4.2 挤压带二:防御、生活空间的集成化
        6.2.4.3 挤压带三、挤压带四:外部围合的重复使用
    6.3 军事防御体系对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影响
        6.3.1 巡司变更影响下的乡村聚落防御模式
        6.3.1.1 职能转化对乡村集聚格局的促进
        6.3.1.2 驻地建设对乡村防御体系的重构
        6.3.2 卫所兴衰影响下的乡村聚落防御模式
        6.3.2.1 卫所衍变型聚落防御维度的转移
        6.3.2.2 营房制度对空间网络均质的作用
    6.4 本章小结
        6.4.1 防御模式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其七类实体分化
        6.4.2 动乱类型、时间及空间分布对乡村聚落防御模式选择的作用
        6.4.3 军事防御体系与乡村聚落防御模式的关联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明清(1368-1912)主要战争分类表
    附录2-明朝(1368-1644)主要动乱汇总表
    附录3-清朝(1645-1840)主要动乱汇总表
    附录4-广东省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名单
    附录5-广东传统乡村聚落(部分)防御模式统计简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族群依赖与冲突的共生模式——客家族群生存策略研究系列之三(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城市中的外来人口权利平衡研究[D]. 晏晓娟. 华东政法大学, 2020
  • [2]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D]. 张丽. 兰州大学, 2021(02)
  • [3]共生视角下的广州都市边缘乡村住宅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冒卓影.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西南边疆山地民族族际共生空间研究:基于云南的多尺度实践[J]. 许斌,卢菁菁,苏朗,周智生.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20(01)
  • [5]砂拉越拉让江流域华人商业发展研究(1861-1963)[D]. 张青阳. 华侨大学, 2020(01)
  • [6]共生的政治:傣族传统村寨的权力与结构 ——基于传统时期西双版纳景洪傣寨的调查[D]. 李博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改制与共生:一个国有林场的发展 ——基于内蒙古B林场的个案研究[D]. 王凯.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8]共生视角下工业水污染合作性治理网络的构建及演化 ——以江苏省工业水污染治理为例[D]. 周钰. 扬州大学, 2020(04)
  • [9]金龙布傣人“天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韦珍妮.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10]基于明清广东动乱形势的乡村聚落防御性研究[D]. 陈家欢.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族群依附与冲突的共生模式:客家群体生存策略研究,第3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