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古典汉语,提高汉语素质

学好古典汉语,提高汉语素质

一、学好文言文,提高语文素质(论文文献综述)

詹林英[1](2021)在《思维导图在高中文言文复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中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而文言文复习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习期间,笔者深入到高中文言文复习课堂,采取课堂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调查方法对当下高中文言文复习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文言文复习课堂上仍存在教师满堂课灌输、题海战术等复习教学方式,这些低效的复习教学方式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和复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高中生文言知识建构能力低下,不利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因此,现阶段亟需改善高中文言文复习教学的方式。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思维工具,是一种既能形象化思维,又能辅助信息有效处理的学习工具。它用自由的线条和丰富多彩的图案连接提示性的简洁词语,概括复杂信息,提升信息处理效率。在高中文言文复习中,运用思维导图参与文言文复习,能激发学生复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主性,能帮助学生高效地构建文言文知识结构框架,提升学生在综合分析、信息处理等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本文结合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育教学的价值和可行性,将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与高中文言文复习教学相结合。明确了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建立框架知识结构、形成点面记忆模式、提升思维概括能力等作用,本文归纳总结出了思维导图在高中文言文复习教学中的实践方法。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在高中文言文复习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文言文复习效率。

唐金玲[2](2020)在《比较还原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指出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而当前文言文的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难以找到有效的方法或理论来指导教学。比较还原法是由孙绍振提出来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具有可操作性,能够给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同时,该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也有一些局限性,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与改进。本文以比较还原法为切入点,结合当前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根据比较还原法的内容和特点,提出比较还原法运用于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可行性策略。本文通过比较还原法概念的阐述以及对比较还原法多种特性的论述,系统地阐述运用比较还原法进行文言文教学的适用性和实际意义,为比较还原法运用于初中文言文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以及文本的特点,以文本语义、生活体验、情感特征、历史语境等几个方面为切入点,提出比较还原法运用于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策略。最后进行反思,提出比较还原法运用于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比较还原法,通过艺术感觉、情感逻辑等的比较还原,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挖掘文本深处的矛盾或差异,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拓宽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将比较还原法运用在文言文教学中,能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能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探究文言文文本中的奥秘,能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但是,比较还原法只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其在教学实践中也有一些缺点存在。希望能尽最大努力,寻找能够解决文言文教学相关问题的有效措施。

张婧榕[3](2020)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古代散文教学策略探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倍受关注,当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各学科都以培养核心素养为重点对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古代散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成为了培养初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资源之一。古代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通过古代散文的教学,能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灵活性和逻辑性,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在强调核心素养的今天,古代散文的教学依然存在字词教学的孤立、思维能力培养的忽视、审美教育的缺失和文化教育的薄弱等问题。因此,如何在初中进行古代散文的有效教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当下语文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笔者立足于初中古代散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探究古代散文教学策略的可行性及其有效方法。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论述了选题缘由、研究方法和目的、以及文献综述和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一章从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视角分别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分析了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当前古代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二章到第五章则是针对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分别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并分别例举教学设计作为案例支撑。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把语文核心素养融合到古代散文教学之中,力求在古代散文教学的课堂中能增加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提升审美鉴赏能力,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在潜移默化地渗透熏陶中完成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赖亮红[4](2020)在《统编本初中文言文“素读”教学研究》文中提出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文化财富。文言文的学习向来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涵养人文情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文言文教学存在较多的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师教学方法单一;重知识讲解而忽视学生的理解感悟,课堂沉闷缺乏语文味;重视诵读但落实情况不理想等。统编本初中文言文在选文数量、选文篇目和选文编排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如何教好统编本教材的文言文,是值得每一位语文人探讨的问题。“素读”起源于中国传统母语教学,是一种重视朗读背诵的读书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界对“素读”进行重新审视和体认,并赋予“素读”新的内涵。新时代下“素读”的内涵跳出了传统素读“不求甚解,只重视朗读背诵”的单一维度指向,拓展为重视学生的诵读体悟,重视学生与作者和文本展开交流与对话,在体悟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背诵,获得言语的积累与素养的提升。将新时代的“素读”方法运用到文言文的教学中,有利于克服传统文言文教学的弊端,改善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因此,本文试图在前辈关于“素读”和文言文教学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统编本初中文言文“素读”教学做出初步探索,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第一章对传统与新时代的“素读”内涵进行了界定,对统编本教材的文言文篇目进行统计分析,并论述文言文“素读”的价值。第二章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问卷调查、问卷访谈,阐述当今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并针对其做了原因分析。第三章论述文言文“素读”教学的实施,从“素读”教学的策略、阶段化推进、文言文“素读”教学实践案例及分析、反思和建议方面进行展开论述。总之,希望本文关于初中文言文“素读”教学的初步研究能为文言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吸引更多语文专家和教师研究文言文教学,改善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增强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刘倩[5](2020)在《深度学习视野下高中文言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中语文教学受应试倾向的影响,往往停留于浅层字词句和文章大意的理解,与真实生活情境脱离,零散问题和封闭答案限制学生思维发展。深度学习的教学理念有助于解决高中语文教学“浅层化”问题,为语文教师提供实施教学策略的新思路,有利于重构语文的学科价值。高中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老大难”问题。因而,文言文理应成为高中语文教学变革探讨的重要领域,借助深度学习理论改善高中文言文教学,从而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这是本研究的目的。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是通过整合促进高中生高阶思维发展的文言作品,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围绕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在高投入、高认知和高参与的言语实践活动中,促使高中生传承民族文化并培育民族精神,带动语言、审美和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理念。探究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涉及到以下三个研究问题,即“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是怎样的”“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是什么”“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如何”。本研究围绕这三个问题,将从高中语文新课标中筛选出的文言文关键能力作为框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的研究手段,分析一般学校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然后选取“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进行个案研究,实验班按照“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教学,对照班按照人教版教材进行传统教学,搜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测试分数和访谈资料等,采用准实验研究论证其效果。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分别指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四个维度,“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的设计过程展示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设计策略,即“内容进阶-目标聚焦-情境运用-反馈建构”,“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收到良好效果,呈现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教学的实施策略,即“深度阅读-阶梯目标-认知冲突-输出检验”。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理念体现语文课堂变革的本质,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可以解决高中文言文教学浅层化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借助深度学习主题培训,促进语文教师对教育理念的深度理解;加强教研组的文言文深度学习案例开发,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倡导教师实施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增进文言文教学实效。

武玉霞[6](2020)在《高中文言文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由此可见,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应该担起的责任。文言文是以古代汉语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是古人留下的宝贵的财富。文言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融合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现二者深度融合,意义非常重大,这不仅是提高中学生传统文化涵养的重要方法,也是传播和普及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本论文以高中文言文与传统文化教学融合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如何实现文言文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首先概括总结了统编语文教材中32篇文言文所包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然后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并根据个人课堂观察来了解高中文言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它们分别是:课堂教学改革力度有待提高,表现在重文轻言和重言轻文的教学传统仍然存在、文言文教学课堂诵读不到位、文言文课时有限,传统文化教育不能有效展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加强,表现在学生对文言文的喜爱度和课堂参与度有待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不够;语文教师传统文化储备不足,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有待加深;传统文言文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内容不明晰。以此为基础,笔者就高中文言文与传统文化教学深度融合提出了相应的几点策略:深抓文言文与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弥补教师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多元评价,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语境。希望本文能够为促进高中文言文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王亚男[7](2020)在《北京市H中学初中文言文“文言结合”教学研究》文中提出文言文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文化,是古人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因为文言文的传承,我们才有了和古人对话的机会。学生学习文言文是培养其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完成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我国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佳作,其词句的优美、语言的精炼、结构的严谨、逻辑的缜密等都值得我们去模仿、训练和学习。在初中文言文教学方面,重视文学鉴赏和文化的滋养与积淀,在传承人文精神的同时,掌握文言这个交际工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也是是新时代语文教师的任务与责任。当前,在很多学校的文言文教学中,较为广泛地存在着“重文轻言”“重言轻文”或“文”和“言”生硬结合的教学现象。这割裂了学生对于“文”和“言”的全面认识,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文言文。通过查阅文献,笔者发现学术界都在积极地将文言文教学推向“文言结合”的方向。本文从“文言结合”的方式研究、“文言结合”的方法策略研究、“文言结合”的影响三个方面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中出现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2019年9月,笔者有幸到H中学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发现H中学的Z老师在课堂中使用“文言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H中学A班学生文言文“文言结合”教学现状展开研究,总结出“文言结合”理论的运用对于学生学习文言文有一定的帮助,最后通过课堂观察法总结了 H中学的Z老师在课堂中所使用的九种“文言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北京市H中学A班“文言结合”文言文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笔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了“文言结合”教学法的启示和应用保障。要想在文言文课堂中实施好“文言结合”的方法,教师要做到:(1)树立“文言结合”的教学观念;(2)注重团队的力量;(3)制定合理的评价方式;(4)强调学习方法;(5)相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6)教学过程中有抓有放。当然,也离不开学生的配合,学生如果能做到:(1)摆正心态,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2)学会预习;(3)养成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4)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5)注重对文言文的朗读,以上五点,教学效果会更好。在本文的结尾,笔者还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文言结合”进行了展望。

范博闻[8](2020)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以延吉市第一高级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优秀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前辈先贤几千年来智慧沉淀的精华。目前语文教材中所选的篇章都是经过几千年读者眼光过滤而留下来的具有很强代表性的典范性文章,以此可以感知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深与博大。学习文言文也是我们传承祖国优秀古典文化的必要方式。先贤留下传世至今的文献典籍,大多由文言写成,因此要想充分挖掘古典文化的精华,必须要加强文言文的学习。本文利用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延吉市第一高级中学文言文教学进行调查和研究,总结取得成效的同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文本分,主要论述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范围和方法,并对论文中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主要对开展文言文教学的理论依据进行叙述,本文所选依据包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2019年普遇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新考纲》)和建构主义、人文主义、社会学系等理论。第三章主要是对延吉市第一高级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进行论述,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方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第二部分是对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上的一些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三方面。第四章是对目前该校在文言文教学中所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通过文言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与此同时在文言文教学中,在教师方面、学生方面、教材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必要的分析。第五章根据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建议。在教师方面主要包括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拓展评价方式等内容;在学生方面主要是从激发阅读兴趣、加强文言知识积累两方面内容进行建议。本文旨在通过对该校文言文教学现状的研究,旨在更好地帮助该校开展文言文教学活动,在促进该校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为其他学校开展文言文教学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吴硕[9](2020)在《建构主义理论下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文中认为在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要能在教师引领下,通过教材里文言文篇目的学习,充分地积累文言文特殊句式,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类型和判定方法。从笔者学校的文言文教学现状来看,在开展文言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多把重心放在疏通字句意思、分析人物性格和探究文章艺术特色上,而疏于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讲授。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效果并不明显。与此同时,学生的文言文基础、学习主动性不足以及文言文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不同等因素,都成为了学生文言文特殊句式学习上的阻碍。有鉴于此,笔者从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教学出发,结合鄂州市某高中的具体情况,对比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试结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探索文言文特殊句式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提高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学习效果。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相关教育教学政策,结合教育教学现状,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教学策略进行梳理和分析,从大方向和教育实际情况出发,明确研究的缘由、内容、意义和方法。第二部分,结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典型例句,梳理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知识,为研究划定范围。介绍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论证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参与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的可行性。第三部分,借助问卷调查,以鄂州市某中学(以下简称该中学)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教学现状为例,分别了解师生在文言文特殊句式教与学上的情况。后以座谈的方式征求师生意见。结合反馈,分析该中学在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上出现问题的成因。第四部分,在问卷调查的结果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具体教学情况,结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从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两方面提出具体解决方案,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第五部分,检验所提出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笔者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通过对鄂州市该中学的具体学情了解,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结合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收集上来的资料真实可靠,测试学生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对高中语文教学和学术研究都有一定意义。

唐美玲[10](2020)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史传类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史传类文言文是文言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和历年高考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史传类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历史,可以获得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可以获得生命的力量。然而,通过教育实习和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当下的史传类文言文课堂枯燥乏味,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也考得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探究史传类文言文教学现状的原因以及为以后的教学工作积累经验,本文尝试对此问题做些粗浅的研究。本论文分为绪论和正文两个部分。绪论部分阐释了研究缘由、研究意义、国内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正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史传类文言文的基本概念、文体特点以及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史传类文言文课文及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查情况进行梳理,明确史传类文言文在教材和高考中的地位。首先是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史传类文言文选文进行分析,再次是对2010-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进行分析,归纳出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选文来源、考查内容以及命题特点与命题趋势,最后得出史传类文言文在高中教材和高考中具有的重要地位。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两次考试中学生文言文阅读题的作答情况的分析,了解当下高中史传类文言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第四部分,针对第三章高中史传类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提出对应的策略。总之,高中史传类文言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既需要语文教师做出努力同时也需要学生做出努力。

二、学好文言文,提高语文素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好文言文,提高语文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1)思维导图在高中文言文复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四、研究内容
    五、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文言文复习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新课程标准分析
    二、高中学生心理及思维特点分析
    三、高中文言文复习要求分析
    四、思维导图在高中文言文复习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 高中文言文复习教学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一、调查概述
    二、高中文言文复习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第三章 思维导图在高中文言文复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文言文复习的教学过程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文言文复习教学的效果评估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文言文复习教学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比较还原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比较还原法运用于语文教学中的可操作性研究
        1.2.2 对比较还原法在不同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1.2.3 比较还原法运用于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研究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2章 比较还原法的定义、内容和特点
    2.1 比较还原法的定义
    2.2 比较还原法的内容
        2.2.1 艺术感觉的还原
        2.2.2 情感逻辑的还原
        2.2.3 审美价值的还原
        2.2.4 历史的还原和比较
        2.2.5 流派、风格的还原和比较
        2.2.6 异中求同与同中求异
        2.2.7 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
    2.3 比较还原法的特点
        2.3.1 可操作性
        2.3.2 互动性
        2.3.3 递进性
第3章 比较还原法运用于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适用性和实践意义
    3.1 比较还原法运用于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适用性
        3.1.1 文言文的定义
        3.1.2 初中文言文教学适合比较还原法的特点
    3.2 比较还原法运用于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3.2.1 有利于丰富文言文的教学内容
        3.2.2 增强文言文课堂的人文性
        3.2.3 拓宽阅读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第4章 比较还原法运用于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策略
    4.1 以文本语言为切入点,分析矛盾或差异性
    4.2 以生活体验为切入点,寻找文中的理性逻辑
    4.3 以情感特征为切入点,探索文中的审美价值
    4.4 以历史语境为切入点,了解文章的前世今生
    4.5 以比较为切入点,获得文章的独特内涵
第5章 将比较还原法运用于初中文言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5.1 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
    5.2 切忌出现过度解读和文本误读的问题
    5.3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5.4 关注学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3)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古代散文教学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一)语文核心素养相关研究
        (二)初中古代散文研究
        (三)初中古代散文教学策略的研究
        (四)融合核心素养与古代散文教学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和目的
    四、相关概念阐述
        一、语文核心素养
        二、古代散文
第一章 初中古代散文教学要求及其现状分析
    第一节 古代散文的教学要求及教学价值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古代散文的教学价值
    第二节 现行古代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孤立的字词教学
        二、对思维能力培养的忽视
        三、审美教育的缺失
        四、文化教育方面的薄弱
第二章 落实语言基础知识教学,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第一节 解决字词难关,掌握学习方法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字词学习方法多样化
        二、跨篇比较学习,夯实字词基础
        三、听说读写结合,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第二节 灵活利用课外资源,扩充语言知识积累
        一、诵读积累字词,扩展语言知识范围
        二、诵读经典篇目,培养文言语感
        三、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培养语言兴趣
    第三节 语言能力培养如何贯穿在教学中——以《桃花源记》为例
        一、《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思考
        二、《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第三章 关注思维引导,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
    第一节 巧妙借助表格,强化思维理解与建构
        一、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文本,理解行文逻辑
        二、相关篇目对比联系,增强思维灵活性
    第二节 运用有效学习方法,激发思维创造
        一、师生有效对话,思维交流碰撞
        二、利用“读”“写”结合方式,延伸思维训练
    第三节 课内外结合,将思维训练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一、根据学生情况适当扩展阅读,养成思考习惯
        二、重视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探索思维方式
    第四节 在教学中如何突出思维训练——以《曹刿论战》为例
        一、《曹刿论战》教学设计思考
        二、《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第四章 加强审美感知,培养审美意识和能力
    第一节 加强文本感知,初步掌握审美技能
        一、多篇目综合体会,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二、立足于文本,发掘审美因素和角度
    第二节 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审美主动性
        一、利用媒介工具,扩大审美视野
        二、加强诵读感悟,营造审美感知环境
        三、鼓励自主阅读,调动审美兴趣
    第三节 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审美感知——以《三峡》为例
        一、《三峡》教学设计思考
        二、《三峡》教学设计
第五章 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理解与传承
    第一节 立足教材教学,发掘传统文化内涵
        一、探寻文化因素,体会优秀文化内涵
        二、整体感知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三、挖掘文本涵义,实现文化理解与传承
    第二节 重视文化扩展,调动身边有利因素
        一、增加课外阅读量,了解更多传统文化
        二、重视学生文化体会,强化深度与广度
        三、“三位一体”,营造文化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学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统编本初中文言文“素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素读”内涵与“素读”价值
    第一节 “素读”的界定
        一、传统“素读”的概念
        二、当前“素读”的内涵
    第二节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编选情况分析
        一、统编本文言文选文分析
        二、统编本文言文出处分析
        三、统编本文言文学习目标分析
    第三节 文言文“素读”的价值
        一、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二章 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情况
        一、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二、教师访谈问卷结果分析
    第二节 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学习现状
        二、教师教学现状
    第三节 文言文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一、文言文教学的困难性
        二、文言文教学目标的模糊性
        三、文言文评价的过度量化性
第三章 文言文“素读”教学的实施
    第一节 文言文“素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以诵读方法为手段
        二、以语文要素为教学点
        三、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为任务
        四、以品读理解文本为重点
        五、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
    第二节 文言文“素读”教学实施的阶段推进
        一、初步阶段:素读,培养语感
        二、进阶阶段:品读,体验理解
        三、深入阶段:悟读,提升素养
    第三节 文言文“素读”教学设计及分析
        一、《咏雪》“素读”教学设计
        二、《咏雪》“素读”教学设计分析
        三、《陈太丘与友期行》“素读”教学设计
        四、《陈太丘与友期行》“素读”教学设计分析
    第四节 文言文“素读”教学实施的反思与建议
        一、营造文言文“素读”氛围
        二、加强文言文“素读”培训
        三、编制文言文“素读”读本
        四、保障文言文“素读”时间
        五、开展文言文“素读”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5)深度学习视野下高中文言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现实困境:高中语文教学的浅层化现象
        (二)学科诉求:语文学科价值的重构
        (三)理论启示:深度学习研究的兴起
    二、研究问题
        (一)问题选择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问题的阐述
    三、研究的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四、概念界定
        (一)深度学习
        (二)教学策略
        (三)文言文教学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一、语文学科本质及语文教育的演进
        (一)语文学科的本质
        (二)语文教育的演进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研究及困境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研究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三、教学策略的转变及理论基础
        (一)教学策略的内涵
        (二)教学策略的转变
        (三)教学策略转变的理论基础
    四、深度学习理论相关研究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二)深度学习的本质及特征
        (三)深度学习的影响因素
        (四)深度学习的实践探索
    五、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
        (一)语文深度学习的内涵及特征
        (二)语文深度学习的研究
        (三)语文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必要前提
        (四)语文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
    六、研究启示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的阐述
        (二)论文框架
    二、质化为主的研究取向
    三、研究方法的确立
        (一)问卷调查法
        (二)访谈法
        (三)课堂观察法
        (四)案例分析法
        (五)准实验研究法
    四、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第四章 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问卷及访谈调查的结果分析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目标的结果分析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结果分析
        (三)高中文言文教学活动的结果分析
        (四)高中文言文教学评价的结果分析
    二、课堂观察结果及分析
        (一)教师教学课堂观察分析
        (二)学生学习课堂观察分析
    三、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停留在浅层分数目标,忽视语文素养的深层目标
        (二)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文本范畴,缺乏文言关键能力的总体设计
        (三)教学活动固化于串讲和分析,难以形成文言整体语感
        (四)教学评价囿于知识评判,缺乏对学生文言文学习过程的指导
第五章 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教学典型案例的设计过程及设计策略提炼
    一、尝试和探索:“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第一轮设计
        (一)第一轮设计的整体方案
        (二)第一轮设计的反思和总结
    二、调整和改进:“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第二轮设计
        (一)第二轮设计的整体方案
        (二)第二轮设计的反思和总结
    三、提升和应用:“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第三轮设计
        (一)第三轮设计的整体方案
        (二)第三轮重点课时教学设计
    四、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策略的提炼
        (一)内容设置层级点
        (二)目标挖掘能力点
        (三)情境统摄探究点
        (四)评价贯穿表现点
第六章 “择生与择死”单元教学效果分析及实施策略提炼
    一、“择生与择死”主题单元教学效果调查
        (一)访谈结果分析
        (二)学生习作改进过程分析
    二、A班与B班教学效果的对比情况调查
        (一)测试结果分析
        (二)访谈结果分析
        (三)情境性测试结果
    三、教学效果分析
        (一)学生探究文本价值,实现文言文内容的深度理解
        (二)学生具有一定的文言文迁移能力,逐步实现文言文关键能力目标
        (三)学生在积极言语活动中学习兴趣增加,明确文言文古为今用的价值
        (四)学生总结创设整体语境的文言文阅读方法,促进学生自我反思
    四、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实施策略提炼
        (一)阅读探寻着力点
        (二)目标针对阶段点
        (三)对质激发兴趣点
        (四)输出注重思维点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可以解决高中文言文教学浅层化问题
        (二)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策略归纳
        (三)高中文言文深度学习的教学实施策略提炼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改进建议
        (一)借助深度学习主题培训,促进语文教师教育理念的深度理解
        (二)加强教研组文言文深度学习案例开发,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三)倡导教师实施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增进文言文教学实效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6)高中文言文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5.1 问卷调查法
        1.5.2 访谈调查法
        1.5.3 课堂观察法
二、高中文言文选篇中的中华传统文化
    2.1 内涵丰富的礼仪制度
    2.2 特色鲜明的姓氏名号
    2.3 独树一帜的地理历法
    2.4 赏罚分明的制度刑罚
    2.5 饱含深情的爱国精神
    2.6 淡泊名利的隐士文化
三、高中文言文与传统文化教学现状与成因分析
    3.1 高中文言文与传统文化教学现状
    3.2 高中文言文与传统文化教学现状成因分析
        3.2.1 课堂教学改革成效低
        3.2.2 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
    3.3 教师传统文化知识有缺失
    3.4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单一
四、高中文言文与传统文化教学深度融合策略
    4.1 深抓文言文与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4.1.1 更新教学理念
        4.1.2 重视诵读教学
        4.1.3 创设情境教学
    4.2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4.2.1 批注式阅读
        4.2.2 分专题研习
        4.2.3 重视文言积累
        4.2.4 利用线上教学,借鉴翻转课堂
    4.3 弥补教师传统文化教育缺失
        4.3.1 语文教师要加强专业学习
        4.3.2 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4.4 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多元评价
    4.5 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语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7)北京市H中学初中文言文“文言结合”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文言文的“言”
        (二) 文言文的“文”
        (三) 文言结合
    三、文献综述
        (一)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 解决办法
        (三) “文言结合”的方式研究
        (四) “文言结合”的方法策略
        (五) “文言结合”的影响
        (六) 研究述评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言结合”理论概述
    第一节 “文言结合”教学的理论阐释
        一、“文言结合”的理论基础
        二、“文言结合”教学思想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初中文言文教学“文言结合”的教学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学会有效思考的方法
        二、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积极的情绪
        三、有利于学生积极的同一性的发展
        四、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第二章 H中学初中“文言结合”的教学实践
    第一节 H中学概况
        一、办学历史
        二、办学规模
        三、社会影响力
    第二节 H中学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文言结合”教学实践
        一、H中学八年级A班学生文言文学习现状
        二、“文言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 撮词带面
        (二)因声求气
        (三) 预习质疑
        (四) 换字品读
        (五) 上下求索
        (六) 咬文嚼字
        (七) 联系生活
        (八) 巧用规律
        (九) 旧知新用
第三章 H中学“文言结合”教学法的启示及应用保障
    第一节 H中学“文言结合”教学法应用的启示
        一、树立“文言结合”的教学观念
        二、注重团队的力量
        三、制定合理的评价方式
        四、强调学习方法
        五、相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过程中有抓有放
    第二节 “文言结合”教学法的应用保障
        一、摆正心态,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
        二、学会预习
        三、养成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
        四、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
        五、注重对文言文的朗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H中学八年级A班调查问卷
    附录二 H中学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 H中学A班课堂观察表
致谢

(8)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以延吉市第一高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范围与方法
    1.5 主要概念界定
第二章 高中阶段开展文言文教学的理论依据
    2.1 《新课标》对高中阶段开展文言文教学提出的建议和要求
    2.2 《新考纲》对高中阶段开展文言文教学提出的建议和要求
    2.3 在高中阶段开展文言文教学的其他理论依据
第三章 延吉市第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
    3.1 教师方面的现状调查
        3.1.1 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调查
        3.1.2 文言文教学内容的调查
        3.1.3 文言文教学方法的调查
    3.2 学生方面的现状调查
        3.2.1 对文言文学习态度的调查
        3.2.2 对文言文学习兴趣的调查
        3.2.3 对文言文学习效果的调查
第四章 延吉市第一高中文言文教学取得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4.1 文言文教学取得的成效
        4.1.1 夯实了语言基础
        4.1.2 拓展了思维方向
        4.1.3 提升了审美和鉴赏能力
        4.1.4 丰富了人文精神
    4.2 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4.2.1 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4.2.2 教材为主外延不足
        4.2.3 评价方式缺乏变化
    4.3 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4.3.1 文言阅读缺乏兴趣
        4.3.2 文言基础相对薄弱
        4.3.3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章 对该校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5.1 教师方面的建议
        5.1.1 改进教学方法
        5.1.2 丰富教学内容
        5.1.3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5.2 学生方面的建议
        5.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2.2 加强基础知识积累
        5.2.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建构主义理论下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概述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思路
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2.1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概说
        2.1.1 文言文特殊句式概念
        2.1.2 文言文特殊句式类型
    2.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概说
        2.2.1 建构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2.2.2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探析
    2.3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可行性分析
3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3.1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知识掌握情况考察和问题汇总
        3.1.1 文言文特殊句式知识点学习情况考察
        3.1.2 文言文特殊句式知识点学习情况的汇总和分析
    3.2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情况调查实施
        3.2.1 调查对象及调查问卷的发放
        3.2.2 学生调查问卷设置和目的说明
        3.2.3 教师调查问卷设置和目的说明
    3.3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情况调查结果和分析
        3.3.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3.3.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3.4 对鄂州市该中学文言文特殊句式学习调查结果原因分析
        3.4.1 学习工具不齐,遇困难少解决
        3.4.2 缺乏积极态度,学习兴趣较低
        3.4.3 理论知识体系不够完备,容易遗忘
        3.4.4 教学方法较传统,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4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
    4.1 建构主义理论下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教学策略
        4.1.1 做好兴趣牵引,选好“抛锚”地点
        4.1.2 引导协作互助,学会使用“支架”
        4.1.3 注重知识迁移,用好随机进入
    4.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的具体方法
        4.2.1 巧妙设置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4.2.2 注重典例积累,把握学习难度
        4.2.3 考察重点句子,学会举一反三
        4.2.4 夯实知识基础,厘清古今差异
        4.2.5 使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4.2.6 注重文化积累,培养文化认同感
5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教学实施
    5.1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5.2 教学效果检测方法
        5.2.1 默写法
        5.2.2 专项测试法
    5.3 教学效果分析
        5.3.1 默写法的效果分析
        5.3.2 专项测试法的效果分析
    5.4 访谈与交流
    5.5 不足与改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致谢

(10)人教版高中语文史传类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三 文献综述
        (一)关于史传文的研究
        (二)关于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研究
        (三)文献述评
    四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课堂观察法
第一章 高中史传类文言文作品及教学的重要性
    一 史传类文言文的基本概念
    二 史传类文言文的文体特点
        (一)真实性
        (二)文学性
        (三)引领性
    三 高中史传类文言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帮助学生认识社会
        (三)启迪学生自我生命
第二章 高中史传类文言文课文与高考考查情况
    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史传类文言文选文分析
        (一)选文情况
        (二)选文特点
        (三)选文知识
    二 2010—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考查情况
        (一)选文分析
        (二)考查内容
        (三)命题特点与趋势
    三 史传类文言文在教材和高考中的地位
第三章 高中史传类文言文教学现状和学生考试情况
    一 高中史传类文言文教学现状问卷调查
        (一)史传类文言文教学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的情况说明
        (二)史传类文言文教学问卷调查基本情况统计
    二 学生对史传类文言文阅读题的作答情况
        (一)考试作用说明
        (二)试题作答分析
    三 问卷调查与考试情况的结果分析
        (一)教师方面
        (二)学生方面
第四章 高中史传类文言文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一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知识与能力
        (一)坚持广泛阅读,提升知识素养
        (二)勤于研读反思,提升能力素养
    二 教师要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一)明确史传类文言文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二)兼顾史传类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和人文内涵
        (三)拓展知识与延伸方法
    三 教师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诵读法
        (二)比较法
        (三)练习法
    四 学生要在阅读实践中提高
        (一)熟读与背诵
        (二)深思与比较
        (三)练习与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学好文言文,提高语文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 [1]思维导图在高中文言文复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詹林英.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2]比较还原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唐金玲.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3]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古代散文教学策略探究[D]. 张婧榕.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统编本初中文言文“素读”教学研究[D]. 赖亮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深度学习视野下高中文言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D]. 刘倩.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高中文言文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教学策略研究[D]. 武玉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北京市H中学初中文言文“文言结合”教学研究[D]. 王亚男.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以延吉市第一高级中学为例[D]. 范博闻. 延边大学, 2020(05)
  • [9]建构主义理论下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D]. 吴硕.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人教版高中语文史传类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 唐美玲.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学好古典汉语,提高汉语素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