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高层建筑抗震能力研究

东营市高层建筑抗震能力研究

一、东营市城区高层建筑抗震能力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璟诚[1](2020)在《基于政府视角的安全发展型城市创建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规模逐年扩大,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与此同时,各种困扰城市安全发展的重特大事故也时有发生,城市安全发展问题亟待解决。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将“建成安全发展型城市”作为我国城市安全发展的最终目标。我国在城市安全领域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初,与日本、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而创建安全发展型城市是一项开拓性的任务,国内外并无成熟经验可供参考借鉴。目前对安全发展型城市的研究较为笼统,研究侧重于保障措施层面,缺少对安全发展型城市目标体系、建设内容、重点任务等具体要素的研究,安全发展型城市的创建工作缺少系统的方法指导,无法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本文充分利用国内外研究现状,拓宽城市安全管理思路,基于政府视角,从创建安全发展型城市的全流程出发,研究创建安全发展型城市的方法,将会有效改善目前我国的城市安全发展现状。本文首先从安全发展型城市的概念、功能、特征和体系框架研究入手,通过研究相关理论,将基于政府视角创建安全发展型城市的方法分为分析创建背景,确定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阶段,建立目标体系,设计建设内容,分解重点任务,制定保障措施六个步骤,对安全发展型城市的创建效果进行考核评估,从建设领域、建设内容和建设阶段三个维度绘制了安全发展型城市的创建模型。本文根据“三个基于,一个方法”制定模式,设计了包含工作内容、主要成果(指标)等文件要素的重点任务分解表。为了方便考核评估工作的开展,研究了目标实现率、内容要素平均完成率、建设项目平均完成率、保障措施合理性的计算公式,提出了考核评估的原则、方法和流程,绘制了考核评估的技术路线图,设计了考核评估的辅助工具表。为验证基于政府视角的安全发展型城市创建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本文以云南省××市为例,对××市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工作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基于政府视角的安全发展型城市创建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便捷性,适用于政府开展安全发展型城市创建工作,可以提高我国城市的本质安全水平。

王自力[2](2019)在《基于GIS的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可实施性评估研究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诸多城市问题愈发严重,居民日益增长的城市空间容量需求与有限的土地资源供应之间矛盾突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逐渐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记忆的载体,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其保护需求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能否合理展开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关乎城市未来的长久发展,科学有效的地下空间评估是其关键所在。文章在国内外既有研究中涉及到的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开发难度、开发潜力、综合价值等概念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地下空间可实施性的概念,用以探讨城市发展中历史文化街区地上与地下、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对相关理论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可实施性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立了评估体系中各指标在地下空间不同深度层次的权重。在此基础之上,选取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为评估方法应用的实证评估对象,并依据评估结果提出了地下空间利用的优化策略。文章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章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进行了明确;第二章作为文章的研究基础,界定了GIS、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可实施性等概念,梳理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并介绍了构建可实施性评估体系所涉及到的地下空间分层理论、层次分析法及GIS空间分析等理论和方法。第三章构建了地下空间可实施性评估指标体系,并从不同的竖向深度层次分别确定了可实施性评估指标权重。第四章选取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实证评估对象,基于GIS平台对多源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处理,结合第三章评估指标及权重得到了该区域地下空间不同竖向层次的可实施性评估结果。第五章在可实施性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利用及可实施区域分布现状并提出了地下空间规划提升改进策略。第六章对文章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研究展望。文章对后续其他地区及类型的历史文化街区相关评估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概念补充及方法理论支撑,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限定内容为重要前提的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的全面可实施性评估方法和技术,是补充完善现有城市地下空间及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建设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践活动的技术依据。

耿钇艺[3](2018)在《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的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鉴于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高密度住区普遍存在因人口密度增加和居民需求层次提高而导致高密度居住现实与健康环境需求目标之间矛盾日益尖锐的问题,紧凑发展模式是当下中国城市实现住区空间使用高效率和生活高质量并存的重要途径。1980~2000年间建成的城市既有住区建成环境已出现物质性的老化和结构性的衰退,现存空间环境状况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但这些住区还远没有达到建筑的物质寿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将在城市居住体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既有住区空间环境的更新成为必然。论文以紧凑城市理论为依托,开展既有住区公共空间紧凑居住、复合更新策略研究,提升既有住区建成环境的健康适应性,对实现城市内涵式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紧迫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研究紧凑城市相关理论,完善住区空间层面“紧凑”概念内涵;通过梳理天津市中心区域既有住区空间演进格局、形态特征与紧凑程度变化趋势,总结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需求;基于紧凑居住模式,从户外公共空间构成要素角度对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功能评价与居民需求进行深入探讨;以理性的眼光重新审视当下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提高住区户外空间的使用效率和生活质量,营造紧凑居住模式的途径,提出促进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多元复合利用的更新策略;最后,基于上述研究,选取天津市碧华里居住区为样本进行实验性改造设计。以既有住区停车空间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停车方式的更新,实现交通空间、公共活动空间、景观空间的复合利用,营造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的紧凑居住模式。研究成果为实现住区空间高效、生活高质提供精细化科学决策方法,为探索适应城市高密度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紧凑住区规划设计方法的创新提供新的视角。

范乐[4](2017)在《中学教学区地震救援仿真训练废墟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地震救援的难点不仅在于地震灾害的突发性和强破坏性,还受到城市工程环境和场地使用状态的影响和制约。然而方法性指导和量化数据的缺失,引发了救援效率低下、二次灾害频发和管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鉴于地震应急救援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近年来国际上以地震救援仿真训练废墟作为训练平台,利用高度仿真的灾场场景开展日常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增加救援者的实战操作经验。但由于长期的忽视与基础理论的缺失,以及数据收集与量化研究的技术局限,学术界针对地震救援训练设施的研究还不多见。仿真训练废墟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末发达国家对城市复杂工程环境的防灾减灾需求,其初衷是为了让救援者熟练掌握地震应急救援的行动流程及技术操作,同时利用高度仿真场景来模拟灾场特征,以接近实战的方式提升训练效果,做到仿真训练的针对性、科学性和专业性。本研究采用文献整理、卫星图像调研分析、地震模拟等方法,在系统研究我国地震应急救援实践的需要的基础上,运用跨学科的方法总结出中学教学区地震救援仿真废墟的实体形态、坠物场景和实训功能布置的设计策略,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完整准确地探讨了仿真训练废墟的设计问题。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各类文献中关于地震应急救援行动及其技术应用的记录,从地震风险、应急救援理论和灾场行动的特征入手,阐述了仿真训练废墟的功能要求与技术种类。指出了制约设计的四个影响因素:原型建筑用途及特征、建筑结构的倒塌特征、结构坠物的分布特征、安全保障与重复使用。总结了中学教学区的规模与面积指标、功能分区与空间特征、人行流线与活动规律等空间要素。然后,根据中学教学区的空间要素及仿真训练废墟的设计要求,阐述了针对中学教学区的调查与强震模拟实验方案,通过架构中学教学区地震灾损信息模型,界定了仿真训练废墟设计及实训功能所需的综合灾场信息、空间数据信息、模拟实验的设定及相关参数,从场地布局与建筑两个层面整合了综合灾场信息,为后续中学教学区强震模拟实验及相关设计策略的提出打下了基础。再次,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教学楼结构在强震中的破坏与倒塌过程,通过分析模拟结果对比了不同工况下教学楼结构常见的倒塌特征及其触发机制,对典型教学楼结构倒塌形态及破坏规律的进行了总结,以模拟结果为例提出了提取仿真训练废墟实体形态的方法,并通过废墟结构优化、生存空间与藏人点界定解决了不同倒塌特征下各类废墟结构的稳定性与训练区域划分问题,提出仿真训练废墟的实体形态设计策略。持续输入地震动直至结构完全倒塌以观察各算例结构坠物的产生过程及其对教学区场地的潜在影响,并通过对比不同地震动与平面布局影响下教学楼结构坠物的位移范围及分布状态,总结了教学区结构坠物的典型分布场景及灾场特征,以模拟结果为例阐述了提取教学区地震救援仿真训练废墟结构坠物场景并进行设计、优化的方法,提出仿真训练废墟的坠物场景设计策略,界定了可满足不同训练要求的坠物场景类型与情景设定思路。最后,根据前两个阶段提取的形态和灾场坠物布置信息,结合地震应急救援行动的流程及技术特征,充分挖掘不同废墟空间与坠物场景的利用潜力,在灾场仿真的基础上安全、可控地实现地震救援的训练目的,并通过一系列技术办法使仿真训练废墟达到功能与空间的完美统一。本文属于建筑学、灾害学、计算机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开创性地从建筑结构倒塌与结构坠物对场地影响两方面整合了综合地震灾场场景,建构了以往防灾减灾领域较少涉及的建筑——场地两者间的有机关系,拓展了地震救援训练设施的训练维度与仿真程度。同时为地震灾场仿真及训练设施设计领域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与技术解决方法,为我国地震救援仿真训练废墟设计理论的确立及防震减灾事业做出贡献。

和树明[5](2017)在《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避险功能评价与规划研究 ——以枣庄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们国家疆域辽阔,各个地区地形地势复杂多样,生态环境更是千变万化。伴随着知识强国、科技兴国战略,近年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也衍生出了新时代的城市灾害。近几年来,城市公园在很多城市发生大大小小的城市灾害时发挥出的避险救援等作用日益凸显。21世纪以来,城市建设引发的火灾、洪荒、地震、滑坡、泥石流、踩踏事故、化工厂爆炸、交通堵塞、城市热岛等城市灾害在不断蔓延并越演越烈。枣庄市是传统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地质生态破坏严重,必须做好该城市法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首先对枣庄市的绿地系统现状做了认真的调查统计。运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咨询法和走访当地园林市政地震部门及当地群众,基本掌握其公园绿地现状和相关的指标。认真研究城市防灾避险在国内外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一些具体应用实例。在总结分析优缺点的基础上,选取多个指标因子,经过德尔菲专家评价法和AHP法予以赋值。通过积极的对枣庄市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避险功能进行评价分析来评估改善其防灾避险能力。以此为基础,密切联系枣庄市城市公园绿地现状,因地制宜,“扬其长处,补其短处”提出了枣庄市的防灾避险规划。通过对枣庄市绿地系统构建防灾避险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提出枣庄市防灾避险规划的基础上,最后,做出了反思和总结。详细探索并实践了防灾避险功能评价体系的建立模式并以枣庄市实例进行研究,丰富了有关城市防灾避险功能评价与规划的理论基础。

王玉军[6](2017)在《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质环境主要是地球表层岩石、土、地下水共同构成的环境系统,是自然环境的本底和自然资源的赋存系统,也是人类生存的栖息场所、活动空间及生产生活所需物质来源的载体,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所有的土地利用活动均发生在地质环境系统中。伴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的土地利用激烈变化,地质环境急剧恶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频发,暴露出长期以来未根据地质环境约束开展土地利用活动、土地利用规划中地质环境因素缺位等不足。因此,系统地考虑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将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融入土地利用规划中,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为探索“矿地融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在土地利用上体现出城镇用地、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未利用地不断减少,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U”型增长。在各类用地增减变化表象的背后,其驱动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三类因素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和制约的:①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的变化均是双向影响关系;②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都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底,两者的内涵在地形、水土等方面存在重叠与互动;③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短期的、主动的,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长期的、被动的、决定性的;④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的本质关系是地球自然本底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互相作用、互为制约,地形、岩土、地下水、地质灾害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地质环境因素,城镇开发、矿产开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耕作是影响地质环境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从地质环境方面看,岩土、地下水和地质灾害对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均存在制约影响;从土地利用方面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各种地质环境要素均有较大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是明显的,每一种互动关系中的影响机理也是明确的。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存在两面性,其正、负面影响可归纳为地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问题两方面。一方面,地质资源作为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所提供的物质支持,包括了矿产、地下水、地热、地质遗迹等资源,其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较强。另一方面,地质环境问题作为危害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现状相冲突的不良地质作用或现象,包括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水土地质环境问题、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矿山、城市、河湖水库、海岸带等其他地质环境问题,大部分对土地利用都有强约束作用,会阻碍土地用途的主动转变,抑或造成土地用途的被动调整。地质环境对某类土地用途的满足程度即为该土地用途的地质环境适宜性。由于地质环境因素繁杂,土地用途类型多样,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同。根据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及其与各类地质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分别建立了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①耕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等5类16项评价指标;②城镇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环境资源等6类22项评价指标;③采矿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安全、环保3类9项评价指标。针对各项评价指标,分别确定了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4个适宜性级别的评价标准。运用物元法构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使各项评价指标的量化值与适宜性级别直接关联;采用AHP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不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相对影响程度。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①研究区耕地适宜性总体较高,铜山区利国镇和贾汪区大洞山极差;②研究区城镇用地适宜性总体较高,泉山区西部和东南部、铜山区局部区域极差;③研究区采矿用地适宜性两极分化,适宜和不适宜的范围均较大,鼓楼区东南部、云龙区南部、铜山区北部和东南部、贾汪区南部等区域极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环境数据资料完备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准确地从地质环境的角度评价区域不同土地用途的适宜程度。基于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在遵循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管制规则,突出地质环境约束、落实约束性指标、保护耕地和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对现行规划的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进行布局调整优化。针对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允许建设用地区,探讨具有普适意义的土地利用规划布局调整优化方法:①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为非耕地,较不适宜的调整为一般农地区;②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一般农地区调整为非耕地,适宜的优先调整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变;③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将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根据其耕地适宜性调整为一般农地区中的耕地、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将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采矿用地区,根据其耕地和城镇用地适宜性及区位,调整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④对于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中调出的耕地,优先从调出的允许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一般农地区中的非耕地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耕地面积不变;⑤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调出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优先从有条件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现状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周边、城镇用地适宜性较高的一般农地区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允许建设用地区面积不变。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调整优化结果为:①研究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2431.69公顷,面积保持不变;一般农地区调出2691.38公项,调入2623.64公顷,面积减少67.74公项;允许建设用地区调整248.03公顷,面积保持不变;允许建设用地区内部,采矿用地区减少215.81公顷,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增加215.81公顷;林业用地区增加67.34公顷,水域等其他用地区增加0.40公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能够在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的基础上,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对主要的几类土地用途分区进行空间布局调整,使现行规划布局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安全、可行,弥补了现行规划对地质环境因素考虑不足的缺陷,是“矿地融合”理论实践的有益探索。

赵刚熙[7](2016)在《山东HD物流园区整体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物流园区是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先进管理模式,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发展飞速。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物流园区,并开始制定越来越多促进物流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政策。在2014年6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以2020年为限,确定了12个重点项目体系,形成了“物流业发展长远规划”,并提出了基本建立时间表,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要以此为时间表打造。物流园区工程是12项工程的一方面。中石油的形成,成品油,钢材,建材,四个重点物流园区的建设:根据《东营“十二五”物流规划》,环渤海区域物流中心环,东营市将完成其南部建设,形成成品油,原料油,建筑材料,钢结构材料,精密零件,农副产品及零散货品的集装箱区域集散,四大物流园区成为建设重点:港口边物流园区、城中心物流园区、机场边物流园区、广饶县区物流园区。山东HD物流园区的投资主体是海科集团,具有石油、化工产业的专业化运作背景。但是随着集团产业集群的扩大,物流运输却跟不上集团发展的步伐,并制约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东营市其它企业及行业面临着同样的物流困境。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物流及物流园区建设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物流及物流园区基本理论,以及国内物流发展现状及政策环境,根据东营经济与物流发展现状、趋势、城市规划及政策环境,研究山东HD物流园区的选址和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和工程方案、人力资源配置和投资估算等,通过SWOT分析、需求预测、功能设计、布局规划、实施保障等方面,论证山东HD物流园区建设符合国家产业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发展政策,在财务投资上可行。一方面,形成山东HD物流园区的整体规划研究,推动取悦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海科集团未来发展提供资源整合平台与服务支撑平台;另一方面,从中得出一些物流园区规划的一般性思路和方法,为我国其他的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吴兴强[8](2016)在《昆明市重要公共建筑的抗震能力分析及震害预测》文中提出昆明处于川滇断块隆起区内的昆明凹陷三级新构造区内,是区域新构造隆起背景上的滇东强烈断陷湖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穿过昆明城区的普渡河断裂构成的中强地震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6级以上中强震。公共建筑为乙类以上的建筑,若地震中破坏将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巨大。因此,昆明市重要公共建筑的抗震能力普查及震害预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及迫切。2014年8月中旬,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抗震普查小组开始对昆明市重要公共建筑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及抽样现场调查。以收集资料及现场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昆明市重要公共建筑的抗震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在深入了解基本结构的震害形式后,引入震害预测理论对昆明市重要公共建筑进行了震害面积预测,为昆明市重要公共建筑地震灾害综合防御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广泛检索和查阅国内外的重要文献及书籍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课题的背景、常用的方法及其不同之处。2、完成了对昆明市重要公共建筑的抗震能力普查及报告撰写。通过对建筑结构、病害特点的调查,揭示了目前昆明市重要公共建筑的结构特点和抗震性能现状,对当前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3、统计云南省历年地震灾害城市损失评估资料及通过对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振动台实验模拟分析的单体地震灾害模拟资料的收集,补充城市新型现代建筑结构形式的房屋建筑,形成城市不用建筑结构的震害矩阵。4、对昆明重要公共建筑现场调查部分房屋进行震害预测,分析了遭遇不同烈度地震下房屋的破坏面积,为政府抗震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地震灾害防御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在全面终结本文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课题尚需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

范长宏[9](2016)在《既有框架结构基于体系加固下的Pushover结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国内外工程建设发展经历了大规模新建、新建与维修改造并举、既有建筑的维修改造三个阶段。我国现阶段工程建设发展重心已经由大规模新建转变为新建与维修并举的阶段,加固改造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框架结构可以加大建筑物的空间和灵活性、减轻建筑物的重量、有较好的抗震能力、延性、整体性等,在既有建筑物中得到广泛的利用。而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原有的框架结构为适应抗震设防标准提高、功能提升的要求,部分结构需要进行加固改造。加固方法按照其出发点不同有基于构件加固和基于体系加固两种。基于构件的加固主要方向是增强结构各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并利用构件的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最终保证建筑物“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基于构件加固应用广泛,但仅着眼于单独构件是否能够抵抗地震力,抗震加固后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确考虑不足甚至未经考虑,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新加固后的结构产生另外的抗震薄弱部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所以当遭遇地震作用时,不从整体出发去改变结构的周期可能会加强震害作用,而导致结构出现更严重的破坏:另外,虽加固的构件不出现破坏,但未加固的构件极有可能变为薄弱环节,破坏后连带导致与其相联系的构件出现一系列的破坏,甚至导致房屋的倒塌。所以当前基于构件加固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以工程实例作为研究对象,该工程因增层改造其抗震等级由三级提高到二级。首先采用基于构件的加固方法、基于结构体系的加固方法(增设剪力墙、钢支撑加固)三种方案,对既有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本工程涉及抗震等级调整,基于构件的加固方法加固量大、施工周期长、费用高、部分楼层实施难度大,并且某些构造要求难以达到提高后的抗震等级要求。而采用基于体系的加固方法由于变框架结构为框剪结构或框架-支撑结构,对框架的抗震等级不提高即可满足改造后的抗震要求,最终确定采用基于体系的加固方法。本文利用Midas gen有限元软件对基于体系加固的两种方案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能力谱法通过Pushover分析得出结构在四种侧向力工况下两种加固结构周期、性能点、层间位移角等指标,并与基于性能的抗震综合指标进行比对,实现结构抗震承载能力进行评估。与此同时通过得到塑性铰的分布情况、数量、位置、级别对不同加固方式薄弱环节进行判断。通过上述分析判断,得到如下结果:1、基于构件加固在抗震等级、功能改造等调整时,其加固量大、施工周期长、费用高、整体抗侧能力提高效果差。所以对于结构使用功能发生变化、上部结构增层改造、抗震等级提高等造成大面积构件不满足要求,并且抗震构造措施发生改变不满足要求时,优先选用基于体系加固改造。2、采用的这两种基于体系的加固方法,改变了结构体系,能够很好的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并且有助于优化结构,提高安全储备。3、增设钢支撑在提高侧向刚度方面要优于增设剪力墙结构,但其会相应降低结构延性。4、Pushover分析侧向力加载模式对于受高阶振型影响不大的结构,模态加载相比加速度加载模式,使结构产生的层间位移要更大。5、对于增设剪力墙加固来说,短肢剪力墙、抗侧刚度较低的方向、结构层质量突变位置易成为抗震破坏的薄弱环节,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性能避免提前进入塑性失去承载能力。

卢颖[10](2015)在《海西区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质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以及从事各类活动的场所和资源的提供者,它是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地域系统作为人类活动最为密集的区域,是对地质环境产生影响极为强烈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据专家预测,2050年中国将有75%的城市居住人口,城市化率将达50%以上。在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突显。一方面,任何城市均建立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之中,地质环境问题直接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有45%的城市位于地震烈度为Ⅶ度和Ⅶ度以上地震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险象环生,地面沉降、塌陷、地裂缝灾害分布广泛,地下水污染层出不穷。各类地质环境问题单一或耦合的发生,造成城市居民伤亡或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城市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发展不断“扰动”地质环境。城市化进程中工程建设、地下空间开发、道路建设、矿山开采等,在给人类社会创造辉煌文明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在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突显的形势下,开展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与对策研究极为迫切和重要。然而,由于地质环境问题种类繁多,城市发展涵盖的内容亦极广,使得对二者相互作用与对策的研究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其涉及地质学、地理学、灾害学、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内容,是典型的交叉学科课题。当前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系统完成此问题的研究。研究者们更多的是某一学科视角,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地质学家侧重分析地质灾害的机理和地质环境评价;地理学家从区域尺度的地质资源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入手,协调人地关系;灾害学家将地质灾害作为灾害系统的一部分加以研究:规划学家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提出针对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规划建议。这种多学科视角的研究恰恰反映了该课题的多学科交叉性、广泛关注性、前沿性和综合性。安全科学是以系统理论为基础,以人类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为看问题的角度,以实现安全保障条件为着眼点的一个独立的综合学科。它涉及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具有高度综合和跨学科的性质。这与此课题多学科交叉性、综合性相契合。此外,对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与对策进行研究,探究其深层次哲学背景,则归结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系统大安全观。基于此,论文立足于安全科学,既不孤立研究城市发展也不孤立研究地质环境问题,而是以安全科学视角,对二者交叉和结合的领域开展综合研究。以一个具体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安全科学视角,开展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与对策研究,还没有案例可以借鉴。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对此课题进行综合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1)如何进行城市地质环境问题的多灾种综合研究。当前针对某一研究区的地质环境问题,往往分灾种进行,单灾种评估结果为各自不同的目的服务,成果资料零散,缺乏对区域范围内地质环境问题的综合考虑,更未对各灾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考量,无法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综合充分的地质工作建议:(2)如何进行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的系统性研究。当前对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的探讨以零散的定性分析为主。从哪些方面系统分析地质环境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没有统一的学术定论,同理,从哪些方面梳理城市发展对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的诱因亦缺乏系统分析。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可将与此相关的研究分为三个层次:宏观、中观、微观。宏观层次主要是区域人地关系的研究,该层次往往选取流域、省域为研究范围,以人口、资源、经济等宏观指标进行量化,对城市范围而言,此层次的研究尺度过广;微观层次的研究则是针对具体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详细的专业研究,如滑坡机理研究等,此层次的研究尺度过细而无法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结合;中观层次的研究则主要是城市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研究,该层次的研究与城市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然而由于当前缺乏专业间的相互沟通,城市决策者和规划者难以理解地质工作者所提供的各种地质信息,而地质工作者对城市发展和规划工作不了解,不能把地质信息有效地转化为规划所用。因此,从中观层次研究二者“交叉领域”,系统分析地质环境问题对城市发展各要素的影响;系统分析城市发展对地质环境问题的诱导;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二者相互作用指标体系及模型,是综合研究的发展趋势。(3)如何开展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城市功能区划。当前对城市范围内地质环境问题的减避,往往在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或建设用地工程地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功能布局层面的城市规划建议。如何在城市功能布局已定的情况下,将多种地质环境问题与多种城市用地类型有效结合,实现以城市用地单元为基础的地质环境问题风险评估,使规划者和决策者快速识别规划用地的综合风险,是中观层次的研究所需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论文以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区)的典型沿海城市泉州市为例,首次从安全科学视角,开展此课题的研究。在充分收集和整理研究区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开展区内多种地质环境问题的综合危险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研究,提出地质环境问题减避对策。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结论:(1)通过总结国内外地质学、地理学、灾害学、城市规划学中涉及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与对策的研究内容,对不同学科研究的侧重点、研究尺度、优缺点进行了总结,阐述了安全科学的研究角度和着眼点,为此课题安全科学视角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进行了研究区城市发展情况、地质环境问题的调查,查明了区内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种类和分布特征。实地调研并搜集整理了大量基础资料,分为研究区城市发展资料(包括城市各类用地情况;公共服务设施、生命线工程、大型公共交通设施等城市建设情况;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和地质环境资料(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资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通过文献分析、地面调查、样品采集分析等,查明了研究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有地震、崩塌、滑坡、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海岸侵蚀、水土流失,分析了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的分布特征,并运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属性编辑和成图。(3)开展了基于多灾种耦合的地质环境问题综合危险性区划研究。对沿海城市多灾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梳理和分类,在单灾种分级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触发关系的多灾种耦合危险性评估模型。将此模型应用于研究区地震、崩塌、滑坡、暴雨、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海岸侵蚀等多灾种危险性区划中,首先采用指标权重法进行单灾种危险性分级,确定各灾种的初始危险性指数,绘制初始图件;然后依据建立的耦合模型对存在相互作用灾种的初始危险指数进行修正,得到耦合后的危险性图件;最后采用“最大值”法得到多种地质环境问题的综合危险性图。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处理多灾种耦合上具有可行性和可拓性,且便于结合GIS技术进行实现,评估结果能够反映不同地质环境问题受不同灾种耦合的危险性,符合泉州市实际情况。(4)开展了区内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的定性研究,厘清了区内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情况,并为定量研究奠定基础。针对各类地质环境问题的特点,采用GIS空间叠加、统计分析、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手段,从地质环境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发展对地质环境问题的诱导二方面,对二者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梳理。将区内地质环境问题分为地震、崩滑流、地面沉塌裂、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和海岸侵蚀共5大类,对此5大类地质环境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反之,从城市工程建设、矿山开采、工农业生产、围海养殖及建设等4方面对地质环境问题的诱导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这种从安全科学角度,以一个具体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区内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进行定性梳理的方法,改善了传统的定性分析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的不足,有利于决策者综合掌握区内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的实际。(5)开展了区内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的定量研究。阐明了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相互作用建模所需解决的问题,构建了概念模型示意图;尝试采用典型性相关性分析进行定量建模,分析了此方法的适用性及缺陷性;针对研究区地质环境问题、城市发展等多重信息不确定性,提出了应用盲数理论进行二者相互作用建模的半定量方法,即借助专家经验将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程度转化为盲信息,构建盲数矩阵,确定各指标的影响系数,计算未确知测度,求解相互作用程度。通过泉州实例研究,验证了盲数方法的可行性,确定了研究区各类地质环境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程度,以及城市发展对各类地质环境问题的诱导程度。(6)开展了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城市功能区划研究,提出了规划层面的减避对策。在宏观层次,以地质环境问题的调查和评价为依据,编制了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城市功能区划图,提出了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功能布局建议;在中观层次,为充分考虑不同地质环境问题对不同城市用地类型的影响,以城市用地类型表征易损性,通过风险矩阵法将多灾种耦合危险性与城市用地类型易损性有效结合,进行了研究区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城市用地风险评估,获取的风险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决策者和城市规划者快速识别规划用地的综合风险,提出的用地规划策略和风险管理对策更具针对性。(7)开展了区内重大地质环境事故条件下的应急避难场所选址、应急物资调配等关键问题研究。针对重大地质环境事故应急避难场选址问题,从有效性、可达性、安全性方面选取可容纳避难人口数、开放空间比、与医院最近距离、与消防点最近距离、与断层最近距离5个指标构建了应急避难场所选址评价的指标体系,结合GIS技术,应用多目标加权灰靶决策模型,对13个待选避难场所进行了适宜性评价,得到了各待选场所的综合测度,并据此提出了选址建议。针对区内重大地质环境事故应急物资调配问题,结合GIS技术,选取主要应急避难场所和医院为需求点,将供应点分为固定和流动两类,对固定物资供应点和流动物资供应点到需求点的全局分配方案、各需求点最优及次佳分配方案、各供应点分配方案进行了求解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应急物资调配建议。

二、东营市城区高层建筑抗震能力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营市城区高层建筑抗震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政府视角的安全发展型城市创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城市安全现状
        1.1.2 我国城市安全问题
        1.1.3 国家政策文件
        1.1.4 项目依托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安全发展型城市的理论研究
    2.1 安全发展型城市的相关理论
        2.1.1 系统工程模型
        2.1.2 PDCA循环理论
        2.1.3 事故预防“3E”对策理论
        2.1.4 事故预防“3P”策略理论
        2.1.5 六何分析法
    2.2 安全发展型城市的基本概念
        2.2.1 安全发展
        2.2.2 城市安全
        2.2.3 安全发展型城市
        2.2.4 政府视角
    2.3 安全发展型城市的内涵
        2.3.1 安全发展型城市的功能
        2.3.2 安全发展型城市的特征
    2.4 安全发展型城市的体系框架
    2.5 安全发展型城市的创建模型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政府视角的安全发展型城市创建方法
    3.1 安全发展型城市的创建背景
    3.2 安全发展型城市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阶段
        3.2.1 确定指导思想
        3.2.2 确定基本原则
        3.2.3 确定建设阶段
    3.3 安全发展型城市的目标体系
        3.3.1 建立目标体系的原因
        3.3.2 建立目标体系的步骤
        3.3.3 设计目标体系的框架
    3.4 安全发展型城市的建设内容
    3.5 安全发展型城市的重点任务
        3.5.1 重点任务的制定模式
        3.5.2 重点任务分解表
    3.6 安全发展型城市的保障措施
        3.6.1 能力型保障措施
        3.6.2 政策型保障措施
    3.7 本章小结
4 安全发展型城市创建效果的考核评估
    4.1 考核评估的原则
    4.2 目标体系的考核评估
    4.3 建设内容的考核评估
    4.4 重点任务的考核评估
    4.5 保障措施的考核评估
    4.6 本章小结
5 实证研究
    5.1 项目概况
    5.2 创建背景
        5.2.1 ××市安全发展现状
        5.2.2 ××市安全发展问题
    5.3 建设阶段
    5.4 目标体系
    5.5 建设内容
    5.6 重点任务
    5.7 保障措施
    5.8 考核评估
        5.8.1 目标体系的考核评估
        5.8.2 建设内容的考核评估
        5.8.3 重点任务的考核评估
        5.8.4 保障措施的考核评估
    5.9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建设项目调查问卷
附录B 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C 个人介绍

(2)基于GIS的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可实施性评估研究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城市化进程提出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必要性
        1.1.2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尖锐
        1.1.3 科学评估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可实施性势在必行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工作框架
第2章 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可实施性评估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GIS
        2.1.2 历史文化街区
        2.1.3 地下空间
        2.1.4 地下空间可实施性
    2.2 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可实施性评估研究综述
        2.2.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2.2.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2.2.3 国内外研究趋势
        2.2.4 既有研究不足
    2.3 可实施性评估的理论和方法
        2.3.1 地下空间分层理论提供理论指导
        2.3.2 层次分析法提供决策支持
        2.3.3 GIS空间分析提供量化表达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下空间可实施性评估方法的构建
    3.1 可实施性评估方法构建的基本思路
        3.1.1 地下空间可实施性评估的指导作用
        3.1.2 可实施性评估方法的构建流程
    3.2 可实施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3.2.1 评估指标选取原则
        3.2.2 评估指标的初定及筛选
        3.2.3 评估指标的确立
        3.2.4 指标体系的优化和确定
    3.3 地下空间可实施性评估的指标权重计算
        3.3.1 可实施性评估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3.3.2 可实施性评估指标判断矩阵的构建
        3.3.3 可实施性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评估实证——基于GIS的天津市中心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可实施性评估
    4.1 研究范围及区域概况
        4.1.1 研究范围
        4.1.2 区域概况
        4.1.3 历史沿革
        4.1.4 数据来源
    4.2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限定准则下的子集评估
        4.2.1 历史建筑保护等级因子的评估
        4.2.2 历史建筑密度因子的评估
        4.2.3 历史建筑地下遗存因子的评估
        4.2.4 历史建筑质量因子的评估
        4.2.5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限定指标量化及标准化处理
        4.2.6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限定综合影响评估
    4.3 外部环境条件准则下的子集评估
        4.3.1 空间区位因子的评估
        4.3.2 城市交通状况因子的评估
        4.3.3 地面建筑层数因子的评估
        4.3.4 地下空间利用现状因子的评估
        4.3.5 外部环境条件指标量化及标准化处理
        4.3.6 外部环境条件综合影响评估
    4.4 社会经济条件准则下的子集评估
        4.4.1 用地类型因子的评估
        4.4.2 基准地价因子的评估
        4.4.3 人口活跃程度因子的评估
        4.4.4 社会经济条件指标量化及标准化处理
        4.4.5 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影响评估
    4.5 地质环境条件准则下的子集评估
        4.5.1 构造稳定性因子的评估
        4.5.2 工程地质条件因子的评估
        4.5.3 水文地质条件因子的评估
        4.5.4 不良地质条件因子的评估
        4.5.5 地质环境条件指标量化及标准化处理
        4.5.6 地质环境条件综合影响评估
    4.6 地下空间可实施性的综合评估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可实施性评估的天津市中心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5.1 现状地下空间分析
        5.1.1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5.1.2 地下空间可实施区域分析
        5.1.3 现状问题分析归纳
    5.2 地下空间优化目标及原则
        5.2.1 优化目标
        5.2.2 优化原则
    5.3 地下空间实施策略优化
        5.3.1 区域整体层面——确立地下空间结构,限定整体开发强度
        5.3.2 街区内部层面——梳理上下功能关系,强化地下空间联系
        5.3.3 建筑单体层面——提升地下空间品质,塑造历史人文环境
    5.4 地下空间管理策略优化
        5.4.1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5.4.2 加强规划监督管理
        5.4.3 鼓励更多公众参与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本研究的局限性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的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研究缘起——存量挖潜,增量提质
        1.1.2 研究背景
        1.1.2.1 我国人口膨胀带来的资源压力
        1.1.2.2 住宅建设存量提质时代的到来
    1.2 既有住区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1.2.1 量——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容量严重不足
        1.2.2 质——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健康适应性不足
        1.2.3 质——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使用人群趋向两极化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内容
    1.4 概念界定
        1.4.1 既有住区
        1.4.2 住区户外公共空间
        1.4.3 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利用
    1.5 研究方法、框架与创新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1.1 文献研究方法
        1.5.1.2 实地调研方法
        1.5.1.3 ArcGIS技术
        1.5.1.4 实证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5.3 创新思路
        1.5.3.1 从微观住区层面界定紧凑居住模式内涵,效率和质量共存
        1.5.3.2 从空间复合角度解决城市既有住区居民居住层面迫切需求的难题
第二章 基于紧凑概念内涵的住区空间效率与质量研究
    2.1 紧凑城市理论溯源
        2.1.1 “紧凑城市”理论起源——从阻止城市蔓延到多维度发展
        2.1.2 “紧凑城市”理论在国内的发展
        2.1.3 “紧凑度”评价方法——从单指标到多指标评价法
    2.2 紧凑概念内涵——从“空间效率”到“空间效率和质量”
        2.2.1 “紧凑”概念与相关概念辨析
        (1)紧凑
        (2)密集(集聚)
        (3)集约
        (4)紧缩、高密度
        2.2.2 概念解读——从紧凑城市理论出发界定紧凑概念内涵
        2.2.3 概念解读——从住区空间层面界定紧凑概念内涵
    2.3 住区层面紧凑居住模式研究现状
        2.3.1 住区空间紧凑化研究现状
        2.3.2 住区空间有关“效率”和“质量”视角的相关研究
        2.3.2.1 住区研究中的“效率”问题
        2.3.2.2 住区研究中的“质量”问题
    2.4 发展动态解析
        2.4.1 研究时效向未来化发展
        2.4.2 研究范围向微观层面发展
        2.4.3 研究范式向系统化发展
        2.4.4 研究成果向普适化发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天津城市住区发展述略
    3.1 天津住区空间形态的演变历程
        3.1.1 住房建设起步期(1980年以前)
        3.1.1.1 社会背景
        3.1.1.2 存在问题
        3.1.2 住房建设发展期(1981年~1992年)
        3.1.2.1 时代背景
        3.1.2.2 住区空间布局特征
        3.1.2.3 存在问题
        3.1.3 居住密度上升期(1993年~2001年)
        3.1.3.1 时代背景
        3.1.3.2 住区空间布局特征
        3.1.3.3 存在问题
        3.1.4 空间质量提升期(2002年~至今)
        3.1.4.1 时代背景
        3.1.4.2 住区空间布局特征
        3.1.4.3 存在问题
    3.2 天津住区空间形态的演变历程小结
    3.3 天津市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需求
        3.3.1 “量”——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容量不足带来的更新需求
        3.3.2 “质”——建成环境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带来的更新需求
        3.3.3 “质”——抵抗孤独,构建全龄宜居住区带来的更新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紧凑视角下住区空间构成要素解析
    4.1 紧凑视角下住区空间构成要素筛选
    4.2 紧凑视角下住区空间构成要素解析
        4.2.1 交通空间
        4.2.1.1 停车空间
        4.2.1.2 街道空间
        4.2.2 公共活动空间
        4.2.2.1 集散型活动空间
        4.2.2.2 小微型活动空间
        4.2.3 景观空间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紧凑视角下住区户外公共空间营造策略
    5.1 交通空间的复合更新
        5.1.1 停车空间的复合更新
        5.1.1.1 增量——立体停车模式
        5.1.1.2 提质——空间错峰使用
        5.1.2 街道空间的复合更新
        5.1.2.1 增量——提升路网密度
        5.1.2.2 提质——关注步行利益
    5.2 公共活动空间的复合更新
        5.2.1 增量——空间混合布局
        5.2.2 增量——空间共享模式
        5.2.3 提质——重构社交网络
    5.3 景观空间的复合更新
        5.3.1 增量——提高对自然环境利用效率
        5.3.2 提质——开放置入并完善后期管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实证设计研究
    6.1 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使用现状调研与分析
        6.1.1 研究样本
        6.1.2 数据采集
        6.1.2.1 住区现状情况
        6.1.2.2 居民对住区环境整体认知
        6.1.2.3 公共空间活动轨迹
    6.2 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规划设计探索
        6.2.1 人车错峰使用坡体原型设计
        6.2.2 原型植入住区改造设计
        6.2.3 住区宅前空间复合更新改造设计
        6.2.4 改造前后对比
    6.3 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的现实意义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着作
    期刊类
    学位论文
附录 天津市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功能品质及需求状况调查表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与项目
致谢

(4)中学教学区地震救援仿真训练废墟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校园空间防震减灾的公共安全诉求
        1.1.2 防震减灾综合框架下专题研究的缺失
        1.1.3 性能化设计与灾害管理信息化的趋势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结构仿真方法研究
        1.2.2 高空坠物行为研究
        1.2.3 救援及训练技术研究
        1.2.4 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应急救援理论与仿真训练废墟设计条件解析
    2.1 地震风险分析
        2.1.1 地震灾害危险性
        2.1.2 建筑灾损等级
        2.1.3 人员伤病规律
    2.2 地震应急救援理论与灾场行动要素
        2.2.1 目标优选与灾场评估
        2.2.2 搜救技术与行动模块
        2.2.3 搜救单位与行动流程
        2.2.4 搜救装备与技术保障
    2.3 地震救援仿真训练废墟设计的影响因素
        2.3.1 原型建筑用途及特征
        2.3.2 建筑结构的倒塌特征
        2.3.3 结构坠物的分布特征
        2.3.4 安全保障与重复使用
    2.4 中学教学区空间要素解析
        2.4.1 中学规模及面积指标
        2.4.2 功能分区与空间特征
        2.4.3 人行流线与活动规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学教学区地震灾损信息模型的建构
    3.1 中学教学区地震灾损信息模型
        3.1.1 概念解析与内容构成
        3.1.2 教学楼结构倒塌信息
        3.1.3 教学区结构坠物分布信息
        3.1.4 地震灾场决断信息
    3.2 中学教学区空间数据采集与算例模型建立
        3.2.1 空间元素界定
        3.2.2 数据采集方法
        3.2.3 教学楼参数设定与模型建立
        3.2.4 场地布局参数设定与模型建立
    3.3 模拟方案与数据处理流程
    3.4 模拟平台的选择
        3.4.1 有限元动力分析理论
        3.4.2 ABAQUS软件简介
        3.4.3 模拟实验的局限性
    3.5 相关参数设置
        3.5.1 输入地震动的选取
        3.5.2 材料的本构模型与破坏准则
        3.5.3 单元选取及失效模拟
        3.5.4 动态接触控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倒塌模拟的仿真训练废墟实体形态生成与设计策略研究
    4.1 教学楼结构倒塌模拟与时程分析
        4.1.1 教学楼结构模态分析
        4.1.2 倒塌模拟与时程分析
    4.2 教学楼结构倒塌特征对比分析
        4.2.1 地震动对倒塌特征的影响
        4.2.2 平面布局对倒塌特征的影响
        4.2.3 讨论综述
    4.3 幸存者潜在分布状态分析
        4.3.1 “一”字形建筑结构
        4.3.2 ―L”形建筑结构
        4.3.3 ―U”形建筑结构
        4.3.4 “口”字形建筑结构
        4.3.5 典型倒塌场景及特征
    4.4 教学楼仿真训练废墟形态生成与设计策略
        4.4.1 确立仿真废墟的训练内容
        4.4.2 甄选优化废墟的倒塌形态
        4.4.3 界定生存空间与藏人点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坠物模拟的仿真训练废墟结构坠物场景生成与设计策略研究
    5.1 教学楼结构坠物模拟与时程分析
    5.2 结构坠物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5.2.1 地震动对结构坠物分布的影响
        5.2.2 平面布局对结构坠物分布的影响
        5.2.3 讨论综述
    5.3 结构坠物对救援路径生成的影响
        5.3.1 “一”字形建筑结构坠物
        5.3.2 ―L”形建筑结构坠物
        5.3.3 ―U”形建筑结构坠物
        5.3.4 “口”字形建筑结构坠物
    5.4 教学区结构坠物场景生成与设计策略
        5.4.1 确立结构坠物场景的训练内容
        5.4.2 甄选优化结构坠物的分布场景
        5.4.3 界定救援路径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应急救援理论的仿真训练废墟实训功能布置策略研究
    6.1 实训原则与技术特征
    6.2 实训功能整合策略
        6.2.1 专项训练区域
        6.2.2 行动流线设计
        6.2.3 构造节点设计
    6.3 仿真灾场布景策略
        6.3.1 室内灾场布景
        6.3.2 室外灾场布景
    6.4 教练通行系统布置策略
        6.4.1 路网结构设计
        6.4.2 监控系统设计
        6.4.3 逃生路径组织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避险功能评价与规划研究 ——以枣庄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
        1.2.1 城市绿地
        1.2.2 城市绿地系统
        1.2.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2.4 城市防灾避险
        1.2.5 防灾避险绿地
    1.3 国内外研究情况
        1.3.1 国外研究情况
        1.3.2 国内研究情况
        1.3.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的相关理论探讨与评价方法
    2.1 相关理论探讨
        2.1.1 定性研究—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
        2.1.2 定位研究—防灾避险绿地体系
        2.1.3 定量研究——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衡量的指标与标准
    2.2 功能评价相关方法
        2.2.1 GIS技术
        2.2.2 层次分析法(AHP法)
        2.2.3 德尔菲专家评价法
第3章 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3.2 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评价体系的确立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
        3.2.2 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结构表
    3.3 指标体系的内涵
        3.3.1 城市防灾避险总体环境
        3.3.2 城市防灾避险空间布局
        3.3.3 防灾避险绿地布局
        3.3.4 应急设施
        3.3.5 应急能力
    3.4 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3.4.1 层次分析法概述
        3.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4章 枣庄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评价
    4.1 枣庄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评价
        4.1.1 评价指标体系各因子赋分标准
        4.1.2 枣庄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评价得分表
    4.2 枣庄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评价结果分析
        4.2.1 枣庄市防灾避险总体环境为“较强”
        4.2.2 枣庄市防灾避险空间布局为“较强”
        4.2.3 枣庄市防灾避险绿地布局为“一般”
        4.2.4 枣庄市应急设施为“较弱”
        4.2.5 枣庄市应急能力为“较弱”
第5章 枣庄市绿地(公园)防灾避险规划
    5.1 研究区概况
        5.1.1 枣庄市总体环境概况
        5.1.2 枣庄市主要灾害概况
        5.1.3 枣庄市空间结构
        5.1.4 枣庄市绿地系统现状
        5.1.4.1 城市绿地总量
        5.1.4.2 城市绿地空间分布
        5.1.4.3 枣庄市公园绿地现状
    5.2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依据
    5.3 枣庄市防灾避险绿地体系规划
        5.3.1 防灾避险绿地布局内容
        5.3.2 防灾避险绿地分类规划
        5.3.3 防灾避险绿地树种选择
    5.4 枣庄市防灾避险主要设施规划
        5.4.1 配备标准
        5.4.2 具体要求
    5.5 枣庄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目标的实施
第6章 结语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附录1:枣庄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评价因子选择调查表
附录2: 枣庄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现状调查表
附录3:枣庄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评价指标影响调查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6)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数据来源
    1.4 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
        2.1.1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2.1.2 土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1.3 小结
    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
        2.2.1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必要性
        2.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研究内容
        2.2.3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方法
        2.2.4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应用研究
        2.2.5 小结
    2.3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3.1 土地利用布局的影响因素
        2.3.2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
        2.3.3 小结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3.1 基本概念
        3.1.1 地质环境
        3.1.2 地质环境评价
        3.1.3 地质资源
        3.1.4 土地利用
        3.1.5 土地利用布局
        3.1.6 土地利用分区
    3.2 基础理论
        3.2.1 系统论
        3.2.2 灰色论
        3.2.3 区位理论
        3.2.4 人地协调理论
        3.2.5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第4章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影响
    4.1 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4.1.1 社会经济因素
        4.1.2 生态环境因素
        4.1.3 地质环境因素
        4.1.4 各类影响因素的关系
    4.2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4.2.1 地质环境对城镇土地开发的影响
        4.2.2 地质环境对采矿活动的影响
        4.2.3 地质环境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4.2.4 地质环境对耕地利用的影响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1 城镇土地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2 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3 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3.4 耕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影响土地利用的地质资源利用方式与地质环境问题
    5.1 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问题
        5.1.1 地质资源及类型
        5.1.2 地质环境问题及类型
    5.2 地质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5.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5.2.3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5.2.4 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
    5.3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5.3.1 地震
        5.3.2 滑坡崩塌、泥石流
        5.3.3 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5.3.4 水土地质环境问题
        5.3.5 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
        5.3.6 其它地质环境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不同地类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1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1.1 耕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6.1.2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1.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2.1 城镇用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6.2.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2.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3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6.3.1 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
        6.3.2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6.3.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6.4 评价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6.4.1 评价方法确定
        6.4.2 地质环境物元评价模型构建
    6.5 实证研究
        6.5.1 研究区概况
        6.5.2 研究区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5.3 研究区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5.4 研究区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7.1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布局管控及其问题
        7.1.1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体系
        7.1.2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依据
        7.1.3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问题
    7.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和分区调整思路
        7.2.1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
        7.2.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整思路
    7.3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出方法
        7.3.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出
        7.3.2 一般农地区调出
        7.3.3 允许建设区调出
    7.4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入方法
        7.4.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入
        7.4.2 一般农地区调入
        7.4.3 允许建设区调入
    7.5 实证研究
        7.5.1 研究区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方案
        7.5.2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出
        7.5.3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入
        7.5.4 优化方案与现行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山东HD物流园区整体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物流园区
    2.2 物流园区分类与运营
        2.2.1 物流园区分类
        2.2.2 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模式
    2.3 物流园区规划及方法
        2.3.1 物流园区规划
        2.3.2 物流园区选址规划模型
    2.4 SWOT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HD物流园区整体规划影响因素
    3.1 一般外部环境因素
        3.1.1 自然环境因素
        3.1.2 政策因素
        3.1.3 经济因素
        3.1.4 社会因素
        3.1.5 技术因素
    3.2 行业环境因素
        3.2.1 行业竞争态势因素
        3.2.2 价值链因素
    3.3 内部环境因素
        3.3.1 内部优势因素
        3.3.2 内部劣势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HD物流园区需求预测与规模设计
    4.1 HD物流园区需求预测
        4.1.1 HD物流园区需求预测模型构建
        4.1.2 HD物流园区需求预测
    4.2 HD物流园区规模设计
        4.2.1 运输规模设计
        4.2.2 仓储规模设计
        4.2.3 维修服务规模设计
        4.2.4 信息商务规模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HD物流园区总体布局与功能设计
    5.1 HD物流园区的选址
        5.1.1 项目选址考虑原则
        5.1.2 项目选址
    5.2 HD物流园区总体布局
    5.3 HD物流园区功能设计
        5.3.1 运输功能
        5.3.2 仓储功能
        5.3.3 维修服务功能
        5.3.4 信息商务功能
第6章 HD物流园区整体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6.1 资金保障
        6.1.1 项目投资估算
        6.1.2 资金来源
        6.1.3 资金使用计划
    6.2 组织机构保障
    6.3 岗位人才保障
    6.4 技术保障
        6.4.1 土木工程
        6.4.2 给排水工程
        6.4.3 供电系统
        6.4.4 监控通信
        6.4.5 信息平台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昆明市重要公共建筑的抗震能力分析及震害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的背景
    1.3 震害预测的步骤
    1.4 震害预测的方法
        1.4.1 单体震害预测方法
        1.4.2 群体震害预测方法
    1.5 本文内容及安排
第二章 昆明市重要公共建筑抗震能力调查报告
    2.1. 项目来源及执行概况
    2.2. 昆明市主城区重要公共建筑的确定
        2.2.1 重要公共建筑的定义
        2.2.2 重要公共建筑的具体划分
        2.2.3 昆明市重要公共建筑数量统计
    2.3. 资料收集和核查
    2.4. 现场调查及复核
        2.4.1 昆明市重要公共建筑基本概况
        2.4.2 调查内容及建筑外观损伤等级的划分
        2.4.3 建筑调查内容及建筑外观损伤等级的划分
    2.5. 昆明市重要公共建筑安全性能状况
        2.5.1. 现场调查分布及调查表
        2.5.2. 现场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2.6. 总结与建议
第三章 地震灾害损失特点
    3.1 房屋建筑类型及破坏等级划分
        3.1.1 云南省地震灾害房屋建筑结构类型
        3.1.2 房屋建筑破坏等级的划分
        3.1.3 震例模拟分析的新型现代建筑类型
        3.1.4 震例模拟分析的现代建筑破坏等级划分
    3.2 房屋建筑的破坏比、损失比
        3.2.1 房屋破坏比
        3.2.2 房屋损失比
        3.2.3 破坏状态与震害指数的对应关系
    3.3 震害矩阵和基于烈度差的震害矩阵
        3.3.1 房屋建筑的震害矩阵
        3.3.2 基于烈度差的震害矩阵
        3.3.3 烈度差区度划分标准
        3.3.4 烈度差的提出依据
        3.3.5 烈度差的适应范围
第四章 城市震害矩阵及昆明市重要公共建筑的震害预测
    4.1 震例
        4.1.1 云南省地震城市灾害损失评估样本
        4.1.2 震例模拟的新型现代建筑易损性分析样本
        4.1.3 基于振动台实验模拟的震例
    4.2 云南省地震城市灾害房屋建筑震害矩阵
        4.2.1 基于地震烈度的云南省城市房屋建筑震害矩阵
        4.2.2 基于烈度差的云南省城市房屋建筑震害矩阵
    4.3 基于震例模拟的现代建筑的震害矩阵(软件模拟+振动台试验)
        4.3.1 基于地震烈度为基础的房屋建筑震害矩阵
        4.3.2 基于烈度差为基础的房屋建筑震害矩阵
    4.4 震例模拟的现代建筑补充云南省城市灾区的震害矩阵
        4.4.1 基于地震烈度的补充云南省城市房屋建筑震害矩阵
        4.4.2 以烈度差为基础的房屋建筑震害矩阵
    4.5 不同震害矩阵对昆明市重要公共建筑震害预测
        4.5.1 昆明市重要公共建筑的抽样面积统计
        4.5.2 昆明市重要公共建筑的震害预测结果
        4.5.3 昆明市重要公共建筑的震害预测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既有框架结构基于体系加固下的Pushover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2.1 既有建筑因设计标准低,跟不上人们的需求
        1.2.2 地震等灾害造成大量房屋需要鉴定加固
        1.2.3 大量既有建筑物使用年限达到了设计使用年限
    1.3 国内外框架结构抗震加固研究现状
        1.3.1 国外框架结构抗震加固的发展现状
        1.3.2 国内框架结构抗震加固的发展现状
    1.4 框架结构体系加固的意义
    1.5 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目标性能
    1.6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框架结构基于构件与基于体系加固方法对比与选用原则
    2.1 基于构件加固方法
        2.1.1 增大截面加固法
        2.1.2 外包型钢加固法和粘结钢板加固法
        2.1.3 粘贴碳纤维等纤维复合增强材料加固
        2.1.4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2.2 基于体系加固方法
        2.2.1 增设剪力墙法
        2.2.2 增设钢支撑法
    2.3 基于构件与基于体系加固工程实例对比
        2.3.1 工程实例一
        2.3.2 工程实例二
    2.4 基于构件加固与体系加固的选用原则
        2.4.1 上述工程案例所存在的问题
        2.4.2 体系加固与构件加固的选用原则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Pushover分析的基本理论与Midas/gen的计算原理
    3.1 Midas/gen软件介绍
    3.2 Pushover理论假定与水平加载模式
        3.2.1 理论假定
        3.2.2 水平侧向加载模式
        3.2.3 Midas/gen提供了三种侧向力的加载模式
    3.3 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指标
        3.3.1 目标位移
        3.3.2 层间位移角
        3.3.3 塑性铰状态
    3.4 Pushover分析步骤
    3.5 pushover后处理注意事项
        3.5.1 性能点获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体系加固后结构抗震性能的Pushover分析
    4.1 某加固改造工程实例
        4.1.1 工程概况
        4.1.2 工程检测鉴定结果
        4.1.3 加固方案及设计依据
    4.2 建立结构加固后有限元模型
        4.2.1 方案一:增设剪力墙
        4.2.2 方案二:增设斜撑
    4.3 pushover后处理
        4.3.1 方案一第一次pushover分析
        4.3.2 方案二第一次pushover分析
        4.3.3 第二次pushover后期处理
        4.3.4 罕遇塑性铰的分布与破坏形态
        4.3.5 加固结构塑性铰出铰顺序
        4.3.6 增加剪力墙和增加钢支撑各自的优缺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10)海西区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与来源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角度和着眼点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城市发展概况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区域格局与地理位置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区城市用地现状
        2.2.1 城市用地现状概述
        2.2.2 城市各类用地情况
    §2.3 研究区城市公共设施
        2.3.1 公共服务设施
        2.3.2 生命线工程
        2.3.3 大型公共交通设施
    §2.4 研究区城市规划
        2.4.1 泉州市历次总体规划回顾
        2.4.2 泉州2008-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问题分析
    §3.1 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
        3.1.1 地形地貌
        3.1.2 地层岩性
        3.1.3 地质构造
        3.1.4 工程地质
        3.1.5 水文地质
    §3.2 研究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种类
        3.2.1 地质环境问题的界定
        3.2.2 地质环境问题的分类
        3.2.3 研究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3.3 研究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分布特征
        3.3.1 地震
        3.3.2 崩塌、滑坡
        3.3.3 地下水污染及土壤污染
        3.3.4 海水入侵和海岸侵蚀
第四章 基于多灾种耦合的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区划
    §4.1 危险性区划的基础理论
        4.1.1 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的内涵
        4.1.2 危险性区划的原理和原则
        4.1.3 危险性区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4.2 基于多灾种耦合的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区划方法
        4.2.1 多灾种综合研究的兴起与挑战
        4.2.2 多灾种耦合在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区划中的必要性
        4.2.3 多灾种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4.2.4 多灾种耦合危险性评估方法
    §4.3 研究区多灾种耦合危险性区划
        4.3.1 单灾种危险性分区
        4.3.2 多灾种耦合分析
        4.3.3 综合危险性分区
第五章 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
    §5.1 概述
    §5.2 地质环境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5.2.1 地震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5.2.2 崩塌、滑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5.2.3 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5.2.4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5.2.5 海水入侵和海岸侵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5.3 城市发展对地质环境问题的诱导分析
        5.3.1 城市工程建设诱发的地质灾害
        5.3.2 矿山开采诱发的链生地质环境问题
        5.3.3 工农业生产导致的水土污染
        5.3.4 围海养殖及建设等引发的海岸带环境问题
    §5.4 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模型
        5.4.1 建模需求与模型示意图
        5.4.2 典型相关性分析
        5.4.3 盲数分析
第六章 地质环境问题减避与应急
    §6.1 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城市功能区划
        6.1.1 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城市功能区划基本思想
        6.1.2 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城市功能区划层次及方法
        6.1.3 研究区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城市功能区划
    §6.2 研究区地质环境问题减避对策
        6.2.1 地震减避
        6.2.2 地质灾害减避
        6.2.3 水土污染减避
        6.2.4 海岸带地质环境问题减避
    §6.3 研究区应急避难场所选址
        6.3.1 重大地质环境事故应急避难场所选址需求
        6.3.2 应急避难场所选址模型
        6.3.3 研究区应急避难场所选址研究
    §6.4 研究区应急物资调配
        6.4.1 应急物资需求点分析
        6.4.2 应急物资供应点分析
        6.4.3 应急物资调配方案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东营市城区高层建筑抗震能力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政府视角的安全发展型城市创建方法研究[D]. 王璟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2]基于GIS的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可实施性评估研究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D]. 王自力. 天津大学, 2019(01)
  • [3]基于紧凑城市理论的既有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复合更新策略研究[D]. 耿钇艺.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4]中学教学区地震救援仿真训练废墟设计策略研究[D]. 范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5]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避险功能评价与规划研究 ——以枣庄市为例[D]. 和树明. 山东建筑大学, 2017(02)
  • [6]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D]. 王玉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7]山东HD物流园区整体规划研究[D]. 赵刚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8]昆明市重要公共建筑的抗震能力分析及震害预测[D]. 吴兴强.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 [9]既有框架结构基于体系加固下的Pushover结构分析[D]. 范长宏. 山东建筑大学, 2016(08)
  • [10]海西区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与对策研究[D]. 卢颖. 中国地质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东营市高层建筑抗震能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