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福建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一、福建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洁[1](2021)在《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对区域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是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的重要区域,该区域生态状况关系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过去几十年,人类活动的显着增加及气候明显变暖对其生态环境造成深刻而显着的影响。探究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过去变化、未来趋势及其空间异质性,揭示不同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关系及其尺度效应,明确草地生态系统对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贡献,对于科学合理开展流域生态治理和修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本关系,以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为科学起点,以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8年为研究期,采用In VEST模型定量评估产水量、碳储存、土壤保持、生境质量,采用CASA模型评估净初级生产力(NPP),明晰其时空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明确草地生态系统5项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探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及其尺度效应并探究草地生态系统5项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机制及其驱动因素,最后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黄河流域未来1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格局特征、各功能间权衡协同关系以及未来变化趋势划定黄河流域生态功能分区继而提出草地生态系统管理对策。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黄河流域草地面积占整个区域总面积的50%左右,以低覆盖度草地为主,1990—2018年,中、高度覆盖度草地面积减少而低覆盖度草地面积增加,草地退化趋势明显,由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林地面积增加;全流域各类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换频繁,尤其以草地、林地和耕地间的相互转换以及耕地向建设用地转换最为显着;28a间,各二级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组合较稳定,从西到东呈现出“草地(林地)—耕地—建设用地”的地带性规律。(2)1990—2018年黄河流域产水服务功能增强,而碳储存、土壤保持、生境质量等服务功能不断减弱,净初级生产力服务功能先减弱后增强。28a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空间上未发生特别明显的变化,黄河上游可提供较高的产水、碳储量、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保持服务,而下游地区净初级生产力服务较为突出,各项生态服务功能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对草地与其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转换较为敏感,足以说明草地生态系统在全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3)草地是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贡献者,提供产水量占比达76.74%,土壤保持量占比为49.44%,碳储量占比为33.56%,草地生境质量、净初级生产力与其他地类相比均较高。与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似,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空间上表现出极强的空间异质性,主要受草地的分布及面积影响,草地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明显的地形效应。(4)黄河流域5项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在研究期内基本稳定,土壤保持、生境质量、碳储存、NPP各项服务功能之间主要以协同关系为主,权衡协同关系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各二级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关系与全域不同,且各二级流域之间也有所不同,各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表现出了明显的流域差异且显示出较明显的地域规律。草地5项生态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关系与全域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具体表现为5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研究各期均为协同的关系,同时也表现出空间异质性。(5)无论在未来采取生态保护措施、保护耕地措施还是自然变化,黄河流域产水服务、土壤保持服务、生境质量均会比2018年减弱,但不同情景的减弱幅度不同,在生态保护情景下上述3项服务减少最少,碳储量服务功能和净初级生产力增加最多。高覆盖度草地在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生境质量和NPP最高;中覆盖度草地的土壤保持和碳储量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最高;低覆盖度的产水量最高,在自然变化RCP8.5情景下最高。(6)根据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异、权衡协同关系,可将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3个主导功能区,Ⅰ区为水源供给、碳储存及生境维持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兰州以上地区,Ⅱ区为生境维持及碳储存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银川平原和和河套地区,Ⅲ区为初级净生产力(NPP)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下游。根据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布格局,确定1个草地生态保护极重要单元、5个草地单项生态服务功能核心单元以及5个草地生态服务提升单元并分别提出草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保护和提升对策。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草地作为黄河流域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着影响黄河流域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的权衡协同关系,不同流域会因草地面积的大小及其分布不同使得生态系统服务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进而使得不同区域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治理需要特别重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但同时应当立足于不同时空尺度权衡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人类福祉的复杂关系,加强不同层面政策的衔接能力。

商贝贝[2](2021)在《长春市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生态系统服务,是指在生态系统的形成和生态环境演化的过程中,人类直接或间接得到的物质和服务,具有净化水质、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效应,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提供多种保护。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干预愈加强烈,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及社会生产生活造成的废弃物逐渐破坏着生态系统服务的自我调节和不同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生态敏感性上升。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省会、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城市,2000年以后,随着“振兴东北”战略的提出,长春市产业结构调整,以哈长城市群和长吉图开放开发先导区为核心的产业转型逐渐展开,生态系统服务面临着极大的威胁和挑战。本研究以长春市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决策树的分类方法提取研究区土地覆被信息,并分析其时空动态变化;利用Arc GIS软件对研究区气候、土壤、水文和DEM等数据进行空间运算,以此为基础运用In VEST模型对研究区碳储量、产水量、土壤保持和生境质量4种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定量评估,探究2000年以来长春市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及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引入景观格局指数法,分析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长春市土地覆被解译精度达到90%,满足本研究的分析需求。耕地、林地和人工表面一直是长春市最为主要的土地覆被类型,2000-2020年间,各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处于动态变化中,总计转化面积为2855.85 km2;(2)2000-2020年,长春市碳储量、产水量、土壤保持量均呈现波动增长态势,分别增加0.15×108 mg、2.03×109 m3和3.42×107 t,生境质量呈波动下降的态势,共降低0.0018;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相关性显着,长春市碳储量、产水量、土壤保持和生境质量4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均呈现协同关系;(3)长春市不同覆被类型土地的生态系统服务有较大差异,碳储量服务能力最强的地类为湿地,单位面积碳储量为3.90×104 mg/km2;产水量服务能力最强的地类为水体,单位面积产水量为3.73×105m3/km2;土壤保持服务能力最强的地类为林地,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8599.56 t/km2;生境质量服务能力最强的地类为林地,平均生境质量为0.9901;2000-2020年间,长春市土地景观斑块数量(Number of patches,NP)、斑块密度(Patch density,PD)和景观形状指标(Landscape shape index,LSI)增加,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Percent of landscape,PLAND)、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Largest patch index,LPI)和斑块聚集度(Aggregation index,AI)降低,长春市土地覆被破碎化、复杂化程度加剧,相同地类的集聚程度减弱,优势地类地位下降。景观格局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相关性显着,说明生态系统服务受到土地覆被格局影响。

刘晓涵[3](2020)在《陕西省延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陕西省延安市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7年四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获取区域四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利用土地利用数量变化模型、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模型、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移矩阵等模型,揭示延安市2000-2017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特征;同时以延安市2000-2017年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延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因子进行分析,主要结论:(1)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林地和耕地为主,草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7%,分布最为广泛;其次是林地和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5%、26%,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的面积占总面积2%。(2)从研究区域2000-2017年间各时段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化分析,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面积主要转出方向为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2420.44km2;林地和草地面积逐渐增加,主要由耕地流入,面积分别增加871.74km2、1366.87km2,说明研究区域退耕还林、土地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政策的实施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水域面积增加,流入大于转出,主要由草地、耕地和林地流入,增加了9.7km2;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主要转入为耕地、林地和草地,分别增加了147.39km2、28.67km2。(3)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来看,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等模型对土地利用的速度和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00-2017年间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且变化速度明显;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增加,其中变化速度明显程度依次为未利用地、建设用地、林地、草地和水域。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在2005-2010年间土地利用程度最大。土地利用综合指数逐步降低,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变化率均为负值,针对上述情况分析,说明研究区域内的土地利用尚处于调整期。(4)对2000-2017年间土地利用/覆被驱动力进行定性描述和相关分析,自然因素对土地利用/覆被影响较小,通过SPSS软件主成分分析法,定性分析区域内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人为因素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在逐渐加强,影响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导因子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农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吴维香[4](2020)在《福建省土地生态价值的动态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科学评估土地生态价值并探索其时空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不仅可以为区域未来生态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也可为区域间的生态补偿和绿色GDP考核提供依据。因此,本文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运用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栅格数据,从土地资源概况、土地利用总体特征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三方面,研究福建土地利用情况。接着,将福建省土地类型分为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两大类,以“中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价值当量表”为基础,并考虑交通对土地生态价值的影响,引进可达性调节因子对价值当量表进行修订,定量分析了福建省及下属九地市的土地生态价值时空演变规律。进一步地,利用拓展的STIRPAT模型,结合2007-2018年的福建省下属地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土地生态价值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8年,福建省各类土地呈现“三增三减”的演变规律,即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呈增加趋势,耕地、林地、草地呈减少趋势。土地利用结构稳定,结构有序度强,但朝着不均匀、单一化发展,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2)2000-2018年,福建省土地生态价值总趋势增加。其中,2000-2010年土地生态价值递减;但随着合理利用生态用地,2010-2018年土地生态价值逐年递增。(3)从结构上看,福建土地生态价值构成相对稳定,林地生态价值占比最大,其次是草地、水域、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从空间分布看,福建土地生态价值存在空间相关性,高值聚集区多分布在西南部,低值聚集区多分布在东南部,整体表现为南部地区的生态价值略高于北部地区。(4)人口、财富水平、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城市环境与技术水平都是影响福建省土地生态价值的重要因素。其中,其中城市环境和财富水平是起正向影响,其他4个因素对土地生态价值都是负向影响,土地生态价值对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的反应程度最为明显。最后,本文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六条相关政策建议,为促进福建省土地合理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孟紫琪[5](2020)在《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与平衡性,导致全球生态状况发生变化,不仅影响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农业生产的发展、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同时也会对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水资源等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经济和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我国大陆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遥感数据集,结合生态等级指数评价法及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分析1980-2015年研究区域基于土地利用和植被的生态状况变化的时空特征,并探究2种方法得出的生态状况之间的差异;同时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探究研究区域116个地级城市生态状况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高程(DEM)数据、距海距离数据、植被覆盖类型数据等,分析我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的高程梯度特征、海陆梯度特征及不同植被类型特征。结合气象数据(气温和降水)、社会经济数据(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等多元数据,通过偏相关分析法探究生态状况时空分异的驱动因素;此外,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积极了解农业活动强度(如施肥、灌溉等)对沿海地区植被的影响,进一步探究研究区域生态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资料反映的区域生态状况表明我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等级指数由1980与1990年的4.60上升至2015年的4.61,生态等级指数为负向指标,即生态等级指数值越大其生态状况越差,因此我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整体呈现基本稳定但有轻微恶化的趋势。我国大陆沿海地区其生态等级指数空间分布大致以杭州湾为界,呈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特征,生态等级指数随高程的增加呈现“升高-降低-再升高”的模式。同时研究区域生态等级指数海陆梯度特征明显,随着距海岸线越来越远,生态状况呈“高-低-高-低”的模式。生态等级指数的海陆梯度特征及高程分异特征主要是受到建设用地、林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聚类分析表明研究区域内生态状况较好的类1城市多分布于南方,生态状况一般的类3城市和生态状况较差的类4、类5城市多分布于北方,如河北省、山东省和江苏省等省份。(2)基于遥感卫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结果表明我国大陆沿海地区33.71%的区域面积呈显着绿化(植被恢复)趋势,8.88%的区域面积呈显着褐化(植被退化)趋势,且季节变化较大。与年际NDVI绿化速率0.0006/a(p<0.01)相比,研究区域内春季植被绿化速率较高为0.0021/a(p<0.01),这可能与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植被生长季的提前刺激了光合速率,促进了植被的生长有关;而研究区域内夏季绿化速率最小为0.0006/a(p<0.01),而年尺度的NDVI是取一年内最大值计算,表明用最大值合成法合成的NDVI数据集可能不足以反映甚至低估区域植被的生长状况。在中低海拔地区,植被以绿化为主,这是由于植物体内氮沉降的加速促进了植被的生长;而褐化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可能是由于在高海拔地区高温加剧了水分对植物的胁迫。社会经济因素如经济发展、人口、农业活动强度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植被生长也具有影响,气候因素对研究区域植被的绿化或褐化的影响较为有限。K均值聚类分析表明生态状况较好的类1与类2城市多分布于南方及辽宁省和河北省的部分区域,生态状况一般的类3城市多分布于河北省的南部、山东省的中部和浙江省的北部。(3)通过对研究区域生态等级指数和植被NDVI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对生态等级指数进行正向化处理,对比分析发现在我国大陆沿海地区的NDVI值普遍高于正向标准化后的生态等级指数值,分布面积占比达97%;而生态等级指数值高于NDVI值的分布面积比例较小,仅为0%-1%,这反映了基于生态等级指数和NDVI值表征的生态状况存在不确定性,在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生态等级指数赋值受人为主观性影响较大。K均值聚类分析表明研究区域南方地区生态状况优于北方,这与第一、第二部分对生态状况的分析相一致。我国大陆沿海地区城市的发展应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与环境状况的协调发展。

钟滨[6](2019)在《基于多源数据的庐山国家级自然保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庐山是长江中下游大平原上的“生态交汇岛”,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庐山同时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长期受到人为活动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程度较大,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沉重的压力。在自然保护区中,植被是保护区的主要覆盖类型,植被的覆盖情况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掌握保护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情况,科学分析植被与气候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对保护区制定可持续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庐山竹林向周边邻近常绿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边界扩张蔓延趋势日益明显,毛竹扩张严重干扰周围原始植被,并引发了森林景观破碎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土壤退化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庐山森林景观格局。如何对保护区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科学认知森林植被时空演变及其机理,构建森林生态保护示范模式已迫在眉睫。本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将1988-2017近30年的遥感数据与地理国情普查、林业资源调查等多源数据进行有效融合,建立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土地利用变化、社会经济发展、林业调查数据相融合的庐山自然保护区基础数据要素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对保护区长时间序列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机理进行分析。宏观上针对保护区主要覆盖类型植被的覆盖情况(NDVI)进行动态监测,对庐山保护区1988-2017年18期的Landsat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取保护区近30年NDVI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情况,探究区域NDVI时空变化规律。微观上,结合高分二号和Landsat卫星数据,构建典型植被竹林的遥感定量反演模型,获取竹林演变和质心迁移趋势,分析竹林扩张对森林植被的影响。基于宏观与微观分析,结合气候、地形、人为活动等驱动因子进行相关分析,揭示保护区植被时空演变规律和机理。基于以上分析研究,建立NDVI变异性和重点野生植物保护预警机制,并对保护区的边界和功能区划界线进行了优化分析,为保护区制定管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保护区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分布格局基于长时间序列的Landsat遥感影像和样地数据,通过遥感的技术手段提取多层次的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掌握保护区的土地利用分类、NDVI特征、竹林信息的时空分布格局。基于高分二号的竹林信息定量提取,辅以纹理特征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取得的效果最好,竹林分类生产精度和用户精度均达到90%以上。庐山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格局中,林地、竹林、草地三种地类占保护区面积的80%以上,其中林地面积1988-2013年间持续上升,2013-2017年小幅下降。从NDVI分布上看,近30年保护区NDVI均值为0.663,整体上看庐山自然保护区NDVI值中间高,四周低,保护区边缘地区由于靠近建筑区及道路,NDVI均值较低。整体上竹林面积呈现下降趋势,以0.92/a的速度减少,从空间分布上看,总体上竹林面积核心区>实验区>缓冲区;竹林在1200-1446m高程范围内分布最少,主要分布在400-600m和600-800m高程范围内;竹林在黄棕壤分布最少,主要分布红壤和黄壤中,其中在红壤中分布的面积比例最大;竹林在坡度类型上分布面积大小排序为斜坡>陡坡>缓坡>急坡>平坡;竹林在坡向类型上分布面积大小排序为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2)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演变特征通过计算土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度和转移矩阵来分析各类土地类型间的转化情况,结果表明:林地变化程度较为稳定,变化程度较为激烈的均为建设用地及裸地、竹林和耕地。林地在1988-2017年间,不发生转变的比率均在90%以上,主要转变类型为竹林和耕地;建设用地及裸地主要转变成林地和耕地;耕地主要转变为林地和竹林;竹林主要转变成林地和耕地。从保护区不同分区来看:区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综合动态度中,核心区和缓冲区的程度比较接近,变化程度较小,实验区的综合动态度较为激烈。从不同研究时期来看:1988-2013年间综合动态均呈现降低趋势,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放缓;2013-2017年间区综合动态均呈现剧烈上升趋势。通过对NDVI变化情况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近30年来庐山NDVI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以0.017/10a的趋势减少,NDVI值从1988到1993年一直下降,1993至1996年NDVI值持续上升;1996-2002年间NDVI变化幅度较少;2002-2017年呈现先降后升趋势,于2013年降入谷底后开始快速上升趋势。为了进一步分析保护区NDVI长时间序列变化趋势,通过耦合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显着性检验结果分析,将NDVI变化趋势分为轻微减少、显着减小、显着增加、轻微增加、基本不变五个类型,五个类型占保护区总面积比例顺序为:轻微减小>轻微增加>基本不变>显着增加>显着减少。庐山自然保护区1988-2017年间NDVI的变异系数的结果,总体上为较低变异>中等变异>高变异>较高变异>微小变异,其所占保护区面积分别为52.54%、31.02%、7.78%、7.16%和1.51%。(3)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机理通过综合一元线性回归趋势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空间叠加耦合分析等方法,对森林植被NDVI时空演变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中,影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是人为活动,整体上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度要低于实验区。NDVI时空演变特征中,主要影响因子为高程和人为活动,保护区NDVI均值随着高程的增加而提高,NDVI均值大小在各功能分区的分布情况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NDVI变异性剧烈程度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NDVI趋势变化显着变化区域主要分布于缓坡中,显着减少区域主要分布于游客聚集密度较大区域和功能分区的核心区中;温度与保护区历年NDVI均值变化呈不显着正相关,降雨与保护区历年NDVI均值变化呈不显着负相关。通过加权质心模型分析竹林质心变化情况,庐山保护区近30年竹林质心演变的趋势和机理是往高海拔、坡度较低、阳坡的区域迁移,整体上往东北方向扩张。(4)保护区可持续经营管理对策基于保护区森林植被时空演变的机理,对保护区植被时空演变进行了 NDVI变异性和重点野生植物保护预警分析,从森林植被时空演变动态监管、完善森林植被保护预警机制、优化保护区边界和功能分区三个方面提出提升保护区森林植被质量对策,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深入推动庐山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保护区的可持续经营管理。

钟金铃[7](2019)在《张家界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特征与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把握土地覆被变化的特征和规律,探讨该变化的驱动机制对于协调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地处武陵山特殊困难连片区和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的叠加区的张家界市为例,基于1995-2015年五期30 m空间分辨率张家界市土地覆被遥感数据,结合土地转移矩阵、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度等方法,综合分析1995-2015年张家界市土地覆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各地类变化的主要的驱动力因子及驱动机制,从而对优化张家界市土地利用方式,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可为张家界市乃至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平衡提供有益的依据和指导。张家界市土地利用在1995-2015年期间总体变化较大,各地类呈现不同的特征,其中水田、草地、水域的变化特征最为明显,其他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最快;从土地覆盖结构来看,林地始终是张家界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体部分,其次是水田、旱地和草地;从土地覆盖转移矩阵来看,1995-2015年张家界市土地利用发生转化中,林地转化发生面积最大,其次为水田、旱地和草地;从流向来看,水田、旱地及草地主要转化为林地,其中以旱地转化为林地最多;分阶段来看,土地覆被转化主要发生在2005-2015后十年,此阶段的土地转化数量较大、转化程度较为复杂,张家界市土地覆盖变化呈现功能复合性、类型多样性、空间分散性以及利用的可持续性等特征。从总的因子重要程度来看,总人口、乡村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建成区面积、公路里程的贡献值较大。从各个主因子来看,产业发展动力因子是推动张家界市土地覆盖发生变化的根本动力。张家界市土地覆盖的驱动机制分析表明:发现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不容忽视,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林地和水域,这是建设用地增加的主要原因。政策因素是林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是城镇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及农村居民点增加的重要驱动力。经济因子、技术因子和消费因子是农村居民点、城镇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增加的主要驱动因子,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造成张家界市土地覆盖变化复杂度加剧。基于张家界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与建议。

张书齐[8](2019)在《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海岸带是兼具海陆两种不同属性的特殊地带,在海陆交互作用和人为因素的干扰下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受到影响。探索海岸带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碳氮磷储量变化的相互关系,有利于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自1988年海南建省以来,海南岛在政策的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海岸带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更是经历了较大的改变。了解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海南岛海岸造成影响,可以为海南岛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了揭示海南岛海岸带近30年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海防林、红树林的时空变化对海岸带碳储量的影响。以海南岛海岸带为研究对象,基于1988、1998、2008和2017年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运用RS、GIS技术和土地利用变化等相关方法,分析4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分析,并选择海南岛海岸带防护林、红树林为典型研究区,结合海南岛海岸带24个样地的木麻黄海防林的土壤、叶片碳氮磷含量的实测数据和收集到的的红树林土壤和植被资料,分析了海南岛海岸带近30年来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以及海防林、红树林的变化对海南岛碳氮库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2017年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积分别为耕地面积2253.66 km2,海防林面积454.34 km2,其他林地面积381.62km2,建筑面积558.10 km2,水域面积245.56 km2,红树林面积9.57 km2,其他用地面积64.39 km2。与1988年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相比,耕地面积减少129.91 km2,减少比例为5%;海防林面积减少327.16 km2,减少比例42%;其他林地面积减少108.78 km2,减少比例22%;建筑面积增加447.74 km2,增加比例406%;其他用地面积减少92.54 km2,减少比例59%;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减少17.71 km2,减少比例7%;红树林面积减少32.16 km2,减少比例77%。影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自然与社会因素,自然因子主要是台风影响,社会因子包括人口增长、滩涂养殖、旅游开发、房地产开发和政策规划。对海南岛12市县24个样地的木麻黄海防林的表层土壤和叶片碳氮磷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海岸带防护林沙地土壤SOC、TN和TP的在0~10 cm 土层中平均含量分别为4.33、0.38和0.26 g/kg,平均C:N比值为12.44;在10~20 cm土层中SOC、TN和TP的平均含量为3.05、0.35和0.18 g/kg,平均C:N比值为8.79。海岸带土壤养分含量低,SOC、TN和TP含量与碳氮比在全国土壤的养分分级标准中都处于较低水平。林下和光滩TN均与年均温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土壤TP含量与年平均降水量显着相关,但林下与光滩的相反。林下0~10 cm 土层TN和TP含量和10~20 cm 土层SOC和TN含量显着大于光滩,表明海岸带木麻黄防护林的种植具有“肥岛”效应,有利于提高土壤C、N和P含量。海南岛海岸带植物木麻黄叶片TC、TN、TP平均含量分别为399.06、12.55和1.04 g/kg,三者均低于全球陆生植物的平均含量,平均C:N、C:P和N:P为32.02、420.65、13.10,三者均高于全球陆生植物的平均值。叶片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表明,木麻黄林可能主要受到土壤N的限制。0~10cm 土层的土壤pH与木麻黄的TN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年均降水量与木麻黄的TN、TP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从1988~2017年,因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海岸带植被碳和0~20 cm 土壤有机碳含量共减少了 2543913.33~2557134.63 t(即 2.54~2.56 Pg C);海岸带植被和土壤氮磷含量(不包含红树林)减少了 75090.56~75506.36 t和16612.21~16646.67 t。其中,因海南岛海岸带红树林与木麻黄海防林的面积大量减少,海岸带0~20 cm土壤碳储量共减少了约1886228.7~1896150.89 t(即1.88~13.89 PgC);土壤氮磷含量(不包括红树林)分别减少了约47390.16~47702.2 t 和 7472.55~7498.41 t。

杜婷[9](2019)在《近30年来西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认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Use/Cover Change,LUCC)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了解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可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揭示LUCC的自然驱动力,这对于区域土地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西北农牧交错带干旱多风侵蚀强烈,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对气候变化干扰极为敏感,研究该区域LUCC对气候变化如何响应对于当地未来的土地规划、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以1986-2015年间每相隔5年1期共7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气象站点逐年的气温和降水量实测数据及NDVI数据、DEM数据等为基础,利用数理统计及空间分析等方法,对西北农牧交错带近30间来LUCC及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基于两者的时空变化特征,从空间分布、贡献程度等方面分析了近30年间该区域LUCC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本文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1986-2015年间,西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均以耕地、草地、未利用地为主,其余类型面积占比较少;各个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速率、转移面积差异较大,且变化分布范围较广。从土地利用/覆被结构来看,2000-2010年间土地利用/覆被结构变化最为显着,面积变化较大的类型为沙地和中、低覆盖度草地。从变化速率来看,变化速率最快的类型为其它建设用地,其次为城镇建设用地和其它林地,其余类型的变化速率较小。从转移面积看,近30年间西北农牧交错带转移面积较大的地类依次为草地、沙地和耕地。草地是研究区变化最为剧烈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草地与其它类型均发生了明显转换。沙地转入的部分主要是中、低覆盖度草地,转出部分主要变为了旱地、中低覆盖度草地等类型。耕地转入的部分主要来源于中低覆盖度草地以及沙地,转出的部分主要是变为林地、草地。从变化的空间范围来看,耕地、草地、未利用地变化分布的范围较大,其余类型变化区域较小。耕地的变化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的区域,未利用地的变化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的区域,草地的变化几乎整个研究区内均有分布。(2)近30年间,西北农牧交错带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增温率为0.034℃/a。在空间上表现最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特点。年平均降水量总体呈不显着的增加趋势,平均增加速率为0.37mm/a。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多西少,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特征。两者的年平均变化率在空间上均存在显着的差异性,鄂托克旗的西北部等地升温速率较快,而鄂托克前旗等地则出现了年平均气温的负增长。神木县等区域降水量增长速度较快,而灵武县、鄂托克旗西北部的年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3)近30年间,西北农牧交错带的各个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不同,且气候因子对LUCC的影响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整个研究区内林地、低覆盖度草地及未利用地受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的影响较大;水域受年平均气温的影响较大,受年均降水量影响较小;研究区东南部高覆盖度草地受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的影响较大;其余类型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小。从其空间分布来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频繁程度基本上是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而增大,随降水量变化速率的增大而减小。从变化剧烈程度看,在降温区域响应最为剧烈的类型为水域,在升温区域响应最为剧烈的类型为林地,在降水量变化率大于1mm/a的区域响应最为剧烈的类型为未利用地,在其它区域响应最为剧烈的类型为林地。(4)基于残差趋势法的计算结果,初步认为,整个研究时段内西北农牧交错带地区的气候变化对LUCC的贡献程度为21.92%,人类活动对LUCC的贡献程度为78.08%。气候变化对研究区东南部及东部部分地区LUCC的贡献程度在10%-50%之间,对其它区域LUCC的贡献程度小于10%(1998-2015年)。

付建新[10](2019)在《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成为了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在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土地利用/覆被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祁连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保护区,在维护我国西部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祁连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此背景,本文利用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共5期遥感影像数据,基于地理信息技术与遥感技术,采用数理统计模型和方法,对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层面构建了影响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回归分析方法对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气候因素在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选取了祁连山区19602015年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气象数据,利用多种数学方法与ArcGIS空间插值功能对祁连山区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探讨。NDVI可以反映地表植被的覆盖状况,冰川是研究区内重要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之一,所以选取NDVI和冰川两种指标,分析NDVI与冰川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草地和建设用地分别是祁连山南坡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2015年分别占49.73%和0.36%;19802015年祁连山南坡草地、林地与水域呈现出减少趋势,耕地、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土地表现出增加趋势。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以水域和未利用土地之间的转化面积为主,其中水域减少了165.37 km2,未利用土地增加了154.22 km2。门源种马场林地和耕地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建设用地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值出现在木里镇。通过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发现气候对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影响较大。(2)祁连山南坡地区人口稀疏、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滞后、城市化水平较低,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干扰不如中东部地区强烈,气候变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极大,特选取NDVI和冰川指标,着重研究NDVI和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3)19602015年祁连山地区气温整体上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升温率分别为0.33℃/10a、0.27℃/10a和0.41℃/10a,最低气温对平均气温的贡献最大;气温随着纬度的增加和海拔的上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多年平均降水日数与降水强度均为缓慢增长趋势。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与平均风速整体上表现出下降态势,分别为-2.68 h/a与-0.06 m·s-1·(10a)-1。多年均温的升温率由东南向西北呈现出增加的趋势,降水表现出自东向西逐渐递减的态势,年平均日照时数表现出东南少西北多的分布规律。气温、降水、平均风速的突变时间均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东段、中段、西段均温和降水均存在6 a左右的周期。(4)祁连山南坡NDVI的变化趋势与平均气温、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NDVI对气温和降水变化响应明显。生长季NDVI均值与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均存在14年的周期,生长季NDVI对降水的敏感程度比对气温的敏感程度稍大。(5)19802000年气温上升快,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冰川融化速度快,20002015年气温上升慢,气温偏低,降水增多,冰川融化速度减缓,说明冰川对气温和降水具有明显的响应关系。冰川面积变化与夏季气温变化趋势呈现明显负相关,以2000年为界,2000年之前气温的上升幅度(0.54℃/10a)远远大于2000年之后气温的上升幅度(0.03℃/10a),2000年之前冰川减少的面积是2000年之后冰川减少面积的6.17倍,说明冰川对气温具有显着的响应关系。该研究为政府对祁连山南坡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对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福建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生态系统服务及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进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研究进展
        1.2.3 生态系统服务驱动机制的研究进展
        1.2.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1.2.5 研究评述
    1.3 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土地利用/覆被特征
        2.1.2 土壤质地特征
        2.1.3 气候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产水量
        2.2.2 碳储量
        2.2.3 土壤保持
        2.2.4 生境质量
        2.2.5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
        2.2.6 空间统计分析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1 InVEST模型输入数据
        2.3.2 数据处理
第三章 黄河流域1990—2018 年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演变
    3.1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总体特征分析
        3.1.1 时间变化特征
        3.1.2 空间变化特征
    3.2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移图谱分析
        3.2.1 1990—2000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3.2.2 2000-2010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3.2.3 2010-2018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3.3 二级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变迁
        3.3.1 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分析
        3.3.2 地类区位意义分析
    3.4 讨论与小结
        3.4.1 讨论
        3.4.2 小结
第四章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空间异质性
    4.1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1.1 产水深度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1.2 碳储量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1.3 土壤保持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1.4 生境质量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1.5 NPP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4.2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4.2.1 草地产水量空间自相关
        4.2.2 草地碳储量空间自相关
        4.2.3 草地土壤保持空间自相关
        4.2.4 草地生境质量空间自相关
        4.2.5 草地NPP空间自相关分析
    4.3 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形效应
        4.3.1 草地产水服务功能
        4.3.2 草地碳储量服务功能
        4.3.3 草地系统土壤保持
        4.3.4 草地系统生境质量
        4.3.5 草地生态NPP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第五章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利用转型的敏感性
    5.1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比
    5.2 草地生态系服务功能对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5.2.1 流域草地面积变化与全域及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关系的定性分析
        5.2.2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与其他地类之间转换的敏感性分析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第六章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及其驱动因素
    6.1 研究方法
        6.1.1 权衡协同研究方法
        6.1.2 生态系统权衡协同驱动因素
    6.2 黄河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不同尺度权衡协同关系
        6.2.1 全域尺度生态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
        6.2.2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
    6.3 草地生态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
    6.4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的驱动因素
        6.4.1 基于随机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影响权重
        6.4.2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权衡协同驱动因素分析
    6.5 讨论与小结
        6.5.1 讨论
        6.5.2 小结
第七章 黄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多情景模拟
    7.1 黄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覆被预测
        7.1.1 CA-Markov模型原理及预测步骤
        7.1.2 2030 年土地利用/覆被预测
    7.2 未来气候变化预测
    7.3 不同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7.3.1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7.3.2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
    7.4 讨论与小结
        7.4.1 讨论
        7.4.2 小结
第八章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及草地生态系统分类管理对策
    8.1 基于SOM的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
        8.1.1 研究方法
        8.1.2 结果及分析
    8.2 草地生态核心功能区及提升重点区域识别
        8.2.1 识别方法与过程
        8.2.2 识别结果及分析
        8.2.3 草地生态功能优化对策
    8.3 讨论与本章小结
        8.3.1 讨论
        8.3.2 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创新点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2)长春市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及分类
        1.2.2 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方法
        1.2.3 土地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基于面向对象-决策树的土地覆被信息遥感提取
        2.2.2 主要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2.2.3 景观格局指数
第3章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 土地覆被数据
    3.2 碳储量
    3.3 产水量
    3.4 土壤保持
    3.5 生境质量
第4章 2000-2020 年长春市土地覆被时空变化
    4.1 2000-2020 年长春市土地覆被总体特征
    4.2 2000-2020 年长春市土地覆被类型转移特征
    4.3 2000-2020 年长春市土地覆被变化特征
第5章 基于In VEST模型的2000-2020 年长春市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5.1 总体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5.2 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分项评估
        5.2.1 碳储量
        5.2.2 产水量
        5.2.3 土壤保持
        5.2.4 生境质量
    5.3 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
第6章 长春市土地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6.1 土地覆被类型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6.1.1 土地覆被类型变化对长春市碳储量的影响
        6.1.2 土地覆被类型变化对长春市产水量的影响
        6.1.3 土地覆被类型变化对长春市土壤保持的影响
        6.1.4 土地覆被类型变化对长春市生境质量的影响
    6.2 土地覆被格局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陕西省延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理位置
    2.2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象水文
        2.1.3 土壤植被
    2.3 社会经济状况
3 数据获取及处理
    3.1 数据来源
    3.2 遥感数据预处理
    3.3 遥感图像解译
4 研究方法
    4.1 土地分类方法
        4.1.1 土地分类系统
    4.2 主成分分析法
5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5.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总体特征分析
        5.1.1 耕地变化情况
        5.1.2 林地变化情况
        5.1.3 草地变化情况
        5.1.4 水域变化情况
        5.1.5 建设用地变化情况
        5.1.6 未利用地变化情况
    5.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特征分析
        5.2.1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分析
        5.2.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5.2.3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
6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6.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定性分析
        6.1.1 自然因素
        6.1.2 社会经济因素
    6.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定量分析
        6.2.1 驱动指标选取
        6.2.2 计算与结果分析
    6.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6.3.1 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分析
        6.3.2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4)福建省土地生态价值的动态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进展
        一、生态价值研究进展
        二、土地生态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三、土地生态价值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要评述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四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主要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生态系统
        二、生态价值
        三、土地生态系统
        四、土地生态价值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劳动价值论
        二、效用价值论
        三、稀缺论
        四、生态价值理论
        五、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章 福建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状况分析
        一、土地资源概况
        二、土地利用总体特征
    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分析
        一、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二、土地利用结构有序度分析
        三、土地利用类型流转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福建省土地生态价值评估及时空分异研究
    第一节 土地生态价值评估方法简介
        一、非建设用地生态价值评估方法
        二、建设用地生态价值评估方法
        三、土地总体生态价值评估方法
    第二节 土地生态价值的动态评估及空间特征分析
        一、土地生态价值的动态评估
        二、土地生态价值的空间特征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福建省土地生态价值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基于STIRPAT的土地生态价值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一、STIRPAT模型简介
        二、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第二节 福建省土地生态价值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一、数据来源
        二、描述性统计
        三、实证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引入土地生态价值评估,构建合理生态用地格局
        二、合理调整工业空间布局,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三、加快经济绿色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四、合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五、降低能源强度,加强技术创新
        六、加大对城市扩展的控制与规划,减少城市化的生态负效应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状况评价
        1.2.2 基于植被条件的生态状况评价
        1.2.3 植被生态状况的影响因素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3.3 技术路线
        1.3.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2.1 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2.2.2 遥感植被指数数据集
        2.2.3 地面气象站点数据
        2.2.4 植被类型数据
        2.2.5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2.2.6 社会经济数据
        2.2.7 农业活动强度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生态等级指数法
        2.3.2 Mann-Kendall趋势分析
        2.3.3 偏相关分析
        2.3.4 K均值聚类分析
        2.3.5 条带分割法
        2.3.6 生态状况差异等级综合评价法
第三章 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评价
    3.1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时空变化特征
        3.1.1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总体时间变化特征
        3.1.2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总体空间变化特征
        3.1.3 基于生态等级指数的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各地级市生态状况变化分区
    3.2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的高程分异
    3.3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的海陆梯度特征
第四章 基于植被指数的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评价
    4.1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
        4.1.1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NDVI的时间变化特征
        4.1.2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NDVI的空间变化特征
        4.1.3 基于NDVI值的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各地级市生态状况变化分区
    4.2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植被类型及高程分异特征
    4.3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NDVI的潜在影响因素分异
        4.3.1 自然因子及人类活动因子对中国大陆沿海地区NDVI的响应
        4.3.2 农业活动强度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植被的影响
第五章 基于生态等级指数及NDVI的生态状况对比分析
    5.1 生态等级指数与NDVI表征生态状况的时空差异
    5.2 生态等级指数与NDVI共同聚类分析
    5.3 基于生态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城市划分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多源数据的庐山国家级自然保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1.2.2 植被遥感提取研究
        1.2.3 植被覆盖信息遥感定量估算
        1.2.4 植被时空演变及其机理分析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的基础理论
        2.1.1 植被演变理论
        2.1.2 遥感技术与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 研究的技术方法
        2.2.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2.2.2 NDVI特征分析方法
        2.2.3 竹林遥感分类方法
        2.2.4 竹林时空演变分析方法
    2.3 研究区概况
        2.3.1 位置与范围
        2.3.2 自然资源情况
        2.3.3 社会经济情况
    2.4 数据源及其处理
        2.4.1 数据源介绍
        2.4.2 数据处理
3. 土地利用/覆被多层次信息遥感提取
    3.1 土地利用分类
        3.1.1 数据准备
        3.1.2 土地利用分类图
        3.1.3 分类结果验证
    3.2 植被覆盖NDVI特征分析提取方案
        3.2.1 数据准备
        3.2.2 植被覆盖NDVI特征分析
    3.3 典型植被——竹林信息遥感提取
        3.3.1 数据准备
        3.3.2 竹林定量提取流程
        3.3.3 提取结果与精度
        3.3.4 提取结果分析
4. 庐山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1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
        4.1.1 近30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4.1.2 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分析
        4.1.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程度分析
        4.1.4 不同功能分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综合动态程度分析
    4.2 植被覆盖NDVI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2.1 庐山自然保护区NDVI时间变化特征
        4.2.2 近30年NDVI均值空间分布特征
        4.2.3 近30年NDVI变化趋势分布特征
        4.2.4 近30年NDVI变化趋势显着性耦合分析
        4.2.5 近30年NDVI变异性合分析
    4.3 典型植被一一竹林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4.3.1 庐山保护区近30年竹林时间变化特征
        4.3.2 庐山保护区近30年竹林空间变化特征
    4.4 小结与讨论
5. 庐山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演变驱动机理分析
    5.1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5.1.1 立地因子
        5.1.2 气象因子
        5.1.3 人为活动因子
    5.2 植被覆盖NDVI时空演变驱动力分析
        5.2.1 立地因子
        5.2.2 气象因子
        5.2.3 人为活动因子
    5.3 典型植被——竹林时空演变驱动力分析
        5.3.1 竹林质心迁移距离和方向
        5.3.2 竹林质心迁移驱动力分析
    5.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机理分析
    5.5 小结与讨论
6. 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时空演变预警分析
    6.1 基于NDVI时空演变森林植被变异性预警分析
        6.1.1 庐山自然保护区NDVI变异特征
        6.1.2 庐山自然保护区NDVI变异性预警分析
    6.2 基于竹林时空演变趋势的保护区重点野生植物保护预警机制
        6.2.1 庐山自然保护区重点野生植物时空分布特征
        6.2.2 庐山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与周围竹林最小距离分析
        6.2.3 庐山自然保护区重点野生植物保护预警机制
    6.3 小结与讨论
7. 庐山自然保护区优化方案分析
    7.1 庐山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经营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7.2 庐山自然保护区优化方案分析
        7.2.1 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质量优化分析
        7.2.2 庐山自然保护区边界优化分析
        7.2.3 庐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优化分析
    7.3 小结与讨论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
    8.3 研究展望
9.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张家界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特征与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始终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问题
        1.1.2 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
        1.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面临新的挑战
        1.1.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张家界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考量因素
    1.2 研究意义
        1.2.1 进一步丰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实证研究
        1.2.2 为张家界市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地关系优化提供参考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概念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国内研究综述
        1.3.4 当前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环境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自然资源
    2.2 社会经济条件
    2.3 土地利用状况
第3章 张家界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
    3.1 数据源
        3.1.1 遥感影像数据
        3.1.2 其他数据源
    3.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方法与过程
        3.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方法
        3.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过程
    3.3 精度检验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成果
        3.3.1 精度检验
        3.3.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提取成果
第4章 张家界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4.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及其变化
        4.1.1 数量变化
        4.1.2 结构变化
    4.2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
    4.3 土地利用转移特征分析
第5章 张家界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与驱动机制分析
    5.1 驱动力因子选取
        5.1.1 选取原则
        5.1.2 驱动力因子
    5.2 驱动力分析方法
    5.3 主要驱动因子分析
    5.4 主要用地驱动因素分析
        5.4.1 灰色关联度法
        5.4.2 各类用地灰色关联度分析
    5.5 驱动机制分析
        5.5.1 自然因素
        5.5.2 社会经济因素
    5.6 张家界市土地利用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策略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1.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与土壤碳氮库变化研究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科学问题和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括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1.3 海岸带划定
    2.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2.2.1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2.2.2 海岸线与地形数据获取
        2.2.3 气象数据
        2.2.4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2.2.5 数据分析
        2.2.6 碳氮磷储量估算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海南岛海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规律分析
        3.1.1 海南岛海岸带海岸线的变化及其规律
        3.1.2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3.2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氮磷储量的影响
        3.2.1 海南岛海岸带土壤、植被碳氮磷含量与生态计量学特征
        3.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下土壤植被的碳氮储量及其变化
4 讨论
    4.1 海南岛海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规律分析
        4.1.1 海岸线的变化及其规律
        4.1.2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规律
        4.1.3 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4.2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
        4.2.1 海岸带土壤植被碳氮磷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学影响因素分析
        4.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下土壤植被的碳储量及其变化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情况简介

(9)近30年来西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LUCC研究进展
        1.2.2 气候变化对LUCC影响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论文结构
        1.3.4 论文特色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土壤与植被
        2.1.5 水文特征
        2.1.6 社会人文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1 土地利用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2 气候数据来源及插值
        2.2.3 其它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土地利用动态特征分析方法
        2.3.2 气候因子动态特征分析方法
        2.3.3 LUCC对气候变化响应程度分析方法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西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特征
    3.1 土地利用/覆被现状分析
        3.1.1 1986 年的土地利用/覆被情况
        3.1.2 2015 年的土地利用/覆被情况
    3.2 土地利用结构及数量变化分析
        3.2.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3.2.2 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度变化分析
        3.2.3 土地利用/覆被转移变化分析
    3.3 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变化分析
        3.3.1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频数空间格局分析
        3.3.2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的空间分布
第四章 西北农牧交错带的气候变化特征
    4.1 气温变化特征
        4.1.1 年平均气温的总体变化趋势
        4.1.2 年平均气温距平分析
        4.1.3 年平均气温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4.2 降水变化特征
        4.2.1 年平均降水量的总体变化趋势
        4.2.2 年平均降水量距平分析
        4.2.3 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第五章 西北农牧交错带LUCC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5.1 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
    5.2 LUCC对气候因子响应的空间分布差异分析
        5.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频数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5.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类型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5.3 研究区LUCC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的定量分析
        5.3.1 气候因子与NDVI回归模型的建立
        5.3.2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研究区LUCC贡献程度的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概念
        1.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3 气候变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气候
        2.1.2 土壤
        2.1.3 地形与地质
        2.1.4 水文
        2.1.5 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3.1 数据来源
        3.3.2 研究方法
第四章 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与特征分析
    4.1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结构动态特征变化分析
        4.1.1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4.1.2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特征分析
        4.1.3 土地利用程度模型分析
        4.1.4 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分析
        4.1.5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活跃度与信息熵分析
    4.2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行政尺度变化分析
        4.2.1 土地利用/覆被数量与结构变化
        4.2.2 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度分析
        4.2.3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析
        4.2.4 土地利用信息熵分析
    4.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4.3.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景观水平分析
        4.3.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类型水平分析
    4.4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驱动力分析
        4.4.1 驱动力指标的选取
        4.4.2 数据标准化处理
        4.4.3 主成分分析过程
        4.4.4 土地利用类型的回归方程拟合
        4.4.5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驱动力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祁连山气候时空特征变化
    5.1 气温时空特征变化
        5.1.1 气温的时间序列变化
        5.1.2 气温的空间变化
        5.1.3 气温与地理位置、地形的关系
    5.2 降水时空特征变化
        5.2.1 降水的时间序列变化
        5.2.2 降水的空间变化
        5.2.3 降水与地理位置、地形的关系
    5.3 日照时数时空特征变化
        5.3.1 日照时数的时间序列变化
        5.3.2 日照时数的空间变化
    5.4 平均风速时空特征变化
        5.4.1 平均风速的时间序列变化
        5.4.2 平均风速的空间变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1 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1.1 海拔、坡度与坡向的提取
        6.1.2 NDVI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6.1.3 NDVI空间变化特征
        6.1.4 不同尺度上NDVI变化趋势
        6.1.5 祁连山南坡NDVI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2 冰川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2.1 冰川的提取
        6.2.2 气温与降水的变化
        6.2.3 冰川变化对气温与降水变化的响应关系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果与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课题研究

四、福建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D]. 杨洁.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2]长春市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D]. 商贝贝. 吉林大学, 2021(01)
  • [3]陕西省延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力研究[D]. 刘晓涵.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福建省土地生态价值的动态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D]. 吴维香.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探究[D]. 孟紫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6]基于多源数据的庐山国家级自然保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机理研究[D]. 钟滨. 江西农业大学, 2019
  • [7]张家界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特征与驱动力研究[D]. 钟金铃. 吉首大学, 2019(02)
  • [8]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研究[D]. 张书齐. 海南大学, 2019
  • [9]近30年来西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杜婷. 兰州大学, 2019(09)
  • [10]祁连山南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 付建新.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福建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