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灿教授治疗脂溢性脱发经验

陈大灿教授治疗脂溢性脱发经验

一、陈达灿教授论治脂溢性脱发经验撷萃(论文文献综述)

侯思凡,顾炜[1](2021)在《脂溢性脱发中医诊治源流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查阅古今医籍,从病名、病因病机、治疗、预防调护四方面梳理探析古今医家对脂溢性脱发的不同认识,进一步呈现本病的诊治进程。各时期病名繁多,统一于明清提出的"发蛀脱发""蛀发癣"之名;病因虚实夹杂,本虚多责于肾虚、血虚,标实则以湿热、血瘀、血热为要;治疗上内外同治,内治上辨证治疗,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外治上针刺叩击以通经活络,洗剂、膏剂、散剂等多种剂型外用以直达病所;预防调护也日趋被重视,从而干预发病、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朱宝华,陈怡欢,朱红柳,魏跃钢[2](2020)在《湿热型脂溢性脱发中医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脂溢性脱发又称为雄性激素脱发,其中医辨证分型主要有血热风燥、湿热蕴结、肝肾不足等。各医家关于此病众说纷纭,但大多从脏腑辨证论治脂溢性脱发。该文主要通过归纳分析近年来与湿热型脂溢性脱发相关的研究,对湿热型脂溢性脱发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用药特色等进行总结综述。

曾强[3](2020)在《中药外用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meta分析系统性地评价中药外用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研究提供循证医学的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的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pubmed数据库。检索的文献发表日期为数据库建立-2019年12月31日。根据制定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meta分析要求的研究。运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分析:本次系统评价共纳入14个研究,包含1167名脂溢性脱发患者,其中试验组606例,对照组561例。试验组干预措施为外用中药治疗(包括外搽中药软膏、中药汤剂洗头等),对照组的干预措施是西药治疗。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药外用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西药对照组(RR=1.29,95%CI为1.21—1.38,Z=7.80,P<0.00001),meta分析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治疗后的头发油腻情况,SMD为-4.15,95%CI为(-7.11,-1.19),P为0.006<0.05,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即中药外用治疗脂溢性脱发与西药相比,在改善头发油腻方面更具优势。分析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OR=0.64,95%CI为0.09—4.62,Z=0.45。P=0.65>0.05,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中药外用治疗脂溢性脱发与西药相比,不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结果与以上结果一致。结论:在脂溢性脱发的治疗上,中药外用效果确切,能明显提高脂溢性脱发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有效改善患者的头发油腻情况,但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和西药相比不占优势。本次系统评价的文献质量一般,还需要更多样本大、质量高的文献来验证本次meta分析的结果。

王一君[4](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当代医家治疗脂溢性脱发用药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脂溢性脱发(Sebrrheic Alopecia,SA)为当代较为常见的损美性疾病。本文通过检索、数据挖掘获得SA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并对当代医家治疗SA的方药进行整理统计,找出其用药规律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近40年的相关研究,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型、建立基础数据库、通过Excel、IBM SPSS MODELER、SPSS STATION22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关联、聚类等分析,从而总结出SA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及当代医家对SA的内服中药治疗规律。结果:1.近40年SA的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中医对脂溢性脱发的研究为最大热点。2.血热风燥型SA用药:当归、地黄、何首乌、川芎、白芍;脾胃湿热型SA用药:茯苓、薏苡仁、白术、泽泻、川芎、甘草;肝肾不足型SA用药:女贞子、何首乌、墨旱莲、当归、茯苓。3.血热风燥型、脾胃湿热型、肝肾不足型SA药物四气使用频次均为:寒>温>平>凉>热。4.SA用药五味归属频次:血热风燥型:甘味、苦味、辛味、咸味、酸味、涩味、淡味药。脾胃湿热型: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淡味、涩味药。肝肾不足型:甘味、苦味、辛味、酸味、咸味、涩味、淡味药。5.SA用药归经频次:血热风燥型:肝经、肾经、脾经、肺经、心经、胃经、大肠经、膀胱经、胆经、小肠经、心包经、三焦经。脾胃湿热型:肝经、脾经、胃经、肺经、肾经、心经、膀胱经、大肠经、胆经、小肠经、心包经、三焦经。肝肾不足型:肝经、脾经、肾经、胃经、肺经、心经、大肠经、膀胱经、胆经、小肠经、心包经、三焦经。6.治疗SA的药物相关性主要为滋阴补血、健脾祛湿、滋补肝肾三类。7.根据聚类分析得出血热风燥型SA用药主要分为四类:C1:牡丹皮、赤芍、地黄;C2:熟地黄、桑椹、丹参、菟丝子、羌活、白芍;C3:刺蒺藜、防风、茯苓、黄芪、荆芥;C4:何首乌、当归、川芎。脾胃湿热型SA用药主要分为三类:C1:萆薢、黄柏、白鲜皮、茵陈、黄芩、山楂、丹参、牡丹皮;C2:泽泻、地黄、茯苓、薏苡仁、甘草;C3:川芎、当归、何首乌。肝肾不足型SA用药主要分为二类:C1:桑椹、枸杞子、菟丝子、熟地黄、黄芪、当归、丹参、甘草、茯苓;C2:女贞子、墨旱莲、何首乌。结论:1.近40年脂溢性脱发的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中医对SA的研究为最大热点。2.当代医家治疗SA血热风燥型多用:当归、地黄、何首乌;脾胃湿热型多用:茯苓、薏苡仁、白术;肝肾不足型多用:女贞子、何首乌、墨旱莲。3.当代医家治疗血热风燥型、脾胃湿热型、肝肾不足型SA使用药物的药性均为寒性药;甘味药;入肝经药最多。4.当代医家多以滋阴补血、健脾祛湿、滋补肝肾类药物治疗脂溢性脱发。

陈其兴[5](2020)在《刘兰林教授运用温病学理论辨治脂溢性脱发的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通过对刘兰林教授运用温病学理论辨治脂溢性脱发的临床门诊病案处方进行数据分析,从中发掘刘兰林教授临证辨治脂溢性脱发的学术思想及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脂溢性脱发的中医辨治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1)通过文献检索,查阅相关资料,归纳总结脂溢性脱发中西医的研究现状。(2)收集刘兰林教授门诊脂溢性脱发患者的病例处方147张,对其中的方药进行搜集整理,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构建刘兰林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脂溢性脱发的数据库,对所有的药物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运用Office2010、Spss Statistics 22.0、Spss Modeler14.1中的Aprior及Spss Modeler18.0中的Web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等,从而总结刘兰林教授辨治脂溢性脱发的学术思想及组方用药规律。结果:根据出现频率和使用频率统计分析刘兰林教授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组方用药规律:(1)147张处方中出现频数≥26次的药物共有30味,其中炙甘草、当归、熟地黄、薏苡仁、制何首乌、茯苓、泽泻、桑寄生、白术、生地黄、侧柏叶、杜仲、山茱萸、补骨脂等药物的使用频次较高。(2)药性统计:以寒、温、平为主;分别是:寒性药(62味,34.64%,709次,28.43%)、温性药(56味,31.28%,1056次,42.34%)及平性药(46味,25.70%,595次,23.86%);(3)药味统计:以甘、苦、辛为主,分别是:甘味药(91味,50.84%,1622次,65.04%)、苦味药(84味,46.93%,985次,39.49%)、辛味药(66味,36.87%,763次,30.59%)。(4)归经统计:以肝、肾、脾、肺、胃经等为主,肝经(93味,51.96%,1422次,57.02%)、肾经(55味,30.73%,1171次,46.95%)、脾经(68味,37.99%,1186次,47.55%)肺经(64味,35.75%,844次,33.84%)、胃经(64味,35.75%,718次,28.79%)。(5)用药种类:179味药物统计分为19类,使用频次排名前3位的为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6)药物聚类规则分析显示,30味中药当聚为10类时取得良好的聚类效果,分别为:C1陈皮、半夏;C2猪苓、苍术、车前子;C3茯苓、白术、党参;C4薏苡仁、泽泻;C5杜仲、续断;C6桑椹、墨旱莲;C7川芎、柴胡、白芍、牡丹皮;C8熟地黄、制何首乌、当归;C9山茱萸、菟丝子、桑寄生;C10侧柏叶、补骨脂。(7)二项关联可知,共有陈皮与半夏,白术与苍术,茯苓与猪苓,熟地黄与山茱萸,桑寄生与菟丝子,炙甘草与半夏,炙甘草与川芎,薏苡仁与白豆蔻,薏苡仁与车前子,熟地黄与菟丝子,泽泻与山楂等21组;(8)三项关联可知,共有白术+苍术+泽泻,白术+苍术+茯苓,白术+苍术+薏苡仁,白术+苍术+炙甘草,桑寄生+菟丝子+山茱萸,桑寄生+菟丝子+生地黄,白术+党参+薏苡仁等7组。(9)药物复杂网络分析出核心处方组成为,当归、熟地黄、制何首乌、薏苡仁、泽泻、茯苓、炙甘草。结论:刘兰林教授认为脂溢性脱发之病因分虚实两端,外感湿邪是导致脂溢性脱发的基础,先天禀赋异常为其本,嗜食肥厚辛辣为其因,毛发失于濡养而致脱落为其果,湿热熏蒸及阴虚血瘀为其发病的关键环节,病机特点为湿邪壅滞毛窍。以三焦论治贯穿始终,初期多为湿邪偏甚,后期发展为肝肾精血不足。用药方面:寒温并用,以寒为主,苦泻、甘补、攻补兼施,药物组合多有轻宣肺气、清热燥湿、淡渗利湿、健脾益气、补益肝肾之类,临证擅用三仁汤、藿朴夏苓汤、王氏连朴饮、茯苓皮汤、肾气丸等加减辨治,核心处方为薏苡仁、泽泻、茯苓、熟地黄、当归、制何首乌、炙甘草,七药合用共奏分化湿脂和生发固发之功。

王一君,吴景东[6](2020)在《从脾论治脂溢性脱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脂溢性脱发为皮肤科常见疾病,因其治疗困难又有碍美观,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并且发病率又在逐年升高。基于以上原因,阐述"从脾论治"脂溢性脱发的理论基础和治疗原则,根据目前对脂溢性脱发的研究进展,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出发,进一步确定了疾病的分类及诊断标准,从病因病理病机等深层次掌握脂溢性脱发。西医认为脂溢性脱发主要病因为雄激素的代谢失常、DHT、2型5α-还原酶、和雄激素受体的水平关系密切,并与遗传、内分泌失调、情绪、自身免疫等因素均可相关;中医认为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为脾肾亏虚,标为湿热内蕴、血热风燥、瘀阻毛窍等等;因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常常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逆于生乐,起居无节,长此以往会损伤脾胃,以导致脾虚、湿生,故此在诸多分型当中,脾虚湿盛型又占有较大的比例;在治疗脾肾亏虚导致的脂溢性脱发方面,应首先要健脾温阳以固本,再以化痰、除湿、祛脂、活血以去标;平素养脾护脾也尤为重要,并且也要注意五脏之间的调和。再结合临床较为典型的脾虚湿盛型脂溢性脱发病例具体分析"从脾论治"脂溢性脱发的疗效。根据临床症状辨证论治,做到治病求本,标本同治。

张瞧[7](2020)在《通络生发方治疗脂溢性脱发(湿热瘀阻型)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通络生发方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疗效,为脂溢性脱发的防治提供方法。方法:将53例脂溢性脱发(湿热瘀阻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以通络生发方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对照组单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治疗以4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一周、治疗两周及治疗后观察患者毛发微环境的改变(瘙痒、油腻、头屑)及毛发质量(脱发情况、生发情况)从而评价通络生发汤的临床疗效,并且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指标。结果:本次研究共53人,其中治疗组39人,对照组14人,其中在年龄、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前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组间在毛发微环境上(头屑、瘙痒、油腻)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组内差值P<0.05,统计有差异。治疗后毛发质量(生发情况、脱发情况)上组间比较生发情况P>0.05,无统计学差异,脱发情况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在头屑、瘙痒、油腻、脱发组间随时点变化的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同时间点毛发微环境(瘙痒、头屑、油腻)的趋势波动与对照组不同时点的波动具有显着差异。结论:通络生发方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脂溢性脱发患者(湿热瘀阻型)临床症状上优于单用复方甘草酸苷片。

常嘉会[8](2020)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发蛀脱发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观察及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收集门诊中西医治疗发蛀脱发脾胃湿热证患者病例,临床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本病发病因素、证候、治疗方法及疗效。进一步用Meta分析中医治疗发蛀脱发脾胃湿热证,对其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并总结用药规律,为中药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1.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门诊患者发蛀脱发病例,筛选整理符合纳入标准的发蛀脱发脾胃湿热证病案资料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2.查阅并收集筛选国内外治疗发蛀脱发脾胃湿热证的文献并建立数据库,选用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发蛀脱发脾胃湿热证口服中药治疗的有效率及用药规律等相关结果。结果:论文一:1.此次观察72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0.7:1;年龄最小患者为12岁,最大为55岁;平均年龄为28.9±8.75岁。2.病情加重诱因分别有熬夜、作息时间改变、睡眠质量、饮食、遗传、情志、工作及生活劳累等。3.口服中药治疗无不良反应发生。4.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脱发症状、减低证候积分。5.女性患者痊愈2例,显效10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5%;男性患者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论文二1.Meta分析最终纳入的文献11篇,中药治疗显效率分析:采用中药治疗发蛀脱发显效率高于非中药治疗组,RR=1.95(95%CI:1.62,2.3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分析:采用中药治疗组有效率高于非中药治疗组,RR=1.34(95%CI:1.23,1.45),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总积分分析:共纳入6项研究,对比非中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积分改变量更多,SMD=0.87(95%CI:0.58,1.16),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临床常用高频药物有:丹参、泽泻、茯苓、山楂、薏苡仁、侧柏叶、何首乌、白鲜皮、川芎。常用的药物类别由高到低依次为利水渗湿药、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止血药、消食药。结论:1.中西医治疗发蛀脱发脾胃湿热证疗效确切。2.中药治疗可以降低发蛀脱发证候积分。3.经Meta分析中医高频药物有丹参、泽泻、茯苓、山楂、薏苡仁、侧柏叶、何首乌、白鲜皮、川芎,临床用药基本一致。

张瞧,周光,丁甜甜,王丹[9](2019)在《雄激素性秃发的中医研究现状》文中指出雄激素性秃发是临床常见的毛发疾病,本文根据相关文献,简要其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内外治法、经验法及中医特色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张佳音[10](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治疗脂溢性脱发的处方用药规律研究及中医药治疗脂溢性脱发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一:数据挖掘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脂溢性脱发的处方用药规律,希望探讨新的药物组合与处方,为临床治疗脂溢性脱发提供备用选择。方法: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建立数据库,提取处方76个,运用关联规则、熵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挖掘临床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用药频次、药物组合频次、核心药对、关联规则以及新处方等。结果:频数排名前三位的药物分别是:制何首乌(37次)、当归(34次)、生地黄(33次),配伍使用的药物组合频数前两位分别是:墨旱莲与女贞子(23次)、制何首乌与当归(22次)。对于纳入的处方中的药物进行四气五味及药物归经的统计、分析,其中寒凉(微寒、寒、凉)药物占50%,温性(微温、温)药物占35.71%,药物归经则主要涉及肝、肾、脾等经络。根据药物的关联规则和熵聚类分析,演化出核心药物组合20组、新处方9个。新方中5组存在一定的临床价值,基本涵盖本病本虚标实的各方面:湿、热、风、瘀、虚,临床上可以从此思路进行随证加减。结论:滋阴养血、清热利湿、凉血祛风润燥为常用治法,制何首乌与当归是临床医家最常用的药味组合,再根据不同病机随证加减药物。通过熵聚类分析,生成9首新处方,经过分析评价,筛选出5首新处方可供临床备用。研究二:中医药治疗脂溢性脱发的meta分析目的:通过meta分析,论证中医药治疗脂溢性脱发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支撑。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补充检索,尽可能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文献筛选由两名评价员分别独立进行,绘制数据提取表,使用Cochrane的评价手册风险评价工具,对于纳入的文献偏倚风险进行评估,运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5个随机对照试验被纳入研究,共141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OR=3.87,95%CI=2.93-5.10,P<0.00001,说明中医药治疗对于脂溢性脱发的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结论: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在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二、陈达灿教授论治脂溢性脱发经验撷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陈达灿教授论治脂溢性脱发经验撷萃(论文提纲范文)

(1)脂溢性脱发中医诊治源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脂溢性脱发之病名
    1.1 秦汉时期:名之源流
    1.2 晋唐时期:名之创新
    1.3 宋至明清时期:名之丰富
    1.4 近现代:名之统一
2 脂溢性脱发之病因病机
    2.1 肾虚精亏
    2.2 血虚失养
    2.3 湿热熏蒸
    2.4 血瘀毛窍
    2.5 血热风燥
    2.6 其他
3 脂溢性脱发之治疗
    3.1 内治法
        3.1.1 补肾填精
        3.1.2 养血补血
        3.1.3 清热利湿
        3.1.4 活血化瘀
        3.1.5 凉血消风
        3.1.6 其他治法
    3.2 外治法
        3.2.1 外用剂型,直达病所
        3.2.2 局部刺激,通经活络
4 预防调护
5 结语

(2)湿热型脂溢性脱发中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1.1 饮食伤脾,湿积郁热
    1.2 心脾火盛,助热生风
    1.3 脾病及肺,痰湿燥见
    1.4 肝脾不和,瘀血内停
    1.5 湿热注肾,精血不生
2 方药治疗
    2.1 湿重于热
    2.2 热重于湿
    2.3 脾虚湿热
    2.4 肝脾不和,湿热瘀阻
    2.5 湿热上壅肺脾
    2.6 湿热下趋
3 总结

(3)中药外用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研究方法和资料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及流程
    3 文献纳入标准
        3.1 研究对象
        3.2 诊断标准
        3.3 研究类型
        3.4 干预措施
        3.5 结局指标
    4 文献剔除标准
    5 文献检索
        5.1 计算机检索
        5.2 其他检索方式
    6 文献纳入
    7 数据提取
    8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8.1 随机序列生成
        8.2 分配隐藏
        8.3 盲法
        8.3.1 对患者、相关研究人员实施盲法
        8.3.2 对试验结果评估者实施盲法实施盲法
        8.4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8.5 选择性报告
        8.6 其他偏倚
    9 统计分析方法
        9.1 异质性分析
        9.2 合并统计量
        9.3 发表偏倚
        9.4 亚组分析
        9.5 敏感性分析
文献纳入结果及meta分析
    1 文献检索结果
    2 纳入研究的特征
        2.1 研究对象
        2.2 干预措施
        2.3 结局指标
        2.3.1 总有效率
        2.3.2 头发油腻情况
        2.3.3 不良反应
        2.4 病例脱落/剔除
    3 纳入的研究质量评估
    4 meta分析
        4.1 总有效率
        4.2 治疗后头发油腻积分
        4.3 不良反应
        4.4 亚组分析
        4.4.1 总有效率的亚组分析
        4.4.2 治疗后头发油腻积分的亚组分析
        4.4.3 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
        4.5 敏感性分析
        4.5.1 总有效率的敏感性分析
        4.5.2 治疗后头发油腻积分的敏感性分析
        4.5.3 不良反应的敏感性分析
        4.6 发表性偏倚
Meta分析讨论
    1 文献筛选方面
    2 纳入的研究质量方面
    3 发表偏倚方面
    4 总有效率方面
    5 治疗后头发油腻积分方面
    6 安全性方面
    7 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方面
结语
    1 结论
    2 本次系统评价的创新性
    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对脂溢性脱发的认识及治疗
        1 病因病机
        1.1 古代医家对脂溢性脱发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现代医家对脂溢性脱发病因病机的认识
        2 中医治疗
        2.1 中医辨证分型
        2.2 内服中药
        2.3 外用中药
        2.4 其他疗法
    综述二 西医对脂溢性脱发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1 脂溢性脱发的流行病学研究
        2 脂溢性脱发的发病机制研究
        3 脂溢性脱发的西医治疗
        3.1 药物治疗
        3.2 手术治疗
        3.3 物理疗法
        3.4 其他疗法
    参考文献
致谢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表
偏倚风险评估表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4)基于数据挖掘当代医家治疗脂溢性脱发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脂溢性脱发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刘兰林教授运用温病学理论辨治脂溢性脱发的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一、脂溢性脱发的中西医探讨研究
    1 现代医学对脂溢性脱发研究的简述
    2 历代中医文献对脂溢性脱发的探讨
        2.1 中医古代医籍对脂溢性脱发的阐述
        2.2 中医现代文献对脂溢性脱发的探析
    3 刘兰林教授辨治脂溢性脱发的学术思想及经验
        3.1 湿邪致病立论基础
        3.2 三焦辨治贯穿始终
        3.3 治疗步骤井然有序
二、刘兰林教授运用温病学理论辨治脂溢性脱发的数据挖掘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4 数据录入及规范化
        1.5 统计学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147张脂溢性脱发处方中药频率情况
        2.2 147张脂溢性脱发处方中药药性、药味及归经分布情况
        2.3 147张脂溢性脱发处方用药种类分布情况
        2.4 147张脂溢性脱发处方中药聚类情况
        2.5 147张脂溢性脱发处方中药关联规则情况
        2.6 147张脂溢性脱发处方药物复杂网络情况
    3 讨论
        3.1 常用药物情况分析
        3.2 药物性味、归经及种类分布情况分析
        3.3 药物聚类情况分析
        3.4 药物关联及复杂网络情况分析
    4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近十余年中医药辨治脂溢性脱发的研究状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从脾论治脂溢性脱发(论文提纲范文)

1 分类
2 诊断标准
3 发病机制
    3.1 病因病理
    3.2 病因病机
4 从脾论治
    4.1 治病求本
    4.2 健脾化痰
    4.3 健脾除湿
    4.4 健脾除脂
    4.5 健脾补气活血
    4.6 养脾护脾
5 病案举例
6 小结

(7)通络生发方治疗脂溢性脱发(湿热瘀阻型)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本病诊断标准
        2.1.1 西医病名诊断标准
        2.1.2 中医病名及证候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治疗方法
        2.4.1 治疗组
        2.4.2 对照组
        2.4.3 注意事项
        2.5 观察方法
        2.6 疗效评定
        2.6.1 疗效评定方法
        2.6.2 疗效评定标准
        2.7 安全指标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学处理
    5 流程图
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综合疗效比较
        2.1 两组患者前后总积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毛发微环境的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毛发的质量的比较
        2.4 两组患者头屑各时点的积分情况
        2.5 两组患者瘙痒各时点的积分情况
        2.6 两组患者头皮油腻各时点的积分情况
        2.7 两组患者脱发情况各时点的积分情况
        2.8 两组有效率比较
讨论
    1 中医对传统毛发及其毛发病的认识
        1.1 中医对皮毛的认识
        1.2 毛发病的病因病机
        1.3 中医对毛发病的认识及治疗
    2 导师的辨证思维与选方用药
        2.1 导师的辨证思想
        2.2 从“疏泄”与“润泽”微环境理论病机认识本病
        2.3 关于通络生发方浅析
    3 研究结果
    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1.中医对雄激素性脱发的病因病机认识
    2.中医对雄激素性脱发的辨证论治
    3.各家经验治疗
    4.中医外治法
    5.中医特色疗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8)中西医结合治疗发蛀脱发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观察及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发蛀脱发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观察
    资料与方法
        1 病历资料来源
        2 诊疗标准
        3 纳入及排除标准
        4 临床观察症状评分指标
        5 病案信息采集及录入
        6 治疗方法
        7 注意事项
    研究结果
        1 一般情况分析
        2 发病或加重病情相关因素分析
        3 临床症状分析
        4 疗效分析
        5 不良反应统计
        6 病案举例
论文二 中药治疗发蛀脱发脾胃湿热证的Meta分析
    资料与方法
        1 文献检索
        2 文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3 文献筛选
        4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5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 文献检索结果
        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3 纳入文献Meta分析结果
        4 用药分析
        5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6 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
讨论
    1 临床观察及Meta分析结果
    2 病因及加重原因分析
    3 治疗分析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从中医谈发蛀脱发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9)雄激素性秃发的中医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中医对雄激素性脱发的病因病机认识
2 中医对雄激素性脱发的辨证论治
    2.1 湿热内蕴
    2.2 血虚(热)风燥
    2.3 肝肾不足
3 各家经验治疗
    3.1 中医外治法
    3.2 中医特色疗法
4 小结

(10)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治疗脂溢性脱发的处方用药规律研究及中医药治疗脂溢性脱发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数据挖掘
    引言
    1.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方法
        1.3 数据分析
        1.4 数据录入界面截图
    2.研究结果
        2.1 用药频次
        2.2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组方规律分析
        2.3 基于熵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3.质量控制
    4.讨论
        4.1 常用药物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4.2 核心药味的选择
        4.3 药物关联组合分析:
        4.4 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统计
        4.5 互信息法产生的关联药物分析
        4.6 熵聚类的药物核心组合与新处方:
第二部分 中医药治疗脂溢性脱发的meta分析
    引言
    1.研究资料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文献纳入标准
        1.3 文献检索策略
        1.4 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
    2.研究方法
        2.1 文献质量评价方法
        2.2 Meta分析方法
    3.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和质量评价
        3.2 统计分析结果
    4.讨论
        4.1 治疗效果分析
        4.2 对临床的意义
        4.3 本研究的不足
结语
第三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脂溢性脱发的中医研究进展
        1.中医病名历史沿革
        2.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2.1 历史沿革
        2.2 病因病机
        3.中医治疗概况
        3.1 辨证分型
        3.2 辨证用方
        3.3 名医经验
        3.4 其他治疗方法
    综述二 脂溢性脱发的西医研究进展
        1.脂溢性脱发的流行病学概况
        2.对脂溢性脱发发病机制的认识
        3.西医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研究现状
        3.1 非那雄胺
        3.2 螺内酯
        3.3 米诺地尔
        3.4 毛发移植
        3.5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3.6 低能量激光治疗
        3.7 其它方法
致谢
参考文献
数据挖掘文献资料表
Meta分析文献资料表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四、陈达灿教授论治脂溢性脱发经验撷萃(论文参考文献)

  • [1]脂溢性脱发中医诊治源流探析[J]. 侯思凡,顾炜. 中医临床研究, 2021(29)
  • [2]湿热型脂溢性脱发中医研究进展[J]. 朱宝华,陈怡欢,朱红柳,魏跃钢. 辽宁中医杂志, 2020(10)
  • [3]中药外用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系统评价[D]. 曾强.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基于数据挖掘当代医家治疗脂溢性脱发用药规律研究[D]. 王一君.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刘兰林教授运用温病学理论辨治脂溢性脱发的用药规律研究[D]. 陈其兴.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6]从脾论治脂溢性脱发[J]. 王一君,吴景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03)
  • [7]通络生发方治疗脂溢性脱发(湿热瘀阻型)临床疗效观察[D]. 张瞧.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8]中西医结合治疗发蛀脱发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观察及Meta分析[D]. 常嘉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雄激素性秃发的中医研究现状[J]. 张瞧,周光,丁甜甜,王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63)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治疗脂溢性脱发的处方用药规律研究及中医药治疗脂溢性脱发的meta分析[D]. 张佳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陈大灿教授治疗脂溢性脱发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