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Windows 和 Unix/Linux 携手并进

与 Windows 和 Unix/Linux 携手并进

一、牵手Windows与Unix/Linux(论文文献综述)

黄苏西[1](2020)在《基于WSNs和BP神经网络的黄酒发酵过程监测系统研发》文中研究表明黄酒作为我国特有的酿造酒,随着黄酒保健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黄酒的需求量将不断增长。在国家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各行业的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黄酒产业的自动化技术,不论在技术研究还是在技术应用领域,都严重滞后于白酒、啤酒、葡萄酒等饮料酒行业。当前大部分黄酒企业使用传统的黄酒酿造技术,虽然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黄酒的独特的文化底蕴,但黄酒的品质稳定性差,且技术成熟工人数有限,黄酒产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需要在保障黄酒的品质前提下,通过对黄酒关键工序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实时无线监测、精确预测,逐步提高黄酒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进而提升生产效率。本文通过关键工序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最终以黄酒发酵工序的发酵温度和酒精浓度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Zigbee技术,使用Arduino微控制器、DS18B20温度传感器、MQ-3酒精浓度传感器、Zigbee模块(CC2530+CC2591)开发Zigbee终端设备、路由设备以及协调设备,使用点播方式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为精确地计算酒精浓度值,基于插值法建立酒精浓度计算模型,通过对比指数逼近、多项式逼近以及幂逼近等插值法的SSE、R-square、RMSE,最终确定酒精浓度与电压之间的构造函数。(2)为提高黄酒发酵过程的信息化程度,基于Python语言、PyQt平台以及SQLite嵌入式数据库开发了黄酒发酵温度监测软件,该软件包含:订单管理、员工管理、发酵罐管理、用户管理、车间看板显示、发酵罐详情显示、温度预测以及短信通知等功能。该软件能够通过串口控制Zigbee协调设备,向指定的IP地址Zigbee终端设备发送指令,同时接收Zigbee终端设备回传的温度和酒精浓度数据。(3)为实现黄酒的前馈控制,需要提前预测黄酒下一阶段的温度值,因此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三层感知机的黄酒前酵温度预测模型,以前五个时刻的温度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预测下一时刻的温度值,通过对比均方误差(MSE)变化,验证了BP神经网络在黄酒前酵温度预测中具有良好的可靠性。本文开发的黄酒发酵过程监测系统,由硬件和软件模块组成,其中基于Zigbee通信模块组建的WSNs传感网络形成系统的硬件平台,基于Python语言和PyQt5开发了软件模块。以关键工序为监测对象,实现黄酒发酵过程的全流程的温度实时监测、温度预测、温度预警以及酒精浓度监测等功能,最大程度的提高黄酒产业的信息化程度,且该系统成本低廉、传输稳定、维护便捷、适用性强,不仅限于黄酒生产过程中的参数监测,还适用于大部分无线监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望实现产业化应用。

雷晓敏[2](2014)在《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手持终端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在提高,因此人们对居住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始追求更舒适、更便捷、更安全的住宅环境。科技与日常生活的融合,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智能家居便顺应着这一趋势逐渐兴起。而手持终端可以被看作是智能家居系统的遥控器,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所以研究智能家居手持终端有很大的必要性。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手持终端设备,并对此提出一套可行的基于Android系统的解决方案。选用Tiny210作为其硬件平台,市场占有率极高的Android操作系统作为软件平台,采用Zigbee无线组网方式进行通信。借助于手持终端,用户可以利用无线网络对家居系统中的各个设备进行远程查询和控制,使得管理控制家居系统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此设计研究无线网络方式替代传统的基于PC机、单片机或者现场总线技术的有线网络,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解决有线系统带来的布线麻烦,以及后期进行维护、改造的不便问题。本课题首先阐述了物联网及智能家居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必然发展趋势;紧接着引出智能家居手持终端系统的总体解决方案,包括软件和硬件的系统架构和通方式的选择;然后对系统软件方案进行了研究,包括Android开发环境的构建、基于硬件设备平台的Android系统的移植;同时也介绍了手持终端的通信部分实现的方法,设计了温湿度传感器节点、气体泄漏传感器节点、无线智能插座节点和红外防入侵节点;最后介绍了手持终端设备各项功能的实现。为满足人们的高质量生活要求,本课题探究设计的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家居手持终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经测试,能够达到设计要求,为今后开发功能更为完善的终端设备奠定基础。

刘怡真[3](2014)在《基于移动GIS位置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认为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用户对移动应用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目前,浏览器、即时通讯软件、游戏平台等都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入口,但这些应用在缺乏位置信息支持下难以体现更大价值,诸如汽车导航、位置检索这些实际问题在传统的应用中就难以实现。在此背景下,基于位置的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通过获取和在地图上展示位置信息,实现位置信息的增值,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移动平台的对比,认为安卓平台作为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移动平台,在该平台上实现位置信息服务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通过对现有开发环境及地图服务等相关技术的分析,采用Eclipse+Android SDK+BaiduMap API的方式,实现了解析通过SMS获取的坐标信息,以符号化的形式展示于地图上,并为用户提供查询等功能。具体工作如下:(1)分析安卓平台的体系架构,选择开发过程中适合的地图API,了解硬件端获取GPS坐标的原理。(2)对硬件部分GPRS模块、微处理器、GPS模块等做出选择,并对该流程获取、发送位置信息功能进行设计。(3)采用Eclipse开发工具,Java开发语言,BaiduMap API等实现位置信息的处理、展示、查询等功能,并在模拟器上进行测试和部署。本文通过从硬件获取GPS坐标,以SMS形式发送该位置至移动端,并在移动端对信息进行解析,显示这一流程,实现了从现实至信息的转换,可以使用户便捷地了解到现实世界某一目标的位置,为汽车防盗,物流跟踪等问题提供支持。

祝夏雨[4](2013)在《摄像机标定技术研究及其在DSP平台上的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视觉是人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视觉测量技术凭借其速度快、精度高、非接触、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摄像机作为视觉系统的成像装置,对其进行标定是视觉测量的前提,标定的精度直接影响测量的精度。本文研究了摄像机的成像模型,分析了现有的主要标定方法的优缺点。摄像机标定方法按照是否需要标定物可以分为传统标定和自标定两种。ZHANG方法是传统标定方法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建立模板与图像之间的单应性矩阵来求得摄像机的内外参数。基于主动视觉的标定方法是自标定方法中的一类重要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已知标定物,仅通过控制摄像机的运动获得多幅图像来确定内参数,从而大大简化标定过程。本文重点研究了ZHANG方法和一种绕平行于坐标轴方向转动的摄像机标定方法,总结了实现步骤,对后一种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只需控制摄像机旋转两次,实现简单且鲁棒性高。在一些条件恶劣的场合,如空间机动平台,没有普通计算机来实现摄像机标定,因此,在特定的硬件平台上实现标定算法有着重要意义。TI公司的TMS320DM6446是一款具备优越的图像处理性能的ARM+DSP双核处理器,本文基于以该芯片为核心的硬件平台,移植了OpenCV的相关函数库,实现了基于ZHANG方法的摄像机标定。图像采集是在DSP平台上实现摄像机标定的基础,为了缩短图像采集的时间,本文针对ZHANG方法需要多幅不同视角的图像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视频流的图像采集方法。OpenCV是一个包含众多图像处理算法的计算机视觉库,其摄像机标定函数是基于ZHANG方法的。本文编写并移植了基于OpenCV的摄像机标定程序,并且针对标定函数中的优化算法对初始值要求高,且系数矩阵容易出现病态的问题,通过加入阻尼因子,对优化算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表明,本文编写的摄像机标定程序能够在DSP平台上成功实现,且运行时间少于在PC机上的运行时间。

易湛华[5](2013)在《开源软件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促进了商业软件的发展和整个社会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但另一方面,商业软件的开发商拥有软件源代码的专用权,导致许多弊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放源代码运动便应运而生。但由于开源软件产业模式和保障措施还不够成熟,将会给软件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带来诸多法律风险。本文对开源软件的特点及因此导致的知识产权风险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给出应对这些风险的相应对策。本文介绍了专有软件源代码封闭导致的弊端及开源软件兴起的背景。论述了开源软件的着作权法保护,开源软件与专利法保护,开源软件的合同法保护,开源软件的商标法保护以及开源软件作者的有关权利。由于开源软件的保护模式和其作者的有关权利与传统专有软件的差异,导致开源软件具有特殊的法律风险。本文分别论述了开源软件的着作权侵权风险,专利权侵权风险和许可证“不予担保”条款导致许可证失效性风险等,针对这些风险,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我国软件产业正面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软件技术垄断的威胁,如何利用开放源代码运动来发展和振兴我国的软件产业,确保我国的信息安全,开拓国内甚至国际软件市场。这是个任重道远的课题。只有认真研究开放源代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才能为国家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为我国软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

王旭峰[6](2012)在《基于嵌入式技术的风机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风机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风机各个状态参量的实时显示,并对异常状态量进行诊断和预警。其中,所需监测的风机运行状态量包括电机定子温度、电机轴瓦温度、风机轴瓦温度、风机振动、风机负压以及电机的电流和电压信号。该系统可对风机运行时的异常状态进行实时报警,并对报警记录进行存储。根据基于嵌入式技术的风机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的特点和功能需求,将该系统设计为硬件层、引导层、内核层、UI层、应用层五层模型,并对软硬件系统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在硬件采集单元设计中,风机状态量的数据采集单元是传感器和智能仪表,各类智能仪表均支持RS-485总线通讯方式。采集单元和嵌入式系统平台之间经RS-485/232转换器,采用Modbus协议进行数据通讯,从而实现对多状态量实时监测。通过设计各模块硬件电路和开发驱动程序,完成了由通讯模块、人机交互模块、音频模块和SD卡存储模块组成的嵌入式硬件平台的构建,实现了各模块的有机结合,具备了良好的硬件平台功能。本系统采用ARM9-Linux体系结构,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采用交叉编译方法,实现在PC宿主机进行程序开发并在目标机上运行的目的。采用LCD触摸屏实时显示风机的状态量,对风机的异常状态量采用声光报警方式,可实时预警风机发生异常的位置和状态。基于Qt图形应用程序框架开发了图形用户界面,并嵌入Qwt扩展库进行相关状态量的实时工况曲线绘制。本软件系统调用SQLite开源数据库对风机的运行状态及数据进行管理,并将风机的状态记录和状态参量数据以*.txt文件格式定时存储到SD卡中,以备对风机进行状态分析和故障诊断之用。本系统实现了风机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的实时性、准确性和稳定性,可确保风机的安全运行。

胡麒敏[7](2011)在《战略联盟需求的认知机制 ——基于竞争者维度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IT行业技术日新月异,同时它也是一个竞争异常剧烈的行业。在这样一个新兴行业中,企业间战略联盟的行为时时刻刻在发生。研究战略联盟需求的认知机制,有助于企业发现战略联盟的需求,克服对自身认识的不足,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基于价值网的动态战略联盟力学分析模型中战略联盟需求的认知机制。在实证研究部分采用内容分析法,对IT行业的相关案例进行仔细阅读,并对竞争者维度的案例进行产业链的细分,选择通信设备子行业并通过对细分业务下公司的联盟与无联盟行为的分析,验证模型中影响战略联盟需求的认知机制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企业当前经营状况与战略联盟需求的认知无必然关系,构成战略联盟的业务在总业务中比重较高的企业比较容易认知到战略联盟的需求,构成战略联盟的业务与公司其他业务的关联性较大的公司比较容易认知到战略联盟的需求,企业多元化计划与战略联盟需求的认知无必然关系。本文具有创新性,动态战略联盟力学分析是场理论在战略管理研究领域中的拓展,初步实现了对动态战略联盟力学分析模型的量化分析,对IT企业实现自身非线性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何伟,朱姝[8](2010)在《面向公众的教育视频系统共建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从TCP/IP协议和UNIX操作系统的成功思想出发,阐释了面向公众服务的教育视频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同时构建了教育视频系统的基本模型,提出了保证系统能够共建共享的传输、压缩编码、采集等一系列的技术方案。

郑毅[9](2010)在《基于互补品维度的战略联盟力学机制分析》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搭乘这辆经济快车,中国企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然而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企业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如何从日趋激烈的企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战略联盟的角度出发,将物理学中场的概念与管理学中价值网的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战略场理论的战略联盟力学机制,并通过内容分析法对IT领域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揭示了企业战略联盟的形成动机和表现机制。为企业发现外部存在的战略需求,以及利用这些外部战略需求来确定正确的战略方向和决策,在复杂的环境中借用外力实现非线性的增长,产生积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是场理论在战略联盟研究中的拓展,同时本文还构建了一种对战略联盟的力学机制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并将之应用于IT行业的案例分析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刘义成[10](2009)在《燃料电池监控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文中研究表明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低噪音的洁净能源,是新型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和开发新型的燃料电池监控系统是燃料电池实用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燃料电池电堆运行的过程中,监控系统能够根据电池的实际运行状态提供所需的原料和合适的反应环境,以保证燃料电池能够可靠高效地运行。本课题开发了10KW级的燃料电池测试平台,利用测试平台来研究燃料电池堆的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嵌入式控制系统。本课题主要完成以下的工作:(1)搭建了一个10KW级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测试平台。该平台以工控机为核心,采用LabVIEW进行软件设计,利用该平台可以测试10KW及以下的燃料电池堆的性能和运行状态,全面监测各种参数与电池堆性能之间的关系,为大功率燃料电池堆机理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基础。(2)设计了一个基于AT91RM9200的燃料电池嵌入式控制系统。移植了Linux 2.4操作系统,设计了相关的硬件电路,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实现燃料电池的稳定高效控制,该系统接口丰富,扩展性强,软件配置灵活,便于各种控制算法的实现。(3)提出了一种基于GPC预测控制的温度控制算法。在对燃料电池堆温度模型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燃料电池温度控制的GPC算法,用Matlab进行了仿真,由仿真结果看出该算法显着的改善了系统的性能。此燃料电池监控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上海交大燃料电池所和无锡日新电机有限公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牵手Windows与Unix/Linux(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牵手Windows与Unix/Linux(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WSNs和BP神经网络的黄酒发酵过程监测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黄酒行业蓬勃发展
        1.1.2 黄酒行业面临问题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发酵过程监测现状
        1.2.2 发酵温度预测现状
        1.2.3 WSNs应用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路线
第二章 黄酒发酵过程监测系统相关技术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2.1.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2.1.2 Zigbee技术相关原理
    2.2 PYQT GUI编程
        2.2.1 PYTHON介绍
        2.2.2 PYQT5 平台介绍
        2.2.3 PYQT5 程序设计
    2.3 插值与逼近相关介绍
        2.3.1 插值定理介绍
        2.3.2 逼近理论介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酒发酵过程监测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3.1 SSJ黄酒工艺及特性分析
        3.1.1 SSJ黄酒工艺流程分析
        3.1.2 发酵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2 系统需求分析
        3.2.1 系统硬件功能需求分析
        3.2.2 系统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3.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3.1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3.3.2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酒发酵过程监测系统设计
    4.1 基于WSNs的系统硬件设备设计
        4.1.1 硬件设备选型
        4.1.2 Zigbee终端设备设计
        4.1.3 Zigbee路由设备设计
        4.1.4 Zigbee协调设备设计
    4.2 基于PyQt5的GUI应用程序设计
        4.2.1 登录功能模块设计
        4.2.2 主页显示窗口设计
        4.2.3 订单管理窗口设计
        4.2.4 班组管理窗口设计
        4.2.5 用户管理窗口设计
        4.2.6 发酵罐管理窗口设计
        4.2.7 发酵罐详情窗口设计
        4.2.8 车间看板窗口设计
    4.3 基于API云端功能模块设计
        4.3.1 温度在线显示设计
        4.3.2 温度预警短信设计
    4.4 基于SQlite的系统数据库设计
        4.4.1 数据库逻辑设计
        4.4.2 数据库的详细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酒发酵过程监测系统功能实现
    5.1 硬件模块功能调试
        5.1.1 各相关硬件设备实现
        5.1.2 Zigbee终端设备实现
        5.1.3 Zigbee路由设备实现
        5.1.4 Zigbee协调设备实现
        5.1.5 Zigbee组网通信实现
    5.2 GUI应用程序实现
        5.2.1 登录模块窗口实现
        5.2.2 主页显示窗口实现
        5.2.3 订单管理窗口实现
        5.2.4 班组管理窗口实现
        5.2.5 发酵罐管理窗口实现
        5.2.6 用户管理窗口的实现
        5.2.7 发酵罐详情窗口实现
        5.2.8 车间看板窗口实现
    5.3 云端功能模块实现
        5.3.1 预警短信功能实现
        5.3.2 在线显示功能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酒发酵过程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6.1 基于插值法酒精浓度计算模型设计
        6.1.1 酒精浓度数据的初始化
        6.1.2 构造酒精浓度拟合函数
        6.1.3 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6.2 基于BPNN黄酒发酵温度预测模型研究
        6.2.1 BP神经网络算法概述
        6.2.2 BP神经网络前酵温度预测模型设计
        6.2.3 BP神经网络前酵温度预测模型实现
        6.2.4 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介绍
    1 作者简历
    2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3 获得专利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手持终端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物联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1.2.1 物联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1.3 智能家居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1.3.1 智能家居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3.2 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
    1.4 智能家居手持终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4.1 智能家居手持终端的发展现状
        1.4.2 智能家居手持终端的发展趋势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1.5.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5.2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智能家居手持终端总体方案设计
    2.1 手持终端硬件方案
        2.1.1 硬件平台简介
        2.1.2 无线组网方式的选择
    2.2 手持终端软件方案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手持终端软件开发环境的搭建及 Android 系统的移植
    3.1 Android 平台概述
    3.2 Android 平台的架构
        3.2.1 Android 体系结构简介
        3.2.2 Android 应用程序组成
    3.3 Android 开发环境的搭建
        3.3.1 基于 Fedora14 的 Android 开发环境搭建
        3.3.2 Android 系统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3.4 Android 系统的移植
        3.4.1 Bootloader
        3.4.2 内核和文件系统的移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手持终端的通信
    4.1 Zigbee 芯片的选择
    4.2 CC2430 模块的介绍
    4.3 主要设计内容
        4.3.1 温湿度传感器节点的设计
        4.3.2 气体泄漏传感器节点的设计
        4.3.3 智能插座节点的设计
        4.3.4 红外防入侵探测器的设计
    4.4 手持终端与 Zigbee 模块的串口通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手持终端功能的实现
    5.1 登录功能
    5.2 菜单功能
    5.3 查询功能
    5.4 设置功能
    5.5 系统运行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基于移动GIS位置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位置服务研究(LBS)现状
        1.2.2 移动GIS开发平台分析和对比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4 技术路线
2 系统开发基础知识
    2.1 Android系统
        2.1.1Android系统的选择
        2.1.2 Android系统的优势分析
        2.1.3 Android平台的系统架构
    2.2 百度地图
        2.2.1 手机地图的选择
        2.2.2 百度地图API简介
        2.2.3 百度地图API的功能介绍
        2.2.4 常用功能和类
    2.3 GPS芯片的选择
        2.3.1 GPS获取原理
        2.3.2 GPS芯片的选择
3 位置显示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
    3.1 需求分析
    3.2 硬件系统模块设计
        3.2.1 GPRS模块选择
        3.2.2 微处理器选择
        3.2.3 GPS模块选择
        3.2.4 硬件系统电源的选择
    3.3 硬件系统的实现
4 位置显示系统软件平台的设计
    4.1 系统的总体思路
    4.2 Android开发环境的配置
        4.2.1 JDK(Java Development Kit)
        4.2.2 开发工具Eclipse
        4.2.3 Android SDK
        4.2.4 ADT(Android Development Tools)
    4.3 具体模块实现和展示
        4.3.1 地图和浏览工具的载入
        4.3.2 菜单设计
        4.3.3 位置的解析与显示
        4.3.4 查询功能的实现
        4.3.5 路径选取
        4.3.6 地址编码转换
        4.3.7 公交线路查询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摄像机标定技术研究及其在DSP平台上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1.2.1 摄像机标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1.2.2 DSP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第二章 空间摄像机成像模型与摄像机标定原理
    2.1 摄像机成像模型
        2.1.1 摄像机成像的线性模型
        2.1.2 摄像机成像的非线性模型
    2.2 摄像机标定方法综述
        2.2.1 传统标定方法
        2.2.2 自标定方法
        2.2.3 基于主动视觉的标定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两种摄像机标定算法的研究
    3.1 基于平面方格点的摄像机标定算法
        3.1.1 算法原理
        3.1.2 算法步骤总结
    3.2 已有的基于主动视觉的摄像机标定算法
    3.3 绕平行于坐标轴方向转动的摄像机标定算法
        3.3.1 摄像机绕不经过光心的直线旋转
        3.3.2 算法步骤总结
    3.4 实验验证
        3.4.1 仿真实验
        3.4.2 真实图像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DSP平台及开发环境搭建
    4.1 TMS320DM6446的结构和功能
        4.1.1 概述
        4.1.2 ARM子系统
        4.1.3 DSP子系统
        4.1.4 视频处理子系统
        4.1.5 编解码引擎与服务器
    4.2 视频模块
        4.2.1 视频输入模块
        4.2.2 视频输出模块
    4.3 存储器模块
        4.3.1 DDR2 SDRAM
        4.3.2 NAND Flash
    4.4 搭建系统开发平台
    4.5 Linux操作系统概述
    4.6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4.6.1 制作交叉编译器
        4.6.2 制作交叉调试器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ZHANG方法在DSP平台上的实现
    5.1 ZHANG方法在OpenCV中的实现与改进
        5.1.1 算法实现
        5.1.2 算法改进
    5.2 图像采集
        5.2.1 改进的图像采集方法
        5.2.2 编解码算法
        5.2.3 FFmpeg
    5.3 OpenCV移植
        5.3.1 OpenCV函数库
        5.3.2 OpenCV移植
    5.4 实验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开源软件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开源软件的特征与法律保护
    第一节 开源软件的特征
    第二节 开源软件的法律保护
        一、开源软件的着作权法保护
        二、开源软件与专利法保护
        三、开源软件的商标法保护
        四、开源软件的合同法保护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开源软件作者的有关权利
    第一节 开源软件作者的人身权利问题分析
        一、开源软件作者发表权问题
        二、开源软件作者署名权问题
        三、开源软件作者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问题
    第二节 开源软件作者的财产权利问题分析
        一、作者放弃复制权
        二、作者无担保责任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开源软件在着作权制度下的保护
    第一节 软件的着作权保护
        一、软件着作权保护的优点
        二、软件着作权保护的特点
    第二节 软件着作权立法的探索
    第三节 开源软件着作权侵权风险
        一、侵权代码流入开源软件的可能性
        二、开源软件作者难以维权的风险
    第四节 应对开源软件着作权侵权风险的对策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开源软件在专利制度下的保护
    第一节 软件着作权保护的冲突
    第二节 软件专利立法的探索
    第三节 关于软件可专利性的思考
    第四节 开源软件在专利制度下的侵权风险
    第五节 应对开源软件专利侵权风险的对策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开源软件许可证的“不予担保”问题
    第一节 开源软件“不予担保”的原因
    第二节 开源软件“不予担保”与法律的冲突
        一、担保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分析
        二、开源软件“不予担保”导致的法律风险
    第三节 “不予担保”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以产品质量法规制开源软件
        二、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制开源软件
        三、以合同法规制开源软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基于嵌入式技术的风机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发展现状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 研究对象
    2.2 针对通风机状态监测的嵌入式系统总体框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总体分析
    3.2 数据采集模块
    3.3 通讯模块
        3.3.1 RS-422 与 RS-485 串行接口标准
        3.3.2 RS-485 串行接口应用电路
        3.3.3 RS-485 通讯接口驱动
    3.4 人机交互模块
        3.4.1 LCD 触摸屏
        3.4.2 鼠标键盘支持
    3.5 音频模块
        3.5.1 IIS 音频输入输出接口
        3.5.2 PWM 蜂鸣器
    3.6 SD 卡模块
        3.6.1 SD 卡介绍及工作原理
        3.6.2 S3C2440 的 SD 卡硬件接口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风机监测软件交叉编译环境配置
    4.1 交叉编译概述
    4.2 嵌入式 Linux 内核移植
        4.2.1 内核修改
        4.2.2 内核配置
        4.2.3 内核编译
    4.3 构建根文件系统
    4.4 Qt 交叉编译开发环境的配置
    4.5 Qwt 扩展库移植
    4.6 SQLite 嵌入式数据库移植
    4.7 Minicom 的使用
    4.8 网络文件系统挂载调试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风机在线监测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实现
    5.1 监测显示模块
        5.1.1 温度显示
        5.1.2 负压振动显示
        5.1.3 电流电压显示
    5.2 状态量异常值报警模块
        5.2.1 异常值报警方式
        5.2.2 Qt 数据库模块(QtSql)
        5.2.3 报警记录查询显示
    5.3 系统设置模块
    5.4 风机运行状态量备份模块
    5.5 通讯模块
        5.5.1 Modbus 协议
        5.5.2 Qt 串口通讯编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调试与实验验证
    6.1 实验平台
    6.2 系统配置
    6.3 实验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7)战略联盟需求的认知机制 ——基于竞争者维度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总体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理论综述
    2.1 价值网理论
    2.2 战略联盟的理论研究
        2.2.1 战略联盟理论的主要学派
        2.2.2 有关战略联盟的研究
    2.3 场理论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第3章 基于价值网的动态战略联盟力学理论模型
    3.1 模型的构建
    3.2 模型的经济学含义和量化
    3.3 战略联盟维度的判断
    3.4 竞争者维度的战略联盟
第4章 战略联盟需求的认知机制
    4.1 战略联盟需求的认知程度
    4.2 认知机制的数理模型
第5章 基于竞争者维度的实证分析
    5.1 变量的定义
        5.1.1 因变量
        5.1.2 自变量
    5.2 实证数据的来源
        5.2.1 IT 行业的选择
        5.2.2 案例数据的来源
    5.3 实证分析方法
        5.3.1 内容分析法
        5.3.2 实证分析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
    5.4 竞争者维度的研究样本
        5.4.1 案例搜集与整理
        5.4.2 IT 产业链细分
        5.4.3 细分产业链中的公司统计
        5.4.4 样本的筛选
    5.5 通信设备公司数据搜集
        5.5.1 通信设备公司业务细分
        5.5.2 企业的当前经营状况k1
        5.5.3 业务占公司总业务比重k2
        5.5.4 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关系k3
        5.5.5 企业多元化计划k4
    5.6 实证结果分析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之处
    6.3 本文的局限性和展望
    6.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8)面向公众的教育视频系统共建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面向公众思想的成功应用与教育视频系统设计的思想来源
    1.1 UNIX操作系统的开源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垄断
    1.2 TCP/IP与OSI两大网络协议的民间与官方的换位
    1.3 视频网站面向公众思想的成功应用
2 面向公众的教育视频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 面向公众的教育视频系统的系统结构与关键技术
    3.1 面向公众的教育视频系统的系统结构
    3.2 面向公众的教育视频系统的关键技术
4 结束语

(9)基于互补品维度的战略联盟力学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提出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总体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1 价值网理论研究综述
        2.1.1 价值链理论
        2.1.2 价值网理论
        2.1.3 价值网模型
    2.2 战略联盟的研究综述
        2.2.1 战略联盟的形式
        2.2.2 战略联盟组织特点
        2.2.3 战略联盟的形成动机
        2.2.4 战略联盟研究概述
        2.2.5 战略联盟的发展特点
    2.3 场理论研究综述
        2.3.1 场理论在各学科中的应用
        2.3.2 物理经济学
        2.3.3 引力模型
    2.4 研究综述总结
第三章 理论模型
    3.1 价值网模型的拓展
    3.2 弹弓理论
    3.3 战略势能
        3.3.1 战略需求
        3.3.2 势能及战略梯度
    3.4 张力模型
        3.4.1 张力势能与张力势
        3.4.2 张力模型
        3.4.3 模型变量经济学含义
第四章 基于互补品维度的战略联盟机制
    4.1 互补品与战略联盟力学机制
        4.1.1 互补品特性
        4.1.2 弹弓企业与互补品的关系
    4.2 互补品维度的力学机制分析
        4.2.1 基于互补品维度的可量化指标
第五章 基于互补品维度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方法的选取
    5.2 实证数据获取
        5.2.1 行业的选择
        5.2.2 数据来源
        5.2.3 指标选取
    5.3 实证分析结果
        5.3.1 数据样本情况
        5.3.2 各维度的战略联盟概况
        5.3.3 互补品维度下双向和单向联盟
        5.3.4 互补品维度下战略联盟合作对象的选择
        5.3.5 互补品维度下的战略联盟范围
        5.3.6 互补品维度下战略联盟环节的选择
        5.3.7 互补品维度下战略联盟内容的选择
        5.3.8 互补品维度下战略联盟的形式选择
        5.3.9 互补品维度下战略联盟的资源互补性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6.3 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10)燃料电池监控系统的研究和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燃料电池简介
        1.2.1 燃料电池原理及分类
        1.2.2 燃料电池的优点
    1.3 本文纲要和论文结构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简介
        2.1.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原理
        2.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优点
        2.1.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主要技术问题
    2.2 燃料电池系统的研究现状
    2.3 燃料电池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燃料电池测试平台的开发
    3.1 燃料电池测试平台的意义
    3.2 燃料电池测试平台的总体设计
        3.2.1 测试平台的总体结构
        3.2.2 空气供应子系统
        3.2.3 氢气供应子系统
        3.2.4 冷却子系统
        3.2.5 电能转换子系统
        3.2.6 负载子系统
        3.2.7 测试平台的工作过程
    3.3 测试平台的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3.3.1 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
        3.3.2 数据采集模块
        3.3.3 控制器模块
        3.3.4 执行器模块
        3.3.5 通讯模块
    3.4 测试平台的软件设计
        3.4.1 软件系统的总体结构
        3.4.2 LabVIEW 简介
        3.4.3 用户管理模块
        3.4.4 主控模块
        3.4.5 系统管理模块
        3.4.6 动画演示模块
        3.4.7 软件狗模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嵌入式控制系统的开发
    4.1 嵌入式控制系统的意义
    4.2 嵌入式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
    4.3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
        4.3.1 控制器总体框架和功能
        4.3.2 嵌入式系统核心模块
        4.3.3 嵌入式系统扩展板
        4.3.4 各个模块的实现
    4.4 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
        4.4.1 嵌入式系统简介
        4.4.2 驱动程序的设计
        4.4.3 应用层软件的开发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燃料电池温度控制算法的研究
    5.1 温度控制系统模型分析
        5.1.1 温度控制的重要性
        5.1.2 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5.2 温度控制系统控制算法的设计
        5.2.1 预测控制基本原理
        5.2.2 GPC 算法的设计方法
        5.2.3 GPC 参数的选取
        5.2.4 温度控制系统GPC 控制器的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课题的总结
    6.2 后续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

四、牵手Windows与Unix/Linux(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WSNs和BP神经网络的黄酒发酵过程监测系统研发[D]. 黄苏西.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2]基于Android的智能家居手持终端的设计[D]. 雷晓敏. 南昌航空大学, 2014(03)
  • [3]基于移动GIS位置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刘怡真. 河南理工大学, 2014(03)
  • [4]摄像机标定技术研究及其在DSP平台上的实现[D]. 祝夏雨.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03)
  • [5]开源软件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 易湛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1)
  • [6]基于嵌入式技术的风机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开发[D]. 王旭峰. 北京工业大学, 2012(01)
  • [7]战略联盟需求的认知机制 ——基于竞争者维度的实证研究[D]. 胡麒敏.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 [8]面向公众的教育视频系统共建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何伟,朱姝. 软件导刊, 2010(12)
  • [9]基于互补品维度的战略联盟力学机制分析[D]. 郑毅. 上海交通大学, 2010(03)
  • [10]燃料电池监控系统的研究和开发[D]. 刘义成.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4)

标签:;  ;  ;  ;  

与 Windows 和 Unix/Linux 携手并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