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辉诗歌的质朴之美

论陈辉诗歌的质朴之美

一、论陈辉诗歌的单纯美(论文文献综述)

银鑫[1](2020)在《现代湖南新诗研究(1918-1949)》文中研究表明1918年9月15日,陈衡哲留美期间发表了现代湖南新诗史上第一首白话新诗《人家说我发了痴》,拉开了现代湖南新诗创作的序幕。现代湖南新诗的创作历程大体上与中国现代新诗创作进程同步,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20年代(1918-1927)是湖南新诗创作的尝试探索期,部分诗人在不断摸索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湖南刊载新诗的文学报刊大量涌现。1930年代(1928-1937),湖南诗人的创作呈现出逆势突围的趋向,在当时恶劣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发表诗歌的社团、出版物有了先前的成果固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生群体的社团活动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潮。1940年代(1938-1949),现代湖南诗人响应时代要求,在诗中唱响了革命与战斗的主旋律。现代湖南诗人是一个在时代风云激荡下与地域文化浸染下成长起来的诗人群体,他们的诗歌兼具时代共性与地域特性,在创作的共性之中又展露出诗人自我的个性。这一特点在他们的诗歌主题、艺术风格上均有呈现。现代湖南新诗的主题丰富,集中地表现在对忧时与经世、爱情与婚姻、离别与思念、自然与人生主题的书写上。现代湖南诗人在诗中揭露社会黑暗与不公、表达对底层人民的关怀、抒发保家卫国的情志;通过描写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爱情的苦痛、对包办婚姻的批判向读者传递着他们的婚恋观;借由吟咏自然和慨叹人生,纾解心中的愁绪;他们也在诗中抒写离别的愁苦与乐观释然,倾吐对故土的思念。在时代的急剧变化中,湖南诗人的创作中融入了对家国天下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在艺术风格上,现代湖南新诗呈现出浪漫奇幻、清新隽永、刚劲质朴的特点。语言大都平实质朴、俚俗不讳,口语、方言的使用在诗中俯拾皆是。现代湖南诗人擅于通过奇幻的想象,古典的神话,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使用营造浪漫的意境,使诗歌呈现出浪漫奇幻的风格。清新隽永则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运用、意象的选择、以及内容上追求一个“味”字上。现代湖南新诗不断从湖湘文化精神中汲取养分,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为湖湘地域文化精神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现代湖南新诗也与时代保持着紧密的互动,始终呼应着革命运动的潮流,成为革命斗争强有力的号角,彰显出较好的宣传价值。同时,现代湖南诗人以实录或者艺术加工的方式记录革命运动与斗争的重要时刻,借用新诗反映历史,使现代湖南新诗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或历史参考价值。现代湖南新诗语言、精神品质和主题书写上的特点在当代湖南诗人的创作中也得到了延续。

马超[2](2016)在《徘徊于政治性与诗性之间 ——20-50年代政治抒情诗的非诗问题》文中研究指明政治抒情诗作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特殊的一部分,从20年代发轫至今,已近百年历史,它所取得的成就和所导致的诗歌畸变都是中国诗歌史无法回避的现实,而学界对此也产生了诸多不一的评价与看法。政治抒情诗在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与文学体制的催生下走上一条独特的发展轨迹,,即在尚未完成新诗建设的基础之上,便承担起了政治革命的任务,使诗歌从开始就呈现出了较五四新诗更为复杂的“非诗”问题。关于20-50年代政治抒情诗的“非诗”问题,可以说一直是围绕在诗性与政治性之间相互纠缠与作用之下生发并逐步深化的,因此本文也试图将此作为文章的切入点,在界定“非诗”概念及政治抒情诗“非诗”特殊性的基础之上对20-50年代意识形态化书写要求之下所创作出的政治抒情诗呈现出的“非诗”问题进行研究。而由于国内政治环境的复杂多变和新政权最终建立之后文学制度的严苛,使政治抒情诗的“非诗”问题在建国前的30年与建国后的20年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表征。虽然两者的“非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血缘关系上的承接和延续,但是显然建国后20年政治抒情诗的“非诗”问题更加的严峻。而在建国前政治抒情诗漫长发展的30年历程中,包括普罗诗派、中国诗歌会、晋察冀诗派等在内的诗歌流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表现出了不尽相同的“非诗”问题,本文将会以代表性的诗人及其作品进行比较阐述。需要指出的是,在近50年政治抒情诗的发展中,众多的诗人为了规避和匡正诗歌中存在的“非诗”问题,一直进行着努力的尝试,并且在相应的历史时期内取得了短暂的成就。“非诗”问题,是诗歌变革和发展过程中如影随形的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诗歌的革新产生了巨大的推力,但是由于社会历史环境的变化、诗歌被逐步职能化等原因的推动,诗歌尤其是政治抒情诗,愈加产生了诸多违背诗学理念和精神的“怪胎”。因此,对于如何处理政治性与诗性、传统与现代、自守与开放、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就成为了当代政治抒情诗创作的关键。而面对历史的教训,从内心的情感出发来把握历史与现实的重大问题,让政治抒情诗能够自觉承担历史与现实的使命,才应该是当代政治抒情诗理性的发展方向。

马丽[3](2004)在《论陈辉诗歌的单纯美》文中提出 陈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值得一提的人物。他既能文且能武,在短短的24个年头中,留下了一万多行年轻的诗篇,留下了许多为祖国而献身的豪言壮志。"陈辉是一个热情的孩子"(田间)。他以孩子般的热情和稚气,为世界和人类写下了一首首单纯、质朴、崇高的"赞美词"。本文拟从纯真的理想情怀、纯情的艺术形象、纯净的背景画面等三方面,论述陈辉诗歌的单纯美。

马丽[4](2004)在《论陈辉诗歌的单纯美》文中认为 陈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值得一提的人物。他既能文且能武,在短短的24个年头中,留下了一万多行年轻的诗篇,留下了许多为祖国而献身的豪言壮志。"陈辉是一个热情的孩子"(田间)。他以孩子般的热情和稚气,为世界和人类写下了一首首单纯、质朴、崇高的"赞美词"。本文拟从纯真的理想情怀、纯情的艺术形象、纯净的背景画面等三方面,论述陈辉诗歌的单纯美。

马丽[5](2004)在《论陈辉诗歌的单纯美》文中指出陈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值得一提的人物。他既能文且能武,在短短的24个年头中,留下了一万多行年轻的诗篇,留下了许多为祖国而献身的豪言壮志。"陈辉是一个热情的孩子"(田间)。他以孩子般的热情和稚气,为世界和人类写下了一首首单纯、质朴、崇高的"赞美词"。

二、论陈辉诗歌的单纯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陈辉诗歌的单纯美(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湖南新诗研究(1918-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现代湖南新诗的概念界定
    1.2 选题背景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现代湖南新诗的发展概况
    2.1 现代湖南新诗的源起
    2.2 众声喧哗的20年代
    2.3 逆势突围的30年代
    2.4 救亡图存的40年代
第3章 现代湖南新诗的主题意蕴
    3.1 忧时与经世
    3.2 离别与思念
    3.3 爱情与婚姻
    3.4 自然与人生
第4章 现代湖南新诗的艺术风格
    4.1 浪漫奇幻的风格
    4.2 平实质朴俚俗不讳
    4.3 清新隽永之美
第5章 现代湖南新诗的价值定位
    5.1 记录与宣传现代中国革命
    5.2 传承与发展湖湘文化
    5.3 对当代湖南新诗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附录 B 现代湖南诗人名录
致谢

(2)徘徊于政治性与诗性之间 ——20-50年代政治抒情诗的非诗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意识形态化的另类书写:政治抒情诗的“非诗化”倾向
    第一节“非诗”的界定
        一、诗与“非诗”
        二、“非诗”的特殊性
    第二节 政治抒情诗“非诗”的深化
        一、从诗的“白话”到诗的“政治化”
        二、政治抒情诗“非诗”的深化
第二章 政治性与诗性的博弈:20-40年代政治抒情诗的“非诗”问题
    第一节 政治使命的承载
        一、普罗诗派:“别一世界”的战歌
        二、中国诗歌会:“新诗歌”的号角
        三、晋察冀诗派:政治纽带下的大众诗潮
    第二节 诗性追求的疏离
        一、创作的“去生活”化
        二、“旧瓶”难装“新酒”
        三、诗歌语言的非诗化
        四、诗歌表现手法的单一
    第三节“非诗”问题的内部关系与差异
        一、“非诗”问题的承续深化与自我匡正
        二、“非诗”表现的差异性
第三章“政治”对诗的检验:50年代政治抒情诗的“非诗”问题
    第一节 新时代的“新”诗歌
        一、政治“指导”下的诗歌
        二、颂歌与战歌交织的时代
        三、“古典+民歌”的诗歌范式
    第二节 诗对政治的依附
        一、诗歌工具论的扩大化
        二、集体与个体抒写的对立
        三、艺术借鉴的偏狭和艺术手法的单一
    第三节 时代风云的歌者
        一、郭小川的政治抒情诗
        二、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
第四章“非诗”问题的审思:20-50年代政治抒情诗“非诗”的反思
    第一节“非诗化”倾向产生的历史因由
        一、诗歌职能的意识形态化
        二、时代环境的变迁
        三、新诗传统的贫乏
    第二节“非诗”问题的反思与启示
        一、传统与现代
        二、自守与开放
        三、集体与个人
        四、政治与诗美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论陈辉诗歌的单纯美(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湖南新诗研究(1918-1949)[D]. 银鑫.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2]徘徊于政治性与诗性之间 ——20-50年代政治抒情诗的非诗问题[D]. 马超. 青海师范大学, 2016(02)
  • [3]论陈辉诗歌的单纯美[J]. 马丽.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04(00)
  • [4]论陈辉诗歌的单纯美[J]. 马丽.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04(00)
  • [5]论陈辉诗歌的单纯美[A]. 马丽.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 2004

标签:;  ;  ;  ;  ;  

论陈辉诗歌的质朴之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